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123.00 KB
- 文档页数:75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 411002—2012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三册:变电土建工程(上篇)2012-06-30发布 2012-06-30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南方电网公司颁布该标准的文件总目录第一册输电工程篇第二册变电电气安装工程篇第三册变电土建工程(上篇)变电土建工程(下篇)第四册变电电气试验工程篇第五册变电继电保护工程篇第六册变电自动化工程篇第七册变电通信工程篇第八册配网工程篇前言《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的修编,是公司为贯彻国家“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努力实现公司“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目标,加强电网建设工程质量采取的重要措施。
该标准的颁布实施,为南方电网建设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和评定的规范化及标准化工作提供了统一的技术支撑。
在今后一段时期内,该标准将对提高电网建设工程质量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
《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共八册(合计九本),第一册为输电工程篇,第二册为变电电气安装工程篇,第三册为变电土建工程篇(上、下篇),第四册为变电电气试验工程篇,第五册为变电继电保护工程篇,第六册为变电自动化工程篇,第七册为变电通信工程篇,第八册为配网工程篇。
《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的修编,是依据国家建设工程质量及电力行业相关标准,并充分总结和吸收全国输变电行业,尤其是南方电网五省(区)各输变电施工企业在施工质量、工艺管理的经验基础上,并在南网五省(区)公司系统广泛征求意见,经公司系统有关专业技术人员认真细致的修编而成。
《10kV~500kV 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是一部结合工程实际,而又有突破和创新的工程质量检验、验收和评定标准。
本标准有8 个突出点:1、本标准体现了“基建和生产使用同一套验收标准”的管理思想。
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三册变电土建工程(上篇)1 总则1.1 为实现输变电及配电工程“基建和生产使用同一套验收标准”的管理要求,强化和落实业主项目部及启委会验收组的项目质量验收管控工作,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2 本标准系中国南方电网公司《10~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三册:变电土建工程篇),包括主控综合楼工程、继电保护室工程、配电装置室工程、水泵房与水池、消防小间工程、其它建筑物工程、500kV屋外配电装置工程、220kV屋外配电装置工程、110kV 屋外配电装置工程、35kV屋外配电装置工程、10kV屋外配电装置工程、主变区域工程、站区道路、电缆沟、照明及其他工程、站区给水、排水工程工程、围墙与大门工程、进站道路工程、场平工程等方面,规定了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检验方法。
本标准中,引用国家标准和相关行业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以符号☆标注。
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所属110kV~500kV变电土建(新建、改建、扩建)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对其他电压等级的工程亦可参照执行。
1.3本标准的内容依据现行国家有关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管理标准、技术标准及电力行业有关标准编制。
1.4 工程参建单位和生产运行单位所开展的基建工程质量验收工作应依据本标准执行。
1.5 本标准中的施工质量检查、验收和单位工程质量评定除应执行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
1.6本标准中的质量验收表单均为通用性表单,如在使用过程中,遇到有关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等带来的质量验收表单无法适用的情况,施工单位可依据设计资料和厂家供货技术资料以及相关的技术标准自行制定质量验收表单,但使用前需要报监理单位审核,建设单位审批。
1.7 施工单位内部质量检验应采用三级检验制度1.7.1施工队(班)对所施工的分项工程应进行100%的质量自检。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110kV及以上变电站运行管理标准Q/CSG 2 1002—20082008-01-08发布 2008-01-08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录前言 (1)1 总则 (2)2 规范性引用文件 (2)3 术语和定义 (3)4 管理模式、值班方式及人员岗位配置 (3)4.1 管理模式 (3)4.2 运行值班方式 (4)4.3 运行人员及岗位配置 (4)5 运行管理 (4)5.1 运行监视 (4)5.2 设备巡视 (7)5.3 交接班 (7)5.4 事故、异常处理 (7)5.5 电气操作管理 (8)5.6 设备维护 (9)5.7 设备定期试验及轮换 (9)5.8 电量抄录管理 (10)6 设备管理 (10)6.1 设备状态评价 (10)6.2 设备验收 (10)6.3 设备缺陷管理 (11)6.4 备品备件管理 (12)6.5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管理 (12)7 安全管理 (12)7.1 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12)7.2 应急预案 (13)7.3 安全活动 (13)7.4 “两票”管理 (13)7.5 防误闭锁系统的管理 (14)7.6 安全工器具管理 (15)7.7 安全设施管理 (15)7.8 消防安全管理 (16)7.9 施工安全管理 (17)8 技术管理 (17)8.1 设备台帐 (17)8.2 资料管理 (18)8.3 规程制度 (22)8.4 记录报表 (22)9 培训管理 (22)10 站务管理 (23)10.1 计划管理 (23)10.2 劳动管理 (23)10.3 接待管理 (23)10.4 车辆管理 (24)10.5 公用钥匙管理 (24)10.6 会议管理 (24)10.7 后勤管理 (25)10.8 报纸和期刊 (25)11 安健环、视觉识别系统 (25)附表1: 有人值班变电站变电运行人员配置表(资料性附表) (27)附表2:集控中心变电运行人员配置表(资料性附表) (27)附表3:监控中心变电运行人员配置表(资料性附表) (27)附表4:巡维中心人员配置表(资料性附表) (28)附表5:有人值班变电站岗位设置表(资料性附表) (28)附表6:无人值班变电运行岗位设置表(资料性附表) (28)附表7:安全工器具基本配置表 (29)附表8:办公设施基本配置表 (31)附表9: 生活设施基本配置表 (32)附图1:变电站运行管理模式框架图 (33)附图2:有人值班变电站调度指令流程 (34)附图3:无人值班变电站(集控管理模式)调度指令流程 (35)附图4:无人值班变电站(巡维中心)调度指令流程 (36)附图5:无人值班变电站(监控中心)调度指令流程 (37)附图6:有人值班变电站事故处理流程图 (38)附图7:集控中心事故处理流程图 (39)附图8:巡维中心事故处理流程图 (40)附录1:安全工器具检查内容及规范 (41)附录2:变电站应配备的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42)附录3:变电站应具备的规程及技术资料 (43)附录4:变电运行班组应具备的管理标准、制度 (45)附录5:变电运行运行班组应具备的记录、报表 (46)前言为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成为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实现南方电网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目标,确保南方电网连续、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要求,规范110kV及以上变电站、500kV换流站的运行管理,特制定本标准。
