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生产率应该如何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7
人力资源统计学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人力资源统计学中的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那可是个相当重要的家伙!咱先来说说,啥是劳动生产率。
简单讲,劳动生产率就是衡量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成果的指标。
它就像一把尺子,能帮咱们量出劳动的效率到底咋样。
那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是啥呢?一般来说,常用的有两种:一种是按产品实物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另一种是按价值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
按产品实物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公式是:劳动生产率 = 产品产量/ 劳动时间。
比如说,一个工厂在一天内生产了 1000 个零件,工人总共工作了 8 小时,那劳动生产率就是 1000÷8 = 125 个/小时。
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个小时能生产 125 个零件。
再来说按价值量计算的劳动生产率,公式是:劳动生产率 = 产值 /劳动时间。
这个产值呢,通常是产品的销售价值或者增加值。
给您举个我亲身经历的事儿。
之前我去一家小工厂调研,他们主要生产小玩具。
我发现啊,他们的工人有时候忙得热火朝天,有时候又没啥事儿干。
我就好奇,这劳动生产率到底咋样呢?我就用这计算公式算了算。
结果发现,按产品实物量算,某个时间段他们的劳动生产率还不错,可按价值量算,因为有些产品质量不太好,卖不上好价钱,这劳动生产率就大打折扣了。
这就说明啊,光看产量还不行,还得考虑产品的价值。
而且,劳动生产率可不仅仅是个数字,它背后反映的东西多了去了。
比如说,如果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可能是因为引进了新的技术设备,让生产更高效了;也可能是工人的技能提高了,干活更麻利了;还有可能是管理优化了,流程更顺畅了,不浪费时间。
反过来,如果劳动生产率下降了,那咱们就得找找原因。
是设备老化了?工人积极性不高?还是市场需求变了,产品不好卖?所以啊,这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虽然看起来简单,可它能帮咱们发现好多问题,为企业的发展、管理提供重要的参考。
总之,掌握好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就像手里有了个指南针,能让咱们在人力资源管理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可别小看这几个公式,用好了,那可是威力无穷呢!。
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油价
1.单位劳动生产率:
单位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计算公
式为:单位劳动生产率=产出/劳动力
2.总体劳动生产率:
总体劳动生产率是指整个经济体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的总数量。
计算公式为:总体劳动生产率=总产出/总劳动力
3.行业劳动生产率:
行业劳动生产率是指特定行业内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计算公式为:行业劳动生产率=行业总产出/行业总劳动力
4.国民劳动生产率:
国民劳动生产率是指整个国家的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或服务的总数量。
劳动生产率与油价之间没有直接的数学关系,但油价对劳动生产率可
能有一定的影响。
油价的上升可能导致能源成本的增加,使企业在生产过
程中面临更高的生产成本,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
高油价可能会导致生产
成本上升,企业可能会减少雇佣劳动力或减少生产规模,进而影响劳动生
产率。
另外,油价对劳动生产率还有其他间接的影响。
例如,高油价会提高
运输和物流成本,影响供应链的效率,进而影响劳动生产率。
此外,高油
价也会对消费者的购买力产生影响,可能导致需求下降,从而影响企业的
产出和劳动生产率。
总之,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是根据产出和劳动力来评估单位劳动力创造产品或服务的数量。
油价对劳动生产率可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具体的影响因素比较复杂,需要综合考虑能源成本、供应链效率、消费需求等因素。
劳动生产率应该如何计算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劳动生产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反映了一个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效率,还对经济增长、就业和生活水平等方面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那么,劳动生产率到底应该如何计算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劳动生产率的定义。
简单来说,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所消耗的劳动量的比值。
通俗地讲,就是衡量一个劳动者或者一组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出多少产品或提供多少服务的指标。
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基于产出和劳动投入的计算。
从产出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要计算一个工厂的劳动生产率,可以用其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除以该时期内投入的劳动时间。
比如说,一个工厂在一个月内生产了 10000 件产品,而工人总共工作了 2000 小时,那么其劳动生产率就是 5 件/小时。
但在实际情况中,产品的质量和复杂程度可能会有所不同。
这时,我们就不能仅仅以产品的数量来衡量产出,而需要考虑产品的价值。
这就引出了以产值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方法。
还是以刚才的工厂为例,如果这 10000 件产品的总价值是 100 万元,那么其劳动生产率就是 500 元/小时。
除了直接计算产品的数量或价值,对于服务行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可能会更加复杂。
比如在一家快递公司,我们可以用在一定时期内送达的包裹数量除以快递员的工作时间。
