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栽培
- 格式:ppt
- 大小:51.00 KB
- 文档页数:19
南京地区春丝瓜—秋番茄—冬青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1. 引言1.1 南京地区农作物种植现状南京地区是一个农作物种植发达的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
南京市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大豆等粮食作物,还种植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
近年来,南京地区农作物种植业持续发展,逐步实现了农业产业化、市场化和规模化经营。
农民们在生产中广泛采用现代农业技术,如温室种植、无土栽培、精准施肥等,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南京地区农业结构调整不断推进,种植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政府积极扶持农民发展特色农业,引导农业企业走产业化、集约化道路,推动农作物种植现代化进程。
南京地区农作物种植现状良好,但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强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1.2 春丝瓜、秋番茄、冬青菜的重要性南京地区春丝瓜、秋番茄、冬青菜是当地重要的农作物,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营养价值。
春丝瓜是南京地区的传统特色农作物,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常用于夏季清热降火。
秋番茄是南京地区的主要时令蔬菜之一,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E和番茄红素,对心血管健康、抗氧化、养肝保肝等有益。
冬青菜是南京地区一种冬季常见的蔬菜,富含蛋白质、纤维素、钙、钾、硒等营养成分,有助于增强免疫力、预防感冒等。
南京地区的春丝瓜、秋番茄、冬青菜不仅丰富多样,而且营养丰富,对当地居民的饮食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种植和管理这些作物,提高产量和质量,对促进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 正文2.1 春丝瓜的高产栽培技术1. 土壤选择:春丝瓜适合生长在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中。
在种植前可以进行土壤消毒,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 种子选择:选择优质的春丝瓜种子进行播种,有机种子或者优质的杂交种子可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3. 播种时间:春丝瓜适合在地温达到15摄氏度左右时播种。
一般可以选择在早春进行播种,利用温室等方式提前种植。
紫淮山优质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探讨作者:林培华来源:《农民致富之友》2017年第13期德庆紫淮山别名为“长薯”或者“紫人参”,已有600多年历史,因其肉呈现出的紫色而得名,德庆紫淮山富含丰富的蛋白质,花青素含量高,所以紫淮山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深受人们的喜爱,基于此优点,紫淮山不断扩大种植范围,文章主要介绍德庆紫淮山的浅生槽定向种植技术,从而有效提高其种植效率,增加紫淮山的产量。
一、紫淮山的种薯选择(一)种薯选择工作在进行种薯选择时,要在种植前进行初选和准备。
在选择种薯时,要保证种薯色泽鲜艳、深紫,芽眼饱满,瘤块稀少,没有病虫害危险,也没有腐烂部位。
在种薯切块的时候,种薯要保留三分之一的地茎表皮,每一个薯种都要保证直径在4至6厘米,重量则为75至150克,在薯种表面涂抹生石灰(或45%咪鲜胺500倍液5-10分钟)后连晒二至五天(切口出现裂丝)即可种植或致于暗室备用。
(二)种薯催芽工作在做好种薯的处理工作后,可以即种,但最好进行催芽工作,将处理好的种薯放入到苗床中,保证温度在15℃以上,待种薯长出芽眼,并且至米粒大小时即可以种植。
二、整地与基肥1、整地:地块可用农机全面深耕,然后将土壤暴晒一周以后,将土壤整理成畦面1.2-1.3米(包沟1.7-1.8米),畦高0.3-0.4米,沟宽0.5-0.6米,并且每条畦都要整成20度左右畦面(利于藏浅生槽)。
2、基肥:在种植紫淮山前,每亩施腐熟农家肥约1500千克,钾肥30千克、尿素15千克、磷肥50千克,均匀施于畦面。
施完肥后就可以开沟藏浅生槽。
三、藏槽和种植1、藏浅生槽:紫淮山采用浅生槽定向种植是获得高产、优质、省工的主要方法。
紫淮山种植以株距20-25厘米为宣,藏槽沟以7厘米宽、100厘米长的平行斜沟,密度控制在每每亩种植约1500株。
平行斜沟沟底要平实,放入浅生槽(一般选长度100cm的半圆形塑料槽),浅生槽内要放满松软填料(可选用稻草、粉沙、腐熟木糠、蘑菇渣、甘蔗渣或谷壳等),然后回填土10~15厘米。
2023年第8期良种良法112超高产特优粳稻宁香粳9号及其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戴伟峰1 韩 瑞1 朱松华1 赵燕萍1 赵华军2 钟加龙3 仲开泰4(1江苏省张家港市种子管理站,张家港215600;2江苏省张家港市后塍街道农村工作办公室,张家港215631;3江苏省张家港市杨舍镇农业服务中心,张家港215600;4江苏省苏州市种子管理站,苏州215011)摘要:在2020-2022年江苏省张家港市连续3年开展的水稻新品种综合测试中,由南京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选育的早熟晚粳稻新品种宁香粳9号表现出生育期适中、高产甚至超高产、优质、抗高温胁迫能力强等特点,综合表现优异。
根据宁香粳9号的品种特性,以兼顾高产与优质为目标,以保穗、控粒和增重为路径,提出了配套绿色高效栽培技术措施。
