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简介
- 格式:doc
- 大小:155.00 KB
- 文档页数:16
许昌市长葛市子产台(子产观兵处)简介及文物图子产台位于许昌市长葛市增福镇高庙郭村东头,相传为子产阅兵处,子产台为圆形高台,围约100米,高约30米,平地突起,形势高俊,台上建有子产祠约4米高、子产石像及其它辅助设施,许多人慕名而来,叩拜祈福,香火不断。
子产即公孙侨,子子产,由字子美,春秋后期郑国人(今河南新郑市),于孔子同时期人,是孔子最尊敬的人之一,子产执掌郑国国政20余年,表现出治国有方,处置得宜的雄才大略,是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改革家,在他治理下,郑国得到较快发展,形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国泰民安的繁荣盛世。
高山仰止,心向往之。
现村的子产台即为纪念子产而建,由于历史原因,虽几经磨难,几经修复,仍然屹立在中原大地,他是历史精华的积甸,我们应该发扬广大,世代相传,永志不忘。
(公元二0一四年四月初三日)关于子产台的传说:春秋时代的郑国执政子产,为官清正,作风民主,他积极鼓励群众提建议,想办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
达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境地。
他还十分关心人民疾苦,把自己的轿子拿出来,让老弱妇孺过河用。
他生不占民利,死不占民地,死后让儿子把他葬在陉山顶上的石头堆里。
老百姓对于子产的死非常悲恸,于是在今长葛市增福镇高庙郭村东,男女老少含泪捧土为子产建台立祠,要让他四时享祭,常留人间。
老百姓的精神感动了天神黎山老母,老母用黄布袋,背了一袋子土,送到子产台上,然后沿着金鱼河慢慢离去,她边走边抖她的袋子,把残留的土撒在她走过的路上。
谁知次日天一亮子产台竟长成了一座巍峨的土山。
子产台现存庙宇12间,为2001年7月1日重建。
拾级而上,看到子产台的文物保护单位标志牌(长葛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代:春秋,编号:090,长葛市人民政府公元一九八一年四月立),上面有关于子产台的简介。
子产台东侧立有“十二连城”石碑。
十二连城与凤凰城在城东北5公里金鱼河北岸,沿土岗而筑12处城,连绵10余里形势弯环,连绵不绝,今人称之为十二连城。
许昌天宫书院简介
许昌天宫书院是位于中国河南省许昌市的一座历史悠久的书院。
它建于北宋时期,是当时中国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之一。
天宫书院以儒学教育为主,培养了
许多优秀的学者和文化名人。
天宫书院占地广阔,建筑风格典雅庄重。
它由多个建筑群组成,包括主殿、东
西厢房、后院等。
主殿是书院的核心建筑,通常用于举办重要的学术活动和讲座。
厢房则是供学生居住和学习的地方。
整个书院布局合理,环境清幽,为学
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天宫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学术能力。
学生们在书院内学习经典著作,参与讨论和辩论,以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术水平。
书院还举办各种学术交
流活动,吸引了许多学者和文化名人前来讲学和交流思想。
举个例子,明代著名文学家杨慎修曾在天宫书院学习。
他通过与其他学生和学
者的交流互动,不仅提高了自己的文学才华,还深入研究了儒学经典,对中国
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之,许昌天宫书院是一座具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书院,它为培养人才和传承中
华文化做出了杰出贡献。
许昌霸陵桥景区简介一、霸陵桥景区概述1.1 介绍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的霸陵桥景区是一个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以其独特的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游客。
1.2 地理位置霸陵桥景区位于许昌市城区西南的滑县,北面临近黄河,南接太行山脉。
景区总面积达5000多亩,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十分丰富多样。
二、历史文化2.1 霸陵简介霸陵是唐朝德宗李适陵墓的所在地,也是中国历史上十分重要的皇陵之一。
李适是唐文宗的父亲,于公元374年出生,在位期间推行许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改革,被誉为一位有卓越贡献的君主。
2.2 霸陵桥作为整个霸陵景区的重要构成部分,霸陵桥被誉为“千年桥宴”。
这座桥横跨于霸陵河上,长达800多米,宽约7米。
桥体由青石砌成,造型独特,是中国古代桥梁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