供电厂3kV及以上输变电设备的检验项目及周期的管理规定1 范围本管理规定依据国家标准规定了能源动力公司供电厂输变电设备的交接试验、预防性试验、诊断试验、检修后的电气检验的项目和周期。
试验方法和标准则按国家标准和电力行业的相关规定以及技术操作规程执行。
2 引用标准GB50150-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湖北省电力公司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实施细则3 定义交接试验:判断新安装的电气设备投运前的设备状态需要进行的试验。
定期试验:判断设备状态必须按一定的周期进行的试验。
检修试验:判断检修质量和检修后的设备状态需要进行的试验。
诊断试验:根据运行检查、定期试验、设备自身或同类设备运行情况等判断设备内部可能有异常时,为进一步分析确认可供选择进行的试验。
大修(也称恢复性检修):设备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后,设备基准零件磨损严重,主要精度、性能大部分丧失,必须经过全面修理,才能恢复其效能时使用的一种修理形式。
小修(也称定期维修):是指两次大修之间的检修,以便对大修后设备在技术性能上起巩固和提高的作用,也是对大修的补充。
临修:是指除定期的大小修外,需将设备停运的检修。
4 总则4.1 本管理规定中规定了供电厂的输变电设备的交接试验、预防性试验、诊断试验、检修后的电气检验的项目和周期。
4.2 新设备投产验收后应按本规定的项目和周期进行检验。
4.3 设备的检验应有计划的进行,产权单位应结合设备的大、小修或生产计划制订检验计划,做到对停电检验工作进行统筹安排,尽量避免设备的重复停电,重复检验。
4.4 检验结果的判断,除与有关标准、历次检验结果进行比较外,还应结合设备自身的运行情况(如是否过载、是否遭受过电压或短路冲击、是否发生过外部闪络等)及同型号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
如果在相同型号设备上重复出现某类故障,对同型号的其他设备应采取措施,或进行必要的检验或缩短检验周期,以防止同类故障的发生。
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检测管理工作标准1 总则1.1 通过对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检测过程实施控制,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有考核,持续改进,保证各项工作平稳有序地开展,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要求,满足顾客、相关方及员工的要求,实现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实现设备运行全过程管理,确保运行的安全性和功能的有效性。
1.2 本标准规定了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检测工作要求,适用于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从事输电线路运行、检修、检测工作的人员。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以下引用、应用文件如经修订,以最新版本为准。
2.1 引用《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19001-2008)7.5、8.2.3、8.2.4《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GB/T28001-2011)4.4.6《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4.4.6《中国南方电网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2012年版)》6.6、6.7《电力建设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及达标评级标准》5.5.3 、5.7.1.1 、5.7.1.4 、5.7.1.9 、5.7.2.3、5.7.2.8、5.7.3.2《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程》(DL/T741—2010)全文《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电力线路部分》(GB26859-2011)4.2条 4.3条5.2条《输电线路运行管理标准》(Q/CSG 21011—2009)全文《关于印发南方电网公司《设备缺陷定级标准(试行)》和《设备缺陷标准库(试行)》的通知》南方电网设备〔2014〕12号全文,含《设备缺陷定级标准(运行分册)(试行)》全文、《输电设备缺陷定级标准(运行分册)(试行)》全文、《输电设备缺陷标准库(运行分册)(试行)》全文《云南电网公司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维护工作导则》(QB/YW206-16-2007)全文《云南电网公司输电线路委托运行维护管理业务指导书》Q/CSG-YNPG410003-2013全文《输变电设备缺陷管理标准(试行)》(QB/YW206-11-2007)全文36-1《云南电网公司输电设备委托运行维护合同》全文《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气工作票业务指导书》(Q/CSG-YNPG410035-2014)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35~500kV架空线路状态评价导则(试行)》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架空线路树障防控工作导则》全文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配电线路防外力破坏工作导则(试行)》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1995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六十号公布)18条19条2.2 应用《安全工器具与个人防护用品管理工作标准》Q/CSG-YNPG-SBD214029-2015《云南省送变电工程公司运检档案管理办法(试行)》〔2007〕10号《电网运检分公司架空输电线路现场运行规程》《电网运检分公司技术管理制度》《电网运检分公司作业过程控制管理办法》《隔离闭锁管理工作标准》Q/CSG-YNPG-SBD214043-20153 术语与定义3.1输电线路:是电网中传送电能的设备,包括110(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架空线路和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施(如光缆、电力隧道等)。
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2021年1月目录前言 (I)1范围 (1)2标准性引用文件 (1)3定义 (1)5变压器检测工程、周期和标准 (4)6套管检测工程、周期和标准 (5)7电流互感器检测工程、周期和标准 (6)8电压互感器、耦合电容器检测工程、周期和标准 (8)9避雷器检测工程、周期和标准 (9)10 GIS本体检测工程、周期和标准 (10)11开关柜检测工程、周期和标准 (11)12敞开式SF6断路器检测工程、周期和标准 (12)13高压电缆带电检测工程、周期和标准 (13)附录A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标准 (17)附录B 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典型图谱 (18)附录C GIS超高频局部放电检测典型图谱 (21)附录D 高压电缆局部放电典型图谱 (29)附录E 编制说明 (30).前言电力设备带电检测是发现设备潜伏性运行隐患的有效手段,是电力设备平安、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
为标准和有效开展电力设备带电检测工作,参考国内外有关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附录A为标准性附录,附录B、附录C、附录D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
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北京市电力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本标准参加起草单位:江苏省电力公司、福建省电力公司、湖北省电力公司本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刘庆时、张国强、丁屹峰、韩晓昆、黄鹤鸣、杨清华、赵颖、闫春雨、毛光芒、彭江、牛进仓、孙白、王承玉本标准由国家电网公司生产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主要电力设备带电检测的工程、周期和判断标准,用以判断在运设备是否存在缺陷,从而预防设备发生故障或损坏,保障设备平安运行。
