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接口自动化

接口自动化

接口自动化
接口自动化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案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案

2018年4月9日

文档编号:(V1.0)

目录

目录

1测试需求及范围 (3)

1.1测试目的 (3)

1.2测试需求 (3)

2测试方法 (4)

3测试工具及框架拓扑图 (5)

3.1测试工具 (5)

3.2自动化测试拓扑图 (5)

4流程示例 (5)

5测试环境 (7)

2.1硬件配置 (7)

2.2软件配置 (8)

6测试思路 (8)

6.1通用测试场景 (9)

6.2逻辑场景 (11)

6.3断言检查 (12)

1测试需求及范围

1.1测试目的

随着公司项目的不断增大,接口的服务随之增多,回归的任务量越来越大,需要对接口进行定时回归测试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1.在开发提交新的接口前进行冒烟测试,以保证系统是能够正常开展测试的

2.功能测试完成/bug回归完成后进行回归测试,保证bug修改完成后没有引入新的问题1.2测试需求

1、目前提供的接口多为Rest 规范的接口,需要使用JMeter进行自动化接口测试,核对接口入参及返回报文格式、内容的正确性,最终通过Jenkins持续集成生成测试报告。

2、对开发人员的需求

接口文档的规范,如:输入输出模板,输出类型是否全面

2测试方法

根据开发人员提供的接口访问地址、入参格式、请求格式,进行接口请求数据拼接,并查看返回结果及返回报文、响应时间,检查返回Json内容是否符合接口定义规范,是否符合预期的返回结果。

3测试工具及框架拓扑图

3.1测试工具

Jemeter+Jenkins

3.2自动化测试拓扑图

4流程示例

测试数据从csv或者txt文件里读取,包含入参、出参、预期结果/断言

用例通过jemter维护

通过Jenkins添加项目执行jmx文件

Jenkins执行完成后生成测试报告

5测试环境

2.1硬件配置

关键项数量性能要求:期望到位

阶段

自动化测1台以上4核4G 硬需求分析

试服务器盘60G

2.2软件配置

资源名称/类型配置

操作系统环境Window7系统

测试工具Svn、jemter、Jenkins 6测试思路

首先根据接口设计的技术架构方案,了解清楚被测接口对应的公共入参、入参、出参及返回数据的Json 结构规范,根据测试场景进行测试。

1、理解接口参数,熟悉接口参数的输入要求、输入值范围、必填项等;

2、理解接口输出,熟悉返回json的结构构成、

返回值类别、返回值范围、返回data的不同类型等。

3、理解接口的逻辑、接口的业务关联,熟悉技术方案中的接口相互关联、依赖的关系,接口与接口之间的数据传递等。

4、寻找测试点,根据输入(参数名、取值范围)、输出(参数名、返回值范围)、关联关系,进行测试点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可参考6.1 通用测试场景、6.2 逻辑测试场景。

6.1通用测试场景

对于接口测试的入参需考虑以下几个方面,设计测试用例时需要考虑交叉的情况:

1、测试参数名称的正确性

1. 参数名缺失,比如参数名错误,导致参数不存

在;必填参数缺失,选填参数缺失;参数名必须匹配大小写时,考虑英文大小写的传参测试;分别考虑参数名称错误的情况,参数名包括特殊字符:如中文,空格,数字,特殊符等;

2、测试参数值的正确性

1. 长度限制,考虑输入参数值是否字数限制;非空判断,是否可为空(不输入,即””),是否为null,是否为空格;输入值是否在正常范围内(如int 类型参数是-32768~32767,输入区域外的数值);参数传入的类型错误,如要求传入int 类型,结果传入String类型;输入参数值个数不正确;必填项参数值,传入为空;参数值传入特殊字符等;参数值模糊匹配查询;

6.2逻辑场景

逻辑场景考虑是对功能测试的补充,对于接口的业务逻辑场景,需要根据需求方案、技术架构中的设计的接口业务逻辑进行用例设计,例如:分页查询接口(分页查询接口涉及数据分页共5页,传入-1 表示查询全部数据),设计场景如下:1. 传入查询页码为空,提示缺少查询页码参数;传入页码为-1,查询返回全部数据;传入页码为1,查询返回第一页数据;传入页码3,查询返回第三页数据;传入页码为5,查询返回第5页数据;传入页码为6,提示查询无数据;传入页码为0,提示查询页码参数值不正确;传入页码为01,03,05 ,可查询出1、3、5页数据;传入页码为all ,提示查询页码数据不正确;

6.3断言检查

对接口测试返回的结果进行核对,验证返回JSON数据的结构是否正确、返回数据值是否正确、返回数据值是否有缺失等,比如

用户注册接口的接口返回值:

接口返回结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error_code":"0", "msg":"注册成功", "redirect":"",

"data":{ "rsid":"xxxx",//session会话主键"userinfo":{ "userid":"xxxxxxxxx",//用户主键"username":"12345678", ..... "create_time": 14221221124,//创建时间,int型,时间戳, } }

需要验证如下:

1、返回参数error_code ,msg,redirct ,data 是否正确返回

2、msg,error_code对应的value 不为空;

3、error_code的错误码在错误码列表范围内;

4、验证data返回的数据结构正确性、返回的参数值是否全面完整;

