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测预警系统平台
- 格式:doc
- 大小:6.04 MB
- 文档页数:9
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建设思路及关键技术作者:李勇韩征李敏来源:《城市地质》2020年第03期摘要:本文阐述了城市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平台的建设思路,总体上将平台划分为野外监测物联网和云端信息平台两大部分,其中监测物联网负责地质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数据的感知、采集和传输,信息平台负责监测数据的汇聚、分析和预警预报。
在总体架构方面,平台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空间信息感知层、云平台基础层、数据资源层、服务层、应用层和用户层,每个层位对其上层均起到了支撑作用,对其下层均起到了汇聚作用。
基于此类架构方式,平台未来可以为政府机关和地质单位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提供数据共享、统计分析、空间分析、资料查询、模型计算等服务,为促进区域地质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关键词:多源异构;监测预警;物联网;智慧地质Abstra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construction ideas of the urban geological resource environment carrying capacity monitoring and forecast platform. The platform is generally divided into two parts: the field monitoring Internet of Things and the cloud information platform. The monitoring Internet of Things is responsible for the perception and collection of geological monitoring data. The information platform is responsible for data aggregation, analysis and early warning forecast. In terms of overall architecture, the platform can be further divided into a space awareness layer, a cloud platform foundation layer, a data resource layer, a service layer, an application layer, and a user layer. Each layer plays a supporting role for its upper layer and plays a converging role for its lower layer. Based on such an architectural approach, the platform can provide data sharing, statistical analysis, spatial analysis, data query, model calculation and other services for the management personnel and professional technicians of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geological sectors in the futur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geological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Keywords: Multi-source heterogeneous; Monitoring and early warning; Internet of Things; Smart Geology0 引言為了更为准确、全面、完整的获得地质体的信息,很多的地质工作者都利用数学模型来模拟真实的地质演化过程,并使用地质信息技术来表现模拟的过程和结果(李朝奎等,2015)。
什么是监测预警系统
监测预警系统实现各部门的监测信息与风险分析结果的汇集、相关信息的抽取,并据此进行风险分析,把分析结果直观的展现在决策者面前作为预测预警或事件处置的依据。
通过整合本机构和专业部门的资源,能够获取危险源、隐患、重要经济目标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点防护目标的空间分布和运行状况信息,进行监测监控,分析风险隐患,预防潜在的危害。
监测预警系统行业成效显著,系统集语音、视频、图像、数据、文本消息等各种信息媒体的交互于一体,可满足指挥中心对装备一体化、指挥扁平化、操作智能化的建设要求。
威而信实业始终专注于各种通信和软件技术的研究和产品开发,并深入到客户的实际应用中,为各行业客户打造卓越的融合通信产品和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实现各种通信手段和信息交互的完美融合,为智能化的行业应用提供支撑。
成都威而信实业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专注于融合指挥调度系统、应急广播系统、应急指挥平台、三维电子沙盘、呼叫中心系统、业务软件定制、IP软交换系统等系列软硬件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基于.NET平台的经济监测预警信息系统设计与实现摘要:基于微软.NET框架技术,根据经济监测预警指标的特点和管理需求,设计开发了贵州省经济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该系统在传统的数据库系统技术的基础上,结合MVC设计模式,运用WebService 技术,显著提高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并拥有较高的重用性和可扩展性。
