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能级强夯施工中门架立柱的强度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56.23 KB
- 文档页数:3
浅谈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强夯法是一种地基处理的新方法、新技术,诞生在法国,20世纪七十年代末传入中国。
本文从强夯法的定义及基本原理入手,探讨了夯击能选择、最佳夯击能与夯击次数、夯击遍数、夯点间距与夯击点布置、时间间隔及加固范围等强夯设计的基本参数。
结合强夯施工案例分析了强夯在实际应用中应用与注意事项,提出要根据施工场地和地质选用强夯法进行施工,不断改进强夯法。
关键词:强夯法地基处理施工应用目录一、强夯法理论概述 1(一)强夯法的定义 1(二)强夯法基本原理 1(三)强夯法的适用范围 2二、强夯法地基处理设计 2(一)夯击能选择 2(二)最佳夯击能与夯击次数 3(三)夯击遍数3(四)夯点间距与夯击点布置 3(五)时间间隔及加固范围 4三、强夯法施工过程 4(一)强夯施工准备 4(二)施工步骤4(三)质量检测与防振措施 5四、强夯法工程实例 5(一)工程概况5(一)强夯处理5(一)强夯法实施 5五、结论6浅谈强夯法在地基处理中的应用一、强夯法理论概述(一)强夯法的定义强夯法又称动力固结法,是20世纪60年代后期法国梅那尔公司在重锤夯实基础上创造的一种动力加固地基的方法。
它使用吊升设备将很重的锤(一般为8—40t)起吊至较大高度(一般为8—40 m)后,使其自由落下,产生巨大的冲击能量(一般为1100—4000kJ,最大可达8000k3)作用于地基,给地基以冲击和振动,从而在一定范围内使地基的强度提高,压缩性降低,改善地基的受力性能。
(二)强夯法基本原理1.基本原理强夯法广泛的应用于地基沉降处治工程中。
强夯法一般采用100~400kN的重锤,从6~40m的高处自由落下,对地基土施加强大的冲击能,在地基中形成冲击波和动应力,将地基土压密、振实,以加固地基土,达到提高地基强度、降低其压缩性的目的。
对地基的强夯处治,一方面是对地基产生压实和挤密作用;另一方面是通过强夯对地表下一定深度土层施加动力荷载,达到破坏土体结构强度、结构性大孔隙的作用。
施工工艺工程论文强夯工程技术论文有关强夯技术问题的探讨强夯是通过振动压实、振动液化、动力固结和触变效应等作用使一定范围内的地基土承载力提高,压缩性降低,渗透稳定性提高和抗液化能力增强等改善地基持力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来满足工程的需要。
强夯根据单击夯击能的高低可将强夯分为低能级强夯、中能级强夯、高能级强夯。
强夯法在我国已广泛应用于地基的加固处理,强夯技术在工业和民用建筑、公路和铁路路基、飞机场跑道、码头及大型设备基础等地基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工程效果和经济利益方面均取得了非常瞩目的成效。
但就强夯技术发展现状而言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其加固机理、施工工艺及机具的研究。
1 强夯法的施工工艺和主要参数强夯施工工艺是通过试夯确定的,遵循先深层、次中层、最后表层,并根据现场的地质条件和工程的要求及建(构)筑物特性正确的选定各个参数来确定相应的工艺及参数。
为达到理想的加固效果,设计工艺夯击遍数一般为2~4遍,尤其是高能级强夯一般采用三到四遍成夯施工工艺。
高能级强夯主夯点主要是加固深层土层,中能级强夯进行间夯或者复打,夯点在主夯点之间或在主夯点上复打以便加固中层土,而低能级强夯进行满分,目的是夯实表层松土。
1.1有效加固深度有效加固深度既是选择地基处理的重要依据,又是处理效果的反映。
梅纳(menard)提出的有效加固深度的试验公式为H=,其中Q锤重,h落距,H为需要加固的厚度。
该计算公式得出的结果比实际工程达到的加固深度偏大,故在公式前应乘以小于1的修正系数k。
叶书磷建议软土和粘性土修正系数为0.5,砂性土为0.7,黄土为0.35~0.5。
此外对于饱和粉土、粉质粘土、粘土及淤泥质土等地基处理的有效深度除了与上述因素有关,还与排水条件有关。
不少学者也提出其他有效加固深度的理论计算方法:王钟琦提出H= 其中A为简谐波的振幅,P为土的密度,W为振动圆频率;张永钧提出H=βfmh β为综合修正系数,f与夯击次数有关因子;刘海冲将块石、碎石、煤矸石和冶金渣划为Ⅰ类:H=13.5log(m.h)-38.5;填土、杂填土、吹填土为Ⅱ类:H=16.9log(m.h)-47.4;粘性土、砂类土和黄土划为Ⅲ类H=19.8log(m.h)-53.0。
