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7.59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深度思考的方法

深度思考的核心只有一句话:学会追问,问出好问题。

思维总是喜欢躺着而不是奔跑,它习惯于待在它完全可以处理的那个世界里面,它很少冒险,很少想要像一个地质学家一样对地貌再下面一层的可能性感到好奇。因此,只有当你迫使自己挖掘你从来没有想过的东西,你才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思维专注——那也就是无论你在进行什么任务的时候,都这样追问:对此我的理解是什么?可不可以再深入一层?

1835年,达尔文第一次来到加拉帕戈斯群岛。他在研究当地动植物的分布时,在自己的日志中这样写道:“令人惊奇的是,身边围绕着的新的鸟类、新的爬行类、新的贝类、昆虫和植物,以及它们结构上的无数细节,甚至鸟类鸣叫的声调和羽毛,无不让巴塔哥尼亚的温带平原,或者不如说北智利干热的沙漠,生动地浮现在我眼前……我要补充的是,为什么这些岛屿上的土著生物,无论在种类上或者在数目上都和大陆上的生物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并且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为什么它们也是以美洲的组织模式被创造出来呢?”

“为什么这些岛屿上的土著生物,无论在种类上或者在数目上都和大陆上的生物有不同程度的联系,并且相互作用的方式不同?为什么它们也是以美洲的组织模式被创造出来呢?”这一连串的追问将查尔斯·达尔文的思想直接推到了以进化论来解释物种起源的大门前,当他观察到物种之间存在的相似性时,他并不满足于相似性本身,而是极力地去思考,这种联系是由什么造成的?为什么会存在相同的模式,但作用方式却又不尽相同?

达尔文坦言说他的思想起源于加拉帕戈斯群岛——如果更精确地讲,应该是起源于因这些观察而补充的这系列追问。想要提出这样好的追问并不容易,因为问好问题的能力是需要培养的。我们的思维如果在舒适区待得太久,当它遇见突然刺激,被迫保持活跃时,可能会感到很不适应甚至十分疲惫。在这一点上,身体的锻炼和思维的锻炼几乎是同样的道理:经常不锻炼的人突然跑起步来,多半会腰酸背痛不能适应,但如果一个长期锻炼的运动员就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以前的思考往往停留在“看到什么就是什么”的阶段,那么当你开始练习追问的时候,往往会觉得有些无力。这是正常的,不必气馁,这不是天赋的问题,而是所有人在长时间没有锻炼之后都会出现的状况。你需要在这样的练习中逐渐判断自己提出的问题里面,什么样的问题能称之为好问题。

好的问题不是简单的信息罗列

倘若你最近对电影史有一些兴趣。当谈到电影史相关内容的时候,可能会涉及到一部很有名的叫做《控方证人》的电影。关于这部电影,“哪一年《控方证人》上映”这样的问题,就不如“为什么《控方证人》是一部如此有影响力的电影?”这个问题,因为第一个问题是简单的信息罗列:它是事实,但仅仅是孤零零的事实——它没有反映任何有意义的因果链条,因此也无法让你对此产生更深入的理解;它可以随随便便在搜索引擎搜索到,不用任何理论假设,只需要依据公元纪年法就可以得到确切无疑的结论。如果你把“哪一年上映”这个问题换做是“那一年的电影工业的制作环境和影片内容有什么关联吗”,这个追问就更有价值了。单纯的事实类追问固然重要,因为这是你了解背景知识的途径。但如果这个追问并不包含更广泛或者令人深思的因果关系,那么你从中学到的东西就会大打折扣。例如当你阅读到这里的时候,关于思维专注中的“推理”,如果追问

的是“还有什么关于推理的例子吗?”这个问题就不能算是好问题,因为它只是一个罗列;更深一层,如果你能问“推理本身有什么依照的方法和逻辑吗?”那这个问题就有价值许多。

问题不要局限于你已知的内容,这个世界上最坏的问题,不是一个错误的问题,而是一个你完全知晓答案以至于你不愿意再进行任何思考的问题:因为问题本身最大的作用是令你开启某段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思维体验。如果你提出的问题都是你已知的内容,那么你所能获得的信息增量为零,问题本身也就失去了价值。不要害怕问题听上去的荒谬。例如你提问,“为什么畅销书常常打折销售但是热门电影却不打折?”这个问题听上去有些无厘头,但是确实隐含了某种值得探究的因果——为什么同样是精神性食粮,在销量大增的时候,书籍会打折而电影票却依然保持高价?如果你不把这个问题当做是“荒谬的”而是选择继续探究,一定会想到这种差异当然是因为书籍和电影这两种商品之间不同性质造成的。但到底有什么不同呢?沿着这个方向思索之后,你可能就会发现它们在销售时候的“限制”是不同的:“电影票”售卖有电影院座位作为约束,因为电影院座位是有限的,热映电影满座之后即使打折也不会带来更多收益;但书籍通过打折却可以售卖得更多,它的限制只来源于出版社印刷。这背后就蕴藏着经济学里“边际成本”的核心概念。沿着这样的思考方式,看上去荒谬的问题不仅得到了合理解答,而且也令你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更重要的是,好问题是引你走进未知领域的关键。当你发现一个问题难以再继续追问的时候,千万不要放弃。往往并不是因为这个问题真的无法再深入下去,而是你恰好碰到了思维的瓶颈和知识的局限。就算是那些看上去很“幼稚”的问题也是值得追问的:牛顿追问“为什么苹果会落地”,看上去并不算是一个好问题,但背后却潜藏着“万有引力定律”;爱因斯坦追问“绝对参考系是必要的吗”,对于当时的经典力学来说这个问题无意义,但却蕴含了狭义相对论的萌芽。

这类问题在科学史上数不胜数。只要你的问题不是事实罗列,而是具有某种潜在的因果性,即使这种因果性看上去并不值一提,但却可能是某个宏大命题的投射,只是因为目前的知识不足以探究这个问题罢了。

小孩子很喜欢这种类型的追问。并且他们会一路追究下去,直到得到一个满意的答案。但他们得到的满意答案往往并不是一个好答案,例如对于“为什么会有夏天和冬天”这样的问题,他们得到的结论可能是大人告诉他们那是因为“太阳公公累了”。以他们的知识和智力,还不足以理解这类追问背后的内涵,因此追问就被从大人那里获得的用于搪塞的答案搁置了。但对你来说,如果仍然只是像小孩这样,提出一个问题却从来不为它寻找答案,没有经过认真地思索推敲而只是等待着别人给出解答,那么你的思维能力同样得不到有效的锻炼。

如何为自己的问题寻找答案?

1. 划去你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无论你第一反应是什么,尽管可能看上去很有创见,或者解释十分完美,但它往往不是最好的答案。脑海中闪过的第一个想法,你需要捕捉到,但是不用相信它,因为我们都不拥有天才的直觉——至少不要假设自己是天才,尤其是在你并不了解的领域。

2. 寻找答案。不要急着给出问题的解答。如果是一个并不算是学术前沿的问题,先在网络上搜索相关的讯息。对于你能想到的大部分问题,都已经有人在很多年前提出并且做出解答,因此盲目瞎想不如网络检索行之有效。只有当你从别人的知识中汲取到了足够多的养分,你才有可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解答。

3. 建立链接。现代人类的知识技能几乎不再是散落的,而是相互交织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