关键词:宁香粳9号;产量;品质;抗性;绿色;高效;栽培技术The Green and Efficient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a High-Yield SuperiorQuality Variety Ningxiangjing No.9DAI Weifeng1,HAN Rui1,ZHU Songhua1,ZHAO Yanping1,ZHAO Huajun2,ZHONG Jialong3,ZHONG Kaitai4(1Zhangjiagang Seed Management Station,Zhangjiagang 215600,Jiangsu;2Houcheng Street Rural Work Office of Zhangjiagang City,Zhangjiagang 215631,Jiangsu;3Yangshe Town Agricultural Service Center of Zhangjiagang City,Zhangjiagang 215600,Jiangsu;4Suzhou Seed Management Station,Suzhou 215011,Jiangsu)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积极响应国家种业振兴行动,大力实施粮食作物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和品牌创建工作,加快推进粮食安全与产业升级协调发展。
2024年第3期良种良法149 DOI:10.19462/ki.zgzy.20231220004优质强筋高产小麦中麦578在河南省的高效栽培技术冉午玲1 张文玲1 常 萍1 田宇兵2(1河南省种业发展中心,郑州450046;2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北京100081)摘要:优质强筋高产稳产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和推广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和棉花研究所合作选育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中麦578,表现出高产稳产、优质强筋、综合抗逆性好、适应性广等特点,并先后于2019年、2020年、2021年和2022年分别通过河南省(豫审麦20190057)、国家黄淮南片区(国审麦20200016)、国家黄淮北片区(国审麦20210059)和新疆自治区(新审麦2022年041号)审定,至今在河南省已推广80余万hm2。
从选地与整地、种子处理、播期播量、肥水应用、田间管理、适期收获等方面提出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措施,为中麦578在河南省适宜种植区的高产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麦;中麦578;优质高产;栽培技术High Efficiency Cultivation Technology in Henan Province of a Wheat Variety Zhongmai 578 with High Yield and Strong GlutenRAN Wuling1,ZHANG Wenling1,CHANG Ping1,TIAN Yubing2(1Henan Seed Industry Development Center,Zhengzhou 450046;2Institute of Crop Sciences,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Beijing 100081)河南省地处黄淮冬麦区南片,是我国小麦的第一大主产省份,小麦种植面积连续多年稳定在573万hm2左右,约占全国的24%,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该区对小麦新品种的抗倒性、抗干热风和抗穗发芽能力以及综合抗病性都有较高的要求[1]。
Z a i p e i j i s h u 西芹优质高效种植技术李宝伟西芹也叫做芹菜,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蔬菜之一,它主要分布在湿润地带种植。
属于耐寒性极强的蔬菜,一年四季都可以对其进行栽培。
西芹的植株类型属于紧凑粗大型,叶子柄较为宽大且肥厚,拥有较少的纤维质地,比较脆嫩。
尽管对西芹进行栽培比较容易,但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很多农民由于不了解相应的技术规范,使得西芹的品种无法更好地展现出来,达不到预期的产量与质量。
因此本文对西芹的栽培技术进行研究讨论,提出相应的优质高效种植技术建议。
一、西芹的栽培季节选择正如前文所说,西芹的种植比较简单,它可以在一年四季进行栽培。
但是在北方地区通常情况下是在秋冬进行栽培。
因为秋冬季节不仅可以满足西芹的生长发育必要的条件,还更容易获得高质量、高产量的西芹。
并且收获的时期正好赶上元旦与春节期间,这时上市可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西芹的品种选择对于农作物种植来说,品种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农作物收获时的产量与质量。
因此在对西芹品种进行选择时,应当选择可以种植出较高产量的品种,并且要有一定的耐寒性能,可以抵抗病虫害等问题。
通常采用的西芹品种有:文图拉、嫩脆、美国PS285、FS、西芹3号等。
三、西芹的播种与育苗管理1、苗床准备。
在进行西芹种子播种之前,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块进行播种,通常选择排水与灌溉较为方便的地块作为苗床。
需要将地块做成1-1.2米宽的平畦,并且做到苗床面积与生产面积之比达到1∶15。
在对苗床进行做畦前,需要先在苗床上施加腐熟后的有机肥,肥料的选择一定要优质,用量通常为55kg/m2,并且需要施加磷酸二氢钾50g/m2。
施加肥料之后,需要将土地进行翻耕,并且耙平,将土地与肥料进行充分混合,同时镇压踩实。
2、浸泡西芹种子并催芽。
通常情况下,西芹的播种时间为6月下旬到7月上旬期间。
在进行播种之前,先需要对西芹的种子进行处理,通常选择用0.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左右,并且需要对种子进行搓洗,去除表面的药剂与杂质。
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为了提高玉米的生产效率,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育种选优、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育种选优1. 优良品种选择优良品种选择是玉米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基础。
在选材时应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优良品种。
同时,要注重抗逆性和抗病虫害能力。
2. 杂交优势利用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杂交优势的利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育种选材时应优先选择适宜进行杂交选育的亲本。