但如果要更准确地衡量,还需要考虑包裹的重量、送达的距离以及服务的质量等因素。
从劳动投入的角度来看,计算劳动生产率时需要明确所考虑的劳动量的范围。
这包括直接参与生产或服务的一线工人的劳动时间,也可能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人员的劳动时间。
此外,还有一种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是基于劳动效率的指标。
例如,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机器设备的先进程度、生产流程的优化程度等都可以影响劳动效率。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评估和量化,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劳动生产率的状况。
在计算劳动生产率时,还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人力资源部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人力资源部劳动生产率是指人力资源部门在一定时间内创造的价值与所使用的劳动力成本之比。
它是衡量人力资源部门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了人力资源部门的效率和效益。
人力资源部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两种常用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总产出法总产出法是将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部门所创造的所有价值相加,然后除以该时期的劳动力成本。
计算公式如下:劳动生产率=总产出/劳动力成本要计算总产出,可以将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相加:1.招聘产出:用于吸引和招聘人才的活动,如广告费用、招聘渠道费用等;2.培训产出:用于培训和开发员工的活动,如培训费用、教材费用等;3.绩效管理产出:通过绩效管理活动刺激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4.福利产出:为员工提供的福利待遇,包括社保、医疗保险、奖金等;5.离职成本:因员工离职所造成的招聘、培训等费用。
例如,某公司在一年内人力资源部门的总产出为1000万元,劳动力成本为200万元,则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劳动生产率为:劳动生产率= 1000 / 200 = 5方法二:单位时间产出法单位时间产出法是将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部门所创造的价值,除以该时期的劳动力工作时间。
计算公式如下:劳动生产率=产出价值/劳动力工作时间产出价值可以通过以下两方面的价值来衡量:1.人力资源部门的招聘效果:包括招聘到的优秀人才数量、招聘到的人才质量等;2.员工的工作效率:包括员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数量。
劳动力工作时间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人力资源部门员工所投入的工作时间。
例如,某公司在一个月内人力资源部门的产出价值为100万元,员工的工作时间为400小时,则该公司的人力资源部劳动生产率为:劳动生产率= 100 / 400 = 0.25万元/小时人力资源部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进。
同时,要注意计算中的相关数据的准确性和全面性,以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人力资源部门还可以通过与其他部门的数据对比,评估人力资源部门在公司内部的绩效水平。
劳动生产率应该如何计算在当今的经济社会中,劳动生产率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它不仅反映了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
那么,劳动生产率到底应该如何计算呢?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让我们一起来深入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定义。
劳动生产率,简单来说,就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所消耗的劳动量之间的比率。
这个比率越高,说明单位劳动投入所产生的产出越多,劳动效率也就越高。
计算劳动生产率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按照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计算;另一种是按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算。
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为例,假如一个工厂在一天 8 小时的工作时间内,生产了 1000 件产品,那么它的劳动生产率就是 1000 件/8 小时= 125 件/小时。
这种计算方法直观易懂,能够直接反映出单位时间内的产出水平。
而按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来计算,还是以上面的工厂为例,如果生产一件产品平均需要 0008 小时(即 288 秒),那么劳动生产率就是 1/0008 = 125 件/小时。
这种方法从另一个角度衡量了劳动效率,即生产单位产品所需的劳动投入越少,劳动生产率越高。
在实际计算劳动生产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关键因素:一是劳动量的衡量。
劳动量可以用劳动时间、劳动人数或者劳动成本等来表示。
例如,如果用劳动时间来衡量,就要确保所统计的时间准确无误,包括直接劳动时间和间接劳动时间。
直接劳动时间是指直接参与生产过程的工人的工作时间,而间接劳动时间则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等为生产服务的时间。
二是产出的确定。
产出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是实物产品,如汽车、手机等;也可以是服务,如餐饮服务、金融服务等。
对于实物产品,产出的数量相对容易确定;但对于服务,往往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指标来衡量,比如服务的次数、服务的价值等。
三是考虑质量因素。
同样数量的产品,如果质量不同,其价值和实际贡献也会不同。
劳动生产率计算例题
引言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一个国家、行业或企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可以以不同的方式计算,通常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与所使用的劳动力数量的比率表示。