2.3 文化遗址在霸陵桥景区内,还有许多历史文化遗址值得探索。
其中包括德宗李适陵墓、石刻墓碑、碑林、景泰庙等等。
这些遗址见证了唐朝的辉煌历史,向游客展示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自然风光3.1 滑县风光滑县地处中国黄河下游平原,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许多著名的自然景观如滑县湿地、太行山、黄河湿地公园等都位于滑县境内,为霸陵桥景区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
3.2 滑县湿地滑县湿地是一个生态环境优美、植物资源丰富的湿地景区,面积达到600多平方公里。
湿地内有众多珍稀鸟类栖息繁衍,是鸟类爱好者的天堂。
3.3 太行山太行山是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也是滑县的重要自然景观之一。
太行山脉蜿蜒曲折,峰峦叠嶂,山川壮丽,被誉为“北方的秦岭”。
四、旅游服务4.1 交通便利霸陵桥景区的交通十分便利,距离许昌市区仅有短短的车程,游客可以选择公交、出租车或自驾车前往。
4.2 住宿和餐饮景区周边设有多家旅馆和宾馆,游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合适的住宿地。
此外,还有许多特色餐馆提供各种美食,让游客品尝地方特色美食的同时,也享受到舒适的住宿环境。
许昌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是华夏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
在远古时期,许由部落在此繁衍生息,故称为许地。
公元前8世纪文叔封于许,称许国。
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废汉立魏以后,因“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沿用至今。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于许,许昌一度成为中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为许昌地区文化艺术的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汉代初期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基本改变了秦末因社会动荡造成的民不聊生的局面。
在此时期,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文化、艺术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实力的逐渐强大,人们的生活逐渐富裕,对墓葬文化越来越重视,厚葬之风也随之盛行。
“谓死如生,闵死独葬,魂孤无副,丘墓闭藏,谷物乏匮,故作偶人以侍尸柩,多藏食物以歆精魂,积浸流至,或破家尽业,以充死棺。
”“汉制使天下诵孝经,选吏举孝廉”,使遵守孝道成为安身立世之必备,致使人们不惜典房地以充死棺。
为世人所瞩目的汉墓画像砖艺术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发展辉煌的。
汉代画像砖的种类和形制河南地区的汉代画像砖,主要出土于洛阳、郑州、许昌和南阳等四个区域,在不同的地域具有明显的风格差异,主要流行于西汉中期至东汉晚期,内容题材比较丰富,表现手法比较自由,是研究汉代历史、政治制度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实物资料。
许昌地区的汉代画像砖多出土于当时达官贵人聚集之地的许昌市郊、长葛、襄城、禹州等地。
画像砖是墓葬的主要建筑材料,种类和形制大体有三种:(1)画像空心砖。
分竖长条形和长方形两种。
竖长条形砖,主要画像为竖排,画像内容多为门吏、武士等。
长方形砖多作为门扉使用,一般长110~120厘米,宽17~24厘米。
这种砖为陶泥制成,质细无渣,一模一个图案,主要画像居中部或上部,空间饰图案。
(2)实心中型画像砖。
一般模长47厘米,宽21厘米,一砖为一幅主题画,整砖为大印模一次性压成。
(3)小型花纹砖。
一般长32厘米,宽8厘米,一砖为一个完整的图案,为一模一次性压成。
许昌旅游十大景点一、牧野古城1. 简介牧野古城位于河南省许昌市内乡县境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
古城建于明代,被誉为”中国北方古城第一村”。
古城内保留了大量明、清时期的建筑和文物,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 2. 特色 - 古城周围环绕着古老的城墙,城墙上还保留有多座古塔,可以俯瞰整个古城的美景。
- 游客可以领略到传统的村落风貌,体验到宁静的田园生活。
- 古城内有多座古老的庙宇和古街巷,游客可以感受到浓厚的历史氛围。
- 古城内还有许多特色的小吃和手工艺品,让人流连忘返。
二、许昌博物馆1. 简介许昌博物馆是一座集文物保护、科研、展览、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是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
