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美国军民融合发展分析报告
- 格式:docx
- 大小:2.31 MB
- 文档页数:31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探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探讨——基于案例的质性数据分析顾梦琛,李政(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北京100038)摘要:文章运用质性数据分析法,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理论基础上,以《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百佳案例》21篇军民融合案例文本为样本,提炼高频词并总结了具体领域推进军民融合的典型模式及其内涵特征。
同时,基于范畴编码分析,比较了四川省和西安市两大典型区域军民融合的推进现状,梳理了不同类型主体推进军民融合的路径。
结果表明,军民融合在科技、制度领域的成效较为显著,而金融、人才等领域的要素支撑和市场培育不充分。
建议未来充分依托当地军工资源和发展基础,形成多主体积极参与互动的氛围,分类总结可复制推广经验,并加强短板领域的政策指引。
关键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军工资源;质性数据分析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292X(2021)05-0023-05Study on the Patterns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epening: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 based on CasesGU Meng-chen,LI Zheng(National Academy of Innovation Strategy CAST,Beijing100038,China)Abstract:This paper well grasped the theoretic mechanism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epening,and conducted the research with the help of 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This paper took as samples21textual cases about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ssue in"Top100 Cases of Comprehensive Innovation and Reform Experiment",extracted high frequency words and summarized the typical paths and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to propel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Meanwhile,based on category coding analysis,this paper compared the progress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representative region,and sorted out the ways how different subjectspropelled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in the area of technology and institution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while inequacy of supporting elements like capital and talents,as well as insufficiency of market cultivation,came down to potential fields for grabs of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 deepening.As suggestions,we need to propel deepening 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relied on fully integration of local military resources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the formation of a good multi subjects participating and interacting atmosphere,summing up replication and promotion experiences by different subjects and the strengthening policy guidelines in short fields.Key words:Civil-military integration;Development model;Military resources;Qualitative data analysis一、引言及文献综述近年来,军民融合日益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关注,这是中国基于国内外发展形势的深刻分析,制定实施的一项重大战略。
