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第三课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态度的形成与态度的转变

态度

(一)态度的特点

内在性ν

态度是内在的心理倾向,是尚未显现于外的内心历程或状态;θ

对象性ν

态度总是指向一定目标,具有针对性,没有无目标的态度;θ

稳定性ν

态度一旦形成就θ

(二)、态度的成分

认知成分ν(Cognitive):个体对态度对象的知觉、理解、判断与评价;规定了态度的对象。

情感成分(Affective):个体在评价基础上对态度对象产生的情感反应或情感体验ν

行为倾向成分( Behavioral tendency):个体对态度对象以某种方式行动的倾向ν

以上三种成分的英语词首分别为C(认知)、A(情感)、B(行为倾向),因而态度的三成分说又称为态度的ABC模式。ν

一般地,态度的三种成分是协调一致的。在它们不协调时,情感成分占有重要地位,往往决定行为倾向。θ

(三)态度与行为

态度是决定行为的重要因素。但个体具体采取何种行动,还取决于情境、认知因素甚至是过去经验的影响ν

态度与价值观ν

价值观更为抽象θ

价值观通过影响态度而最终影响行为θ

二、态度的功能

1.工具性功能ν

2.自我防御功能ν

3.价值表现功能ν

4.认知功能ν

三、态度的属性

1.方向ν

即态度指向,个体对态度对象是肯定指向或是否定指向。θ

2.强度ν

即态度方向的程度。θ

3.深度ν

个体对某态度对象的卷入水平(即对个体的意义);θ

4.向中度ν

某种态度在态度体系及相关价值系统中接近核心价值的程度;θ

5.外显度ν

个体态度在其行为方向与行为方式的外露程度θ

四、态度的形成

美国学者凯尔曼提出态度形成包括依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ν

(一)依从ν

态度形成的开始,个体总是按社会规范和社会期待或他人意志在外显行为方面表现与他人一致,以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此时行为受外因控制,服从是表面的、暂时的;θ(二)认同ν

个体自愿接受他人观点、信息或群体规范,使自己与他人一致。在认同阶段,个体虽受到态度对象的吸引,但已超脱外部控制的奖惩,而主动趋同于对象。在这一阶段情感因素起明显作用,认同依赖于对象对个体的吸引力。θ

(三)内化态度形成的最后阶段。ν

个体真正从内心相信并接受他人观点,使之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内化是个体原有态度与所认同的态度协调过程,其中情感成分是中介因素,认同基于情感上的喜欢。而内化过程是以理智,即认知成分为基础的。θ

第二单元态度改变

参见教材第152页

二、影响态度改变的因素

1、传递者方面的因素ν

、说服者的威信ν

2、传递者的立场ν

Walster(1966)发现,一位地方检察官和一个罪犯关于是否应该强化执法θ机构等问题

3、说服的意图ν

4、有吸引力的人ν

沟通信息方面的因素ν

信息差异(discrepancy):沟通传递的信息与我们自己的立场的差距ν

传递者威信较高,这种差异越大,引发的态度转变就越大;传递者威信低,这种差异适中,引发的态度改变也较大;ν

2、畏惧:中等强度的畏惧信息能达到较好的说服效果。ν

3、信息倾向性ν

对一般公众,单一倾向信息说服效果较好;对文化水平高的信息接受者,提供正反两方面的信息,说服效果较好。ν

4、信息的提供方式ν

口头传递比书面效果好,面对面的沟通比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沟通效果好。ν

接收者方面的因素ν

ν原有的态度与信念

已经内化了的态度作为接受者信念的一部分,难于改变;已成为既定事实的态度,即说服者根据直接经验形成的态度不易改变;ν

接受者的人格因素ν

依赖性较强的接受者信服权威,比较容易接受说服;ν

自尊较高、自我评价较高的接受者不易改变态度ν

社会赞许动机的强弱也是影响态度转变的因素,高社会赞许动机的接受者易受他人及公众影响,易于接受说服;ν

个体的心理倾向ν

个体在面临改变态度的压力时,其逆反心理、心理惯性等心理倾向会使其拒绝他人的影响,从而影响态度转变。ν

情境ν

预先警告π

它有双重作用。如接受者原有态度不够坚定,预先警告可促使其态度改变;但预告也可能有抵制说服的作用,例如,预告与接受者的利益有关时往往使其抵制态度转变。π分心(distraction)π

如果分心使接受者分散了对沟通信息的注意,将会减弱他对说服者的防御和阻抗,从而促进态度转变;π

如果分心干扰了说服过程本身,使接受者得不到沟通信息则会削弱说服效果。π

重复ν

沟通信息重复频率与说服效果呈倒U型曲线关系,即中等频率的重复,效果较好;重复频率过低或过高,说服的效果均不好π

三、态度改变理论

(一)海德的平衡理论(cognitive balance theory)

海德提出P—O—X模型ν

其中,P是认知者,O是P认知的另一个人,P与O之间建立了一定的感情,X是第三个人或物。θ

海德认为,如果P、O、X三者之间的关系适应,则三者呈均衡状态,P的态度毋需改变;如果不适应,则P心理不协调,需要改变。ν

(二)认知失调论

费斯廷格(1957)的认知失调理论ν

认知因素之间有些是独立的,有些是有相互关系的。有相互关系的认知因素之间有的呈协调关系,有的呈不协调的关系。ν

当人们认知体系呈协调关系时,就会设法保持这种关系,避免接触与已有认知因素矛盾的信息。ν

当人们认知体系不协调时,就会设法减轻或解除这种不协调的关系。ν

解除失调的方法有三:

改变或否定失调的认知元素的一方,使两方面的认知元素协调。ν

引入或者增加新的认知元素,以改变认知不协调的状况。ν

降低失调的认知因素双方能的强度ν

(三)社会交换论

这种理论从个体对得失权衡与比较后产生的趋向与回避动机的角度解释态度的形成与转变。ν

满意者和尽取者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