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试题定稿
- 格式:doc
- 大小:1.31 MB
- 文档页数:17
高考理综化学试卷解析版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第一部分(选择题)1. 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化学变化的是A.甲醇低温所制氢气用于新能源汽车B.氘、氚用作“人造太阳”核聚变燃料C.偏二甲肼用作发射“天宫二号”的火箭燃料D.开采可燃冰,将其作为能源使用A. AB. BC. CD. D【答案】B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
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 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2和CH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3COOH的催化反应历程。
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答案】D【解析】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 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
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新课标2(超清完整电子稿)(整理版)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Ⅱ)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F 19 Na 23 Al 27 S 32 Cl 35.5 K39 Ca 40 Cr 52 Fe 56 Ni 59 Cu 64 Zn 6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DNA和RNA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有氢键,RNA没有氢键B.一种病毒同时含有DNA和RNAC.原核细胞中既有DNA,也有RNAD.叶绿体、线粒体和核糖体都含有DNA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含有镁元素B.叶绿素吸收的光可能用于光合作用C.叶绿素a和叶绿素b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D.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3.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痛4.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5.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脸是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脸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⑤ DNA的X光衍射实脸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6. 关于酶的叙述,错误的是A. 同一种酶可存在于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细胞中B.低温能降低酶活性的原因是其破坏了酶的空间结构C.酶通过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度D.酶既可以作为催化剂,也可以作为另一个反应的底物7. 在一定条件下,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化学方程式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生物柴油由可再生资源制得B. 生物柴油是不同酯组成的混合物C.动植物油脂是高分子化合物D. “地沟油”可用于制备生物柴油8.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并保持55-60℃反应生成硝基苯B.苯乙烯在合适条件下催化加氢可生成乙基环己烷C.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D.甲苯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主要生成2,4-二氯甲笨9.N0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1.OL1.0mo1·L-1的NaAIO2水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0B.12g石墨烯(单层石墨)中含有六元环的个数为0.5N0C. 25℃时pH=13的NaOH溶液中含有OH一的数目为0.1 N0D. I mol的羟基与1 mot的氢氧根离子所含电子数均为9 N010.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2Fe3++3H2↑B.钠与CuSO4溶液反应:2Na+Cu2+=Cu↓+2Na+C.NaHCO3溶液与稀H2SO4反应:CO2-3+2H+=H2O+CO2↑D.向FeCl3溶液中加入Mg(OH)2:3Mg(OH)2+2Fe3+=2Fe(OH)3+3Mg2+11.“ZEBRA”蓄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材料多孔Ni/Nicl2和金属钠之间由钠离子导体制作的陶瓷管相隔。
绝密★启用前(高考命题组命)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主要定向内容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溶液的pH浓度2.关于叶绿素的叙述3.微生物狐疑有关的叙述4.免疫细胞的叙述5.DNA是遗传物质的实脸6.关于酶的叙述7.动植物油脂与醇反应可制备生物柴油8.苯、浓硝酸、浓硫酸、苯乙烯、乙烯、溴、甲苯与氯气的叙述9.阿伏伽德罗常数10.盐酸与铁屑、钠与CuSO4溶液、NaHCO3溶液与稀H2SO4、NaHCO3溶液与稀H2SO411.蓄电池的结构12.天然气脱硫工艺13.关于DNA和RNA的叙述二、选择题:14.最大静摩擦力15.固定斜面上物块的最大值和最小值16.导线框与磁场描述17.粒子在直径射入磁场时速度方向18.带电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匀强电场场强的大小19.观测、实验、假说和逻辑推理20.卫星的轨道受到地球引力和薄气体阻力21.汽车内外两侧滑动的趋势第Ⅱ卷(一)必考题22.轻质弹簧的弹性势能进行探究,23.电路装成量多用电表定值电阻24.匀强电场质点运动25.正丁醛实验26.纯化工业级氧化锌去杂质流程27.平衡转化率、压强28.淀粉酶实验(1)29.血液测定、胰岛血糖浓度29.草原生态系统问题30.果蝇等位基因遗传学。