3. 品种繁育为了满足不同地区不同耕作制度下的需求,可以通过品种繁育方式培育适宜当地栽培的新品种。
这需要对种质资源进行收集和保藏,并进行不同品种的杂交育种。
二、田间管理1. 合理施肥在施肥时应根据不同肥料和不同阶段土壤营养水平的变化,科学施肥。
一般应先施氮肥,再施磷肥和钾肥,控制氮素的供给量,以避免过量氮肥导致玉米选优过度或老化死亡。
2. 良好的灌溉管理适度的灌溉对玉米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因此,必须确定合理的灌溉量,确保土壤含水率在20%至50%之间,避免玉米生长受限制。
另外,在干旱地区可以采用水分渗透式灌溉、喷灌等科学的灌溉方式。
3. 种植密度控制玉米增产的关键之一是种植密度的控制。
密度太大会导致玉米对土壤的营养和水分的过度利用,从而影响产量和品质。
因此,在种植时应根据岗位和肥力的c原则逐层逐渐递加。
三、病虫害防治1. 适时测定病虫害在玉米种植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测病虫害发生情况。
一方面,可以根据检测结果选择相应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另一方面,可以提前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2. 合理选用农药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农药的使用是必不可少的。
但是,需要注意合理选用农药和正确施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和人体的污染和危害。
同时,应根据具体的气息和土壤环境、农药毒性等因素确定农药类型和使用情况。
3.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防治玉米病虫害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鲜食玉米春提早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玉米春提发挥多面影响
玉米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玉米春提是一种新型玉米技术,它能够提高作物的早熟性和收获量,增强农民的收入,为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业发展贡献力量。
2:玉米春提实行栽培关键技术
玉米春提技术主要是对玉米的栽培技术进行优化和改良,通过实行有效玉米播种和施肥技术、科学的旱作管理技术、优质温室、新型播种机械、新型灌溉技术、传统管理技术等,以使春提玉米提前一二个月成熟,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
3:推广玉米春提获得良好效果
通过实施玉米春提技术,可以更快更好地应用技术,改善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可以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和农业发展。
玉米春提技术已在一些农业大省取得良好的实践效果,大大改善了农民的收入,提高了农业的发展水平。
4:加强技术推广增强力度
现阶段,应该把重点放在技术推广上,并通过提高技术推广和推广技术培训水平,增加农民玉米春提科技知识,提升农民科技技能,
发挥优势,以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此外还需要严格检测,定期比对,使玉米春提技术得到更好的保障。
5:结论
玉米春提技术广受农民群众的欢迎,玉米春提可以解决粮食作物早熟性、市场供应短缺的问题,可以增强农民收入,发挥重要作用。
要推动玉米春提的发展,还需要大力推广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技能和科学文化水平,努力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本文根据“瑞两优851”品种的实际种植培育情况,详细介绍了机收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根据“瑞两优851”机收再生稻的特征特性,明确其中的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做到适时早播、培育壮秧以及适当密植,加强水肥管理与病虫害管理,从而提高再生稻成活率,保障水稻生产收益,以期为其他品种的机收再生稻丰产高效栽培提供技术参考与生产指导。
再生稻就是在收获了头季水稻之后,对头季稻桩充分利用,实现腋芽的重新萌发出苗,增加第二季产量。
再生稻是我国农业领域公认的绿色安全食品,因生长期温差较大,再生稻的品质更高,推广机收再生稻有利于提高农业产量,扩大稻田面积与农民收入。
一、发展再生稻的重要意义再生稻是指头季水稻收获后,利用稻茬上存活的休眠芽,在适宜的温、光、水、肥条件下采取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之萌发为再生蘖,进而抽穗、开花、结实,再收获一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
2022年肥东县选择头季产量高、再生能力强、生育期适宜、耐高低温能力强、米质口感好的籼型杂交稻品种瑞两优851作为再生稻栽培。
现阶段,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安全已经成为我国作物生产所面临的重要挑战,无论是劳动力短缺,还是气候环境变化,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会增强挑战的严峻性。
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为了更好的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有必要加强对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与传统的双季稻模式相比较,再生稻生产模式的净收益可以增加1倍,再生稻生产1kg稻谷所需的能量投入为29.98MJ。
经过研究得知,再生稻除了可以增加稻谷的籽粒产量,还能作为生产优质化饲料的高产种植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
二、“瑞两优851”机收再生稻的特征特性瑞两优851由安徽国瑞种业有限公司选育,亲本来源为徽瑞08S×GR051,属中籼两系杂交水稻品种。
2019年、2020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5.5cm,亩有效穗16.6万,每穗总粒数212.8粒,结实率90.6%,千粒重24.9g。