本文将通过一个例题来演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
例题描述
假设某电子制造企业在一天内生产了1000台电视机,使用了40名员工。
现在我们将使用劳动生产率公式来计算该企业的劳动生产率。
计算方法
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为:
劳动生产率 = 总产出 / 劳动力数量
解答过程
根据例题描述,我们已知该企业在一天内生产了1000台电视机,并使用了40名员工。
现在我们将使用上述公式来计算劳动生产率。
总产出 = 1000台电视机
劳动力数量 = 40名员工
劳动生产率 = 总产出 / 劳动力数量
劳动生产率 = 1000 / 40
计算得出:
劳动生产率 = 25
结论
根据上述计算过程,可以得出该电子制造企业在该天的劳动生产率为25。
这意味着每名员工在该天平均生产了25台电视机。
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可以反映出一个企业的生产效率。
较高的劳动生产率意味着单位劳动力可以生产更多的产品,反之则表示生产效率较低。
因此,企业应该致力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以提升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总结
通过这个例题,我们展示了如何计算劳动生产率,并强调了劳动生产率对企业
的重要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例如考虑其他成本因素的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关注。
1、劳动生产率: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从事劳动的效率,即活劳动效率。
劳动生产率的2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
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2、工时利用率
工时利用率=(实际工作工时-加班工时)/工作工时*100%
=实际工作工时/工作工时*100%
3、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数))*100%。
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计算公式全员劳动生产率是一个反映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它对于评估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具有关键意义。
那全员劳动生产率指标的计算公式到底是啥呢?全员劳动生产率 = 工业增加值 /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
这里的工业增加值,简单来说,就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比如说一家工厂生产了一批产品,卖出去得到的收入,扣除掉购买原材料、设备折旧等各种成本之后,剩下的那部分就是工业增加值啦。
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呢,就是把一年里每个月的从业人员数量加起来,再除以 12 得到的平均数。
给您举个例子吧。
有一家服装厂,一年下来,通过卖衣服总共赚了500 万元。
这 500 万元里面,扣除掉买布料、针线、机器设备折旧、水电费等等成本,还剩下 200 万元,这 200 万元就是工业增加值。
这家服装厂年初有 100 个工人,每个月人员有一些变动,到年底的时候一共有 120 个工人。
那每个月的人数分别加起来,再除以 12 ,假设平均下来是 110 人。
那这家服装厂的全员劳动生产率就是 200 万元除以 110 人,约等于 1.82 万元/人。
这就意味着,平均每个工人一年为企业创造了大约 1.82 万元的新价值。
在实际应用中,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可不能马虎。
得把各种数据算准确了,不然得出的结果就不准确,没法真实反映生产效率。
有时候,企业会通过提高技术水平、优化管理流程、加强员工培训等方式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
比如说,引入新的生产设备,让工人能在同样的时间里生产出更多的产品;或者重新规划工作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提高工作效率。
从宏观层面来看,一个国家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更加有质量。
就像咱们国家,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推动产业升级,从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转变,就是为了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让经济发展更上一层楼。
对于企业来说,关注全员劳动生产率能帮助他们发现问题,找到改进的方向。
一、定义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是指建筑业中每个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建筑工程量,即每个劳动者在一定时间内所完成的建筑工程量除以该时间段内的劳动力成本。
二、计算方法
1、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基本公式: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建筑工程量/劳动力成本
2、计算建筑工程量:
建筑工程量=建筑工程总量/建筑工程总时间
3、计算劳动力成本:
劳动力成本=劳动力总成本/建筑工程总时间
4、最后,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建筑工程量/劳动力成本
三、实例
假设一个建筑工程总量为1000万元,建筑工程总时间为6个月,劳动力总成本为200万元,则建筑业劳动生产率为:
建筑业劳动生产率=1000万元/6个月/200万元=5.0
四、结论
以上就是建筑业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即通过计算建筑工程量和劳动力成本,来计算建筑业劳动生产率。
正常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1. 什么是正常劳动生产率?正常劳动生产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劳动力所创造的产品或者服务数量。
通常用于评估企业或单位的生产力水平,是衡量一个经济制度高效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计算劳动生产率可以帮助企业或单位优化生产流程,提高劳动效率。
2. 正常劳动生产率计算公式正常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劳动生产率 = 生产总量(或服务总量)/ 劳动力总数其中,生产总量或服务总量是指一个单位或企业在一定时间内生产或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数量,劳动力总数是指在这段时间内所有从事生产或服务工作的人数。
