犊牛的饲养管理ppt(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3.52 MB
- 文档页数:24
犊牛的饲养管理_犊牛饲养的方法从初生至断乳前的小牛,一般称为犊牛。
它生长发育快,新陈代谢旺盛,但消化器宫尚未充分发育,适应能力较弱,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低,在饲养上应进行精心的管理和供给富含营养且易消化的食物。
役用犊和肉用犊牛应让其随母牛吮乳。
乳用犊牛应予隔离,采用人工哺乳,无论是役犊,肉犊或乳用犊,都应尽早吃到初乳,第一次让其尽量饮足,以增加犊牛的抗病力。
增进健康。
以后可按体重的1/10的量,(即平均10公斤体重,每天可喂初乳1公斤),每天喂2-3次。
为预防牛犊下痢,可在乳中加入20-50毫克土霉素或金霉素。
犊牛饮乳的温度一般在37℃左右为宜,乳温过低易引起下痢,乳温过高会损伤胃的粘膜,也会造成消化障碍。
如果没有初乳,可用牛群中的常乳来喂,但每天应补20毫升鱼肝油或含有维生素A的食物,另给50克芝麻油,以代替初乳的轻泻作用。
也可喂人工初乳,其配方是:新鲜鸡蛋2-3个,食盐9-10克,新鲜鱼肝油15克,加入一升清洁的40℃-50℃的开水中,拌均匀。
4-7天的犊牛,每天哺乳前半小时,按犊牛每公斤体重喂8-10毫升。
喂常乳:初乳期结束后即转喂牛群中的混合牛乳,哺乳期一般为四个月左右,每头犊牛全期总哺乳量大概400-450公斤。
役用和肉用犊牛多采用哺乳,一般为六个月断乳。
但具体时间长短,还应视犊牛生长发育的情况而定。
早期喂饲植物性饲料:10-15天的犊牛开始训练吃植物性饲料(包括优质干草和精料),但不得喂酸败的饲料,以防引起下痢。
20天后可在混合精料中加少许质量好的多汁精料。
青贮料从2个月后喂给,无论喂精料,多汁料、青贮料,均须由少逐渐增多,而且质地要好。
犊牛早期吃植物性饲料,能促进瘤胃发育,并能防止舐食脏物污草。
犊牛的喂养方法1初乳及其饲喂犊牛饲料通常有3种,即初乳、代乳品和犊牛日粮。
奶牛分娩后最初7天所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中的免疫物质有免疫球蛋白、免疫活性细胞干扰素、补体和溶菌酶。
1.1饲喂时间新生犊牛的抗病物质主要靠初乳供给免疫球蛋白,犊牛出生后24-26小时内,能吸收初乳中的免疫球蛋白,其中以4-6小时吸收能力最强,36小时后消失,为能尽快地吸收初乳的免疫球蛋白,故初乳饲喂愈早愈好,最好在出生后30-60分钟饲喂。
6 .1后备母牛的饲养管理后备母牛包括犊牛、育成牛与妊娠青年母牛。
后备母牛正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因此它的培育正确与否,对奶牛体型的形成、采食粗饲料的能力,以及到成年期的产奶与繁殖性能都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后备母牛的培育在鲜奶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例仅次于饲料,位居第二。
一头后备母牛从出生到24月龄产犊所需费用为8500~11000人民币元,占鲜奶总成本的15%~20%,如若初次产犊年龄超过24月龄,每延迟一个月,生产费用增加500~600元,同时初次产犊时的体重及体高与产奶量密切相关,可见后备牛的科学饲养的重要。
6.1.1哺乳期犊牛的饲养管理犊牛是指由出生到6月龄的牛,这个时期犊牛经历了从母体子宫环境到体外自然环境、由靠母乳生存到靠采食植物性为主的饲料生存、由反刍前到反刍的巨大生理环境的转变,各器官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抵抗力低,易患病。
犊牛处于器官系统的发育时期,可塑性大,良好的培养条件可为其将来的高生产性能打下基础,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可造成生长发育受阻,影响终生的生产性能。
初生犊牛的护理犊牛由母体产出后应立即做好如下工作:即消除犊牛口腔与鼻孔内的粘液,剪断脐带,擦干被毛,饲喂初乳。
(1)清除口腔与鼻孔内的粘液犊牛自母体产出后应立即清除其口腔及鼻孔内的粘液,以免妨碍犊牛的正常呼吸与将粘液吸入气管及肺内。
