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方案概要
- 格式:doc
- 大小:232.50 KB
- 文档页数:5
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计划与实施一、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来聊聊一个非常有趣的话题——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建设计划与实施。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
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就是那些源于各个民族,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
它们既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也是一种传承民族文化的方式。
那么,如何建设好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呢?接下来,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讨论。
二、明确目标我们要明确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目标。
这个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二是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这两个目标是相辅相成的,只有达到了这两个目标,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三、丰富课程内容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我们需要丰富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内容。
这里,我要给大家推荐几个非常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第一个是武术,武术是中国的传统瑰宝,它既有很高的观赏性,也有很强的实用性。
第二个是太极拳,太极拳是一种内外兼修的武术,它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节呼吸,对身心健康有很大的帮助。
第三个是跳绳,跳绳是一种简单易学的民间游戏,它可以锻炼人的协调性、灵活性和耐力。
四、创设良好氛围要想让学生喜欢上民族传统体育课程,我们还需要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这个氛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营造:一是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二是举办各类比赛和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选拔优秀的教练员,提高教学质量。
五、加强实践教学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实践操作。
因此,我们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民族传统体育的魅力。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和活动,让他们亲身体验民族传统体育的乐趣。
我们还可以邀请专业的教练员来校指导,确保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民族传统体育技巧。
六、总结与展望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努力,我相信我们的民族传统体育课程一定会越来越完善。
运动训练专业课程引言:运动训练专业是培养优秀体育教练员和运动训练师的专业,主要涉及运动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相关知识和技能。
本文将介绍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以及每门课程的目标和内容,旨在为对该专业感兴趣的学生提供参考。
一、基础课程1. 运动科学基础:此课程主要介绍运动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运动生物力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2. 运动解剖学:通过解剖学的知识,学生将了解人体各个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运动对身体的影响。
3. 运动生理学:这门课程主要研究运动对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包括运动时的能量代谢、肌肉的适应性等方面的内容。
4. 运动心理学:学习运动心理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运动心理辅导。
二、专业课程1. 运动训练理论:此课程主要介绍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训练计划的设计、运动技术的改善等方面的内容。
2. 运动训练方法学:学生将学习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方法和技巧,了解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
3. 运动损伤防护:学习运动损伤防护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运动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以及如何进行运动损伤的急救处理。
4. 运动营养学:此课程主要介绍运动员的饮食需求和营养搭配,以及如何设计合理的运动营养计划。
5. 运动心理训练:学生将学习如何进行运动心理辅导,帮助运动员克服压力、提高竞技状态。
6. 运动生物力学:通过学习运动生物力学,学生将了解运动技能的动作原理和优化方法。
三、实践课程1. 运动训练实习:学生将在体育场馆或训练中心进行实践操作,参与运动训练项目的设计和指导工作。
2. 运动科学研究方法:此课程将介绍运动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为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基础。
3. 运动训练案例分析:学生将对运动训练中的典型案例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运动训练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运动理论、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多个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少数民族体育课程性质:通识教育选修课授课对象:全体大学生授课学时:2课时授课教师:[教师姓名]二、教学目标1. 了解少数民族体育的基本知识,包括起源、发展、特点等。
2. 掌握少数民族体育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民族认同感。
