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的简介和特点
- 格式:pdf
- 大小:58.22 KB
- 文档页数:3
红外光谱法的定义和特点
一、定义
红外光谱法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物质分析和表征的技术。
它基于物质与红外辐射的相互作用,通过检测和分析物质对不同波长的红外辐射的吸收情况,来确定物质的成分和结构。
二、红外光谱法的特点如下:
1.非破坏性分析:
红外光谱法不需要对样品进行破坏性处理,可以在不破坏样品的情况下获取有关样品成分和结构的信息。
这使得它适用于对宝贵或不可再生样品进行分析。
2.物质识别能力:
红外光谱法对于不同种类的物质具有很高的识别能力。
不同物质对红外辐射的吸收具有独特的指纹区域,通过比较样品的红外光谱与已知物质的光谱数据库,可以确定样品中存在的物质。
3.定性和定量分析:
红外光谱法可以用于定性分析,即确定样品中存在的物质种类。
同时,它也可以用于定量分析,通过测量吸光度和建立标准曲线,可以确定样品中物质的含量。
4.宽波长范围:
红外光谱法覆盖了广泛的波长范围,通常分为近红外、中红外和远红外三个区域。
不同的红外区域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信息,使得红外光谱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具有灵活性和多样性。
总的来说,红外光谱法具有非破坏性、物质识别能力强、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以及宽波长范围等特点,因此在化学、生物、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红外遥控器的基本原理•红外线的特点人的眼睛能看到的可见光,若按波长排列,依次(从长到短)为红、橙、黄、绿、青、蓝、紫,红光的波长范围为0.62μm~0.7μm,比红光波长还长的光叫红外线。
红外线遥控器就是利用波长0.76μm~1.5μm 之间的近红外线来传送控制信号的。
红外线的特点是不干扰其他电器设备工作,也不会影响周边环境。
电路调试简单,若对发射信号进行编码,可实现多路红外遥控功能。
红外线发射和接收人们见到的红外遥控系统分为发射和接收两部分。
发射部分的发射元件为红外发光二极管,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常用的红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红外线波长为 940nm 左右,外形与普通φ5mm 发光二极管相同,只是颜色不同。
一般有透明、黑色和深蓝等三种。
判断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好坏与判断普通二极管一样的方法。
单只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约100mW。
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需用专用仪器测定,而业余条件下,只能凭经验用拉距法进行粗略判定。
接收电路的红外接收管是一种光敏二极管,使用时要给红外接收二极管加反向偏压,它才能正常工作而获得高的灵敏度。
红外接收二极管一般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由于红外发光二极管的发射功率较小,红外接收二极管收到的信号较弱,所以接收端就要增加高增益放大电路。
然而现在不论是业余制作或正式的产品,大都采用成品的一体化接收头。
红外线一体化接收头是集红外接收、放大、滤波和比较器输出等的模块,性能稳定、可靠。
所以,有了一体化接收头,人们不再制作接收放大电路,这样红外接收电路不仅简单而且可靠性大大提高。
红外遥控器的协议•鉴于家用电器的品种多样化和用户的使用特点,生产厂家对红外遥控器进行了严格的规范编码,这些编码各不相同,从而形成不同的编码方式,统一称为红外遥控器编码传输协议。
了解这些编码协议的原理,不仅对学习和应用红外遥控器是必备的知识,同时也对学习射频(一般大于300MHz)无线遥控器的工作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怎样介绍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作用和用途和特点怎样介绍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作用和用途和特点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是一种利用物质吸收红外光谱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生物、药物、食品等领域中。
下面我们从作用、用途和特点三个方面来介绍傅里叶红外光谱仪。
一、作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用于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成分。
因为每种物质都会对不同波长的红外光反射、吸收或透射,所以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得到物质的吸收谱,进而分析物质的结构和成分。
这种方法不仅快速、准确,还可以全面、定量地分析多种物质。
二、用途1.化学领域: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用来鉴定化学物质的类型和性质,例如有机化合物、聚合物、液晶材料、化妆品等。
2.生物领域: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用来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例如蛋白质、肽、核酸、多糖等。
3.药物领域: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用来判定和鉴定药物中的成分和质量,例如中药、西药等。
4.食品领域: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用来分析食品中的成分和质量,包括蛋白质、脂肪、糖等,还可以判断食品的真伪和品质。
三、特点1.高分辨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对红外光进行高效、高精度的分辨率分析,测量精度高达万分之一。
2.非接触式: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可以通过非接触式的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不会对样品造成任何破坏。
3.高通量: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具有高通量的优点,可以同时分析多个样品,节约了时间和成本。
4.易于操作: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操作非常简单,只需要准备好样品,按照仪器的说明进行操作即可。
总之,傅里叶红外光谱仪作为一种应用广泛、性能稳定的仪器,在化学、生物、药物、食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红外通信技术的特点和应用
1. 红外通信技术啊,那可真是超级厉害呢!它具有很强的方向性,就像手电筒的光一样,直直地照到它该去的地方。
举个例子,你想想家里的电视遥控器,是不是得对准电视才有反应呀,这就是红外通信技术方向性的体现呀!
