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电源芯片使用
- 格式:ppt
- 大小:246.00 KB
- 文档页数:23
标准线性电源之常用芯片TI 德州仪器固定输出稳压器,可调分流电压稳压器 ,可调稳压器1.固定输出稳压器(标准线性电源)2.MC79L05ACLPR:小电流负电压稳压器3.MC79L12ACLP:小电流负电压稳压器4.MC79L15ACLP:小电流负电压稳压器5.TL780-05KCS:5V,1.5A稳压器6.TL780-12KCS:12V,1.5A稳压器7.TL780-15KCS:15V,1.5A稳压器8.UA7805CKC:5V通用大电流正电压稳压器9.UA7810CKC:10V通用大电流正电压稳压器10.UA7812CKC:12V通用大电流正电压稳压器11.UA7815CKC:15V通用大电流正电压稳压器12.UA78L02ACLP:2V用小电流正电压稳压器13.UA78L05ACD:5V,100mA电压稳压器14.UA78L05ACLP:5V通用小电流正电压稳压器15.UA78L05ACPK:5V,100mA电压稳压器16.UA78L05CLP:通用低电流正电压稳压器17.UA78L06ACLP:6V通用小电流正电压稳压器18.UA78L08ACLP:8V通用小电流正电压稳压器19.UA78L09ACLP:9V通用小电流正电压稳压器20.UA78L09CLP:9V通用小电流正电压稳压器21.UA78L12ACPK:12V,100mA电压稳压器22.UA78L15ACLP:15V通用小电流正电压稳压器23.UA78M05IDCY:5V,500mA固定输出电压稳压器24.可调分流电压稳压器(标准线性电源)25.TL431ACDBVR: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6.TL431ACDR: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7.TL431ACLP: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8.TL431AIDBVR: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9.TL431AIDBVT: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30.TL431AILP: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31.TL431AILPR: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32.TL431BILP: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33.TL431CD: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34.TL431CDR: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35.TL431CLP: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36.TL431CLPR: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37.TL431IDBVT: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38.TL431QPK: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39.TLV431ACDBVR:低压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40.TLV431IDBVT:低压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41.可调稳压器(标准线性电源)42.LM317DCY:1.5A可调稳压器43.LM317KC:3端1.5A可调稳压器44.LM317KTER:3端1.5A可调稳压器45.LM317MDCYR:3端500mA可调稳压器46.LM317MKTPR:3端500mA可调稳压器47.LM337KC:3端1.5A可调稳压器48.TL317CLP:3端100mA可调稳压器49.TL783CKC:高电压大电流可调输出稳压器50.TL783CKTER:高电压大电流可调输出稳压器51.UA723CN:可调150mA精密稳压器ON 安森美固定输出稳压器,可调分流电压稳压器 ,可调稳压器1.固定输出稳压器(标准线性电源)2.LM350TG: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3.MC7805ABD2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MC7805ABD2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5.MC7805AB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6.MC7805AB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7.MC7805A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8.MC7805AC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9.MC7805A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0.MC7805BD2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1.MC7805B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2.MC7805BDT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3.MC7805B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4.MC7805B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5.MC7805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6.MC7805CD2T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7.MC7805CD2TR4: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8.MC7805C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9.MC7805C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20.MC7805C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21.MC7805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22.MC7806BD2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23.MC7806B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24.MC7808ABD2T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25.MC7808AB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26.MC7808AB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27.MC7808A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28.MC7808BD2TR4: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29.MC7808B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30.MC7808B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31.MC7808C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33.MC7809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34.MC7809CD2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35.MC7809CD2TR4: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36.MC7809C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37.MC7809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38.MC7812ABD2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39.MC7812AB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0.MC7812AB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1.MC7812A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2.MC7812ACD2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3.MC7812AC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4.MC7812A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5.MC7812BD2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6.MC7812B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7.MC7812B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8.MC7812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49.MC7812CD2TR4: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50.MC7812C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51.MC7812C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52.MC7812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53.MC7815ABD2TR4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54.MC7815AB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55.MC7815A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56.MC7815A