4. 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1. 少数民族体育概述2. 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介绍3. 少数民族体育项目实践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少数民族体育的基本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播放少数民族体育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少数民族体育的魅力。
2. 讲解与示范(1)讲解少数民族体育的基本概念、起源、发展等。
(2)介绍几种常见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摔跤、射箭、跳绳等。
(3)示范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
3. 学生练习(1)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让学生体验少数民族体育项目,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第二课时:1. 复习上节课内容(1)回顾少数民族体育的基本知识。
(2)回顾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 实践活动(1)组织学生进行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比赛,如摔跤、射箭、跳绳等。
(2)让学生在比赛中体验少数民族体育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2)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和参与程度。
2. 实践操作能力:评价学生掌握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基本技能情况。
3. 团队协作精神: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团队协作能力。
4. 反思与总结: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总结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大学少数民族体育》2. 多媒体课件:少数民族体育视频、图片等3. 实践器材:摔跤器材、射箭器材、跳绳等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意课堂纪律,保持良好的教学氛围。
北体民族民间体育实验班课程大纲
【实用版】
目录
1.北体民族民间体育实验班课程大纲简介
2.课程目标和培养方向
3.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4.课程实施和评价方式
5.总结
正文
北体民族民间体育实验班课程大纲简介
北体民族民间体育实验班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民
族民间体育人才而设立的。
该实验班依托北京体育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为民族民间体育事业做出贡献。
课程目标和培养方向
该实验班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具备民族民间体育基本理论、技能、方法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培养方向主要包括民族民间体育的教学、训练、科研和管理等方面。
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课程设置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类。
必修课主要包括:民族民间体育概论、民族民间体育技能与方法、民族民间体育教学与训练、民族民间体育科学研究方法等。
选修课包括: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民间体育舞蹈、民族体育文化与社会、民族民间体育国际交流等。
课程实施和评价方式
课程实施采用讲授、实践、研讨和实习等多种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
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课程评价采用考试、实习报告、课程论文和课堂表现等多种方式,确保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总结
北体民族民间体育实验班课程大纲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理论、技能、方法和研究能力,课程设置涵盖了民族民间体育的各个方面,课程实施和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民族传统体育教案
【教学内容】
1、三人板鞋竞速运动得起源、发展、运动特点与锻炼价值
2、三人板鞋竞速跑得技术
【本课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三人板鞋竞速运动得起源、发展、运动特点与锻炼价值;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三人板鞋竞速跑得技术;
3、培养学生不怕吃苦与团队合作意识得精神。
【重点难点】
三人之间得协调一致性
【教学过程】
二、基本部分
三、结束部分
【课后作业】
简述板鞋得基本技术
【教学内容】
1、复习三人板鞋竞速慢跑、快速跑技术
2、板鞋竞速起跑、途中跑、冲刺跑技术
【本课目标】
1、通过复习,熟悉巩固三人板鞋竞速慢跑、快速跑技术
2、通过学习,初步掌握提高板鞋竞速起跑、途中跑、冲刺跑技术
3、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得精神,团结合作得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跑得动作要领
难点:协调一致性
【教学过程】
二、基本部分
三、结束部分
【课后作业】
通过本次课得学习,试述如何进行板鞋得教学与训练。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方案以下是 7 条关于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方案:1. 嘿,你想想,让孩子们从小就接触武术,那会咋样?就像给他们的人生注入一股强大动力!比如送孩子去学太极拳,既能锻炼身体,还能让他们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这多棒呀!咱就得给孩子们提供这样的机会,让他们在武术的世界里茁壮成长!2.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多有意思啊!像舞龙舞狮,那场面多震撼呀!培养方案里怎能少了这些呢?咱得大力推广呀!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一起嗨起来!难道不是吗?3. 让咱来说说武术的精神培养,这可不是小事!就好比建房子要打牢根基一样重要。
比如在训练中让他们学会坚持、忍耐,遇到困难不退缩,这不就是宝贵的品质嘛!这样的培养方案才是真正有意义的呀!4. 嘿,要是把武术比赛也纳入培养方案呢?那可就刺激啦!看着选手们在赛场上拼搏,就跟战场上的勇士一样!像那种武术搏击比赛,多让人热血沸腾呀!能激发大家的斗志,让大家更努力训练呢!5. 专业的教练在培养方案里那是绝对不能少的呀!就像一艘船要有个厉害的船长一样。
教练能给予正确的指导,让咱少走弯路。
