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墨天牛及其防治工作
- 格式:pptx
- 大小:10.52 MB
- 文档页数:23
APF-I型松墨天牛化学引诱剂及诱捕器防治推广示范方案为进一步加大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松墨天牛的防治力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疫情传播蔓延,巩固、提高防控成效,根据国家林业局有关要求,市林业局决定2013年在全市31个区县和缙云山管理局开展APF-I型松墨天牛高效化学引诱剂(简称APF-I诱剂)及诱捕器防治推广示范工作,APF-I诱剂及诱捕器购置费由市财政统一安排。
根据APF-I诱剂及诱捕器的特点、松墨天牛在我市的发生规律及防控工作需要,特制定本方案。
一、APF-I诱剂及诱捕器简介APF-Ⅰ诱剂及诱捕器是专用于监测和防治松材线虫病传播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新成果、新产品,具有以下特点:(一)前移防治关口,突破技术瓶颈。
松材线虫主要依靠松墨天牛携带和取食松枝造成的伤口传入松树,松墨天牛补充营养期是传播松材线虫的重要时期。
现有天牛诱剂主要是作用于产卵期的松墨天牛成虫,能有效降低下一代天牛的虫口密度,但对防止疫情传播的作用较小。
APF-Ⅰ诱剂是含虫源性物质的一种化学诱剂,主要诱捕交尾产卵前补充营养期的松墨天牛成虫,诱捕器含水基润滑涂层材料,对APF-Ⅰ诱剂诱捕效率具增效作用。
APF-Ⅰ诱剂的应用,解决了取食传播期松墨天牛成虫的防治难题,对控制松材线虫病疫情具有里程碑意义。
(二)作用距离远,持效期长。
APF-Ⅰ诱剂诱芯贮存有效期>10个月(-20-10℃),野外持效期>30天(20-25℃),靶标敏感距离>150 m(106亩)。
诱捕器使用寿命≥3年。
(三)操作方便,成本较低。
APF-Ⅰ诱剂主效成分采用塑料袋封装,体积小,重量轻,比同类瓶装液体诱剂更便于野外大量携带。
1套APF-Ⅰ诱剂及诱捕器(12个诱芯、1个诱捕器)可覆盖106亩松林,保守使用按覆盖50亩计算,每亩直接成本10.4元,持效时间6个月,能覆盖全部成虫活动期。
与轻型直升飞机防治相比较:飞机防治的特点是作业效率高、劳动强度低。
同一区域施两次药,每亩直接成本40元,持效期可达1个半月,为成虫活动期的1/4,直接成本为APF-Ⅰ的2.9倍。
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松褐天牛是常见的林业害虫,它的危害主要表现在对松树、云杉等木材的破坏上。
由于它会在树皮下产卵,进而毁坏树干,所以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就会导致林木受损,严重影响造林业和森林生态系统,因此,针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尤为重要。
以下是针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1.加强林地管理。
对于已经发现松褐天牛的林地,应及时加强对其管理,确保林地维持良好的生态环境。
要及时清理落叶、枯枝等松树周围的生活垃圾,保持清洁,避免松褐天牛在树旁筑巢。
2.及时发现并消灭松褐天牛。
如果发现松树或云杉被松褐天牛危害,应当立即采取措施消灭它们。
在鉴别出松褐天牛后,可以采用“削皮法”或“涂药法”进行消灭。
削皮法是将松树的树皮削下数层,并用乙醇或甲醇溶液喷洒在树皮和松褐天牛上,松褐天牛就会被杀死。
涂药法是在松树的树皮上涂抹杀虫剂,等待其渗透及吸收,也可以达到杀虫的目的。
3.采用生物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方法是指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利用天敌直接消灭松褐天牛,良好地达到控制松褐天牛的目的。
其中,铁链菌是一种比较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通过将其喷洒在松树的树皮上,可以杀死已经在树皮下的松褐天牛卵和幼虫。
4.强化松树的抗病性和抗虫性。
增强松树的抗病性和抗虫性,不仅可以防止松褐天牛的危害,还能够促进松树的生长和健康。
可以在松树周围喷洒特殊的杀菌剂和抗虫剂,以增强松树的体质,减少松褐天牛对它们的侵害。
总之,针对松褐天牛的防治措施有很多,从加强林地管理到强化松树抗性,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松褐天牛的控制水平。
对于林地管理人员来说,还应定期检查和巡视松林,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防治问题,保障松林的生长和健康。
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综合防治作者:耿晓萍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20年第27期耿晓萍松材线虫病主要有松材线虫进入松树枝中,引发松树枯萎,松材线虫并具有极强的传播性会导致松林大面积枯死,产量减少,最终造成社会经济损失。
而松墨天牛是一种以松树计生的害虫,可以在松树树杆之内进行寄生,导致树木逐渐衰弱,最终死亡。