如犊牛产出时已将粘液吸入而造成呼吸困难时,可两人合作,握住两后肢,倒提犊牛,拍打其背部,使粘液排出。
如犊牛产出时已无呼吸,但尚有心跳,可在清除其口腔及鼻孔粘液后将犊牛在地面摆成仰卧姿势,头侧转,按每6~8次按压与放松犊牛胸部进行人工呼吸,直至犊牛能自主呼吸为主。
(2)断脐在清除犊牛口腔及鼻孔粘液以后,如其脐带尚未自然扯断,应进行人工断脐。
方法是在距离犊牛腹部8~10cm处,两手卡紧脐带,往复揉搓2~3min,然后在揉搓处的远端用消毒过的剪刀将脐带剪断,挤出脐带中粘液,并将脐带的残部放入5%的碘酊中浸泡1~2min。
犊牛的饲养管理其实犊牛的饲养应从母牛的怀孕后期就予以重视,若母牛怀孕后期若营养不足,则犊牛出生后体弱,不易饲养。
一、初生犊牛的护理:1、清除口鼻腔粘液使呼吸道畅通。
2、用5-10%碘酒消毒(剪掉多余脐带,保留8-10公分)。
3、让母牛舔干或擦干身上的羊水(在冬季更重要),称重后放入经过消毒并铺上干净垫草的犊牛栏中。
4、作好标记及产犊记录。
二、哺喂初乳犊牛出生后尽快让其吃上初乳,一般要求出生后0.5-1小时喂初乳,喂量为1.5升左右(或相当初生重的5%)。
初生犊牛头3-5天最好喂其母乳,每天喂2 -3次,第一天喂3-4升,以后每天增加0.5升。
初乳的喂量一般为体重的8-10%,喂奶的温度38℃左右,牧场应冷冻贮存部分优质初乳备用,冷冻初乳使用时最好用水浴加热,直接加热会使免疫球蛋白变性。
初乳的功能:1、含大量的免疫球蛋白(抗体),增强犊牛的免疫力。
2、提供营养(乳脂、乳蛋白、矿物质、维生素含量都很高)。
3、初乳粘稠,可保护肠道粘膜,防止细菌侵入。
4、初乳含有较多的镁盐,因此具有轻泻作用,促进胎粪排出。
刚出生的牛犊其抗体吸收率为20%,但出生几个小时后抗体吸收率急剧下降(小肠上皮细胞对抗体的通透性逐渐下降),出生24小时后小牛几乎无法吸收完整的抗体(肠封闭)。
初乳的质量:初乳中的抗体浓度平均为6%(范围2-23%),浓稠的,黄色奶油状的初乳较好,稀薄并呈水样的初乳其抗体浓度可能较低。
干乳期较短、早产、产犊前挤奶、产犊前初乳遗漏都会造成初乳中的抗体含量低,胎次高的母牛比头胎牛的初乳含抗体水平高。
初乳与常乳成分比较(%)成分第几次挤出的初乳常奶1 2 3 4 5总固体23.9 17.9 14.1 13.9 13.6 12.9 蛋白质14.0 8.4 5.1 4.2 4.1 3.2酷蛋白 4.8 4.3 3.8 3.2 2.9 2.5免疫球蛋白 6.0 4.2 2.4 0.2 0.1 0.09 脂肪 6.7 5.4 3.9 4.4 4.3 4.0 乳糖 2.7 3.9 4.4 4.6 4.7 4.9 矿物质 1.11 0.95 0.87 0.82 0.81 0.74 比重 1.056 1.040 1.035 1.033 1.033 1.032三、常乳饲喂刚出生时,小牛消化系统的功能与单胃动物相同,真胃是唯一发育完全和有消化功能的胃。
饲养犊牛的管理技巧育肥犊牛品种的选择选择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或黑白花等优良公牛与本地母牛杂交改良所生的杂种犊牛。
吃足初乳饲养管理犊牛的提早补饲至关重要。
1周龄时开始训练饮用温水。
为促进犊牛瘤胃的发育和补充犊牛所需的养分,提早喂给一些青、粗饲料的精料:一般在10~20日龄开始训料,开始训料时将精料制成粥状,并加入少许牛奶,初日喂10~20克,逐渐增加喂量;20日龄开始每日给10~20克胡萝卜碎块,以后逐渐增加喂量;30日龄时,栏内设干草机理,诱其采食;60日龄开始加喂青贮饲料,首次喂量为100~150克。
随着犊牛采食量的增加,必须保证充足的饮水。
犊牛与母牛要分栏饲养,定时放出哺乳。
犊牛要有适度的运动,随母在牛舍附近牧场放牧,放牧时适当放慢行进速度,保证休息时间。
犊牛达135日龄时断奶。
育肥舍消毒在犊牛转入育肥舍前,对育肥舍地面、墙壁用2%火碱溶液喷洒,器具用1%的新洁尔灭溶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犊牛断奶后转入育肥舍饲养育肥牛的饲养牧草、农作物秸秆、青(半干)贮秸秆、氨化秸秆、微贮秸秆、块根块茎及身藤、酒糟、甜菜渣、玉米、菜籽饼、高粱、葵花饼、麦麸、豆饼、棉籽饼、食盐、矿物质类、添加剂等,均可饲喂育肥犊牛。