(二)选考题:(1).气体的体积、分子热运动、压强、内能(2)细长玻璃管空气柱活塞下推的距离。
31.弹簧震动的振幅和周期32.三棱镜的折射率、光线逸出33.锌锰电池主要反应34.有机化学制备液晶材料35.生物技术实践,临床试用抗生素36.现代生物科技专题,染色体新型药用植物。
绝密★启用前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考前须知: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复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复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35.5 K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此题共13个小题,每题6分,共7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以下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假设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复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下图,据图判断,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假设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Cl 35.5 K 39 Ti 48 Fe 56 I 127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多种。
在哺乳动物卵巢细胞分泌的雌激素作用于乳腺细胞的过程中,以及精子进入卵细胞的过程中,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实现分别依赖于A.血液运输,突触传递B.淋巴运输,突触传递C.淋巴运输,胞间连丝传递D.血液运输,细胞间直接接触2.下列关于细胞结构与成分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膜的完整性可用台盼蓝染色法进行检测B.检测氨基酸的含量可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显色C.若要观察处于细胞分裂中期的染色体可用醋酸洋红液染色D.斐林试剂是含有Cu2+的碱性溶液,可被葡萄糖还原成砖红色3.通常,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可作为其衰老的检测指标。
为研究激素对叶片衰老的影响,将某植物离体叶片分组,并分别置于蒸馏水、细胞分裂素(CTK)、脱落酸(ABA)、CTK+ABA溶液中,再将各组置于光下。
一段时间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如图所示,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分裂素能延缓该植物离体叶片的衰老B.本实验中CTK对该植物离体叶片的作用可被ABA削弱C.可推测ABA组叶绿体中NADPH合成速率大于CTK组D.可推测施用ABA能加速秋天银杏树的叶由绿变黄的过程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姓名,年级:时间:南昌二中2021届上学期高三第四次考试理科综合试卷命题人: 审题人: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
5 Fe-56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铁会导致哺乳动物血液运输O2的能力下降B.硝化细菌主要从硝酸还原成氨的过程中获取能量C.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叶绿素、ATP、酶和淀粉D.脂肪、淀粉、纤维素都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2.某同学欲通过右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每片滤纸片上需附有等量的过氧化氢酶B.酶促反应时间可用t3-t2来表示C.可通过设置不同pH的过氧化氢溶液来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D.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每个烧杯中需放等量相同的滤纸片3.为研究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某同学将某植物的叶表皮放入一定浓度的甲物质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叶表皮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植物的叶表皮细胞是具有液泡的活细胞B.细胞内甲物质的浓度高于细胞外甲物质的浓度C.细胞液中的H2O可以经自由扩散进入甲物质溶液中D.甲物质和H2O能自由通过该叶表皮细胞的细胞壁4.下列关于同位素示踪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给小麦提供14CO2,则14C的转移途径是14CO2→14C3→(14CH2O)B。
用含3H标记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的营养液培养洋葱根尖,放射性大量集中在分生区C.要得到含32P标记的噬菌体,必须先用含32P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D.小白鼠吸入18O2后,呼出的二氧化碳中不可能含有18O5.下列对人体干细胞和癌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干细胞内没有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B.干细胞和癌细胞都不会衰老或凋亡C.若抑制DNA复制会使这两种细胞都停留在分裂间期D.干细胞增殖产生的子细胞都会进入下一个细胞周期6.下图为某哺乳动物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细胞中染色体及基因示意图。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试题类型: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北京卷)本卷须知: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题相应的位置.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局部〔选择题共120分〕本局部共20小题,每题6分,共12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以下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7.以下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8.以下食品添加剂中,其试用目的与反响速率有关的是A.抗氧化剂B.调味剂C.着色剂D.增稠剂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