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57.MC7815CD2T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58.MC7815CD2TR4: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59.MC7815C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60.MC7815C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61.MC7815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62.MC7818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63.MC7824BD2TR4: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64.MC7824C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65.MC7824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66.MC78L05ABDR2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67.MC78L05ABP: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68.MC78L05ABP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69.MC78L05ABPRA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70.MC78L05ABPRE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71.MC78L05ABPRM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72.MC78L05ACDG: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73.MC78L05ACDR2: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74.MC78L05ACP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75.MC78L05ACPRM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77.MC78L08ABPG: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78.MC78L08ACDR2: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79.MC78L08ACPG: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80.MC78L09ABPRA: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81.MC78L09ACDR2: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82.MC78L12ABPG: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83.MC78L12ACDR2: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84.MC78L12ACPG: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85.MC78L15ABDR2G: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86.MC78L15ABP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87.MC78L15ACDR2: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88.MC78L18ACP: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89.MC78L24ACP: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90.MC78LC15NTRG:三端小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91.MC78LC18NTR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92.MC78LC30HT1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93.MC78LC33HT1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94.MC78LC33NTR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95.MC78LC50HT1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96.MC78LC50NTR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97.MC78M05ABDT:三端中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98.MC78M05AB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99.MC78M05AB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00.MC78M05A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01.MC78M05AC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02.MC78M05BD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03.MC78M05BDTRK: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04.MC78M05B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05.MC78M05CDT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06.MC78M05CDTRK:三端中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07.MC78M05C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08.MC78M05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09.MC78M06CDTRK:三端中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10.MC78M08ACDTRK:三端中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11.MC78M08BDT:500mA正输出电压稳压器112.MC78M08BD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13.MC78M08B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14.MC78M08CD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15.MC78M08C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16.MC78M09BDT:500mA正输出电压稳压器117.MC78M09BD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18.MC78M09B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19.MC78M09CDTRK:三端中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21.MC78M12ABD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22.MC78M12ABDTRK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23.MC78M12A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24.MC78M12BDT:500mA正输出电压稳压器125.MC78M12BDTRKG:500mA正输出电压稳压器126.MC78M12BTG:500mA正输出电压稳压器127.MC78M12CD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28.MC78M12CDTRK:三端中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29.MC78M12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30.MC78M15ABT: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31.MC78M15BDT:500mA正输出电压稳压器132.MC78M15BD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33.MC78M15BDTRKG:500mA正输出电压稳压器134.MC78M15B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35.MC78M15CD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36.MC78M15CDTRK:三端中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37.MC78M24CT:三端中电流正固定电压稳压器138.MC78M24CTG:三端正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39.MC78PC18NTRG:低噪音低压差线性稳压器140.MC78PC25NTRG:150mA正输出电压稳压器141.MC78PC30NTRG:低噪音低压差线性稳压器142.MC78PC50NTRG:低噪音低压差线性稳压器143.MC7905.2CTG:1A负压稳压器144.MC7905ACD2TG:1A负压稳压器145.MC7905ACD2TR4G:1A负压稳压器146.MC7905ACTG:1A负压稳压器147.MC7905BD2TG:1A负压稳压器148.MC7905BD2TR4: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49.MC7905BD2TR4G:1A负压稳压器150.MC7905CT: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51.MC7905CTG:1A负压稳压器152.MC7906CD2T: