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流行热的治疗措施
- 格式:doc
- 大小:23.00 KB
- 文档页数:2
81牛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及治疗措施贾淑君(四川省剑阁县白龙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628308)摘要: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的发展背景下,流行性感冒呈现出高发趋势,严重影响牛的健康生长及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给养殖场户造成了一定的损失,因此积极做好防治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着重对牛流行性感冒的预防及治疗对策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牛;流行性感冒;防治对策;探讨牛流行性感冒简称为流感,属于急性呼吸系统疾病,该病传染性较强,危害性较大,如发现不及时,极易导致全群感染发病,因此养殖场户要密切留意。
1牛流行性感冒症状牛流感的潜伏期为数小时到数天不等,患病牛会出现明显的感冒症状。
患病初期,病牛出现高烧,体温为40℃~42℃左右,呈稽留热,精神状态不佳,食欲明显下降,双眼流泪,四肢无力,低头耷耳,喜饮水,流涎,全身肌肉震颤,个别牛会出现跛行症状。
随着病情的不断发展,病牛四肢出现明显疼痛感,静卧不起,拉稀,食欲逐渐废绝,反刍次数减少,怀孕母牛极易出现流产现象。
发病中后期,病牛频繁咳嗽,发出呻吟,呼吸困难,呈腹式呼吸,瘤胃蠕动音明显减弱,粪便稀软,耳尖冰凉。
继发肺炎的病牛,极易导致窒息死亡[1]。
2牛流行性感冒的预防方法2.1定期给牛做体检为降低牛流感的发病几率,保证牛群的健康生长,养殖场户要重视对牛的体检,定期进行体检,掌握牛群的健康状况。
如在体检的过程中发现有牛只存在高烧、食欲下降、烦躁、呼吸困难等症状,要及时隔离诊断,避免导致疾病的传播。
一般情况下,养殖场户可每月体检1次,在体检过程中要密切留意牛群的行为,患有流感的牛,往往不合群,不愿活动,长卧不起,呼吸不畅,舌头外翻,眼结膜发红,流泪,跛行,一旦发现存在上述症状及行为,要及时进行隔离治疗。
2.2增加营养,提高牛的免疫力养殖人员要认真做好饲养管理工作,加强营养补充,切实提高牛群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降低发病率。
基于此,养殖场户在饲养管理中,要结合实际养殖情况,建立完善的饲养管理制度,为牛群补充充足的营养物质,保证饲料营养均衡,保证牧草的优质性,饲料应易于消化,合理搭配精粗饲料,禁止喂食腐烂变质的饲料。
牛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作者:邵坤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20年第01期在牛的饲养中,疾病在所难免。
疾病发生后,如何预防并减少疾病的发生,如何进行有效地治疗,这是牛的饲养过程中需要非常重视的工作。
本文针对牛的常见病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防治的措施。
1、牛流行热(1)症状特征牛流行热是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它是一种急性的全身性疾病。
主要症状是牛发病后会突然出现高热,表现为流泪、流涎、流鼻涕,食欲废绝,先便秘后腹泻,而且呼吸困难并跛行,严重的会卧地不起。
个别牛发病后会很快传播至全群,造成大面积染病。
(2)治疗措施这种病目前并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措施,只能根据其病情做对症治疗。
主要应在饲养中加强管理,将病源、即吸血昆虫消灭,减少传染源,避免疫病的大面积传播。
重要的措施是进行牛流行热弱毒疫苗的预防接种,可以对本病的流行进行有效控制。
2、牛病毒性腹泻(1)症状特征牛病毒性腹泻是由病毒引起的,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
急性的主要特征是牛突然发热至40℃以上,食欲不振,呼吸加快,流涕,粘膜发炎、糜烂、坏死和腹泻。
此病主要是幼龄牛中发生,发病后犊牛的死亡率高达90%以上。
