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铸件气孔通用标准
- 格式:docx
- 大小:114.26 KB
- 文档页数:1
压铸件质量标准
1. 范围
1.1本《气孔和铸件质量要求》标准适用于压铸件。
1.2所有的线性尺寸单位为英寸
2. 定义
砂眼一一铸件中由夹带气体引起的表面缺陷。
冷隔 -- 由于金属的凝固速率不同,有时在压铸过程中产生的凝固金属的重叠。
内部缩孔一一铸件冷凝期间的一种情况,铸件内部体积收缩而形成空隙但铸件的外形尺寸没有减小。
穿透性缺陷一一铸件中有一个闭环孔或通孔,其孔径大于0.005(0.127伽)但不属于设计部分。
注:本标准中所指的“穿透性缺陷”均参照以上的定义3.分类
3.1表格1规定了本标准中所有的气孔等级
4.1不加工表面
不允许有可见的内部缩孔和砂眼
若供应商和客户许可,允许有微小的可见的冷隔若无附加说明,不允许有不完整的零件特征
气孔密度应符合气孔等级I
4.2加工表面
不允许有可见的内部缩孔、冷隔和砂眼
不完整的零部件特征是不允许的
穿透性缺陷不应大于零件特征或壁厚的50 %。
压铸件质量标准
1. 范围
1.1 本《气孔和铸件质量要求》标准适用于压铸件。
1.2 所有的线性尺寸单位为英寸
2. 定义
砂眼——铸件中由夹带气体引起的表面缺陷。
冷隔——由于金属的凝固速率不同,有时在压铸过程中产生的凝固金属的重叠。
内部缩孔——铸件冷凝期间的一种情况,铸件内部体积收缩而形成空隙但铸件的外形尺寸没有减小。
穿透性缺陷——铸件中有一个闭环孔或通孔,其孔径大于0.005(0.127㎜)但不属于设计部分。
注:本标准中所指的“穿透性缺陷”均参照以上的定义。
3. 分类
3.1 表格1规定了本标准中所有的气孔等级
4. 铸件气孔及铸件质量的一般要求
4.1 不加工表面
? 不允许有可见的内部缩孔和砂眼
? 若供应商和客户许可,允许有微小的可见的冷隔? 若无附加说明,不允许有不完整的零件特征
? 气孔密度应符合气孔等级Ⅰ
4.2 加工表面
? 不允许有可见的内部缩孔、冷隔和砂眼
? 不完整的零部件特征是不允许的
? 穿透性缺陷不应大于零件特征或壁厚的50℅。
气孔检验指南 适用于压铸件加工表面 索引 1.应用范围 2.制造商应达到的要求 3.产品应达到的要求 4.检验、检测方法 5.检验、检测范围 6.标志 7.材质证明 8.适用的标准、准则、规则 1.应用范围 这些要求是适用于评估铝/锌压铸件和铸铁件/冷硬铸造件加工表面气孔类别。
关于评估类别的具体细节只有在零件由于可靠性操作必要时才显示, 这些要求要严格执行 说明 尺寸(长*宽(1*w))和气孔边距(e) 2.制造商应满足的要求 非必要 3.产品应达到的要求 分类标准细节 A类 ----0.2mm≤w 和/或 l≤0.4mm (对于w和/或l≤0.2mm没有具体要求) ----e≥8mm B类 0.2mm≤w 和/或 l≤0.4mm (对于w和/或l≤0.2mm没有具体要求) e≥8mm 以下附加适用:在加工面每个表面的e≥1mm 最多3个气孔 对于加工表面单个气孔 w和/或l≤0.6mm C类 0.4mm≤w 和/或 l≤0.7mm (对于w和/或l≤0.4mm没有具体要求) e≥15mm 以下附加适用: 在加工面每个表面的e≥1.5mm 最多3个气孔 对于加工表面单个气孔 w和/或l≤1mm D类 0.6mm≤w 和/或 l≤1.0mm (对于w和/或l≤0.6mm没有具体要求) e≥30mm 以下附加适用:在加工面每个表面的e≥2mm 最多3个气孔 对于加工表面单个气孔 w和/或l≤1.5mm 类别的应用 每个类别适用于不同功能 A类:表面粗糙度Ra1.6(N7) 例如:轴承表面和O型环,垫圈配合处 B类:表面粗糙度为:Ra3.2(N8)和Ra6.3(N9) 例如:密封表面和平板,橡胶垫圈配合处 C类:表面粗糙度Ra12.5(N10) 例如:轴承和其它原件配和表面,螺丝通孔。
D类:表面的最低要求,不属于A-C类的。
例如:螺纹 4.测试、检测方法 非必需 5.检测/检验范围 非必需 6.标记 具体细节参见图纸 在不加工图纸上用A,B,C,D分别表示不同的将要加工表面的类别(如例a) 如果大部分将要加工表面适用于同样的要求,将在图纸上方标注并加注“除非另有标注” (如例b)。