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53.MC7908CD2TG:1A负压稳压器154.MC7908CD2TR4G:1A负压稳压器155.MC7908CT: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56.MC7912ACTG:1A负压稳压器157.MC7912BD2TR4G:1A负压稳压器158.MC7912BTG:1A负压稳压器159.MC7912CD2TR4: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60.MC7912CT: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61.MC7912CTG:1A负压稳压器162.MC7915ACD2TG: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63.MC7915BD2TG:1A负压稳压器164.MC7915BTG:1A负压稳压器165.MC7915CT: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66.MC7915CTG:1A负压稳压器167.MC7918CT: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68.MC7924CT: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69.MC79L05ABP: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70.MC79L05ABPG:0.1A负压稳压器171.MC79L05ABPRAG: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72.MC79L05ACDR2:三端小电流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73.MC79L05ACPG:0.1A负压稳压器174.MC79L12ABPRAG:0.1A负压稳压器175.MC79L12ACDR2:三端小电流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76.MC79L15ACDR2:三端小电流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77.MC79L18ACP:三端小电流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78.MC79L24ACP:三端小电流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79.MC79M05BDTG:0.5A负压稳压器180.MC79M05BDTRKG:0.5A负压稳压器181.MC79M05BT:500mA负输出电压稳压器182.MC79M05CDTRK:三端中电流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83.MC79M08CDTRK:三端中电流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84.MC79M12BT:500mA负输出电压稳压器185.MC79M12CDTG:0.5A负压稳压器186.MC79M12CDTRK:三端中电流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87.MC79M15BDTG:0.5A负压稳压器188.MC79M15BDTRKG:0.5A负压稳压器189.MC79M15BT:三端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90.MC79M15CDTRK:三端中电流负固定电压的稳压器191.MC79M15CTG:0.5A负压稳压器192.NCV7805BTG:1A, 5V, ±4%误差稳压器,193.NCV8141D2TG:5V, 500mA线性稳压器带 ENABLE, /RESET,和看门狗194.可调输出稳压器(标准线性电源)195.LM317BD2T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196.LM317BD2TR4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197.LM317BT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198.LM317D2T: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199.LM317D2TR4: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00.LM317D2TR4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01.LM317LBD: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02.LM317LBDR2: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03.LM317LBDR2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04.LM317LBZ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05.LM317LDR2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06.LM317LZ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07.LM317MABDT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08.LM317MBDT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09.LM317MBDTRK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10.LM317MBSTT3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11.LM317MBT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12.LM317MDT: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13.LM317MDTRK: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14.LM317MDTRK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15.LM317MSTT3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16.LM317MT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17.LM317TG:可调整的3端正电压稳压器218.LM337BD2TG:可调整的3端负电压稳压器219.LM337BD2TR4G:可调整的3端负电压稳压器220.LM337BTG:可调整的3端负电压稳压器221.LM337D2T:可调整的3端负电压稳压器222.LM337D2TG:可调整的3端负电压稳压器223.LM337D2TR4G:可调整的3端负电压稳压器224.LM337TG:可调整的3端负电压稳压器225.NCV317BD2TG:1.5A可调稳压器226.NCV317BD2TR4G:1.5A可调稳压器227.NCV317BTG:1.5A可调稳压器228.可调分流电压稳压器(标准线性电源)229.NCV431AIDMR2G: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30.NCV431AIDR2G: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31.TL431ACDMR2G: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32.TL431ACLPRAG: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33.TL431ACLPREG: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34.TL431AILPRAG: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35.TL431BCDR2G: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36.TL431CDR2G: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237.TL431IDR2G:3端可调精密分流稳压器。
焊机常用电源芯片(中英文实用版)英文文档:Title: Common Power Supply Chips for Welding MachinesWelding machines are essential tools in various industries, and their performance is highly dependent on the quality and type of power supply chips used.Power supply chip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regulating and stabilizing the power output of welding machines, ensuring consistent and reliable welding operations.One commonly used power supply chip in welding machines is the integrated circuit (IC) controller.This chip is responsible for managing the flow of electricity and maintaining the desired output voltage and current levels.It protects the machine from overcurrent, overvoltage, and short-circuit conditions, ensuring safe and reliable operation.Another essential type of power supply chip used in welding machines is the voltage regulator.This chip ensures that the voltage supplied to the welding torch and other components remains stable, regardless of fluctuations in the input voltage.Voltage regulators are available in different types, such as linear regulators and switching regulators, each offering specific advantages in terms of efficiency and size.Furthermore, power supply chips for welding machines often includeprotection features, such as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and undervoltage lockout.These features help prevent damage to the welding machine due to excessive heat or low voltage conditions, extending the lifespan of the equipment.In conclusion, the choice of power supply chips for welding machines is crucial for achieving optimal performance, reliability, and safety.By selecting the appropriate power supply chips, welders can ensure efficient and consistent welding operations, even in challenging environments.中文文档:标题:焊接机常用电源芯片焊接机是各种行业中不可或缺的工具,其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电源芯片的质量和类型。
