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粮食种植
- 格式:docx
- 大小:16.31 KB
- 文档页数:2
小麦地域分布与经济作用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被广泛种植和消费。
它不仅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也在农业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讨论小麦的地域分布和其对经济的贡献。
一、亚洲地区亚洲是小麦的主要产区之一,尤其是中东地区和中国。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麦生产国之一,其地广人多的特点使得小麦种植分布广泛,涵盖北方的黄土高原、东北的黑土地区以及西南的高原地区。
小麦的种植为中国农业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不仅满足了国内的食品需求,还通过出口增加了出口收入。
同时,中东地区的小麦产业也非常发达,对当地经济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二、欧洲地区欧洲也是小麦的重要产区,尤其是法国、俄罗斯、乌克兰和德国等国家。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非常适合小麦的种植,因此小麦产量较高。
欧洲的小麦产业不仅满足了本地区的需求,还通过出口为欧洲国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小麦的种植和加工业也成为这些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
三、北美地区北美地区,尤其是美国和加拿大,也是小麦的主要生产地之一。
这些地区拥有广阔的农田,气候条件也非常适合小麦的生长。
尤其是美国的中西部地区,有着大片肥沃的土地,被称为“小麦带”。
小麦的种植为这些国家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四、其他地区除了上述地区外,小麦还在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种植,如澳大利亚、阿根廷、哈萨克斯坦等。
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也适合小麦的生长,成为世界小麦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小麦的种植不仅为这些地区带来了经济效益,还促进了当地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收入增长。
总结起来,小麦的地域分布广泛,涵盖了全球各个主要大陆和国家。
其种植和加工业为这些地区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对当地农民就业和生计提供了保障。
小麦的经济作用不仅体现在国内市场的需求满足上,还通过出口为国家带来了丰厚的外汇收入。
因此,小麦不仅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也是推动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第42卷第1期2021年1月中国农机化学报JournalofChineseAgriculturalMechanizationVol42No1Jan2021DOI:10.13733/j.jcam.issn.2095—5553.2021.01.019哈萨克斯坦主要农机需求量预测分析楚天舒S王德睿S韩鲁佳杨增玲成天一1(1.中国农业大学工学院,北京市100083; 2.中国农业大学烟台研究院,山东烟台,264670)摘要:哈萨克斯坦农业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农业是中哈两国合作的重点领域之一)然而,受制于农业机械老旧和国内机械设备产能落后,哈萨克斯坦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发展缓慢)由于哈萨克斯坦国家政府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支持,中哈在农机技术与产品方面的贸易往来势必加强)本研究以黑龙江农垦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农机装备水平为参考对象,预测分析哈萨克斯坦主要农机需求量与市场潜力)研究发现哈萨克斯坦农机需求量大,拖拉机、排灌机械、植保机械、收获机械和播种机械预测市场潜力分别为575万台、27万台、64万台、82万台、147万台以上)此外,由于农业经济基础薄弱,哈萨克斯坦短时间内不可能达到预测的农机数量,但可作为其未来农业机械化与现代化发展的参考)关键词:哈萨克斯坦;农业机械;预测需求量;农机产业中图分类号:S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553(2021)01-0136-07楚天舒,王德睿,韩鲁佳,杨增玲,成天一.哈萨克斯坦主要农机需求量预测分析+,中国农机化学报$021,42(1):136—142Chu Tianshu,Wang Derui,Han Lujia,Yang Zengling,Cheng Tianyi.Forecast demand for Kazakhstan's maj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J,Journal of Chinese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2021,42(1):136—1420引言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交流日益密切。