松墨天牛是传播松材线虫病的主要媒介,同时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扩散,因此通过抑制媒介昆虫松墨天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一、松材线虫病发病机理松材线虫病及其媒介昆虫松墨天牛在进行综合防治的过程中,主要由于松墨天牛携带松材线虫进行传播,或是以人为的方式对感染病害的树木进行运输,从而实现不同区域之间的有效传播,松材线虫主要进入松木的内部,并且以寄生的方式大量繁殖,进一步阻止松石分泌,使得松木大量失水,最终导致植物死亡。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存在松材线虫寄生的松树会出现细胞结构的变化,同时松树体内的酶活力也会产生改变,植物激素含量也会随之变化。
23度左右是松材线虫并扩散的适宜温度区间。
二、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1、预防措施通过调查我们可以发现松材线虫病发病主要集中在每年的七月份至九月份,因此我们可以在每年的三四月份以及十月份对于比较常见的疫区进行检查,对于并使树木的整体数量进行全面的统计,只有这样才能够针对松材线虫病的治理方式提出与之相对应的处理依据。
同时在对人为活动较多的区域进行定点巡查,对于没有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松木可以设置监测点,通过捕杀中间宿主,从而防止松材线虫病的再次发生,对于一些死亡的松树也可以进行采样鉴定,最终预防松材线虫病的再次发生。
2、治理措施在对松材线虫病进行检疫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首先通过直观检验的方式,对于林间树木的生长发育情况以及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危害情况进行检测,通过解剖的方式,对于疑似患病的树木进行观察,检测是否存在质量减轻的情况以及是否具备松墨天牛的蛀道,同时采用漏斗进行分离检验,对于坏死处进行加水浸泡,并对沉淀物进行鉴定是否存在松材线虫。
2014年第7期现代园艺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防治措施蔡建水(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小坪林业试验场,福建厦门361102)摘要:松墨天牛的分布范围及其广泛,而且它对松木资源的危害特别严重,再加上松墨天牛的成虫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所以对松墨天牛的观察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
本文通过对松墨天牛的形态特征以及它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分析之后,提出了一些防治松墨天牛的有效措施,以供相关人士借鉴参考。
关键词:松墨天牛;生物特性;防治松墨天牛作为我国松树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对我国林木业产生危害的同时它还是松材线虫病传播的主要媒介,而松材线虫萎蔫病却是松树的毁灭性疾病。
我国林业部门在2003年的时候首次发布了233种林业危害性有害生物,松墨天牛和松材线虫就包括其中。
除了内蒙古之外松墨天牛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如此可见其分布范围很广,对我国松树林木资源的危害有多大。
松墨天牛所危害的树种也很多,包括雪松、马尾松、华山松、黑松、日本落叶松、铁杉、云杉、苹果、银杏等等。
根据有关部门的研究统计,一般情况下松树的死亡率和松墨天牛是成正比的关系。
1形态特征松墨天牛的卵是略成镰刀形,呈乳白色,体长约为4mm ;蛹也为乳白色,圆筒形状,体长约20~26mm ;幼虫最初也为乳白色,成熟时头成黑褐色,前胸背板呈褐色,中间有波状横纹,体长约为43mm 左右;松墨天牛的成虫体长一般为15~28mm,橙黄色到赤褐色不等,每个鞘翅上有五条纵纹,一般由长方形或者方形以及灰白色绒毛斑点相间组成。
2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①卵的特性。
卵期一般为5~12天,幼虫一般沿卵长轴方向咬破,幼虫用上颚咬住树皮,破除卵壳。
松墨天牛的卵孵化概率一般为63.21%,松墨天牛的幼虫孵化后就食用松树树皮,不吃卵壳。
②幼虫的特性。
不同地区松墨天牛幼虫的龄期不同,在南京为5龄,杭州8龄等。
初孵化的幼虫在松树内皮层的韧皮部,2龄的幼虫逐渐向边材表面取食,然后进入木质部取食。
③蛹的特性。
松墨天牛的防治措施综述作者:李美娜刘颖黄晨燕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7年第7期李美娜,刘颖,黄晨燕(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福州 350002)摘要: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导致“松树癌症”的重要因子。
在概述了松墨天牛的传播方式和生活史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松墨天牛的化学、生物等防治措施,以期控制其蔓延速度和降低松树受害程度,为今后科学防治松墨天牛提供参考。
