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原理第七章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课程

第一节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概念

(一)课程的词源学分析

(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1、课程即所教授的学科

比较传统和古老的定义,把课程看作是所教授的学科,强调课程的知识累积与组织、保存功能。

这种观点在我国的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实践中其影响也最为深广,它比较符合广大民众和众多课程实践者的认识和理解,在我国现代课程实践中仍然具有较强的生命力。

我国古代的课程:

“六艺”:西周就有了一套完整的课程,教以礼、乐、射、御、书、数、即“六艺”。

《六经》: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私学的课程成为先秦课程的主导。孔子开设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儒家课程来教授学生,即后来的《六经》课程。

《四书》、《五经》:宋朝的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提出《四书》课程(《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四书》课程),并为《四书》详加注释,它与《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合称《四书》、《五经》,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学校的标准课程和教材,并成为元、明、清三代封建学校课程及科举考试的唯一依据。

我国古代课程的特点有:

(1)流派众多,儒学为主。

(2)重视文化知识的教育,轻自然科学教育。

(3)重视德育,智育,轻体育、美育。

西方古代课程

1、五项竞技:古希腊的学校教以跳跃、跑步、铁饼、标枪、角力等内容,是古希腊斯巴达最早的课程。

2、七艺:古希腊后期的“三艺”(文法、修辞、逻辑)和“四艺”(算术、几何、天文、音乐)课程,这种课程不是旨在政治与战争,而是旨在闲暇怡乐以及丰富精神生活。

3、武士七艺:欧洲中世纪的世俗封建主本无教育可言,到十一世纪末“十字军东征”时期,他们要求青年学习击剑、骑马、打猎、投枪、游泳、下棋、颂诗,逐渐形成“武士七艺”课程。

局限

把课程看作学问和学科,在一定程度上概括出了课程的主体,但并没有反映出课程的全部。

未能包括学生在学校的活动中所获得的经验;

忽略智力发展、创造力表现和个人成长等因素;

未能包括课外活动和学校生活的经验;

忽略涉及课程设计的工作,如教学策略、顺序程序、引起动机的方法、内容的诠释等。

完整的课程,应该是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三者的有机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知识建构、心智发展、情感陶冶和个性发展。

2、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或目标

代表人物

博比特(F.Bobbitt)、加涅(R.M.Gagne)、波范(W.J.Popham)、约翰逊(M.Johnson)

课程应该是教学的指南,它规定教学的结果;课程由预期的学习结果的构造系列所组成。

局限

不能处理好学习结果的预期性和非预期性之间的关系,不能处理好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关系,容易导致对校园环境、师生互动、心理气氛等跟学生成长有重要关系的非预期因素和过程的忽视。

3、课程即学习经验

代表人物:杜威

课程定义,已从学程的内容、科目及学程表,变为在学校领导或指导下给学习者提供的一切经验。

局限

未能指出何种经验应由学校或其他机构提供;可能排除了系统化的知识;即使在教师的指导下,亦可能包含好的和不好的经验;未指出经验所要达到的结果,似乎以学习经验为目标。

4、课程即书面的教学(活动)计划

代表人物:麦克唐纳、斯腾豪斯、布拉特

局限

第一,过于重视计划性,强调可预设的教学计划和可观察的教学活动,而忽视了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实际体验,偏离了促进学生发展这个根本目的。

第二,过于重视“书面化”的课程形式,而忽视了真实教学情境的课程意义。

第三,把教学计划等同于课程,混淆了课程与教学的概念,缩小了课程的外延,导致课程研究的狭窄化。

5、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代表人物:英国课程学者斯基尔贝克(M.Skilbeck)、劳顿(wton),巴西教育家弗雷杰(P.Freire)

一是着重阐述文化对课程的影响与制约;一是侧重揭示课程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这种定义认为社会文化中的课程应该是社会文化的反映。学校教育的职责是再生产对下一代有用的知识、技能。

这种定义的基本假设是:个体是社会的产物、教育就是要使个体社会化。课程应该反映社会需要,以便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

这种课程的实质在于使学生顺应现存的社会结构,强调把课程的重点从教材、学生转向社会.

局限性

如果看不到课程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特殊性,以及文化本身的复杂性,特别是人类在价值观喝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则不利于我们对课程的恰当认识。

课程概念的复杂性

课程本身、课程实施、课程的结果

古德来德五种课程类型

理想的课程

正式的课程(即指由教育行政部分规定的课程计划和教材等)

领悟的课程(即指任课教师所领会的课程)

实行的课程(即在课堂里实际展开的课程)

经验的课程(即学生实际体验到的课程)

二、课程理论的主要流派

(一)经验主义课程论

又称做“经验课程论”或“儿童中心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

针对点:学科课程的弊端,学科课程的最大流弊在与儿童的生活不相通。

不沟通的原因是:(1)儿童生活与成人经验中数种目的的不同;(2)分类的学科是科学研究的结果,而不合乎儿童的经验;(3)儿童的世界狭小而偏于个人,课程所揭示的世界则遥远不切己;(4)儿童的生活连贯而一致,课程则分门别类;(5)儿童生活为切实的、感情的,而课程分类标准却是抽象的、逻辑的。

以杜威为代表的经验主义课程论流派认为,以学科为中心的传统课程是不足取的,应代之以儿童的活动为中心的课程,此外,课程的组织应心理学化。

(二)学科中心主义课程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1957年前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引起美国社会强烈震动,掀起了新一轮对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批判。对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儿童中心课程与教学论的反思,使得结构主义、要素主义与永恒主义课程理论开始真正受到重视。

其代表人物:布鲁纳、巴格莱及赫钦斯。

1、结构主义课程论

产生背景:1957年前苏联人造卫星上天→《国防教育法》;进步主义对美国教育的负面影响

代表人物:布鲁纳

课程思想:强课学科结构重要性;学科基本结构体现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特点;课程实施上倡导“发现法”

2、要素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巴格莱

美国教育学家巴格莱反对杜威的活动课程理论,倡导要素主义课程理论。他认为经过历史考验的种族经验,即社会文化遗产,比个人的知识和儿童未经考验的经验有意义得多,因此主张应把人类文化遗产中的共同要素,即各门科学的精华,作为课程的核心,按照严格的逻辑系统编成教材,教给下一代。

课程思想:

课程目标:传授社会文化遗产和进行理智、道德训练

课程内容:选择共同的不变的“文化要素”

课程组织:强调学科中心和教材的逻辑组织

课程实施:接受教学

课程评价:高标准、严要求

3、永恒主义课程论

代表人物:赫钦斯

永恒理性的课程价值取向

强调以永恒学科为核心设置课程

课程实施:促进灵魂的积极活动

名著的优越性

⒈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最好途径。

⒉学习名著比学习一般教材更能对一个人的智力提出挑战,它可以促进学生智慧的发展。

⒊阅读名著本身就是一种很好的理智训练。

⒋不读这些名著,就不可能理解当代的世界。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后现代主义发轫于文化、建筑、艺术等领域,自利奥塔《后现代主义下的知识状况》一文发表后,后现代的思想逐渐渗入到人文与社会科学领域,并对心理与教育研究产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