有个好教练带着,那学起武术来肯定事半功倍呀!难道你还能不同意?6. 再说说团队训练吧,这可重要了呢!大家一起训练,互相鼓励、互相帮助,多温馨呀!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比如一起练习武术套路,那默契,啧啧,绝了!这样的培养氛围能不好吗?7. 最后,咱得强调下安全问题呀!不能让孩子们受伤呀!所以安全措施必须到位,这是毋庸置疑的!就像上战场要穿好铠甲一样。
只有这样,大家才能放心地投入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中去呀!这绝对是必须要做好的呀!我的观点结论就是: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方案要全面、细致、有针对性,才能真正让大家受益,让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发扬光大!。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方案体育运动训练专业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1. 把握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2. 培育同学运用科学的训练方法进行体育运动训练的力量;3. 培育同学独立开展争辩的力量;4. 培育同学团队合作和沟通力量;5. 培育同学运动训练教育工作的力量。
二、教学内容1. 体育运动训练基础理论;2. 体育运动训练方法;3. 运动生理学;4. 运动解剖学;5. 运动心理学;6. 运动养分学;7. 运动损伤防护;8. 运动康复;9. 训练方案设计;10. 训练评估与监控;11. 运动训练领域的前沿争辩。
三、教学方法第1页/共3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 授课讲解:通过讲解体育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来传授学问;2. 实践操作:通过实践操作来培育同学运用训练方法的力量;3. 争辩探讨:鼓舞同学独立思考和探究,进行争辩和争辩;4. 团队合作:通过小组争辩和合作项目,培育同学团队合作和沟通力量;5. 实习实训:通过实习和实训来熬炼同学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四、教学进度支配第一周:体育运动训练基础理论的讲解和争辩;其次周:体育运动训练方法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第三周:运动生理学的讲解和争辩探讨;第四周:运动解剖学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第五周:运动心理学的讲解和争辩探讨;第六周:运动养分学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第七周:运动损伤防护的讲解和争辩探讨;第八周:运动康复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第九周:训练方案设计的讲解和争辩探讨;第十周:训练评估与监控的讲解和实践操作;第十一周:运动训练领域的前沿争辩的讲解和争辩探讨;第十二周:总结归纳,同学报告和呈现。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常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和争辩、实践操作、争辩报告等;2. 期中考试:考察同学对教材内容的把握程度;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同学对整个专业教学方案的理解和运用力量;4. 实习实训:考察同学的实际操作力量和解决问题的力量;5. 论文和报告:考察同学的独立争辩和表达力量。
小学民族体育特色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了解至少三种民族体育项目的历史背景和基本规则。
2. 学生能认识并描述民族体育项目中涉及的体育器材和动作要领。
3. 学生理解民族体育在民族文化中的地位和价值。
技能目标:1. 学生能掌握至少两种民族体育的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展示出正确的身体协调性和运动技巧。
2.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能有效地进行沟通与协作,完成民族体育项目的实践练习。
3. 学生能通过参与民族体育活动,提高自身的运动能力,增强体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民族体育文化的兴趣和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2. 学生在民族体育活动中,体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集体荣誉感。
3. 学生通过民族体育活动,增强公平竞争的意识,培养尊重对手、遵守规则的品德。
二、教学内容1. 民族体育概述:介绍民族体育的定义、特点以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涉及课本第一章内容。
- 体育项目:摔跤、跳绳、抖空竹等。
- 历史背景:各民族体育项目的起源、演变及地域特色。
2. 民族体育项目技巧与规则:- 技巧:基本动作、进阶动作、动作组合。
- 规则:比赛方法、计分方式、安全注意事项。
3. 民族体育器材介绍:认识并了解各民族体育项目中所使用的器材,如摔跤垫、跳绳、空竹等。
4. 民族体育实践:- 技能训练:分组练习基本动作和简单组合,提高运动技能。
- 比赛活动:组织小型比赛,让学生在实战中体验民族体育的乐趣。
5. 民族体育文化传承:- 故事分享:讲述民族体育项目背后的故事,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
- 价值观教育:强调团队合作、公平竞争、尊重对手等价值观。
6. 教学进度安排:- 第1周:民族体育概述,摔跤项目介绍。
- 第2周:摔跤基本动作和规则学习。
- 第3周:跳绳项目介绍,基本动作学习。
- 第4周:跳绳进阶动作和规则学习。
- 第5周:抖空竹项目介绍,基本动作学习。
- 第6周:抖空竹技巧提升,组织比赛活动。
- 第7周:总结与评价,民族体育文化传承教育。
民族民间体育类课程快乐毽球整合课教学设计说明一、指导思想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突出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本课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目的。
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挖掘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在练习的同时能够积极的思考、创新,从而使学生体会到成功后的喜悦。
并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最终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
二、本课教学目标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习毽球的练习方法和比赛方法,掌握一两种毽球的游戏方法,并能够在集体相互合作下进行简单的传球、踢球比赛。
在练习中尝试创新,增强自己的信心。
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掌握毽球的基本踢法和正面传球技术,提高学生的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及下肢力量等身体素质。
提高学生的时间、空间的定向及判断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在游戏练习和集体练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表达自己的情感,达到相互评价,相互合作的境界。