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要点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是指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和高效的农艺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的一种栽培方法。
下面是水稻高质高效栽培技术的要点:1.地力保肥为了保证水稻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要选择土壤肥力较好、排水良好的田地进行种植。
在水稻生长前要充分施入有机肥料,如农家肥、畜禽粪等,以提高土壤肥力。
要进行充分翻耕和改良土壤结构,促进根系生长。
2.优化品种选择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进行种植。
要根据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和土壤要求,选择早熟、中熟或晚熟的品种,以提高生长期的充分利用。
3.合理密植与稳定株位根据品种的生长特点和产量潜力,合理控制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光能和空间资源。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和高产品种可适当加密,中熟和晚熟品种可适当稀植。
要稳定株位,保证植株的稳定和均匀生长。
可以通过定植深度、株距、行距等控制。
4.科学施肥根据土壤及植株的养分需求,科学施肥。
水稻主要需要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其中氮素是农作物生长中需求最大的元素。
施肥应根据土壤和作物的肥力特点,合理选择肥料种类和施肥时间,并注意避免肥料的过量施用,以免对土壤和水质造成污染。
5.合理灌溉水稻是水生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较大。
要合理安排灌溉,以满足水稻生长过程中的水分需求,避免过度灌溉和不足灌溉。
灌溉方式应根据地理、气候和土壤条件来选择,可以采用旱田灌溉、稻田灌溉、旱田稻田轮作等方式。
6.适时除草要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保持水稻株型良好、生长充实。
可以采用物理除草、化学除草等方式,但要注意避免对水稻的伤害。
7.病虫害防治定期巡田,及时发现并防治水稻的病虫害。
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等方式,选择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但要注意合理使用,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8.科学收割和储存根据水稻的生长周期和气候条件,及时进行收割。
要选择适宜的收割时间,防止水稻的湿度过高或过低。
收割后要进行晾晒和储存,保证水稻的品质和加工价值。
河南农业2023年第16期熟期叶青籽黄,后期落色好等优良的农艺性状。
二、信糯优721在区域试验中的产量表现2015年,信优糯721作为特种稻中的糯稻,参加河南省籼稻区域试验中的豫南稻区中籼稻区域试验,共有11个试验地点,产量水平全部为增产,这11个点汇总每667 m 2平均产量669.0 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4号产量增长6.7%,按照河南省籼稻品种审定要求产量水平达到续试标准。
2016年继续试验,在豫南稻区中籼稻区域设10个试验点,每667 m 2平均产量668.5 kg,比对照品种丰两优4号产量增长8.3%,其产量水平达到河南省籼稻品种审定的生产试验标准。
2017年参加河南省籼稻生产试验,生产试验设定8个试验点,其中7个点的产量水平增产,8个试验点的8.855%,而品种的静态稳定性是由平均变异系数CV 值反映出来的,平均变异系数CV 值越小,说明该品种的产量表现随环境的变化幅度越小,那么这个品种的静态稳定性就越好,但是不利于该品种高产栽培技术的应用。
高产栽培措施的应用与平均高稳系数的相关性较高,信优糯721的平均高稳系数(81.65)比对照品种丰两优4号的平均高稳系数(81.21)大,平均高稳系数能基本反映出品种的高产稳产性,由此可知,信优糯721静态稳定性较小,产量变化幅度就小,平均高稳系数高,高产潜力就比较大,该品种是一个高产稳产的杂交水稻组合。
适应度是一个组合产量超过平均产量的环境数占整个环境总数的百分比,它反映的是组合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适应能力。
从下页表2中可以看出,信优糯721平均适应度为83.3%,比对照品种丰两优4号的平均适应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河南农业2023年第16期27.8%大,说明信优糯721生产适应性强,在生产中表3 小麦实际测产1230.8830.7030.746645.7560.9506.9548.8476.8430.90.9390.7510.6500.8230.7840.6411.0271.1590.8351.1690.8100.92715.1--0.9680.8410.760空白对照增产10.7%(见表3)。
农业高产高效创建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随着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城市化的加快进程,农业生产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粮食安全和农产品供应的问题,提高农业的产量和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出一套农业高产高效创建方案,以帮助农业生产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设定1. 提高粮食产量:通过科学种植技术和现代化农业设备的应用,提高粮食产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
2. 提高农产品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管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绿色农业,提供健康安全的农产品。
3. 提高农业效益:推动农业产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民收入水平。
三、方案内容1. 科学种植技术的推广借鉴先进的种植技术,推广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农作物种植模式。