二、周边8个国家基本概况1、哈萨克斯坦简介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简称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语为国语,哈萨克语和俄语同为官方语言。
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西濒里海(海岸线长1730公里),北邻俄罗斯,东连中国,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九位,为世界最大内陆国。
截止2007年6月1日,哈总人口为1547万。
哈萨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纳。
资源哈萨克斯坦的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境内有90多种矿藏,已探明的黑色、有色、稀有和贵重金属矿床超过500处。
不少矿藏储量占全球储量的比例很高,如钨超过50%,铀19%,铬矿23%,铅19%,锌13%,铜和铁10%。
哈萨克斯坦石油储量非常丰富,已探明储量居世界第七位,独联体第二位。
根据哈萨克斯坦储量委员会公布的数据,目前全哈石油可采储量40亿吨,天然气可采储量3万亿立方米。
哈属里海地区是哈萨克斯坦石油开采量增长潜力最大的地区。
濒里海盆地是当今世界油气储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
据专家估算,该地区石油总储量可达900-2000亿桶,天然气储量约为458.8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17.2%和7.5%,因而里海被称为“第二个中东”。
里海周边共有五个国家,即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俄罗斯和伊朗。
如五国能就里海权益划分问题达成协议,哈属里海水域将达到30%,为五国中最大,同时石油储量也位居榜首。
根据美国能源部能源信息署公布的材料,哈属里海的石油总储量约1010-1096亿桶,约占整个里海地区储量的一半,天然气总储量为153.3万亿立方米,约占总储量的三分之一。
经济独立后的20年来,哈萨克斯坦的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如今哈萨克斯坦已是后苏联国家中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经济沿袭苏联传统模式以重型工业为主,重工业较为发达,轻工业较为落后,大部分日用消费品依靠进口。
耕地大部种植以春小麦为主的粮食作物,还产棉花、甜菜、烟草等。
畜牧业亦盛。
哈萨克斯坦第一部分国情概况一、基本国情介绍国名全称: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首都:阿斯塔纳地理位置:位于亚洲中部,西濒里海(海岸线长1730公里),北邻俄罗斯,东连中国,南与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接壤。
国土面积:272.49万平方公里,居世界第9位,为世界最大内陆国。
人口总数:1703万(2013年6月)国内生产总值:927.7667329亿美元(2013年6月)人均生产总值:12021美元(2012年)货币名称:哈萨克坚戈(KZT)汇率:1美元(USD) = 150.9 哈萨克斯坦坚戈(KZT)(2013年6月)民族:哈萨克族占65%,俄罗斯族占22%,还有乌兹别克、乌克兰、白俄罗斯、德意志、鞑靼、维吾尔、朝鲜、塔吉克等民族。
官方语言:哈萨克语为国语,和俄罗斯语同为官方语言。
主要宗教:主要有伊斯兰教(71.2%)、东正教(25.17%)、犹太教(0.03%)等。
四季气候:哈萨克斯坦位于北温带,为典型的大陆性气候,夏热冬寒,一月平均气温-19℃~4℃,7月平均气温19℃~26℃。
二、政治环境(一)政治制度哈萨克斯坦为总统制共和国,独立以来实行渐进式民主政治改革。
总统为国家元首,任期7年。
国家政权以宪法和法律为基础,根据立法、司法、行政三权既分立又相互作用和制衡的原则行使职能。
(二)主要党派哈独立后实行多党制。
截至2009年7月,哈司法部共登记有10个政党,其中主要有:哈萨克斯坦“祖国之光”人民民主党、哈社会民主党、哈“光明道路”民主党、哈爱国者党、哈共产党、哈“农村”社会民主党、精神复兴党、哈“阿基利特”民主党、哈“真正光明道路党”。
(三)外交关系哈萨克斯坦将自己定位为“有实力的重要地区大国”,奉行以巩固独立和主权为中心的“全方位务实平衡”外交,重点是俄罗斯、美国、中国、欧盟和中亚国家。
俄罗斯是哈外交的首要方向,哈与俄罗斯的关系被置于最优先的地位,是“战略性的”和“最主要的”关系;哈与中国关系很好,高层互访频繁;独联体是哈外交的优先方向;美国是哈多元平衡外交的重要方向;哈也积极发展与欧洲国家的合作,旨在全面提升哈欧关系;哈与伊斯兰国家外交继续保持活跃势头,积极参与伊斯兰世界的各种活动,推动伊斯兰和西方国家的文明对话。
2/2013粮食流通技术收稿日期:2012-09-05作者简介:常亚飞(1980-),男,助理工程师;专业方向为粮食储藏。
地下粮库应用氮气气调技术实现绿色储粮常亚飞,朱宝成,孙俊,林炳然(杭州市粮食收储有限公司,杭州310003)摘要:地下库小体积包装粮堆,利用小型移动式制氮机,以循环置换法将氮气充入,使粮堆氧气浓度降低到2%左右,并保持2个月以上,通过3个月的监测,此方法起到了良好的杀虫效果。