(二)教学内容:毽球(踢球、传球):学习毽球的踢球(脚内侧)、传球(二人、三人及更多人传球)技术。
游戏:看谁踢得准又快。
三、教学背景(一)学情分析高一年级学生在体育学习中从整体而言,练习热情较高,主动性、参与性与表现欲望也很强。
但在与同伴的交流与相互评价上还有一定的欠缺,这样不利于学生的提高,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在集体合作方面,学生有一定的意识,但还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往往会事倍功半。
所以,学生在这方面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
本次课通过毽子的技术教学和游戏创编,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小组合作能力,从而产生对技术方法学习的渴望。
(二)问题及对策1.男生的练习积极性不如女生高,主要原因是思想认识和竞争性不强。
对策: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说明踢毽子的好处和健身价值;丰富练习手段,增强竞争性,培养学生练习兴趣。
2.学生在练习中只重视娱乐,忽视技术学习。
对策:教师强调动作技术的重要性,并严格把关;利用比赛等方法,促进学生练习。
(三)教学方式和教学过程设计开始部分:采用导入式教学。
本校传统或民族体育教案设计教案名称:传统民族体育——中国太极拳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太极拳的起源、发展及其重要性;2.学会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呼吸和节奏;3.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平衡能力和心肺功能;4.发展学生的集中注意力和身心和谐的能力。
教学内容:1.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2.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步法;3.太极拳的基本呼吸和节奏。
教学步骤:Step 1:引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中国太极拳,并提问学生:你们了解太极拳吗?你们认为太极拳的起源是什么?了解太极拳的起源与发展对于我们学习和练习太极拳有什么帮助?Step 2:知识讲解(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太极拳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向学生介绍太极拳的概念和重要性。
并向学生讲解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步法,如起势、提肱、分式等,并解释每个动作的作用和注意事项。
Step 3:实践操作(4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三人组成,让学生根据讲解的动作和步法进行练习。
教师可以逐个小组进行指导,纠正他们的动作和姿势。
同时,要求学生注意呼吸的配合和节奏的掌握。
Step 4:示范展示(20分钟)请聘请一位太极拳专家进行示范,展示太极拳的优雅动作和流畅的节奏,让学生感受太极拳的美与力量。
学生可以根据示范进行模仿和学习。
Step 5:总结与评价(10分钟)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学到的太极拳的基本动作和步法,并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交流,了解学生对太极拳的感受和体验。
同时,向学生提问:太极拳对于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有什么好处?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太极拳的练习,并结合自身情况,在课余时间持续进行太极拳的练习和锻炼。
Step 6:课堂延伸(自主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太极拳的相关知识,如更深层次的动作和步法,太极拳的精神意义等,并可以通过观看太极拳比赛、音乐、电影等多种方式进一步了解和感受太极拳的魅力。
教学评估:在实践操作环节,观察学生的动作是否准确、呼吸和节奏是否配合;通过与学生的交流,了解学生是否了解太极拳的起源和重要性;通过学生在延伸学习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太极拳的学习和兴趣程度。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1. 介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一门旨在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学科。
该专业主要包括武术、传统民族体育和相关理论课程等。
学生可以通过培养,掌握中国传统体育的理论、技能和文化内涵,成为一名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的人才。
2. 培养目标该专业旨在培养掌握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同时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能在武术、传统民族体育、体育健身、教育、文化传媒等方面工作,或在相关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推广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3. 培养课程1.武术技术: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等。
2.传统民族体育:踢毽子、蹴鞠、抖空竹等。
3.相关理论:体育心理学、运动生理学、社会体育学等。
4.文化素养:中国文化、世界文化、中外文化比较等。
4. 培养方式该专业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在教学中将传统的武术、传统民族体育融入现代体育技能中,全面提升学生的技能和素质。
教学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加强专项训练和理论课程的联系。
同时,学生在大学期间还将有机会参与国内外有关武术、民族传统体育的比赛、交流和实践活动,锻炼实践能力和适应能力。
5. 就业前景学生毕业后可以在武术、传统民族体育、健身、教育、文化传媒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管理和推广工作,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专业人才。