2. 红外通信技术还特别方便快捷呀!你只需要轻轻一按,信息就快速传递过去了。
好比你用遥控器快速换台,嗖的一下就换好了,多牛呀!
3. 嘿,它传输数据还挺稳定的哟!你看那些用红外传输数据的设备,基本不会出现什么大差错。
就像我们用手机传输文件,稳定得很呢!
4. 红外通信技术的应用可广泛啦!你知道吗,在一些自动化设备中就有它的身影呢。
比如自动门,当你靠近时它就自动打开,这其中不就有红外通信技术在默默工作嘛!
5. 而且呀,红外通信技术成本还不高嘞,多划算呀!这就好比去买东西,花少少的钱能买到超实用的东西,谁能不喜欢呢?
6. 哇塞,红外通信技术真的是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好多便利呀!从日常的遥控器到各种智能设备,都有它的功劳呢。
难道你还不觉得它超棒吗?
结论:红外通信技术有着独特的特点和广泛的应用,真的是科技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
红外测距传感器的原理
红外测距传感器具有一对红外信号发射与接收二极管,利用的红外测距传感器LDM301发射出一束红外光,在照射到物体后形成一个反射的过程,反射到传感器后接收信号,然后利用CCD图像处理接收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的数据。
经信号处理器处理后计算出物体的距离。
这不仅可以使用于自然表面,也可用于加反射板。
测量距离远,很高的频率响应,适合于恶劣的工业环境中。
红外测距传感器的特点
红外测距传感器的远距离测量,在无反光板和反射率低的情况下能测量较远的距离;有同步输入端,可多个传感器同步测量;测量范围广,响应时间短;外形设计紧凑,易于安装,便于操作。
艾驰商城是国内最专业的MRO工业品网购平台,正品现货、优势价格、迅捷配送,是一站式采购的工业品商城!具有10年工业用品电子商务领域研究,以强大的信息通道建设的优势,以及依托线下贸易交易市场在工业用品行业上游供应链的整合能力,为广大的用户提供了传感器、图尔克传感器、变频器、断路器、继电器、PLC、工控机、仪器仪表、气缸、五金工具、伺服电机、劳保用品等一系列自动化的工控产品。
如需进一步了解图尔克、奥托尼克斯、科瑞、山武、倍加福、邦纳、亚德客、施克等各类传感器的选型,报价,采购,参数,图片,批发信息,请关注艾驰商城/。
简述红外测温的特点《红外测温那些事儿》嘿,大家好呀!今天咱来聊聊红外测温这个有意思的东西。
你们知道吗,有一次我去逛商场,那可真是让我好好见识了一下红外测温的厉害。
当时商场门口排着队,大家都在等着进去呢。
我就看到有个工作人员拿着个像小枪一样的东西,对着每个人的额头“滴”一下,嘿,这就是红外测温仪啦!那速度,可真是快,感觉就那么一瞬间,你的体温就被测出来了。
红外测温啊,它最大的特点就是快!你想想,要是用传统的体温计,那得等多久啊,还得夹在腋下啥的,多麻烦。
但红外测温就不一样了,“滴”一下,立马出结果,完全不耽误事儿。
就像在商场门口,那么多人排队,要是一个个用传统体温计测,那得排到啥时候去呀。
但有了红外测温仪,大家很快就能进去购物啦,多方便呀。
而且它还特别方便呢。
不用和人体直接接触,就那么远远地对着额头或者手腕啥的,就能测到体温了。
不像有些测量方法,还得接触皮肤,感觉怪不舒服的。
红外测温就完全没有这种困扰呀,既卫生又安全。
还有哦,红外测温特别准确。
它可不会像人一样,有时候会有感觉偏差啥的。
它就是很客观地把你的体温测出来,准得很呢!我记得有次我看到那个工作人员测了一个人的体温,显示有点高,然后工作人员就让那个人等一下再测一次。
结果第二次测出来还是有点高,工作人员就很负责地把那个人带到旁边去询问情况了。
你看,这就是红外测温的准确性,一点都不含糊。
红外测温在我们的生活中真的是越来越重要啦。
像在医院、学校、机场这些地方,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它就像一个小卫士一样,守护着我们的健康。
哎呀,说了这么多红外测温的特点,还真得感谢这个小小的发明呀。
它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安全。
以后呀,我相信它还会发挥更大的作用呢。
总之呢,红外测温就是快、方便、准确,真的是个特别棒的东西。
大家以后要是遇到红外测温,可别觉得奇怪哦,要好好配合,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和他人呀!嘿嘿,这就是我对红外测温的一些感受啦,你们觉得怎么样呢?好了,今天就先聊到这儿啦,下次再和你们分享其他有趣的事儿哟!拜拜啦!。
