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幸福的三个基本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379.68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321解读幸福的三个基本问题

张 睿

(中共惠州市委党校,广东 惠州 516001)

摘 要:幸福是个古老恒久而又当前热门的话题。为了消除社会对幸福的含混认识,本文从幸福的内涵和属性解读了幸福的三个基本问题:1.什么是幸福?幸福由快乐和意义组成,物质、健康、道德、遗传等方面影响着人的幸福感。

2.幸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主观是其外在表现形式,其内在本质具有客观性。

3.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是辩证统一的。社会的制度与发展影响着个人的幸福,个人幸福是社会幸福的表现。

关键词:幸福;主观化;个人幸福;社会幸福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2811(2012)03-0321-3

幸福是个古老恒久而又当前热门的话题。2011年,随着两会的召开,幸福成为了最热门的词汇之一,至今热度不减。随着各界媒体的广泛报道,地方政府、社会大众都对幸福进行了大讨论,并且积极参与到幸福的活动中,例如地方政府提出以幸福为导向的的施政方针、不同机构评选出的最具幸福感城市。“幸福”、“幸福感”、“幸福指数”俨然已经成为社会的流行语。幸福是人类的根本性问题,在我国得到重视是件好事。但我们不免看到社会各界,甚至有些专家学者对幸福的认识是不够清楚、存在含混和误解。因此,有必要从幸福的内涵和属性来厘清幸福的基本问题。 一、什么是幸福 幸福似乎是我们每个人都感受得到、都知道其含义,但却又无人能够说出其到底是什么、给予精确定义。康德曾说:“幸福的概念如此模糊,以至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它,但是,却谁也不能对自己所决意追求或选择的东西,说得清楚明白、条理一贯。” 幸福的探讨最早源于哲学领域,中西方哲学都有自己的见解和认识。西方哲学家对幸福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思考,可以划分为偏感性幸福观和偏理性幸福观两大类。偏感性幸福观强调幸福的快乐成分,偏理性幸福观强调幸福的意义和道德。 对于幸福的认识,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德谟克利特。他认为幸福即快乐,是偏感性幸福观的代表。德谟克利特认为人的自然本性决定了人是趋利避害的,即人活动的目的都是为了追求快乐,避免痛苦。“真正的幸福在于心灵的安宁”,他所说的快乐并不是暂时的、低级的感观享乐,而是有节制的、精神的宁静和愉悦。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鲁将德谟克利特的幸福观进一步继承与发展。伊壁鸠鲁声称:“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因为我们认为幸福生活是我们天生的、最高的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最大的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纷扰。” 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幸福的认识属于偏理性幸福观,强调幸福的意义和道德。柏拉图认为:“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幸福的人。”柏拉图认为幸福是灵魂的一种和谐状态,是灵魂的美好和健全。柏拉图一直倡导节制的美德,他认为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应该生活在理性世界里,通过节制自己的情欲和享受,用智慧去追求最高的善。单纯的感性快乐并不能得到幸福。[1]亚里士多德继承了他的观点,更强调幸福所包含的价值和意义。

在中国古代,最早较系统地论述幸福问题的当推春秋中叶以前的《尚书・洪范》。《洪范》提出“向用五福,威用六极”。五福:一日寿,二日富,三日康宁,四日攸好德,五日考终命。[2]也就是说,构成人生幸福的要件有五,即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善终正寝。 在我国传统哲学中,儒家、道家以及后来引入的佛教分别提出了儒家幸福观、道家幸福观和佛教幸福观。我国先秦儒家的孔、孟所提出的幸福观可归纳为道德、精神的快乐和普天下的共同快乐。先秦道家代表老子、庄子提出

自然无为的幸福观,认为人都有自然本性,只有将这种本性充分发展,实现无知、无欲、无私、无为和柔弱不争的上德,才能回归真我,得到幸福。佛家认为世间本无幸福可言,只有因欲望而产生的苦,人要想获得幸福只有潜心向佛,修善事,得正果,才可摆脱痛苦的“生死轮回”,达到“槃涅”槃境界,而涅之乐才是唯一真正的幸福。[3]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幸福的研究相继引起了经济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广泛的兴趣。英国功利主义经济学家边沁、密尔(又译为穆勒)等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偏感性幸福观的哲学思想,提出了功利主义幸福观。功利主义幸福观认为幸福是人类行为的目的,而且是唯一的目