关键词:地下粮库;制氮机;粮堆;储粮害虫Achieving Green Storage By Controlled Atmosphere With Nitrogen In UndegroundGrain StorageChang Yafei ,Zhu Baocheng ,Sun Jun ,Lin Bingran(grain purchasing and storage company limited ,hangzhou 310003,China )Abstract :In underground grain storage ,we used small mobile nitrogen machine for filling nitrogen into the grain heap by loop permutation ,the oxygen concentration in grain heap was dropped to 2%,and keeping for 2monthes ,after monitoring for 3monthes ,we found it has good impact on insect control.Key words :underground grain storage ;nitrogen machine ;grain heap ;grain insects中图分类号:S379.2TU24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3582(2013)02-0026-02长期以来,储粮害虫的防治方法主要以使用磷化铝等化学药剂为多,不仅污染了粮食和环境,而且还给工作人员带来了身心危害,违背了国家倡导的绿色、环保理念,随着人们对绿色食品需求的不断扩大,气调杀虫技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塔城市玉米种植生产情况介绍塔城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一个地级市,位于阿尔泰山脉北麓,地处中国与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接壤地带,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城市。
塔城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地资源,适宜于玉米等作物的种植,玉米种植业在当地具有重要地位。
下面将对塔城市玉米种植生产情况进行介绍。
一、气候环境优势塔城市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域,山地、丘陵、盆地地貌交错,气候多样性明显。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光照充足,降水适中,日照时间长,适宜农作物生长。
平均温度在13-17摄氏度左右,适宜于玉米的生长。
且该地区森林覆盖率较高,空气清新,环境质量良好,为玉米种植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种植面积和产量塔城市拥有广阔的农田和良好的灌溉条件,适宜于农作物的种植。
玉米是当地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整个农作物种植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
据统计,塔城市玉米种植面积及产量均保持稳步增长的态势。
近年来,随着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得到有效提升。
三、种植技术在种植技术方面,塔城市农业部门一直致力于推广先进的玉米种植技术,提高农民种植玉米的技术水平和产量。
采用科学的耕作制度,合理施用化肥、农药,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提高了玉米的种植效益。
农业部门还积极推广早熟抗旱、抗倒伏、抗病虫害的新品种,不断改良玉米品质,提高市场竞争力。
四、种植收益五、发展前景作为塔城市的主要农作物之一,玉米种植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推进,塔城市逐渐走向对外开放,加强与邻国的农业合作交流,拓展了玉米的市场销售渠道。
塔城市还积极引进新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加强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不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增加农民收入。
塔城市玉米种植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地资源优势,种植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种植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种植收益逐年增加,发展前景广阔。
相信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农民的辛勤劳作下,塔城市的玉米种植业一定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 ┫COVER STORY拓展粮食进口多元化格局近年来我国坚持推进贸易全球化,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在全球范围内配置农产品资源,国际国内市场联动不断增强,实现了我国粮食进口来源、渠道和结构的多元化。
文 | 《中国报道》记者 王哲新冠肺炎疫情、蝗灾、旱涝灾害……2020年无疑是饱受灾害侵扰的一年,粮食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联合国多次发出警告,今年可能是50年不遇的粮食缺口年,全球将有6.9亿人吃不饱肚子,25个国家面临严重饥荒,一些主要的粮食生产国家开始限制粮食出口……很多国人都关心这样一系列非常简单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如果别的国家不卖给中国粮食怎么办?中国的粮食够吃吗?会出现粮食危机吗?”答案是,粮食进口很重要,但大家担心的事情也不会出现。
对粮食进口“不必担忧”今年以来,出于对未来粮食安全的考虑,我国适度加大了粮食的进口力度。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1—7月我国累计进口粮食7451万吨,同比增长22.7%,进口粮食占国内消费的2%。
记者进一步梳理发现,7月小麦进口93万吨,是自2014年以来月度最高水平,同比增长了325.1%,1—7月累计进口428万吨,同比增长116.3%。