关键词:松墨天牛;防治;措施松墨天牛亦称松褐天牛、松天牛。
属鞘翅目天牛科墨天牛属。
作为重要的林业检疫害虫,其幼虫为害衰弱松树输导组织的韧皮部及木质部,破坏水分和营养物质的运输,造成木材的枯死。
成虫在取食和补充营养过程中,通过啃食嫩枝,其体内携带松材线虫侵入松树,使松树受到伤口感染而导致松树长势衰弱,最终大面积死亡[1]。
因此,对松墨天牛进行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预防松材线虫病的关键环节,对保护松树资源、生态系统稳定和维护国家森林健康有积极作用。
为此,笔者就松墨天牛的防治措施进行综述。
1 松墨天牛生物学特性大部分地区,松墨天牛1a1代,老熟幼虫入冬前生活在木质部坑道;第二年4月上旬开始化蛹,5月上旬成虫羽化。
羽化后咬食直径8-10mm的圆形羽化孔出树,啃食嫩枝补充营养。
成虫羽化后分移动分散区、补充营养期和产卵期三个活动期。
在第二个时期从在幼嫩枝条、针叶上逐渐过渡到向多年生枝取食。
在羽化后20d,成虫性成熟后于20℃的适温下,通过咬一刻槽并在其中产1至数粒卵[2]。
2 松墨天牛的防治2.1 检疫措施为防止带病虫害松木进入和在林区内传播,开展松林区和各个口岸检疫执法,加强对过往流通的苗木、原木及木材的检查和复检力度,以有无天牛的入侵孔、产卵刻槽、羽化孔和成虫为重点检疫对象。
一旦发现就地制材,进行剥皮或60 ℃以上的药物高温熏蒸处理。
同时严厉打击未经检疫而非法调用、经营、加工使用苗木的行为,做到堵源截流[3]。
此外,对森防站尤其是基层林业站要加大资金支持以引进相关先进技术设备来严格控制病虫害的传播。
松墨天牛的为害特征及防治作者:王小翠来源:《农家科技下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介绍了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及为害松林的特征,防治方法及其防治效果。
关键词:松墨天牛;为害特征;防治一、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特性1.松墨天牛的形态特征:松墨天牛别名松天牛、松褐天牛。
成虫体长15——28毫米,宽4.5-9.5毫米。
橙黄到赤褐色。
前胸背板宽大于长,刻点粗密,多皱纹,有2条阔橙黄色纵纹,与3条黑纵纹相间,侧刺突大而钝,圆锥形。
小盾片密被橙黄色绒毛,每一鞘翅具有5条纵纹,由方形或长方形的黑色及灰色绒毛斑点相间组成。
腹面及足杂有灰白色绒毛。
触角深棕粟色,雄虫第1,2节全部和第3节基部具有稀疏的灰色绒毛,雌虫除末端2-3节外,其余各节大都被灰白色绒毛.触角比体长一倍多或三分之一,除柄节外,较细长,第三节比柄节长一倍,并略长于第四节。
前胸宽胜于长,刻点粗密多细纹。
卵长约4毫米,略呈镰刀形,乳白色。
老熟幼虫扁圆筒形,体长约43毫米,乳白色,头部黑褐色,前胸背板褐色,中央有波状横纹。
蛹圆筒形,体长20-26毫米,乳白色。
2.松墨天牛的生物学物性:一年1代,以老熟幼虫在被害树木质部越冬。
3月下旬化蛹,4月中旬成虫羽化,啮食嫩枝、树皮补充营养,昼夜都能活动,趋光性弱,5-7月为卵期,成虫在树干下部或粗枝条上咬1浅刻槽,产卵于其中,孵化幼虫蛀入韧皮部、边材部与木质部,蛀成不规则坑道,老熟幼虫在虫道末端筑蛹室化蛹。
寄主:马尾松、冷杉、云杉、雪松、落叶松、桧属等。
分布:湖南、河北、陕西、河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四川、台湾、福建、广东、广西、贵州、云南、西藏,日本,韩国,朝鲜,越南,老挝。
二、松墨天牛对松林的危害松墨天牛幼虫是松树的重要蛀干害虫,成虫取食松针,严重时造成树势衰弱,更严重的它是是松材线虫病主要媒介昆虫,松材线虫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危险的林业有害生物,也是目前我国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
在自然状态下,单株松科植物感染后2~3月即可死亡,成片松林感病后3~5年即可毁灭。
莒南县松褐天牛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摘要】莒南县近年来频繁发生松褐天牛危害,对当地林业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莒南县松褐天牛的发生情况,分析了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建议,并探讨了监测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结合防治技术推广,为有效防止松褐天牛的进一步蔓延提供了合理的解决方案。
对未来的发展展望进行了展示,指出了更加智能化和系统化的防治措施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保护当地林业生态环境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莒南县、松褐天牛、发生情况、影响因素、应对措施、监测、预防措施、防治技术、推广、未来发展展望1. 引言1.1 背景介绍莒南县是山东省一个美丽的地方,处于黄河下游平原的东部,气候温和,土壤肥沃。
近年来,莒南县却面临着严重的松褐天牛危机。