### 2. 特色 - 馆内陈列了大量的历史文物,展示了许昌的历史文化。
- 馆内的文物包括陶器、玉器、铜器、瓷器等,数量丰富,品质优良。
- 博物馆还设有多个展厅,展示了许昌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使游客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许昌的历史。
- 馆内还设有科研、教育等功能,为广大游客提供了更多的服务。
三、许昌都市阳光公园1. 简介许昌都市阳光公园是许昌市最大的城市公园,也是许昌市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 2. 特色 - 公园占地面积广阔,绿化覆盖率高,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公园内有湖泊、花坛、假山等景观,让人流连忘返。
- 公园内还设有儿童游乐区、健身区等设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 公园内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烟花表演等,让游客体验到多样化的娱乐活动。
四、许昌人民公园1. 简介许昌人民公园是许昌市的中心公园,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
### 2. 特色- 公园内有湖泊和绿地,景色优美,环境宜人。
- 公园内有游乐设施、游船等,适合家庭和朋友一起游玩。
- 公园内还有音乐喷泉、浪漫广场等,夜晚时分特别美丽。
五、许昌汉文化广场1. 简介许昌汉文化广场是为纪念许昌的汉文化而建立的广场,是市民了解汉文化的重要场所。
许昌美食故事简介许昌,这座位于河南省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以其丰富的三国文化闻名遐迩,更以其独特的美食佳肴吸引着四海宾朋。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许昌,品味那些流传千古的美食故事。
美食,是一座城市的味道名片,它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风俗。
许昌,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文化的古城,其美食故事更是让人津津乐道。
一、许昌烩面许昌烩面,作为河南烩面的代表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相传,三国时期,曹操为犒赏三军,特命厨师制作一道既能饱腹又能暖身的美食。
经过反复尝试,厨师们终于将面粉、羊肉、蔬菜等食材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许昌烩面。
如今,这道美食已成为许昌人款待贵宾的必备佳肴。
二、鄢陵豆腐鄢陵豆腐,又称“宫廷豆腐”,源于东汉时期,因其质地细腻、口感滑嫩而闻名。
相传,汉光武帝刘秀巡视鄢陵时,品尝了当地豆腐,赞不绝口,将其列为宫廷贡品。
如今,鄢陵豆腐已成为许昌市的一大名优特产,深受消费者喜爱。
三、禹州烧鸡禹州烧鸡,起源于清朝乾隆年间,选用优质土鸡,经过腌制、烤制等多道工序精制而成。
禹州烧鸡皮脆肉嫩、色泽鲜亮、味道鲜美,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相传,乾隆皇帝南巡途经禹州,品尝了当地烧鸡,对其赞不绝口,赐名“禹州烧鸡”。
四、长葛糖糕长葛糖糕,又称“长寿糕”,源于明朝,是许昌地区的一种传统糕点。
糖糕以糯米粉为主料,配以红枣、花生、芝麻等食材,经过蒸、炸、炖等多道工序制作而成。
糖糕口感酥脆,甜而不腻,寓意着长寿、幸福、吉祥。
五、许昌胡辣汤许昌胡辣汤,源于北宋时期,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小吃。
胡辣汤选用羊肉、面粉、辣椒、胡椒等食材,经过熬煮、勾芡等工序制作而成。
其味道鲜美、辣而不燥、温中驱寒,深受许昌人民喜爱。
总结:许昌美食故事丰富多彩,每一道美食都承载着当地的历史文化和民间风俗。
这些美食故事,既是许昌人民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瑰宝。
许昌科技馆三层楼介绍100字
许昌市科技馆概况及各展区简介如下:
1、许昌市科技馆是由市政府投资兴建、市科协主管、集科普展教、科技培训、学术交流为一体的公益性科普场馆。
2、许昌市科技馆建筑面积12000平方米,布展面积约7500平方米,共有三个主展区,十二个分展区,展品展项300件(套),特色影院(2个):4D影院、梦幻剧场,常设展厅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
3、许昌市科技馆主要功能有科普展教、科技交流、科技实践活动、科普影视娱乐等。
展馆共三层,一层为儿童科学乐园,二层为探索与创造主展区,三层为宇宙与生命主展区。
序厅:科技之门
挑空区:标志性展项---魔形几何
一层:科技启蒙(科学体验)区
展示面积约3150平方米,展品100件。
主要设置序厅、我在长大、美味阳光、蜡笔森林、临时展厅以及4D影院。
二层
探索与创造(基础科学)区。
