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民金融资产的总量及其结构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9.41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及目的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金融管理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为了解中国家庭的金融状况和理财观念,本调查报告旨在全面分析中国家庭金融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和样本本次调查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来自全国各地的2000户家庭参与。
问卷内容包括家庭收入状况、支出情况、金融资产和负债情况、投资理财方式和金融知识水平。
三、家庭收入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家庭收入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
70%的家庭每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其中有20%的家庭每月收入超过1万元。
然而,也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收入较低,每月不足2000元。
这些数据反映了中国家庭收入差距仍然较大的现状。
四、家庭支出情况调查发现,中国家庭的主要支出项目包括:食品、住房、交通、教育、医疗和娱乐等。
其中,食品和住房占据了家庭支出的较大比重。
另外,教育和医疗费用也是家庭支出的重要部分。
虽然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但仍有部分家庭存在支出压力。
五、金融资产和负债情况调查显示,中国家庭的金融资产主要包括存款、股票、债券和房产等。
其中,存款是绝大多数家庭最主要的金融资产形式。
此外,调查还发现,部分家庭存在信用卡债务和房贷等负债问题。
六、投资理财方式根据调查结果,中国家庭的投资理财方式主要包括:存款、股票、基金、债券和房产等。
由于大部分家庭的金融知识水平较低,很多人选择了相对较简单且相对安全的投资方式,如存款。
同时,还有部分家庭将投资重点放在房产方面,认为房地产是最稳妥的投资方式。
七、金融知识水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中国家庭的金融知识水平整体较低,但人们对于金融知识的重视程度在提高。
约30%的受访者表示有较强的金融知识,同时有80%的受访者表示希望能够进一步提高自己的金融知识水平。
八、问题和建议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家庭收入差距较大,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中产阶级群体。
其次,部分家庭的支出压力较大,主要集中在教育和医疗领域。
作者: 付蔚楠
作者机构: 团中央组织部,北京100051
出版物刊名: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青年工作论坛
页码: 75-77页
主题词: 中国 金融资产结构 金融资产总量 金融相关比率 金融体制 GDP
摘要:二十年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金融体制的改革已使我国金融资产总量和金融资产结构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
本文主要用大量的实证材料分析九十年代以来,特别是1994年以来,我国金融资产总量、金融结构以及相关比率的变动情况,同时考察了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债权、债务的总量与结构的变化。
为我国下一步的金融深化和政策制定提供实际材料和理论参考。
中国金融信息产业准入设限之诉分析摘要:2008年3月3日,欧共体发表声明表示,其已正式就外资金融信息提供商(ForeignFinancialInformationSuppliers)在华营运受阻向世界贸易组织提请磋商。
关键词:金融信息产业准入设限之诉前言欧共体认为,中国阻止外资金融信息提供商直接向其客户提供服务。
外资金融信息提供商必须通过新华社所属的部门审批后才能营运,而新华社最近成立了一家与外资金融机构同台竞技的金融信息服务机构“新华08”,欧共体已努力通过合作和对话方式与中方协调解决,但未成功,美国事前早就此事向世贸组织提请磋商。
欧共体贸易委员皮特·曼德尔森指出:“竞争、开放的金融服务市场是强劲金融体系的血液,但中国的规则倾斜了对外资公司的天平。
”欧共体表示,中方有关措施违反了GATS协议规定的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承诺,中国的规则为欧共体金融信息提供商的市场准入设置了严格障碍,这反而阻止了中国金融市场的顺利运作和透明,欧共体一直与中国有关当局对话,表明这样的发展局面有违中国建立稳定竞争金融市场的初衷,而中国金融信息提供商只能在稳定的现代化金融信息服务市场中茁壮成长。
客观而言,从世界金融运行轨迹和我国金融产业发展现状看,欧共体的诉求及理由确实有一定的合理性,金融信息的透明有助于金融市场稳健发展,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也的确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时的一揽子承诺。
但若仔细剖析,外资金融机构自2001年中国入世以来,由于中国政府严格按照GATS协议中的国民待遇和市场准入承诺而获取巨大利润,现正逐渐向农村金融市场渗透,至于市场透明度问题,中国金融发展取得令世界叹为观止的成就与我国金融市场信息公开息息相关。
无论从何角度而言,欧共体的理由均缺乏坚实的证据作为支撑。
另一方面,若要求中国不顾金融业先天的风险性,不充分考虑“审慎除外”原则,一味盲从GATS义务,非理性地完全开放金融信息服务市场,将可能为我国经济平稳发展埋下巨大隐患,特别是在现有国际金融市场格局和金融市场剧烈振荡下,甚至将会拖累中国经济发展的坚实步伐。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报告第一篇:中国家庭金融现状分析中国是一个家庭观念很强的国家,家庭中的经济收支状况直接影响着家庭成员的生活品质。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观念的改变,中国家庭金融形势也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本文将从收入、支出、债务、投资等方面分析中国家庭金融现状。
一、收入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家庭财富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家庭收入呈现出几个特点:1.平均收入不断增长:中国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2019年为43,408元,农村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1元,较上一年分别增长8.9%和8.4%。
