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67.51 KB
- 文档页数:5
西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内容摘要
:
在人类文化发展的悠久历史中,青藏高原成为人类发祥地之一,而藏族则是青
藏高原的最先开拓者。由此可知藏族是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同时也是个具有丰富历史文化,
独具特色的历史民族。
然而,
在改革开放及现代化建设日益深入的今天,
如何认识民族的传
统文化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问题表现的突出起来。
任何地域、
任何民族在走向现代化进程中,
都要回答和解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问题,
即传统文化和现代化关系问题。
任何的地域和民
族文化的发展都具有传承性,
文化现代化也是文化传统变革和发展的历史必然。
继承传统文
化,推进现代文化,是西藏文化现代化发展的具有历史意义的现实命题。毫无疑问,如何继
承传统文化以有力地推进现代化,
是摆在每一位关心、
热爱、
建设西藏的志士仁人面前的必
须认真思考和实践的紧迫问题,
要回避是不可能的。
通过对西藏传统文化的了解及改进,
推
进西藏文化的发展,即现代化,让西藏文化更具魅力,永久传承。
关键字
:西藏传统文化
形成和结构
传承与发展
现代化建设
正文
:
一
.
西藏传统文化的形成
西藏传统文化的形成是一个历史过程。
历史证明,早在
5
—
3
万年前,西藏高原已经有土著人活动,他们创造了西藏高原原始
土著文化,这就是西藏文化的黎明期。大约距今
5
—
4
千年前,西藏文化进入新石器时代,
70
年代以来,相继发现卡若文化、曲贡文化和藏北细石器文化,这三种文化共同构成了西
藏高原原始文化三元格局,
奠定了以后西藏文明基本格局的雏形。
西藏新石器文化时期是西
藏文化的奠基期。
约在公元前千年,
西藏进入金属时代,
此时部落林立,
战争连绵,
所谓
“小
邦时代”
。约在公元前
4
世纪,象雄部落联盟形成,象雄文明最早发达起来,突出标志就是
本教兴起。
继而,
以牧为主的藏北高原的苏毗部落联盟产生。
分布在山南的雅隆河流域的雅
隆部落联盟崛起,到松赞干布时,终于完成了西藏高原的统一大业,建立了吐蕃王朝。及至
9
世纪,西藏文化大规模地、全方位地东向发展,加速度地与中原文化互通融合。
9
世纪中叶,吐蕃王朝崩溃。自此直到
13
世纪近
400
年间,西藏处在从奴隶制向封建
农奴制的过渡时期,
是西藏古文化第二次转型期。
这一时期,
西藏陷入地方财政权割据和分
裂状态,战争连绵,社会发展缓慢。但在文化史上却有两个突出特点,一是西藏文化与宋、
辽、金、夏等五朝的各方面联系加强,另一个即是藏传佛教在文化撞击和抉择中逐步形成,并逐渐成为在西藏长期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文化体系,影响深远。
经过近
400
年的社会大动荡,文化大震荡,到了
13
世纪,西藏完成了向封建农奴制的
历史过渡,
不仅结束了西藏高原纷争割据的局面,
而且完成了西藏文化东向发展并最终走向
中华文化统一的历史征程,
西藏成为元朝中央管辖的一个特别行政区。
自
13
世纪到
15
世纪,
西藏正式纳入中国版图,与内地实现统一,继而有宗喀巴实行宗教改革。从此,西藏传统文
化进入完形期。西藏文化,以其宗教文化为先导,以前有为有的强势向周边民族区域、向中
原挺进,加速推进了中华各民族文化的多元整一和发展。
20
世纪中叶,以中国革命胜利为
标志,东方文化跨入新纪元。
1949
年新中国成立。
1951
年西藏开始民主改革。从此西藏文
化也跨入了新纪元。
西藏传统文化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型:从原始文化向奴隶制转型;
从奴隶制文化向封建农奴制转型。
每次转型都伴随出现剧烈的社会震荡,
同时也带来社会的
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从上世纪中叶开始,
西藏文化又进入了和正在经历着西藏历史上第三次
文化转型期,
这次转型是空前深刻和伟大的历史转变,
必将使西藏文化进入更新更美的辉煌
时代。
二
.