红外遥控的发射和接收Donna 发表于2006-5-12 10:08:00光谱位于红色光之外,波长为0.76~1.5μm,比红色光的波长还长,这样的光被称为红外线。
红外遥控是利用红外线进行传递信息的一种控制系统,红外遥控具有抗干扰,电路简单,编码及解码容易,功耗小,成本低的优点,目前几乎所有的视频和音频设备都支持这种控制方式。
一、红外遥控系统结构红外遥控系统主要分为调制、发射和接收三部分,如图1 所示:图1 红外遥控系统1.调制红外遥控发射数据时采用调制的方式,即把数据和一定频率的载波进行“与”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和降低电源功耗。
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如图2所示,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图2 载波波形1.发射系统目前有很多种芯片可以实现红外发射,可以根据选择发出不同种类的编码。
由于发射系统一般用电池供电,这就要求芯片的功耗要很低,芯片大多都设计成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才工作,这样可以降低功耗芯片所用的晶振应该有足够的耐物理撞击能力,不能选用普通的石英晶体,一般是选用陶瓷共鸣器,陶瓷共鸣器准确性没有石英晶体高,但通常一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红外线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去,红外发光二极管内部材料和普通发光二极管不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图3a 简单驱动电路图3b 射击输出驱动电路如图3a和图3b是LED的驱动电路,图3a是最简单电路,选用元件时要注意三极管的开关速度要快,还要考虑到LED的正向电流和反向漏电流,一般流过LED的最大正向电流为100mA,电流越大,其发射的波形强度越大。
图3a电路有一点缺陷,当电池电压下降时,流过LED的电流会降低,发射波形强度降低,遥控距离就会变小。
红外线应用与特点
红外线与我们所熟悉的太阳能、无线电波一样,是在一定波长范围内的电磁波。
光束通过三梭镜后会形成一条由红、黄、橙、绿、青、蓝、紫七色光排成的光谱,这些都是可见光,可见光的波长是0.0004mm0.001mm的电磁波,红外线的波长是0.3mm0.0007mm的电磁波,波长比可见光长,位于红光的外侧属于不可见光。
红外线应用:
1.红外线开关
红外线开关有主动式和被动式。
主动式红外线开关由红外发射管和接收管组成探头,当接收管接收到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时,灯关闭;人体通过挡住红外线时,灯开启。
被动式红外线开关是将人体作为红外线源(人体温度通常高于周围环境温度),红外线辐射被检测到时,开启照明灯。
还有常见的红外感应龙头也是应用了这种原理。
2.医疗保健。
红外吸收光谱的特点红外吸收光谱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化学、材料科学、生物学等领域的分析技术,它通过测量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来获取有关分子结构和化学组成的信息。
以下将详细介绍红外吸收光谱的特点。
红外吸收光谱具有高度的分子特异性。
不同的分子由于其化学键的类型、原子的连接方式以及官能团的存在,会在特定的波数位置产生吸收峰。
这就好比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指纹,每种分子也有其独特的红外光谱“指纹”。
例如,羰基(C=O)官能团通常在 1700 1750 cm⁻¹左右有强烈的吸收峰,而羟基(OH)则在 3200 3600 cm⁻¹范围内显示吸收。
通过对这些特征吸收峰的分析,可以确定分子中存在哪些官能团,从而推断分子的结构。
红外光谱的测量范围广泛。
它通常覆盖了中红外区(4000 400cm⁻¹)和近红外区(12820 4000 cm⁻¹)。
中红外区是最常用的区域,因为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官能团振动吸收都在此范围内。