通常情况下,计算出的劳动生产率的单位为产品/人*时间(如:每小时生产100个产品/人)。
3. 如何提高正常劳动生产率?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1 优化工作流程通过重新设计工作流程、减少生产环节和降低物料浪费等措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采用精益生产、6σ等工具,以最小化浪费的原则,最大化提高生产效率。
3.2 加强员工培训提供员工技能培训,学习先进技术,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员工效率和专业技能水平,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关键。
3.3 强化管理建立科学严谨的管理体制,强化控制、监督与考评,制订出具体可行的指标和目标,推行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组织协调性和管理效率。
同时,定期开展业务流程改进、管理制度改革和风险控制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
3.4 提高用工效率科学配置人力资源、优化用工流程、加强员工积极性、提升管理水平,合理分配服务资源,都是提高用工效率的有效措施,这些都可以促进公司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4. 正常劳动生产率的注意事项在计算正常劳动生产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4.1 统计方法统计生产量或者服务量要尽量横向比较,统计所涉及的时间也要一致,这样才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
4.2 劳动力范围劳动力范围必须绝对明确,包括所有从事生产或服务的人员,人员群体特征、工作种类和生产任务的要求也都应确定清晰。
劳动生产率应该如何计算-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及涵盖范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计算劳动生产率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适用的行业及工作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计算所需的数据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计算方法及公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数据采集的频率和周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结果的分析与应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障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 引言劳动生产率是衡量经济活动中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对于企业、行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协议旨在明确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适用范围、数据采集及分析等方面的规范,以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111 劳动生产率的定义劳动生产率是指劳动者在一定时期内创造的劳动成果与其相适应的劳动消耗量的比值。
它反映了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的能力。
112 涵盖范围劳动生产率可以涵盖不同行业、不同工作类型和不同生产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制造业、服务业、农业等。
12 计算劳动生产率的目的121 评估企业或行业的生产效率水平,为决策提供依据。
122 比较不同企业、地区或国家之间的生产效率,发现优势和不足。
123 监测生产过程中的变化,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13 适用的行业及工作类型131 制造业,如汽车制造、电子产品生产等。
132 服务业,如金融服务、物流配送等。
133 农业,包括种植、养殖等领域。
14 计算所需的数据来源141 企业内部的生产记录,包括产量、工时、原材料消耗等。
劳动生产率计算方式1.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法全要素生产率是指以所有生产要素的投入和产出的增长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方法。
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法包括如下几个步骤:步骤1:确定要素投入和产出的衡量指标。
要素投入通常包括劳动力、资本、技术等,产出可以是货物或服务的数量、价值等。
步骤2:计算要素投入的增长率和产出的增长率。
分别计算要素投入和产出在两个时期内的变化量,并计算增长率。
步骤3:计算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
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率等于产出增长率减去要素投入增长率。
2.劳动投入法劳动投入法是指以劳动力数量和劳动时间的变化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方法。
劳动投入法的计算方式如下:步骤1:确定劳动力的投入指标。
劳动力的投入指标通常包括劳动力的数量和劳动时间。
步骤2:计算劳动力的增长率。
根据两个时期内劳动力的变化,计算劳动力的增长率。
步骤3: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等于产出增长率减去劳动力增长率。
3.劳动产出法劳动产出法是指以单位劳动力创造的产出数量来衡量生产效率的方法。
劳动产出法的计算方式如下:步骤1:确定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指标。
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指标通常是物质财富或产品的数量或价值。
步骤2:计算单位劳动力的产出水平。
在两个时期内,根据产出指标的变化,计算单位劳动力在两个时期内的产出水平。
步骤3: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等于产出水平增长率减去劳动力增长率。
以上三种计算方式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以准确衡量劳动生产率的水平和变化,并为企业和国家提供科学的管理决策依据。
公司劳动生产率的计算方法
1. 嘿,你知道吗,公司劳动生产率可以通过总产量除以总工时来计算呀!就好比咱们公司生产了 1000 个零件,总共花了 100 个小时,那劳动生产
率不就是 1000 除以 100 等于 10 嘛。
这多简单易懂呀!