本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上交流电力设备的带电检测。
2 标准性引用文件以下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7354 局部放电测量GB/T7252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标准GB7674六氟化硫封闭式组合电器GB/T8905六氟化硫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验导那么GB/T 5654 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DL/T5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664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应用标准DL 419电力用油名词术语DL 429.9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定法Q/GDW 168 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 169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评价导那么Q/GDW 170 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状态检修导那么Q/GDW 171 SF6高压断路器状态评价导那么Q/GDW 172 SF6高压断路器状态检修导那么3 定义3.1带电检测一般采用便携式检测设备,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的现场检测,其检测方式为带电短时间内检测,有别于长期连续的在线监测。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2004变电运行管理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系统的变电运行及其管理部门。
本标准规定了变电运行及其管理部门的主要业务及工作规范。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和文献中的条款通过《变电运行管理标准》的引用而成为该标准的部分条款或内容。
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的所有修改单或修订版本均不适应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GB 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 408—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变电站运行导则》南方电网系列标准:Q/CSG××××—2004《变电站安健环设施标准》Q/CSG××××—2004《工作票技术规范》Q/CSG××××—2004《电气操作导则》Q/CSG××××—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2004《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技术规范》Q/CSG××××—2004《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变电运行业务:是指围绕变电设备运行开展的各项管理工作,主要业务包括:生产计划管理、设备管理、安全管理、技术管理、变电站运行管理等。
变电运行部门:是指变电运行业务实施主体,是变电设备运行的直接责任者,具体形式如:变电部、变电管理所、变电巡维部、变电工区等。
变电站运行人员:是指具体负责变电站运行管理的生产人员,包括集控站、巡检站、运行操作班等工作人员。
Q/CSG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第三册:变电土建工程(上篇)2012- - 发布 2012- - 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南方电网公司颁布该标准的文件总目录第一册输电工程篇第二册变电电气安装工程篇第三册变电土建工程(上篇)变电土建工程(下篇)第四册变电电气试验工程篇第五册变电继电保护工程篇第六册变电自动化工程篇第七册变电通信工程篇第八册配网工程篇目次前言上篇1 总则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4 职责和评定范围5 通用工程5.1 一般规定5.2 单位工程定位放线5.3 土石方及基坑工程5.4 地基及地基处理工程5.5 地下建筑防水工程5.6 特殊施工法防水工程5.7 排水工程5.8 注浆工程5.9 砌体工程5.10 混凝土结构工程5.11 钢结构工程5.12 地面与楼面工程5.13 抹灰工程5.14 门窗工程5.15 吊顶工程5.16 轻质隔墙工程5.17 饰面板(砖)工程5.18 幕墙工程5.19 涂饰工程5.20 装饰装修细部工程5.21 屋面工程5.22 防腐蚀工程5.23 建筑给水、排水工程5.24 建筑电气工程5.25 通风与空调工程5.26电梯工程6 屋外配电装置6.1 一般规定6.2 构支架基础与设备基础6.3 构架制作与安装6.4 支架制作与安装6.5 防火墙6.6 GIS (HGIS)基础6.7 主变、高抗及电抗器基础7 站区道路、电缆沟、照明及其它7.1 一般规定7.2 站区道路7.3 电缆沟7.4 站区照明7.5 围栏及操作小道7.6 独立避雷针8 站区给水、排水工程8.1一般规定8.2站区给水工程8.3站区排水工程9围墙与大门9.1 一般规定9.2 围墙9.3 大门10 进站道路10.1 一般规定10.2 路基与路面基层工程10.3 排水工程10.4 挡土墙10.5 边坡防护工程10.6 桥涵工程10.7 路面工程11 场平工程11.1一般规定11.2土石方工程11.3挡墙工程11.4边坡防护工程11.5站外排水工程12 附则附录A(规范性附录)单位(子单位)工程观感质量检查方法及要求附录B(规范性附录)预埋件制作、安装质量标准附录C(规范性附录)钢筋焊接及机械连接接头质量标准附录D(规范性附录)混凝土强度评定及生产水平统计标准附录E(资料性附录)直埋螺栓固定钢架质量标准与检验方法附录F(规范性附录)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排水管尺寸及安装允许渗水量质量标准附录G 分项工程施工质量问题关注点附录H表格使用说明附录I施工技术管理表附录J施工过程记录表附录K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表附录L相关的质量验收记录表前言《10kV~500kV输变电及配电工程质量验收与评定标准》的修编,是公司为贯彻国家“百年大计,质量第一”方针,努力实现公司“打造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国内领先、国际著名企业”的战略目标,加强电网建设工程质量采取的重要措施。
中石化天津分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和促进公司电力可靠性管理,提高公司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水平,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总部设备管理制度,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电力可靠性管理的基本任务是:建立科学完善的可靠性管理网络和评价、指导、分析、预测系统,努力提到电力设备安全、可靠、经济运行水平.第三条电力可靠性统计评价工作执行以下标准标准: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793-2001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7-2003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DL/T 836-2003新建发电机组启动试运阶段可靠性评价办法第四条本规定适用于天津石化公司所属各二级单位.第二章管理机构与职能第五条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公司成立电力可靠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公司设备管理部是天津石化可靠性管理工作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对外协调工作.