川山群岛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挖掘及开发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考纲】1.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2.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3.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4.旅游与区域发展【权威解读】 1.理解旅游资源及其特征;掌握旅游资源价值的分析方法;识记我国的“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及其重要价值。
2.掌握旅游景观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并掌握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和评价方法。
3.掌握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学会旅游点的确定,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理解地形、气候、水文等条件与旅游安全的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安全防范措施。
4.理解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理解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掌握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考点一旅游资源的特性、类型与分布[知识精析])1.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实施旅游行为的事物与因素。
它包括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娱乐中心、风土人情、节庆活动等。
2.旅游资源的特性3.类型旅游资源通常分为三类,结合实例分析如下续表4.旅游资源的形成(1)自然地理条件是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自然地理条件对旅游资源的景点、景区的自然特征有决定性的影响。
特别是地表起伏的地貌形态,既有直接的造景作用,又有间接的育景作用,是一类重要的旅游资源。
(2)人类活动与旅游资源开发人类活动―→具有重要影响―→起到主导作用旅游资源―→被认知、提升其文化内涵―→景点、景区的形成5.旅游资源的分布 (1)影响旅游资源分布的因素⎩⎪⎪⎪⎨⎪⎪⎪⎧自然地理因素⎩⎪⎨⎪⎧地质基础:依托于构造地貌,旅游资源的分布与构造格局有密切关系自然地理条件⎩⎨⎧依托于气候条件,旅游资源的分布有明显的地带性海景旅游资源分布明显受到海陆地形和气候因素影响人文地理因素⎩⎨⎧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人类一些重大行为所留下来的地理“痕迹”人类的审美活动社会认知因素(2)中国旅游资源分布特征⎩⎨⎧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东南部旅游点或旅游区呈明显的片状或带状分布分布和交通状况密切相关[对 点 演 练])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地理试题一、选择题(共 6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8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36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艘海轮从上海出发驶向美国旧金山。
当海轮途经图 1 中 P 点时正值日出,图中 EF 线表示晨昏线。
读图回答 1~2 题。
1. 此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接近A. 15°N,135°EB. 15°S,135°WC. 23°26′N,0°D. 23°26′S,180°2. 下列现象发生时间与海轮途经 P 点的日期相近的是A. 江淮平原地区正播种冬小麦B. 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梅雨季C. 北京一年中昼长最短D. 塔里木河一年中流量最大2013 年 4 月 20 日,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 7. 0 级地震。
在震后救灾中,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发挥了重要作用。
BDS 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短文通信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和俄罗斯格洛纳斯(GLONASS)之后的第三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据此回答 3~4 题。
3. BDS 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①提供灾区的影像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提供短文联络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4. 芦山地震与 2008 年汶川 8. 0 级地震震中位置同处龙门山断裂带,但芦山地震造成的损失较小,主要原因有①震级较低②提前预报③防震意识强④救援及时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①②④国家领导人近期出访了俄罗斯等四国,行程如图 2所示。