的,其他事物之所以也能成为人们的可欲之物,只不过是因为它们能够促进幸福而已;幸福是指“快乐与免除痛苦”,它不是一个人的幸福,而是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对幸福系统且深入的研究还是要归功于心理学,尤其是在新世纪兴起的积极心理学。西方心理学对于幸福感的研究起源较早,可以分为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这两类研究分别起源于哲学领域的偏感性幸福观和偏理性幸福观。主观幸福感认为幸福是由高兴和快乐组成。心理幸福感则认为幸福不仅仅包括快乐,还包括人类潜能的展现。[4] 幸福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泰勒.本-沙哈尔在哈佛开设的“积极心理学”被哈佛学生推选为最受欢迎

率排名第一,他认为幸福是衡量人生的唯一标准,是所有目标的最终目标。幸福,应该是快乐与意义的结合。他认为:“一个幸福的人,必须有一个明确的、可以带来快乐和意义的目标,然后努力去追求。真正快乐的人,会在自己决定有意义的生活方式里,享受它的点点滴滴。”[5] 以上简单梳理了中西方哲学、经济学、心理学对于幸

作者简介:张睿,中共惠州市委党校教师。 网络出版时间:2012-10-10 11:43

网络出版地址:/kcms/detail/53.1133.D.20121010.1143.197.html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 NO.3,2012 云南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Y

