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康复作业题

  • 格式:docx
  • 大小:19.64 KB
  • 文档页数: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康复医学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一.康复的概念:

康复是一个促使残疾人身体的、感官的、智能的、精神的和/或社会生活的功能达到和保持在力所能及的最佳水平的过程,从而使他们能够借助与一些措施和手段,改变其生活而增强自立能力。

二.康复医学的定义

康复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和伤病员康复的临床学科,也是一门由医学与残疾学、心理学、社会学、工程学等相互渗透而成的边缘学科。

它的任务是研究和处理残疾和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评估和康复治疗;

它的目的是减轻或消除功能障碍及其影响,帮助伤病员和残疾人根据其实际需要和身体潜力,最大限度地恢复其生理上、心理上、职业和社会生活上的功能,提高其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融入社会。

三.康复医学的四大原则

1.功能取向(Functionally-oriented)

2.全面康复(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3.融入社会(Integrated with the society)

4.提高生活质量(QOL Promotion)

四、康复评定主要包含哪些方面的评定?

(1)运动功能评定-徒手肌力检查(MMT)、关节活动度(ROM)检查、步态分析(GA)、日常生活能力测定(ADL)等。

(2)神经-肌肉功能评定- EMG、诱发电位(EP)等

(3)心肺功能及体能测定

(4)心理评定-心理、行为及认知能力等检测

(5)语言交流评定

(6)职业评定-测定残疾人作业水平和适应职业的潜在性。

(7)社会生活能力测定-人际交往能力、适应能力、个人社会角色的实现

五、康复医学与其他临床学科的区别

康复医学

临床医学

功能观

宏观的、综合的、着重个人与社会互动生活所需的功能

微观的、分析的,着重器官、组织、细胞、分子层次的功能

治疗手段

主要是功能训练性治疗,如物理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假肢矫形器治疗、心理治疗

主要是临床药物及手术治疗

治疗目标

促进全面康复、提高生活质量、融入社会

救死扶伤、控制病因、减轻症状及痛苦

心理-社会内涵

丰富

一般

六、康复治疗的主要组成部分由哪些?

(1)物理疗法(PT):物理治疗、体育疗法、运动疗法

(2)作业疗法(OT):功能训练、心理治疗、职业训练及日常生活训练

(3)语言治疗(ST):对失语、构音障碍及听觉障碍的患者进行训练

(4)心理治疗:对心理等有异常患者进行个别或集体心理调整或治疗

(5)康复护理:如体位处理、心理支持、膀胱护理、肠道护理、辅助器械的使用指导等(6)康复工程:利用矫形器、假肢及辅助器械等以补偿生活能力和感官的缺陷

(7)职业疗法:就业前职业咨询,职业前训练

(8)传统康复疗法:利用传统中医针炙、按摩、推拿等疗法

七、简述Impairment(残损),Disability (残疾),Handicap (残障)的区别和联系。Impairment(残损):

"心理上、生理上或解剖的结构或功能上的任何丧失或者异常"

功能障碍- 生物学水平障碍

Disability (残疾):

"由于残损的原因使人的能力受限或缺乏,以至于不能在正常范围内和以正常方式进行活动" 能力障碍- 个体水平障碍

Handicap (残障):

"由于残损或者残疾,限制或者阻碍一个人充当正常社会角色,并使之处于不利地位"

社会不利性因素障碍-社会水平障碍

八、什么叫康复评定?

康复评定(rehabilitation evaluation and assessment)是收集评定对象的病史和相关资料,进行检查和测量,对结果进行比较、综合、分析、解释,最后形成结论和障碍诊断、确定康复目标的过程。

九、什么叫ROM?

关节活动度是在特定的体位下,关节可以完成的最大活动范围.

十、影响关节运动幅度的因素有哪些?

1. 关节面的弧度差

2. 关节囊的厚薄和松紧度

3. 关节韧带的多少与强弱

4. 关节周围肌肉的伸展性和弹性

5. 关节周围的骨结构

6. 肌肉力量

7. 年龄及性别差异等

十一、肌力的决定因素:

1. 肌肉的生理横断面

2. 肌肉的初长度

3. 肌肉的募集

4. 肌纤维走向与肌腱长轴的关系

5. 杠杆效率

6. 中枢神经系统协调能力

7. 肌肉中能量物质的储存

8. 肌肉能量物质的补充

十二、简述Lovett分级。

5级Normal(N)抗重力,抗阻

4级Good(G)抗重力,抗中等阻力

3级Fair(F)抗重力,不能抗阻

2级Poor(P)在无重力姿势可做关节活动

1级Trace(T)无关节活动,但可触及肌肉轻微活动

0级Zero(Z)无可测知的肌肉活动

十三、什么是肌张力?

是指人体在安静休息的情况下,肌肉保持一定紧张状态的能力。正常肌张力是人体维持各种姿势及运动的基础。

十四、.平衡、支撑面、稳定极限的概念

平衡是指在不同的环境和情况下维持身体于一定姿势的能力。

(或是指身体重心偏离稳定位置时,通过自发的、无意识的或反射性的活动,以恢复质心稳定的能力。)

支撑面是指人体在各种体位下(卧、坐、站立、行走)所依靠的接触面。人体站立时的支撑面为两足及两足之间的面积。

稳定极限是指:人站立时身体能够倾斜的最大角度,是判断平衡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十五、试述人体维持平衡的需要的三个环节

感觉输入:人体站立时身体所处位置与地球引力及周围环境的关系通过视觉、躯体感觉、前庭觉的传入而被感知

中枢整合:感觉信息在多级平衡觉神经中枢中进行整合加工,并形成运动的方案

运动控制:枢神经系统在对多种感觉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下达运动指令,运动系统以不同的协同运动模式控制姿势变化,将身体质心调整到原来的范围内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

十六、.试述人体维持平衡运动模式环节中的三个对策

1. 踝调节机制:是指人体站在一个比较坚固和较大的支撑面上,受到一个较小的外界干扰(如较小的推力)时,身体质心以踝关节为轴进行前后转动或摆动(类似钟摆运动),以调整质心,保持身体的稳定性。

2. 髋调节机制:正常人站立在较小的支撑面上(小于双足面积),受到一个较大的外界干扰时,稳定性明显降低,身体前后摆动幅度增大。为了减少身体摆动,使身体质心重新回到双足范围内,人体通过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来调整身体质心和保持平衡。

3. 跨步调节机制:当外力干扰过大,使身体的摇动进一步增加,质心超出其稳定极限,髋调节机制不能应答平衡的变化时,人体启动跨步调节机制,自动地向用力方向快速跨出或跳跃一步,来重新建立身体质心支撑点,使身体重新确定能实现稳定站立的支撑面,避免摔倒。十七、试述步长、步幅、步宽、足角、步速、步行周期、步行时相、生理能耗指数的概念步长: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紧接着的对侧足跟着地所行进的距离称为步长,又称单步长步幅(stride length)行走时,由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所进行的距离称为步幅,又称复步长或跨步长,

步宽(stride width)在行走中左、右两足间的距离称为步宽,通常以足跟中点为测量参考点,

足角(foot angle)在行走中前进的方向与足的长轴所形成的夹角称为足角,

步速(walking velocity)行走时单位时间内在行进的方向上整体移动的直线距离称为步速,即行走速度,通常用m/min表示。

步行周期(gait cycle)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被称为一个步行周期,通常用时间秒(s)表示。

步行时相(gait phase/period)行走中每个步态周期都包含着一系列典型姿位的转移。人们通常把这种典型姿位变化划分出一系列时段,称之为步行时相(gait phase),一个步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