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

  • 格式:doc
  • 大小:453.00 KB
  • 文档页数:9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储层“四性”关系与电测油层的解释

(一)、储层的“四性”关系

储层的“四性”关系是指储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性与电性之间的关系。沉积相是控制岩性、物性和含油性的主要因素,电性是对其三者的综合反映,不同的沉积相带,决定了不同岩性、物性和含油性,并决定了不同的电性特征。只有正确地认识岩性,准确地掌握沉积环境、沉积规律和所处的沉积相带,认清各种岩性在电测曲线上的反应,才能正确地认识它的物性和含油性,才能与电性特征进行有机的结合,正确地进行油水层判断,提高解释符合率和钻井成功率。

测井曲线能反映不同的岩性,尤其对储集层及其围岩有较强的识别能力。南泥湾油田松700井区长4+5、长6储集层测井显示:自然电位曲线为负异常,自然伽玛低值,微电极两条曲线分开,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低,而且比较稳定,电阻率曲线随含油性不同而变化。泥岩表现为:自然电位为基线,自然伽玛高值,微电极两条曲线重合,声波时差曲线相对较高,且有波动,电阻率曲线表现为中-高阻。过渡岩性的特征界于纯砂岩与泥岩之间。储层的钙质夹层显示为,声波时差低值,自然伽玛低值,电阻率高值;而泥质、粉砂质夹层显示为,自然伽玛增高,电阻率增大。普通视电阻率曲线的极大值对应高阻层底界面。感应曲线及八侧向曲线在储集层由于侵入而分开,而在泥岩及致密层3条曲线较接近。但是,由于该区大部分井采用清水泥浆,所以,井径曲线在渗透层曲线特征不明显,微电极曲线在渗透层特征不明显。

长4+5储层岩性致密,渗透率值比较集中,在渗透性较好的储层段,一般含油性较好。长4+5油层组含油层的曲线特征比较明显,油、水层的特征总体上便于识别。

电阻率曲线是识别油水层最重要的曲线。理论上来说,感应曲线因其在地层中的电流线是环状的,那么,地层的等效电阻是并联的,它比普通视电阻率曲线及侧向测井更能识别相对低阻的地层。所以,一般最好用感应测井曲线识别油水层。油层电阻率幅度大,含油段的储层电阻率是水层电阻率的1.5—4倍,深、浅探测幅度差小,含油层的深感应电阻率大致为50—150Ω•m。水层深感应电阻率值低,深、浅探测电阻率幅度差大。

声波时差曲线能较好地反映储层的物性,物性较好的储层声波时差增大。储

层声波时差曲线大致为215—242μs/m。

利用测井曲线首先识别渗透层,在此基础上识别油、水层。长4+5、长6油层组的油、水层测井曲线特征为:

①自然电位曲线(SP)能较好地划分渗透层,其异常幅度大小可以判断砂岩渗透性的好坏。渗透性愈好,自然电位曲线异常幅度愈大。

②微电极曲线(ML)的两条曲线微电位和微梯度曲线的幅度差和值的大小,反映渗透层。而且通过微电极曲线能识别出储集层中的夹层。但是,对于该区某些清水钻进的井,因为没有泥饼的形成而在渗透层没有明显的幅度差。

③自然伽玛曲线(GR)能较好地反映地层的泥质含量以及砂岩颗粒的大小。砂岩愈纯,粒级愈粗,自然伽玛值愈低;泥质含量高,岩石颗粒细,自然伽玛值高,纯泥岩伽玛值最高,但由于具有放射性钾长石的影响,其中存在K40放射性同位素,使部分储油砂岩自然伽马值偏高,而误认为泥质砂岩。

④声波时差曲线(Δt)能较好地反映储集层的孔隙性。一般而言,储层的物性好,其含油性也较好。致密层声波时差一般为190—215μs/m,呈低值,电阻率呈高值。渗透性砂岩声波时差215—242μs/m,曲线形态平直。

松701-7井四性关系图图40

⑤4m 、2.5m 视电阻率曲线随着含油级别的增大电阻率值增加。

⑥感应曲线油层电阻率值高于水层,而且油层深、浅电阻率幅度差小于水层。油层的深感应值一般大于50Ω•m(图40、41)。(二)、电测油层的解释及孔渗参数方程的建立

1、孔隙度

本区取芯井有2口,均在含油层段提供了孔隙度、渗透率、饱和度分析数据。

松700-7井四性关系图 图

41

10

11

12孔隙度 (%)

通过上述四性关系的研究,从本区现有取芯井测井系列中声波时差与分析孔隙度的关系最好(图42),通过岩电归位,建立了声波时差曲线与岩心分析孔隙度的关系式,经回归处理,公式为:

Φ=0.1452Δt -23.295

该公式通过解释后,平均绝对误差为0.291,平均相对误差2.943%,由此可见,由于工作做的细致,根据本区油藏的地质基础建立的孔隙度图版,基本上适应于本地区的地质特点,且精度较高。

根据孔隙度对比图分析(图43),可以看出,制作的孔隙度图版可用于储量计算和开发井的储层评价,通过对本区块两口井长4+5层的解释,加权平均孔隙度为9.97%,与岩性分析下限以上的平均孔隙度9.95%非常接近,解释孔隙度可8.08.59.09.510.010.511.011.5

12.0

8.08.59.09.510.010.511.011.512.0

分析孔隙度 (%)计算孔隙度 (%)孔隙度对比图 图43

靠。

2、渗透率

渗透率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对一定粘度的流体通过地层的能力,反映的是岩石允许流体通过能力的强弱。经验表明,孔隙度大的地层往往渗透率高,渗透率常常随着孔隙度的增加而增大。但是,如果单纯的按照这一个观点来分析,难免会出现不少矛盾,颗粒较细的砂岩往往具有较高的孔隙度,然而渗透率却普遍不高,有时很低,颗粒较粗的砂岩组成的孔隙空间,虽然孔隙度小,但却具有较大的渗流能力,表现出高渗透率的特点。所以认为孔隙度、渗透率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反映储集层的性质,它们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孔隙度主要取决于储集层的孔隙体积,渗透率除了与岩石的孔隙体积有关外,又直接受孔隙几何尺寸与形态的控制,或者说,渗透率是孔隙几何形状与连通孔隙度二者的函数。

所以在制作渗透率图版的时,采用了声波时差、自然伽马相对值、自然电位比值三条曲线,主要考虑到泥质含量、岩石颗粒的粗细对渗透率值影响较大,通过进行多元回归而得出的。根据四性关系研究,可以看出自然电位与渗透率有着较好的关系,其次是自然加码,也可以说,泥质含量是影响渗透率的主要因素,时差曲线次之。

自然伽马相对值的计算公式为:

min

max min GR GR GR GR GR --=∆ ΔGR-------自然伽马相对值

GR--------目的层自然伽马值

GRmin--------纯砂岩自然伽马值

Grmax--------纯泥岩自然伽马值

自然电位比值的公式为:

SSP

SP sp =∆ Δsp-------自然电位比值

SP---------目的层自然电位值

SSP---------纯砂岩自然电位值

通过回归计算,渗透率的公式为:

lg(k)=-0.0047726Δt+0.06664ΔSP -0.952106ΔGR+1.106134该公式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