展示面积约2350平方米,展品111件。
主要设置声光、电磁、力学与机械、数学、智能信息天地、梦幻剧场等。
三层
宇宙与生命(基础科学)区。
展示面积约2000平方米,展品89件。
主要设置宇宙、地球与气象、生命展区和学术报告厅。
许昌天宫书院简介
许昌天宫书院是位于中国河南省许昌市的一座历史名胜古迹。
天宫书院始建于北宋时期,是一所著名的古代书院。
它位于许昌市内城七星公园内。
天宫书院的建筑群错落有致,布置精美。
书院内有主殿、左右配殿和前后厅堂,各楼阁之间,道路平整,环境优雅。
书院内有一座独立的天宫阁,阁内供奉着中国古代文人王羲之、王献之、王僧虔、王珪、王渊源等五王。
这五位王被誉为"天宫神道",传统上被视为书法界的祖师。
天宫书院是古代文人士子研习文化知识、修身养性的地方。
书院内设有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文献典籍。
书院内还设有多个听讲室和学生宿舍,供学子们居住和学习。
书院每年都会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书法比赛、文学论坛等,吸引了大量的文化爱好者和游客。
许昌天宫书院被列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许昌的重要景点之一。
它不仅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还是学习古代文化和艺术的理想场所。
游客们可以在这里领略古代文化的魅力,感受历史的厚重。
许昌旅游景点介绍
许昌市是河南省的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城市,拥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
以下是一些值得游览的景点介绍:
1. 汉庭公园:位于许昌市老城区,是一处以汉代文化为主题的公园。
园内有复制的汉代建筑和景观,展示了汉代的生活方式和历史文化。
2. 七里淠国家湿地公园:位于许昌市东南部,是中国著名的湿地保护区之一。
公园内有广阔的湿地、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是观赏鸟类和生态旅游的理想去处。
3. 城隍庙:位于许昌市中心的南门大街,是一座古老的庙宇,建于明代。
庙内供奉着许昌城隍神,是当地居民祈福和祭拜的场所。
4. 金谷园:位于许昌市南郊,是一个集文化、旅游和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
园内有悠久历史的金谷庄园、美丽的湖泊和花园,是人们放松身心的好去处。
5. 许昌博物馆:位于许昌市中心,是一座以陈列展览为主的综合性博物馆。
馆内展示了许昌地区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艺术品,包括青铜器、陶瓷、书画等。
6. 龙门石窟:位于许昌市东北部的襄城县,是一处古代石窟艺术的重要遗址。
石窟中保存着数以百计的佛像和浮雕,展示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艺。
以上只是许昌市的一部分旅游景点介绍,还有许多其他值得一游的地方,例如卧虎山、孟津宫、东洛古城等。
无论是自然景观还是人文遗产,许昌都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赢得了众多游客的青睐。
许昌天宫书院简介
许昌天宫书院是位于中国河南省许昌市的一所古代书院,始建于北宋乾德三年(964年),是中国古代文化传统庙学的代表
之一。
天宫书院占地面积约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2400平方米,是一座规模庞大的古建筑群。
书院主体建筑呈东西走向,由东大门、天一殿、天宫殿、孔庙等建筑组成。
其建筑风格受到了宋代建筑特色的影响,具有典型的古代中国建筑风格。
天宫书院是古代中国的一所重要庙学,曾经是许昌地区的学术中心之一。
书院内设有多个书房,供学生们学习、讨论和写作。
在书院中,学生们主要学习儒家经典,包括《论语》、《孟子》等。
书院还有一些其他设施,例如钟楼、鼓楼和梅园等。
许昌天宫书院在历史上曾多次修缮和扩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古代学府。
然而,经历了多次战乱和自然灾害的摧残,书院逐渐荒废。
直到近年来,经过修缮和保护,天宫书院得以重现其古代风貌。
如今,许昌天宫书院已成为河南省的重要文化遗址之一,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学术研究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同时,书院还定期举办一些相关的学术活动,以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许昌关宅简介
许昌关宅位于河南省许昌市中心,是河南省文化古迹保护单位。
历史上以关公勇斗董卓著称,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关公故里。
许昌关宅受到关公故乡、三国文化的影响而兴起,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迹。
