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分析研究
- 格式:doc
- 大小:53.00 KB
- 文档页数:6
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分析研究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载体,并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而男性和女性的种种差异也必须通过语言传达出来。英语作为一个为世界上许多国家所讲的语种,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着语言上的性别歧视。本文通过称谓、词法、语法、语义四个方面对性别歧视现象做一详细讨论,最后对这种现象形成的原因进行阐释,进而从语言释义的角度寻求女权维护的渠道。
关键词:性别歧视;称谓;词法;语法;语义
一.语言中体现的“男尊女卑”观念概述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也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从中国父系氏族时期,就孕育了“男尊女卑”的观念,然而“男尊女卑”并非中国独有,在标榜人权、平等的西方国家也广泛存在。现代女权运动轰轰烈烈的发展形势正是对这一男女不平等现象的反抗和反映。近几年来,世界各地关于男女平等的呼声越来越高,可以说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都感受到了这一时代趋势。语言当然也要顺应历史的发展而向前发展,但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又是颇具意义的语言障碍。假设能够列举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的诸多表现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并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中肯建议,将对女权运动的深入开展以及社会的和谐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二.语言中性别歧视的表现形式
1.称谓及构词法中的性别歧视
在英美社会中,性别歧视现象根深蒂固。对妇女的歧视,首先表现在社会以男性为出发点,男性的意志常常就是整个社会的意志。例如男女取名方面就有很大差异:女性名字常取之于弱小的动物。如:fawn(幼鹿),jeminni(鸽子),Vanessa(蝴蝶)等;而男性的名字则多取之于与上帝、武器、搏斗有关,或与学问、权威、名誉有关。如Jerome(神圣生活),Michael(似上帝),Edgar(华美的矛),Giles(盾),Abraham(圣母)等;再比如:男英文符号为He,再看女,英文符号为She,从称谓的表现形式来看,明显可以看出,She是在He的基础上添加附属符号“s”而生成的,这足以证明女性是依附于男性而存在的;在社会习俗上,对未婚的女子称Miss(小姐),婚后改称Mrs(太太),而对男子不论婚否一概称之为Mr(先生)。Mrs和Mr的构词方式与上述例子完全一致。这些都是对女性的偏见和歧视。再看一例,男性英文符号为Male,而女性则是“Female”,很明显女性是在男性基础上加上符号“Fe”而衍生的,这又一次验证了英文在构词法上的“男尊女卑”现象。 下面我们再从另一侧面来看一个例子:人类是mammal(哺乳动物),mammal一词来自mamma(乳房),即女人。词面之意即幼儿的喂养离不开母亲的乳汁,但英语中以mamma为词干所构成词的数量据百度搜索得到的词条数为约2210000个,而以man-和-man所构成词的数量搜索得到的词条数则多达100000000多个,后者竟为前者的近五倍。英语中的man还是“领地”、“城堡的主人”的意思,如英国地名中的Mansfield(男人的领地),Manchester(男人的城堡)。英国是由男人统治的kingdom,虽然也曾有女人统治,但英语中却没有queendom一词。
翻开英文史书,其在叙述人类社会的发展时,几乎都毫不例外地把聚焦中心定格在男性身上,对妇女很少提及。于是, 人类历史成了男性的历史—his story,即history。
2词法中的男、女之别
词法中的性别歧视现象由来已久,它随主流思想隐含在社会的语言和文化中。英语词汇中就包含了很多“man”的复合词。如:human, chairman, mankind等。而mankind
作为“人类”解释,其意义同时包括了男性和女性,然而这个词却不能被womankind所代替。而一位会议的主持人即使是女性,你也不能称她为chairwoman,只能是chairman。从这些词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复合词中的“man”在词法和词义上都涵盖了女性。类似的例子在英语语言中比比皆是:manslaughter, workman, sportsmanship。所有这些词语都很难找到一个女性词语与之相对应。另外还有一些词缀也表现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如一些女性的名词是在表示男性的名词后面添加后缀派生来的,而所添加的常见后缀含有“微不足道”的意思。如“-ess, -ette, -enne, -ine”等。据统计,-man或man-系列的指代词语数量比例比较如下图:
020406080100 词库中的指代词语图表一:牛津高阶英汉词典中-man或man-系列的指代词语数量比较表仅指代女性的-man或-man仅指代男性的-man或man-既指带男性又指代女性的-man或man-
以上数据说明指代男性的词语在语言交流中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女性,而所有指代男性的词语构词时都包含了指代女性的内涵。由此可以证明,男性是社会活动的中心,其符号勾成全部和男性行为有关,男子的社会地位不言而喻。 3.性别歧视在语法、语义中的表现
3.1性别歧视在语法中的表现
在语法方面也可以发现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比如: 1850年英国议会法案规定,在所有议会语言中所有性别都用he指代;1977年出版的《联合出版社样本》也同样指出:当出现不明性别的指代物时,代词his可能是男性也可能是女性。
来看一例:A report attempts to protect his sources.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权主义运动活跃,实物也在发生着变化。有人建议用he or
she 和his or her 来代替单独的he 或his。例如:
Everybody should do his or her best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
但是,这种双重指代确实使句子略显繁缛。还有人建议当指代不明时用复数形式,然而这种解决方式弊端更加明显,以至于被广大语言学者所抵制,因为这往往会出现单数与双重复数的不一致。例如:A person does not know what to do with themselves.所以,这个问题最终还是悬而未决,讲话者或写作者不得不保持英语语言的性别歧视性,不然惯用的语法将变得更加混乱。
如果以上例子还不足以证明英语语法中存在广泛的性别歧视的话,请看下面的说法:Any businessman or his wife would want to grasp at any chance to make a profit.读此句明显地给人感觉女性是被排除在外的,而脑海中得到的图像则是he, him, his等男性画面。另外,在一些拟人化或无生命的事物指代时往往会用“she”。例如:许多家畜或宠物都用she来指代,如cat, dog等。这种寓意是很明显的,宠物都很可爱而且被主人所控制,这恰恰反应了女性就像宠物一样一直以来被视为是男性的所有物。
这类语法现象实际反映了在等级社会里女性及其社会地位被忽视的现实。而在现代社会仍然保持这种语法传统,则是女权运动不彻底的表现,也是性别权益不平衡没有的到彻底消除的结果。
3.2性别歧视在语义中的表现
从语义学的角度看,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词汇是描述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工具,是语言中最为活跃的因素,但它的词义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通过对英语词汇意义进行研究发现,其中存在着很多褒男贬女的词汇。
来看下面例子: ○1Professional 当该词被用作修饰一男性时, 意思是“从事专门职业的„”;但当该词被用作修饰一女性时, 则指妓女、娼妇、不洁之人等。同类的词语还有
“easy” 、 “hard”、“fast”等。○2比较下面句子,看有什么不同含义。 ( 1) He is only thirteen, but he is already a man.