tl494开关电源自激启动电路工作原理开关电源是一种常见的电源类型,它采用高频开关器件来实现电能的转换和调节。
tl494是一款常用的开关电源控制芯片,可以实现稳定的开关电源输出。
而自激启动电路是tl494电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实现在没有外部启动信号的情况下,自动启动开关电源。
tl494开关电源自激启动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1. 输入电压:首先,将输入电压通过滤波电路进行滤波,去除杂散噪声和高频干扰,得到稳定的直流电压。
2. 参考电压:tl494芯片内部有一个参考电压源,可以提供给控制电路使用。
这个参考电压通常是2.5V左右,用于与反馈信号进行比较,控制输出电压的稳定性。
3. 错误放大器:tl494芯片内部有两个错误放大器,用于放大输入电压和反馈信号之间的差异,并将其转化为一个控制信号。
4. 比较器:经过错误放大器放大后的控制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得到一个PWM(脉宽调制)信号。
这个PWM信号的宽度与输出电压的大小成正比,用于控制开关管的导通时间。
5. PWM控制信号:PWM信号经过驱动电路放大后,控制开关管的导通与断开。
当PWM信号为高电平时,开关管导通,输入电压通过变压器传递给输出端;当PWM信号为低电平时,开关管断开,输入电压不再传递给输出端。
6. 反馈信号:输出端通过反馈电路将输出电压转化为反馈信号,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
如果反馈信号小于参考电压,说明输出电压偏低,此时tl494芯片将调整PWM信号的宽度增加,使开关管导通时间增加,从而提高输出电压;如果反馈信号大于参考电压,说明输出电压偏高,此时tl494芯片将调整PWM信号的宽度减小,使开关管导通时间减小,从而降低输出电压。
7. 自激启动:tl494芯片内部有一个自激启动电路,用于在没有外部启动信号的情况下,自动启动开关电源。
当输入电压上升时,自激启动电路会对tl494芯片进行供电,使其开始工作;当输入电压下降时,自激启动电路会自动停止供电,使tl494芯片停止工作。
LM1875、LM3886(LM4780)、LM4766、TDA7293、TDA7294比较及应用摘要:一.6片IC简介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现在流行的6款IC音频功率放大器,分别是美国国半公司的LM1875、LM4766、LM3886(LM4780)以及ST意法公司的TDA9293和TDA7294,它们的标称输出功率在30~100W范围内,适用于家用高保真音频功率放大器。
采用这几款IC的功放具有元件少、调试简单的特点,功率、音质与一般的分立元件功放相比毫不逊色,因此一直受到广大DIY发烧友,特别是初学者的喜爱。
JeffRowland 的基于LM3886、TDA7293的功放跻身世界优秀功放之林,更证明了功率IC本身性能之优异。
关键词:音频功率放大器功率IC TDA7294 TDA7293应用LM1875 LM4766 LM3886一、6片IC简介本文将为大家介绍现在流行的6款IC音频大功率放大器,分别是美国国半公司的LM1875、LM4766、LM386(LM4780)以及ST意法公司的TDA7293、TDA7294,它们的标称功率在30~100W范围内,适合于家用高保真音频放大器。
采用这几款IC的功放具有元件少,高度简单的特点,功率、音质与一般分立元件功放相比毫不逊色,因此一直受到DIY发烧友,特别是初学者的喜爱。
JeffRowland的基于LM3886、TDA7293的功放跻身世界优秀功放之林,更证明了功率IC本身性能之优异。
虽然JeffRowland证明了功率IC可以好声,而且这些IC家喻户晓,使用者众多,但“IC音质不如分立元件”的观念却依然根深蒂固的扎根于广大DIY发烧友的头脑里。
很多人对这些芯片的认识来自未能发挥芯片的制作,造成对这些芯片的误解。
本文将从产品数据手册入手,多角度,深入地挖掘产品数据手册中包含的丰富信息,揭开数据背后隐藏的秘密,以求给大家一个全面的认识。
1、LM1875LM1875是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20世纪90年代初推出的一款音频功放IC,如图1所示。
v3s芯片手册一、简介v3s芯片是一款高性能的处理器芯片,广泛应用于智能家居、物联网、工业控制等领域。
本手册旨在为用户提供v3s芯片的使用指南,帮助用户充分了解芯片功能,正确使用芯片,以达到最佳的应用效果。
二、芯片概述1.芯片结构:v3s芯片采用先进的处理器架构,拥有强大的处理能力和丰富的外设接口。
2.内存配置:芯片内部配备高速缓存内存,支持实时数据交换和处理。
3.通信接口:芯片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包括蓝牙、Wi-Fi、Zigbee 等,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远距离通信。
4.电源管理:芯片采用高效电源管理技术,支持多种电源输入和输出模式。
三、使用步骤1.硬件连接:将v3s芯片连接至相关设备,确保连接稳定。
2.软件安装:下载并安装配套的软件开发工具包(SDK),以便进行芯片编程和调试。
3.芯片初始化:对芯片进行初始化设置,包括系统时钟、外设接口等参数。
4.程序编写:使用配套的软件开发工具包进行程序编写,实现所需功能。
5.调试与测试:对程序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芯片正常运行。
四、编程接口v3s芯片提供了丰富的编程接口,方便用户进行程序开发。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编程接口:1.GPIO接口:用于控制芯片的外设引脚。
2.UART接口:用于串口通信。
3.I2C接口:用于实现芯片之间的数据交换。
4.SPI接口:用于高速数据传输。
5.PWM接口:用于生成指定占空比的脉冲信号。
五、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问题:芯片无法正常启动怎么办?解决方法:检查电源是否正常,芯片与外部设备的连接是否稳定,以及相关软件是否正确安装。
2.问题:程序运行出现异常怎么办?解决方法:检查程序代码是否正确,以及相关外设接口是否正常工作。
可以查阅相关技术文档或寻求专业人士帮助。
3.问题:芯片发热严重怎么办?解决方法:检查电源管理是否合理,是否过度使用芯片,以及是否正确散热。
可以尝试调整电源参数或改善散热条件。
六、注意事项1.确保芯片在干燥、无尘的环境中使用,避免潮湿和灰尘进入芯片内部。
电源管理芯片常见分类及基础介绍电源管理芯片电源管理芯片(Power Management Integrated Circuits),是在电子设备系统中担负起对电能的变换、分配、检测及其他电能管理的职责的芯片。
主要负责识别CPU供电幅值,产生相应的短矩波,推动后级电路进行功率输出。
常用电源管理芯片有HIP6301、IS6537、RT9237、ADP3168、KA7500、TL494等。
基本类型主要电源管理芯片有的是双列直插芯片,而有的是表面贴装式封装,其中HIP630x系列芯片是比较经典的电源管理芯片,由著名芯片设计公司Intersil设计。
它支持两/三/四相供电,支持VRM9.0规范,电压输出范围是1.1V-1.85V,能为0.025V的间隔调整输出,开关频率高达80KHz,具有电源大、纹波小、内阻小等特点,能精密调整CPU供电电压。
常见电源管理IC芯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电子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同时意味着人们对电源的技术发展寄予厚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电源管理技术的主要分类。
电源管理半导体从所包含的器件来说,明确强调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电源管理IC,简称电源管理芯片)的位置和作用。
电源管理半导体包括两部分,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和电源管理分立式半导体器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对电子设备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电子技术的更新换代,也同时意味着人们对电源的技术发展寄予厚望,下面就为大家介绍电源管理技术的主要分类。
电源管理半导体从所包含的器件来说,明确强调电源管理集成电路(电源管理IC,简称电源管理芯片)的位置和作用。
电源管理半导体包括两部分,即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和电源管理分立式半导体器件。
电源管理集成电路包括很多种类别,大致又分成电压调整和接口电路两方面。
电压凋整器包含线性低压降稳压器(即LDO),以及正、负输出系列电路,此外不有脉宽调制(PWM)型的开关型电路等。
因技术进步,集成电路芯片内数字电路的物理尺寸越来越小,因而工作电源向低电压发展,一系列新型电压调整器应运而生。
绪论开关电源(Switched Mode Power Supply,SMPS)是一种由占空比控制的开关电路构成的电能变换装置,用于交流—直流或直流—直流电能的变换.其功率从零点几瓦到数十千瓦,被广泛用于生活、生产、科研、军事等各个领域。
比如:小到彩色电视机、DVD播放机等家用电器、大到飞机、卫星、导弹、舰船中,都大量采用了开关电源。
开关电源的核心为电力电子开关电路,根据负载对电源提出的输出稳压或稳流特性的要求,利用反馈控制电路,采用占空比控制方法,对开关电路进行控制.脉宽调制(PWM)技术的发展,导致了PWM开关电源问世(PWM开关电源的特点是用20KHz的载波进行脉冲宽度调制,电源的效率可达65%~70%),大幅度节约了能源,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电源技术发展史上被誉为20KHz革命。
高频化使开关电源装置空前的小型化,并使其进入更广泛的领域,特别是推动了高新技术产品的小型化、轻便化,在节约资源及保护环境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随着电子技术的高速发展,电子设备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与人们的工作、生活的关系日益密切。
但是,任何电子设备都离不开可靠的电源,它们对电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且,随着集成芯片尺寸的不断减小,处理速度越来越高,需要更加小型化、轻量化的电源(磁性元件和电容的体积、重量应随之减小);未来的绿色电源要求开关电源的效率更高,性能更好,可靠性更高等.这一切将促进开关电源的不断发展和进步。