近红外区则对于含氢基团(如 CH、OH、NH 等)的倍频和组合频吸收较为敏感,在定量分析和过程监测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灵敏度较高是红外吸收光谱的另一个重要特点。
尽管它可能不如某些其他分析技术(如质谱)那样灵敏,但对于大多数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只需少量样品(几微克甚至更少)就能够获得清晰的光谱。
这使得红外光谱在微量分析和痕量检测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红外光谱不仅可以用于纯物质的分析,还能够用于混合物的研究。
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吸收峰相互叠加,但通过仔细的谱图解析和数据处理,可以分辨出各个组分的特征吸收,并对其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这种对混合物的分析能力在药物分析、环境监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红外吸收光谱是一种非破坏性的分析方法。
样品在测试过程中通常不会受到化学或物理的破坏,这对于珍贵样品或无法重复获取的样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测试完成后,样品还可以用于其他分析或进一步的研究。
红外光谱的分析速度相对较快。
简述红外视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一)红外视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特点工作原理•红外视觉传感器利用红外光的特性来捕捉和感知目标物体的热能发射。
•它通过检测红外光的强度和频率变化来获取目标物体的温度和位置信息。
特点1.非接触式检测:红外视觉传感器能够从远距离感知目标物体,无需直接接触。
2.高灵敏度:传感器对微小的红外辐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快速准确地捕捉目标物体的热能发射。
3.高精度:红外视觉传感器能够提供精确的温度和位置信息,可用于精密测量和定位应用。
4.宽波长范围:传感器可感知不同波长的红外光,适用于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
5.实时性强:红外视觉传感器可以实时获取并处理红外信号,响应速度快。
6.耐高温环境:红外传感器通常能够在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适用于一些特殊应用领域。
总结红外视觉传感器通过检测红外光的强度和频率变化,实现了对目标物体的非接触式检测。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精度、宽波长范围、实时性强和耐高温环境等特点,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
进一步说说红外视觉传感器的特点:7.多功能性:红外视觉传感器能够检测目标物体的温度,并通过不同的算法分析红外光的图像,实现目标检测、测距和识别等多种功能。
8.节能环保:红外视觉传感器无需额外的光源,只需利用目标物体自身的热能发射,减少了能源消耗。
9.可靠稳定:红外视觉传感器采用可靠的红外光检测技术,具有较高的信号稳定性和抗干扰性。
10.应用广泛:红外视觉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安防监控、智能家居、自动化生产、无人机、机器人等领域。
写在最后红外视觉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特点使其在各个领域都能发挥重要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红外视觉传感器的性能将会进一步提升,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便利和安全。
利用红外线的物理性质来进行测量的传感器。
红外线又称红外光,它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吸收等性质。
任何物质,只要它本身具有一定的温度(高于绝对零度),都能辐射红外线。