( 2) She is only thirteen, but she is already a woman
显然,句( 1) 中的“man”有男子汉、伟岸的男人之意,句( 2) 中的 woman则含贬义,指堕落的女子。
在英语语义的演变过程中,以上指代男性的词汇大多含有积极、肯定等意义;而同一句法如果用来描述女性,则多含贬义,甚至具有一定的否定意义。比如,“wench”一词,其在古英语中指的是村姑或姑娘,随着词义的演变,则成为“荡妇、娼妓”的代名词。笔者对《英汉俚语大词典》(肖章编著,江西教育出版社)中的词汇做了一番粗略统计,其中表示妓女的同义词约有500多个,约占总词汇量的0.07%,其出现频率约为0.00131‰,而与男妓相关的同义词却只有60多个,仅占总词汇量的0.0083%,出现频率仅为0.0000102‰。具体统计数据见下表:
图表二:《英汉俚语大词典》中与娼妓相关词语的统计分析表
据统计结果,表示妓女的词汇量约为表示男妓词汇量的8.33倍,而在词典中出现的频率比较可知,表示妓女的词语出现频率约为表示男妓的词语出现频率的128.43倍。性别歧视在英语语义中是多么严重,由此可知。
三.英语语言中性别歧视现象出现的原因
3.1社会、经济方面的原因
社会学家Howard Giles(1977)对影响人在语言中地位的因素的结构进行了分类。他认为这由三部分因素构成:第一,地位(status)因素。其中包括经济,社会和社会历史地位;第二,人口统计(demography)因素。包括地区分布和数量;第三,公共机构。如通讯媒介、教育、政府、服务机关等的支持(institutional support)(Kramarae,1981:94)。在社会、经济地位方面,妇女由于很少具有参政资格,不占有社会经济资源,所以长期处于社会的最底层,被认为是要从属于丈夫的另类财富,受到严重的歧视。如:作家Francois
Rabalais曾经写道:“女人一定要服从丈夫,男人绝不可溺爱妻子„„不能让你的妻子认为她和你处在平等地位„„”(Thomas and Thomas,1989:117)妇女的社会地位如此低下,以至于她们在西方社会被视为“商品”和“财产”。 与娼妓相关的词语 词汇数量 占总词汇量的百分比 词语的出现频率
表示妓女的同义词 500 0.07% 0.00131‰
与男妓相关的同义词 60 0.0083% 0.0000102‰ 从人口统计方面来看,长期以来人口男女比例总是男性占据多数,甚至还存在区域男女比例失调的现象;从公共机构的支持程度来看,此类机构总是偏爱男性,他们认为,女性是柔弱的象征,以她们为主体员工会降低工作效率。进而排斥妇女参与公共活动。
3.2意识形态长期畸形发展,造成习惯性的偏见
对女性的歧视和偏见作为偏离客观事实的意识形态,也是文化意识形态长期畸形发展而得不到彻底纠正的结果。所谓文化意识形态,是指与社会文化价值有密切关系的观念、认识和态度。这类文化意识形态的传播作用于人们的认识过程,必然会产生性别之间的歧视现象。
另外,传统的文化创造过程大部分倾向于以男性为主体。男性在文化创造和流传过程中往往被当作“物种之范”、“力量之源”而被歌颂,而为了衬托男性伟岸之美,女性就作为男性的变体而产生了。但正是由于女性的孕育机能,使她们能够繁衍后代,万物由此滋生,万象相形而生、相向而亡,于是造化包容一切,自然玉垢俱存。这正给了传统意识形态赋予女性“万恶之源”罪名的理由。
3.3语言符号的长期积淀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模式
语言作为一种表意符号,一旦形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再加上大众媒体的推波助澜,于是具有性别歧视含义的语言就作为一种固定的表意形式嵌入了人们的思维,不管反对者如何去呼吁革除弊端,但其还不得不运用这一已成型的表述工具。这不得不说是女权运动者的悲哀。
四.结论
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说到底,是个社会问题,它是人们头脑中歧视女性的思想在语言中的反映。摒弃这种性别歧视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知道,语言相对来说是稳定的,要想根除英语语言中的性别歧视问题,首先必须根除社会上存在着的性别歧视观念,使人们意识到并真正做到男女的平等,给女性予平等的重视与尊重。另外,女权主义者在积极运作女权运动时,要在表意语言的使用上树立革旧立新的勇气和信心,通过引导社会观念的变化使语言慢慢地、自然而然地发生变化,最终让性别歧视无论是在人际行为交往中,还是语言交流中,都作为一段永远的过去而停留在史册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