读图回答 5~6 题。
5. 从俄罗斯到南非经过的自然带类型主要有①温带草原带②热带雨林带③热带草原带④热带荒漠带A. 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 我国在非洲投资时优先选择的产业类型有A. 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B. 劳动密集型和资金密集型C. 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D. 技术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图3是某流域地质简图,甲、乙、丙三地有砾石堆积物(见图 3 右下角照片),在甲地砾石堆积物中发现了金刚石。
科技名词定义中文名称:国家公园英文名称:national park定义1:一种面积巨大的由中央政府划定并建立的,并且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其内部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进化进行保护的特殊自然保护区。
既有保护或恢复自然综合体的作用,又兼有园林性的经营与管理。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旅游地理学(二级学科)定义2:国家为合理地保护和利用自然、文化遗产而设立的大规模的陆地或海洋保护区域。
其功能是为当代人或子孙后代保护一个或多个生态系统的生态完整性,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采或占有行为;提供在环境上和文化上相容的精神的、科学的、教育的、娱乐的和游览的机会。
所属学科:生态学(一级学科);城市生态学、生态工程学和产业生态学(二级学科)定义3:政府对某些在天然状态下具有独特代表性的自然环境区域划出一定范围而建立的属于国家所有并由国家直接管辖的公园。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生态学(二级学科)百科名片国家公园。
自黄石国家公园设立以来,全世界已有一百多个国家设立了多达1200处风情各异、规模不等的国家公园。
明显特征综观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规模的国家公园,一般都具有二个比较明显的特征:一是国家公园自然状况的天然性和原始性,即国家公园通常都以天然形成的环境为基础,以天然景观为主要内容,人为的建筑、设施只是为了方便而添置的必要辅助。
二是国家公园景观资源的珍稀性和独特性,即国家公园天然或原始的景观资源往往为一国所罕见,并在国内、甚至在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而特别的影响。
编辑本段定义资料概述国家公园是指国家为了保护一个或多个典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为生态旅游、科学研究和环境教育提供场所,而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管理和利用的自然区域。
它既不同于严格的自然保护区,也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
基本策略国家公园以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和适度旅游开发为基本策略,通过较小范围的适度开发实现大范围的有效保护,既排除与保护目标相抵触的开发利用方式,达到了保护生态系统完整性的目的,又为公众提供了旅游、科研、教育、娱乐的机会和场所,是一种能够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关系的行之有效的保护和管理模式。
欢迎酒会致辞篇一:欢迎宴会上的致辞欢迎宴会上的致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晚风送爽、丹桂飘香今晚我们相约在海天佛国、观音道场出席第三届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这将是一个美好的夜晚这注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在此我代表XX市人民政府、本届观音文化节组委会及全市百万干部群众向光临观音文化节的各位领导和嘉宾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XX是东海之滨最美丽的群岛是中国海洋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海洋孕育了XX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这座富有魅力的渔都港城这片万众信仰折人间乐土当今世界海洋对人类折发展越来越具有重要意义是人类文明相互沟通的主要渠道走向海洋就是走向世界发展海洋文化就是展现世界文化精萃观音文化作为XX海洋文化中最具内涵、最具活力的经典文化已成为我市对外交流、友好往来的重要纽带和平台近年来我们充分挖掘海岛特有的旅游资源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努力把XX特有的旅游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优势逐步形成了以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为龙头的XX节庆三大首次二届观音文化节在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参与下广结佛缘、万众梯航、盛况空前第三届观音文化节充分做好继承、创新文章进一步挖掘了普陀山乃至XX海洋文化资源进一步突出观音文化的国际性、大众性、参与性进一步探索我市旅游经济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的新思路、新办法我们也有理由相信本届观音文化节的成功举办必将为扩大XX海天佛国、渔都港城的国际影响为加强XX与社会各界之间文化、旅游、经贸等各个领域的交流合作为创造千岛XX美好的明天作出新的贡献同时也希望海天佛国普陀山给各位领导、各界朋友留下美好的回忆!