移动app、接口、web自动化测试区别

移动app、接口、web自动化测试区别 先说说WEB的UI自动化测试: 很多人在说自动化测试的时候,基本上现在指的是WEB的UI自动化测试,但其实这是不对的,自动化测试包含了很多开发的技术,不只是界面上的自动化测试。WEB的UI自动化测试只是其中的一种,但它的工具确实最多的,有WINRUNNER\QTP(UFT)\TESTCOMPLETE\SILKTEST\ROBOT\SELENIUM\RF\WAITER等等,。而对于没有开发基础的测试人员,可以考虑QTP这个自动化工具,掌握比较快,但要学精还是需要掌握开发技术。但当总体来说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符合自己公司的工具和开发语言。 接下来我说下WEB的UI自动化测试的优缺点: 缺点:开发效率低、维护成本高、执行速度慢等等 优点:用户操作真实性强。 接口自动化测试: 接口自动化测试在后来出现,但现在大部分的互联网公司都喜欢用它作为测试工作辅助。原因很简单,UI自动化的缺点它都能进行弥补,但同时它也存在一个最大的问题:用户操作真实性不强。其实个人觉得接口自动化测试和UI自动化测试可以产生互补的测试。因为我们做接口测试时更多的是根据开发的技术进行测试HTTP\SOCKET等等(接口测试基本上不需要用到什么工具进行,如果一定需要的话建议是用SOAPUI),而非真实的进行对系统进行操作验证系统是否存在问题。 APP自动化测试: APP的自动化测试应该也要分为UI和接口自动化测试,接口测试与上面说的一样都是技术层面上的事情就不说了。那么还是关注APP的UI自动化测试,APP 的自动化测试工具方面也有很多,但也都不成熟,我选择了APPIUM,主要考虑到的它可以进行跨平台测试,但最大的问题还是不稳定。所以也不敢大面积的布置其自动化测试用例。APP刚才说过了主要分为NATIVE和WEBVIEW,NATIVE的对象还好获取,像android可以直接使用uiautomatorviewer进行获取。而WEBVIEW就比较麻烦,不能直接获取要么就让开发提供给你,要么就直接下代码自己找,还有就是通过google的一个方法进行获取....... 说了一下这三种技术的一些内容,其实我想说不管什么类型的自动化测试,我们测试的过程中都需要和开发进行紧密的结合,但测试优于开发的测试思想。另外这三种技术我们在实际的应用中更应该将其进行混合的测试: UI(WEB)自动化测试走主流程的测试、接口自动化测试走全面的测试:先布置接口的自动化测试用于测试和回归测试,特别在敏捷测试中,接口自动化测试应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案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案 2018年4月9日 文档编号:(V1.0) 目录 目录 1测试需求及范围 (2) 1.1测试目的 (2) 1.2测试需求 (2) 2测试方法 (3) 3测试工具及框架拓扑图 (3) 3.1测试工具 (3) 3.2自动化测试拓扑图 (3) 4流程示例 (3) 5测试环境 (5)

2.1硬件配置 (5) 2.2软件配置 (5) 6测试思路 (6) 6.1通用测试场景 (6) 6.2逻辑场景 (7) 6.3断言检查 (7) 1测试需求及范围 1.1测试目的 随着公司项目的不断增大,接口的服务随之增多,回归的任务量越来越大,需要对接口进行定时回归测试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1.在开发提交新的接口前进行冒烟测试,以保证系统是能够正常开展测试的 2.功能测试完成/bug回归完成后进行回归测试,保证bug修改完成后没有引入新的问题1.2测试需求 1、目前提供的接口多为Rest 规范的接口,需要使用JMeter进行自动化接口测试,核对接口入参及返回报文格式、内容的正确性,最终通过Jenkins持续集成生成测试报告。 2、对开发人员的需求 接口文档的规范,如:输入输出模板,输出类型是否全面 2测试方法 根据开发人员提供的接口访问地址、入参格式、请求格式,进行接口请求数据拼接,并查看返回结果及返回报文、响应时间,检查返回Json内容是否符合接口定义规范,是否符合预期的返回结果。

3测试工具及框架拓扑图 3.1测试工具 Jemeter+Jenkins 3.2自动化测试拓扑图 4流程示例 测试数据从csv或者txt文件里读取,包含入参、出参、预期结果/断言 用例通过jemter维护

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实例详解教程python+requests

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实例详解教程python+requests 前段时间由于公司测试方向的转型,由原来的web页面功能测试转变成接口测试,之前大多都是手工进行,利用postman和jmeter进行的接口测试,后来,组内有人讲原先web自动化的测试框架移驾成接口的自动化框架,使用的是java语言,但对于一个学java,却在学python的我来说,觉得python比起java更简单些,所以,我决定自己写python的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由于本人也是刚学习python,这套自动化框架目前已经基本完成了,于是进行一些总结,便于以后回顾温习,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希望大神们多多指教。下面我就进行今天的主要内容吧。 1、首先,我们先来理一下思路。 正常的接口测试流程是什么? 脑海里的反应是不是这样的: 确定测试接口的工具—> 配置需要的接口参数—> 进行测试—> 检查测试结果(有的需要数据库辅助)—> 生成测试报告(html报告) 那么,我们就根据这样的过程来一步步搭建我们的框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到业务和数据的分离,这样才能灵活,达到我们写框架的目的。只要好好做,一定可以成功。这也是我当初对自己说的。 接下来,我们来进行结构的划分。 我的结构是这样的,大家可以参考下: common:存放一些共通的方法 result:执行过程中生成的文件夹,里面存放每次测试的结果 testCase:用于存放具体的测试case testFile:存放测试过程中用到的文件,包括上传的文件,测试用例以及数据库的sql 语句 caselist:txt文件,配置每次执行的case名称 config:配置一些常量,例如数据库的相关信息,接口的相关信息等 readConfig:用于读取config配置文件中的内容 runAll:用于执行case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案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案初稿 使用场景 当系统需要添加新的接口时,将对应接口按格式添加到系统中,即可快速按定义的规则进行测试,快速发现问题。 接口测试是比较讲究效率的,测试人员会希望很快能得到结果反馈,然而接口的数量一般都很多,而且会越来越多,所以提高执行效率很有必要 当系统版本更新时,对所有接口进行一次完整的自动化测试,可快速完成回归测试,判断系统更新对相关接口的功能是否产生影响。 接口测试的用例其实也可以用来兼做简单的压力测试,而压力测试需要并发 接口测试的策略 主导成员:杜帅 依赖条件:接口文档,产品原型,开发人员配合实现部分自动化接口 工作流程: 1. 参与code review 2.测试接口文档(需求文档/产品原型) 3. 根据接口文档编写测试用例 4. 编写测试脚本 结果产出: 自动化测试报告 接口自动化测试规划 1、开发方便测试和开发使用的工具: 使用场景: 测试和开发过程中,重复操作特别多,这些重复操作严重影响了产品周期,使用接口的方式实现流程性功能,降低功能测试成本。 测试准备: 1)借助功能测试人员配合,熟悉业务流程,获取测试人员需求 2)完善合理的接口文档 3)开发配合实现部分自动化接口 具体安排: 1)创建服务(营销系统平台端) 2)下单流程(营销系统PC端) 3)创建门店、车辆(租赁系统) 4)租车流程(门店系统)