红外线传感器测量时不与被测物体直接接触,因而不存在摩擦,并且有灵敏度高,响应快等优点。
红外辐射是由于物体(固体、液体、和气体)内部分子的转动及振动而产生的。
这类振动过程是物体受热而引起的,只是在绝对零度(﹣273.16℃)时,一切物体的分子才会停止运动。
所以在绝对零度时,没有一种物体会发射红外线。
换言之,在一般常温下,所有的物体都是红外辐射的发射源。
例如火焰、轴承、汽车、飞机、动植物甚至人体等都是红外辐射源。
红外线和所有电磁波一样,具有反射、折射、散射、干涉及吸收等性质,但它的特点是热效应非常大,红外线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108m/s,而在介质中传播时,由于介质的吸收和散射作用使它产生衰减。
红外传感器利用红外辐射与物质相互作用所称呈现的物理效应探测红外辐射的传感器,多数情况下是利用这种相互作用所呈现的电学效应。
1. 热释电人体传感器热释电红外探头的工作原理及特性:“铁电体”的极化强度(单位面积上的电荷)与温度有关。
当红外辐射照射到已经极化的铁电体薄片表面上时引起薄片温度升高(参阅图2-6),使其极化强度降低,表面电荷减少,这相当于释放一部分电所以叫做热释电型传感负载电阻与铁电体薄片相连,则负载电阻上便产生一个电信号输出。
输出信号的强弱取决于薄片温度变化的快慢,从而反映出入射红外辐射的强弱,热释电型红外传感器的电压响应率正比于入射光辐射率变化的速率。
一般人体都有恒定的体温,一般在37度,所以会发出特定波长10UM左右的红外线,被动式红外探头就是靠探测人体发射的10UM左右的红外线而进行工作的。
红外加热的基本原理红外加热是一种常见的加热方法,它利用红外辐射的特性将能量传递给物体,使其温度升高。
红外辐射是一种电磁波辐射,其波长范围通常在0.75微米到1000微米之间。
在这个波长范围内,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能量和辐射效率,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加热领域。
红外加热的基本原理可以用以下几个方面来解释。
1. 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物体对红外辐射具有不同的吸收能力,这取决于物体的材质和表面特性。
一般来说,暗色物体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能力更强,而亮色物体则较少吸收红外辐射。
当物体吸收红外辐射时,其分子和原子的振动会增强,从而产生热能。
2. 热传导和对流:红外辐射加热的过程中,物体表面的温度升高后,会通过热传导和对流的方式将热能传递给整个物体。
热传导是指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能量传递,而对流是指物体表面与周围介质(如空气)之间的能量交换。
3. 选择性加热:红外辐射加热可以实现对物体的选择性加热。
由于不同物体对红外辐射的吸收能力不同,可以通过调节红外辐射的波长和强度,实现对特定物体的加热。
这在工业生产中非常有用,可以提高加热效率和节约能源。
4. 快速加热:红外辐射加热具有快速加热的特点。
由于红外辐射能量的高效传递和物体对红外辐射的吸收特性,红外加热可以在短时间内将物体加热到所需温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红外加热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工业生产中,红外加热可以用于烘干、烤烟、烧结、熔化等过程。
在医疗领域,红外加热可以用于物理治疗和疾病诊断。
在日常生活中,红外加热可以用于烹饪、暖房和美容等方面。
然而,红外加热也存在一些限制和注意事项。
首先,红外辐射具有直线传播的特点,因此在使用红外加热时需要注意避免辐射对人体造成伤害。
其次,红外加热的效果受到环境温度、湿度和物体表面特性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节和控制。
此外,红外加热设备的选型和使用也需要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进行合理选择。
红外加热是一种高效、快速且具有选择性的加热方法。
红外光谱仪的结构及特点
1.宽波段范围:红外光谱仪通常覆盖的波段范围为近红外(NIR,700-2500纳米)、中红外(MIR,
2.5-25微米)和远红外(FIR,25-1000微米)。