松褐天牛是一种危害林木的害虫,主要危害松树和杉树等针叶树种,给森林生态系统和农林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由于莒南县的森林资源丰富,一旦松褐天牛大规模爆发,将给当地的森林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治松褐天牛,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提高林木的健康生长,莒南县政府和相关部门已经制定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并积极开展松褐天牛的监测和防治工作。
莒南县还加强了对防治技术的推广和培训,提高了当地农林业从业人员的防治意识和技术水平。
在未来的发展中,莒南县将继续加强对松褐天牛的防治工作,提高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宣传教育,推广科学防治技术,努力保护当地的森林资源,促进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松褐天牛的危害能够得到有效遏制,莒南县的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利用。
2. 正文2.1 莒南县松褐天牛的发生情况莒南县松褐天牛是一种常见的农林害虫,对果树和林木造成严重危害。
每年春夏季节是莒南县松褐天牛发生的高峰期,主要受到气候、树木病虫害情况、人为因素等影响。
近年来,莒南县松褐天牛的发生情况呈现增加趋势,主要集中在果园和森林地带。
受到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松褐天牛的数量和范围逐渐扩大,危害程度也逐渐加重。
莒南县松褐天牛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近年来,莒南县松褐天牛在林木上大量繁殖,严重危害着当地的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
为了有效地防治和应对松褐天牛的发生情况,当地政府和森林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下面将就相关情况和措施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松褐天牛发生情况莒南县地处山东省中西部,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地区。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影响,松褐天牛在当地的林木上大量繁殖,严重危害了森林资源的健康。
松褐天牛是一种食松害虫,成虫体长5-7mm,体色近褐黑色,触角锥形,外形略似松树种子,这也是它的名字来源。
松褐天牛的幼虫在松树上钻孔进入,造成松树内部腐朽,最终导致松树死亡。
大量的松褐天牛的繁殖严重威胁了当地的森林资源,当地政府和森林部门必须采取措施,有效地应对和防治松褐天牛的发生情况。
二、应对措施1.加强监测和预警为了及时了解松褐天牛的发生情况,当地森林部门加强了对松树林的监测和预警工作。
他们通过设置监测点,利用专业的设备和技术,对松木进行全面的检测和监测。
一旦发现松褐天牛的迹象,立即进行预警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这种及时有效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可以大大减少松褐天牛的繁殖数量,从根本上保护了当地的森林资源。
2.采取化学防治为了控制松褐天牛的繁殖数量,当地政府和森林部门采取了一系列的化学防治措施。
他们选择了专业的杀虫剂,并在繁殖量较大的松树林区进行了喷洒。
通过这种化学防治的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松褐天牛的数量,避免它们对当地的森林资源造成严重危害。
3.推广生物防治除了化学防治,政府和森林部门还积极推广生物防治的方法。
他们在松树林区培育和释放天敌生物,如天牛蜂、绵小蜂等,以控制松褐天牛的数量。
这种生物防治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数量,还可以减少化学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对当地的森林资源保护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4.加强宣传和教育为了提高当地居民对松褐天牛防治的意识,政府和森林部门还加强了相关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他们通过举办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利用媒体等方式,向当地居民宣传松褐天牛的危害性和防治方法,提高大家的防治意识,共同参与到松褐天牛防治工作中来。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 )是一种危险的蛀干类次生性森林害虫,松树一旦受其危害,常导致枯死,严重的使松林大面积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近年来,松墨天牛危害日趋严重,对怀宁县的林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构成十分严重的威胁。