5)申请售后流程(售后系统) 工作流程: 1)邀请相关测试和开发人员,讨论设计方案,并确认产出 2)功能测试人员根据产品原型编写功能脑图 3)接口人员设计业务脚本 结果产出: 1)生成测试报告和日志 2)生成简易web测试框架 3)配置到服务器 2、需求迭代,进行新增修改功能接口自动化测试脚本编写,尽早介入测试: 使用场景: 新版本迭代需要设计和修改的接口,尽早介入自动化测试,降低功能测试风险,提高测试覆盖率,降低功能测试成本。 工作流程: 1)参与需求评审 2)设计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案 3)参与code review 4)设计脚本 5)后端开发接口完成后,进行接口测试 6)前端后台接口联调 7)提测,进入功能测试 结果产出: 1)生成测试报告和日志 2)配置到服务器 3、自动化脚本实现回归测试,提高测试效率: 测试准备: 1)借助功能测试人员配合,熟悉业务流程 2)完善合理的接口文档 3)开发配合实现部分自动化接口 工作流程: 1)设计接口测试用例 2)设计测试脚本 结果产出: 1)生成测试报告和日志

自动化测试复习题

一0+、单项选择题 1、下列术语中,( B )是ISTQB术语表中缺陷(Defect)的同义词。 A、Incident B、Bug C、Mistake D、Error 2、软件测试目的可以是(B )。 a.发现缺陷 b.确认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c.预防缺陷 d.直接提高产品的售价 e.减少整个产品开发周期时间 A、a,b B、a,b,c C、a,b,c,d D、所有选项 3、下列方式可以提高和改善测试人员和开发人员关系的是( B )。 A、理解项目经理工作的重要性 B、对所发现的可能的缺陷以一种中立的方式进行沟通 C、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都由同一批测试人员来完成 D、测试人员参加代码调试 4、基本的测试过程主要由( D )活动组成。 a.计划和控制 b.分析和设计 c.实现和执行

d.评估出口准则和测试报告 e.测试结束活动 A、a, b 和c B、a, b, c 和d C、除e 以外所有选项 D、所有选项 5、以下关于测试原则的描述,正确的是( B )。 A、所有的软件测试不需要追溯到用户需求; B、完全测试是不可能的; C、测试可以显示软件潜在的缺陷; D、程序员不需要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 6、软件测试工作应该开始于( B )。 A、Coding之后; B、需求分析阶段; C、概要设计阶段; D、详细设计阶段。 7、下面(C )是一个好的测试的特点。 a.每个开发活动都有相对应的测试行为 b.每个测试级别都有其特有的测试目标 c.对于每个测试级别,需要在相应的开发活动过程中进行相应的测试分析和设计 d.软件测试的工作重点应该集中在系统测试上 A、c,d B、a,b C、a,b,c D、a,b,c,d

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

IAT框架设计 1 背景 1.1项目背景 在移动平台服务端接口测试覆盖度为零的情况下,根据服务端接口的特点,以及升级更新的速度较快等,需要开发此框架来实施服务端接口的自动化测试。 1.2接口测试 接口测试属于灰盒测试范畴,通常不需要了解接口底层的实现逻辑,但需要测试人员能够使用代码的方式来调用接口。接口测试主要用例测试接口的功能以及接口返回数据的正确性。根据接口测试的复杂度接口测试分为两种。即单一接口测试,以及多接口组合功能测试。由于接口测试是通过代码调用的方式完成,而且接口测试与前端 UI 属于松耦合(或无耦合)因此通过自动化手段将极大提高测试效率以及回归测试的复用率。本文中提到的接口测试主要是指基于 http,https ,rpc 协议的 web 接口。 1.3 适用性分析 移动平台大部分以 http 接口方式提供服务,通过前台 App 调用接口方式实现功能。同时大部分接口功能,以及表现形式稳定,对于前台变化敏感度较低。基于上述接口测试的特点,认为移动平台项目非常适合接口层级的自动化测试。 2 IAT 框架 2.1IAT 介绍 IAT 是 Interface Automation Testing 的简称。通过热插拔的方式支持 http,rpc,soap 类协议的 web 接口测试。框架支持单一接口,多接口组合测试,支持用户通过自定义方法实现精确验证结果的需求。 2.2框架特点 提供多种接口测试方式。即单一接口测试,多接口业务流程测试。目前多见的为单一接口的测试。根 据用户需求不同,不同的接口测试方式,用例开发难易度不同。用例开发门槛低,用户只需要将接口用例 数据填入格式化文件即可自动通过工具生成用例。对于高级需求,框架提供自定义配置包括数据构造,精 确匹配测试结果等。框架对于不同域名下的相同接口支持自定义配置,只需要简单修改测试平台配置即 可轻松将用例