美国军民一体化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的启示作者:周夙韬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6年第08期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这不仅为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标志着我军创建乏初确立的军民结合发展之路进入了新的境界。
建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军民融合模式,是世界强国采取的共同发展战略。
因此,研究和对比美国在军民融合发展进程中的特点规律,挖掘先进的思想和举措对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一、美国军民一体化发展模式冷战期间,美国不断强化国防力量,推行“先军后民、以军带民”的政策和军民分离的采办制度,逐渐形成了军工和民用两个相对独立的市场。
冷战结束后,失去军备竞赛的军工市场迅速萎缩,军工产业产能过剩明显,军工生产领域矛盾凸现,改革势在必行。
挑战与机遇并存,发现问题的美国人及时调整了发展战略,积极推行“以军带民、以民促军”的军民一体化模式,经过十多年的努力,军方、军工部门和军工企业几番调整改革,政府和企业不断深化合作,基本实现了军民两用技术和资源的双向转移,形成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有机结合的良好局面。
美国军民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产生和发展有特殊的历史原因和背景,其改革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制定军民两用技术战略计划美国在国家决策和宏观调控层主要是通过颁布法律和制定相应发展战略来确定军民融合的实施措施,如技术再投资计划、两用科学技术计划和小型企业技术创新计划等,同时跨部门成立相应的机构,并赋予相应的权利,如“技术转移办公室”、“国防技术转轨委员会”,确保改革计划顺利推进实施。
美国大型军工企业顺势而为,迅速转型,采取军民兼营的发展模式,将军用品和民用品相融合,充分发挥军用品的技术优势,开发出符合时代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民用产品,既保留了军工企业自有的核心技术,也激发了企业自身创新热情,还有利于分散风险,实现了效益互补。
222018年,美军聚焦大国挑战和竞争,谋求在太空领域的绝对优势和领导地位,围绕独立“天军”组建,主动调整太空战略基点,重构太空作战指挥体系,推进太空任务部队建设,加强太空弹性体系构建,密集开展太空作战演训。
通过这一系列举措,积极推进太空军事力量调整改革,推动太空作战转型和提升太空作战能力,为其战略目标实现提供有力太空支撑。
刘震鑫1 郭丽红1 李臻1 刘海印2(1北京跟踪与通信技术研究所 2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2018年美国太空军事力量建设发展综述1 应对大国太空挑战,调整太空战略基点特朗普上台后,密集发布《国家安全战略》《国家国防战略》《国家太空战略》等顶层战略文件,以应对他国太空威胁为重点,主动调整太空战略基点,突出慑战一体特点。
太空战略基点由太空威慑向慑战一体转变美认为太空对抗难以避免,将太空战略从避免冲突向应对冲突、从太空威慑向慑战一体转变,将战略重心调整为高端大国竞争,并将某些国家明确定为美国首要的“战略竞争对手”和国际秩序的“修正主义国家”。
2018年发布新版《国家太空战略》(概要),强调要保持太空领先地位,将太空安全与核武器并列为维护新时代美关键利益的重点领域,振兴太空探索活动,以实力回应他国太空挑战。
更加注重太空领域整军备战,提升太空在国家安全中的战略地位,着力统筹军民商盟各方力量,巩固美太空领导地位,试图以太空优势谋求大国博弈胜势。
颁发新版联合作战出版物JP3-14《太空作战》2018年4月,参谋长联席会议(JCS)发布联合出版物《太空作战》,继续更新太空联合作战理论。
该出版物首次提出“太空联合作战域”,明确将联合作战区域延伸到太空域。
重新提出包括太空态势感知,太空控制,定位、导航与授时(PNT),情报监视与侦察,卫星通信,环境监测,导弹预警,核爆探测,航天运输,卫星操作等在内的太空作战十大能力。
进一步强化太空作战与联合作战深度融合,更加强调联合作战条件下的太空作战,阐释太空作战能力与指挥控制、情报、火力、调动与机动、防护、保障和信息等联合作战功能的相互支撑关系;引入太空任务保证,新增作战评估要求,指导联合部队在强对抗环境下运用太空能力遂行作战。
美国核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摘要:军民融合发展是我国当前重点实施的战略之一,是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防工业变革的必然要求。
核领域军民融合发展是国家军民融合战略重要领域,本文通过研究美国核工业管理体制和军民融合现状,总结相关经验,推动我国核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关键词:核工业;军民融合;国防工业核科技工业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产业,核技术既是国家核军工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实现社会清洁能源供应,构建生态文明社会的可靠手段,在国防领域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当今国际核态势日益复杂多变,我国战略核力量发展与核电产业建设既面临空前挑战,也面临重大发展机遇。