第六条可靠性数据和信息的统计及上报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的规定,维护可靠性指标的公正性、准确性与权威性.禁止任何单位、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的干预.第七条,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电力可靠性归口管理,主要职责为:一贯彻执行中国石化有关电力可靠性管理规定,制定适合于本企业安全生产特点的电力可靠性管理实施细则和奖惩制度等.二分解落实集团公司下达的电力可靠性指标,并实施监督和考核.将可靠性指标作为考评电力生产单位的一个重要依据.三按照电力可靠性管理有关规程及规章制度,统计、分析本企业各类可靠性数据和信息,并按规定上报.四运用可靠性管理方法安排设备检修计划,并将可靠性指标的变化情况作为评估检修质量及技术改造效果的主要依据.五运用可靠性分析评价理论,定期对本企业设备可靠性水平进行评价,提出改善本企业电力设备可靠性的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六定期召开本企业电力可靠性分析会,全面评价设备制造、施工安装、运行检修等因素对设备可靠性的影响,并制订年度可靠性管理的目标和措施;七定期进行可靠性业务培训,确保一线人员能准确判断设备可靠性状况,正确填写可靠性记录.第三章可靠性统计、分析和评价第七条电力可靠性的设备状态、术语和评价指标的定义按发电设备可靠性评价规程、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规程、供电系统用户供电可靠性评价规程的规定执行.一发电设备1、在使用:指机组处于要进行统计评价的状态.2、可用:指机组处于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是否在运行,也不论其能够提供多少容量.可用状态还分为运行和备用两种状态.3、不可用:指机组因故不能运行的状态,不论其由什么原因造成.不可用状态还可分为计划停运和非计划停运两种状态.4、停用机组:指机组经企业批准封存停用或长期改造停用者.处于该状态的机组不参加统计评价.二供电系统1、供电状态:用户随时可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2、停电状态:用户不能从供电系统获得所需电能的状态,包括与供电系统失去电的联系和未失去电的联系.对用户的不拉闸限电,视为等效停电状态.自动重合闸重合成功或备用电源自动投入成功,不能视为对用户停电.第八条可靠性统计评价范围包括发电机组、辅助设备、变配电设施、用电设备.第九条机组统计范围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和主变压器包括高压出线套管及其相应的附属、辅助设备、公用系统和设施.第十条辅助设备的统计范围包括磨煤机、给水泵组、送风机、引风机、高压加热器等.第十一条变配电设施统计范围包括变压器、电抗器、断路器、电流互感器不含附设于断路器、变压器内不作独立设施注册的套管型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含电容式电压互感器、隔离开关、避雷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架空线路、全封闭组合电器、母线等.第十二条母管制机组除统计汽轮发电机组外,锅炉应单独进行统计.锅炉的状态、术语定义和评价指标等除下列相应变动外,其余均与机组的相应规定相同.一将“机组”、“并网”分别改为“锅炉”、“并炉”,“发电量”改为“蒸发量”.二由于锅炉以外设备引起锅炉“停运”,改记为“备用”;三“运行”是指锅炉处于主蒸汽管连通蒸汽母管工作的状态.第十三条企业按月度、季度、年度统计分析电力可靠性信息,编写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应已统计数据为基础,内容应包括:主要可靠性指标月度和年累计完成情况、与上年同期对比情况、与目标值的偏差分析;对事件类别、原因和损失等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建议.第十四条对非计划停运、降出力事件必须客观分析原因,并详细记录.对于机组非计划停运时间超过300小时、主要输变电设施非计划停运时间超过1000小时、变电站全站非计划停电、大面积停电等重大事件,应在8小时内上报公司设备管理部.第十五条各单位本应将电力生产设备的分析与评价工作列为为本单位设备动力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通过对设备的可靠性分析和评价,发现设备的薄弱环节和安全隐患,对设备的运行方式、检修、技术改造等工作提出指导性意见,超前控制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水平.第十六条可靠性的分析是在可靠性信息的收集统计基础上,通过对以往事件数据的分析,指出设备存在的和不断变化的危险因素及其发生规律.可靠性的评价是通过对危险因素严重程度的分析,对设备的安全情况进行“定性”和“分级”,得出可靠性的结论.第十七条可靠性管理设备项目应与在役设备一致,基础数据应与实际运行状况一致.新建机组自并网之日起开始进行可靠性统计,其他设备自投入运行之日起开始进行可靠性统计.第十八条各单位应定期统计分析电力可靠性信息,开展设备可靠性分析评价,并按规定时间上报公司设备管理部.对可靠性统计数据、评价报告上报的要求:㈠每月5日前上报上月发电机组机可靠性数据.㈡每季度第一个月8日前上报上季度发电辅机设备、变配电设施、用电设施可靠性数据.㈢每季度第一个月8日前上报上季度分析评价报告.㈣每年1月1日前上报上年度分析评价报告.第四章信息管理第十九条电力可靠性信息的统计上报工作应严格执行有关规程的规定,维护可靠性指标的公正性、准确性和权威性.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以任何形式对可靠性数据进行不正当的修改.第二十条可靠性信息的统计和传送要及时、准确、完整,能够客观地反映设备健康状况和运行维护水平.。
2023-11-07CATALOGUE 目录•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概述•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和方法•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步骤和程序•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实践与案例•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的改进与发展趋势01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概述定义与特点定义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完成项目的执行过程、效益和影响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和总结,以改善未来新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水平。
特点后评价具有综合性、对比性、客观性和反馈性的特点,它通过对项目全过程的回顾和总结,提供经验和教训,为提高项目的决策水平和投资效益提供重要依据。
推动行业发展通过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后评价,可以发现行业发展的趋势和问题,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指导和支持。
项目后评价的重要性提高投资效益通过对项目的实际效果进行度量和评价,可以了解项目的投资回报率、投资回收期等指标,从而更好地衡量项目的经济效益。
优化项目管理通过对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管理方法、技术手段、组织结构等进行总结和评价,可以发现项目管理中的不足和问题,为今后的项目管理提供改进方向。
提升决策水平通过对项目的决策过程进行回顾和分析,可以发现决策中的不足和问题,为今后的项目决策提供经验和教训,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起源项目后评价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为了对政府投资的项目进行评估和监督而设立的。
项目后评价的历史与发展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项目后评价逐渐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成为项目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中国,项目后评价工作也逐渐得到了重视和应用。