开关电源体积小、效率高,被誉为高效节能电源,现已成为稳压电源的主导产品。
当今开关电源正向着集成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高度集成、功能强大的开关型稳压电源代表着开关电源发展的主流方向。
本论文主要围绕当前流行的集成开关电源芯片进行小功率开关型稳压电源特性的研究。
本文采用TOP224Y研制了一款单片开关电源,论文给出了外围电路各部分的详细设计方法,并进行了参数计算,通过实测结果分析,验证了理论的可行性。
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1200AP40 1200AP60、1203P60200D6、203D6 DAP8A 可互代203D6/1203P6 DAP8A2S0680 2S08803S0680 3S08805S0765 DP104、DP7048S0765C DP704加24V得稳压二极管ACT4060 ZA3020LV/MP1410/MP9141ACT4065 ZA3020/MP1580ACT4070 ZA3030/MP1583/MP1591MP1593/MP1430ACT6311 LT1937ACT6906 LTC3406/A T1366/MP2104AMC2576 LM2576AMC2596 LM2596AMC3100 LTC3406/AT1366/MP2104AMC34063A AMC34063AMC7660 AJC1564AP8012 VIPer12AAP8022 VIPer22ADAP02 可用SG5841 /SG6841代换DAP02ALSZ SG6841DAP02ALSZ SG6841DAP7A、DP8A 203D6、1203P6DH321、DL321 Q100、DM0265RDM0465R DM/CM0565RDM0465R/DM0565R 用cm0565r代换(取掉4脚得稳压二极管) DP104 5S0765DP704 5S0765DP706 5S0765DP804 DP904FAN7601 LAF0001LD7552 可用SG6841代(改4脚电阻)LD7575PS 203D6改1脚100K电阻为24KOB2268CP OB2269CPOB2268CP SG6841改4脚100K电阻为2047KOCP1451 TL1451/BA9741/SP9741/AP200OCP2150 LTC3406/AT1366/MP2104OCP2160 LTC3407OCP2576 LM2576OCP3601 MB3800OCP5001 TL5001OMC2596 LM2596/AP1501PT1301 RJ9266PT4101 AJC1648/MP3202PT4102 LT1937/AJC1896/AP1522/RJ9271/MP1540SG5841SZ SG6841DZ/SG6841DSM9621 RJ9621/AJC1642SP1937 LT1937/AJC1896/AP1522/RJ9271/MP1540STRG5643D STRG5653D、STRG8653DTEA1507 TEA1533TEA1530 TEA1532对应引脚功能接入THX202H TFC719THX203H TFC718STOP246Y TOP247YV A7910 MAX1674/75 L6920 AJC1610VIPer12A VIPer22A[audio01]ICE2A165(1A/650V、31W);ICE2A265(2A/650V、52W);ICE2B0565(0、5A/650V、23W):ICE2B165(1A/650V、31W);ICE2B265(2A/650V、52W);ICE2A180(1A/800V、29W);ICE2A280(2A/800、50W)、KA5H0365R, KA5M0365R, KA5L0365R, KA5M0365RN# u) t! u1 W1 B) R, PKA5L0365RN, KA5H0380R, KA5M0380R, KA5L0380R1、KA5Q1265RF/RT(大小两种体积)、KA5Q0765、FSCQ1265RT、KACQ1265RF、FSCQ0765RT、FSCQ1565Q这就是一类得,这些型号得引脚功能全都一样,只就是输出功率不一样。
5v转3v常用稳压芯片现在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它们之间的通讯和交互成为了必要的特性。
在这个过程中,5V和3V的电压通常被广泛使用。
在将5V转换为3V时,常用的技术是使用稳压芯片。
在本文中,将讨论5V转3V的过程以及如何使用常用的稳压芯片来实现这个转换。
1. 5V转3V的过程在将5V转换为3V时,需要考虑两个关键方面:输入电压降低和电压稳定。
在降低输入电压时,使用一个降压转换器,它允许我们从5V源中取出较低的电压。
稳定输出电压时,我们需要一个电压稳定器,它可以确保输出电压始终为3V。
这两个部分组合在一起就可以完全实现5V转3V的转换过程。
2. 常用的稳压芯片常用的稳压芯片包括LM317、L7805、LM2937、LM2940等。
LM317是一种可调稳压器,它可以允许我们根据需要进行调整输出电压。
L7805是一种非常常见的3V稳压芯片,它可以接收5V的输入,并输出稳定的3V电压。
LM2937和LM2940都是低压差稳压芯片,它们通常用于要求更高的稳定性和更低的输出噪声。
3. 如何使用稳压芯片使用稳压芯片可以分为几个基本步骤:3.1电路设计:在电路设计阶段,我们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稳压芯片,并按照其datasheet中提供的说明设计出合适的电路。
常见的电路包括固定输出和可调输出电压电路,其中可调电路需要添加一个电位器来调节输出电压。
3.2原理图:依据电路设计规划,将系统设计成原理图。
一些技术(如虚地,电源电路,电源端电容等)在原理图中绝不能偏斜,对于需要处理不同区域的器件,还应考虑将它们选择在原理图中的位置。
3.3PCB设计:完成原理图之后,需要将电路转化为PCB布局。
在设计PCB布局时,应避免主要信号之间的干扰,保证各个部分的距离合适与合理。
还要注意将电路电源和地引线分离在PCB上。
3.4元件安装:完成PCB布局设计后,就可以进行元件的布线和安装了。
在元件安装过程中,要保证正确接线和一个完美的电路布局。
常用电源芯片及其参数(精)常用电源的电源稳压器件如下: 79L05负5V稳压器79L06负6V稳压器79L08负8V稳压器79L09负9V稳压器79L12负12V稳压器79L15负15V稳压器79L18负18V稳压器79L24负24V稳压器LM1575T-3.3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1575T-5.0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1575T-12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1575T-15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 LM1575T-ADJ 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可调1.23 to 37LM1575HVT-3.3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1575HVT-5.0LM1575HVT-12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1575HVT-15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1575HVT-ADJ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可调1.23 to 37LM2575T-3.3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2575T-5.0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2575T-12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2575T-15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2575T-ADJ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可调1.23 to 37 LM2575HV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2575HVT-5.0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2575HVT-12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2575HVT-15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LM2575HVT-ADJ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1A可调1.23 to 37 LM2576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3ALM2576T-5.05.0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3ALM2576T-12LM2576T-15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3ALM2576T-ADJ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3A可调1.23V to 37V LM2576HVT-3.3 3.3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3ALM2576HVT-5.05.0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3ALM2576HVT-1212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3ALM2576HVT-1515V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3ALM2576HVT-ADJ简易开关电源稳压器(3A可调1.23V to 37VLM2930T-5.05.0V低压差稳压器LM2930T-8.08.0V低压差稳压器LM2931AZ-5.05.0V低压差稳压器(TO-92LM2931T-5.05.0V低压差稳压器LM2931CT3V to 29V低压差稳压器(TO-220,5PIN LM2940CT-5.05.0V低压差稳压器LM2940CT-8.08.0V低压差稳压器LM2940CT-9.09.0V低压差稳压器LM2940CT-1010V低压差稳压器LM2940CT-1212V低压差稳压器LM2940CT-1515V低压差稳压器LM123K5V稳压器(3ALM323K5V稳压器(3ALM117K1.2V to 37V三端正可调稳压器(1.5A LM317LZ 1.2V to 37V三端正可调稳压器(0.1A LM317T 1.2V to 37V三端正可调稳压器(1.5A LM317K 1.2V to 37V三端正可调稳压器(1.5A LM133K 三端可调-1.2V to -37V稳压器(3.0A LM333K 三端可调-1.2V to -37V稳压器(3.0ALM337K三端可调-1.2V to -37V稳压器(1.5ALM337T三端可调-1.2V to -37V稳压器(1.5ALM337LZ三端可调-1.2V to -37V稳压器(0.1ALM150K三端可调1.2V to 32V稳压器(3ALM350K三端可调1.2V to 32V稳压器(3ALM350T三端可调1.2V to 32V稳压器(3ALM138K三端正可调1.2V to 32V稳压器(5ALM338T三端正可调1.2V to 32V稳压器(5ALM338K 三端正可调 1.2V to 32V 稳压器(5A LM336-2.5 2.5V 精密基准电压源LM336-5.0 5.0V 精密基准电压源LM385-1.2 1.2V 精密基准电压源 LM385-2.5 2.5V 精密基准电压源 LM399H 6.9999V 精密基准电压源 LM431ACZ 精密可调 2.5V to 36V 基准稳压源 LM723 高精度可调 2V to 37V 稳压器 LM105 高精度可调 4.5V to 40V 稳压器LM305 高精度可调4.5V to 40V 稳压器MC1403 2.5V 基准电压源MC34063 充电控制器 SG3524 脉宽调制开关电源控制器TL431 精密可调 2.5V to 36V 基准稳压源 TL494 脉宽调制开关电源控制器TL497 频率调制开关电源控制器TL7705 电池供电/欠压控制器7805 正 5V 稳压器(1A 7806 正 6V 稳压器(1A 7808 正 8V 稳压器(1A 7809 正 9V 稳压议(1A) 7812 正 12V 稳压器(1A 7815 正 15V 稳压器(1A 7818 正 18V 稳压器(1A 7824 正 24V 稳压器(1A 7905 负 5V 稳压器(1A7906 负 6V 稳压器(1A 7908 负 8V 稳压器(1A 7909 负 9V 稳压器(1A) 7912 负 12V 稳压器(1A 7915 负 15V 稳压器(1A 7918 负18V 稳压器(1A 7924 负 24V 稳压器(1A 78L05 正 5V 稳压器 78L06 正 6V 稳压器 78L08 正 8V 稳压器 78L09 正 9V 稳压器 78L12 正 12V 稳压器 78L15 正 15V 稳压器 78L18正 18V 稳压器 78L24 正 24V 稳压器。