ASTME505中文版
压铸件质量标准
1. 范围
1.1 本《气孔和铸件质量要求》标准适用于压铸件。
1.2 所有的线性尺寸单位为英寸
2. 定义
砂眼——铸件中由夹带气体引起的表面缺陷。
冷隔——由于金属的凝固速率不同,有时在压铸过程中产生的凝固金属的重叠。
内部缩孔——铸件冷凝期间的一种情况,铸件内部体积收缩而形成空隙但铸件的外形尺寸没有减小。
穿透性缺陷——铸件中有一个闭环孔或通孔,其孔径大于0.005(0.127㎜)但不属于设计部分。
注:本标准中所指的“穿透性缺陷”均参照以上的定义。
3. 分类
3.1 表格1规定了本标准中所有的气孔等级
4. 铸件气孔及铸件质量的一般要求
4.1 不加工表面
不允许有可见的内部缩孔和砂眼
若供应商和客户许可,允许有微小的可见的冷隔? 若无附加说明,不允许有不完整的零件特征
气孔密度应符合气孔等级Ⅰ
4.2 加工表面
不允许有可见的内部缩孔、冷隔和砂眼
不完整的零部件特征是不允许的
穿透性缺陷不应大于零件特征或壁厚的50℅。
A S T M E505中文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压铸件质量标准1.范围1.1 本《气孔和铸件质量要求》标准适用于压铸件。
1.2 所有的线性尺寸单位为英寸2.定义砂眼——铸件中由夹带气体引起的表面缺陷。
冷隔——由于金属的凝固速率不同,有时在压铸过程中产生的凝固金属的重叠。
内部缩孔——铸件冷凝期间的一种情况,铸件内部体积收缩而形成空隙但铸件的外形尺寸没有减小。
穿透性缺陷——铸件中有一个闭环孔或通孔,其孔径大于0.005(0.127㎜)但不属于设计部分。
注:本标准中所指的“穿透性缺陷”均参照以上的定义。
3.分类气孔等级允许的气孔缺陷密度Ⅰ不允许有气孔缺陷Ⅱ在φ0.250(φ6.35㎜)观察区域内不大于φ0.020(φ0.508㎜)的气孔最多不超过5个或不大于φ0.040(φ1.016㎜)的气孔不超过1个.Ⅲ在φ0.250(φ6.35㎜)观察区域内不大于φ0.040(φ1.016㎜)的气孔不超过3个,不大于φ0.020(φ0.508㎜)的气孔不超过2个,或不大于φ0.060(φ1.524㎜)的气孔不超过1个.Ⅳ在φ0.250(φ6.35㎜)观察区域内不大于φ0.040(φ1.016㎜)的气孔不超过3个,不大于φ0.020(φ0.508㎜)的气孔不超过2个,或在φ0.500(φ12.7㎜)观察区域内不大于φ0.100(φ2.54㎜)的气孔不超过1个.4.铸件气孔及铸件质量的一般要求4.1不加工表面不允许有可见的内部缩孔和砂眼若供应商和客户许可,允许有微小的可见的冷隔若无附加说明,不允许有不完整的零件特征气孔密度应符合气孔等级Ⅰ4.2加工表面不允许有可见的内部缩孔、冷隔和砂眼不完整的零部件特征是不允许的穿透性缺陷不应大于零件特征或壁厚的50℅2。
astm 一级标准 压铸件孔隙率
ASTM( American(Society(for(Testing(and(Materials)是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的缩写,它制定了许多材料、产品和系统的标准。
关于("ASTM(一级标准压铸件孔隙率",可能指的是(ASTM(标准中关于压铸件孔隙率的要求。
具体的(ASTM(一级标准压铸件孔隙率要求可能因不同的标准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可能相关的(ASTM(标准,供您参考:
1.(ASTM(B85-14:这是一个关于铝合金压铸件的标准,其中包括了对孔隙率的要求。
该标准将孔隙率分为三个等级:A、B(和(C。
等级(A(表示最高的质量要求,而等级(C(表示最低的质量要求。
2.(ASTM(B26-16:这是一个关于镁合金压铸件的标准,其中也包括了对孔隙率的要求。
该标准将孔隙率分为三个等级:A、B(和(C。
等级(A(表示最高的质量要求,而等级(C(表示最低的质量要求。
请注意,以上仅是一些示例,具体的(ASTM(一级标准压铸件孔隙率要求可能因不同的标准而有所不同。
在使用任何标准之前,建议您查阅最新的(ASTM(标准以获取准确的信息。
铸造件通用检验标准前言铸造件的检验,以图纸为依据,如本标准与图纸不符,以图纸为检验标准。