未来趋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和项目管理理论的不断创新,项目后评价将更加注重数据分析和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以提供更准确、更快捷的评价结果和服务。
同时,随着绿色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项目后评价也将更加注重环境影响和社会效益的评价。
02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内容和方法项目实施过程评价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流程,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调试和验收等环节。
分层教学参考文献分层教学参考文献篇一:参考文献1[1]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S].广东:南方电网,2004.[2]郭永基.电力系统可靠性分析(上、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3]Ali A. Chowdhury,Don O. Koval.配电系统可靠性实践方法及应用[M].王守相,李志新.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3.[4]谢开贵,胡博.超(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可靠性评估、优化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5]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Visual Basic程序设计教程(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6][7]安剑,孙秀梅,巩建华.Visual Basic项目开发案例全程实录(第2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8]王金娟.太原地区220KV赵匡架空线状态评估研究与应用[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4.[9]董邦洲.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及隐形故障诊断[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7.[10]何迎春.基于故障树的架空输电线路可靠性评估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2.[11]张宁.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可靠性的FTA法研究[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07.[12]赵联英.塞北地区500kV输电线路状态评价及对策研究[D].北京:华北电力大学,2012.[13]张彤.考虑特殊区段的架空输电线路可靠性评估与检修决策方法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14]卢乐书,陈振辉,张杰.OPGW光缆用于高压架空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研究[J].电力信息与通信技术,2014,(10):73-75.[15]李洋,王彦卿.超声波、紫外技术在配网架空线路检测中的应用[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4,(04):9-11.[16]丁陶.高压架空输电线路视频在线监测系统开发和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30):143-145.[17]王彪,张艳军.红外测温技术在架空输电线路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河北电力技术,2014,33(04):18-20.[18]祁树文,高山,梁晓亮.基于GPRS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J].吉林电力,2008,36(02):45-46.[19]黄文焘,邰能灵,范春菊.基于杆塔结构力学测量的线路覆冰在线监测系统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24):71-76.[20]乐振春,刘文韬,赵文彬.基于图像识别的嵌入式架空线路监测系统[J].华东电力,2014,42(01):61-66.[21]王敩青,戴栋等.基于在线监测系统的输电线路覆冰数据统计与分析[J].高电压技术,2012,38(11):3000-3007.[22]张予.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覆冰在线监测系统[J].高电压技术,2008,34(09):1992-1995.[23]王孔森,孙旭日,盛戈皞等.架空输电线路导线弧垂在线监测误差分析及方法比较[J].高压电器,2014,50(04):27-34.[24]杨之望,薛伍德.架空输电线路的在线监测[J].华东电力,2013,41(04):780-785.[25]郭昊坤,衡思坤.架空输电线路导线舞动在线监测系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4):3464-3467.[26]张喜泽,张大义,蔡丹宙等.大跨越导线测振及监测技术研究[J].电线电缆,2011,(05):42-45.[27]周海滨,董明,任重等.振动频谱法在架空输电线路张力检测中的应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2,(04):12-18.[28]陈琦.对输配电线路故障的在线监测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02).[29]裴慧坤,岳鑫桂.智能故障定位监测系统在高压架空线路跳闸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27):98-99.[30]何清,汪涛,金涛等.输电线路覆冰监测技术[J].湖北电力,2009,33(01):16-17[31]陈金熠,范春菊,胡天强等.考虑架空输电线路状态的线路覆冰监测系统的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2,40(15):93-98.[32]彭向阳,周华敏,郑晓光.架空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建设及运行分析[J].电力建设,2009,30(09):20-24.[33]郑耀华.架空输电线路走廊树障在线监测关键技术研究[J].核电信息,2014,(24):150-151.[34]孙凤杰,赵孟丹,刘威等.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研究[J].南方电网技术,2012,6(04):17-22.[35]王秋瑾.架空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电力信息化,2009,7(11):59-62.[36]ZhouJing,GuLongfei,LiWei.A Centralized Monitoring and Analysis System ofTransmission Lines in Mined-out Area[A].2011 6TH IEEE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AND APPLICATIONS,2011:2774-2777.[37]DengYuanjing,RenXichun, Xia Kaiquan.Technology and Application of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 Corridor Inspection[A]. AER-Advances in Engineering Research[C].2014,1111-1114.[38]Kumar Pradeep,SinghAsheesh K. Single Measurement Based Mechanical State Estimation for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s with Level Spans[A]. IEEE International Energy Conference[C].2014,633-637.[39]WeiZhen-Bo,GongHui,JiangLe,prehensive risk based operational status assessment of transmission line[C]. IEEE International Energy Conference[C].2014,232-237.