关键词:UML;MVC;LINQ;WebService;设计模式0、引言根据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相关部门建立的能够全面、准确反映全省经济及其发展变化整体状态的指标体系,以大量第一手经济数据为基础,建设了经济监测预警信息系统,依靠数量经济模型及其它分析预测方法,通过对经济数据的深入分析,全面掌握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及时发现突出问题和潜在风险,准确预测经济走势,正确判断发展方向,并对重要经济指标和经济走势的非正常变化及时做出预警,为政府准确判断把握经济发展趋势、采取相应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
因此,笔者采用微软.NET开发技术,设计开发了基于MVC架构,便于使用、技术先进、界面友好、高效稳定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经济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把管理人员从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方便、准确、快速地提供信息,系统对涉及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经济监测预警指标进行管理,发挥计算机网络的优势,利用信息系统获取信息快、分析能力强、系统容量大的特点,实现协同工作和信息共享,让管理工作达到规范化、现代化及科学化。
1、系统应用目标经济监测预警信息系统是对指标信息相关各单位的数据进行集中式存储和管理基础上,提供一个获取个性化指标信息的统一入口,一个基于网络和Web开发技术的工作平台。
能够提供信息交流、协同工作及信息共享的服务,并通过个性化的用户界面,为不同地区的各使用方提供一个高效监管工具和易用的信息沟通环境。
根据经济监测预警指标管理、监管方面的信息化管理要求,系统应满足下述需要:①满足省级各厅局相关单位不同层次,不同范围对经济监测预警指标信息的关注点;②设计开发高效率、稳定可靠的指标信息数据库,支持多部门和多层次的应用需求;③满足电力建设、交通、农业、水利、环保、制造、能源、房地产等不同行业的指标管理信息化需求。
物联网环境下的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设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基于物联网的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的设计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就介绍一下如何基于物联网环境下设计与实现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
一、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的应用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利用传感器网络对生产设备、能源、机房、楼宇、环境、物流等不同领域的数据进行采集、传输、存储、处理、分析与应用。
而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的应用,可以实时监测这些设备、物流和环境数据,及时发现异常数据,通过进行报警处理或紧急救援,从而降低设备损坏、节约能源、保障生产效益和保证人员、设备、资产安全。
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不仅可以应用于工业领域和智能建筑,同时也可以用于城市安全监控、交通管理、气象预报、疫情防控和海洋灾害预警等多个领域。
二、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设计原则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的设计需要考虑实时性、可扩展性、可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的要求。
设计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需要遵循以下设计原则:1.可扩展性: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应支持多个传感器或设备的同时接入,能够满足快速扩展的需求,保证监控与预警系统的可扩展性。
2.可靠性: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需要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应该采用备份、故障切换以及数据冗余等技术,保证系统的高可用性和高可靠性。
3.实时性:物联网环境下的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需要保证数据的实时性,确保数据的及时处理和报警处理,尽可能降低损失。
4.可用性: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应该简单易用,易于配置,且可进行可视化展示,以方便用户及时掌握其运行状态。
三、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系统架构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系统架构包含多个组件,包括传感器、数据传输、数据处理、报警和数据可视化展示。
下面将分别简单介绍一下这几个组件的功能和特点。
1.传感器:物联网实时监控与预警平台需要采用多种传感器来采集不同类型的数据信号,如温度、湿度、气体浓度、噪音、光线强度、人体运动、生产设备运行状态、机房设备状态等,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数据处理层。
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系统1.建设目标通过建设市劳动关系风险监测预警系统,在线监测监管全市生产企业和用工人员的劳动关系情况,将全市一百万家市场主体和三百万劳动者纳入监测范围,有效监控和预测劳动力市场的就业失业风险、企业异常经营风险、劳资纠纷隐患程度、劳动关系稳定情况,可对各类风险警情进行摸底排查,提前预警可能发生的各类突发情况,预测风险警情,加强事前干预、事中处置,通过调整政策措施和加大执法监督,保障就业和劳动关系的稳定和谐;同时通过监测预警分析的结果输出实现对市企业诚信评价的一站式办理;开发全市工程项目用工管理平台,实时采集全市建设工程领域实名制用工和工资保障信息,配合人社局农民工欠薪预警系统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