下面我提议:为2022中国普陀山南海观音文化节取得圆满成功为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的身体健康为我们诚挚的友谊干杯!篇二:酒会-晚宴欢迎词酒会-晚宴欢迎词文章标题:企业新年酒会欢迎词各位领导、各位业主朋友、各位媒体的朋友:晚上好!非常高兴能与大家相聚在**大酒店,共享岁末年初的温馨与闲怡,也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的关注与支持。
海洋资源开发工作报告一、引言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类对能源的日益需求,海洋资源的开发逐渐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
本文旨在对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工作进行全面分析和评估,并提出相关建议,以促进我国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开发。
二、海洋资源开发概况1. 海洋资源的分类和特点海洋资源主要包括能源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等。
这些资源在全球范围内分布广泛,潜力巨大,并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2. 发展现状及取得的成果我国长期以来高度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动相关科研、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已在海洋石油、油气水合物、海洋风能和海洋养殖等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并在国际上具备较强的竞争力。
三、面临的挑战及问题1. 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平衡海洋资源开发必然伴随着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如何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现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2. 技术创新和人才缺口当前,海洋资源开发需要借助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同时也需要具备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目前,我国在某些关键领域的技术创新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并面临着人才短缺的问题。
四、发展策略与建议1. 加强监管和政策支持加强对海洋资源开发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法规与政策,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和力度,并促进企业在科研、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积极性。
2. 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与国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共同面对海洋资源开发的挑战和问题,并通过共享经验和技术,推动海洋资源开发行业的进一步提升。
3. 注重可持续发展在海洋资源开发过程中,要始终注重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坚持生态优先、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的理念,以确保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五、结论海洋资源开发是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也是一项充满挑战的任务。
只有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开发策略,并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实现海洋资源的有效开发利用,才能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局面。
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海洋资源开发工作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果,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2章昆嵛山生态旅游资源现状分析及其开发2.1 昆嵛山生态旅游资源的现状与特点昆嵛山地处胶东半岛东端,是胶东最大的山系,连绵百里,峰峦起伏,林深古幽,景色秀丽。