[40]WangKongsen,ShengGehao,al.Operation risk assessment of atransmission line dynamic line rating system[J].DianliXitongZidonghua/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1,35(23):11-16.[41]ZhangJiangang,SunPeng,al.Research on development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the online monitoring and condition assessment expert system oftransmission lines[J].Information Technology Journal,2013,12(17):4192-4195.[42]HaoBing,ZhiLi.Wire suspension system based on fault tree analysis running condition assessment[J]. Advanced Materials Research,2014,1401-1402.[43]Qin W.,MengF,al.Transmission Lines Operating Reliability Evaluation Based on Real-time Power Flow[A].2012:606-610.[44]阳林,郝艳捧,李立浧等.采用多变量模糊控制的输电线路覆冰状态评估[J].高电压技术,2010,36(12) :2996-3001.[45]吕静芸,韩富春.Vague集相似度量分析在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中的应用[J].电气技术,2008,(03):73-81.[46]姜涛,韩富春,范卫星.基于粗糙集理论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J].电气技术,2007,(04) :58-60.[47]韩富春,周林伟,贾雷亮,周国华.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架空线路运行状态的评价[J].高电压技术,2009,35(2):399-402.[48]万龙,韩富春,张强.基于不确定层次分析法的架空输电线路综合评价[J].电力学报,2007,22(02):180-183.[49]韩富春,董邦洲,贾雷亮等.基于贝叶斯网络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08,20(01):101-104. [50]张鑫,韩富春.基于蒙特卡罗的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模型[J].电气技术,2007,(04):74-78.[51]郭晓敏,韩富春,简靖森等.基于状态空间法的架空输电线路的可靠性评估[J].电气技术,2006,(07):39-41.[52]宫宇,王奇.一种新颖的高压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估方法[J].电磁避雷器,2015,(06):18-23.[53]王成江,李红艳,范开明等.基于Delphi法和分层模型的输电线路状态评价[J].三峡大学学报,2012,34(05):52-57.[54]何乐彰,张忠会,张琪琪.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的输电线路状态评估[J].电力与能源,2014,35(03):349-352.[55]王奇,钱海,常安,宋云海等.基于数字电网统一功能架构的高压输电架空线路专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华东电力,2014,42(4):698-703.[56]刘泽坤,于虹,郭铁桥.电网状态评估防范体系在输电线路中的应用[J].云南电力技术,2014,42(04):49-52.[57]冯剑飞,王臻卓.基于正态云模型的架空输电线路状态评估[J].机电信息,2011,(24):66-67.[58]纪航,刘新平,杨庆华,孟夏卿.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超高压输电线路状态评估方法思考[J].华东电力,2009,37(07) :1122-1126.[59]韩富春,张宁,童国力等.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评估的FTA法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38(01):45-47.[60]陈丽娟,李霞.2011年全国输变电设施可靠性分析[J].中国电力,2012,45(07):89-93.[61]张逸群,张金光,郑福斌.输电线路运行档案智能化管理与状态评估系统的研发与应用[J].电气技术,2010,(05):68-71.[62]韩富春,刘亚新等.老旧架空输电线路评估状态标准的研究[J].山西电力,2005, (06):1-3.[63]李冰然,夏临闽,赵晶晶.基于模糊评价和风险矩阵的输电线路风险评估[J].电力与能源,2014,35(06):672-677.[64]张宁,韩富春,童国力等.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状态的可靠性评价[J].山西电力,2006(05):9-10.[65]杨帆,查星,黄江龙等.基于贝叶斯网络和分层模型的输电线路状态评估[J].电子世界,2014,(11):41-42.[66]王洪,柳亦兵,董玉明等.基于短期振动测量数据的线路振动状态评估方法[J].电网技术,2008,32(12):12-16.[67]段晓丽.基于模糊理论的输电线路覆冰状态评估模型研究[J].中国电业(技术版),2013,(08):4-7.[68]童国力,韩富春.输电导线防舞的双向稳定性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7,38(6):517-520.[69]黄志煊.浅析10kV配网架空线路的运行维护与检修[J].企业技术开发,2014,33(5):69-70.[70]张颖,于红丽,舒彬等.利用OPPC技术实现架空线路实时全程测温与通信的研究[J].2012,(09):26-30.[71]童国力,王金娟.均布荷载架空线路应力状态方程的近似处理[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9,40(4):407-410.[72]王瑞珏,桑赵刚,布春明.架空线路现有在线监测系统应用情况分析[A].2010年全国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458-462.[73]周健科,沈佩琦.架空线路故障在线监测系统四遥功能的实现[J].浙江电力,2013,(12):24-26.[74]邱兵涛,李永飚.架空线路防污闪及防覆冰措施和方法[J].自动化与仪器仪表,2014,(9):94-96.[75]李文群.架空输电线路的健康状态和风险评估研究[J].科学与财富,2014,(8):69.[76]沈鑫,王昕,刘清蝉.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架空输电线路监测与研究[A].第四届全国架空输电线路技术交流研讨会论文集,2013,718-725.[77]赵广平.关于输电线路检修部分问题的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34):95-96.[78]黄新波,刘家兵,蔡伟,王小敬.电力架空线路覆冰雪的国内外研究现状[J].电网技术,2008,32(04):23-28.[79]胡兵,夏涛,薛志鹏等.一种计及检修风险的配电网检修优化方法[J].华东电力,2013,41(04):802-807.[80]卓勇,史晓红.输电架空线路覆冰实时监测和防治方案研究[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2(01):12-15.[81]汤洪峰.浅析架空输电线路状态检修[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22):176-177.[82]李昭廷,郝艳捧,李立浧等.利用远程系统的输电线路覆冰厚度图像识别[J].高电压技术,2011,37(09):2288-2293.[83]孙羽,王秀丽,王建学等.架空线路覆冰闪络跳闸特性分析与风险建模[J].中国电机工分层教学参考文献篇二:新课程分层教学浅谈数学新课程分层教学太乙职中-----谭亚林摘要:本文通过对传统的分层教学模式、演练式的分层教学模式和网络环境下的课程整合分层教学模式的对比,对数学新课程的分层教学方式进行了探究。
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汇报人:2024-01-08•引言•项目概况•评价方法与指标目录•评价过程•评价结果与建议•结论与展望01引言0102项目背景输变电工程项目是国家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电力供应、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电力工业的快速发展,输变电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加,规模不断扩大。