不同波段的红外光区域可以提供不同类型的化学信息,因此红外光谱仪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2.高分辨率:红外光谱仪的分辨率通常在0.1纳米至10纳米之间,可以实现对样品中不同的振动、转动和其他分子特性的准确定量分析。
高分辨率有助于提高分析的精确性和敏感性。
3.高灵敏度:红外光谱仪能够对微量分析物进行检测,使其成为许多行业和科学研究领域中分析化学的重要工具。
红外光谱仪的灵敏度通常取决于光源的强度和探测器的性能。
4.可操作性强:红外光谱仪的操作相对简单,并且提供了多种可选的工作模式和数据处理方式。
用户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最适合的工作条件和分析方法,以实现准确和高效的分析。
5.非破坏性分析:红外光谱仪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测量样品对红外光的吸收和散射来获取样品的光谱信息,因此其对样品几乎没有破坏性。
这使得红外光谱成为对生物样品或其他有限样品进行分析的理想选择。
6.多功能性:红外光谱仪可以进行不同类型的分析,如物质的结构解析、成分分析、质量检测和反应过程的监测等。
同时,还可以与其他仪器(如显微镜、色谱仪等)进行联用,实现更为复杂的分析任务。
总之,红外光谱仪在化学、生物、医药、材料科学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结构复杂,但操作方便,具备高分辨率和高灵敏度等特点。
红
外光谱仪可以提供关于样品结构和组成的详细信息,为科学研究和质量控制等领域的分析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红外光谱分析法及其应用简介一:红外光谱简介和特点材料研究方法有许多种,主要包括有成份谱分析法,衍射分析法,显微术分析法等红外光谱分析,是成份谱分析法中的一种方法。
它的通过将一束不同波长的红外射线照射到物质的分子上,其中某些特定波长的红外射线被吸收,形成这一分子的红外吸收光谱。
每种分子都有由其组成和结构决定的独有的红外吸收光谱,据此可以对分子进行结构分析和鉴定。
与其他成份谱分析法相比,红外光谱分析具有以下优点:1 应用范围广。
红外光谱分析能测得所有有机化合物,而且还可以用于研究某些无机物。
因此在定性、定量及结构分析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2 特征性强。
每个官能团都有几种振动形式,产生的红外光谱比较复杂,特征性强。
除了及个别情况外,有机化合物都有其独特的红外光谱,因此红外光谱具有极好的鉴别意义。
3 提供的信息多。
红外光谱能提供较多的结构信息,如化合物含有的官能团、化合物的类别、化合物的立体结构、取代基的位置及数目等。
4 不受样品物态的限制。
红外光谱分析可以测定气体、液体及固体,不受样品物态的限制,扩大了分析范围。
5 不破坏样品。
红外光谱分析时样品不被破坏。
通常使用的红外光谱仪是: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它是一种非色散型的光谱仪,其核心部分是一台双光束干涉仪。
当仪器中的动镜移动时,经过干涉仪的两束相干光间的光程差就改变,探测器所测得的光强也随之变化,从而得到干涉图。
经过傅里叶变换的数学运算后,就可得到入射光的光谱。
这种仪器的优点:多通道测量,使信噪比提高;光通量高,提高了仪器的灵敏度;波数值的精确度可达0.01厘米-1;增加动镜移动距离,可使分辨本领提高;工作波段可从可见区延伸到毫米区,可以实现远红外光谱的测定。
红外光谱具有鲜明的特征性,其谱带的数目、位置、形状和强度都随化合物不同而各不相同。
因此,红外光谱法是定性鉴定和结构分析的有力工具。
如在进行已知物的鉴定时,将试样的谱图与标准品测得的谱图相对照,或者与文献上的标准谱图(例如《药品红外光谱图集》、Sadtler标准光谱、Sadtler 商业光谱等)相对照,即可定性。
红外光谱的特征1 红外光谱介绍红外光谱(Infrared Spectroscopy)是分析材料和样品中分子结构的一种精密谱学技术,它用于检测和识别化学物质的波谱,以及测定特定成分的含量。
红外光谱通过测量把紫外到红外波段内的光通过样品,然后通过对它的反射系数的测定,以此来达到分析样品特征的目的。
红外光谱用于在医学领域进行诊断,有助于推断和研究目标原料的成分及组成,还可用于检测工业原料和产品中的杂质、含量和结构信息。
2 红外光谱的工作原理红外光谱是一种分析样品中物质成分的光谱技术。