U N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S O C

I A L I S M 322

福的认识,这些一脉相承、不同学科、各有侧重的观点,有助于加深对什么是幸福的理解。在笔者看来,幸福首先是人类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一种美好的追求。幸福不仅是个人的追求,也是集体共同的追求。幸福由快乐和意义组成,物质、健康、道德、遗传等方面影响着人的幸福感。 二、幸福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幸福的属性同幸福的内涵一样,既是关于幸福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一个容易让人看不清楚、捉摸不透的难题。幸福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那对于幸福的认识也是众说纷纭。有一种观点认为,幸福完全是主观化的,每个人对于幸福的认识和感受不同,幸福难以比较、共享。同样一种生活,有些人感到幸福,有些人却不会,甚至感到痛苦。幸不幸福,只有本人知道,别人无从了解。同时,幸福的感觉也是很容易随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这种改变有时候是“飘忽不定、无缘无故”,让人感到无法把握和控制的。这种观点,抓住了幸福在我们生活中模糊多变的表象,迎合了人们在生活中对幸福的一些感受,因此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同。幸福完全主观化的观点,表面上看来有一定道理,但是认真深入地分析后,这个观点站不住脚。 首先,幸福完全主观化的观点与我们现实中对幸福的追求实践是矛盾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感受到物质与幸福有着密切的联系。生活中人们也普遍很重视物质条件,把物质条件或金钱收入作为幸福最主要的源泉。这一现象说明,物质条件影响着人的幸福感,是幸福所必备的一个客观条件。物质条件的极度重要性,更多的是一种反向表现:如果当金钱收入满足不了人基本的日常生活时,人的幸福感便无从谈起。 国际权威的世界价值研究机构曾经根据1998年人类发展报告中的54个国家和地区的1995年人均GDP (按购买力评价方法计算)与他们计算的幸福指数相比较,发现二者之间的相关达到了0.7。统计检验显著相关,从整体上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收入越高,人们所普遍感受到的幸福程度也就越高。 在现实生活的其他方面,人们也能普遍地发现健康、家庭、事业、性格等等方面影响着人的幸福感。并且,这种影响是有一定规律可循,并且和物质条件一样更多地表现为反向作用:身体不健康的人、家庭不和睦的人、事业失败的人、性格孤僻古怪的人,幸福感都是降低。既然人们对幸福的追求实践中,存在有如此多的客观条件,这些客观条件影响着每个人的幸福感,那么,幸福感怎么还可能是完全主观化的? 其次,心理学对幸福的研究证实了幸福具有客观性。主观幸福感的大多数研究者都认同幸福由三个成分构成:1. 积极的情感体验,如快乐、成就感、自豪等;2. 消极的情感体验,如羞耻、焦虑、压抑等;3.生活满意度,对过去、现在和未来生活的满意度和对生活各方面的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涉及个体对生活环境中的客观条件作出的认知评价,幸福具备客观性是它的应有之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研究一般涉及个体的主、客观因素,客观因素主要有:遗传因素、文化因素、家庭环境因素、生活事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支持因素。[6] 心理幸福感学者Ryff 和singer 则认为幸福感具有六个维度:1.自我接纳;2.积极关系;3.环境控制;4.自主性;5.生活目标;6.个人成长。[7]我们也不难看到,第2、3项,人际关系与环境控制虽然从人的能动性角度阐释,但人际关系、周围的环境属于客观条件,自然具有一定的客观性。 积极心理学领域,桑娅.吕波密斯基、希尔顿和大卫.施卡德认为人类的幸福感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1.遗传基因;2.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3.能够帮助我们获得幸福的行动,其中行动时增强幸福感的最大因素。[8]幸福感需要取决于与幸福有关的环境因素,也是对幸福客观性的一种肯定。 我国社会心理学学者沙莲香认为幸福感是人们对所需要的物质生活条件和精神生活条件等等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具体而言,这个生活条件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人际关系的,以及预期的目标达到的程度,也就是成就的问题。幸福感不是空的,它很实在,是对一些具体东西的感受。[9] 因此,幸福并不完全是主观的,它包含有内在的客观性。幸福,就其外在形式来说,它是每个人不同的心理体验,它是主观的;就其内在本质来说,它是人在客观环境中的感受、是人对客观条件的反应,具有不依人的意志而转移的客观本性,因而它是客观的。幸福兼具客观性与主观性两种属性,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物。 三、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 幸福,是否只是每个人的事?个人组成社会,并且生活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社会对于个人的幸福有着怎样的影响?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是什么关系? 柏拉图在其代表作《理想国》里,通过构建一个理想的国度,沿着个人——城邦——个人这样的线索对幸福做了一次比较完整的探讨。他借舒格拉底之口表达“我们建立这个国家的目标并不是为了某一阶段的单独突出的幸福,而是为了全体公民的最大幸福。”[10]亚里士多德在谈到社会对人类幸福的影响时说:“如果一个人不是在健全的法律下成长的,就很难使他接受正确的德行。因为多数人,尤其青年人,都觉得过节制的、忍耐的生活不快乐。所以,青年人的哺育与教育要在法律指导下进行。这种生活一经成为习惯,便不再是痛苦的。”从柏拉图到亚里士多德,他们对幸福的认识都表达出这样一种观点:个人幸福与社会幸福紧密相关,个人幸福离不开社会,个人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所在城邦和国家的影响。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生活是互相联系的整体,个人离不开社会,个人幸福和社会幸福是不可分离的。没有社会幸福,就没有个人幸福。个人幸福只有在人民的幸福不断增长中才能得到保障;个人也只有在为人民服务中,得到人民的尊重和赞誉,才能在内心里真正得到幸福的感受,个人幸福才是真实的。[11]恩格斯在《共产主义信条草案》中指出:“每个人都追求幸福,但不妨碍他人的幸福。个人的幸福和大家的幸福是不可分割的。” 功利主义学者认为,对于社会或政府及其措施来说,

就是应该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只有它才是判断“正当 ”和“错误”的唯一尺度。“幸福是人类追求的最终目标”在一些国家的制度设计中得以体现:“追求幸福”于1776年被写进了《美国独立宣言》;“全体幸福之维护”于1786年被写进 《法国人权宣言》。1972年,

不丹国王提出了国民幸福指数,他认为“政策应该关注幸福,并应以实现幸福为目标”。不丹宣布政府推行国民幸

福新政,衡量不丹发展的尺度不再是国民生产总值而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