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沸点/℃138********熔点/℃132547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D.从二甲苯混合物中,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将对二甲苯别离出来10.K2Cr2O7溶液中存在平衡:Cr2O72-〔橙色〕+H2O2CrO42-〔黄色〕+2H+。
用K2Cr2O7溶液进行以下实验:结合实验,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①中溶液橙色加深,③中溶液变黄B.②中Cr2O72-被C2H5②和④可知K2Cr2O7酸性溶液氧化性强④中参加70%H2SO4溶液至过量,溶液变为橙色11.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以下分析不正确...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12.用石墨电极完成以下电解实验。
实验一实验二装置现象 a 、d 处试纸变蓝;b 处变红,局部褪色;c 处无明显变化 两个石墨电极附近有气泡产生;n 处有气泡产生;…… 以下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A 、a 、b 处:-2222e =2H O H OH -+↑+B 、b 处:22l 2lC e C ---=↑C 、c 处发生了反响:22Fe e Fe -+-= D 、根据实验一的原理,实验二中m 处能析出铜第II 卷25.〔17分〕功能高分子P 的合成路线如下:〔1〕A 的分子式是C 7H 8,其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理科综合试题 第 1 页 共 17 页 绝密 ★ 启用并使用完毕前 高三复习阶段性诊断考试试题
理 科 综 合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区县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必做,共107分)
注意事项: 1.第I卷共20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Al 27 S 32 Fe 56 Cu 64 1.耐盐植物细胞的液泡膜上有一种载体蛋白,能将Na+逆浓度梯度运入液泡内,从而降低了Na+对细胞质中酶活性的影响。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Na+进入液泡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B.该载体的作用导致细胞液的渗透压下降 C.该载体的作用体现了液泡膜的选择透过性 D. 该机制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 2.研究表明,癌症已成为导致人类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中存在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基因 B.细胞癌变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的变化 C.吸烟和环境污染是诱发肺癌的重要因素 D.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加,细胞容易转移 3.下列有关生物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探究淀粉酶对淀粉和蔗糖作用的专一性时,可用斐林试剂进行鉴定 B.分离叶绿体中色素时应加入二氧化硅,使研磨更充分 C.检测酵母菌培养过程中是否产生CO2,可判断其呼吸方式 D.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质壁分离过程中,原生质层颜色无变化 4.下列关于生物变异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移植使伞藻的形态结构发生重建,是核内基因重组与表达的结果 B.低氧会导致人体内正常红细胞变为镰刀形,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 C.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使R型细菌发生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理科综合试题 第 2 页 共 17 页
D.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 5.哺乳动物体内,精原细胞分裂产生精细胞,该过程 A.表明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和流动性 B.细胞内有还原氢和氧气的产生与利用 C.核仁、核膜出现周期性的消失和重建 D.受某脂质的调控并存在基因的复制与表达 6.下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图中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 B.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 C.Q与(Q1+Q2+Q3)的差值为牧草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 D.保护鹰和食虫鸟,利于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能量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防止食品氧化变质,食品袋中放有硅胶包 B.酒精用来杀菌消毒,利用了乙醇的氧化性 C.植物油与矿物油可以通过水解反应区分
D.明矾净水时发生了化学及物理变化,能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8.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其中只有M为金属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四种元素中,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Z的最强 B.氢化物稳定性:Y的最强 C.原子半径由小到大顺序:YD.同周期元素中M元素原子失电子最多,其单质的还原性最强 9.两种物质间反应生成相同物质的量的气体时,消耗酸的物质的量最少的是 A.碳与浓硝酸 B.铜与稀硝酸 C.二氧化锰与浓盐酸 D.铝与稀盐酸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B.将氯化铁饱和溶液煮沸,以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C.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滴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 理科综合试题 第 3 页 共 17 页