国内最高能级强夯试验在大连成功进行
佚名
【期刊名称】《施工技术》
【年(卷),期】2006(35)2
【摘要】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所属中化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大连理工大学、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自主开发研制并获得多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CGE-1800型强夯专用机械,在相继完成型式试验、
8000kN·m能级适应性试验和两项8000kN·m能级工程强夯施工后,于最近在大连进行了16000kN·m能级强夯试验,经实际检验测试,设备各项性能指标达到设计要求,地基处理深度和安全可靠度明显提高,试验取得预期效果。
【总页数】1页(P46-46)
【关键词】大连理工大学;强夯试验;能级;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国内;岩土工程;实用新型专利;有限公司;适应性试验;安全可靠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472.31;TQ426
【相关文献】
1.抛石填海地基高能级强夯工程试夯试验研究 [J], 孙涤;胡瑞庚;张龙龙;廖天辉
2.软弱地基土高能级强夯现场试验研究 [J], 刘朋
3.软弱地基5000kN·m能级强夯现场试验与分析 [J], 高鑫
4.国内最高能级强夯试验在大连取得成功 [J], 水伟厚
5.高能级强夯法处理深厚吹填砂土地基现场试验 [J], 苏亮;时伟;水伟厚;曹建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4000kN.m高能量强夯补强处理高填方路基施工方案山西省机械施工公司西北分公司二OO五年九月二日目录一、工程概况二、使用工具三、强夯施工技术方案3.1施工技术参数3.2施工工艺流程3.3施工技术措施3.4施工质量控制标准四、强夯施工安全注意事项一、工程概况该工程为兰州滨河北路银滩大桥至甘农大段Ⅱ标段高填方路基补强处理工程。
施工现场位于农大校园后面滨邻黄河区域,地处黄河一级阶地。
要求加固处理深度7.0m。
路基填压材料为砂石土。
路基补强处理目的为:提高填方路基强度,增强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性,确保路基安全使用。
处理方法采用4000kN.m高能级强夯法,处理面积约6000m2。
二、使用机具施工使用的机具有:4000kN.m夯机一套,120HP推土机壹台,水准仪壹台。
选用的4000kN.m夯机由以下部分组成:2.1起重机:为起重量25t的履带式吊车、提升夯锤用。
2.2门架:为高20m的铰接门式支架,作用为增加起重机提升夯锤能力,固定就位夯锤,确保每夯夯击夯位重叠。
2.3自动脱钩器:为定长绳索控制的吊钩,当夯锤提升到规定的落距时,自动脱钩器打开,夯锤自由落下。
2.4夯锤:锤重220kN,夯锤底面直径2.52m,锤底面积5.0m2。
三、强夯施工技术方案3.1施工技术参数3.1.1点夯1)能级为4000kN.m(锤重×落距);2)夯点正方形布置,夯心距5.0m;3)单点锤击数取n=1.3n。
(n。
—基本锤击数,由单点夯击试验取定)。
4)停夯标准,每夯点最后两击夯沉量平均值:路基部分夯点为≤5cm;绿化带区域夯点为≤7cm。
3.1.2拍夯1)能级为2000kN.m(锤重×落距);1D(D—夯锤底面积直径);2)夯点相搭接43)单点锤击数n=3击。
3.2施工工艺流程1)测放第一遍点夯夯位;2)夯机就位;3)标定点夯落距;4)隔行进行一遍点夯施工;5)一遍夯后夯坑整平;6)测放二遍点夯夯位;7)夯机就位;8)隔行进行二遍点夯施工;9)二遍夯后夯坑整平;10)测放拍夯范围边线;11)标定拍夯落距;12)夯印相互搭接进行拍夯施工。
魁塑、鲺.不同强度混凝土梁柱节点受力机制与处理措施研究朱海涛(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南京210019)e脯要】钢筋混凝土粱柱节点是框架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传递、分配内力和保证结构整伽幽盼作用。
对梁柱节点受力机荆进行了分析,对不同强度下节点的裂缝原因进行了研究。
提出了粱柱节点设计及施L的相应对策。