系统建设内容包括:(一)数据汇聚处理(二)劳动关系风险分析预警子系统(三)在建工程项目申报子系统(四)电子合同子系统2.设计目标2.1.指标体系规范本项目涉及的所有数据指标的设计和编码应符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结构通则》(人社信息函〔2010〕55号)的规范和要求。
制定的指标体系应对指标名称、指标类型、指标长度、标识和指标解释给出具体定义。
项目涉及的平台系统存储的汉字应符合国家标准或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要求。
2.2.软件工程要求本项目所涉及相关应用系统及其功能应用设计、数据库设计与开发,要遵守软件工程的原则和采用软件工程的方法,确保达到预期开发目标的实现,保证工程质量和产品可靠性。
完成的平台软件应与所确定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相一致。
2.3.开发技术要求本项目采用基于J2EE体系的B/S/S的三层架构,优先基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应用系统技术支撑框架进行开发,采取参数化、组件化设计的思想,以保证系统功能的可扩展性与灵活性。
3.4安全设计要求本项目应满足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三级安全要求,保障应用系统和数据的安全。
2.4.业务联动要求本项目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人社信息化建设内容,为劳动关系业务领域重要建设项目,应与劳动关系业务(如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人事劳动争议仲裁管理等)及其他人社系统的互联互通,支撑本项目业务和数据的需要。
基于自然资源云的地质灾块化、消除当前地质灾害防治各个业务数构建统一的数据逻辑关系。
省地质灾害监测构上可数据资源层、应用服务层、用户对象层、标准体系及安全体系。
平台总体架构如图1所示。
平台充分集成和应用分布式、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以“自然资源云”为平台底座,实现全省地质灾害信纵横联通和深度融合。
心子系统设计1.地质灾害数据汇聚数据汇聚子系统是基于分布式信息资源管理模式和统一的信源目录,对式、多比例异构性、海量的地质灾害隐患据、监测预挥调度和项目管理等信息进行整合与综合管理,实现空间地质灾害防治专题数据的统一标准、统一服务。
(1)数据采集对象①全省重要地质灾害隐患点利用无人机正射航测系统实施1图1 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总体架构图 2020.09**********************据采集;利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系统,高、安全隐患大的街道镇相关的典型地灾隐患点实施无人机倾斜影像外业数据采集,并完成全省精度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和地质灾害隐患点实景三维模型制作。
②三维建筑模型根据 DSM 确定的建筑物体块构模而成,以高分辨率摄影斜视纹理或者地面拍摄照片表现物三维体块模型全面完整,体量要求对应,其平面精度中误差不超过1:2000度应与建筑实际高度保持一致的比例,误差不超过③三维地形景观利用影像数据、结合构建三维地形景观,高精度正射影像、模型、全景图像和视频等多源数据融合加载,度三维数据的空间展示与分析,使用户通过信息系统查看该地区的二静态/动态结合的空间信息镇、村)等;灾情现场信息包括灾情上报房屋损坏情险情现场照片等。
汇水分析及可视化利用地质灾害高精度三构建面向可视化与汇水分析统一表达地质灾害隐患点三维模型,开展汇水要素约束下的山洪汇水满足三维模型可视化与可分析的双重需求。
本文基于省自然资源云,汇聚子系地质灾害数据管理子系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子系统为主要建设内容,设计了地质灾害监测预警平台,为全省地质灾害防治业务应用提供统一基础设施、数据资实现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化建设的高效、台推广的需进一步解决应用独立等问题,统筹监测预警、调度指项目管理等地质灾害防形成工作闭环,。
第1篇一、引言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多,气象预警在防灾减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气象预警平台作为气象信息服务的核心,其功能、性能和可靠性直接关系到预警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本文将针对气象预警平台的需求,提出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旨在提高预警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二、气象预警平台需求分析1. 实时性:气象预警平台应具备实时监测、分析和发布预警信息的能力,确保预警信息能够及时传达给相关部门和公众。
2. 准确性:预警信息的准确性是保障防灾减灾效果的关键,平台应具备高精度的气象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3. 可靠性:气象预警平台应具备高可靠性,确保在极端天气条件下仍能稳定运行。
4. 交互性:平台应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方便用户进行信息查询、预警发布和反馈。
5. 扩展性:随着气象预警需求的不断变化,平台应具备良好的扩展性,以便在未来进行功能升级。
三、气象预警平台解决方案1. 系统架构(1)数据采集层:负责收集各类气象数据,包括地面气象数据、卫星遥感数据、雷达数据等。
(2)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气象数据进行预处理、存储和检索,为预警分析提供数据支持。
(3)预警分析层:运用气象模型、算法和经验规则,对气象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和预警。
(4)预警发布层:将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如短信、网站、APP等)及时发布给相关部门和公众。
(5)用户界面层:为用户提供信息查询、预警发布和反馈等功能。
2. 关键技术(1)实时数据处理技术:采用流处理技术,实现实时数据采集、存储和检索。