昆嵛山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48平方公里,这里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是开展生态旅游的最佳地区之一。
合理开发当地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旅游,既可以提高当地生产、生活水平,又可以保护当地生态环境。
(附:旅游资源分类表)2.1.1森林茂密、植被多样、物种丰富昆嵛山是暖温带珍贵的生物多样性宝库和天然物种基因库,是东北亚内陆与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的重要驿站。
昆嵛山属长白山系,黄、渤海的形成使昆嵛山长期与长白山主体分离,成为暖温带具有独特特征的森林生态系统。
经科学考察,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野生高等植物161科,536属,1073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保护植物6种,模式植物8种;有野生动物1161(含昆虫)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9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40种,模式昆虫1种;有微生物71种,其中国家Ⅱ级保护真菌一种。
保护区是全球同纬度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中国赤松是保护区的建群植物和旗舰物种,在自然演替过程中达到亚顶极状态。
昆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群峰耸立,沟壑纵横,气势雄伟,主峰泰礴顶海拔923米。
区内年均降水984.4毫米,年均气温11.9℃,无霜期200天左右。
土壤以中壤为主,局部有少量山顶草甸土。
岩石以花岗岩分布最广,片麻岩、石英斑岩有少量分布。
保护区主要植物群落有:赤松天然林、赤松阔叶混交林、栎类落叶阔叶林、灌草丛、草甸。
茂密的森林内保存着丰富的野生动物和鸟类资源。
保护区在陆地动物区系中,属古北界。
陆栖野生动物以古北界动物为主,也含有东洋界成分。
在我国动物地理区划中,属华北区,黄淮亚区的山东丘陵省。
动物群落属于暖温带森林—森林草原、农田动物群。
在山东省陆栖脊椎动物地理小区区划中属于胶东丘陵区。
保护区记录野生动物10纲,47目,225科,1161种。
嘉陵江重庆段地下潜流水分布及可开采量(储量)计算嘉陵江重庆段地下潜流水分布及可开采量计算陈文倩 2005030201班指导老师:李晓摘要小四宋体关键词:嘉陵江重庆段;边滩;心滩;地下潜流水分布;可开采量英文题目Abstract:Key words:目录第1章前言.........................................................31.1 工作来源 (3)1.2 任务与要求 (3)1.3 完成工作量 (3)第2章自然地理条件 (5)2.1 嘉陵江自然地理概况 (5)2.2 调查区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 (5)2.3 调查区经济地理及旅游资源 (5)2.4 气象条件 (6)地形地貌 .................................................... 7 2.5第3章水文地质条件及水文特征.......................................83.1 嘉陵江重庆段水文地质条件 (8)3.1.1 地层岩性 (8)3.1.2 地质构造 (9)水文地质条件.......................................... 10 3.1.33.1.4 地下潜流水的补、径、排关系 (11)3.2 嘉陵江重庆段基本水文特征 (12)嘉陵江重庆段河滩分布特征调查与分析.......................... 14 第4章4.1 河滩分布调查结果 (14)边滩分布.............................................. 14 4.1.14.1.2 心滩分布 (17)4.2 嘉陵江重庆段河滩物质组成 (18)4.3 河滩分布及成因分析 (19)4.3.1 边滩的形成与分布 (19)4.3.2 心滩的形成与分布 (20)4.3.3 未发育河漫滩原因分析.................................. 20 第5章嘉陵江重庆段地下潜流水资源评价 (21)5.1 河滩的渗透性能与垂向入渗速度 (21)5.2 河滩地下潜流水容积储量计算 (21)5.3 江水补给量计算 (22)5.4 河滩地下潜流水分布情况及可开采量分析 (23)5.4.1 地下潜流水分布特点 (23)5.4.2 地下潜流水可开采量分析................................ 24 结论............................................................... 25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第1章前言1.1 工作来源水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且全球的淡水资源正日趋紧张。
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旅游开发
海洋文化是指与海洋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内涵,包括海洋资源利用、航海和渔