据了解,多年来,进口小麦占我国小麦消费量的比重约2%~3%,主要是品种调剂,以优质专用小麦为主。
7月玉米进口量也攀升至3年来的最高水平,共进口玉米91万吨,同比增长136.5%。
1—7月累计进口457万吨,同比增长30.7%。
有关专家预计,今年进口量很可能创近30年高位。
7月进口大豆1009万吨,同比增长16.8%,继续保持高位。
据专家预计,今年全年我国大豆进口量有望再次重返9500万吨以上的高位,上次突破这个水平是在2017年,当年大豆进口量达到创纪录的9553万吨。
另一方面,我国对猪肉进口量跃升120%至43万吨,牛肉进口量增长35%至21万吨,在某种程度上也减少了对进口粮食作为饲料的依赖。
粮食出口方面,记者了解到,今年1—7月我国累计出口 234万吨,同比减少12.2%。
哈萨克斯坦,位于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地理环境。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哈萨克斯坦政府也高度重视中药产业的发展,积极引导和支持中药种植业的发展。
本文将对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规模进行详细介绍。
一、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业的发展历程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
当时,哈萨克斯坦政府为了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开始引进中药材种植项目。
经过多年的发展,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品种日益丰富。
二、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业的现状1.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近年来,哈萨克斯坦政府大力支持中药种植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如提供土地、资金、技术等方面的支持。
这些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和企业对中药种植的热情,使得中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
据统计,目前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10万亩,其中以黄芪、当归、枸杞等中药材种植面积最大。
2.产量不断提高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哈萨克斯坦中药产量也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
目前,哈萨克斯坦已经成为世界上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国之一,其中药材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比重逐年提高。
此外,哈萨克斯坦中药材的品质也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出口量逐年增加。
3.品种日益丰富为了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求,哈萨克斯坦政府鼓励企业引进和培育新的中药材品种。
目前,哈萨克斯坦已经成功引进了多种中药材品种,如黄芪、当归、枸杞、白芍等。
这些新品种的引进,不仅丰富了哈萨克斯坦中药材的品种结构,还为当地农民和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
三、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挑战尽管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但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业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缺乏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
其次,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业的市场开发能力有限,产品销售渠道较为单一。
最后,哈萨克斯坦中药种植业的产业链尚不完善,上下游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不高。
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发展情况浅析—以小麦为例近几年,中国与中亚五国在双边政府及上海合作组织等机构的推动下,经贸合作往来日益频繁,农业作为中国和中亚五国的国民经济的基础,占有重要地位,双方在农业经贸合作领域已取得较大成就,但也面临不少问题。
为进一步深化双方在该领域的合作和健康有序的发展,以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小麦育种发展状况进行梳理,并对未来发展展望提出几点想法和建议。
一、我国小麦发展情况中国新疆地处祖国西部边陲,居于欧亚大陆的中心位置,周边与中亚的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5个国家毗邻。
小麦作为中国及中亚五国主要的粮食农作物,主要分布于中国长城以北、岷山、大雪山以西地区,长城以南,六盘山以东,秦岭、淮河以北的地区,在秦岭淮河以南、折多山以东等地区。
而分布在中亚国家灌溉条件良好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沿岸一带的小麦,多属于中亚北部区域。