评价目的01对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和运营效果进行全面评价,总结经验教训。
02分析项目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03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降低项目风险,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02项目概况输变电工程项目后评价是指对已完成项目的目的、执行过程、效益、作用和影响进行系统的、客观的分析和总结,旨在为未来项目的决策提供依据。
后评价涉及项目全过程,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阶段,以及项目竣工后的效果评估。
后评价的目的是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未来项目的决策和管理水平,实现投资效益的最大化。
项目简介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7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项目实施过程包括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采购、施工和试运行等阶段。
在项目立项阶段,需要对项目进行初步评估,确定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对项目的技术、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项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设计阶段需要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制定详细的项目设计方案,包括工程图纸、施工组织设计等。
采购和施工阶段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设备和材料的采购、施工和安装等工作。
试运行阶段需要对项目进行测试和验收,确保项目能够正常运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项目实施过程02030401项目效益项目效益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等方面。
经济效益是指项目对国家或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社会效益是指项目对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如改善民生、促进就业等。
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10kV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的项目、周期和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临泉公司所辖10kV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的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在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使用本标准的各方探讨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50150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规程DL/T 5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 664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 887杆塔工频接地阻抗测量Q/GDW168《输变电设备状态检修试验规程》Q/GDW 519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运行规程》3.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标准。
3.1直接或间接表征设备状况的各种技术指标、性能和运行情况等参数的总称。
3.2定期进行的为获取设备状态量的巡视、检查和带电检测。
3.3为获取设备状态量而定期进行的各种停电试验。
3.4巡检、例行试验等发现设备状态不良,或经受了不良工况,或受家族缺陷警示,或连续运行了较长时间,为进一步评估设备状态进行的试验。
3.5在运行状态下,对设备状态量进行的现场检测,包括在线监测和离线检测。
3.6指能够代表状态量原始值的试验值。
初值可以是出厂值、交接试验值、早期试验值、大修后首次试验值等。
3.7(当前测量值-初值)/初值×100%¡3.8状态量达到该数值时,设备可能存在或可能发展为缺陷。
3.9状态量达到该数值时,设备已存在缺陷并有可能发展为故障。
3.10 由设计、材质、工艺共性因素导致的设备缺陷。
3.11 设备在运行中经受的可能导致设备状态劣化的异常或特殊工况。
4.设备管理4.1设备状态配电网设备状态检修试验分为巡检、例行试验和诊断性试验三类。
巡检、例行试验通常按周期进行,诊断性试验只在诊断设备状态时有选择地进行。
Q/CSG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试行)2004-03-01发布 2004-06-01实施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目次1 适用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4 总则……………………………………………………………………………………………5 评价单元划分…………………………………………………………………………………5.1 变电一次设备………………………………………………………………………………5.2 变电二次设备………………………………………………………………………………5.3 架空线路……………………………………………………………………………………5.4 电缆 (6)变电一次部分…………………………………………………………………………………6.1 电力变压器、油浸式电抗器………………………………………………………………6.2 断路器………………………………………………………………………………………6.3 隔离开关……………………………………………………………………………………6.4 母线…………………………………………………………………………………………6.5 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电容式电压互感器……………………………………………6.6 电容器………………………………………………………………………………………6.7 避雷器………………………………………………………………………………………6.8 避雷针、接地网………………………………………………………………………………6.9 干式电抗器、阻波器……………………………………………………………………… 7 变电二次部分…………………………………………………………………………………7.1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7.2 故障录波及测距装置………………………………………………………………………7.3 直流充电设备………………………………………………………………………………7.4 蓄电池组单元………………………………………………………………………………7.5 综合自动化系统操作员工作站、继电保护工程师站、五防工作站及远动工作站(通信控制器)单元………………………………………………………7.6 综合自动化系统测控装置单元……………………………………………………………7.7 RTU单元……………………………………………………………………………………7.8 电气防误闭锁装置…………………………………………………………………………7.9 微机防误闭锁装置………………………………………………………………………… 8 架空线路………………………………………………………………………………………8.1 杆塔…………………………………………………………………………………………8.2 绝缘子………………………………………………………………………………………8.3 导、地线……………………………………………………………………………………8.4 金具…………………………………………………………………………………………8.5 基础及防护设施……………………………………………………………………………8.6 