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核科技工业未来的重大发展战略,前景广阔。
1 军民融合的定义及内涵欧美等西方国家对“军民融合”定义为:军民融合是指把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科技工业结合起来,构建起完整的国家科技工业体系的过程[1],即通过军民融合,将通用的技术、设备、人才、工艺、基础设施、材料等方面整合起来,满足军民两用需求。
从欧美国家的认识和实践来看,军民融合内涵包括:(1)开发军民通用技术,将军用或民用技术经过适当的改造,以满足军民两用的需求。
(2)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包括军转民技术和民转军技术转化。
(3)鼓励国防军工单位购买民用市场中成熟的产品或服务。
(4)在设备研发各个阶段,如方案探索、预先研发、基础研究、需求产生、立项研讨、设备开发、工程制造和维修保养等阶段,实施军民融合策略。
(5)在科研生产各个过程中,提高科研、生产、维修的军民融合深度,加强项目管理,推进军民融合[2]。
2 美国核工业管理体制美国总统和国会是美国核科技工业发展的顶层决策机构。
所有与核工业有关的管理机构改革、经费预算和立法,都需要总统和国会批准。
美国能源部负责集中统一管理核军工科研生产与退役治理、民用核科技研发和核能政策制定。
能源部内设机构中,国家核军工管理局负责核军工科研生产工作,环境管理办公室负责核军工退役治理工作,核能办公室负责组织民用核能技术研发工作,科学办公室负责组织高能物理、核物理、聚变能科学等领域的核基础研究工作,管理办公室负责合同与项目管理工作,环境、健康、安全与安保办公室负责对能源部的核设施和活动进行安全监管。
战略运营国外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及对河北省的启示路文杰刘鑫刘鹏威甄然摘要:军民融合是我国新时期为统筹社会经济发展与国防建设提出的重要发展举措,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
本文剖析了美国、俄罗斯、日本和以色列所推行的四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并结合河北省军民融合的发展现状,提出河北省在军民融合式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同时,在综合借鉴国外发达国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军民融合思想认识、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大政策扶持和加强军民融合人才队伍建设等推进河北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军民融合;发展模式;经验借鉴;对策建议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基金项目:2020年度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研究课题"信息产业军民融合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HB20JMRH030)遥作者单位:路文杰、刘鑫,河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刘鹏威,河北科技大学科学与技术发展研究院;甄然,河北科技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一、弓I言党的十八大以来,依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四个全面”的战略架构,习近平总书记指岀要稳步有序推动军民融合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和更深程度上有序发展,开创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发展道路。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逐渐形成了从意识形态到战略、从战略到任务的完备机制,为军民融合事业在新起点上深入发展提供了基本准则和目标。
把发展军民融合事业提升为国家战略,是党中央在战争形态信息化、经济形态市场化、军民技术形态普及化的历史条件下所做的重大决议。
近些年来,各省市的军民融合发展形势愈发向好,军民融合企业作为微观主体,其发展势头也在逐日增强,在军民融合发展这一国家战略下,全国领域内的军民融合呈现稳定向好的发展态势。
其中,河北省作为京津冀一体化的试点地区,聚焦于区域经济发展状况,持续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从主动对接国家战略,发展军民融合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到规划建立河北省军民两用技术交易中心,河北省军民融合发展势头良好。
246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18·6(下)1 当前军民融合存在的问题1.1 思想观念得不到更新当前军民融合在进一步深化过程中受到较为落后的观念作为指导,导致军民融合实践受阻,这主要是因为军区部门相比较其他地区而言较为封闭,而又不能根据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的现状进行自纠自查,很多军区因为对军民融合问题的新进展、新思想了解不到位导致我们的军民融合新观念得不到进一步的落实宣传,更新观念。
当前推进军民融合少不了军,更离不开民,在很多固有的落后观念中认为军民融合就是军队自己的事情,严重阻碍了军民融合推进,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军地并没有认识到市场的重要性,仍然依赖调控,离市场还有一定的距离,这一切阻碍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化,都与思想观念落后有关。