气候和土壤的多样性,使得双边国家小麦地方品种具有历史悠久,类型丰富,适应性强等特点。
小麦作为三大主粮之一,产量仅次于玉米和稻谷,在全球范围内都有较为广泛的种植,世界上有43个国家,约40%的人口以小麦为主要食粮。
小麦营养丰富,其中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小麦生产国和消费国,小麦历年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22%~30%和粮食作物总面积的22%~27%,分布遍及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成为我国仅次于水稻的第二大粮食作物,2021年我国小麦产量约占全球小麦产量的17.6%,成为全球第一的小麦生产大国。
从全球范围看,小麦种植面积最大、总产量最多的国家依次是中国、印度、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基斯坦、乌克兰。
其中,中国小麦产量约136.94百万吨,占比17.6%,位列全球第一;其后按2021年小麦产量占比从高到低排列依次是:印度14.11%、俄罗斯9.7%、美国10%、乌克兰4.3%、澳大利亚4%、巴基斯坦3%、加拿大3%、阿根廷3%;欧盟小麦产量占比18%,其他国家/地区小麦产量占比13.29%。
中亚农业措施概述中亚地区是指位于亚洲中部的一片广大地域,包括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
由于地理位置特殊,中亚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农业潜力。
然而,中亚农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水资源匮乏、土地退化、技术不足等问题。
为了促进中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提升农业生产力和保护环境资源。
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农业生产的基础,而中亚地区的水资源非常有限。
中亚国家通过改良灌溉系统、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例如,在灌溉系统方面,中亚国家采用了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通过减少农田水分蒸发和水分的浪费,提高了灌溉效率,减少了用水量。
此外,中亚国家还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制定了一系列水资源保护措施,如限制农业用水量、保护水源地等,以确保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土地保护与恢复中亚地区的土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问题,主要原因包括过度放牧、错误的农业管理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
为了保护和恢复土地资源,中亚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中亚国家加强了对农田土壤的管理和保护,推广有机农业和耕作方式,减少对农田土壤的化学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其次,中亚国家加强了草原管理,通过合理的放牧和草原保护措施来减少过度放牧对草原的破坏。
此外,中亚国家还实施了土地恢复项目,通过种植防风固沙植被和植树造林等方式来恢复退化的土地。
农业技术创新中亚国家在农业技术创新方面也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中亚国家注重农业科技的引进和农民的培训,提升农民技术水平和农业生产力。
例如,中亚国家推广了节水农业技术,包括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以及精准施肥技术、精准种植技术等,提高了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农作物产量。
此外,中亚国家还鼓励农民采用现代化农业设备,如精准农机械、农业机器人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收入。
国际合作中亚国家在农业方面也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国际社会的合作来获取技术支持和资金援助,推进中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XX进口哈萨克斯坦玉米植物检疫要求一、检验检疫依据(一)《XX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XX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实施条例》《XX国法》《XX国法实施条例》《XX国XX商品检验法》《XX国XX商品检验法实施条例》;(二)《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三)《进出境粮食检验检疫监督管理办法》;(四)《XX国XX总署和哈萨克斯坦XXXXXX哈萨克斯坦玉米输往中国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二、允许进境商品名称输华玉米(学名L.,英文名或),是指哈萨克斯坦生产,输往中国用于加工的玉米籽实,不作种植用途.三、出口、仓储企业的批准哈萨克斯坦XXXX(以下简称哈方)应按照要求对输华玉米的出口、仓储企业实施考核,确保符合相关防疫条件,并将出口、仓储XX企业名单提交XX国XX总署(以下简称**).经**检查或审核合格后予以XX登记。
四、检疫性有害生物输华玉米不得带以下**关注的检疫性有害生物:1。
玉米矮花叶病毒()2。
斑皮蠹属(非中国种).() 3.菜豆象4。
