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608.07 KB
- 文档页数:5
人工湿地水净化系统
前文介绍的湿地的生态功能,刷新了我们对湿地的认识,原来一处风景优美、令人心向往之
的湿地,很可能就兼负污水处理的功能。于是,城市里一个个的湿地公园出现了。与自然湿
地不同,湿地公园多属人工湿地,在城市有限的空间内,需按一定的结构修建方能满足景观
与环境效益的双重效果。
一、人工湿地概念
人工湿地指用人工筑成水池或沟槽,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填料,
包括土壤、砂、砾石等)层,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
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
二、湿地净化水质机理
湿地对水质的净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湿地理化、生物作用综合效应的结果。包括沉淀、
吸附、离子交换、络合反应、硝化、反硝化、营养元素吸收、生物转化和微生物分解等过程。
湿地植物在湿地系统中具有三个间接的重要作用:一是显著增加微生物的附着(植物的根、
茎、叶);二是湿地植物可将大气氧传输至根部,使根在有氧环境中生长;三是增加或稳定
土壤的透水性。
三、人工湿地分类
按照污水流动方式,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
1. 表面流人工湿地: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上,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湿地通常由一个或几个池体组成,池体间设隔墙,底部及墙体采取防渗措施以防止污水渗流。
污水在填料表面漫流,它于自然湿地最为接近,绝大部分有机物的去处是由长在植物水下茎、
杆上的生物膜来完成。
这种湿地的优点是建造简单,投资较低。缺点是负荷较低,占地面积大;温度较高时易孳生
蚊蝇,卫生条件较差,温度较低时会发生表面结冰导致系统的处理效果大幅下降,不能充分
利用填料及丰富的植物根系,因而在实际工程中应用较少。
2. 水平潜流湿地:污水在基质层表面以下,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
湿地的主体结构类似表面流人工湿地,但污水在基质中流动时,水面低于基质表面,呈潜流
状态,因而一方面充分利用了基质表面生长的生物膜、丰富的植物根系及基质的截留作用,
提高了处理效果和处理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水流一直在基质表面以下流动,避免了表面流湿
地中的蚊蝇及臭味问题,并一定程度上降低温度变化的影响。
这类人工湿地的优点是污染物降解接触点多,微生物丰富,耐冲击;负荷较大,占地面积小,
污水处理效率高。缺点是建造费用高,有机负荷较高时,容易发生堵塞,因此维护和管理费
用也较高。
3. 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污水垂直通过池体中基质层的人工湿地。
湿地分为下向流和上向流两种,下向流垂直流湿地以其操作相对简单更为常用,污水从湿地
表面流入,从上到下流经湿地基质层,由底部流出。上向流水流方向反之。由于氧气可通过
大气扩散和植物传输进入湿地系统,其内部充氧更为充分,有利于好氧微生物的生长和硝化
反应的进行,氮、磷去除效果较好。
复合
下行
效果
四、
1. 上
后滩
浦明合垂直流人工
行流池和上行
果,管理简单
工程实例:
上海后滩公园
滩公园为上海
明路,西至倪工湿地:在原有
行流池两部分
单,运行费用
园
海世博园的绿
倪家浜,北望有潜流湿地的
分组成,较好地
低,现已是
绿地景观之一
望卢浦大桥,的基础上,科
地解决了现有
一项较为成熟
,位于黄浦江
占地18
公顷科研人员研发
有人工湿地的
熟的生态污水
江之东岸之与
顷。
发的一种新型
的处理局限,
水处理技术。
与浦明路之间
型人工湿地,
兼具优良的
。
间,
南临园区它由
景观
新建
后滩公园建立了一个水系统的生态净化模式,核心是一条带状、具有水净化功能人工湿地系
统,日净化量为2400m³。
来自黄浦江的劣五类水,通过沉淀池、叠瀑墙、梯田、不同深度和不同群落的湿地净化区,
经过长达1公里的流程,被处理为三类水。净化后的三类水不仅可以提供给世博公园做水景
循环用水,还能满足世博公园与后滩公园自身的绿化灌溉及道路冲洗等需要。不仅如此,公
园建成后不再需要大量人力物力去维护,而是让自然做功,利用自然的调节和净化能力来治
愈工业时代留下的污染。
2. 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
根据
工艺
理规
奥森
理厂
湿地
类型
1/5~
质净
据奥森公园的
艺,需建设大
规划不协调,
森公园人工湿
厂尾水‐再生水
地采用复合垂
型的人工湿地
~1/3。在注重
净化功能与城的具体状况及
面积直接裸露
故而选择了
湿地占地面积
水)2600m³。
垂直流结构,
地,同时具有建
重水处理功能
城市绿色景观及整体规划,若
露于地面的构
能兼具园林
积41500㎡,每
不仅能高效去
建设、运行及
能的同时,充
观美化功能的和若采用活性污
构筑物,无论
绿化和景观效
每日处理主湖
去除各种常见
及维护费用低
充分考虑到了
和谐统一。污泥法、氧化
论从视觉还是
效果的水处理
湖循环水200
见的污染物,
低等特点,其
了与森林公园化沟、氧化塘
是景观等方面
理技术——人
000m³和主湖
对氮、磷的
其工程造价为
园周边景观的塘等传统污水
面均与奥森公
人工湿地。
湖补给水(污
的去除也优于
为常规二级处
的衔接,实现
水处理
园整
污水处
其他
处理的
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