2. 还有哦,也可以用总产值除以员工总数呀!比如说公司这一年赚了100 万,咱有 50 个员工,那算下来劳动生产率就是 2 万每人呢。
想想看,这是不是很直观呢!
3. 或者用产品销售额除以生产这些产品的员工工时呀!假设卖了 50 万的产品,为之付出的工时是 500 小时,那生产率不就是 1000 嘛。
哇塞,
这样一解释是不是清楚多啦!
4. 可以通过单位时间内完成的任务量来衡量呀!好比一个小时能组装 5 台机器,这就是很不错的劳动生产率呢,你说是不是呀!
5. 试试计算每个员工在特定时间段内的平均产出呀!要是每个员工一周能做出这么多成果,那可不就代表着高效率嘛,这道理多浅显呀!
6. 用总利润除以总劳动时间也可以呀!要是利润高,时间少,那劳动生产率肯定就高呀,这不是显而易见的嘛!
7. 也能看看人均创造的价值呀!如果每个人都能创造很多价值,那咱们公司得多厉害呀,这不是明摆着的嘛!
8. 从投入与产出的角度来看呀!投入少,产出多,这不就是高劳动生产率嘛,这很难理解吗?
9. 哎呀呀,其实计算公司劳动生产率的方法有很多呢,关键是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呀!大家要多去尝试和发现呀!咱可一定要把咱们公司的劳动生产率提上去呀,这样公司才能越来越好呀!。
劳动生产率的概念
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
即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劳动力生产商品的数量。
公式表示为: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劳动时间。
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果或能力。
【注意】
① 有两种表示方法:一是用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产品数量来计算。
如:10件/小时;二是用单位产品中所消耗的劳动时间来表示。
如:2小时 /件。
② 两种类型:
个别劳动生产率——是指个别企业、个别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效率。
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某一部门、某一行业生产某种产品的效果或能力。
精选范本
劳动生产率应该如何计算
1、劳动生产率:指员工在生产劳动过程中从事劳动的效率,
即活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的2种算法:
(1)劳动生产率的直(接)算法:以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
数量或销售额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工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产品数量/生产时间
商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销售额/销售人数
(2)劳动生产率的逆算法:以工人生产单位产品所消耗的工
时为单位进行计算,即:
劳动生产率=生产时间/产品的数量
说明:直(接)算法的数值越大,即单位时间生产的产品越
多,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逆算法结果越小,说明生产一个产品所消耗的工时越少,当
然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精选范本
2、工时利用率
工时利用率=(实际工作工时-加班工时)/工作工时*100%
=实际工作工时/工作工时*100%
3、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
4、设备利用率=全部设备实际工作时数/设备工作总能力(时
数))*100%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概述
劳动者生产某种产品的劳动效率。劳动生产率水平可以用单位时
间内所生产的产品的数量来表示,也可以用生产单位产品所耗费的劳
动时间来表示。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就越高,
反之,则越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越少,劳动生产率就
越高,反之,则越低。
精选范本
影响劳动生产率高低主要因素
劳动生产率的状况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具体说,
决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
①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越高,劳动
生产率就越高。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不仅指劳动实际操作技术,