陕键郦强度;粱柱节点;措施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高层建筑框架结构的梁柱节点比较复杂,梁柱节点是框架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起着传递、分配内力和保证结构整体性的作用。
我国(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 G J3—2002)对梁柱节点区混凝土的设计及旋工均未作出明确规定,但梁柱节点区混凝土的浇筑在实际施工中是—个常见的问题。
1梁柱节点的受力机制分析I.I受力分析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高层建筑中,为满足抗震需要,常采用“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因此,其柱混凝土强度等级—般高于梁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且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两者的设计强度差距越来越大。
该区段主要存在于高层建筑的下部。
节点作为梁、柱接头区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平面框架中承受周围传来的弯矩、剪力和轴力。
当竖向荷载较大而地震水平反应较小时,左、右梁端截面中的内力所引起的剪力较小,节点的受力较为有利。
而当水平地震反应较大,使左、右梁端分别受正、负弯矩作用时,节点剪力比较大,对节点受力不利。
12约束机构分析近年来,一些学者意识到要考虑节点水平箍筋对受斜压的核心区混凝土发挥的显著约束作用,否则就将无法解释水平箍筋各肢的应变增长规律。
因此他们认为节点核Jb区除斜压杆机构和桁架机构外,还存在第三种机构——约束机构【c onfi ne d m echani s m)。
约束机构是由约束核心区混凝土的箍筋和被约束的核心区混凝±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结构。
研究表明:平行于加载方向的箍筋既要承受由桁架机构引起的拉力,又要承受节点混凝上在斜向受压后的横向膨胀所引起的补动约束拉力,证明了约束机构的存在。
7.5。
2强夯施工质量保证措施(1)由于采用吊车提升夯锤进行施工,每台吊车必须有安检证,吊车操作人员必须有操作证方可操作。
(2)强夯施工前需对进场的夯锤尺寸重量进行验收并向监理报验,施工时要确保满足强夯的能量要求.(3)强夯施工必须按照港口工程地基规范进行.(4)强夯施工必须按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工艺要求的参数进行控制.控制好夯击次数、夯击能量、点位要求.(5)控制好夯击两遍之间的时间间隔不小于3~5天。
(6)每台吊车安排专人监督,现场施工员不定时到场抽查.(7)强夯过程中的停锤标准按设计要求进行控制.(8)强夯时地下水位控制在1.5米以下,如遇大暴雨使地下水位偏高,可以采用挖机开挖排水坑,并采用水泵进行排水,以加快降低地下水位。
(9)对于强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必须留有书面材料,同时上报业主、监理及设计.强夯地基处理工程本次地基处理总面积约22万㎡,全部采用强夯联合振动碾压进行加固。
设计要求:(1)、场地加固前进行清基处理与场地平整,沟浜、鱼塘等低地经淤泥清除后采用土石混合料(含石量30%、含泥量70%)回填;(2)、地基加固整平后的交工标高为3。
6m;(3)、地基加固整平后的承载力为150KPa以上;(4)要求在大面积强夯之前进行强夯试验,通过强夯试验确定始夯面标高、地下水位深度、点夯能量和击数和强夯有效加固深度,从而指导大面积强夯施工。
(5)地基加固碾压整平后的压实度达到93%以上.2。
3。
2。
1沟浜处理与场地清基沟浜、鱼塘处理采用抽水泵抽干积水、挖机清除淤泥,土方车辆出运到场外弃土点,并回填土石混合料至场地标高;场地清基由人工割除杂草、清除树根,采用推机进行场地平整至场地形成标高.2.3。
2。
2强夯施工工艺流程测量放线、小区划分→测量原始标高→布置点位→第一遍点夯→平整坑位→第二遍点夯→平整坑位→普夯→夯后地面沉降观测。
在点夯的过程中回填土石混合料。
2.3。
2.3强夯工艺的具体施工方法1)施工参数强夯:按照两遍点夯、一遍普夯的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