红外光谱包含了最常用的分析技术之一,既包括热散射分光光谱仪(FTIR),也包括非热散射分光光谱仪(NDIR)。
热散射分光光谱仪(FTIR)利用热释光效应来分析,其原理是样品照射一种恒定频率的热激活光源,从而激发样品中的结构单元,使其在各种特定的频率处产生反射或消散。
非热散射分光光谱仪(NDIR)不利用热释光效应,而是通过特定波段内可检测到的特定波长或激发线来识别物质,例如CO2或水蒸气检测。
3 红外光谱的优点(1)灵敏度高。
红外光谱的灵敏度非常高,可以通过精密的方法检测痕量物质,具有很强的定性和定量分析能力,可以用于实验室和工业场合;(2)快速准确。
红外光谱分析的反应过程非常快,数据处理也比较简单,并且可以准确的测量样品各种成份,具有便捷性;(3)通用性强。
红外光谱可仨用于各种样品的分析,包括有机、无机、混合物等;常用于食品饮料、水和废水、分子诊断、分析医学、工业废气检测、纺织材料、日化品、农产品、环境监测和生物体等方面的分析。
4 红外光谱的应用(1)食品行业:红外光谱用于即时监测食品中的添加剂、油、脂肪、蛋白质和糖类等。
(2)车辆排放:红外光谱可以用于检测汽车排放,如尾气中二氧化碳等污染物,从而提供环保方面的参考。
(3)纺织品行业:红外光谱可以用于布料、织物等材料的分析,例如检测各种组成成分,如合成纤维、原料纤维、腊木、棉花、蚝油等各种组成成分。
红外遥控的发射和接收Donna 发表于2006-5-12 10:08:00光谱位于红色光之外,波长为0.76~1.5μm,比红色光的波长还长,这样的光被称为红外线。
红外遥控是利用红外线进行传递信息的一种控制系统,红外遥控具有抗干扰,电路简单,编码及解码容易,功耗小,成本低的优点,目前几乎所有的视频和音频设备都支持这种控制方式。
一、红外遥控系统结构红外遥控系统主要分为调制、发射和接收三部分,如图1 所示:红外监测二极管监测到红外信号,然后把信号送到放大器和限幅器,限幅器把脉冲幅度控制在一定的水平,而不论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的距离远近。
交流信号进入带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可以通过30khz到60khz的负载波,通过解调电路和积分电路进入比较器,比较器输出高低电平,还原出发射端的信号波形。
注意输出的高低电平和发射端是反相的,这样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接收的灵敏度。
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引脚图如图3-14所示。
图1 红外遥控系统1.调制红外遥控发射数据时采用调制的方式,即把数据和一定频率的载波进行“与”操作,这样可以提高发射效率和降低电源功耗。
调制载波频率一般在30khz到60khz之间,大多数使用的是38kHz,占空比1/3的方波,如图2所示,这是由发射端所使用的455kHz晶振决定的。
在发射端要对晶振进行整数分频,分频系数一般取12,所以455kHz÷12≈37.9 kHz≈38kHz。
图2 载波波形1.发射系统目前有很多种芯片可以实现红外发射,可以根据选择发出不同种类的编码。
由于发射系统一般用电池供电,这就要求芯片的功耗要很低,芯片大多都设计成可以处于休眠状态,当有按键按下时才工作,这样可以降低功耗芯片所用的晶振应该有足够的耐物理撞击能力,不能选用普通的石英晶体,一般是选用陶瓷共鸣器,陶瓷共鸣器准确性没有石英晶体高,但通常一点误差可以忽略不计。
红外线通过红外发光二极管(LED)发射出去,红外发光二极管内部材料和普通发光二极管不同,在其两端施加一定电压时,它发出的是红外线而不是可见光。
红外的简介和特点
红外是一种无线通讯方式,可以进行无线数据的传输。
自1974年发明以来,得到很普遍的应用,如红外线鼠标,红外线打印机,红外线键盘等等。
红外的特征:红外传输是一种点对点的传输方式,无线,不能离的太远,要对准方向,且中间不能有障碍物也就是不能穿墙而过,几乎无法控制信息传输的进度;IrDA已经是一套标准,IR收/发的组件也是标准化产品。
红外特征
红外线通信技术适合于低成本、跨平台、点对点高速数据连接,尤其
是嵌入式系统.
红外线技术的主要应用:设备互联、信息网关.设备互联后可完成不同设备内文件与信息的交换。
信息网关负责连接信息终端和互联网.
红外通讯技术已被全球范围内的众多软硬件厂商所支持和采用,目前主流的软件和硬件平台均提供对它的支持.红外技术已被广泛应用在移动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