同时,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跨文化素养,可以在其他行业中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6. 总结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一门专注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学科,在实践中将中华文化与现代体育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综合素质高、技能精湛的人才,为推广和弘扬中国体育文化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专业代码:040204K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从2012年起执行)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具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底蕴、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能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专业训练,掌握组织教学、训练、科研、裁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1.掌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的理论体系,通晓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2.熟练掌握武术、体育养生或民族民间体育专项运动技术与教学、训练方法,并了解专业内其他专项的主要技术与技能;3.具有在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领域进行教学、训练、表演与管理的基本能力,以及一定的创新实践能力;4.熟悉国家与本专业有关的体育方针、政策和法规;5.了解本专业在国内外的最新发展动态;6.掌握本专业的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7.具备完善的人格和较高综合素质,具有良好的人际沟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三、主干学科与主要课程(一)主干学科体育学、历史学、中医学。
(二)主要课程中国武术史、中国文化概论、民族传统体育养生理论、民族传统体育概论、武术学概论、太极推手、综合格斗、专项训练实践与理论、中医学基础等。
四、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军事训练、毕业论文、专业实习、创新实践、社会实践、表演等。
五、主要专业实验运动技能评定实验、运动技术诊断、运动心理测量等系列实验等。
六、修业年限、学分和授予学位(一)修业年限四年。
(二)学分144学分。
(三)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七、课程设置课程设置、类型、学时和学分分配、开课时间、课外实践安排等见表1。
八、课外实践要求(一)毕业论文/设计本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应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毕业论文评审通过、修改通过者,准予获得4学分。
传统体育项目进校园——舞狮校本课程教材纲要一、教学目的与要求(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初步掌握舞狮运动的基本技术、技能,提高对舞狮运动的认识水平和实践水平。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开展民族民间体育活动的基本能力。
(二)使学生掌握民族民间基本知识和舞狮传统项目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全面发展力量,协调、灵敏,柔韧等专项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三)了解舞狮教学的主要内容和教学过程。
培养自觉参加体育运动的兴趣。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的团队精神和热爱乡土文化。
二、基本教材(一)理论1.基础理论(1)中国舞狮文化(2)舞狮运动的发展史(3)舞狮运动的概述、分类难度、特点作用(4)舞狮运动的竞赛通则、场地器材(二)舞狮专项技术1.基本技术基本功、基本手法、基本步型和步法2.套路技术(1)舞狮动作A级难度动作:①走跑直线;②走跑曲线;③跑顺逆圆场;④跑8字;⑤合拍;⑥侧滚;⑦三拜;⑧平地上肩;⑨平地上腿;⑩连环飞跃。
B级难度动作:①双狮互滚背;②互跃狮头、狮尾;③互戏狮尾;④连环飞跃过障碍;⑤平地侧头飞滚;⑥平地坐头。
C级难度动作:①双狮坐肩交搭前爪转体三周。
(3)基本套路自编组合套路三、身体素质(一)1000m(男)/800m(女)、50m、立定跳远、立卧撑。
(二)体前屈、步型变换、控腿平衡、腿法、跳跃。
四、课外体育活动(一)早操:参加体育组组织的晨跑活动,达到每学期规定的次数。
(二)课外辅导:参加体育组组织的本专项活动、其它兴趣活动及身体素质练习,达到每学期规定的次数。
五、教法建议(一)教师应加强职业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联系舞狮课程教学实际,寓德育于整个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激发学习的自觉积极性。
(二)教师应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认真钻研教学大纲内容,提高自身专业素质,提高教学质量,并从实际出发,认真制定教学进度,教学计划。
初中生体育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第一篇范文:初中生体育课程民族传统体育在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身体健康,体育锻炼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众多体育项目中,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因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健身效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初中生体育课程,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意识。
本文将从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初中生体育课程设置的意义、具体实施策略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1.深厚的文化底蕴: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体现了我国各民族人民的智慧。
2.广泛的群众基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简单易学,适应性强,既适合在广大群众中推广,也适合在学校体育教学中进行。
3.独特的健身效果: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注重全身运动,强调内外兼修,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陶冶情操,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积极作用。
4.丰富的项目资源: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包括武术、太极拳、蹴鞠、抖空竹等,为初中生体育课程提供了丰富的选择。
二、初中生体育课程设置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1.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通过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初中生体育课程,有助于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传承意识。