一种基于IEC 61968标准接口测试自动化的实现方法

一种基于IEC 61968标准接口测试自动化的实现方法 【摘要】介绍了一种IEC 61968标准接口的WebServices自动化测试方法。对IEC 61968标准接口的WebServices实现进行了介绍,使用Apache CXF作为WebServices的实现中间件,采用CXF中的拦截器来实现可定制的WebServices 输入和输出展示,可对WebServices的请求和响应消息体进行编辑和查看,从而实现对IEC 61968 WebServices接口的自动化测试。 【关键词】IEC61968CX;WebServices拦截器 1.引言 随首电力信息化系统的发展,各开发商为不同的业务部门开发了相应的业务信息化系统,由于各开发商所使用的技术不同、开发周期不同,没有采用统一的技术,从而导致各业务系统相互独立,业务系统间形成数据的壁垒,数据只能在各业务系统内流转,从而产生“数据孤岛”问题,严重阻碍了信息化建设的开展,容易形成重复建设的情况,降低了数据作为“资产”的价值。 “信息孤岛”现象不是一个个案,在电力行业乃至信息化行业内普遍存在,为了解决电力行业内的“信息孤岛”问题,国际电力标准委员会制定了IEC 61970/IEC 61968系列标准。IEC 61970标准中定义了公共信息模型(Common Information Model,CIM[1])和组件接口规范(Componen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CIS[2]),为各应用系统间的交互提供了语义和语法上的依据。IEC 61970定义的CIS接口采用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CORBA[3])技术,技术门槛较高,且采用紧耦合的方式,适合以高性能进行大量数据的传输,对于一些通知消息类的小数据量传输来说,其结构过于庞大,不利于开发商的快速实现,为此IEC 61968标准在IEC 61970 CIM/CIS标准的基础之上,扩展了配电管理部分的CIM模型,并定义了业务系统信息交换模型(Information Exchange Model,IEM[4])和另一种松耦合方式的消息传递标准,以当前流行的WebServices 技术进行实现。 本文对IEC 61968标准定义的WebServices标准接口进行了介绍,同时描述了一个采用Apache CXF[5]实现的IEC 61968标准接口的测试方法,采用JA V A 编程语言,以CXF中拦截器的方式实现对WebServices输入输出的拦截,并对输入输出XML[6]内容进行查看和编辑,可以为不同的要求配置不同的WebServices输入内容,从而实现IEC 61968标准接口的自动化测试。 2.IEC 61968 WebServices接口 IEC 61968接口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方式进行实现,如WebServices、JMS等,本文对WebServices实现方式进行了说明。 IEC 61968标准定义了一个通用的接口,并以WSDL[7]的方式对接口进行了

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

IAT框架设计 1背景 1.1 项目背景 在移动平台服务端接口测试覆盖度为零的情况下,根据服务端接口的特点,以及升级更新的速度较快等,需要开发此框架来实施服务端接口的自动化测试。 1.2 接口测试 接口测试属于灰盒测试范畴,通常不需要了解接口底层的实现逻辑,但需要测试人员能够使用代码的方式来调用接口。接口测试主要用例测试接口的功能以及接口返回数据的正确性。根据接口测试的复杂度接口测试分为两种。即单一接口测试,以及多接口组合功能测试。由于接口测试是通过代码调用的方式完成,而且接口测试与前端UI属于松耦合(或无耦合)因此通过自动化手段将极大提高测试效率以及回归测试的复用率。本文中提到的接口测试主要是指基于http,https,rpc协议的web接口。 1.3 适用性分析 移动平台大部分以http接口方式提供服务,通过前台App调用接口方式实现功能。同时大部分接口功能,以及表现形式稳定,对于前台变化敏感度较低。基于上述接口测试的特点,认为移动平台项目非常适合接口层级的自动化测试。 2 IAT框架 2.1 IAT介绍 IAT是Interface Automation Testing的简称。通过热插拔的方式支持http,rpc,soap类协议的web 接口测试。框架支持单一接口,多接口组合测试,支持用户通过自定义方法实现精确验证结果的需求。 2.2 框架特点 ●提供多种接口测试方式。即单一接口测试,多接口业务流程测试。目前多见的为单一接口的测试。 ●根据用户需求不同,不同的接口测试方式,用例开发难易度不同。 ●用例开发门槛低,用户只需要将接口用例数据填入格式化文件即可自动通过工具生成用例。 ●对于高级需求,框架提供自定义配置包括数据构造,精确匹配测试结果等。 ●框架对于不同域名下的相同接口支持自定义配置,只需要简单修改测试平台配置即可轻松将用例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案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 案

接口自动化测试方案 4月9日 文档编号:(V1.0) 目录 目录 1测试需求及范围 (3) 1.1测试目的 (3) 1.2测试需求 (3) 2测试方法 (4) 3测试工具及框架拓扑图 (4) 3.1测试工具 (4) 3.2自动化测试拓扑图 (4) 4流程示例 (4) 5测试环境 (6) 2.1硬件配置 (6) 2.2软件配置 (6) 6测试思路 (7) 6.1通用测试场景 (7) 6.2逻辑场景 (8)

6.3断言检查 (9) 1测试需求及范围 1.1测试目的 随着公司项目的不断增大,接口的服务随之增多,回归的任务量越来越大,需要对接口进行定时回归测试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 1.在开发提交新的接口前进行冒烟测试,以保证系统是能够正常开展测试的 2.功能测试完成/bug回归完成后进行回归测试,保证bug 修改完成后没有引入新的问题 1.2测试需求 1、当前提供的接口多为Rest 规范的接口,需要使用JMeter进行自动化接口测试,核对接口入参及返回报文格式、内容的正确性,最终经过Jenkins持续集成生成测试报告。 2、对开发人员的需求 接口文档的规范,如:输入输出模板,输出类型是否全面

2测试方法 根据开发人员提供的接口访问地址、入参格式、请求格式,进行接口请求数据拼接,并查看返回结果及返回报文、响应时间,检查返回Json内容是否符合接口定义规范,是否符合预期的返回结果。 3测试工具及框架拓扑图 3.1测试工具 Jemeter+Jenkins 3.2自动化测试拓扑图 4流程示例 测试数据从csv或者txt文件里读取,包含入参、出参、预期结果/断言