业传统、海洋创作艺术和海洋知识等。
海洋文化在海南海洋旅游开发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海南作为中国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具有丰富的航海和渔业传统。
海南的渔村和渔民文化是海南海洋旅游的重要元素之一。
游
客可以体验当地的渔民生活和渔港风情,品尝新鲜的海鲜,了解渔业文化的发展历程。
海
南还有许多海洋博物馆和海洋科普教育基地,可以向游客展示海洋生物的多样性和海洋保
护的重要性。
海洋创作艺术也是海南海洋旅游开发的重要方面。
海南有丰富的海洋艺术作品,包括
海洋音乐、舞蹈和绘画等。
海南的海洋文化艺术节每年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他们可以欣
赏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表演和展览。
海南的海洋旅游也可以与海洋知识相结合。
海洋知识旅游可以通过引导游客了解海洋
生态和海洋保护的知识来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游客可以参观海洋保护区、珊瑚礁保护区
等地,了解海洋生态的特点和研究成果,同时也可以参与一些海洋志愿者项目,为海洋保
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海洋文化与海南海洋旅游开发密切相关,可以为海南的旅游产业注入新的活力。
海洋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投资,同时还需要专业的人才和机构的参与。
海
南的旅游企业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和项目,与当地的居民和游客分享海洋文化的精髓,并通过文化旅游产品吸引更多的游客。
94住矍'鬻移密元地理海岛旅游资源的地理特征与开发策略刘簸(重庆第二师范学院,重庆)摘要:旅游产业结构调整和旅游者消费偏好变化使海岛旅游逐渐活跃起来,并朝着休闲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文章结合海岛旅游资源和开发现状,重点分析海岛旅游资源的地理特征,并在多个层面探讨其开发策略,以期为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促进海洋生态保护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岛旅游资源;地理特征;开发策略海岛拥有极为独特的地理特征,海滨、沙滩、礁、潟湖等自然地理景观多样,海洋生物资源丰富,这为海岛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基础。
根据统计,地球上分布有超过50000个海岛。
在国外的古巴、夏威夷、毛里求斯、塞浦路斯等地,游客能感受“一岛一特色”;在国内的海南岛等地,游客能体会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浓厚的人文情怀。
大多数海岛都远离工业化场景,最大程度上保持了原生形态,加之距离陆地较远且地广人稀,海岛旅游别具特色。
因此,作为一类特殊的旅游地理单元,海岛旅游逐渐活跃起来,越来越多的旅游主体围绕岛屿或者附近海域进行旅游开发,为游客呈现了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极具吸引力的人文旅游资源,使游客在观光、游憩、体验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
实际上,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海岛旅游资源开发,在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探索和实践之后,以海南岛、鼓浪屿等为代表的海岛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
在可预见的将来,要继续结合海岛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对不同海岛进行有针对性的旅游开发,通过丰富海岛旅游产品和建立生态屏障,缓解区域陆域旅游压力,促进旅游产业健康、全面发展。
一、海岛旅游资源及海岛旅游业的发展我国海岸线绵长,岛屿数量众多,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共有7000多个(包括海南岛和台湾省、香港、澳门地区所属海岛),海岛总面积约8x10'°平方米。
由于我国海域面积大,不同海岛的特点各不相同,例如,大连的獐子岛海产品十分丰富,有“海底银行”和“黄海明珠”的美誉;而在广东省近海分布着的众多基岩岛和冲击岛,其周边以红树林、浅海珊瑚礁等最为引人注目。
川山群岛海洋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挖掘及开发研究
摘要:珠三角滨海旅游竞争激烈,旅游项目趋于雷同,而文化内涵是支撑旅游产业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必须依靠文化的独特灵魂让川山群岛旅游崛起。
本文集中对川山群岛的文化展开研究,挖掘其文化内涵,并与其他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增强其可旅游性。
在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方面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建议,希望能进一步促进川山群岛的经济发展。
关键词:川山群岛;文化;挖掘;开发
一、川山群岛简介