许昌关宅于蜀汉时期建立,许昌关宅是以关公为主的三国故事中的重要场景,其中许昌关殿、许昌故城等景点吸引着许多游客前来游览。
许昌关宅也有许多景点,其中最有名的是关殿,关殿外形犹如古代宫殿,以红色和绿色为主色调,两侧有五角楼阁,筑工精美,气势恢弘。
这是关公曾经筑城的地方,除了关殿,还有背靠碧玉石的故城,面容古朴,独具一格。
许昌关宅还有一处十分有趣的场所,叫做“关宅湖”,湖的两侧是山,湖中有一处木桥,桥上有像极了关公的雕像,是当地人对关公的尊崇之情表现。
此外,许昌关宅还有四大景点:天梁峰、神宫洞、孙氏故居、关宅塔等,有着关公的故事,也有其他名胜古迹,是一处极具人文气息的地方。
许昌关宅不仅是一处历史名胜,也是一处人文景观。
它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与众多名人有着不解之缘,为许昌市赋予了浓郁的人文气息。
- 1 -。
河南许昌鹿鸣湖简介
河南许昌鹿鸣湖是位于河南省许昌市的一处美丽湖泊。
湖泊占地面积约3000亩,周围环绕着山脉和浓密的森林,景色优美宜人。
鹿鸣湖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生态资源而闻名。
湖泊水质清澈,湖水映衬着周围的山脉,形成了壮丽的画面。
湖边的草地和树木繁茂,吸引了大量的鸟类和野生动物栖息其中。
鸟类爱好者可以在这里观察到各种珍稀鸟类,如丹顶鹤、白鹭等。
除了丰富的生态资源外,鹿鸣湖还有丰富的人文景观。
湖边有一条环湖的步行道,供游客漫步欣赏湖景。
在湖畔还有一座仿古建筑的观景台,游客可以登上观景台俯瞰整个湖景,尽情享受宁静的湖光山色。
此外,湖区还设有一些休闲设施,如垂钓、划船等,供游客进行娱乐和休闲活动。
每年春天和秋天,鹿鸣湖都会举办一系列的文化活动和庆典。
其中最著名的活动是“鹿鸣湖杏花节”和“鹿鸣湖荷花节”。
杏花节期间,
湖边的杏树盛开着粉色的花朵,成片的杏花映衬着湖水,美不胜收。
荷花节期间,湖泊中的荷花绽放,香气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总的来说,河南许昌鹿鸣湖是一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美丽景点。
它
以其独特的湖景和丰富的生态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欣赏和探索。
无论是观赏湖景、观鸟、垂钓还是参加各种文化活动,鹿鸣湖都能给人们带来愉悦和放松的体验。
许昌市紫云山风景区现状分析(一)许昌市紫云山风景区简介紫云山风景区地理位置是在河南省襄城县紫云镇,景区面积虽然不大,只有50平方公里,但是却有诸多景点,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于一体。
同时景区有着十分良好的区位优势,其南部与平顶山较近,距离平顶山市区仅仅有10公里的距离,东部紧邻漯河市。
之所以将其叫做紫云山,原因在于其山顶时常会出现紫云。
紫云山风景区有很多景点,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紫云书院、望月亭、红石林。
紫云书院的历史已有上百年,早在明代时期,紫云书院就十分出名,是明代八大书院中的一个。
望月亭也是紫云山的一个吸睛点,其总高十米,分为上下两层,时常有人在此赏月、答对、弹琴等。
红石林中的石头都为红色,从地质学层面来看这些石头呈现出红色的原因是地质变化,但民间针对于红石林的传说十分精妙,正是这些传说吸引了很多人员的参观。
(二)许昌市紫云山风景区SWOT分析1、优势分析(1)区位适中紫云山风景区坐落于河南省许昌市,位于河南省的中心区域,与河南省会郑州相邻,优越的地理位置,为紫云山风景区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
加之河南省是人口大省,而紫云山位于河南省的中心区域,便于省内游客参观游览,也提升了景区的优势条件。
从大范围来看,紫云山所处地区气候适宜,夏季多雨,可以作为避暑胜地,冬季温和少雨,可以为更多人员提供游览良机,四季皆宜游览,旅游季节较长,能够吸引更多省外的游客。
(2)旅游资源丰富紫云山不仅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如红石林等,而且还具有深厚的历史人文景观,如“青牛西逝”、“紫气东来”等故事就是由此而起。
古代诸多文人到此游览,不仅充实了紫云山的文化内涵,而且为后人留下了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推动着景区的内涵式发展。
此外,紫云山还存在很多典故,如天池传说等,这都能够成为吸引游客的关键点。
其旅游资源列表如下表3.1所示:表3.1 许昌紫云山风景区旅游资源列表2、劣势分析(1)特色不够明显,景区存在雷同现象。
紫云山景区旅游产品分区不够明显,各个景点存在严重的雷同现象,给游客带来的感觉就是,只要看一两个景点就能够看尽紫云山。
许昌北海公园景点介绍1. 历史文化底蕴1.1 简介许昌北海公园是位于中国河南省许昌市的一座著名景点。
公园占地面积广阔,环境优美,被誉为”许昌之绿心”。
公园内景点众多,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
1.2 历史渊源北海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当时这里是唐玄宗的行宫所在地。