蚕豆蚜5.阔鼻谷象()6.谷拟XX甲7。
豚草(属).8。
具节山羊草9.节节麦L。
10.不实野燕麦 L.11.细茎野燕麦12。
硬雀麦13.XX千里光L.14.毒莴苣 L。
15。
匍匐矢车菊 L。
16。
黑高梁17。
假高粱(及其杂交种)(L.)。
()18。
苍耳属(非中国种).( )19。
蒺藜草(属)(非中国种)。
()20.XX野燕麦21.菟丝子属五、产品生产和出口要求(一)生产、储藏及运输。
1.哈方应对输华玉米种植、收获、储存、运输、出口等全过程进行指导和监管;2。
哈方应采用国际认可的调查和检测方法,在玉米生长期间针对玉米矮花叶病毒开展疫情监测调查,并在每个玉米出口季节前,向**提交上述有害生物发生情况的监测报告,包括检测方法及结果,以及应**要求提供的其他信息,确保输华玉米不带上述有害生物;3.哈方应采取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措施及其它降低风险措施,最大程度地降低**关注的其他检疫性有害生物的发生程度;4.输华玉米储存、运输或出口前,应采取适当的过筛清杂等措施,以去除土壤、植物残体、杂草种子及其他外来物质;5.输华玉米采取袋装或密闭散装集装箱、粮食专用车等方式运输,避免粮食在运输途中撒漏.运输工具上使用的木质包装材料应符合第15号国际植物检疫措施标准(15)的相关规定,不得使用其他植物性铺垫材料。
哈萨克斯坦鼓励粮食出口
2012-5-25 8:40:10 来源:商务部
据莫斯科时报5月24日报道,哈萨克斯坦农业部长日前对媒体表示,哈政府将对出口
到黑海地区的粮食每吨补贴30美元,以帮助出口商扩大出口,争取今年粮食出口1300万吨。
为扩大向伊朗和中亚地区国家出口粮食,近年哈除了投资扩大仓储能力、修建码头和铁路外,
还实行优惠政策,鼓励农民种植多品种粮食,以防国际市场小麦供大于求时调换品种。哈是
世界上十大小麦出口国之一,但运输条件不及俄罗斯和乌克兰。
哈萨克斯坦欲成为世界粮食第五大出口国
近两年来,世界小麦价格飙升112%、大豆上涨75.1%、玉米猛增47.3%、食用油上涨60%
至70%……世界农产品价格在飞涨!与之相对应的背景是,全球粮食库存降到20多年的最低点;由于气
候变化原因,全球粮食大幅增收的预期不大;世界粮食出口大国开始征收高额粮食出口关税,乌克兰等一
些出口国开始实施“粮食出口限令”。
这些背景进一步刺激着世界粮食市场敏感的神经,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恶性循环。各国内
部粮食市场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粮食安全面临巨大挑战。
在世界粮食出口大国哈萨克斯坦,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面积271万平方公里、人口仅有1700万的
哈萨克斯坦,目前是世界第六大粮食出口国。尤其是该国出口的蛋白质含量在12.5%以上的硬质小麦,在
世界小麦市场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世界粮价的上涨,照理应该对哈萨克斯坦的外汇增收有利。但哈萨克斯坦国家粮食贸易集团(下称“哈
粮集团”)驻北京代表哈纳提3日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透露,哈农业部有意征收粮食出口税,以调节国内的
粮食供应和出口的平衡。
哈纳提说,哈萨克斯坦作为世界粮食出口大国,粮食出口市场高度开放,私营的粮食出口企业有着较高
的自主权。事实上,哈粮集团作为百分之百的国有企业,其粮食出口份额仅占哈总出口额的14%左右。
哈纳提认为,由于国际粮食价格不断上涨,哈萨克斯坦私有粮食出口企业为追求自身的高额利润,必然
会盲目地大量增加粮食出口,这样的后果是:哈萨克斯坦国内粮食供求平衡被打破,造成的现状是粮食增
收,但国内粮价却不断上涨。据悉,目前哈国内面包价格已经较两年前上涨了30%。他说,正是在这个背
景下,哈农业部正酝酿征收粮食出口税。
他表示,目前世界粮食总体供应预期正在下降,美国粮食库存已经降到近年来的新低,俄罗斯已经征收
高达40%的粮食出口税,乌克兰、阿根廷等粮食出口国也出台了“粮食出口限令”等抑制粮食出口的措施。
哈萨克斯坦征收粮食出口税之后,世界粮食价格,尤其是小麦价格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新一轮上涨。他认为,
基于这些背景,未来两年内世界粮价预期不会下跌。
不过,哈纳提表示,尽管该国农业部即将出台征税措施,但哈萨克斯坦向“成为世界粮食第五大出口国”
目标迈进的步伐却不会受到太大影响。一方面,前五大出口国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阿根廷、欧盟的出
口量在减少;另一方面,哈萨克斯坦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优质可耕地面积还能增加10%左右,而出口潜力
将提高50%至60%。尤其是哈萨克斯坦的优质小麦的国际竞争力不会受到动摇。
他表示,目前哈萨克斯坦尚未对华出口粮食,不过哈政府与中国相关部门已经签订了一系列协议书,包
括“卫生检疫议定书”和“出口目的地议定书”。哈对华出口的潜在目的地,已经由原来只限定在新疆地区扩
展到全中国。他表示,未来一段时期哈粮集团驻京代表处的中心任务就是打开中国市场。
哈萨克斯坦春季谷物种植面积为1544.7万公顷
来源:中国制粉网
时间:2012-06-06
据阿拉木图6月5日消息,哈萨克斯坦农业部周二称,截至6月5日,该国
春季谷物种植面积为1544.7万公顷,完成总种植面积的99.7%。
农业部并未提供和去年同期的对比数据,但根据以往报告,截至2011年5月
30日该国春季谷物种植面积为1250万公顷。
农业部同样表示,截至6月5日玉米种植面积为93,600公顷,占到总种植面
积的90.4%。稻米种植面积为92,000公顷,超出之前预估3.3%。迄今为止油籽
种植面积为182.4万公顷,或为预计种植面积的99.9%。
农业部同时公布,截至6月5日,甜菜种植面积为19,000公顷,或为总种植
面积的92.7%。棉花为147,300公顷,占到总种植面积的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