推广精准农业技术,如遥感技术、气象预测技术等,提高农作物生产的精确度和生产效益。
2. 农业机械化的推动加大农业机械化的力度,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力利用率。
鼓励农民采购和使用现代化农业机械设备,如播种机、喷洒机、收割机等,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规模化程度。
3. 优质种子的供应加强对优质种子的选育和推广,提供高产高效的种植材料。
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建立健全的种子供应链,保障农民的种植需求。
4. 水资源的合理管理加强对农田灌溉设施和水资源的管理,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加大农田排水设施建设力度,解决农田排水问题,提高土壤湿度和肥力。
5.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机制,加强对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和管理。
提高对农产品质量检测和溯源体系建设的投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6. 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和人才培养的支持力度,培养一批高水平的农业科技人才。
推动科技与农业的融合,加强科研成果的示范推广和应用。
7. 农民收入的保障加强农民职业培训,提高农民的实际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
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引导农民参与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四、方案实施1.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农业高产高效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方案的实施和协调工作。
全国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
全国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是指以绿色化、质量化和高效化为核心目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实现农作物生产过程中环境友好、产品质量高、效率高的模式。
全国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绿色化:通过减少或消除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采用生物防治、有机肥料等绿色农业技术,达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的目的。
2. 质量化:通过选育抗病虫害、优质高产的品种,保障农作物的品质和食用安全。
同时,加强科学管理和规范操作,确保农作物生长发育的质量。
3. 高效化:通过科学施肥、精准灌溉、节能减排等技术手段,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产值。
同时,优化农业生产结构,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全国农作物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的推广和应用,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提高农业的生产能力和竞争力,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10期粮食作物特早熟优质早稻南陵早2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谢晶1程太平2*(1芜湖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安徽芜湖241000;2芜湖市星火农业实用技术研究所,安徽芜湖241000)摘要双季稻“双抢”时段通常处于高温阶段,劳动作业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通过研究如何种植特早熟早稻南陵早2号,在达到高于普通早稻日产量的情况下,把“双抢”时段前移10d,避开“双抢”高温作业。
通过连续3年对特早熟早稻南陵早2号早、晚季连作直播栽培技术的逐步优化,在保证有效穗数的情况下,随着穗粒数的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迅速提高,早稻产量由6408.00kg/hm2提高到8875.50kg/hm2,产量增加了2467.50kg/hm2;双季晚稻直播产量由5899.50kg/hm2提高到7966.50kg/hm2,产量增加了2067.00kg/hm2。
南陵早2号适宜直播栽培,加强分蘖期的有害生物防治,通过追肥提高分蘖率、成穗率,实现高产优质。
基于3年的生产实践,本文总结了南陵早2号超高产机直播栽培技术要点,以供适宜地区参考。
关键词南陵早2号;特早熟;早稻;晚稻;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3)10-0023-04近年来,我国水稻单位面积产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仅2021年我国水稻产量就达到了2.13亿t,同比增加0.46%,单产达到了7113.4kg/hm2,同比增长1.04%[1]。
当前,我国水稻总产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提升粮食产量是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
为此,笔者开展了特早熟早稻南陵早2号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达到了高产高质效果,为适宜地区推广种植南陵早2号提供参考和指导。
1品种特征特性1.1产量表现南陵早2号属特早熟早稻,母本为早籼3865,父本为化感2205[2],采用系统选育方法,历时3年6代选育而成。
2021年,南陵早2号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生育期是目前国内籼型水稻最短的品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