后来经过多次修缮和扩建,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公园内许多建筑和景点都保存着唐朝风格的建筑特色,给人一种穿越时空的感觉。
2. 主要景点2.1 长廊北海公园内有一条长廊,全长300米,是园内最著名的景点之一。
长廊依山而建,曲径通幽,两旁种满了参天大树,四季各有不同的景色。
漫步其中,让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2 前湖前湖是北海公园内最大的一个湖泊,面积达5000平方米。
湖水清澈见底,四周绿树环绕,是休闲娱乐的绝佳去处。
游客可以在湖边散步,欣赏湖光山色,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2.3 九曲桥九曲桥是北海公园内一座著名的古桥,有九个拱门,红墙绿瓦,古朴典雅。
桥上步行,可以俯瞰到湖水的美景,也能欣赏到桥下倒映出的倩影。
桥头桥尾的雕刻形象各异,富有艺术感。
2.4 古建筑群北海公园内有许多古建筑,代表了唐代的建筑艺术精华。
其中最著名的是玄宗行宫,宫殿建筑精美细致,展示了唐代的建筑风格和工艺水平。
此外,还有钟楼、鼓楼等建筑,都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3. 游览体验3.1 热门时段北海公园是一座非常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尤其在假期和周末,游客络绎不绝。
因此,如果希望避免拥挤,最好选择平日早上或傍晚时分游览。
3.2 交通指南从城市中心前往北海公园非常方便,可以乘坐公共汽车或出租车。
公园内还设有停车场,方便自驾游的游客。
3.3 公园设施北海公园内设有休息区、洗手间、餐饮店等公共设施,游客可以尽情享受便利服务。
另外,公园还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活动,如音乐会、书画展等,为游客提供更多的娱乐选择。
3.4 小贴士•带上舒适的鞋子,因为公园内的景点分散,需要步行较多。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历来是群雄逐鹿之地,河南省经济和社会发展最为活跃的省辖市之一,中原粮仓,非公有制经济尤其发达,有“河南的温州”的美誉。
另有多人同名。
中文名称:许昌外文名称:Xuchang行政区类别:地级市所属地区:中国河南下辖地区:禹州长葛鄢陵政府驻地:魏都区建安大道东段电话区号:0374 邮政区码:461000地理位置:河南中部面积:5260平方千米人口:456万(2008年)著名景点:曹丞相府,花都温泉,神垕古镇火车站:许昌火车站车牌代码:豫K目录编辑本段许昌市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许昌市位于河南省中部中原腹地,中国历史上历来是群雄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许昌是华夏民族、中华文明的核心发源地,华夏之根,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发源地,夏都夏邑,后名阳翟,位于今天的许昌禹州。
汉朝东汉末代的首都,魏武帝开创的雄霸中原魏国的发祥地。
许昌市现代工业体系齐全。
特别是在烟草种植、加工业方面历史悠久。
中原电气谷是以电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省级重点产业集聚区。
2009年许昌市经济生产总值达到1176.21亿元,位居全国第79位!“许昌人”的考古发现,填补了中国现代人类起源中的重要一环,并有望打破人类“非洲起源说”的观点。
许昌(1张)华夏之源夏朝故都许国故都汉魏故都三国故都魏国许都“许昌人”古人类遗址春秋许国故址遗地中国第一个王朝的发源地钧台和“钧台之飨”“烟叶王国”中国精彩城市首批上线城市中国金融生态城市中国宜居城市中国宜游城市中国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最佳生态文化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国家级卫生城市国家级创建创业型城市中国特色魅力城市中国花木之乡全国中医药材之都-禹州许昌市行政区划图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禹州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禹州中国三国文化之乡中国大禹文化之乡中国钧瓷文化之乡中国腊梅文化之乡编辑本段国际国内友好城市截至2008年10月22日,许昌市辖1个市辖区、3个县,2个县级市。
同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另有副厅级规格的许昌新区和正县级规格的东城区管理委员会、河南省许昌经济开发区管理的三个现代化新城区。
许昌市面积4996平方千米,户籍人口 458.37万,常住人口431.29(2009年)。
魏都区面积 88平方千米,人口 40万人。
邮政编码461000。
禹州市面积1461平方千米,人口121万人。
邮政编码461670。
长葛市面积 649平方千米,人口 70万人。
邮政编码461500。
许昌县面积1002平方千米,人口 80万人。
邮政编码461100。
县人民政府驻许昌新区。