慢性的主要症状并不明显,主要是导致牛生长发育较慢,变得消瘦,并伴有间歇性的腹泻,病症可持续2-6个月的时间。
(2)治疗措施此病无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应加强对病牛的护理,尽量缓解病情,使牛康复。
可做好预防措施,一是不要从疫区购牛,引进的牛应进行免疫检测,进行隔离饲养,确定无疫情后才可进群。
二是进行消毒处理,用石灰或氢氧化钠对牛舍、用具等进行消毒,粪便应堆积发酵,作为有机肥使用。
三是可对牛犊进行免疫预防注射,控制此病的流行。
3、牛布氏杆菌病布氏杆菌病是一种慢性传染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
此病主要侵害牛的生殖系统和各个关节,染病后会导致妊娠母牛出现流产,流产前病牛出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躁动不安,阴道流粘液等。
公牛发病特牲是引发睾丸炎和关节炎。
(2)治疗措施此病目前没有特别有效的治疗方法,没有特效药物用于治疗此病。
近几年,在我国经济市场的大力影响下,农村养殖业逐渐朝着集约化和现代化发展推进,改变了传统个体散养的模式,为农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增强了农村养殖实例。
但是畜牧养殖最常见也最怕面临的问题就是常见流行病,以牛类养殖为例,在实际养殖活动中,经常会出现常见牛病,同时牛病多为疑难杂症,并且具有人畜共患等流行特点,给牛病的防治工作带来巨大的困难,同时也影响农户的养殖收益。
1. 牛病流行特征1.1疑难杂症多就我国当前的农村牛业养殖活动来说,已经演化出了多种多样的常见牛病,在多种病原混合感染的情况下,给牛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牛病原混合感染一般指的是细菌、病毒和寄生虫混合引发的常见牛病,比如常见的流行性腹泻病都属于混合感染的疑难疾病,经常为牛病的预防和治疗造成困扰。
1.2人畜共患除了疑难杂症以外,牛病还有一大特点就是人畜共患,在现阶段的牛类养殖活动中,牛病的种类繁多,在牛的养殖过程中不但会受到特有疾病的困扰,同时也会受到流行性病的侵袭,这些疾病的病原都是由于病毒和细菌引起的,同时也具有一定的传染性,这些流行性牛病还会传染给其它哺乳动物,同时也会传染到人群中。
对于最常见的流行性牛类疾病就是流行性结核病,同时也是最易在人类中传染的疾病。
1.3牛病发病率高目前,我国地域宽阔,不同地区畜牧业中牛病的种类和形式都有一定的差异,而且牛病的种类众多,结合我省的环境和牛类品种来看,常见的牛病主要包括牛感冒、牛腹泻等疾病,还有一些地区的常见牛病为传染性气管炎,这类疾病属于典型的呼吸道疾病,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一般小牛患病的概率翻倍,而且也很容易引发牛脑炎,为养殖户造成严重的影响。
1.4牛病毒抗药性强就当前的牛病防治工作来说,许多种类的常见病都很难得到良好的抑制,其主要原因受现在的常见牛病的病菌具有较强抗药性的影响,并且病毒也不断发生变异,造成了许多疑难杂症,给牛病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1.5牛营养代谢病在牛类养殖过程中,大部分已经实现了集约化养殖与管理,这种集中饲养的方式一般需要投放大量的饲料,同时由于养殖环境有限,牛缺乏运动空间,因此经常会出现各类营养代谢病。
陕西省镇巴县牛流行热的临床观察与治疗 收稿日期:2012-06-19王明生,熊德旺(陕西镇巴县碾子畜牧兽医站,陕西镇巴 723600))摘 要:介绍了牛流行病学的发病特征,及在陕西省镇巴县的流行现状,通过作者下乡会诊、走访农户等等,总结出一套成功治疗牛流行热病的方案,以供广大畜牧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牛流行热;治疗;防范1 流行病学牛流行热是由牛流行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传染病。
其特征:突发高热、流泪、有泡沫样流涎,鼻漏,呼吸促迫,后躯僵硬,跛行。
牛流行热主要侵害奶牛和黄牛,水牛较少感染。
以3-5岁牛多发,1-2岁牛及6-8岁牛次之,犊牛及9岁以上牛少发。
6月龄以下的犊牛不显有临床症状。
牛流行热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在夏末到秋初、高温炎热、多雨潮湿、蚊蠓多生的季节流行。
具有明显的周期性:约6-8a或3-5a流行一次,一次大流行之后,常隔一次较小的流行。
