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 格式:doc
  • 大小:48.50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司马迁发愤写《史记》

[教材简析]

本文是一篇历史人物故事,讲的是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酷刑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费13年时间,写成辉煌史著《史记》的事情。课文共4个自然段,读懂第二、第三自然段,重点理解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凭借语言文字用心感受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4.通过本课的学习,能有意识地关注《史记》,并搜集其中一两个故事,在同学之间交流。

[教学核心问题]

阅读课文,感悟司马迁是一个怎样的人?

[前置性作业]

1.按照要求预习课文。

2.查找关于“司马迁”和“《史记》”的资料。

3.阅读《史记》,了解其中自己感兴趣的故事。

4. 阅读课文,思考文中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司马迁的“发愤”?写写批注。

[教学准备]

司马迁的资料、《史记》的资料、PPT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初读课文,练习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

[教学过程]

一、揭题,解题

1.板书课题。

2.对于《史记》,你有怎样的了解?

学生自行介绍《史记》: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伟大的历史著作,它反映了从黄帝到汉武帝这2600年间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是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典范。(板书)

3.介绍司马迁:司马迁是汉代的史官,《史记》的作者。

过渡:司马迁究竟是如何发愤写成这部伟大的著作的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

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

1.自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语。

(2)读通课文,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

(1)出示词语:

呼啸游历嘱托文献搜集专心致志飞来横祸辩护入狱酷刑悲愤交加

残生泰山鸿毛耻辱隶字耗尽

(2)指名读词语,同学相互正音

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同学相互评价朗读情况

结合课文说说理解的词语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1.再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主要介绍了什么

第一自然段:司马迁从小受父亲影响,努力读书,积累史料。

第二自然段:司马迁牢记父亲临终嘱托,研读整理史料。

第三自然段:司马迁遭受酷刑,忍辱负重,坚持写《史记》。

第四自然段:司马迁用毕生心血写成辉煌巨著《史记》

2.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汉代史官司马迁在遭到酷刑之后,不忘父亲嘱托,忍辱负重,耗尽一生心血写成辉煌巨著《史记》。

3.解决问题,通过阅读课文,我们看看刚才提出的问题,哪些你已经知道了。

学生自由解答问题

4.齐读课文。

四、学习生字

1.自学生字,说说字形记忆、书写上的要点。

2.描红

[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默写词语。

3.摘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第二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 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品味语言文字的过程中,感受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谈话导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概意思。老师从课文中找了几个词语,请你们来读一读。

父亲影响临终嘱托遭受酷刑发愤写作

2.请你们告诉我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你们说的时候要用上上面的四个词语。

过渡: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司马迁究竟如何发愤写《史记》。

二、精读课文,感受勤奋

1.你们知道“发愤”的意思吗?联系你的理解说说。教师相机板书:

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刻苦认真……

2.请你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你能从中找出司马迁勤奋努力、专心致志、刻苦认真的句子吗?在小组里交流,看看找的是不是一样。

3.交流:从哪些地方你读出了司马迁勤奋呢?

4. 出示:司马迁努力读书,大大充实了自己的历史知识。他还四处游历,广交朋友,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

司马迁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呢?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1)从“努力读书”你们可以看出什么吗?

(2)比较:游历和游览

(3)从“四处游历、广交朋友”你们又可以看出什么呢?

5.师小结:古人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就是教导我们任何事情只有去实践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司马迁也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不但努力读书,还四处……他在为写《史记》做准备。

6.出示:司马迁牢记父亲的嘱托,每天忙着研读历史文献,整理父亲留下来的史料和自己早年走遍全国搜集来的资料。

(1)从这段话中,你是从哪里看出司马迁的勤奋努力的呢?谈谈你的体会。

(2)抓住三个词语:“牢记、每天忙着研读、整理”指导学生朗读,体会.

7. 过渡:从上面的学生,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了一个勤奋努力的司马迁,他的努力超乎寻常,他的勤奋让我们不得不敬佩。但是,我们课题用的是“发愤”而不是“发奋”,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如果司马迁就这样顺利的、专心致志的写下去,那么我们就可以说司马迁发奋写《史记》了。可是好事多磨,一场飞来横祸使司马迁受尽了苦难和耻辱,所以课题中的发愤可能还有更加深刻的意义,接下来让我们好好来体会体会。

三、精读课文,体会发愤

1.理解:飞来横祸

2.遭受酷刑之后,司马迁是如何想的,读读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交流

出示:司马迁悲愤交加,几次想血溅墙头,了此残生。

你感受到了什么?你体会到司马迁当时的心情吗?他当时可能是怎么想的呢?

补充:酷刑:指的是司马迁遭受了宫刑。古代被处以宫刑的人,历来被人们所鄙视,为人所不耻,所以司马迁被视作是“无行之人”,常常遭到诽谤和中伤,连他的好朋友也不理解他了。

指导朗读。师:我们说士可杀,不可辱,受了腐刑这样耻辱的事情,对于司马迁来说无疑是奇耻大辱。让我们把他当时的心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但司马迁没有轻生,冷静之后司马迁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出示:他想:……

(1)说说“人总是要死的,……轻于鸿毛”的意思。

(2)把反问句改成陈述句,体会句子的语气。

(3)司马迁不忘父令,结合第二段“临终之时”“泪流满面”体会父亲心思。

出示:想到这里,他尽力克制自己……

(1)请你用一个词概括一下这一部分。

(2)想象他会忍受哪些痛苦与耻辱.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5.师小结:司马迁遭受了这样的奇耻大辱,却能够把自己的荣辱置之度外,不忘父亲临终嘱托,继续《史记》的写作。司马迁把《史记》看得比自己的生命还重要。

6. 所以说他是发愤完成《史记》。

7.引读:就这样,通过司马迁——发愤写作,用了——整整13年时间,终于完成了一部——52万字的辉煌巨著——《史记》。这部——,几乎——,是他——

8.你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来司马迁在坚持不懈的写《史记》呢?

整整13年 52万字辉煌巨著前无古人用生命写成

补充资料:完成《史记》时,司马迁已经60了。

9.《史记》仅仅用了13年写成吗?

理解《史记》用事还应该包括司马迁早年的积累,如果没有早年的阅读激烈,游历积累,使不可能有《史记》的诞生的。

体会:是他用生命写成的。

四、总结课文,了解人物

1.今天,我们从“发愤”一词让我们走进了了司马迁内心的,从“发愤”一词我们也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司马迁。司马迁的发愤体现在他不忘父命、体现在他忍辱负重、体现在他坚持不懈写作。

2.可以这样说,没有司马迁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辉煌巨著《史记》,没有司马迁我们就不能很好的了解当时的历史,没有司马迁我们就看不到一种矢志不渝的可贵精神。司马迁的精神不得不令后人肃然起敬,难怪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3.你能用一个词概括他给你的感受吗?

忍辱负重矢志不渝坚持不解坚强不屈勇敢正直勤奋刻苦坚忍不拔……

[作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