8234t电源芯片工作原理1. 引言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如下所示:1.1 概述8234t电源芯片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电子设备中的重要元件。
它是一种集成了多种功能的集成电路,能够完成电源管理、电压调节、电流控制等任务,为电子产品的稳定运行提供动力支持。
电源芯片作为电子产品中的核心部件,具有重要的作用。
它不仅能够为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还能根据不同的操作条件自动调节电流和电压,确保设备在各种工作状态下都能正常运行。
因此,了解8234t电源芯片的工作原理对于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8234t电源芯片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多个功能模块的相互配合实现的。
这些功能模块包括输入端电压检测、电压稳定器、电流控制器、功率开关和输出端电压检测等。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输入端电压经过检测后,经过电压稳定器进行调节,使其稳定在设定的值范围内。
然后,通过电流控制器对电流进行控制,确保设备各个部分的电流要求得到满足。
最后,根据输出端的电压检测结果,对功率开关进行调节,调整输出端的电压值。
通过上述的工作过程,8234t电源芯片能够有效地保护电子设备免受过电流、过压等现象的影响,提供稳定的电源支持。
同时,它还能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自动调整电流和电压,保证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因此,8234t电源芯片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被广泛地用于手机、电脑、通信设备等各种场合。
综上所述,8234t电源芯片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多个功能模块的相互配合,实现对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的调控,从而保证电子设备正常运行。
了解其工作原理对于电子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至关重要,它能为设备提供稳定可靠的电源支持,提高设备的性能和稳定性。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重点介绍8234t电源芯片的各个功能模块以及它们之间的工作原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该芯片的技术细节。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包含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组织进行介绍和概述。
下面是文章结构部分的一个示例:2. 文章结构在本文中,将首先对8234t电源芯片的工作原理进行概述和解释。
1200AP40 1200AP60、1203P60200D6、203D6 DAP8A 可互代203D6/1203P6 DAP8A2S0680 2S08803S0680 3S08805S0765 DP104、DP7048S0765C DP704加24V得稳压二极管ACT4060 ZA3020LV/MP1410/MP9141ACT4065 ZA3020/MP1580ACT4070 ZA3030/MP1583/MP1591MP1593/MP1430ACT6311 LT1937ACT6906 LTC3406/A T1366/MP2104AMC2576 LM2576AMC2596 LM2596AMC3100 LTC3406/AT1366/MP2104AMC34063A AMC34063AMC7660 AJC1564AP8012 VIPer12AAP8022 VIPer22ADAP02 可用SG5841 /SG6841代换DAP02ALSZ SG6841DAP02ALSZ SG6841DAP7A、DP8A 203D6、1203P6DH321、DL321 Q100、DM0265RDM0465R DM/CM0565RDM0465R/DM0565R 用cm0565r代换(取掉4脚得稳压二极管) DP104 5S0765DP704 5S0765DP706 5S0765DP804 DP904FAN7601 LAF0001LD7552 可用SG6841代(改4脚电阻)LD7575PS 203D6改1脚100K电阻为24KOB2268CP OB2269CPOB2268CP SG6841改4脚100K电阻为2047KOCP1451 TL1451/BA9741/SP9741/AP200OCP2150 LTC3406/AT1366/MP2104OCP2160 LTC3407OCP2576 LM2576OCP3601 MB3800OCP5001 TL5001OMC2596 LM2596/AP1501PT1301 RJ9266PT4101 AJC1648/MP3202PT4102 LT1937/AJC1896/AP1522/RJ9271/MP1540SG5841SZ SG6841DZ/SG6841DSM9621 RJ9621/AJC1642SP1937 LT1937/AJC1896/AP1522/RJ9271/MP1540STRG5643D STRG5653D、STRG8653DTEA1507 TEA1533TEA1530 TEA1532对应引脚功能接入THX202H TFC719THX203H TFC718STOP246Y TOP247YV A7910 MAX1674/75 L6920 AJC1610VIPer12A VIPer22A[audio01]ICE2A165(1A/650V、31W);ICE2A265(2A/650V、52W);ICE2B0565(0、5A/650V、23W):ICE2B165(1A/650V、31W);ICE2B265(2A/650V、52W);ICE2A180(1A/800V、29W);ICE2A280(2A/800、50W)、KA5H0365R, KA5M0365R, KA5L0365R, KA5M0365RN# u) t! u1 W1 B) R, PKA5L0365RN, KA5H0380R, KA5M0380R, KA5L0380R1、KA5Q1265RF/RT(大小两种体积)、KA5Q0765、FSCQ1265RT、KACQ1265RF、FSCQ0765RT、FSCQ1565Q这就是一类得,这些型号得引脚功能全都一样,只就是输出功率不一样。
开关电源中常用的UC384系列芯片的区别解析
UC3842/3843/3844/3845这四种芯片的鉴别方法:用一个0-20V的可调电源接384X的VCC(7)和地(5),慢慢调高电源电压。
8脚REF的5V电压出现顺序不同,3843、3845要比3842、3844早出
5VREF。
具体3843、3845在10V左右出,3842、3844在16V左右出。
6脚OUT脚。
因为没有反馈,驱动占空将输出最大,所以3842、3843用万用表测6脚电压的时候约等于VCC(占空比接近100%万用表测试出有效值为Vcc电压,也可用示波器测试占空比),而3844、3845用万用表测电压的时候约等于VCC的一半电压(占空比接近50%万用表测试出有效值为Vcc 电压的一半,也可用示波器测试占空比)。
在开关电源中,电源PWM控制电路最常用的集成电路型号就是
UC3842(或KA3842).下面简单介绍一下UC3842好坏的判断方法:
在原电路中,更换完外围损坏的元器件后,先不装开关管,加电测
UC3842的7脚电压,若电压在10~17V间波动,其余各脚也分别有波动。
便携产品电源管理芯片的设计技巧随着便携产品日趋小巧轻薄,对电源管理芯片也提出更高的要求,诸如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低噪声、抗干扰、低功耗等.本文探讨了在便携产品电源设计的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的各方面问题.便携产品的电源设计需要系统级思维,在开发手机、MP3、PDA、PMP、DSC等由电池供电的低功耗产品时,如果电源系统设计不合理,会影响到整个系统的架构、产品的特性组合、元件的选择、软件的设计以及功率分配架构等.同样,在系统设计中,也要从节省电池能量的角度出发多加考虑.例如,现在便携产品的处理器一般都设有几种不同的工作状态,通过一系列不同的节能模式(空闲、睡眠、深度睡眠等)可减少对电池容量的消耗.当用户的系统不需要最大处理能力时,处理器就会进入电源消耗较少的低功耗模式.从便携式产品电源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看,需要考虑以下几个问题:1. 电源设计必须要从成本、性能和产品上市时间等整个系统设计来考虑;2. 便携产品日趋小巧轻薄化,必需考虑电源系统体积小、重量轻的问题;3. 选用电源管理芯片力求高集成度、高可靠性、低噪声、抗干扰、低功耗,突破散热瓶颈,延长电池寿命;4. 选用具有新技术的新型电源芯片进行方案设计,这是保证产品先进性的基本条件,也是便携产品电源管理的永恒追求.便携产品常用电源管理芯片包括:低压差稳压器(LDO)、非常低压差稳压器(VLDO)、基于电感器储能的DC/DC转换器(降压电路Buck、升压电路Boost、降压-升压变换器Buck-Boost)、基于电容器储能的电荷泵、电池充电管理芯片、锂电池保护IC.选用电源管理芯片时应注意:选用生产工艺成熟、品质优秀的生产厂家产品;选用工作频率高的芯片,以降低周边电路的应用成本;选用封装小的芯片,以满足便携产品对体积的要求;选用技术支持好的生产厂家,方便解决应用设计中的问题;选用产品资料齐全、样品和DEMO易于申请、能大量供货的芯片;选用性价比好的芯片.LDO线性低压差稳压器LDO线性低压差稳压器是最简单的线性稳压器,由于其本身存在DC无开关电压转换,所以它只能把输入电压降为更低的电压.它最大的缺点是在热量管理方面,因为其转换效率近似等于输出电压除以输入电压的值.LDO电流主通道在其内部是由一个MOSFET加一个过流检测电阻组成,肖特基二极管作反相保护,输出端的分压电阻取出返馈电去控制MOSFET的流通电流大小,EN使能端可从外部去控制它的工作状态,内部还设置过流保护、过温保护、信号放大、Power-OK、基准源等电路,实际上LDO已是一多电路集成的SoC.LDO的ESD>4KV,HBM ESD>8KV.