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卷分析2018.9.ppt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30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语文试卷分析(通用17篇)分析就是将研究对象的整体分为各个部分,并分别加以考察的认识活动。
分析的意义在于通过认识事物或现象的区别与联系,细致地寻找能够解决问题的主线,并以此解决问题。
下面是语文试卷分析范文,请参考!语文试卷分析篇1本次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从基础知识、阅读、作文等方面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进行较全面的检测。
整份试卷密切联系教材,关注学生的实际,题量不大,难易适中,覆盖面较广。
下面就试题的抽样情况、学生答题情况以及对今后的教学等方面作点分析,谈点看法。
一、基本情况本次检测参考人数xxx人,平均66.58分,及格人数xxx人,及格率73.62%,优秀人数xxx人,优秀率30.58%。
二、试题特点本试卷分为三大板块,共十二个大题。
1、内容结构稳中求变,稳中求新。
与往年的试卷相比,这次的试卷带有明显的延续性、继承性和创新性。
试卷整体保持稳定,基础知识、阅读和作文三大板块稳定不变,分值也保持不变,但通过采用“形近字组词”、“给句子换个说法”、“给部件组字再组词”的题型增大了考查面,开放性的题目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答题空间。
2、作文改变了以往紧贴教材的形式,首次突破教材,给予了学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有利于让学生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想法和情感。
三、抽样分析情况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答题的情况,我们随机抽查了三个年级50份试卷,对三大板块学生答题情况抽样调查,具体情况如下:尽管试卷的一、二部分都是一些基础题,但大多数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所暴露的一些问题和弱点不得不引起我们的重视。
1、字音、字词试卷中要考查的字音、字词,都是本册教材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应该是很容易的。
抽查了五年级20份试卷,全对的有12人,6人得14分,2人得13分。
从得分来看,学生对字音、字词的掌握较好。
部分同学失分的主要原因,一是答题时粗心大意;二是对字音、字词掌握得不牢固,答题时出现判断的错误。
五年级的选字填空“暮、幕、慕”。
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一一班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分析这次月考是本班孩子升入小学以来的第一次比较大型的考试。
从卷面上看,学生大都做的还是不错的,但学生们做题中出错的地方,也反映出了孩子在入学以来的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为了提高教学成绩,特对本次测试的试卷分析如下:一、测试成绩分析本班现有41人,有41人参加了考试,总分3141分,人平均76.6分,优秀人数19人,优秀率46%,及格人数32人,及格率78%。
我对本次测试的成绩比较满意,但也有不足的地方。
二、试题结构和特点结构:本试卷包括十一道题:第一题是读一读,写一写。
第二、四、七、八题是连线题。
第三题是看图写字,第五题根据课文《对韵歌》选一选填一填,第六题是看图给音节加上合适的声调,第九题是按学过的韵母和声母的顺序连一连,再读儿歌,第十题拼一拼,写一写,第十一题是根据课文《金木水火土》为小青蛙画出路线图。
特点:1、突出基础知识。
从知识点上看,覆盖面广,对本册已经学过的每个知识点都有涉及。
本次的测试题基本上全部是来自于课本的原题或课本原题的改造。
2、注重能力培养。
本次试卷题中,除了突出基础知识的考查外,还注重设计了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
(1)考查学生汉语拼读能力与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能力。
3、体现知识综合。
第九题用连线并读儿歌方法来考察学生综合知识的运用。
三、典型错例分析:1、第三题看图写字。
全班有几乎1/3的学生错在应该写汉字的数次,而错写成了数学中阿拉伯数字。
2、第五题根据课文《对韵歌》选一选填一填,有小部分学生由于不认真看题目要求,把答案写成了汉字,正确答案应该是选填序号的。
3、错误率最高的是第六题,这是让学生看图把下面的音节加上合适的声调,全班有一大半的学生写错声调或没写声调,这是由于平时孩子虽读得多,但写的音节少,造成的能读对但不会标声调。
4、第七题读音节连线。
有个别学生拼不好音节而连错导致了失分。
5、第九题按声母和韵母连一连,再读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