为了使检验工作走向标准化,加强中间过程质量控制,特制定本检验标准。
1.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产品压铸件及机加工的检验、验收。
2.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条款.本标准发布时,这些引用标准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标准将进行修定,因此,鼓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GB4054—83 金属涂覆层外观分级GB/T 9286—88 色漆和清漆划痕试验GB/T 6739—96 涂膜硬度铅笔测定法GB/T 1733—9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GB/T6742—93 漆膜弯曲试验(园柱轴)GB/T1732-93 漆膜耐冲击测定法GB/T1771—91 色漆和清漆耐中性盐污性能的测定GB 5267—85 螺纹紧固件电镀层GB 2792—81 压敏胶带180°剥离强度测定方法GB5935—86 轻工产品金属镀层的孔隙率测试方法GB6463—86 金属和其它无机覆盖层厚度测量方法评述GB10125-97 《人造气氛腐蚀试验盐雾试验》GB5270-86 金属覆盖层结合力及脆性测试GB/T1182-96 形状和位置公差GB4208-2008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3.目的3.1确保压铸件判定的统一标准;3.2指引QC检验,将所有检验动作标准化。
4.定义磨花/磨痕:产品表面由于摩擦而造成的擦花痕刮伤/划伤:产品表面由于与尖硬物摩擦而造成的刮痕/划痕。
刀痕:因用锉刀或机加工时刀具所留下的痕迹砂带痕:因用砂带打磨所留下的痕迹拉模伤:顺着出模方向遗留在铸件表面上的拉伤痕迹。
凹陷:平滑表面上凹瘪的部分或者成型过程中填充不完整的部位压伤:切边模冲压或机加工时挤压所留下的痕迹碰伤:产品表面,边角受碰撞引起的变形痕迹顶针印:铸件表面由于模具顶针而形成凸出或凹下的痕迹行位印:铸件表面由于模具抽芯/镶块而形成凸出或凹下的痕迹冷隔:金属流对接未完全熔合形成的不规则下陷线性纹路,在外力作用下有发展趋势可能冷纹:肉眼可见与金属基体颜色不一样的纹络,无发展趋势印痕:铸件表面由于模具型腔磕碰挤压而形成凸出或凹下的痕迹流痕:表面上用手感觉得出的局部下陷的纹路,无发展趋势孔穴:气孔,缩孔和夹杂物等缺陷所形成的孔洞针孔:喷涂时表面产生的像针尖一样的小孔缺料/崩缺:外力敲击水口或切边模产生的缺损裂纹/裂痕:模具表面有呈直线状或波浪形的纹路,狭小而长,在外力的左右下有发展趋势龟裂纹:模具型腔表面龟裂形成的产品表面凸起或凹陷痕迹披锋:压铸件在分型面边缘出现的薄片毛边:边缘轮廓上因涂料堆积出现的边缘涂层不整齐现象斑点/麻点:产品表面形成的凸起颗粒或突出性杂物污点/脏点:颜色与正常表面不一致的色斑印迹气泡:涂层覆盖部分气体在烘烤时产生的泡状凸起缺陷桔皮/橘皮:涂层表面呈现出许多半圆状高低不平的桔子皮形状突起,易造成脱落起皮色差/异色:产品与色板的颜色差异露底/掉漆:局部无涂层或涂层缺失/覆盖不平露出底材积漆/溢漆:表面有较多漆团或漆点烧焦/发黄:喷涂烘烤不良造成表面留下的烧痕迹少漆/薄漆:喷涂不到位或涂层流动而造成的厚度不均匀补漆:因涂层损伤而用涂料所作的局部遮盖补救A 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后经常看到的外表面,或客户日常操作能近距离视角接触,并直接正视关注的产品表面和商标文字和图案丝印表面B 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背面,或不经常看到但在一定条件下能看到的面,或客户不明显关注的外观表面,或不易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的外部表面C 级面:指该表面位于工件或组装不可视面,或客户一般不易观察并关注到的内外部表面,或只有在装配过程中才能看到的面,或经其他工件覆盖需拆卸才能被客户直接视角接触正视的内外部表面5.内容5.1外观检验5.2性能检验5.3包装防护标识5.4机加工尺寸选用下表中等级-M级。