牛流行热的传染力强,传播迅速,短期内可使很多牛发病,呈流行性或大流行性。
有时疫区与非疫区交错相嵌,呈跳跃式流行。
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吸血昆虫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2 我县牛流行热(疫情)概况近几年来,我县多个乡镇不同程度发生了牛流行热。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我县共发生牛流行热482例,治愈478例,死亡4例;2011年共发生牛流行热515例,治愈510例,死亡5例。
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而疫情较为严重的地区,如观音、兴隆、平安、碾子、巴庙等乡镇,2011年牛流行热死亡率均高达1.3%,超过了全国平均死亡率(全国牛流行热死亡率一般在1%)。
在2012年上半年初步统计中,这一数字已逼近2011年的1.3%,而随着秋季高发期的到来,预计将突破2011年的平均死亡率。
3 牛流行热的病症和治疗方案牛流行热疫情在我县持续升温,不仅危及了牛的健康和生命,也给农户造成了极大的损失。
为及早遏制疫情,我们通过下乡会诊、走访农户、查阅书籍以及与同行的广泛交流,最终,把牛流行热归纳为三个类型和相应三种治疗方案。
牛流行性感冒几天能好?用什么药?概述:春季是牛流行性感冒的高发时期,本病潜伏期短,大多突然发现患牛,若没早发现、早控制,很快就会波及全群感染。
不过该病比较容易发现,一旦有牛感染,细心的养殖人员会发现病牛会有一些发病症状的。
只要及时治疗,是可以治愈的。
但在用药上一定要对症,且要选好药,方可达到更好更快的疗效。
牛流行性感冒几天能好?1、对于病情较轻的患牛,不必治疗,只要在平日注意加强其饲养管理和护理,慢慢的就会自己痊愈的。
1周病情就会发现好转,1周后基本痊愈。
2、病情较重的患牛,一定要进行对症治疗。
几天能好,主要根据治疗措施和病牛病情来决定。
一般发病不太严重的牛经过治疗4天能痊愈,严重的患牛需经过7-10天可痊愈。
牛流行性感冒用什么药?治疗本病最有效药是西药,但在治疗后期的调理用中药却有很好的效果。
所以,最好的用药方案是,中西药相结合。
如西药可用退热药、抗生素和缓泻剂等,中药则可用清热、解毒、润肺、祛湿的中药处方。
1.西药。
西药相比中药,疗效更加明显。
①青霉素、链霉素、10%复方氨基比林。
用这3种药治疗该病,给病牛肌注青霉素240~400万IU,链霉素200~400万IU,10%复方氨基比林20~40mL,可适当掺10~20mL水,每天2次。
②卡那霉素、大青叶注射液、30%安乃近。
用这3种药治疗该病,给病牛肌注卡那霉素100~200万IU,大青叶注射液20mL,30%安乃近20mL,每天2次。
③20%安纳咖、氢化可的松、10%葡萄糖注射液。
用这3种药治疗该病,给病牛静脉注射20%安纳咖20mL,氢化可的松50mL,10%葡萄糖注射液500~1000mL,每天1次。
2.中药。
①蝉蜕15g、香薷15g、神曲30g、蒲公英30g、银花30g、僵蚕15g、木通20g、清油250mL、黄柏20g、滑石30g、连翘25g、生地25g、板蓝根30g、甘草15g等多种药引,共煎水候温内服。
②服用银翘解毒散便可。
牛流行性感冒用药注意事项在治疗本病用药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对于病情轻的牛不予治疗,可自己痊愈,但倘若发现患牛出现高热、流鼻涕、发颤、及呼吸道症状时,就要赶紧隔离治疗,用药越早,效果越好。
中国动物保健2023.10疾病防治摘要:牛流行性热病是由牛流行性病毒引起的一种发热性传染病。
牛的特征是突然高烧、呼吸急促、流泪、组织器官严重的卡他性炎症以及运动障碍。
牛流行热病势很快,但多数是良性过程,大多数感染的病牛在3d 后可恢复正常,因此也被称为牛三日热病。
一旦奶牛生病,牛流行热会在整个牛群中迅速传播,并可能导致牛群大规模疾病,显著降低奶牛的产奶量。
由此可见,如果牛流行热的发生不能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将给养牛场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正确掌握疾病的临床症状和防控措施,以减少牛流行热对牛群的危害。