鄢陵县面积 866平方千米,人口 64万人。
邮政编码461200。
县人民政府驻安陵镇。
襄城县面积 897平方千米,人口 79万人。
邮政编码461700。
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
* 此处面积、人口数据根据各行政区政府网站上公布的数据民族人口许昌市有34个少数民族,76072人,占全市总人口的1.65%。
其中回族73045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5%以上,满族831人,蒙古族326人,其它31个少数民族共计1870人。
在这些少数民族总人口中,农业人口50367人,非农业人口25705人。
全市96个乡(镇、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其中少数民族聚居村60个,少数民族千人以上的乡(镇、办)28个,民族乡(镇)3个(禹州市山货回族乡、许昌县艾庄回族乡、襄城县颍桥回族镇),少数民族万人以上的县(市、区)3个(禹州市19165人、襄城县18451人、魏都区15300人)。
96个乡(镇、办)均有少数民族居住,少数民族分布具有典型的大分散小聚居的特点。
编辑本段气候资源许昌市属北暖温带季风气候区,热量资源丰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
自古气候温和湿润,适宜人类繁衍居住,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水充沛。
因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多旱、涝、风、雹等气象灾害。
全市四季气候总的特征是:四季分明,春季干旱多风沙;夏季炎热雨集中;秋季晴和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少雨雪。
历年年平均气温在14.3℃~14.6℃。
年平均气温度14.7度,日照2280小时,年降水量579毫米,无霜期217天。
许昌资源丰富,禹州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丰富的煤炭矿产资源,襄城是中国的烟叶种植王国,许昌是中国的烤烟基地,“中原电气谷”国家机电研发制造基地,鄢陵是中国花卉之都,长葛是中国肉类品牌基地和人造金刚石业界领航者之一。
编辑本段交通运输航空(许昌航空客货枢纽港,许昌~郑州国际机场)根据规划,许昌航空客货枢纽港,是郑州国际机场管理有限公司为配合郑州国际航空枢纽港建设,而在许昌规划建设的一个以航站楼为依托、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多种业态并举的临空产业集聚区。
港区规划总占地面积1000亩,总投资12.4亿元。
已经建成。
铁路2条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京广深港高速铁路客运专线、郑渝高速铁路客运专线)、4条客货运铁路(京广铁路、淮海铁路、孟平铁路、平禹铁路)、3条城际铁路在建筹建(郑州—许昌城际铁路、许昌—漯河城际铁路、许昌—平顶山城际铁路)。
许昌客运综合枢纽站、许昌中心客运站、许昌灵井站分别是衔接京广高速铁路客运站、京广铁路客运站、郑渝高速铁路客运站的综合枢纽站,禹州客运综合枢纽站为衔接淮海铁路客运站(禹州)的综合枢纽站,鄢陵客运综合枢纽站为衔接淮海铁路客运站(鄢陵)的综合枢纽站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距郑州国际机场40公里,107国道贯穿南北,311国道横穿东西,,“米”字型高速公路网(许昌至北京、许昌至港澳、许昌至南阳、许昌至开封、许昌至洛阳、许昌至亳州)已经构成。
许昌--郸城窄轨客运铁路许昌至郸城窄轨客运铁路为中国最长窄轨,铁路及周边名胜,是进入网络社会以来,广大户外旅游爱好者所热衷的。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古为许国,“许”源于尧时,高士许由牧耕此地,洗耳于颍水之滨而得名。
夏都夏邑(阳翟),今许昌禹州。
中华民族,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族群生活之根,中国史书记载的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的发源地。
由夏以来,一直为郡县治所。
东汉建安元年八月(公元196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献帝,迁都许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汉朝末代都城。
魏国魏黄初二年(221年),魏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
而考其沿革,则更为悠久。
【三皇五帝,夏,殷商时期】三皇五帝,夏,殷商时期许地分布的诸侯国和部落有历(今禹州市境内),有熊氏(今长葛市境内),昆吾(今许昌县境内),康(今禹州市境内)。
夏都夏邑(阳翟),今许昌禹州。
【周朝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许地先后为郑、楚所据。
分属韩、魏、楚。