工艺讲解压铸件气孔分析及解决方案【让供应商尖叫的好东西】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和汽车轻量化的要求,铝、镁等合金压铸零件明显增加,为压铸业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广阔前景。
由于零件的轻量化需求,对合金材料性能、产品结构和过程设计和控制的要求更加严格。
各汽车厂对压铸件的要求越来越严格,对压铸件孔隙率的要求,一般为5%~10%,对某些零件的要求甚至到了3%。
针对压铸件缺陷的检测方法和检测位置,可以在压铸机选择、模具设计和过程设计时,借助计算机模拟分析,进行试验研究,采用P-Q2软件等进行优化。
压铸件气孔、缩孔和渣孔缺陷发生在铸件内部,产生缺陷的原因不尽相同。
为了消除缺陷,识别缺陷种类并分析其原因尤为关键,而检查零件的工具和方法将影响最终的判断。
以下,笔者只讨论如何解决铝、镁合金压铸气孔问题。
1.气孔检查对于压铸件气孔检查,须着重考虑几个位置:①有限元分析最大应力位置;②零件模拟分析卷气位置;③零件工作关键部位(如密封面等)。
一般压铸件可采用X光检查;发现缺陷后,切开零件进一步检查。
在过程控制时,按ASTM E505等级2控制,关键部位应按ASTM E505等级1控制。
气孔一般表面比较光滑,呈圆形或椭圆形,有时孤立存在,有时簇集在一起。
图1为压铸件气孔表面。
而缩孔和缩松形状不规则,表面色暗而不光滑,在显微镜和电镜下,可以发现缺陷位置存在枝晶结构,见图2。
有时气孔和缩孔同时存在于同一个缺陷位置,要仔细观察。
2.气孔形成2.1.氢气气孔图3为氢气气孔。
氢气气孔微小,形如针状,且均匀分布,零件表面加工后才能观察到。
由于压铸件壁薄,金属液凝固速度快,有时氢气气孔肉眼难以观察到。
水蒸气是氢气最主要的来源,可能来自炉气、熔炼工具、铝锭/回收件、油污染机加工屑和湿精炼剂等。
通常铝合金压铸采用旋转除气装置(见图4)。
气体源一般使用氩气、氮气或氯气。
在金属液中通入气体,通过转子切成大量微小气泡,由于气泡内外的浓度差,将氢气吸入气泡内,一起排出金属液外(见图5)。
知识篇——气孔常见问题多,了解气孔特征,10点入手解决铸件气孔铸造网络平台 2022-02-23 11:49在铸件生产过程中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缺陷,影响铸件质量,甚至让铸件直接报废,气孔就是其中比较常见的,无论铸铁件、铸钢件还是合金铸件都可能出现气孔的问题。
气孔特征皮下气孔大多数情况下是由多个直径为1-3mm的小气孔,成串横列于铸件表面以下1-3mm处。
气孔内壁光滑,呈均匀分布在铸件上表面或远离内浇道的部位,但在铸件侧面和底部也偶尔存在。
一般为圆球形、团球形、泪滴形、长针形。
在铸态时,皮下气孔不易被发现;但是,铸件经热处理后,或是经机械加工后则显露。
图片形成的原因以及防治措施1、控制铁液质量(1)控制残留铝量湿型球墨铸铁件的危险残留铝量为0.03%-0.05%,此时会出现皮下气孔,小于0.03%时,一般不会出现。
在不影响金相组织的前提下,浇注前添加0.2%以上的铝,就可以消除皮下气孔。
但是铸铁中的铝主要来自孕育剂,湿型孕育的球墨铸铁件,在铁液中加入过多的硅铁孕育剂时,则是铸件产生皮下气孔的原因之一。
(2)控制钛量铸铁中残留铝和残留钛都有时,过量的残留钛会使铸铁产生严重的皮下气孔。
球墨铸铁件残留铝量小于0.03%时,一般不出现皮下气孔,若此时残留钛含量超过0.01%时,则会产生皮下气孔。
钛铝共同作用下,加剧界面水气还原,使得界面铁液含氢量更高,更易形成皮下气孔。
残留钛主要来自熔炼炉料生铁锭,应注意生铁锭的含钛量,含钛量高的与低的搭配使用,控制钛量。
(3)减少硫含量锰、硫对于湿型球墨铸铁件,从防止皮下气孔的角度来讲,硫元素是有害元素。
当硫元素含量超过0.094%时容易产生皮下气孔,硫含量越高,出现缺陷的情况越严重。
除此之外,产生的H2S可能会使缺陷更加严重。
球化处理之后产生的氧化物、硫化物渣,清理干净。