如果任其扩散蔓延,必将猖獗成灾,更有可能造成松材线虫病的扩散和蔓延,将对怀宁县乃至对整个皖南地区,特别是对黄山、九华山风景区等松林构成巨大威胁。
因此,需加强重点治理区虫害木处理和苗木检疫,严禁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合格的虫害木调出。
为有效控制松墨天牛的危害,怀宁县从保护森林生态的角度出发,以实现林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为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原则,以持续减灾、控灾为中心,综合运用人工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等各种有效控制措施,积极开展除治,将松墨天牛危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1松墨天牛分布现状及其寄主松墨天牛又名松褐天牛、松天牛,属鞘翅目天牛科,分布于我国河北、河南、陕西、山东、江苏、浙江、江西、湖南、西藏、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福建、广西、广东、台湾等大部地区;国外分布于日本、韩国、老挝等地。
主要为害马尾松,其次为害黑松、雪松、落叶松、油松、华山松、云南松、思茅松、冷杉、云杉、栎、鸡眼藤、苹果、花红等生长衰弱的树木或新伐倒木。
2危害特点松墨天牛是危害松树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也是传播毁灭性病害———松材线虫病的媒介昆虫,被列为国际检疫性害虫。
主要为害马尾松等松类树木。
成虫补充营养,啃食嫩枝皮,造成寄主衰弱。
该幼虫以蛀食树干及大枝条的木质部、韧皮部,严重发生时,常造成松树成片枯死,直接破坏了安徽省的森林资源,带来严重经济损失。
近年来,该虫害已在我国江苏、安徽、广东等省的部分地区发生危害和蔓延扩散,对我国松林造成严重威胁。
3综合防治技术3.1预测预报预测预报对于控制松墨天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应定期开展虫情监测和预报工作监测[1-2]。
天牛防治方案天牛,又称为松墨天牛,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尤其在森林和林业种植中给人们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天牛的食性广泛,除了能够危害松树外,还能攻击其他树种,如杉、柏、柳等。
为了保护森林资源,人们对天牛的防治工作一直做出了很多努力。
接下来,将从预防、监测、生物控制以及化学手段等方面,探讨天牛防治的一些方案。
首先,在天牛防治方案中,预防工作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为了有效预防天牛的侵害,人们应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一方面,及时修剪和清理树冠枯枝落叶,加强森林的通风和光照,减少天牛的滞留和滋生条件;另一方面,合理进行森林间距和种植密度的规划,尽可能增加树木的间隔以减少天牛的传播速度。
此外,科学管理森林内的其他害虫和病虫害,也能够减少天牛的食物来源,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
其次,在天牛的监测工作中,人们可以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红外相机、激光雷达等设备,对森林进行全面的监测。
这些设备能够准确记录下天牛的活动轨迹和数量,帮助人们及时发现天牛侵袭的蛛丝马迹。
除了科技手段,人工巡查也是一项重要的监测工作。
定期巡查林区,细心观察受害树木的表征,以及附近树木是否遭受侵害,这些都能提早发现天牛的存在,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
生物控制在天牛防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牛的天敌,如捕食性天牛、蜂鸟等,能够有效地控制天牛的种群数量。
因此,人们可以进行饲养这些有益虫类,通过释放它们到天牛频繁出没的地区,以达到控制天牛数量的目的。
此外,一些寄生性线虫也是天牛的天然天敌,它们可以被引入森林中,协助控制天牛的数量。
生物控制不仅能够有效控制天牛的数量,而且对环境污染较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当然,在某些情况下,为了防止天牛对森林资源的巨大损害,化学手段也是必要的。
但使用化学药剂要慎重,要遵循科学的原则,以防止对环境造成进一步破坏。
在选用农药时,应优先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
另外,在使用农药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标准剂量进行施药,并注意药剂与环境的相互作用,避免对其他生物带来不必要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