2.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具有独特的健身效果,通过锻炼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其抵抗疾病的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强调武德教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尊师重道、团结互助、勇敢顽强等优良品质。
4.丰富体育课程内容: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初中生体育课程,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程的实效性。
三、初中生体育课程民族传统体育的实施策略1.加强师资培训:学校应组织教师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确保教学质量。
体育学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培养方案专业名称: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代码:040304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能在学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健康指导、运动训练、安全管理等领域,从事武术、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以及武术竞技表演等方面工作的、具有一专多能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二、培养要求1、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2、掌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学、训练和竞赛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了解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改革、发展趋势;掌握基本的体育科研方法。
4、能运用一门外语进行交流和沟通;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并具有一定的体育审美能力。
三、学制、毕业学分、授予学位学制:标准学制4年,修读年限3-6年毕业学分:162学分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四、主干学科、相近专业主干学科:体育学相近学科: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教育、社会体育五、课程设置及时间安排表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表表二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通识基础课程一览表表三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学科基础课程一览表表四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专业核心课程一览表表五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专业方向课程一览表表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本科实践教育课程一览表表一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非教师教育类)本科课程结构及学分比例表表二注:1.职业发展规划课程由招生就业处牵头组织开设;创业基础、就业指导课程由招生就业处牵头商各学院开设。
2.第一、二学期通过英语四级考试的学生免修大学英语(三),选修英语语言素质拓展模块;外国语学院根据学生实际需求,设计好英语语言素质拓展模块的内容。
3.大学体育按照“基础+专项”模式开设,每学期基本体质训练0.5学分,采取“限时段、开放式”教学;专项技能0.5学分,采取俱乐部模式。
体育民族教育实施方案体育是一项重要的民族教育内容,对于培养国民的身体素质、民族精神和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全面推进体育民族教育,制定并实施体育民族教育实施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本方案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全面提升全民族体育素质,促进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一、加强体育民族教育课程设置。
1. 优化课程内容,在体育教育课程中,加入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射箭等,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了解和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2. 强化民族体育教育理念,在体育教育中注重民族体育的精神内涵,强调团结、坚韧、奋发等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二、推进体育民族教育资源建设。
1. 完善体育设施建设,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学校和社区体育设施的建设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体育锻炼条件。
2. 拓展民族传统体育资源,挖掘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建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库,为学校和社区提供更多元化的体育活动选择。
三、加强体育民族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 增加民族体育教育培训,针对民族地区的体育教师和教练,加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
2. 建立体育民族教育师资队伍,鼓励和支持少数民族本土体育人才成为体育教育师资,推动民族地区体育教育的本土化和特色化。
四、促进体育民族教育与文化交流。
1. 举办民族体育文化活动,组织举办各类民族体育比赛、展览和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体育文化交流和互动。
2. 弘扬民族体育文化,通过举办民族体育节、文化节等活动,宣传和弘扬各民族的传统体育项目和体育精神,增强民族团结和文化认同。
五、加强体育民族教育政策支持。
1. 完善政策法规,加强对体育民族教育的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激励政策,鼓励各地区和学校开展民族体育教育活动。
2.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对体育民族教育的财政投入,提高体育设施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