1.2 制度建设和政策法规不到位军民一体化进程中,在制度建设方面多有不健全,首先体现在企业生产标准、技术、设备不统一,标准不一致仍然存在。
对于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化我们还需要相关的法律法规作为保障,从最开始只是实现在口头上的“军民融合”到后来逐步实践开疆拓土,现如今我们需要逐步深化都离不开法律法规的保障,而当前我们的《国防法》也更多对军民融合理论进行完善补充,具体到实践并没有相关规定和政策进行指导,这对军民融合实践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1.3 体制建设上存在漏洞军队是一个体制严格分级鲜明的系统,在当前军民融合实践中我们旧有的军队建设思想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在地区性的军地组织上仍然仅是局限于自身团体发展的保障,在军民融合进一步深化过程中我们缺乏一些领导性的部门进行任务划分,对于国防和经济的建设与发展没有相应的决策指导机构,或者是指导不力,还有就是在一些任务划分上存在重叠和空缺现象,并不能做到全面的建设;在任务划分上不统筹,脱离实践的规划和发展这都与军队体制上的漏洞有关,才使得建设难以深化。
1.4 军工企业具有一定的封闭性军工企业因为自身的特点,在外界看来具有一定的神秘色彩,这就使得军工企业在生产研发中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为了自身的生存发展他们自成一派有独立的体系维系,但是长此以往就变成了“孤立”“不融合”,一定程度上为军民融合实践造成困难。
金壮龙: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作者:金壮龙来源:《军工文化》2018年第08期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为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纳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总体设计、统筹推进。
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大部署,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这些重要论述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为开创新时代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局面提供了科学指南。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
深刻领会习近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的核心要义习近平总书记就军民融合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系统回答了军民融合为什么融、融什么、怎么融等根本性、方向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形成了习近平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思想。
这一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开启军民融合发展新征程的行动指南。
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发展和安全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复杂安全威胁、赢得国家战略优势的重大举措。
这一重要论述,阐明了军民融合发展战略重大而长远的意义。
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地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军民融合发展作为一项国家战略,关乎国家安全和发展全局,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坚持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是党领导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基本经验,是被实践证明有效的指导原则。
党的十九大将军民融合发展作为重大国家战略写入党章,进一步强化了军民融合发展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地位,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根本遵循。
明确了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目标。
美国网络空间军民融合的经验与启示作者:吕晶华来源:《军工文化》2017年第04期美国发展网络空间的关键词是:“融合”而非“建设”,美国军队与私营部分之间形成了关系密切的军工复合体。
美国是打造网络空间军事力量的始作俑者。
从2009年率先建立网络空间司令部,到2013年公开承认建有专司“进攻”任务的网络战部队,从2011年、2015年国防部接连发布两份网络空间战略文件,到网络安全国防预算持续攀升,美国的网军建设始终是国际社会关注焦点。
然而,这从来都不是美国国防部一家的单打独斗,军民融合始终是美网络空间力量建设与运用的基本思路。
美国网络空间力量发展关键词是“融合”而非“建设”。