秦王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置颍川郡,治阳翟(音狄,今禹州市)。
颍川郡辖12县,许县(今许昌县)、阳翟县(今禹州市)、长社县(今长葛市)、鄢陵县、襄城县属之。
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析许县,置颍阴县(治今魏都区)。
许县、颍阴县、阳翟县、长社县(治今长葛市老城)、鄢陵县(治今鄢陵县彭店乡古城村)、襄城县均属颍川郡。
【东汉时期】东汉末年建安元年,曹操至东汉京都洛阳迎汉献帝,迁都许都许县(今河南许昌东),汉朝末代都城。
【三国时期及以后】三国时期,魏称颍川郡,属豫州,许昌县、颍阴县、鄢陵县、长社县等皆属颍川郡。
许昌为魏五都之一。
魏黄初二年(221年),文帝曹丕以“魏基昌于许”,改许县为“许昌”。
到了元代许仍为州,长社、长葛、襄城县属之。
鄢陵属开封府。
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长社县,并入许州,领4县,长葛、襄城属之。
许州、钧州均隶开封府。
万历三年(1575年)钧州改为禹州。
明末李自成起义军将禹州改为均平府。
清初,许州、禹州属河南省。
雍正二年(1724年)许州升为直隶州,长葛属之。
鄢陵属开封府。
雍正十三年(1735)许州升为许州府,临颍、郾城、襄城、长葛、密县(今新密市)、新郑属之。
许州府、开封府均隶河南省。
【中华民国时期】中华民国成立后,许州改为许昌县,改禹州为禹县,与长葛县均属河南省豫东道。
鄢陵县直属河南省。
1926年,废道为区,许昌为河南省第二行政区,治许昌(今魏都区)。
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治郑县(今郑州市)。
鄢陵直属河南省。
1932年,许昌为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辖许昌、鄢陵、襄城等9县。
长葛、禹县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1944年5月,长葛、许昌、鄢陵、禹县先后被日本侵略军占领。
同年10月,八路军进入豫西,开辟了禹密新(今禹州市、新密市、新郑市三地交界处)、禹郏(今禹州市、郏县交界处)抗日根据地,建立了禹密新办事处和禹郏县抗日民主政府。
1945年5月,八路军冀鲁豫部队在鄢陵、扶沟交界处开辟了水西抗日根据地,建立鄢扶县抗日民主政府。
同年8月日本投降,许昌复为国民政府河南省第五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驻许昌(今魏都区),辖许县、鄢陵、襄城等9县。
长葛、禹县仍属河南省第一行政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1949年2月,豫西行署二专区与五专区合并,成立许昌专区(专员公署驻许昌市今魏都区),辖许昌市(今魏都区)、许昌县、长葛、鄢陵、临颍、漯河市、郾城县、舞阳、叶县、襄城、禹县、郏县、宝丰、鲁山、临汝15个县市。
1960年,撤销许昌县,并入许昌市(今魏都区)1964年3月,平顶山市改称平顶山特区,从许昌专区划出。
1965年5月,扶沟、西华、商水3县划入周口专区。
1979年,舞钢区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地区。
1982年11月复划入平顶山市。
1983年10月,许昌地区所属的鲁山、宝丰、叶县划入平顶山市。
1986年1月18日,经国务院批准,许昌地区撤销,升为地级市,辖魏都区、许昌县、长葛县、鄢陵县、禹县。
襄城县、郏县划归平顶山市。
舞阳县、临颍县、郾城县划归漯河市。
1988年6月25日,禹县改为禹州市。
1993年12月14日,长葛县改为长葛市。
1997年8月25日,襄城县从平顶山市划入许昌市。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许昌市总人口4124086人;魏都区 373387 许昌县 737384 鄢陵县 564477 襄城县 679863 禹州市1122669 长葛市 646306编辑本段许昌经济初步测算,全年全市生产总值1176.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2.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6.79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775.56亿元,增长13.7%;第三产业增加值263.79亿元,增长13.3%。
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生产总值27284元,增长12.2%。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2.6:65.6:21.8调整为11.6:66.0:22.4,二、三产业比重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817.46亿元,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9%提高到69.5%。
农业许昌地处暖温带季风区,自然条件优越,许昌农业独具特色。
农业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