低压差稳压器的应用象三端稳压一样简单方便,一般在输入、输出端各加一个滤波电容器即可.电容器的材质对滤波效果有明显影响,一定要选用低ESR的X7R & X5R陶瓷电容器.LDO布线设计要点是考虑如何降低PCB板上的噪音和纹波,如何走好线是一个技巧加经验的工艺性细活,也是设计产品成功的关键之一.图1说明了如何设计走线电路图,掌握好电流回流的节点,有效的控制和降低噪音和纹波.优化布线方案是值得参考的.图1:LDO布线电路方案如果一个驱动图像处理器的LDO输入电源是从单节锂电池标称的3.6V,在电流为200mA时输出1.8V电压,那么转换效率仅为50%,因此在手机中产生一些发热点,并缩短了电池工作时间.虽然就较大的输入与输出电压差而言,确实存在这些缺点,但是当电压差较小时,情况就不同了.例如,如果电压从1.5V降至1.2V,效率就变成了80%.当采用1.5V主电源并需要降压至1.2V为DSP内核供电时,开关稳压器就没有明显的优势了.实际上,开关稳压器不能用来将1.5V电压降至1.2V,因为无法完全提升MOSFET(无论是在片内还是在片外).LDO稳压器也无法完成这个任务,因为其压差通常高于300mV.理想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一个VLDO稳压器,输入电压范围接近1V,其压差低于300mV,内部基准接近0.5V.这样的VLDO稳压器可以很容易地将电压从1.5V降至1.2V,转换效率为80%.因为在这一电压上的功率级通常为100mA左右,那么30mW的功率损耗是可以接受的.VLDO的输出纹波可低于1mVP-P.将VLDO作为一个降压型开关稳压器的后稳压器就可容易地确保低纹波.开关式DC/DC升降压稳压器开关式DC/DC升降压稳压器按其功能分成Buck开关式DC/DC降压稳压器、Boost开关式DC/DC升压稳压器和根据锂电池的电压从4.2V降低到2.5V能自动切换降升压功能的Buck-Boost开关式DC/DC升降压稳压器.当输入与输出的电压差较高时,开关稳压器避开了所有线性稳压器的效率问题.它通过使用低电阻开关和磁存储单元实现了高达96%的效率,因此极大地降低了转换过程中的功率损失.Buck开关式DC/DC降压稳压器是一种采用恒定频率、电流模式降压架构,内置主(P沟道MOSFET)和同步(N沟道MOSFET)开关.PWM控制的振荡器频率决定了它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成本.选用开关频率高的DC/DC可以极大地缩小外部电感器和电容器的尺寸和容量,如超过2MHz的高开关频率.开关稳压器的缺点较小,通常可以用好的设计技术来克服.但是电感器的频率外泄干扰较难避免,设计应用时对其EMI辐射需要考虑.图2给出了Buck开关式DC/DC应用线路设计,需要注图中粗线的部分:粗线是大电流的通道;选用MuRata、Tayo-Yuden、TDK&AVX品质优良、低ESR的X7R & X5R陶瓷电容器;在应用环境温度高,或低供电电压和高占空比条件下(如降压)工作,要考虑器件的降温和散热.必须注意:SW vs. L1距离<4mm;Cout vs. L1距离<4mm;SW、Vin、Vout、GND的线必须粗短.要得到一个运作稳定和低噪音的高频开关稳压器,需要小心安排PCB板的布局结构,所有的器件必需靠近DC/DC,可以把PCB板按功能分成几块,如图3所示.1. 保持通路在Vin、Vout之间,Cin、Cout接地很短,以降低噪音和干扰;2. R1、R2和CF 的反馈成份必须保持靠近VFB反馈脚,以防噪音;3. 大面积地直接联接2脚和Cin、Cout的负端.图2:Buck开关式DC/DC应用线路设计DC/DC应用举例:1. APS1006为MCU/DSP核(Core)供电;2. APS1006应用于电子矿灯(图3);3. APS1046应用于0.8-1.8微硬盘供电(图4);4. APS1006、APS4070应用于智能手机(图5).图3:APS1006应用于电子矿灯图4:APS1046应用于0.8-1.8微硬盘供电图5:APS1006、APS4070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电荷泵及其应用技巧电容式电荷泵通过开关阵列和振荡器、逻辑电路、比较控制器实现电压提升,采用电容器来贮存能量.电荷泵是无须电感的,但需要外部电容器.工作于较高的频率,因此可使用小型陶瓷电容(1μF),使空间占用最小,使用成本低.电荷泵仅用外部电容即可提供±2倍的输出电压.其损耗主要来自电容器的等效串联电阻(ESR)和内部开关晶体管的RDS(ON).电荷泵转换器不使用电感,因此其辐射EMI可以忽略.输入端噪声可用一只小型电容滤除.它输出电压是工厂生产时精密予置的,调整能力是通过后端片上线性调整器实现的,因此电荷泵在设计时可按需要增加电荷泵的开关级数,以便为后端调整器提供足够的活动空间.电荷泵十分适用于便携式应用产品的设计.从电容式电荷泵内部结构来看,它实际上是一个片上系统.电荷泵是一种无幅射的有效升压器件,它不使用电感器而使用电容器作为储能器件.在设计应用时需要注意电容器的容量和材质对输出纹波的影响.外部电容器的容量关系到输出纹波,在固定的工作频率下,太小的电容容量,将使输出纹波增大.输出纹波大小与电容器材料介质有关,外部电容器的材料类型关系到输出纹波.同一电荷泵,使用相同的容量和尺寸而不同材料类型的电容器,输出纹波的结果.在工作频率固定,电容器容量相同的情况下,优良的材料介质,将有效地降低纹波.选用低ESR的X7R & X5R陶瓷电容器是一种比较好的选择.LCD Module(LCM)是目前CP、MP3/MP4、PMP需求量较大的产品,在有限的PCB面积上,需要按装LCD屏、数码相机的镜头和闪光灯、音频DAC等器件,因此它需要封装很小的多芯片组合的电源模块(MCM),以减小电源IC所占PCB的面积,而手机产品又要求这些电源IC对RF几乎无干扰.电池充电管理芯片和锂电池保护IC锂电池充电IC是一个片上系统(SoC),它由读取使能微控制器、2倍涓流充电控制器、电流环误差放大器、电压环误差放大器、电压比较器、温度感测比较器、环路选择和多工驱动器、充电状态逻辑控制器、状态发生器、多工器、LED信号发生器、MOSFET、基准电压、电源开机复位、欠电压锁定、过流/短路保护等十多个不同功能的IC整合在一个晶元上.它是一个高度集成、智能化芯片.锂电智能充电过程:涓流充-->恒流充-->恒压充-->电压检测,因此电路设计的关键是要做到:充分保护、充分充电、自动监测、自动控制.锂电池保护电路是封装在锂电池包内的,它由一颗锂电池保护IC和二颗MOSFET组成.在图6中,OD代表过放电控制;OC 代表过充电控制;P+、P-接充电器;B+、B-接锂电池.锂电池保护电路简单工作原理如下:正常装态M1、M2均导通;过充电时M2 OC 脚由高电位转至低电位,电闸关闭,截止充电,实现过充电保护;充电电流方向P+-->P-;过放电时M1 OD脚由高电位转至低电位,电闸关闭,截止充放电,实现过放电保护;放电电流方向P- -->P+.图6:锂电池保护电路锂电池保护电路的PCB板是很小的,设计时必须注意:1. MOSFET尽可能接近B-、P-;2. ESD防护电容器尽可能接近P+、P-;3. 相邻线间距>0.25mm,通过电流大的线要放宽,地线加宽.电源管理芯片的低功耗OMAP系统设计随着半导体设计和制作工艺技术的不断提高,电路板上的期间运行速度将更快,体积将更小.供电系统要求更多的种类的电压、更低的供电电压和更大的供电电流电源设计不再仅仅局限于提供电流、电压和监控温度,还必须诊断电源供应情况、灵活设定每个输出电压参数.普通的模拟解决方案难以满足这些需求.数字电源的目标就是将电源转换与电源管理用数字方法集成到单个芯片中,实现电源转换、控制和通信.数字电源实现了数字和模拟技术的融合,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具备直接监视、处理及适应系统条件的能力.数字电源还可通过远程诊断确保持续的系统可靠性,实现故障管理、过压过流保护、自动冗余等功能.但是数字电源不比传统的模拟电源效率更高,而且成本一般较高.目前数字电源需要大滤波器,这使其工作效率比模拟电源低.本文介绍一种在嵌入式数字信号处理器(DSP)OMAP5912上使用简单的数字电源实现系统低功耗设计的方法.使用TI公司的电源转换和电压监控芯片TPS65010实现对DSP系统各种状态的检测.在不同状态下输出不同的供电电压,减小供电电流,实现整个系统的低功耗运行.该设计方法适用于各种低功耗要求的手持电子设备.TPS65010是TI公司推出的一款针对锂离子供电系统的电源和电池管理芯片.TPS65010集成了2个开关电源转换器Vmain和Vcore、2个低压差电源转换器LD01和LDO2以及1个单体锂离子电池充电器,非常适合手持电子设备的应用要求.当12 V直流电源适配器接通时,芯片无需开关电路.在实际使用中,Vmain可以提供2.5~3.3 V电压,Vcore可以提供O.8~1.6 V 电压,LD01和LDO2可以提供1.8~6.5 V电压.各个不同电压下的电流一般可以达到400 mA,满足大部分手持设备的需求.可以通过I2C总线对TPS65010的各种寄存器进行设置,也可以通过通用的引脚将重要的信息通知TPS65010,例如可以通过LOW_POWER 引脚使TPS65010输出低功耗模式下的工作电压.OMAP5912是TI公司推出的嵌入式DSP,具有双处理器结构,片内集成ARM和C55系列DSP处理器.TI925T处理器基于ARM9核,用于控制外围设备.DSP基于TMS320C55X核,用于数据和信号处理,提供1个40位和1个16位的算术逻辑单元(ALU).由于DSP采用了双ALU结构,大部分指令可以并行运行,工作频率达到150 MHz,并且功耗更低.C55和ARM可以联合仿真,也可以单独仿真.OMAP5912内部专门配置了超低功率设备(Ultra Low Power Device,ULPD).ULPD模块内部结构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ULPD模块主要由复位管理器、FIQ管理器以及睡眠模式状态机组成.片内ULPD和OMAP5912芯片内部的复位产生模块以及芯片IDLE和唤醒状态控制器相连接.片外ULPD的复位管理器负责检测上电复位和手动复位,并将片内的复位信号输出;FIQ管理器专门用于检测电池电压,一旦出现电池电压低于或高于系统要求,或者电池电源质量不高(纹波较大、过冲较大、瞬间脉冲较大)等,FIQ管理器将中断系统工作;睡眠模式状态机负责检测和输出不同的工作方式,在不同的工作方式下将提供不同的电压和电流,从而降低系统功耗.共有3种睡眠模式:正常工作模式、Big Sleep模式和Deep Sleep模式.2 系统硬件结构较完整的手持设备系统主要由OMAP5912、TPS6501O、AD/DA、LCD、SDRAM、人机接口以及Flash组成.其硬件连接如图2所示.图中,DSP是核心控制单元;AD用于采集模拟信号,并将其转变成数字信号;DA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人机接口主要包括键盘接口.Flash保存DSP所需的程序,供DSP上电调用.此外,使用DSP的HPI接口连接到PC机.TPS65010和OMAP5912的连接是实现系统低功耗设计的关键,具体硬件连接如图3所示.TPS650lO可以提供OMAP5912所需的各种电压,但是核心运算单元需要的CVDDA以及重要外设需要的DVDD4由TPS7620l从Vmain电压转换得到.具体的TPS76201的硬件连接如图4所示.TPS7620l将Vmain的3.3V电压转换成1.6 V提供给OMAP,只要Vmain的电压不低于1.8 V,TPS76201都将稳定地输出1.6 V电压,以确保OMAP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深度睡眠状态,核心运算单元和重要的外设都有稳定的电源保证.注意,如果不要求OMAP系统的低功耗设计,CVDDA和 DVDD4可以直接连接到Vcore.TPS65010的Vcore输出1.6 V电压提供给OMAP的其他核,这些核电压在低功耗状态下均可以降低到1.1 V.TPS65010的VLDO1和VLDO2输出2.75V电压提供给OMAP的其他外设,这些电压和常规的3.3 V存在一定的电压差,但不影响数据传输.一般情况下,高电平只要达到2 V以上就可以了;低功耗状态下,VLDO1和VLDO2都降低到1.1 V.