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一种挑战。

课堂教学改革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如何搞好课堂教学改革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一种挑战。改变传统的、低效的,灌输式的应试课堂教学,取而代之的是以学生为主,教师点拨为辅,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素质教育。对于这样一项大动作的改革,我们每一位从教人员都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细致的研究,精心的准备,从而在教学实践中去落实,去总结,去升华,得出符合本校本班学情的教学改革之路。在教学改革中教师是具体的执行者,所以,教师应认真学习新的教学理念,树立新的教学观念,掌握新的教学方法和技术,并开始尝试用新的教学理念来指导自己日常的教学行为。从而实施“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寻求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途径,结合教学改革的实践,理性地分析传统灌输式教学的优势和劣势,力求扬长避短,理性地思考如何让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力求使学生的群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行理性的思考将有利于我们深入地进行课堂教学的改革和创新。

1 更新观念,充分认识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灌输式的班级授课模式由来已久,它之所以能发展至今,难以改变,必定有其存在的优势;这种授课方式单一,教师操作简单,准备什么讲什么,或者说讲什么准备什么,很少考虑学生会提出什么问题,即使是有人提出问题也是少之又少,针对班容量大的现实情况,这种授课方式是比较容易操作。同时应试教育在历史上起过积极的作用,但其主要面向少数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偏重知识传授,忽视其它教育,忽视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以死记硬背和机械重复训练为方法,妨碍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使学生课业负担过重;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甚至作为唯一标准,挫伤了多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影响了他们全面素质的提高。

教育发展至今日,提出课堂改革,也就成为必然。“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式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个人和学生群体的作用,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探究式学习方式,自然成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余文森认为,从教育心理学角度讲,学生的学习方式有接受和发现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内容是以问题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两种学习方式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是传统学习方式过分强调接受和掌握,忽略了发现和探究,学生学习成了纯粹被动地接受、记忆的过程。这种学习压抑了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影响了学生思维和智力的发展。转变学习方式就是要改变这种学习状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究、研究等认识活动凸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成为课程改革的重头戏。

2 勇于放手,相信学生并充分地予以鼓励

传统的教学是一节课时间几乎完全由教师掌控,有时还要提前和错后,使一节课的时间超出45分钟,有的甚至达到50分钟以上,表面看来是充分的利用了时间,却没有去想这样做的效果,这样一节课下来学生的收获有几何,实际上就是教师放不开手脚,不敢相信学生,怕完不成教学任务,学生自己支配的时间几乎没有。课堂教学改革就是要把大量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去支配,要敢于放手,课堂在学而不在讲,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预习和交流,学生自己能学会的老师不再重复,要相信,学生中蕴藏者极大地潜力,个体有着很强的自学能力,群体就有着更大的的能力和潜力,他们完全有能力在群体的互动中完成教材中基本知识的学习。教师的角色就是去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状态,学习热情,学习方法及学习的效果,对个别人或小组提出的个性问题予以解答,在群体性交流中不完善、不正确的地方及时予以点拨,而不是去完成你那垄断性的表演,即使你的知识再广博,讲解再精彩,学生学不到知识,培养不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一节失败的课在为学生进行适时点拨的同时,不忘鼓励学生,使各类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乐趣,不要吝啬你口中那些鼓励之词,大胆的、适时的用上它激发学生的斗志,鼓舞学生的士气,树立信心,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学习效果。

3 重视资源,课本和教师不再是获取知识的主渠道

教材、教辅资料、教师的表演一直以来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渠道,知识的基本流程为:教师(教材,教辅)——教案——黑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只发挥了教师、教材和教辅的作用,没有体现其他方面的学习资源。其实学习的资源是多方面的,除了常规的教材、教辅、影像资料和近来使用较多的多媒体这些有形的资源外,还有大量无形的资源,学生个体、群体,教师个体、群体,学生的兴趣爱好、良好的悟性和技巧、各种知识缺陷,不同的思维方式等,教师本身就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生生交流,师生交流,师师交流都会因群体内的学习、交流、合作、研究产生具有更大价值的教育教学资源,我们强调的集体备课将使教师这个最重要的学习资源得以充分体现,如何充分利用开发课堂教学的全部资源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4 科学评价,自主学习并不是教师完全舍弃“讲解”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教师在课堂上“全面讲解”突出了教师的主宰作用,在这种情况下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也是主要围绕教态、语言、板书、节奏、重点难点突破等方面去评价教师一节课上的是成功还是失败。而课堂教学改革后,教师的作用就发生了变化,教师要以学定教,教师教学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上来,教师是把更多的功夫用在了编制学案上了,成功的学案实际上是等于安排好了课堂上的自学程序,目标任务活动等均在计划安排之中,通过课堂组织学生自学,交流讨论,展示自学成果,开展互评活动交流各自不同的见解,激发学生积极深入的思考等,,即教师在学生自学交流的过程中穿行于学生之间,了解学情,答疑解难,询问等,搜集在自学和小组交流中存在的问题,对于存在的突出的共性问题教师要“精讲”。无论如何改革,教师的“讲”永远是无法舍弃的,具体如何讲,讲多讲少要视问题的难易而定,当然讲的过程中,仍需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进来,有针对性有目的地讲。

5 改变单位,打破以班为单位和以节为单位教学的传统

传统的教学以教学班为单位,教师一人面向全班讲授,不论个性与整体,不论先进于落后,不论会与不会的比例,这种形式使学生的参与比例很小,优等生表现的机会多,冷落了中下等学生,效率自然就低,且无法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导致差生越来越差,越来越多,新的教学模式要以组为单位,进行小范围内交流之后,再在全班进行组间交流,每个人都有表达见解的机会,尤其是在检查自学结果时,更能多方面关注差生,实际上就是体现了“生”教“生”的观念,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的学习形式,大大地增肌学生的参与度,另一反面,打破传统的以节为单位的授课,采取单元学习法,一个学习单元可能是一节课,也可能是几节课,还可能是某一个重要知识点,如:第八章1、2谅解冲量和动量与动量定理合并为一个学习单元,第九章帝1、2、3节简谐运动,振幅周期频率和简谐运动的图像合并为一个学习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