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意义及风险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3.23 KB
  • 文档页数: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从20世纪80年代美国国民抵押协会开创资产证券化的先河,到资产证券化这一金融创新产品的诞生,传统商业银行开始不仅扮演“资金出借者”的角色,还同时具有了“资产出售者”的身份。资产证券化增强了商业银行化解流动性风险,改善资产质量,增强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推动了商业银行的活力竞争和健康发展。

资产证券化是指将资产通过结构性重组转化成证券的过程,投资者可投资于这些资产所支持的利益或证券。金融机构通过向市场发资产证券,将贷款资产进行处理与交易,把缺乏流动性的信贷资产转换为证券,并通过发行这种证券以融通资金,从而达到改善资产负债结构的目的。我国现有的资产证券化形式主要包括信贷资产证券化、房贷资产证券化和不良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的关键在于结构性重组,即将基础资产转移给特别目的载体SPV以实现破产隔离,并对基础资产的现金流进行重组的过程。资产证券化对于商业银行的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缓解流动性压力。在我国,企业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主要还是依靠向商业银行贷款,而居民的储蓄存款却呈现增势减缓的势头,即所谓“借短贷长”现象,导致流动性风险加大。资产证券化在不增加负债的前提下,使商业银行缓解了流动性压力,提高了资本利用效率。

2、优化财务状况。根据《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规定,银行为达到资本充足率要求不得不保有与其所持资产相对应的资本。开展资产证券化交易,可以提前收回现金,从而相应缩减负债,同时由于将基础资产移到表外,银行可以释放相应的资本,此即资

产证券化的双重释放功能。由于采用了表外

融资,将被证券化资产转移到资产负债表

外,从而改善了资产负债表结构。

3、化解不良资产。我国银行系统的巨

额不良资产一直是金融界的主要课题,巨大

的金融隐患对商业银行提出了紧迫要求。资

产证券化则可将不良资产成批量转换为可转

让的资本市场产品,重新盘活部分资产的流

动性,将银行资产潜在的风险转移、分散。

2008年建设银行率先成功运用资产证券化方

式处置不良资产,开辟了商业银行批量化、

处置不良资产的新渠道。

4、增强盈利能力。通过破产隔离机制

的设计,再辅以信用增级等手段,大大提高

证券的信用级别,必然使得投资者的要求回

报率降低,融资成本就得到了节约,且资产

证券化的服务商通常为商业银行,可以通过

收付款服务等途径,增加新的收入来源。

二、资产证券化风险及防范

2007年席卷美国的次贷危机为我们敲

响警钟,资产证券化是一把双刃剑,在给金

融市场实现利益价值的同时也暗含诸多市场

风险。下面就我国商业银行在资产证券化过

程中面临的几个主要风险进行探讨:

1、信用风险,是指资产证券化参与主

体对它们所承诺的各种合约的违约而造成的

可能损失,表现为证券化资产所产生的现金

流不能支持本金和利息的及时偿付。形成资

产证券化信用风险的因素主要有:利率、借

款人清偿能力、贷款地理分布的多样化程度

等。证券评级运作不够规范,信用评级透明

度不高,缺少高资质信用评级机构,都会给

投资人带来风险。有关当局应加强对资产证

券化业务的监管,完善资产证券化的相关立

法制度,建立统一法律体系。如信用评级机

构基于道德或其他原因未给出适宜的评级造

成投资者损失的,应该给予一定处罚。

2、利率风险。证券化产品的价格与利

率呈反向变动,即利率上升或下降时,证券

化产品的价格就会下跌或上涨。如果投资者

将证券化产品持有至到期日,那么证券到期

前价格的变化不会对投资者产生影响;如果

投资者在到期日前出售证券,那么利率的上

升会导致资本损失。证券价格对市场利率变

化的敏感程度取决于证券的特征,如证券的

成熟度、息票利率、利息支付的频率、本金

分期摊还的速度等。其中敏感度与息票利

率、发行期限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率水平呈

负相关关系。

3、资金池构造与定价风险。根据Jack

M.Guttentag的观点:银行具有忽略以小

概率发生的重大损失事件倾向。人们长期预

测能力非但不能随证券化进程而提高,反而

有进一步短视的倾向,结果使金融市场存在

更大的波动和不确定性。因此要严格评估资

金池质量,警惕发起人将资产以次充好出

售,导致实际利润率曲线低于市场要求的利

润率曲线形成缺口,不仅可能给投资者带来

损失,最终还可能引起金融危机。目前金融

市场推出的金融产品在初期的定价是偏低

的,即存在所谓价格差。新金融工具或市场

通常由于存在为合理定价而积累经验的成

本,因而比成熟市场效率低下,这种学习成

本导致低定价交易,从而可能引起未来的亏

损,该阶段持续积累可能引发风险。

4、过度证券化风险。为了实现利润增

长和风险转移,商业银行很可能过度创造资

产证券化产品。由于信息不对称,最终的投

资者在购买时可能已经忘了这些衍生产品的

基础资产是什么。一旦经济形势恶化、市场

资金趋紧,在资产证券化的杠杆作用下,就

会给金融系统带来巨大冲击。美国的次贷危

机就给中国金融衍生品的发展敲响了警钟。

目前中国实施的货币政策的宽松力度远远超

过其他国家,银行系统信贷规模的急剧膨胀

有可能在未来导致银行不良资产比例上升。

5、法律风险。我国目前的法律制度非

常不利于进行SPV的相关操作。《信托法》虽

然早就列入了八届人大五年立法计划中,但

至今仍未出台。自1979年我国第一家信托机

构设立以来,仅有银行管理暂行条例》和《金

融信托投资机构管理暂行规定》来规范信托

的运作,有限合伙尚未取得合法地位,这些

都严重制约了资产证券化的发展。我国资产

证券化正处于探索阶段,政府起着关键引导

作用。借助政府和国家信用吸引海外投资

者,利用国外比较成熟的机制进行离岸资产

证券化,不仅能够降低风险,同时也是一种

吸引外资的新方式。

商业银行资产证券化意义

及风险分析

【文章摘要】

资产证券化是近年来国际金融领域

中的一种重要金融创新,突破了法律、会

计、税务的监管障碍,对我国商业银行的

竞争发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我

国商业银行证券资产化的意义及面临的风

险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

spv;信用;资金池;

邵悦然 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100044

【参考文献】

1、张超英,程祥辉.资产证券化—原理、

实务、实例 [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8.

2、王丽.我国实施资产证券化的风险因

素研究[J].商业经济,2006(7).

3、辉荣.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证券化对策

建议[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9,(4).

4、熊凌.美国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及中国

的借鉴[J].国际经贸探索,2009,(1).

现代商业MODERN BUSINESS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