防雷设施及接地装置………………………………………………………………………8.7 其他辅助设施………………………………………………………………………………8.8 线路防护区………………………………………………………………………………… 9 电缆……………………………………………………………………………………………9.1 电缆本体……………………………………………………………………………………9.2 电缆附件……………………………………………………………………………………9.3 电缆通道……………………………………………………………………………………9.4 电缆辅助设施………………………………………………………………………………前言为把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建设成为经营型、服务型、一体化、现代化的企业, 实现南方电网统一开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目标,确保南方电网连续、安全、稳定、可靠运行,按照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管理思想现代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信息化、管理机制科学化的要求,科学地建立和健全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体系,指导和规范公司系统的设备管理,实现设备管理标准化、科学化、现代化,加速技术进步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交流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校验及更新改造工作提供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技术部提出、归口并解释。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电力集团有限公司昆明供电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劲松、王燕祥、陈广、蒋琨、姚捷、姜虹云、袁疆、吴娟、陈永琼、肖麟祥、王冰。
本标准由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批准。
本标准自2004年6月1日起实施。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企业标准Q/CSG 1 0010—2004输变电设备状态评价标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国南方电网交流变电一次、二次设备设施、35kV 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及10kV 及以上电缆设备设施的状态评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如有未编入本标准的新设备,按制造厂或现场工作标准规定执行。
GB/T17211-1998 《干式电力变压器负荷导则》GB 50150--91 《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50169—92 《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4285-1993 《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15164-199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荷导则》GB/T 15145-2001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50061-97 《66kV 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35kV 部分》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T 13729-2002 《远动终端设备》GB/T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DL/T 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408—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DL/T 664—1999 《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DL/T 727—2000 《互感器运行检修导则》DL/T 840-2003 《高压并联电容器使用技术条件》DL/T 804—2002 《交流电力系统金属氧化物避雷器使用导则》DL/T 623-1997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运行评价规程》DL/T 720-2000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柜、屏通用技术条件》 DL/T 625-1997 《LFP-900系列超高压线路成套快速保护装置检验规程》 DL/T 553-94 《220—500kV 电力系统故障动态记录准则》 DL/T 478-2001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T 724-2000 《电力系统用蓄电池直流电源装置运行与维护技术规程》DL/T 781-2001 《电力用高频开关整流模块》DL/T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5092-1999 《110~500kV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DL/T815-2002 《交流输电线路用复合外套金属氧化物避雷器》《电力电缆运行规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反事故措施要点》《防止电力生产重大事故的二十五项重点要求》Q/CSG 1 0007—2004《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Q/CSG 1 0008—2004《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检验条例》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状态:表征输变电设备工况对运行的满足程度。
本标准中的设备状态分为一、二、三、四类进行描述。
3.2一类设备:是指技术性能完好、运行工况稳定、不存在缺陷且与运行条件相适应,必备技术资料齐全的设备。
3.3二类设备:是指技术性能完好,运行工况稳定且与运行条件相适应,虽有一般缺陷,但不影响安全稳定运行,主要的技术资料齐全的设备。
3.4三类设备:是指技术性能有所下降,运行工况基本满足运行要求,主要技术资料不全,存在可能影响安全稳定运行的缺陷。
3.5四类设备:是指技术性能下降较严重,运行工况完全不能适应运行条件要求,继续运行将对安全稳定运行构成严重威胁的设备。
4 总则本标准规定了交流输变电设备的状态分类及评价原则。
本标准的制定是为交流输变电设备的运行、检修、校验及更新改造工作提供依据。
5 评价单元划分5.1 变电一次设备5.1.1 变压器(含站用变及油浸式电抗器:以台为单元,单相变压器每相为一台。
5.1.2 断路器:以台为单元,三相为一台。
5.1.3 隔离开关:以台为单元,三相为一台,独立隔离开关为一台。
5.1.4 母线:母线以段为单元。
5.1.5 电压互感器及电流互感器:以组为单元,三相为一组。
5.1.6 电力电容器(含串联电抗器)、耦合电容器、阻波器及干式电抗器:以组为单元,三相为一组。
5.1.7 避雷器:以组为单元,三相为一组。
5.1.8 避雷针:以座为单元。
5.1.9 接地网:以站为单元。
5.1.10 GIS:以断路器台数为单元。
5.2 变电二次设备5.2.1 主变保护单元划分5.2.1.1 500kV主变保护:a )第一套主保护:与第一套主保护相关联的二次回路及整套保护装置作为第一套主保护单元。
b )第二套主保护:与第二套主保护相关联的二次回路及整套保护装置作为第二套主保护单元。
c )后备保护:按电压等级分开设置的后备保护,每一电压等级保护装置及相关二次回路作为一个后备保护单元,对几个电压等级共用一套保护装置的后备保护,整套保护装置及相关二次回路作为后备保护单元。
若后备保护与主保护为一整套装置,则后备保护和主保护作为一个单元来划分。
d )非电量保护:非电量保护接口装置、主变本体上非电量保护设施、相关二次回路作为非电量保护单元。
e )断路器操作继电器单元:不同电压等级的断路器操作继电器及其相关二次回路作为不同的操作继电器单元。
5.2.1.2 220kV主变保护a )第一套主保护:与第一套主保护相关联的二次回路及整套保护装置作为第一套主保护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