(完整版)软件测试技术问题总结,推荐文档

软件测试技术基础常见问题总结 1软件测试基础 1)什么是软件测试? 软件测试是通过手工或自动化的手段运行或测定被测对象是否满足所对应的需求;被测对象包括需求分析、设计规格说明书,系统编码等;在测试过程中,要根据相应的规格说明书设计一组测试用例,通过对测试用例的执行来发现系统中相应的错误保证软件质量的一项活动。 2)软件生命周期是什么? ①.项目规划 ②.需求定义分析 ③.软件设计 ④.程序编码 ⑤.软件测试 ⑥.运行维护 3)软件测试目的是什么? ①.发现系统的错误 ②.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需求 ③.保障产品质量 ④.改进开发进程 4)软件缺陷(bug)与软件错误(error)的区别和联系? 区别:软件缺陷是存在于软件之中的不希望或者不可接受的偏差,而软件错误是由于人为的原因产生的错误。缺陷是在软件中抽象存在的,而错误是人的行为问题。 联系:由于人的错误行为,在设计或者编码过程中的失误,导致了软件内部的缺陷。人为错误是引发软件缺陷的直接原因。一个软件错误必定引发一个或多个软件缺陷。 5)软件测试如何改进软件开发过程? 软件测试和软件开发是不同的两个过程,但是通过软件测试发现软件的缺陷,然后通过缺陷的分析确定错误产生的原因从而发现软件开发过程中存在的缺陷。同时通过对测试结果

的分析整理,还可以修正软件开发规则。因此,软件测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进软件开发流程。 6)分析“软件测试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不就是点击按钮,对系统进行操作吗?”。 分析:在上述问题中只所以出现这样的言论,是对软件测试理解的片面性和对软件测试理解的偏激造成的。对于一个规范的软件测试过程包括了软件测试的计划、系统分析、测试设计、开发等技术。软件测试是一个发现软件缺陷的过程,要想发现软件缺陷必须对被测对象有足够的了解,而不是简单的对被测对象的执行,更不是只是点击“按钮”。这里边包括了如何设计测试场景、测试数据、测试执行等过程。同样的通过软件测试发现系统的问题,通过问题的改进可以提高软件产品的质量,赢得用户的口碑,从而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公司的利益。因此软件测试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关系公司存亡的活动。 7)软件测试对象包括什么? ①.需求规格说明 ②.概要设计规格说明 ③.详细设计规格说明 ④.源程序 ⑤.系统 ⑥.用户手册 ⑦.帮助文档 8)主要的软件测试手段分别是什么,如何理解? 软件的测试手段包括验证和确认;验证是对前一个阶段的验证;确认是对原始开发需求的确认,任何一个阶段的确认都应追溯到需求。 9)软件测试的原则包括那些方面? ①.尽早的不断的测试 ②.测试过程中要设计测试用例 ③.程序员避免检查自己的程序 ④.彻底测试是不可能的 ⑤.测试应追溯到需求 ⑥.从“小规模”到“大规模” ⑦.注意群集现象 ⑧.严格执行测试计划 ⑨.测试结果进行全面检查 ⑩.测试维护

接口自动化测试文档

I.背景介绍 1.简介 功能测试、性能测试、GUI自动化回归测试已经能够满足我们的测试需求,保证网站质量,而随着产品功能越来越多、系统架构越来越复杂、新人越来越多,一些预想不到的缺陷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要寻找一种更加有效的测试方法来适应当前的变化,保证产品的质量。因此接口测试应运而生。 对于Web接口应用,包含浏览器与服务器交互的HTTP协议的接口和webService接口,软件测试人员在日常的测试工作中,需要大量的手动操作来验证接口的功能。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需要访问其应用并且验证其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反复调试重复验证。系统维护人员也需要经常访问其应用,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如果某系统的接口较多,功能较为复杂,如上所述的这些操作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如能引入自动化测试代替人工重复操作,将极大地提高团队的生产效率。在这里,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HttpClient框架完成接口自动化测试。 2.web接口自动化测试 如今,大多数的应用软件是基于Web的应用程序并通过浏览器展示给用户并与之进行交互。不同公司和机构组织都需要测试这些应用程序的有效性。在一个高度交互性和响应的软件时代,许多组织及团队倾向于运用敏捷开发理论,自动化测试一定程度上成为了敏捷开发流程中不可或缺的手段。所谓自动化测试,就是执行自动测试工具或者用某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程序,控制被测软件中的各种模块,模拟手动测试步骤,完成测试的过程。测试自动化有很多优点,比如:频繁快速的迭代回归、高效的测试反馈、一致与重复性的执行、化繁为简的形式、弥补手工测试的可能遗漏缺陷等。目前也有许多商业和开源的软件,可辅助面向Web接口自动化测试,如:HttpClient、HttpUnit、HtmlUnit、JwebUnit等。HttpClient是一个功能丰富支持HTTP协议的客户端编程工具包,能够很好满足我们对接口的自动化测试。

Java接口自动化测试实践

Java接口自动化测试实践 众所周知,在现在这个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的时代,瘦客户端和胖服务端的要求下,服务端的测试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服务端的实现通常是通过HTTP请求的API和服务来实现的,而服务由于实现起来比较复杂,所以大多公司使用的还是HTTP请求的API接口来处理底层数据。在前面的博文中我们讲过了如何使用PHPUNIT框架和python的urllib2和reqests模块,来进行接口自动化测试。 可是很多同学比较善长java,如果想用这个来做接口自动化测试的化,还是有点儿麻烦的。因为没有具体的函数,需要利用HttpClient来模拟HTTP请求,并对接口的返回值进行处理才行。下面我们就讲解,如何用java来封装对HTTP请求的API来做自动化测试: 一、GET方式的请求 Get类请求分为有参数和无参数两种情况,如果没有参数,则直接通过接口调用地址进行请求,接收返回结果;如果有参数,则把参数添加进来,对请求的结果进行筛选。