溶液中一定含有SO2-4 D.用无锈铁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黄色,则说明该溶液中一定不含钾离子 11.邻苯二甲酸二乙酯是增塑剂,其结构简式如图,关于该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物质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B.其分子式为C12H15O4 C.该物质完全水解能生成三种产物 D.1mol该物质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能消耗2molNaOH 12.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B.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5 C.O2在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D.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13. 某温度时,CuS、MnS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温度下,Ksp(CuS)小于 Ksp(MnS) B.向CuSO4溶液中加入MnS发生如下反应: Cu2+(aq)+MnS(s)=CuS(s)+Mn2+(aq) C.在含有CuS和MnS固体的溶液中c(Cu2+):c(Mn2+)为2×10- 23 :1 D.a点对应的 Ksp大于b点对应的Ksp 二、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一个质点运动的vt图象如图甲所示,任意很短时间内质点的运动可以近似视为匀速运动,该时间内质点的位移即为条形阴影区域的面积,经过累积,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即为质点在相应时间内的位移。利用这种“微元累积
甲 乙 理科综合试题 第 4 页 共 17 页
法”我们可以研究许多物理问题,图乙是某物理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关于此图线与坐标轴所围成的面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如果y轴表示力做功的功率,则面积等于该力在相应时间内所做的功 B.如果y轴表示变化磁场在金属线圈产生的电动势,则面积等于该磁场在相应时间内磁感应强度的变化量 C.如果y轴表示流过用电器的电流,则面积等于在相应时间内该用电器消耗的电能 D.如果y轴表示加速度,则面积等于质点在相应时间内的速度变化 15.两个半径均为r的光滑圆球A和B,用长均为r的细绳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如图所示。A、B两球均处于平衡状态,OA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45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球对B球的作用力大于B球对A球的作用力 B.B球受到的合外力大于A球受到的合外力 C.A球质量较大 D.细绳对B球的拉力较大 16.如图甲为理想变压器的示意图,其原、副线圈的匝数比
为4: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Rt为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变大的热敏电阻,R为定值电阻。若发电机向原线圈输入如图乙所示的正弦交流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变压器副线圈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9V B.t=0.015s时,发电机的线圈平面与磁场方向垂直 C.Rt温度升高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压表的读数也变小 D.温度升高时,R的电功率增大 17.如图所示为真空中两个异种点电荷a、b电场的等势面分布,A、B为电场中的两点,
且A点电势高于B点电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带负电 B.A的场强方向沿该处等势面的切线方向 C.同一检验电荷,在A点受到的电场力小于在B点受到的电场力 D.正检验电荷从A点移到B点,电势能增加 18.据报道,有科学家支持让在2006年被除名的冥王星重新拥有“行星”称号,而最终结果将在国际天文联合会2015年举行的会议上才能做出决定。下表是关于冥王星的一些物理量(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理量 直径 平均密度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表面温度
B A a b
A B
45º
O 理科综合试题 第 5 页 共 17 页
量值 约2 300 km 约2.0 g/cm3 约248年 约6.387天 -220℃以下 A.冥王星绕日公转的线速度比地球绕日公转的线速度小 B.冥王星绕日公转的加速度比地球绕日公转的加速度大 C.根据所给信息,可以估算冥王星表面重力加速度的大小 D.根据所给信息,可以估算太阳的体积 19.如图甲所示,圆形的刚性金属线圈与一平行板电容器连接,线圈内存在垂直于线圈平面的匀强磁场,取垂直于纸面向里为磁感应强度B的正方向,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t=0时刻,在平行板电容器间,由静止释放一带正电的粒子(重力可忽略不计),假设粒子运动未碰到极板,不计线圈内部磁场变化对外部空间的影响,下列关于粒子在板间运动的速度图象和位移图象(以向上为正方向)正确的是
20.如图甲所示是一打桩机的简易模型。质量m=1kg的物块在拉力F作用下从与铁钉接触处由静止开始运动,上升一段高度后撤去F,到最高点后自由下落,撞击铁钉,将铁钉打入10cm深度,物块不再被弹起。若以初始状态物块与铁钉接触处为零势能点,物块上升过程中,机械能E与上升高度h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撞击前不计所有阻力,碰撞瞬间损失2J的能量,已知铁钉的质量为0.2kg,g=10m/s2。则 A.物块在F作用下向上运动的加速度为12 m/s2
B.物块上升过程的最大速度为26m/s C.物块上升到0.25m高度处拉力F的瞬时功率为12W D.铁钉被打入10cm深度的过程中受到的平均阻力为112N
t v O D t v O C t x A O t x B O
图乙
t B O T
B
-B0
图甲
m 甲 乙
E/J
h/m
12 8 4 0 0.2 0.4 0.6 0.8 1.0 1.2
铁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