借鉴美国这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吸取其教训与不足,走出有本国特色的军民融合式网络空间发展之路,将有助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实现网络实力的飞速跃升。
核心目标:政府主导、体系统筹近年来,美国接连发布网络空间战略文件,强调将政府民事机构、军事力量、私营企业、学术精英以及普通民众等力量整合起来,实现多要素的体系融合,不仅指明了战略方向,而且列出了具体的规划与方案,成为美国网络空间军民融合的顶层设计。
2001年,小布什政府发布第13231號行政令《信息时代的关键基础设施保护》,宣布建立由国务卿、国防部长、司法部长、商务部长等组成的部委问机构,代表政府全面负责国家的信息安全工作,为军事与民事机构合作奠定了机制保证。
2008年,小布什政府又在“国家网络空间安全综合计划”提出12项举措,其中之一是基于国家安全局开发的技术、国土安全部与国防部配合实施“爱因斯坦3”项目,以有效防护联邦政府网络。
2011年,美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发布《可信网络空间:联邦网络安全研发战略规划》,要求统筹运用国防部、国土安全部、能源部等军事与民事部门下属研究力量,依据各自优势承担不同的研发项目,实现网络技术的新突破。
2015年7月,奥巴马颁布关于高性能计算机的总统令,要求国防部、能源部和国家科学基金会作为领导机构,联合推进百万兆级超级计算机的研发进度。
2017年美国军力变化和2018年美国军力展望易 芳 谢永亮2017年,“黑天鹅”特朗普以“美国第一”的主张和“保护美国人安全”的承诺,一改奥巴马政府兵力收缩政策,以“强军”为重点,开始重建美军,终结国防自动减赤机制并扩军,“历史性”地提高国防预算,增幅近10%,约为540亿美元,总额达到6030亿美元。
特朗普还表示“为我国军人提供新飞机、新舰艇、新资源和新工具”,进行“美国史上最伟大的一次扩军”,确保“以力量促和平”的外交政策的有效实施。
2018年,美军将继续扩充军备,国防预算总额上涨至7000亿美元,并重点支持美军增加部队员额、加强航空力量战备程度、增加海上存在、加强设施维护、强化导弹防御和增购关键弹药等项目。
联合作战指挥体制的变化与展望以改革为主基调的美国《2017财年国防授权法案》,积极为新一轮国防改革造势,重点解决顶层指挥机构缺乏统筹、决策迟缓、效率低下等突出问题,从而强化美军在大国竞争时代的危机应对和打赢能力。
从美军改革动向看,一是进一步强化参联会特别是参联会主席的联合作战指挥的职权,参联会从制定规划计划和条令政策的首席顾问角色,变为拥有更多的知情权、调配权和指挥权;二是建立精干型联合作战指挥机构,主要为国防部顶层指挥机构“抽脂消肿”,减少编制人数,将管理层的规模压缩25%,上将名额从41人减少到27人;三是理顺战区之间的联合指挥关系。
2017年之前,美军由6个战区司令部3个职能司令部组成,2017年8月18日,美军网络司令部由战略司令部下属二级司令部,升级为与战略司令部平级的联合作战司令部,以便发挥其“力量倍增器”作用,从而形成了“6-4”结构。
同时,战略司令部从7月至10月完成了作战结构重组,包括联合部队空中组成司令部、联合部队太空组成司令部、联合部队海上组成司令部,以及集成导弹防御联合功能组成司令部,联合部队空中组成司令部在9月30日实现初始作战能力。
除此之外,美国众议院以及美军内部要求组建太空部队的呼声很高,但是于11月,美国国会否决设立新军种“太空部队”的提案。
「2000-2018美军费盘点」大国竞争背景下,美国防支出再次迎来历史拐点打开今日头条,查看更多精彩图片2018年9月,美国国际战略研究中心发表报告《Acquisiton Trends 2018》,报告中结合详细的政策和数据,分析了国防采购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前景。
并为了解国防工业基础的当前趋势以及这些趋势对收购政策的影响提供了重要见解。
现由学术plus编译,仅供参考。
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观点不代表本机构立场。
编译:学术plus 谭惠文原载:/2018年美国国防战略十分重视在大国竞争背景下的武器系统的类型,以及国防部开发购买能力的变化。
因此,本报告结合详细的政策和数据,分析了国防采购的现状,并展望其未来前景。
报告中使用的数据主要来自联邦采购数据系统(FPDS),并辅以其他开源数据。
该分析旨在为了解国防工业基础的现状以及对收购政策的影响。
报告分为以下五个主要部分:1.国防部的预算花费/DoD Spending in a Budgetary Context.2.什么是国防部采购?/What is DoD Buying?3.国防部从何处采购?/Whom is DoD Buying From?4.国防部如何采购?/How is DoD Buying It?5.各个军种的采购状况/What Are the Defense Components Buying?1. 国防部的预算花费在过去两年中,国防专项合同/军费(DoD Contract Obligations)的增长速度超过了国防总合同/军费(DoD Total Obligation Authority (TOA) )的增长速度。
2015财年至2017财年,DoD TOA 从5829亿美元增加至6093亿美元,增长5%。
如图所示,国防专项合同增长率超过两倍,从2825亿美元增加到3198亿美元,增长13%。
2016财年,国防专项合同增加了8%,但在2017财年放缓至5%的增长率。