使用2个LDO给不同的外设提供电压,是为了在Big Sleep状态下关闭某些外设并同时能够使能其他外设.如果不进行低功耗设计,可以使用同一个LDO提供电压.TPS65010的I2C总线连接到OMAP,便于OMAP对TPS65010的寄存器进行设置.TPS65010的RESPWRON引脚连接到OMAP 的Power_Reset引脚,上电复位后由TPS65010复位OMAP;TPS65010的LOWPWR引脚连接到OMAP的LOW_PWR引脚,OMAP进入低功耗状态由该引脚通知TPS65010,TPS65010将设定的各种电压降低,从而降低系统功耗.4 OMAP5912的低功耗软件设计OMAP5912有3种工作模式,分别为正常工作模式、Big Sleep模式和Deep Sleep模式.正常工作模式下,使能所有的内部时钟和外部时钟以及引脚,此时系统功耗最大,TPS650lO也按照正常工作方式供电.低功耗模式下,随时判断是否有芯片IDLE 请求,如果有则进入Big Sleep模式.在Big Sleep模式下,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外部时钟请求,并根据情况进入Deep Sleep模式.在系统正常工作方式下,如果不需要进行低功耗设计,以上软件无需加入到应用程序中.进行低功耗设计时,就需要对OMAP的各种工作状态进行判断,要在应用程序中加入LOW_PWR信号使能、关闭DSP核、激活并设置唤醒事件、关闭ARM核、激活并设置深度睡眠等软件代码.5 总结本文详细介绍了基于TPS65010和OMAP5912的低功耗系统设计.使用TPS65010的多个电源输出引脚给OMAP的不同单元供电,以便在OMAP的不同工作模式下改变电压输出,降低系统功耗.OMAP根据自身的软件运行情况,随时调整工作模式,并通知TPS65010,使得软件和硬件在低功耗设计上得到互通.该设计方法适用于各种对功耗要求较高的电子设备.高级电源管理芯片FS1610及其应用Fsl610是一款采用专利数字技术生产的高级电源管理控制器件,该器件可为数码相机、智能手机、个人PDA和笔记本电脑等移动设备提供完全可编程的电源系统解决方案.与传统的电源管理方法相比,FSl610能节约20~40%的PcB面积,此外,其完全可编程的专利数字技术.还能极大缩短研发周期.加快产品上市进程.1 FSl610的主要功能IS1610内部的电压检测主要针对的是FSl610芯片的供电输入,而器件的输出则包括8个高效开关电源和3个低功耗LDO,表l所列是其电源输出列表.需要注意的是,FSl610的输出电压和电流都会受到输入电压、电感、电容以及外部诸多元件因素的影响.l 1电源输出FSl610提供有8个开关电源.3个LDO电源和1个始终开启的电源.对这些电源输出的控制一般有三种方式:其一是通过外部的PWREN使能输人引控制;其二是通过串行命令在使用过程中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控制;第三则是按照EEPROM中的设置程序来执行.FS1610的电源输出主要用于降压转换、升压转换、白光LED驱动、低压差稳压、负升压转换和电池供电等.图I所示是用FSl610来驱动白光LED的驱动电路.1.2电源输入FSl610的供电电压范围是2.8~5.5 v.图2所示是S1610的供电输人以及AC适配器和电池之间的切换电路.其中VMAIN 为主电池比较器输入,用来直接监测电池的状态;VIN为主电源供电输入;DBOUT用于断开电池的输出,将它连接到一个外部的P 通道MOSFET,可当检测到电池的无电状态(DB)或者AC适配器有输入时,由该输出置位断开电池和主电源的连接;BATBU为备用电池输人,一般情况下,为了能使芯片正常操作,在BATBU输入引脚上一定要有电压;VBAT为始终开启的供电输出,可由内部开关控制,当SW[2]有效且稳定时,可将SW[2]连接到VBAT来提供电压;否则由BATBU给VBAT提供电压.1 3其他功能FSl610内有一个非易失存储器NVM(EEPROM),可用于保存启动的配置信息,这些信息包括通道电压、通道使能,禁止、个电源的开关顺序以及实时时钟、看门狗、中断等信息.FSl610可通过晶体时钟提供实时时钟的操作.而其可编程报警器则可向CPU发出中断.FSl610片内还集成有一个看门狗定时器,可通过EEPROM编程设置,其定时时间达32s,时间间隔是1ms.但是,由于达到定时时间时,芯片就会复位,所以,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主机必须在程序设置的定时周期结束之前,对WDT进行复位.FSl610应由32.768 kHz晶振、或者具有合适的频率和电压的时钟源来为芯片提供内部时钟.而器件的CLKOUT输出引脚则能为外部提供32.768 kHz的输出.FSl610的nEXTON开关输人端一般连接到瞬间接触开关上,可用来控制芯片的开/关.FSl610分别为不同类型的处理器设计有两个复位输出nIRSTO和nRSTO,而手动复位输入nRSTI则主要用来启动一个硬件复位,以作为主机CPU的系统复位信号.FSl610在需要的情况下可提供中断,并向主机发出警报.这些警报包括低电压,电源通道故障,RTC警报等.同时可以通过串行命令来对中断进行操作.2 Fsl610的内部结构原理图3是FSl610模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由图可见,FSl610以电源管理控制器为核心,可为外部设备提供丰富的电源通道.另外,配合电源管理.FSl610还提供有非易失性存储器NVM、实时时钟RTC、看门狗定时器WDT、中断、复位等系统控制模块.3工作模式FS1610有两种操作模式,分别为串行模式和独立模式.FSl610芯片片可通过I2C、SPI和ART串口来接受主机的控制和管理,也可以在启动后根据EEPROM加载的参数独立工作.低功耗是FSl610的最突出优势之一.该芯片上的各个功能模块在不需要操作时都可以关闭.已进人休眠状态.FSl610会根据不同的环境条件在5种电源状态下自动切换,以使功耗最小化.这5种状态分别为:无电(NOPOWER)状态、关断(SHUTDOWN)状态(即SD状态)、就绪(READY)状态、工作(ACTIVE)状态、低功耗(LOWPOWER)状态.设计时.可以对FS31610的多路电源进行灵活的配置和控制.除了对单个电源通道的开/关操作之外.还可以对电源通道进行分组,然后对各电源组进行操作.电源的启动和关闭顺序,也可以设置存储在EEPROM中,以便主机在操作的过程中来控制.FSl610对芯片提供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故障的监测和管理.这些监测包括:受监测电源正常状态、电源通道故障、电池电压和备用电池监测、热关断、中断.此外,FS1610芯片还可根据EEPROM中的设置,对监测到的不同状态进行不同的操作.4基于FSl6l0的导航仪供电系统FSl610的多电源输出和电源管理功能在便携式设备中应用非常方便.图4是FSl610电源管理控制芯片在基于Sumsang 公司的ARM9处理器S3C2440的导航仪上的供电电路.根据系统的设计要求,该导航仪除了具有基本的GPS导航功能外.还需要高分辨率的液晶屏支持.为此,该系统选用的是LCD模块,该模块是已经包含了背光和控制电路的液晶屏,但需要+3.3 v和+5 v供电.表2所列出是该导航仪系统的电源需求.由于该导航仪通常是采用电池供电,故需要最小化的功率消耗,而且要求各外设都要由系统控制.在图4中用FSl610对导航仪系统进行供电的电源分配方案中,需要注意的是,LCD背光需要400mA电流的+5v供电,而FSl610的升压电路不能提供这么大的电流,因此,设计时应用一个外加的升压电路来提供LCD的背光电源.5结束语本文介绍了高级电源管理控制芯片FS1610的原理和功能,给出了一个FSl610在基于ARM9处理器S3C2440设计的导航仪上的应用方案.采用该方案进行供电的导航仪,不但可以自由控制各个模块电源的开和关,而且可以在不需要的时候关闭模块,以便最小化整个系统的功耗.与传统的方法相比,选用FSl610不但可以明显节省电路板面积.提供更多的通道电压.而且控制也更加灵活电源管理芯片在以太网供电中的应用什么是以太网供电?术语"以太网"是指 IEEE802.3 标准涵盖的各种局域网 (LAN) 系统.以太网协议是在工作场所,通过高速数据电缆将台式 PC 与中央文件服务器连接起来的协议.任何连接到以太网端口的设备,如数据终端、无线接入点、网络摄像机 (web cam) 或网络电话等,都需要通过电池或独立 AC 插座为自己供电.而更为优雅的方法则是能够向连接到以太网的任何设备同时传输电源和数据.如果这种传输方式能够利用现有的以太网布线,则可以保持 100% 的历史兼容性,那将再好不过了.这正是IEEE802.3af 规范中定义的以太网供电 (PoE) 标准所提供的内容.这一新标准于 2003 年 6 月由 IEEE 批准,是通过以太网发送和接收电源信号的标准.PoE 的优点在于:由于每个设备只需要一组连线,因此每个设备的布线更为简单和便宜;免去了 AC 插座和适配器,使工作环境更安全、整洁,成本也更低;可轻易地将设备从一处移至另一处;无间断电源可确保在 AC 电源断电时继续为设备供电;可对连接到以太网的设备进行远程监控.正是这些优点使得以太网供电成为一项从本质上改变了低功耗设备供电方式的全新技术.但就目前而言,推动 PoE 总有效市场增长 (TAM, Total Available Market) 的主力是两类用电设备:无线 LAN 接入点和 VoIP(网络语音)电话.至 2007 年,前者的复合年增长率 (CAGR) 为 38%,达 1500 万个(来源:iSuppli),而支持后者的企业网预计将达到 300 万个.对用电设备的这种需求反过来将推动现有以太网交换机向支持 PoE 功能转移的需求.这是通过使用"中继"(midspan) 来实现的,如图1所示.这些单元的增长至 2007 年预计将达到 800 万,增长率为 68%.在图1的示例中,源头的以太网交换机通过一个"中继"以太网供电集线器将电源"注入"局域网的双绞线电缆来提供 PoE 功能.新的以太网交换机将集成该"中继",从而实现向通过高速数据电缆连接的用电设备 (PD) 供电.这些用电设备可以是网络摄像机 (web cam)、网络语音电话、无线局域网接入点和其他电器设备.不间断电源 (UPS) 将提供备用电源,以防市电断电.电源管理器件用于转换电压和电流,可以用在以太网交换机中,以太网供电"中继"集线器中,以及位于用电设备中的DC-DC 转换单元中.下面各段将对这些功能中的每个功能分别进行讨论.。
DC/DC基本知识DC/DC是开关电源芯片。
开关电源,指利用电容、电感的储能的特性,通过可控开关(MOSFET等)进行高频开关的动作,将输入的电能储存在电容(感)里,当开关断开时,电能再释放给负载,提供能量。
其输出的功率或电压的能力与占空比(由开关导通时间与整个开关的周期的比值)有关。
开关电源可以用于升压和降压。
我们常用的DC-DC产品有两种。
一种为电荷泵(Charge Pump),一种为电感储能DC-DC转换器。
本文详细讲解了这两种DC/DC产品的相关知识。
目录一.1. 工作原理2. 倍压模式如何产生3. 电荷泵的效率4. 电荷泵的应用5. 电荷泵选用要点二.电感式DC/DC1. 工作原理(BUCK)2. 整流二极管的选择3. 同步整流技术4. 电感器的选择5. 输入电容的选择6. 输出电容的选择7. BOOST 与 BUCK的拓扑结构一. 电荷泵电荷泵为容性储能DC-DC产品,可以进行升压,也可以作为降压使用,还可以进行反压输出。
电荷泵消除了电感器和变压器所带有的磁场和电磁干扰。
1. 工作原理电荷泵是通过外部一个快速充电电容(Flying Capacitor),内部以一定的频率进行开关,对电容进行充电,并且和输入电压一起,进行升压(或者降压)转换。
最后以恒压输出。
在芯片内部有负反馈电路,以保证输出电压的稳定,如上图V out ,经R1,R2分压得到电压V2,与基准电压V REF做比较,经过误差放大器A,来控制充电电容的充电时间和充电电压,从而达到稳定值。
电荷泵可以依据电池电压输入不断改变其输出电压。
例如,它在1.5X或1X的模式下都可以运行。
当电池的输入电压较低时,电荷泵可以产生一个相当于输入电压的1.5倍的输出电压。
而当电池的电压较高时,电荷泵则在1X模式下运行,此时负载电荷泵仅仅是将输入电压传输到负载中。
这样就在输入电压较高的时候降低了输入电流和功率损耗。
2. 倍压模式如何产生以1.5x mode为例讲解:电压转换分两个阶段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