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算法初步
- 格式:ppt
- 大小:170.00 KB
- 文档页数:25
高中数学必修三算法初步知识点讲解前言在现代社会中,算法是极其重要的。
无论是互联网公司的搜索引擎、电子商务平台,还是金融市场的投资分析、量化交易,都离不开算法的支持。
因此,在高中阶段学习并掌握一些基础的算法,不仅能提高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还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
本文就是要介绍高中数学必修三中一些初步的算法知识点。
下面将分别从排序算法、查找算法和递推算法三个方面展开讲解,以帮助读者加深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排序算法冒泡排序冒泡排序是一种基础的排序算法,其思路是通过不断地交换相邻元素的位置,将大的元素逐渐往后移动。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一直到倒数第二个元素,依次比较相邻元素的大小。
2.如果前一个元素大于后一个元素,则交换它们的位置。
3.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没有需要交换的元素为止。
冒泡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因此对于较大的数据集来说,效率较低。
选择排序选择排序是另一种基础的排序算法,其思路是每次选出剩下元素中最小的一个,放在已排好序的部分的末尾。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从第一个元素开始,一直到倒数第二个元素,依次找出剩下元素中的最小值。
2.将找出的最小值与当前位置的元素进行交换。
3.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好序。
选择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与冒泡排序相同,但是其空间复杂度较低。
插入排序插入排序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排序算法,它类似于整理扑克牌的过程,将未排序的部分依次插入已经排序的部分。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从第二个元素开始,将其与已经排好序的部分进行比较。
如果它小于前面的元素,则将它插入到前面的合适位置。
2.重复以上步骤,直到所有元素都排好序。
插入排序的时间复杂度为O(n2),但是对于小规模数据集,效率较高。
查找算法顺序查找顺序查找是一种基础的查找算法,其思路是从头到尾依次查找目标元素。
具体实现过程如下:1.从第一个元素开始,逐个与目标元素进行比较。
2.如果找到目标元素,则返回对应位置的索引值。
第一章 算法初步测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语言中,哪一个是输入语句 ( ) A.PRINT B.INPUT C.IF D.LET2.右边程序的输出结果为 ( ) A . 3,4 B . 7,7 C . 7,8 D . 7,113.算法 S1 m=aS2 若b<m ,则m=b S3 若c<m ,则m=d S4 若d<m ,则 m=dS5 输出m ,则输出m 表示 ( ) A .a ,b ,c ,d 中最大值 B .a ,b ,c ,d 中最小值C .将a ,b ,c ,d 由小到大排序D .将a ,b ,c ,d 由大到小排序4.下图给出的是计算0101614121+⋅⋅⋅+++的值的一个程序框图, 其中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 )A .. i<=100B .i>100C .i>50D .i<=50 5.读程序甲:INPUT i=1 乙:INPUT I=1000 S=0 S=0 WHILE i≤1000 DOS=S+i S=S+i i=i+l I=i 一1 WEND Loop UNTIL i<1 PRINT S PRINT SEND END对甲乙两程序和输出结果判断正确的是 ( ) A .程序不同结果不同 B .程序不同,结果相同 C .程序相同结果不同 D .程序相同,结果相同6.在下图中,直到型循环结构为 ( )A .B .C . D7.用冒泡排序法将待排序的数据8,7,2,9,6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经过( )趟排序才能完成。
A .2 B .3 C .4 D .58.数4557、1953、5115的最大公约数应该是 ( ) A .651 B .217 C . 93 D .31 9.阅读下列程序:输入x ;if x <0, then y =32x π+; else if x >0, then y =52x π-;else y =0; 输出 y .如果输入x =-2,则输出结果y 为A .3+πB .3-πC .π-5D .-π-510.阅读右边的程序框,若输入的n 是100,则输出的 变量S 和T 的值依次是 ( ) A .2550,2500 B .2550,2550 C .2500,2500 D .2500,2550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 下列关于算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
高二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知识点:算法的概念为了帮助大家巩固复习知识点,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提供了高二数学必修3算法初步知识点:算法的概念,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算法概念:在数学上,现代意义上的算法通常是指可以用计算机来解决的某一类问题是程序或步骤,这些程序或步骤必须是明确和有效的,而且能够在有限步之内完成.(2)算法的特点:①有限性:一个算法的步骤序列是有限的,必须在有限操作之后停止,不能是无限的.②确定性:算法中的每一步应该是确定的并且能有效地执行且得到确定的结果,而不应当是模棱两可.③顺序性与正确性:算法从初始步骤开始,分为若干明确的步骤,每一个步骤只能有一个确定的后继步骤,前一步是后一步的前提,只有执行完前一步才能进行下一步,并且每一步都准确无误,才能完成问题.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
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尖锐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水平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
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水平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基本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
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
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
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
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
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
算法初步【学法导航】算法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新内容,本章的重点是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三种逻辑结构。
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在5分左右,考察的热点是算法的概念【典例精析】1.自然语言表示的算法【内容解读】通过对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步骤的分析,体会算法的思想,理解算法的含义;对于某一问题往往能够设计出多种算法,通过选用步骤最少的、结构最好的算法【命题规律】以选择题或解答题的题型为主,难度不大。
例1、烧水泡茶需要洗刷茶具(5 min)、刷水壶(2 min)、烧水(8 min)、泡茶(2 min)等个步骤、从以下选项中选最好的一种算法( )(A)第一步:洗刷茶具;第二步:刷水壶;第三步:烧水;第四步:泡茶(B)第一步:刷水壶;第二步:洗刷茶具;第三步:烧水;第四步:泡茶(C)第一步:烧水;第二步:刷水壶;第三步:洗刷茶具;第四步:泡茶(D)第一步:烧水;第二步:烧水的同时洗刷茶具和刷水壶;第三步:泡茶解:烧水要8分钟,这时刚好刷茶具和水壶,可节省时间。
所以选(D)点评:一个问题的算法有多种,我们应该选择结构最好的算法。
例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长分别为a b,,设计一个求该三角形周长的算法.解:由勾股定理,可求出斜边22=+++.l a b a bc a b=+,从而周长22算法步骤如下:第一步:输入实数a b,;第二步:计算22+的结果,并将这个结果赋给c;a b第三步:执行计算:l a b c=++;第四步:输出l.点评:用自然语言描绘算法,然后才能画出程序框图,写出程序。
所以,用自然描绘算法是程序设计的基础2.程序框图【内容解读】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和循环结构是算法的三种基本逻辑结构.在画流程图时,首先要实行逻辑结构的选择,若求只含有一个关系式的解析式的函数的函数值时,只用顺序结构就能解决,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中必不可少的结构.选择结构主要用在一些需要依据选择实行判断的算法中,如分段函数的求值、数据的大小关系比较等问题.循环结构主要用在一些有规律的重复计算的算法中,如累加求和、累乘求积等问题.用循环结构表达算法,关键要做好以下三点:①确定循环变量和初始值;②确定算法中反复执行的局部,即循环体;③确定循环的终止选择.循环结构又分为当型(While型)和直到型(Until型)两种.当型循环在每次执行循环体前对控制循环的选择实行判断,当选择满足时执行循环体,不满足则停止;直到型循环在执行了一次循环体之后,对控制循环的选择实行判断,当选择不满足时执行循环体,满足则停止.两种循环仅仅实现循环的不同方法,它们是能够互相转换的.对同一个问题假如分别用当型循环和直到型循环来处理的话,那么两者判断的条件恰好相反.【命题规律】考查程序框图的知识经常出现在高考的选择题或填空题中,理解程序框图中,程序的流向,执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