综上所述,体育民族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对于促进全民族的身体素质提升、民族团结和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运动训练)专业课程方案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和创新意识,具备良好的运动训练专业素养和技能,胜任运动训练实践与科研,体育教学与管理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的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专门人才。
二、培养要求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领会和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熟悉国家有关教育、体育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规;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 2.具有较高的专业运动水平,掌握学校体育运动训练、体育锻炼和组织竞赛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学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掌握学校体育教学、健康教育教学和基本的科研方法,能从事中学体育教学、科学研究和社会体育指导工作。 4.基本达到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文献资料的能力,计算机操作达到二级水平。 5.具有健康的体魄,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6.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感与能力。
三、学制与修业年限 标准学制4年,修业年限3-5年。
四、最低毕业学分和授予的学位 最低毕业学分为160分,其中通识教育48学分,专业基础课43学分,专业主干课24学分,专业系列课10学分,专业实习与毕业论文10学分,其余为任意选修课学分,欲获得“教师资格证书教育证书”的学生,可以“教师资格教育课”学分代替20学分)符合毕业要求,准予毕业。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表 1. 通识教育课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分
通修课 思想品德修养 1 法律基础 1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2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2 毛泽东思想概论 2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 2 国防教育 2 写作 2 第一外语 12 数学 6 计算机基础 3 通选课 人文社会科学课 6 自然科学课 4 2、专业教育课
课程 类别 课程编码 课程名称 学 分 预修课程编码 是否副修专业或 第二学位课程 开课 时间 1 2 副修 2学位
专 业 基 础 课
PHE419 人体解剖学1 1.5 是 是 秋
PHE203 人体解剖学2 2 是 是 春
PHE420 人体生理学1 1.5 PHE202 PHE203 是 是 春
PHE421 人体生理学2 2 PHE202 PHE203 是 是 秋
PHE407 运动训练学 2.5 PHE400 PHE401 是 是 春
PHE405 运动生物化学 2 是 是 春
PHE402 运动生物力学 2 PHE202 PHE203 是 是 秋
PHE212 体育心理学 2.5 是 是 春
PHE422 体育统计学 1.5 是 是 春
PHE223 体育保健学 3 是 是 秋
PHE424 学校体育学 2 是 是 秋
PHE425 田径、户外运动1 2.5 是 是 春
PHE426 田径、户外运动2 2 是 是 秋
PHE207 球类(篮球) 3 PHE204 PHE205 是 是 春
PHE208 球类(排球) 3 PHE204 PHE205 是 是 秋
PHE209 球类(足球) 3 PHE204 PHE205 是 是 春
PHE210 体操 3.5 是 是 秋
PHE211 武术 3.5 是 是 春
专 业 系 列 课
PHE290 篮球运动1 3 是 秋
PHE291 篮球运动2 3 是 春
PHE292 篮球运动3 3 是 秋
PHE293 篮球运动4 3 是 春
PHE294 篮球运动5 3 是 秋
PHE295 篮球运动6 3 是 春
PHE296 篮球运动7 3 是 秋
PHE297 篮球运动8 3 是 春
PHE298 排球运动1 3 是 秋
PHE299 排球运动2 3 是 春
PHE300 排球运动3 3 是 秋 专 业 系 列 课
PHE301 排球运动4 3 是 春
PHE302 排球运动5 3 是 秋
PHE303 排球运动6 3 是 春
PHE304 排球运动7 3 是 秋
PHE305 排球运动8 3 是 春
PHE306 足球运动1 3 是 秋
PHE307 足球运动2 3 是 春
PHE308 足球运动3 3 是 秋
PHE309 足球运动4 3 是 春
PHE310 足球运动5 3 是 秋
PHE311 足球运动6 3 是 春
PHE312 足球运动7 3 是 秋
PHE313 足球运动8 3 是 春
PHE314 田径1 3 是 秋
PHE315 田径2 3 是 春
PHE316 田径3 3 是 秋
PHE317 田径4 3 是 春
PHE318 田径5 3 是 秋
PHE319 田径6 3 是 春
PHE320 田径7 3 是 秋
PHE321 田径8 3 是 春
PHE322 冰水运动1 3 是 秋
PHE323 冰水运动2 3 是 春
PHE324 冰水运动3 3 是 秋
PHE325 冰水运动4 3 是 春
PHE326 冰水运动5 3 是 秋
PHE327 冰水运动6 3 是 春
PHE328 冰水运动7 3 是 秋
PHE329 冰水运动8 3 是 春
PHE363 健美操运动1 3 是 秋
PHE364 健美操运动2 3 是 春
PHE365 健美操运动3 3 是 秋
PHE366 健美操运动4 3 是 春
PHE367 健美操运动5 3 是 秋
PHE368 健美操运动6 3 是 春
PHE369 健美操运动7 3 是 秋
PHE370 健美操运动8 3 是 春
PHE245 体育史 1 春 PHE404 体育科研理论与方法 2 秋
PHE247 运动选材学 1 春
PHE250 健身锻炼方法与评定 1.5 春
PHE246 体育测量与评价 1.5 春
PHE248 体育文献检索 1 秋
PHE408 运动营养学 1.5 PHE400 PHE401 秋
PHE256 体育康复学 1.5 春
PHE257 保健推拿 1 秋
PHE409 运动处方理论与应用 1.5 PHE400 PHE401 春
PHE254 安全防护与急救处理 1.5 秋
PHE252 体育管理学 1.5 秋
PHE249 社会体育概论 1 春
PHE255 学校体育卫生 1.5 春
PHE406 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 1.5 PHE402 秋
PHE346 社区体育指导 1.5 PHE249 秋
PHE253 体育产业经营与管理 1 春
PHE258 心理健康与咨询 1 春
PHE259 体育法规与管理 1 春
PHE260 传统养生学 1 春
PHE261 体育人才学 1.5 春
PHE347 文献阅读与写作 1 秋
PHE263 体育竞赛裁判学 1.5 春
PHE264 学校课余训练 1 春
PHE265 体育欣赏 1.5 秋
PHE266 团体操创编理论实践 1 秋
PHE267 人类遗传学 2 秋
PHE268 体育游戏 1 秋
PHE269 棒垒球 1 秋
PHE270 毽球课 1 春
PHE271 防身术 1 春
PHE272 散打 1 秋
PHE273 跆拳道 1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