关键词:牛流行热;牛三日热;防控;发病牛流行热的发病特点、临床症状与防控措施张明成1,平作军2(1.辽宁省北票市北四家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朝阳122129;2.北票市东官营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朝阳122127)doi:10.3969/j.issn.1008-4754.2023.10.019收稿日期:2023-02-15作者简介:张明成(1971.12—),辽宁北票人,本科,高级兽医师,主要从事动物卫生监督及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牛流行热被称为牛流行性感冒,在世界各地广泛流行。
1867年,非洲首次报道牛流行性感冒并分离出病毒,后在非洲的大部分地区、东印度群岛和澳大利亚等地广泛流行。
1971年,在日本发病牛群中分离出了牛流行热病毒。
1976年,中国首次在牛群中分离并鉴定出牛流行性病毒。
牛流行热会造成更严重的经济损失,当种牛被感染时,精子畸形率可能高达70%,严重影响生育能力,当母种牛被感染时会导致繁殖失败、流产死胎和畸形胎儿,当奶牛群被感染时可使奶牛体质下降、产奶量显著减少,牛奶质量达不到标准,并且可能长期无法恢复,影响奶牛厂的经济效益,当役用牛只被感染时,导致跛行的牛劳作能力下降,一些患病牛可能瘫痪,若护理和治疗不当,死亡率可能升高。
牛流行性热可引起身体严重炎症,具有抑制免疫系统的作用,也容易引起其他病原体的二次感染,诱发身体严重疾病。
牛流行热的治疗措施
摘要:牛流行热是牛的一种热性流行病,死亡率高,易造成混合感染。笔者
根据二十多年的实践治疗经验,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
关键词:牛;流行热;治疗;措施
清水县是我省黄牛改良21个重点县之一。近年来,县委、县政府把以黄牛
为主的草食畜牧业作为我县支柱产业来抓,目前黄牛存栏量达到10万头以上。
牛流行热是牛的一种热性流行病,又名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牛的一种急
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其特征是突然高热,呼吸道和消化道严重卡他性炎症和
运动障碍.发病率中等,死亡率高,给我县的黄牛养殖业带来一定的威胁。此病
春夏最为流行,呈散发性,以新购进的外地牛最易感,从而造成混合感染。
1典型病状
两眼红肿流泪,流脓性分泌物,一侧或两侧有薄膜状膜雾,行走障碍,少精
无神,食欲减少或废绝,先便秘,后拉稀,粪便呈黑色,重着卧地不起,回头顾
腹,左侧卧地,口内流涎,死亡率高达50%左右。
2诊断
听诊心跳加快,心率不齐,每分钟100~120次。体温升高到41~42 ℃左
右。瘤胃蠕动缓慢或停滞,尿量减少,尿呈黄赤,有的出现神经症状,对外界事
物敏感。此病诊治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笔者经治260多头,治愈率达72%。
3与其它易混淆疾病的区别
3.1与牛焦虫病的区别焦虫病病牛没精神,不好好吃草,走路气喘,体温40.5
0 ℃,呼吸90次/分,脉搏100次/分,瘤胃蠕动迟缓,角膜苍白,巩膜有轻度黄染,肩前
淋巴结肿大.在显微镜下镜检可检出焦虫。
3.2与牛创伤性心包炎病的区别创伤性心包炎病病牛食欲减退,行走困难,
特别是走下坡路。病牛消瘦,背腰弓起,体温40.80℃,心跳每分钟95次,听诊有
摩擦音,颈静脉高度充血,脉波增强,严重着颌下出现水肿。
3.3与牛瘤胃积食病病发时的区别瘤胃积食病病发时也出现运动障碍,双眼
流泪(但不红肿),体温41.50 ℃, 食欲减少或废绝, 左侧卧地,口内流涎, 回头顾腹.
但排泄物量少且为干粪、手压瘤胃似面团状且留有压痕、反刍停止为瘤胃积食病
的典型症状。
4治疗
4.1西药治疗早期用654~2针或阿托品针5ml,每日两次肌注,可缓解胆痉
挛,使腺体分泌减少,必要时选用胆碱对抗药物。
4.2中药治疗经临床实践应用典型代表方为“桃红四物汤”加减、“清瘟败毒
饮”加减等处方。
4.2.1中药典型代表方“桃红四物汤”加减处方:
当归30g赤勺30g生地30g川芎20g桃仁15g
红花10g蒙花30g郁金30g内金30g 玉片20g
复皮30g神曲60g厚朴30g枳壳30g 草明30g
黄连10g甘草20g。
4.2.2中药典型代表方“清瘟败毒饮”加减处方:
连召30g 二花30g 牛子30g生地50g元参50g
黄芩30g大青叶50g 板兰根40g 柴胡30g 葛根30g
薄荷20g 甘草10g
4.2.3中药典型代表方验方:
贯仲100g苍术30g佩兰叶30g苦参30g黄芩30g
大青叶50g甘草10g
4.3民间土验方猪苦胆3个,用山泉水浸泡一昼夜,连服三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