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农村初中数学教学

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但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让人担忧。根据我们对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发挥学生主体性的现状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主体性发挥不够,甚至受到压抑。这种状况严重制约农村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实验表明:一切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的主动发展,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弄清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因素,探索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方法和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

1影响农村初中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因素

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有其自身的特点,是什么原因阻碍和压抑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呢?

1.1教师方面的原因。部分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较单一,没有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重视不够,缺乏适时、适当的引导和点拨,讲得多,学生活动少。

1.2学生方面的原因。学生是正在成熟和发展的主体,而农村初中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的发展上相对于城镇学生要迟缓一些,其主体意识、主体能力都相对较弱,因而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够。这种状况制约着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发挥。

1.3社会方面的原因。现在很多大中专学生毕业之后,找不着工作,且读书就业成本太高,在农村这种状况尤为突出,因而许多家长不太支持自己的子女读书。在这种“读书无用”观念的影响下,学生没有了学习的压力,读完初中后也不想再升学了,学好学坏都一样。更严重的是,大部分学生的家长为忙于生计,大都外出打工,其子女疏于管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1.4评价机制方面的原因。目前,对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价限制了教师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对教师的评价主要看各阶段学生考试的成绩。因此,为完成目标任务,课堂教学目标就是应试,学生只能选择被动式学习,没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不可能的。

2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由于学生主体性的充分发挥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

2.1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问题,要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先解决这个问题,即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人格,使自己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和合作伙伴。做到平等交流,善于听取不同见解,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在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中,让学生对课堂教学有一种安全感和愉悦感。这才可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自主地学习,真实地表现自己。因此,肯定学生,赏识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2.2构建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经过一年的积极探索,充分发挥农村初中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模式,总体上要抓好以下五个环节:①诱导定学。包括明确目标,创设情景,指导自学等。②自学自练。包括自读教材,自查资料,动手练习。③信息交流。包括相互讨论,质疑、答疑、评价等。④结深化。包括总结规律,系统知识体系等。⑤拓展应用。包括实际应用,提高,创新。这五个

环节视具体情况整体应用,灵活组合。

2.3精心设计活动。活动是主体存在发展的方式。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积极活动的情境,设计好组织学生开展活动的内容、形式、时间,积极为学生搭建舞台。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把活动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处于主体激活状态,能主动积极地动手、动口、动眼、动耳、动脑,去行动,去实践操作。

2.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现代教育的要求,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对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有着重要的作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能使课堂教学生动、形象,感染力强,总能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情景中去接受知识。因此,恰当、有效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部参与动机,能使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5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学生是正在成熟和发展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意识、主体能力是其自主发展的基础。在学生学习活动中,学生是主体,是自己学习活动的发动者和维持者。只有学生有意识地、有目的地从事自己的学习,这种活动才能不断地维持,进行下去,而外界强加的作用是很有限的。因此,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首先,要保护学生的主体意识。当一个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或回答错误出了“洋相”,其他学生嘲笑时,教师应作出中肯的评价,善于发现、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多作表扬、少作批评,保护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不利因素转化为有利因素,满足学生摆脱过失、克服胆怯的心理需要。

其次,要让学生明确目标,强化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明确学生对课堂教学应承担的责任,深化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最终让他们明白他们是自我发展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