而且也包括劳动者接受新的生产技术手段,适应新的工艺流程的
能力。
•
②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科学 技术越是发展,而且越是被广泛
地运用于生产过程,劳动生产率也就越高。
•
③生产过程的组织和管理。主要包括生产过程中劳动者的分工、
协作和劳动组合,以及与此相适应的工艺规程和经济管理方式。
•
④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主要指劳动工具有效使用的程度,
对原材料和动力燃料等利用的程度。
•
⑤自然条件。主要包括与社 会生产有关的地质状态、资源分布、
矿产品位、气候条件和土壤肥沃程度等。
劳动生产率分类
劳动生产率按其计算的范围可分为:
精选范本
•
①个别劳动生产率。包括个人劳动生产率和企业劳动生产率。
前者按个别劳动者的劳动耗费来计算;后者按个别企业的劳动耗
费来计算。
•
②社会劳动生产率。是以全社会为单位来计算单位产品所耗费
的社会平均必要劳动量。
劳动生产率按其决定的条件可分为:
•
①劳动的社会生产率,是指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所决定的
生产率。
•
②劳动的自然生产率,是指由劳动的自然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
马克思说:“在农业中(采矿业中也一样),问题不只是劳动的社
会生产率,而且还有由劳动的自然条件决定的劳动的自然生产率”。
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
关于如何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问题?研究的角度很多,专著也很
多,这里就只陈述一两方面。
人力资源着手
有人对企业从人力资源方面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着手,作出的以下
总结:
精选范本
•
1、人力资源的经济投入
•
2、人员的合理组织和配置
•
3、通过教育和培训提高企业员工的素质
•
4、人员激励
•
5、企业文化建设
整体上叙述
美国管理大师杜拉克先生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一问题的观点如
下三方面:
•
(1)清晰的定义任务:这个观点很好理解。每一个活动、项目
都有一个目标,可解决“干什么”这一问题。
•
(2)专注于所定义的任务:字面理解是“专心一致的完成任务”。
o
延伸理解为:资源投入——产出的过程中,工作可分为有
效工作和无效工作。“专注”是指增加有效工作的比重。那么
每个人都应关注自己的任务,拧螺钉的只专注于拧螺钉,上
车轮的专注于上车轮。这样流水线生产作业方式的产生就有
了理论的依据。日本很关注作业时间的研究,其目的就是增
加有效工作的比重。不论是对作业动作,机器排列方式的研
究其目的是一样的。可见专注任务是很有其研究广度和深度
的。
•
(3)正确合理的评价任务:这个观点很重要。
o
评价任务的尺度选择不当,就不能表明正确的价值观念,
精选范本
其后果是完成任务的人积极性的消退,误导群体的认知观
念。就如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产量——质量)的通病一样。
企业有产量指标,当然也有质量指标。在生产中产量压力相
当大时,假如有二班生产,其中一班产量指标完成而质量指
标未完成;另一班产量指标未完成而质量指标完成。这是的
评价任务的标准就很关键。我见到的企业中绝大多数认为完
成产量指标的班次工作效果相比另一班的好。那么这种评价
标准所产生的影响就可想而知了。只有正确和合理的评价标
准,才能具有很好的导向作用,激发群体的内在动力,从而
提高工作效果和效率。
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意义
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不同的社会制度下有着不同的情况和意
义。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各个资本家为了获得更多的剩余价值,竞相
采用新的技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商品的个别价值,以取得超
额剩余价值;各个资本家竞相追逐超额剩余价值的结果,推动了资本
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这种发展是有限制的,因为资本家只
有在增加剩余价值的限度内才会采用新技术,否则他宁愿维持现状,
甚至阻碍新技术的应用。同时,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资本家来说,
是进行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因素,对劳动者来说,则会造成失业,这
就加深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以及由此而产生周期性的经济危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