SpaceX的崛起对我国民企参军的经验启示作者:郭阳,舒本耀,万秉承来源:《中国军转民》 2018年第10期美国民营航天公司SpaceX 是美国航空航天领域军民一体化的成功范例,通过总结SpaceX 公司崛起过程中的重要经验:明确的需求牵引、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持续的政府部门支持、敢于冒险的企业家精神、高效率的集成创新机制,提炼分析出五点启示和建议,对于我国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引导民营企业参军具有重要启迪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呈现整体推进、加速发展的良好势头,重点领域融合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民企参军的步伐不断加快。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当前我国民企参军仍面临政策制度相对滞后、运行机制亟待完善、资源统筹力度不够、民企参军动机不足等突出矛盾和问题。
因此我们必须学习先进模式,统筹配置军民两大体系资源,使经济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平衡发展、兼容发展。
美国民营航天巨头SpaceX 公司的崛起是美国商业航天军民一体化的典型案例,总结美国政府、军方扶植战略性行业民营企业的成功做法、民营企业创业成功经验,对于当前深入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引导我国民营企业参军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美国政府、军队与SpaceX 发展SpaceX 公司的快速崛起,颠覆了传统的航天产业发展理念和商业模式,开创了美国商业航天军民一体化发展的新篇章。
下文将回顾美国政府与军队、SpaceX 公司崛起过程中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1.1 明确的需求牵引明确的需求牵引是引领建设和发展的前提。
太空技术探索公司(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ies,SpaceX 公司)紧盯美国航天能力亟需提升、当前世界对近地轨道运输的旺盛需求而迅速发展。
2011 年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宣布航天飞机的退役,迫使美国一段时间内只能依赖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对国际空间站进行人员的运输。
据此优势,俄罗斯在2011 年将向国际空间站运送一名宇航员的费用提高了2300 万美元。
新时代军民融合发展探析作者:王尧其来源:《人民周刊》2018年第19期我国新时代军队现代化和国防建设,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和新的历史方位。
适应民族复兴、国家安全、未来战争需要,未雨绸缪做好战争准备,占领未来战争的制高点,把握赢得战争的主导权。
务必以信息化、现代化、智能化为牵引,以高端人才为支撑,注重军民融合、战场建设、资源配置,抓住引领未来战争发展的牛鼻子,在思维模式和思想观念上求创新,在体系建构、制度设计、力量建设、综合集成等方面走在时代前列,确保因情制敌预先准备,军事斗争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注重顶层设计,提升国家资源网络信息化配置能力国家安全,不是一城一池、一时一事的安全,而是集政治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领土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等于一体的综合安全。
无论什么领域、何种样式安全,都要靠民众参与、军队维护。
只有全方位、多领域、深层次推进军民融合,整合网络信息优势力量,有效配置国家资源,才能加快战斗力生成模式跨越式转变,促进军队战斗力稳步提升,确保国家长治久安。
整合国家资源,提升国家整体对抗能力。
信息化战争条件下的体系对抗,集中表现为以国家整体实力为基础的体系对抗,而不仅仅是军事体系之间的对抗。
实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就是要牢牢把握现代战争制胜机理,充分发挥党政军民的整体力量,健全快速高效的国防动员机制。
推进军民信息系统建设与管理、应急与应战、平时与战备的有机统一,构建同使命任务和信息化战争要求相适应的力量体系、战场体系、保障体系,提高基于信息优势的体系作战能力。
加强新型作战力量建设,在提高新质战斗力上求突破,抢占海洋、太空、网络空间未来军事竞争制高点。
挖掘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优势,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注重创新驱动与集约高效,注重全面整体推进,强调一体化发展能力。
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注重平战兼容,强调平战结合,完善国防动员体系。
强化统一领导、顶层设计、改革创新和重大项目落实,建设强大的现代边海空防,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军民融合与国防、经济发展研究综述作者:梁宇邵如琛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18年第11期摘要:军事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所以要统筹国防与经济建设和谐发展、实现军事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优化配置,必须坚定不移的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文章主要从军事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外部性影响以及军事支出政策的宏观经济效应两方面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文献研究进行综述,并结合上述研究与现实经验给出建议。