2.收入分配不平衡:虽然平均收入增长,但是各地收入分布存在不平衡和差距。
比较明显的是城乡收入差距,还有少数人超高收入,强化了贫富分化现实。
3.家庭收入主要来源:以城镇家庭为例,主要收入来源是劳动所得(91.4%),其他收入(包括资本回报、转移支付和教育、医疗等福利)的贡献非常小(仅为8.6%)。
农村家庭则主要依靠农业收入。
二、支出1.基本生活费用:生活费用是家庭支出的首要内容,其中房屋、水电、食品、教育等基本开支占用了大部分家庭的支出。
2.消费结构升级: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高品质、高品质的生活,比如旅游、美食、休闲等,消费结构发生了一定的升级。
3.高房价对支出的影响:随着房价的上涨,居民的房屋负担增加,房屋租赁费用也随之增加。
由于房屋占用了很大的家庭支出,因此导致其他支出相应减少。
三、债务1.房贷压力:中国的房价一直处于高位,购房者大多需要贷款,因此房贷压力成为大部分家庭的负担之一。
2.信用卡债务:信用卡在我国的消费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虽然其信用卡债务额度不如房贷或车贷,但其利息还款比例较高,如果不注意管理,可能会对家庭造成较大的负担。
三、投资1.资产配置不够合理:普通家庭的投资几乎全部集中在银行存款和房产上,这种资产配置结构不够合理,存在资产过度集中的风险。
2.金融知识水平较低:由于普通家庭缺少金融知识和专业投资意识,导致很多资产没有得到合理的配置和保值增值,错失了很多机会。
《西部金融》2008年第8期中国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组合研究陈国进姚佳(厦门大学,福建厦门361005)收稿日期:2008-7作者简介陈国进(66),男,厦门大学金融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为公司金融、资本市场。
姚佳(),女,厦门大学金融系博士研究生。
摘要: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影响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组合总量和结构的各种因素,并计算分析我国1992-2005年的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组合状况以及变化趋势。
研究发现,由于受到了财产总量,家庭风险,金融意识和金融发展的约束,我国居民的家庭金融资产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仍然是以储蓄存款为主,风险性资产投资比重很低。
关键词:家庭金融;资产组合;储蓄存款;风险性资产中图分类号:F 830.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08(8)-0016-02一、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组合影响因素分析(一)背景风险对家庭金融资产组合的影响1、劳动收入对家庭金融资产组合的影响。
Bodie,M erton and Samuelson (1992)假设投资者可以控制自身的劳动供给,并且劳动供给的变化对家庭资产配置有重要影响。
对大多数人而言,劳动供给弹性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也就是,有效的人力资本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
年青的上班族他们的主要财产是他们未来的赚钱能力,接近退休时,金融财富增加很多,但是人力资本财产几乎完全耗尽。
因此投资者年轻时更愿意投资股票,承担更多的风险。
2、自有房产对家庭金融资产组合的影响。
Arro ndel and L efebv re (2001)将不同住所作为一种资产建立资产组合选择模型,对法国居民资产组合进行分析,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居民投资房产的概率呈倒U 型,这一结论符合生命周期理论。
低收入家庭更喜欢投资房产,可转让证券对富有家庭更具有吸引力。
另外,居民对风险资产的需求受对房产态度的影响很大。
Flavin and Yamashita (2002)在均值方差有效性的框架下,研究居民自有房产对居民资产组合选择的影响。
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家庭总资产分布、住房拥有情况、家庭负债情况、家庭偿债能力及偿债收入比分析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317.9万元,资产分布分化明显;家庭资产以实物资产为主,住房占比近七成,住房拥有率达到96.0%;金融资产占比较低,仅为20.4%,居民家庭更偏好无风险金融资产。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负债参与率高,为56.5%,负债集中化现象明显,负债最高20%家庭承担总样本家庭债务的61.4%;家庭负债结构相对单一,负债来源以银行贷款为主,房贷是家庭负债的主要构成,占家庭总负债的75.9%。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净资产均值为289.0万元,分化程度高于资产的分化程度。
与美国相比,我国城镇居民家庭财富分布相对均衡(美国净资产最高1%家庭的净资产占全部家庭净资产的比重为38.6%,我国为17.1%)。
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资产负债率为9.1%,总体稳健,少数家庭资不抵债;居民家庭债务收入比为1.02,略高于美国居民水平(0.93);偿债能力总体较强,偿债收入比为18.4%,居民家庭债务风险总体可控。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城镇居民家庭总资产均值为317.9万元,中位数为163.0万元。
均值与中位数之间相差154.9万元,表明居民家庭资产分布不均。
分省份看,家庭资产最高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北京、上海和江苏,最低的三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新疆、吉林和甘肃。
其中,北京居民家庭户均总资产约为新疆居民家庭的7倍。
从资产形态看,住房是家庭实物资产的重要构成,居民家庭住房拥有率相对均衡。
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的比重为59.1%。
和美国相比,我国居民家庭住房资产比重偏高,高于美国居民家庭28.5个百分点。
居民的住房拥有情况相对均衡。
我国城镇居民家庭的住房拥有率为96.0%,有一套住房的家庭占比为58.4%,有两套住房的占比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占比为10.5%,户均拥有住房1.5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