川山群岛位于广东省江门地区台山市南部海域,由上川岛(157平方公里)、下川岛(98平方公里)、乌猪洲、漭洲、琵琶洲、五府洲、坪洲、围家岛、观鱼洲等组成,总面积达268平方公里。
其中最大的岛屿是上川岛与下川岛,这个群岛的名称即来源于这两个岛屿。
川山群岛拥有海景、海岛、离岛、优美的树林植被、石景、海生物、古文物景观、宗教文化等丰富的自然和历史人文旅游资源,是省级旅游度假区,同时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1]。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川山群岛旅游具备相当规模,并闻名海内外。
然而,川山群岛在建设过程中较注重物质性资源的开发,对文化资源重视不足。
本文试图从川山群岛的文化旅游资源方面着手,对其旅游产业进行整合开发提出建议。
二、川山群岛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概述
笔者根据川山群岛文化内涵的实际情况,将其文化内涵分为八类,分别有:渔业文化、中外交融的海洋贸易文化、宗教信仰文化、民俗文化、海洋景观文化、南宋抗元文化、藏宝文化等。
其中海洋贸易文化、南宋抗元文化、藏宝文化极具川山群岛特色,能传递深厚的文化底蕴。
(一)中外交融的海洋商贸文化。
上川岛是广东珠江口西侧最大的海岛,是珠江口外的一道重要屏障,是古代番舶往来中国南海海域的必经要地,曾经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被称为“希望之地”、“贸易之岛”。
在西方史学家眼中,上川岛是中西海上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驿站。
葡萄人第一次登陆中国的领土就是上川岛,其后将其收复为贸易据点。
上川岛三洲港内一带更是中葡走私贸易的据点。
从文献记载看,当时中葡之间的贸易品相当广泛,有胡椒、香料、丝绸等,而瓷器一直是中葡贸易的大宗货品,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考古报告,上川岛的“花碗坪”就是外销瓷器的遗址,为研究正德至嘉靖时期景德镇民窑以及明代外销瓷器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2],是中葡在明代正德年间已在上川岛建立私定贸易关系最直接、最原始的证据,证明了上川岛重要的历史地位。
(二)宗教信仰文化。
渔民出海捕鱼,祈求得到上天神仙的保佑,风调雨顺。
上川岛的乐山大佛、十八罗汉洞、八仙过海、妈祖庙、宝鸭女神,以及下川岛的观音山,都具有非常浓郁的佛教氛围。
川山群岛海上贸易发达,作为耶稣教的创始人之一的圣·方济各·沙勿于公元1552年到达上川岛,同年病逝于上川,1622年,方济各被罗马教庭列为圣者。
上川岛修建了方济各墓园以纪念这位圣人,川山群岛的宗教信仰文化丰富多样,中原信仰的佛教文化与海外信仰的基督教文化兼具。
(三)南宋抗元文化。
南宋末年,元朝大兵自北方滚滚压来。
1279年,南宋被元军包围于新会崖口,大部分将士战死疆场。
丞相陆秀夫看大势已去,见无回天之力,抱幼帝赵昺跳海殉国。
在激战中,宋太傅张世杰率领一支船队突破重围,冲出崖海,向下川岛撤退,沿途把伤病老弱的将士放上岸,休养生息,权当留作火种,以策将来东山再起。
王公贵族、官兵将士中的大多数人一代又一代地变成了村民。
后来他们把大的小岛称为“王府洲”、小的称为“王京洲”。
如今的王府洲岛上,还有点将台、练兵场等遗迹。
早几年,在王府洲附近的山顶,一个挖药材的农民还挖出一大埕宋代铜钱。
下川岛赵姓人家,时至今日,在办喜事时,还延用宋代“三叩首”的大礼。
(四)藏宝文化。
清朝著名的海盗张保仔曾扼守琼洲海峡,专门袭击清廷官船和外国侵略者的商船,截获了大量的金银财宝。
张保仔将这些财宝分为3份,天一份、地一份、人一份。
天一份,用于资助当地贫民;地一份,挖地为牢隐藏起来以应急需;人一份,颁奖有功将士。
这些金银财宝张保仔花不光用不完,其根据地上川岛理所当然成了主要的藏宝区。
当年张保仔埋藏财宝的地点很多,据传说有十几处,其中,最著名的古代藏宝点是榄仔对娥眉。
(五)海洋景观文化。
上川岛的海滩,沙质洁白细腻、海水清澈见底、沙滩平缓宽阔、海浪多而不大。
下川岛的王府洲三面翠绿,奇峰环抱,1600米长的洁白沙滩被椰林绿树环抱,是一得天独厚的海浴旅游胜地。
川山群岛里还隐藏着各种鬼斧神工造就的大自然奇迹——石窟景色、花岗岩裂隙洞穴等。
(六)饮食文化。
川山群岛在饮食方面具有独特风味。
既有美味可口的咸虾炒浪糍、白鳝酸菜煲、急蒌炒情人螺、清蒸白蚬干、海宴黄油蟹等,也有健康养生的胡椒泥蜢汤、虾肉紫菜汤、鳝干萝卜汤、鲜滚鱿鱼粥等特色鲜汤靓粥和猪笼饭、米笼饭、渔家油饭、筲箕蒸饭等美味饭食,鲜味无比,体现出广东人讲究饮食价值的特点。
(七)民俗文化。
川山群岛远离大陆,形成了独特的海岛民俗风情,有各种令人回味无穷的民俗节日庆典活动,如娘妈诞、米笼节、端午龙舟节等,还有独具特色的渔家婚俗、悦耳动听的山歌、渔歌、千古流传的民间传说等。
三、川山群岛文化旅游资源内涵挖掘
(一)古代汉文化最后遗存地。
南宋末年,宋朝军队与元朝军队经过崖山海战之后,张世杰率领一支船队突破重围,冲出崖海,向下川岛撤退,虽然岛上还
有许多王公贵族和官兵将士,但最后也未能东山再起,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也标志元朝最终统一中国。
汉族农耕文明政权被首次掠夺,这是中国在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沦陷于外族。
后来的元、明、清三个朝代中,有两个均是由少数民族统治,主要受以外族文化为主的影响,中国独立发展的进程被打断,曾经高度发达的经济、文化、科技、科举与世族相结合的官僚制度、开始受限的皇权、先进的政治制度等等都中断了。
虽然宋朝皇帝的一路南迁在许多地方留下不少遗迹,但是王府洲却是南宋遗迹的最后遗存地,这是毋庸置疑的,所以王府洲见证着宋朝的彻底灭亡,也见证着汉族政权正式衰落,以及随宋朝灭亡的古典意义中国的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