关键词:国防经济;军民融合;文献综述一、引言国防是典型的由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强大的国防实力是实现国家安全与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
然而国防建设且具有资金投入大、研发费用高等特点,占用了大量资源,对经济发展可能产生不利影响。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记载军事经济的思想,如《孙子兵法.军形篇》:兵法:“一曰度,二曰量,三曰数,四曰称,五曰胜。
地生度,度生量,量生数,数生称,称生胜。
故胜兵若以镒称铢,败兵若以铢称镒。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
又如《太白阴经.预备.屯田篇》:“国之本。
是以兴兵伐叛,而武爵任;武爵任,则兵胜。
按民务农,则粟富;粟富,则国强”。
再如《尉缭子武议第八》:“万乘农战,千乘救守,百乘事养。
农战不外索权,救守不外索助,事养不外索资。
夫出不足战,入不足守者,治之以市。
市者,所以给战守也。
万乘无千乘之助,必有百乘之市”。
这些古代经典记载说明了战争消耗之大以及经济实力是决定军事力量强弱的基础。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军事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如果要统筹国防与经济建设的健康发展、实现国防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优化配置,就必須毫不动摇的走军民融合发展之路。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军事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早在建国初期,在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报告中就指出:“只有把经济建设发展得更快了,国防建设才能够有更大的进步”。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党中央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要求贯彻军转民的战略思想以实现国防工业军民两用化的转变,随后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著名的军民结合十六字方针,自此我国军民融合正式拉开了序幕。
qiyekejiyufazhan1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对军民融合、强国强军战略问题进行了深度分析,其深刻指出:要深化今后军民融合的发展程度,使军民融合在最短时间内形成高效的、有组织的管理部门,夯实军民融合发展的群众基础,使“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成为军民融合发展的目标,在这个管理体系中,既可以描绘出未来军民融合发展的新篇章,又可以赋予军民融合新的工作内涵和内容,是我党在经济建设方面做出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探索,是中国共产党对军民融合进行深度改革的又一次重大举措。
“全要素”是指融合广度。
只要是在短时间内有利于形成战斗力和生产力的全部要素都要紧抓、狠抓,把人才与技术相结合,资本与服务相结合,信息与管理相结合,把所有要素都充分考虑在军民融合之中,把各种经济所有制和各种经济主体的创造力都考虑在军民融合之中,把所有生产要素在军民融合的生产过程中体现出来,并充分利用好每一个要素。
“多领域”是指融合范围。
国防军队和经济建设相融合,有交集的所有领域都要实现军民融合的大力合作,要大力地推进国家基础建设,保证在科学技术、金融服务等领域实现军民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并且在更加广阔的领域进行军民融合的探索。
“高效益”是指融合效果。
要求军民融合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优化企业产业结构,把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同军民融合统一起来,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和各种要素,进而实现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战略图如图1所示。
2军民融合发展的历史机遇和挑战2.1加强认识军民融合项目的重要性军民融合要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深刻地融入经济建设的体系当中,全面推进军民融合在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融合,在更高的范围内,更深层次、更深程度地把国防和民众结合起来,实现军民融合与经济建设相辅相成,为我国国防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习近平第一次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
从《国防战略》报告看特朗普“印太战略”端倪作者:李大光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18年第06期2018年1月19日美国国防部发布了酝酿已久的2018美国《国防战略报告》。
这是特朗普政府首份、也是自2008年以来美国发布的最新《国防战略》报告。
这份报告概要而全面地分析了美国目前所处的全球安全环境和竞争态势,介绍了美军在未来的技术发展方向和军力建设重点以及美国对外防务关系的看法等,理念均基于特朗普政府去年12月份出台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
