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管理 试题库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39.61 KB
- 文档页数:12
1
地籍管理期末考试题库
一、 不定项选择(每题2分,共20分,每题的备选项中,至少1个正确
项,错选、少选均不得分)
1.地籍最初是为(B)而建立的记载土地的位置、界址、数量、质量、用途
等状况的田清册和薄册。
A.产权 B.征税 C.登
记 D.法律
2. 地籍的特点包括 ( ABDE )
A. 空间性 B. 法律性 C. 复杂性 D.
连续性 E. 精确性
3. 确定土地产权的法律手段是 ( B )。
A. 权属调查 B 土地
登记
C. 地籍测量 D 土地
统计
4.初始地籍调查是初始土地登记前的( B )普通调查。
A.常规性 B.区域性 C.法定
性 D.行政性
5.按照《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和《全国土地分类(试行)》的要
求,土地勘测定界过程中,应按( C )调查并标注地类。
A.一级地类 B.二级地类 C.三级地
类 D.实际需要
6. 宗地权属状况调查中, 调查人员要对( AB ) 的内容一致性进行调
查、核实。
A. 土地实际用途 B. 批准用途
C. 土地原用途 D. 申请书上填写用途
E. 土地转变用途
7.界址认定的要求有( ABCD ) 。
A. 单位使用的土地须法人代表指界, 并出具法人代表身份证明书及本人身
份证明
B. 两个以上土地使用者共同使用的宗地, 应共同委托代表指界, 委托代理
人指界时应出具指界委托书及本人身份证明
C. 经双方认定的界址, 必须由双方指界人共同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
只由本宗地指界人指界的,本宗地指界人在地籍调查表上签字盖章即可
D. 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准文件,对少批多用的,宗地界线按批准用地
界线确定
E. 土地使用者已有建设用地批多用少的情况,通常按照批准用地的界限进
行调查
8. 在地籍图上量取求积所需元素或直接在地籍图上量取图形面积的方法叫
做( C )。
A.坐标面积计算法 B.解析法
C.图解法 D.图解坐标法
2
9.某权利人拥有的建筑面积为146平方米,本栋建筑物占地面积1032平方
米,本栋建筑物建筑总面积3247平方米。该权利人分摊基地面积为( B )。
A.459.36平方米 B.46.40平方米
C.40.46平方米 D.495.36平方米
10. 14-2号宗地与6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 A );如14-2号宗地与
21号宗地合并,则编号为( C )
A.14—3 B. 15—1 C.6—1 D. 7 E.21
—1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 地籍:指国家为一定目的,记载土地位置、界址、权属、数量、质量、
地价和用途(地类)等基本情况的图册。
2. 土地登记:国家依照法定程序对土地的坐落、面积、用途、等级、价格、
权利等项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的一项制度。
3. 地籍档案管理:是以地籍档案为对象进行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
统计和利用等工作的总称。
4. 地籍调查:国家采用科学方法,依照有关法定程序,通过权属调查和地
基测量,查清每一宗土地的位置、权属、界线、数量和用途等基本情况,以图、
簿示之,在此基础上进行土地登记。
5. 土地条件调查:亦称土地质量调查。指对土地的土壤、植被、地形、地
貌、气候、水文地质等自然条件和对土地的投入、产出、收益、交通、区位等
社会经济条件的调查。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评分标准:回答按知识点给分,每题知识点基本准确答出,给10分,表达
略有出入,可酌情减1至2分,知识点有遗漏则扣除相应的分数。
1. 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的作用:
(1)保持土地资源和利用状况数据的现势性;
(2)形成系统的动态信息,利于开展土地利用变化历史和趋势分析,改进
土地利用;
(3)揭示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为宏观研究提供依据;
(4)预警系统 为政府服务;
(5)反馈土地管理工作的成效。
2.地籍调查的内容:
(1)土地权属调查(包括现场标定宗地界址位置、绘制宗地草图、调查土
地用途、填写地籍调查表)
(2)地籍测量(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地籍细部测量、地籍原图绘制、地籍
面积量算)
3. 土地统计的任务是:
及时准确地掌握土地资源的构成、利用现状和动态变化;为各级政府及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