否则产生在界面处产生H2S气体也会形成皮下气孔,这种皮下气孔周围的石墨球化不良。
(4)添加稀土元素加入稀土元素能够脱氧、脱硫,提高铸铁液态的表面张力,能够有效的防止皮下气孔的产生。
ASTME505中⽂版
压铸件质量标准
1.范围
1.1 本《⽓孔和铸件质量要求》标准适⽤于压铸件。
1.2 所有的线性尺⼨单位为英⼨
2.定义
砂眼——铸件中由夹带⽓体引起的表⾯缺陷。
冷隔——由于⾦属的凝固速率不同,有时在压铸过程中产⽣的凝固⾦属的重叠。
内部缩孔——铸件冷凝期间的⼀种情况,铸件内部体积收缩⽽形成空隙但铸件的外形尺⼨没有减⼩。
穿透性缺陷——铸件中有⼀个闭环孔或通孔,其孔径⼤于0.005(0.127㎜)但不属于设计部分。
注:本标准中所指的“穿透性缺陷”均参照以上的定义。
3.分类
4.铸件⽓孔及铸件质量的⼀般要求
不加⼯表⾯
不允许有可见的内部缩孔和砂眼
若供应商和客户许可,允许有微⼩的可见的冷隔
若⽆附加说明,不允许有不完整的零件特征
⽓孔密度应符合⽓孔等级Ⅰ
加⼯表⾯
不允许有可见的内部缩孔、冷隔和砂眼
不完整的零部件特征是不允许的
穿透性缺陷不应⼤于零件特征或壁厚的50℅。
大型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由于铝压铸件不可避免的存在气孔和夹渣,所以对铝压铸件的检测标准就显的很重要当然不同功用的铸件要求也会有所不同,不知道各大厂商是如何加强对产品的检测我公司检测标准:1)铸件的表面不允许有裂纹、欠铸、气泡、擦伤、凹陷、缺肉、网状毛刺等三角型缺陷,同时不允许有拉模现象。
2)铸件的浇口、飞边、溢流口、隔皮、顶杆痕迹等要清理干净,但允许留有痕迹。
3)铸件分型面的错型量不大于0.3mm,上下两面的平面度不大于0.3mm。
4)压铸件的顶杆痕迹凹凸量为正负0.2mm。
5)压铸未通孔厚度不大于0.3mm。
6.加工面不允许有夹杂、冷隔、疏孔等缺陷。
对于机加工后可以允许表面气孔直径不大于0.3mm,在3cm×3cm的单位面积上气孔总数不多于3个,孔边距不小于1cm。
1.熟练掌握工程制图标准和表示方法。
掌握公差配合的选用和标注。
2.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试验方法及其选用。
掌握钢的热处理原理,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方法及其选用。
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的种类及应用。
3.掌握机械产品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进行零、部件的设计。
熟悉机械产品的设计程序和基本技术要素,能用电子计算机进行零件的辅助设计,熟悉实用设计方法,了解现代设计方法。
4.掌握制订工艺过程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能熟练制订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并能分析解决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问题。
熟悉铸造、压力加工、焊接、切(磨)削加工、特种加工、表面涂盖处理、装配等机械制造工艺的基本技术内容、方法和特点并掌握某些重点。
熟悉工艺方案和工艺装备的设计知识。
了解生产线设计和车间平面布置原则和知识。
5.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安全法规、道德规范和法律知识。
熟悉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
了解管理创新的理念及应用。
6.熟悉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工具与方法,了解有关质量检测技术。
7.熟悉计算机应用的基本知识。
熟悉计算机数控(CNC)系统的构成、作用和控制程序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