从特朗普政府的连续两份报告可以看出其“印太战略”一些端倪。
此次公开发表的是《国防战略报告》只是其概要,虽然只有短短的11页,约占非公开版《国防战略报告》五分之一的篇幅,但发出的信号明确而清楚,即大国竞争已取代反恐成为美国国家安全“首要关切”。
在战略环境评估中,报告进一步明确所谓“4+1”威胁判断,即中国、俄罗斯、朝鲜和伊朗4个国家行为体以及“伊斯兰国”暴恐组织等非国家行为体。
并认为美国繁荣与安全的核心挑战是中俄给美带来的长期战略竞争,指责中国和俄罗斯企图“塑造世界”并且“从内部破坏二战后的国际秩序”。
因此特朗普政府从国家安全和军事安全层面都将中国与俄罗斯定性为美国及其盟友主导的“国际秩序”的修正者和挑战者并视中国为最大“战略竞争者”。
相比而言奥巴马政府时期对中国仍然保持“合作+防范”的战略思路,并在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用“建设性”一词来定位中美关系,强调合作与竞争并存。
如今特朗普政府则更加强调对中俄等国竞争与遏制的一面。
概要强调巩固同盟关系,将“印太”作为国防战略重点。
“印太”是指印度洋—太平洋地区的地理空间概念,近年来中印经济崛起及其带来的海上贸易,使印度洋、太平洋海上通道对地区乃至全球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印太”地区有世界近一半人口,囊括充满活力的东北亚、东南亚以及资源丰富的中东和非洲,还包含了世界上几个全球商贸咽喉要道。
在地缘战略上“印太战略”是一个将“西太平洋和印度洋视为一个战略弧”的体系。
2018年美国军民融合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7月
目录
一、美国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历经三阶段 (4)
1、冷战前: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军工主力,“军转民”成功消化战后产能 (4)
2、冷战时期:军工产业疯狂成长,军民融合早期尝试 (6)
3、冷战结束:军民融合正式开展,着手军民一体化建设 (8)
二、美国军民融合的方法 (9)
1、打通军转民、民参军的双向转移通道 (9)
2、开发军民两用的技术资源 (12)
3、“军民分离”基本解决,深入推进军民融合 (15)
三、美国军工巨头军民融合发展历程梳理 (17)
1、波音:民品收入和利润占比最大的军工集团 (17)
2、通用动力:海陆空天全领域军民融合 (21)
3、洛克希德.马丁:专注于军品,利用军品衍生品发展民品业务 (22)
4、诺思罗普.格鲁曼:军民融合产业架构清晰 (24)
5、雷神:降低民品业务占比,聚焦军品业务 (26)
6、军工巨头军民融合特征总结 (27)
四、美国军民融合的经验 (29)
1、完善法律机制,军政部门联合协作 (29)
2、激发民间科研力量,创建军民一体产业链 (30)
美国军民融合发展历经三阶段,实现军民资本与技术的双向渗透和扩散。
美国军民产业的发展历程根据军民融合的程度,可用冷战作为分界线,划分为冷战前、冷战时期和冷战后三个阶段,于冷战后正式开始军民融合发展。
美国通过军方、军工部门和军工企业的调整改革,以及军政部门间和企业间的合作,开启军民用技术和资源双向转移之门,促进国防建设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打通军转民、民参军的双向转移通道,开发军民两用技术。
美国政府鼓励军工企业间进行并购重组,并出台政策和法规,允许军用技术向民用领域转移,利用民用市场化解过剩产能;同时降低民营企业进入军工领域的门槛,从而降低军品采购成本。
此外,美国政府多部门合作,鼓励开发军民两用技术,并提供资金支持,以提高技术的开发利用效率。
美国军工巨头,对内进行技术转化,对外实行并购拓展,航空产业具有高军民融合度。
美国军工巨头主要通过内生外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军民融合。
对内,利用已有技术进行军民品间的互相转化,如波音公司的军民用飞机可以共线生产;对外,积极开展并购,巩固所在领域的竞争优势。
分产业来看,美国航空产业军民融合度最高,拥有民机资产的波音、通用动力民品占比较高。
完善的法律机制、民间力量的积极参与是美国军民融合成功的关键。
美国将军民融合定为国家战略,由国会、总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等确定顶层架构;国防部、能源部、商务部等多部门协作,制定相关法律和政策保障军民融合战略的推进。
美国政府鼓励高校、民营企
业积极参与,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放松了采购合同管制,简化了合同签订程序。
一、美国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历经三阶段
美国军工产业军民融合发展历经三阶段,实现军民资本与技术的双向渗透和扩散。
美国军民产业的发展历程根据军民融合的程度,可用冷战作为分界线,划分为冷战前、冷战时期和冷战后三个阶段,依靠成熟的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迅速的高科技实力及军民技术的双向渗透和双向扩散,开辟出一条军民融合的途径。
1、冷战前:民营企业逐渐成为军工主力,“军转民”成功消化战后产能
20世纪前至20世纪初,美国军工生产采用国有为主、民营配套的形式。
美国在独立战争、南北战争和领土扩张时期建立了一批国有兵工厂,为部队提供武器装备。
随后美国军工产业呈现“政府与私人协作”的混合体制,由民营企业提供基本的钢材、锻件等原材料产品,交由国有兵工厂制造火炮、军舰等核心武器系统,两者构成了武器系统集成商和分系统承包商的配套关系。
从一开始,美国军工业就不排斥民营企业参与武器装备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