(2)气象模型与算法:运用数值天气预报、物理模型和经验规则,提高预警信息的准确性。
(3)数据可视化技术:采用地图、图表等形式,直观展示预警信息。
(4)信息发布技术:采用短信、网站、APP等多种渠道,实现预警信息的快速发布。
3. 系统功能(1)实时监测:实时监测各类气象数据,包括温度、湿度、风力、降水等。
(2)预警分析:运用气象模型和算法,对实时数据进行预警分析,生成预警信息。
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人类的生活和健康。
为了及时发现环境异常和预测可能的灾害,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应运而生。
该系统通过收集和分析环境数据,实现对环境变化的监测和预警,为决策者和公众提供科学依据,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安全。
一、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的概述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是一种以传感器、数据采集器、通信设备和数据处理平台为核心的综合应用系统。
它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和展示环境数据,以及对异常情况进行预警,实现对环境质量和变化的监测。
二、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功能1. 数据采集与传输: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采集环境数据,包括大气污染物浓度、水质、噪声等。
这些数据通过通信设备传输到数据处理平台,供后续分析和处理。
2. 数据处理与分析: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利用数据处理平台对采集到的环境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校正、统计和建模等,以便得出准确的环境质量评估结果。
3. 预警与预测:基于分析处理后的数据,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能够及时发现环境异常情况并进行预警,如突发污染事件、自然灾害等。
系统可以向决策者和公众发送预警信息,帮助其做出相应应对措施。
4. 数据展示与交互: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将处理结果以可视化方式展示,使决策者和公众能够直观地了解环境状况,并能与系统进行交互,查询特定区域的环境数据或了解预警措施。
三、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应用领域1. 空气质量监测与预警:通过监测大气污染物浓度和气象因素,及时发现空气污染事件,并预测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这对于城市管理者和公众采取措施改善空气质量至关重要。
2. 水质监测与预警:监测水体中的水质指标、水位、流速等参数,及时发现水环境异常,如水污染、泄漏等,并向相关部门发出预警,减少对水资源的损害。
3. 土壤环境监测与预警:通过监测土壤中的污染物含量、温度、湿度等指标,预警可能的土壤污染事件,保障农田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4. 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利用环境监测与预警系统监测地震、台风、洪涝等自然灾害的预兆,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和预警,提供给决策者参考,从而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
华测地质灾害自动化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软件功能介绍
(1) 软件简介
华测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平台软件是由上海华测导航技术有限公司针对滑
坡特征自主开发的系统软件。该软件具有很强的可扩展性,除了常用的监测参数
外,还预留了100多个监测参数接口,方便系统的扩展。
图5-1软件网页登陆界面
软件功能
该监测软件为B/S架构设计,通过网页即可查询监测情况;软件采用多层设
计,用户可建立“数字地质灾害监测”树形关系;
软件功能多样化,有雷达监测数据、位移监测、雨量计监测、内部位移监测、
水位监测、土压力监测、裂缝监测等,用户可根据实际滑坡具体情况在系统管理
中选择功能项目;
软件中监测变化数据将直观的用曲线的显示出来;软件具有断面分析、位移
矢量分析、速度和加速度分析、历史数据查询、分级用户管理和分级报警系统。
软件可显示监测结构图和传感器布点图等,软件存储模块为Oracle数据库,能
存储海量数据。
软件特点
系统软件整体架构:包括监测项目的分布输入、功能模块的架构等
域名解析:外网可以通过输入域名登陆该系统
数据传输接口:可自动或手动输入各监测点及各监测手段的监测数据,不限
数量
地图的采集、导入与管理:可直观显示各监测点的分布、组成等
不同监测手段模块添加:对于不同的监测点可能采用不同的监测手段,软件
可任意添加和删除各监测手段,并对数据进行分析
数据库系统开发:对所采用的数据库系统进行二次开发,使其可存储所有监
测手段的监测数据和视频数据
坐标转换:对各种监测手段的数据转化为监测体坐标,使其直观、形象
数据存储及数据格式定义:定义好数据格式,可支持各个厂家监测方法的监
测数据
人工巡检信息输入:系统可任意添加人工巡检的所有信息,但不能删除、修
改,同时巡检人员签字
数据综合分析:可对各个监测手段的数据进行历史回放、趋势分析等
报警参数设置:根据监测体的结构、设计限差等设置不同级别的报警参数
在线评估:软件自动评估监测体的安全状况
文档管理:对于人工巡检、历史数据、登陆日志等进行有效管理
自动生成报表:根据预先设定的时间系统自动生成各监测手段的报表,同时
通过E-MAIL方式自动发给相关人员
不同级别及方式自动报警:本系统对于所有监测手段都设置为三级报警,对
于不同级别的报警通过短消息、声光、E-mail的方式发给相关人员
管理员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整个系统、包括系统的维护、用户名与密码管
理、不同用户授权管理等
用户权限管理:对于不同的用户具有不同的权限、企业只能看自己矿的情况、
县级单位只能看本县的、市级只能看本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