码后,就成为%式样的字符串 method.setQueryString(URIUtil.encodeQuery(params)); client.executeMethod(method); BufferedReader reader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method.getResponseBodyAsStream(),"utf-8")); String line; while ((line = reader.readLine()) != null) { response.append(line); } reader.close(); } catch (URI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执行HTTP Get请求时,编码查询字符串“" + params + "”发生异常!"); } catch (IO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执行HTTP Get请求" + url + "时,发生异常!"); } finally { method.releaseConnection(); } return response.toString(); } 代码分析:

Web自动化测试中的接口测试

Web自动化测试中的接口测试 1、背景 1.1 Web程序中的接口 1.1.1 典型的Web设计架构 web是实现了基于网络通信的浏览器客户端与远程服务器进行交互的应用,通常包括两部分:web服务器和web客户端。web客户端的应用有html,JavaScript,ajax,flash等;服务器端的应用非常丰富,比如java的servlet,jsp,ssh框架,.net的aspx,还包括其他脚本如php,python。 web服务器端的设计架构近年来一直比较流行的是三层架构(3-tier application),通常意义上的三层架构就将业务应用划分为:表现层(UI)、业务逻辑层(BLL)、数据访问层(DAL)。分层的目的在于降低代码见耦合,提高代码架构的可维护性。 总的来说,这三层架构的意义如下: 1)表现层(UI):用户界面,即用户可见的操作界面或者入口。 2)业务逻辑层(BLL):封装具有业务含义的操作函数。 3)数据访问层(DAL):封装对数据库或者其他存储介质的原子性操作。 1.1.2 Web接口的概念 web接口是服务器与客户端交互的方式,即浏览器或者其他客户端工具与web服务UI层交互的协议.常见的有两大类,一是浏览器与服务器交互的HTTP协议的接口,另一类web?service接口如soap,rm i,rpc等协议。 HTTP接口请求方法常用的有GET、POST两种请求类型。具有无连接无状态的特征。HTTP请求例如GET?/images/logo.gif?HTTP/1.1,表示从/images目录下请求logo.gif这个文件。 1.2 WEB接口自动化 1.2.1 Web接口测试 web接口测试即站在web服务程序UI层之上自动化测试的一种手段,是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测试web 服务程序业务逻辑的正确性。测试的重点是围绕web服务暴露的接口检查接口数据的正确性,这个过程是将web服务程序当做黑盒,通过自动化测试技术提高测试执行效率降低人工回归的成本。 1.2.2 什么要做接口测试 下图说明了基于HTTP接口的web应用的整体架构特征,按照这种架构设计开发项目,引发两个问题: 第一、系统级测试一定要等到web服务器程序和浏览器端的程序都开发完毕后才能进行吗?参考以下传统的RD与QA合作进行的项目流程,可以看到,QA在RD提测程序后才能真正进入到测试阶段,那么项目的发布周期自然受到这种串行下来的工作安排影响,是1+1的时间周期。

接口自动化测试框架设计

IAT框架设计 1背景 项目背景 在移动平台服务端接口测试覆盖度为零的情况下,根据服务端接口的特点,以及升级更新的速度较快等,需要开发此框架来实施服务端接口的自动化测试。 接口测试 接口测试属于灰盒测试范畴,通常不需要了解接口底层的实现逻辑,但需要测试人员能够使用代码的方式来调用接口。接口测试主要用例测试接口的功能以及接口返回数据的正确性。根据接口测试的复杂度接口测试分为两种。即单一接口测试,以及多接口组合功能测试。由于接口测试是通过代码调用的方式完成,而且接口测试与前端UI属于松耦合(或无耦合)因此通过自动化手段将极大提高测试效率以及回归测试的复用率。本文中提到的接口测试主要是指基于http,https,rpc协议的web接口。 适用性分析 移动平台大部分以http接口方式提供服务,通过前台App调用接口方式实现功能。同时大部分接口功能,以及表现形式稳定,对于前台变化敏感度较低。基于上述接口测试的特点,认为移动平台项目非常适合接口层级的自动化测试。 2 IAT框架 IAT介绍 IAT是Interface Automation Testing的简称。通过热插拔的方式支持http,rpc,soap类协议的web接口测试。框架支持单一接口,多接口组合测试,支持用户通过自定义方法实现精确验证结果的需求。 框架特点 提供多种接口测试方式。即单一接口测试,多接口业务流程测试。目前多见的为单一接口的测试。 根据用户需求不同,不同的接口测试方式,用例开发难易度不同。 用例开发门槛低,用户只需要将接口用例数据填入格式化文件即可自动通过工具生成用例。 对于高级需求,框架提供自定义配置包括数据构造,精确匹配测试结果等。 框架对于不同域名下的相同接口支持自定义配置,只需要简单修改测试平台配置即可轻松将用例应用在不同平台上。 框架对于不同协议接口的支持,近乎无缝连接。 框架支持可配置 框架整体组成

接口测试自动化总结

接口自动化测试设计 文档管理信息表 主题接口自动化测试 版本TIBCO_Adapter_V1.0 内容设计 关键字接口 参考文档单元测试 创建时间2008-03-21 创建人冯昌建 职位SDETest主管 最新发布日期2008-04-02

(一)测试背景概述 新项目结构大致是: 即产品1和产品2为待测试对象,抽象出来可以归结为【http json协议接口测试】与【http web功能测试】。 其中【http web功能测试】针对未曾接触的一种数据库,还包含了大量数据库和SQL 级别的专有操作测试内容,此处不予讨论。 测试对象无论是由C/C++还是Java还是JS/Html实现,对于协议测试和功能测试(白盒测试和单元测试另当别论),都不需要深入了解该语言,熟悉任一种高级语言(最好还有一种脚本语言)+自动化思维意识 +快速学习能力,完全能实施测试自动化策略。 网上查了一下:

JSON(JavascriptObjectNotation)是一种轻量级的数据交换语言,以文字为基础,且易于让人阅读。常应用于http通信和数据传输,应用如Apache开源搜索引擎ElasticSearch等。 JSON建构有两种结构: 1.“名称/值”对的集合(A collection of name/value pairs)。不同的语言中,它被理解为对象(object),记录(record),结构(struct),字典(dictionary),哈希表(hash table),有键列表(keyed list),或者关联数组(associative array)。 2.值的有序列表(An ordered list of values)。在大部分语言中,它被理解为数组(array)。 *Linux C/C++单元测试和覆盖率统计参见:https://www.doczj.com/doc/f314286987.html,/w565911788/article/details/7617099 即使对上面一无所知,先来分析一下【http json协议接口】的特点。 (二)测试需求分析 1.Web页面(即产品2)HTTP请求数据包(post/put)格式如: POST‘http://home/cm_api’-d ‘{"task":"login", "token":"ae873897a0a9a2afb9bb12a49c4237744a82ea77049df67c9b58d7acc5c0c7527926f 07dd201b6aa", "id":"admin","password":“123456", "clientver":"8.4"}‘ POST‘http://home/cm_api’-d ‘{"task":"startinfo", "token":"ae873897a0a9a2af11077f40cf303d7406ec4d40b90b3a041b8a4edfd63d0fbe7926f0 7dd201b6aa"}’ 2.Web Service(即产品1)响应数据包格式,除以下其余未知: (1)格式错误,不响应;(http json协议层判定) (2)token(每个用户每次登录时取得,唯一)错误或者连接、数据库等其他问题,响应status:failure (3)token正确,其他正确,响应status:success

自动化测试平台操作手册

1.接口自动化 接口自动化包含接口管理、报文管理、测试集管理、测试执行、测试报告几个模块,用户通过创建接口->创建接口下报文->创建报文场景->配置场景数据->建立测试集->执行测试来完成接口自动化整个测试管理流程,并通过测试报告模块来查看测试结果详情。 1.1.接口管理 接口管理主要用于接口的创建、修改、删除,并且可以管理接口下的所有入参节点。 1.1.1.接口添加 通过点击”添加接口”按钮来打开接口添加窗口: 输入完整接口信息,点击提交即可保存。

1.1. 2.入参管理 点击接口列表页面的入参管理按钮打开对应接口的入参管理页面: 接口入参可单条添加,同时也能通过导入入参报文的json串来批量添加: 1.2.报文管理 报文管理主要对接口下属各种不同格式类型的报文进行管理,同时也能管理对应报文的各种测试场景、配置测试场景的测试数据、返回报文的参数验证规则编辑以及执行单次测试等。

1.2.1.添加报文 通过点击添加报文按钮来打开添加窗口: 选择报文对应的接口,输入报文名称(类似如”根据userid查询用户基本信息”或者”根据custid查询用户基本信息”),填入该报文对应的请求入参json,点击验证按钮,系统将会判断该json报文中包含的入参节点是否都存在与对应接口的参数库中,验证成功即可提交保存。 1.2.2.测试场景 测试场景是根据报文下入参的不同状态或者不同类型的数据来细分出来的,例如”正常用户根据id查询用户信息”和”欠费用户根据id查询用户信息”。

添加场景只需要输入场景名称和备注即可。 对应每个测试场景可进行上图中的操作,从左到右分别表示:验证规则编辑、场景测试、测试数据编辑、删除等操作。具体详见下方说明: 1.2.2.1测试数据

电气自动化工作总结

电气自动化工作总结 电气自动化工作总结1 我于2006年7月毕业于广**业职业技术学院电气自动化专业。毕业后我先后进入了**十一冶建设有限公司电气分公司,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分公司,****百树工程建设咨询有限公司从事电气自动化专业工作。通过这几年的工作实践磨练,我在理论、实践、管理水平上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我分政治思想水平、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业绩四个方面作简要总结: 一、政治思想水平 在思想上,我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认真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带头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良好的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有强烈的工作事业心,敢于负责、勇于创新。为人忠诚老实,尊敬领导、团结同志、生活俭朴。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我严格要求自己,不断加强自身修养,服从组织安排,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得失,还利用业余时间参加了党校学习。 二、工作态度 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认真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效利用工作时间,坚守岗位,需要加班完成工作按时加班加点,

保证工作能按时完成。在现场跟工人打成一片,做到以理服人。在工作之余还积极参加再教育培训,考取了中级维修电工,并于2009年11初参加了二级注册建造师考试。 三、工作能力 在这三年来专业技术工作中,我不断坚持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并经常深入实践,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快速处理一些专业技术中常见问题。通过多年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实践磨练,我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高,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掌握了不少的专业技术能和本领。目前,我认为自己有能力完成以下工作: 1.能独立主持小型电气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及技术工作,对于施工过程中许多技术上的问题,能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坚决果断地予以解决。在不增加施工成本前提下,勇于技术创新,并不断总结成功经验。 2.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程序及环节比较清楚,对施工全面管理,特别是质量、技术、成本管理有较强的能力 3.掌握电气项目规划、设计、施工、验收规范 4.熟练运用广龙软件编制电气,仪表工程的预(结)算。 5. 能熟练地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系列办公软件以及CAD制图。 四、工作业绩 1.2006 年8月~2008年8月,我进入了十一冶建设有限

自动化测试平台操作手册

自动化测试平台操作手 册 The manuscript was revised on the evening of 2021

1.接口自动化 接口自动化包含接口管理、报文管理、测试集管理、测试执行、测试报告几个模块,用户通过创建接口->创建接口下报文->创建报文场景->配置场景数据->建立测试集->执行测试来完成接口自动化整个测试管理流程,并通过测试报告模块来查看测试结果详情。 1.1.接口管理 接口管理主要用于接口的创建、修改、删除,并且可以管理接口下的所有入参节点。 1.1.1.接口添加 通过点击”添加接口”按钮来打开接口添加窗口: 输入完整接口信息,点击提交即可保存。