西藏传统文化精神
所谓的文化精神,是指体现在文化系统结构中的本质、核心、价值体系和心理呈现。
宏观西藏传统文化,其文化精神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主体性精神
文化主体,是指具有民族心理并能动地使用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把握和创造传统的思
想者、
活动者和行为者。
西藏传统文化是由以藏族为主体的西藏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西藏各
民族在创造高原文化的过程中,
其文化主体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实事求是的实践精
神。
唯此,
方使西藏文化始终保持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特色。
而西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
献,
正是以她的地域性和民族性融汇于中华文化绚烂丰富的滚滚大潮之中。
二是自主抉择的
主动精神。
历史上,
西藏文化一直是在周边多民族文化的撞击中向前推进的,
不断受到外来
文化的挑战。但是西藏文化一面敢于直面迎接外来文化的挑战,敢于吸纳、引进、融合外来
文化,另一方面是主动、积极的选择、影响、消解和改造外来文化,促进本我文化的发展。
(二)创造性精神
创造性精神是指传统文化主体具有不断改造、超越旧的传统,不断创造、产出新的文化的精神。
西藏以藏族为主体的各族人民是伟大的具有创造性智慧的民族,
就是指的文化的
创造性精神。雪域高原的风貌、线条和色彩,培养了藏族人民特殊的情感倾向,并且成为藏
族人民的性格特征,他们豪爽、勇敢、粗狂而又热情。在藏族文明史上,有许多世界之最的
奇迹,如在工艺和艺术领域中,像布达拉宫,集中了古代多学科先进技艺之大成:铸造了世
界上最高的铜像—札什伦布寺内强巴佛像;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单幅布画,面积达
2500
平
方米;在文学领域有世界最长的史诗—《格萨尔》等等,不一而足。从中,不难感受到藏族
人民博大的文化胸襟和对崇高与伟大的追求。
(三)奋进性精神
众所周知,西藏高原是当今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寒大陆,有“地球第三极”
、
“世界屋
脊”之称。那里地势高峻、气候恶劣、土地贫瘠、交通不便,其自然和地理环境大不如周边
地区。
但是,
伟大的西藏各族人民在与自然的搏斗中一以贯之地表现出百折不挠、
艰苦奋斗、
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品质,
他们从西藏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出发,
创造了极具特色的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西藏各族人民的奋进精神,直接培育了新的精神传统。西藏和平解放后,在
西藏革命和建设的各个领域出现了一种“老西藏精神”
,这种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
耐、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
,这也是对西藏奋进性精神的一种传承和发展。
三
.
西藏文化的发展——现代化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西藏,是历史的要求,是西藏各族人民的要求,是西藏文化
继续向前开拓、进步、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化的文化,需要注意以下方面:
第一,正确认识西藏传统文化是西藏现代化建设的现实基础,也是决不可忽视的区情。
现代化作为一种新的全面的社会文明和进步,
是一场极其深刻的巨大的文化变革,
因而决不
是对传统文化的自然延续和文化量的递增;
但是,
也绝不是割断历史、
尽弃传统、
重新起步。
现代化建设是在传统文化基础上的全面改革和创造。
西藏现代化建设是在既定的历史条件下
创造,
而西藏传统文化是既定的历史条件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历史个性是现代化建设进程
中不能须臾忽视的历史条件。
西藏现代化建设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部分。
因而,
西藏现代
化建设必须在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总格局中,坚持从区情出发,争取西藏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西藏传统文化也是西藏区情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西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的历史文化
“参数”
。
尊重、重视和研究西藏文化是十分有意义的。
第二,正确估价西藏传统文化,是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目标一致地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一种重要社会机制和一种重要的力量源泉。
西藏地方历史上也出现过分裂
割据的状况,
但统一是长久的必然的结果,
其原因是以共同的传统文化为统一的基础。
再者,
随着吐蕃文化东向发展,
终于在十三世纪使西藏正式归于中国的版图,
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
一部分。
其后,
虽有外国侵略势力的图谋和内部分裂势力的破坏,
但始终不能将西藏从祖国
大家庭中分割出来,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有着共同的中华传统文化基础。
第三,正确区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和“糟粕”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让中华传统
文化中的优秀部分在西藏现代化建设中发扬光大,
为西藏现代化建设服务。
我们既要坚决反
对对传统文化给予全盘否定的思想,
也坚决反对对传统文化成分良莠不齐的复古主义和守旧
行为。
现代化建设必然会带来文化转型,
带来新的文化冲击。
一些人缺乏对文化转型和新的
文化冲击的思想准备和心理适应,
因而产生一种今不如昔的怀旧心态,
这对现代化建设是不
利的。至于达赖喇嘛,眼睁睁地看着西藏正在迈向现代化的康庄大道,却提出“恢复西藏固
有的传统文化、宗教和道德”
,这是别有用心。
第四,在坚持对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的同时,坚持改革和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
改革和创新才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真正继承和发扬光大,
才能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
才能重
建新文化,推进现代化。传统文化中的糟粕要抛弃,这是既定无疑的,
;对其精华部分也不
是简单的照端照用,
而是在新形势下,
根据时代的需要进行必要的改造,
并且要在已有的基
础上,
不断创新。
对优秀的传统文化,
应当坚持在改造、
创新中继承,
在继承中创造、
发展。
主体性精神、
奋进性精神和创造性精神都是西藏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
西藏各族人民一向善
于在改造传统文化中,不断前进,创造出新文化。
第五,坚持改革开放。现在人类文化史已进入到信息时代和宇航时代,地球在缩小,
人际关系更亲密,民族孤立主义和文化隔离主义已成为永远的不可能。改革是历史的大潮,
开放也是历史的大潮。
为了西藏现代化建设,
必须改革不合时宜的传统文化成分,
即使这些
文化成分在历史上曾是积极的和有价值的。同样,为了西藏现代化建设,必须建设现代化。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文化积累的继续和开拓,
是人类历史上文明演化的进步和发展,
不论是
物质文化和文明,还是精神文化和文明,都是如此。
传统文化传承至今,有着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然而,对于日新月异的各种变
化,
民族走现代化这条路就成为了共同的要求。
唯有使文化现代化,
才是使西藏文化得以永
恒存续的动力。
传承和发展西藏传统的文化,
不仅是每个藏族人民的渴求,
更是每个热爱西
藏文化的志士的心愿。
大家协力共同对传统文化进行现代化建设,
使得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
发扬光大,为民族带来光彩,同时也赋予传统文化新的生命力,使其符合现代发展,让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