1.1. 2.入参管理 点击接口列表页面的入参管理按钮打开对应接口的入参管理页面: 接口入参可单条添加,同时也能通过导入入参报文的json串来批量添加: 1.2.报文管理 报文管理主要对接口下属各种不同格式类型的报文进行管理,同时也能管理对应报文的各种测试场景、配置测试场景的测试数据、返回报文的参数验证规则编辑以及执行单次测试等。

添加报文 通过点击添加报文按钮来打开添加窗口: 选择报文对应的接口,输入报文名称(类似如”根据userid查询用户基本信息”或者”根据custid查询用户基本信息”),填入该报文对应的请求入参json,点击验证按钮,系统将会判断该json报文中包含的入参节点是否都存在与对应接口的参数库中,验证成功即可提交保存。 测试场景 测试场景是根据报文下入参的不同状态或者不同类型的数据来细分出来的,例如”正常用户根据id查询用户信息”和”欠费用户根据id查询用户信息”。

Java接口自动化测试项目构建规范

java接口自动化测试项目构建规范 概要: 本文档旨在指导说明如何基于eclipse+maven构建Java接口自动化测试项目,并遵循相关规范说明,各Java接口自动化测试项目需按此规范执行 基本要求 1)JDK:JDK1.8 svn://https://www.doczj.com/doc/f314286987.html,/https://www.doczj.com/doc/f314286987.html,/软件共享/SOFT/jdk-8u25-windows-x64.exe 2)git客户端 svn://https://www.doczj.com/doc/f314286987.html,/https://www.doczj.com/doc/f314286987.html,/软件共享/SOFT/Git-2.5.3-64-bit.exe 3)Eclipse:相关插件testNG、maven等已安装配置好 svn://https://www.doczj.com/doc/f314286987.html,/https://www.doczj.com/doc/f314286987.html,/软件共享/SOFT/eclipse-jee-mars-R-win32-x86_64.zip 4)构建Java项目编码要求:统一使用UTF-8编码 5)所有项目源码使用teamcode管理 Teamcode操作及最佳实践 git clone ssh://{yourUserName}@https://www.doczj.com/doc/f314286987.html,:29418/fangdd/engineering/teamcode && scp -p -P 29418 {yourUserName}@https://www.doczj.com/doc/f314286987.html,:hooks/commit-msg teamcode/.git/hooks/ clone后可参考specs目录下teamcode-workflow.md与teamcode-best-practice.md说明Maven基本配置 maven环境配置.ppt testNG测试框架介绍及使用 T e s t N G介绍.p 构建步骤说明 1)新建Java maven项目,如下图所示,点击新建

自动化测试工具总结

自动化测试工具可以减少测试工作量,提高测试工作效率,但首先是能够选择一个合适的且满足企业信息系统工程环境的自动化测试工具,因为不同的测试工具,其面向的测试对象是不一样的。按照测试工具的主要用途和应用领域,可以将自动化测试工具分为以下几类: 负载压力测试: LoadRunner 特点a,支持的协议多且个别协议支持的版本比较高;特点b,负载压力测试方案设置灵活;特点c,丰富的资源监控;特点d,报告可以导出到Word、Excel以及HTML 格式。 QALoad (1).测试接口多;(2)可预测系统性能;(3)通过重复测试寻找瓶颈问题;(4)从控制中心管理全局负载测试;(5)可验证应用的扩展性;(6)快速创建仿真的负载测试;(7)性能价格比较高。此外,QALoad不单单测试Web应用,还可以测试一些后台的东西,比如SQL Server 等。只要它支持的协议,都可以测试。 Benchmark Factory 首先它可以测试服务器群集的性能;其次,可以实施基准测试;最后,可以生成高级脚本。 SilkPerformance: E-Test Suite 由Empirix公司开发的测试软件,能够和被测试应用软件无缝结合的Web 应用测试工具。工具包含e-Tester、e-Load和e-Monitor,这三种工具分别对应功能测试、压力测试以及应用监控,每一部分功能相互独立,测试过程又可彼此协同。 JMeter 是一个专门为运行和服务器负载测试而设计、100%的纯Java桌面运行程序。原先它是为Web/HTTP测试而设计的,但是它已经扩展以支持各种各样的测试模块。它和HTTP和SQL(使用JDBC)的模块一起运行。它可以用来测试静止或活动资料库中的服务器运行情况,可以用来模拟服务器或网络系统在重负载下的运行情况。它也提供了一个可替换的界面用来定制数据显示,测试同步及测试的创建和执行。 WAS 是Micro$oft提供的免费的Web负载压力测试工具,应用广泛。WAS可以通过一台或者多台客户机模拟大量用户的活动。WAS支持身份验证、加密和Cookies,也能够模拟各种浏览器和Modem速度,它的功能和性能可以与数万美元的产品媲美。 ACT 或称MSACT,它是微软的Visual Studio和Visual https://www.doczj.com/doc/f314286987.html,带的一套进行程序压力测试的工具。ACT不但可以记录程序运行的详细数据参数,用图表显示程序运行情况,而且安装和使用都比较简单,结果阅读叶很方便,是一套较理想的测试工具。 OpenSTA 它的全称是Open System T esting Architecture。OpenST的特点是可以模拟很多用户来访问需要测试的网站,它是一个功能强大、自定义设置功能完备的软件。但是,这些设置大部分需要通过s cript来完成,因此在真正使用这个软件之前,必须学习好它的s cript编写。如果需要完成很复杂的功能,s cript的要求还比较高。当然这也是它的优点,一些程序员不会在意编写s cript的。 PureLoad 一个完全基于Java的测试工具,它的s cript代码完全使用XML。所以,编写s cript很简单。它的测试包含文字和图形并可以输出为HTML文件。由于是基于Jav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