犊牛转入育肥舍后训饲10~14日,使其适应环境和饲料并逐渐过渡到育肥日粮。
当温度超过30℃,注意防暑降温,可采取夜间放牧的方式,以充分利用牧草转化为牛肉,降低饲养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春秋季时白天放牧,夜间补饲一定量青(半干)贮、氨化、微贮秸秆等粗饲料和少量精料。
冬季要补充一定的精料,适当增加能量饲料(棉籽饼等),提高犊牛的防寒能力,降低能量在基础代谢上的比例。
育肥牛的日粮配方参考如下:配方一:玉米面35.2%,豆饼5.9%、酒糟29.3%、干草29.3%、食盐0.3%,另加复合添加剂1%;配方二:精料19.6%~22.4%、酒糟26.4%~27.1%、干草8.4%~9.1%、微贮秸秆42.2%~44.2%,另加复合添加剂1%。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措施犊牛是指生后至断乳的小牛,按其生理特点分为初生期和哺乳期。
犊牛哺乳期一般为3-6个月。
哺乳期的犊牛处在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饲养管理得当,对充分挖掘其肉用潜力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犊牛生长发育的因素很多,其中亲代的遗传、生活条件、采食的饲料类型、饲养水平作用较大。
一、犊牛的生理特点1、犊牛瘤胃的发育犊牛出生时,瘤胃的体积很小,瘤网胃的体积仅占4个胃体积的30%,而10-20周龄时占67%,4月龄时占80%,18个月龄时占85%。
犊牛生后3周内无反刍现象,这一阶段的消化功能与单胃哺乳动物相似,吸食的乳汁及水通过食管沟直接进入皱胃,主要靠皱胃进行消化。
2、消化酶分泌初生犊牛胃肠内含有大量的乳糖酶,唾液和胰液中还存在脂肪消化酶,随着日龄的增加,乳糖酶的活性逐渐降低,而淀粉酶、麦芽糖酶的活性逐渐增强。
4周龄前犊牛胃中均能产生凝乳酶,但不是所有犊牛都能产生胃蛋白酶,在6-8周龄时所有犊牛均能分泌胃蛋白酶。
关随年龄的增加,非乳蛋白质的消化率明显提高。
犊牛在出现反刍前自身不能合成亚油酸、花生四烯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及B族生长素和生长素K。
二、初生犊牛的护理犊牛生后7-10天为初生期。
这一时期饲养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机体防御机制的发育,预防疾病。
1、接生的护理犊牛出生时首先应及时清除口腔和鼻孔内的黏液,以防黏液误入呼吸道引起犊牛窒息,如发出黏液已吸入时,可倒提犊牛并拍击胸部两侧使黏液流出,接着用干草或锯末擦净犊牛身体上黏液,天气不是太冷时可允许母牛舔食犊牛身上的黏液,有助于母牛胎衣的排出。
正常生产时,犊牛的脐带会自然地扯断,未扯断时,可用手将脐带中的血捋向犊牛,在距离犊牛腹部10-12厘米处结扎,并用无菌剪刀剪断脐带,然后将脐带断端连同结扎线浸入碘酊1分钟,以防发生脐炎。
对初生犊牛应勤观察呼吸及行为,有问题进及时护救。
2、哺喂初乳(1)初乳的特性母牛分娩后5-7天内所产的乳叫初乳。
初乳具有很多特殊的生物学特性,内含有溶菌酶和免疫球蛋白,可以抑制或杀灭多种病原体,减少犊牛腹泻等疾病的发生,增加犊牛对疾病的抵抗力;初乳与常乳相比,酸度较高,能增加胃内酸度,抑制或杀灭胃内细菌;初乳可被覆胃肠壁,保护黏膜,防止细菌侵入血液,减少疾病的发生;初乳进入胃中能刺激胃分泌大量的消化酶,促进胃肠功能尽早健全;初乳中因含有较多镁盐而具有轻泻作用,促使胎粪顺利排泄;初乳中含有常乳不能比拟的营养物质,如蛋白质、矿物质、脂肪、乳糖、维生素A 与胡萝卜素等,能满足犊牛初生期迅速发育的营养需要。
养殖与饲料2010年第8期 畜禽养殖.3. 犊牛的饲养与管理要点 李丰清 (青海省门源县东川镇克图兽医站,青海门源810300)
1犊牛出生时的护理 1.1犊牛的接生 母牛分娩时,应先检查胎位是否正常,遇到难产 要及时助产。胎位正常时尽量让其自由产出,不可 强行拖拉,以免损伤母牛的生殖道。 1.2犊牛窒息的救治 母牛出现难产时,犊牛在母牛体内因黏液和羊 水的长久堵塞而发生窒息。犊牛呼吸微弱而急促, 时间稍长即可发现黏膜发绀,舌垂于口外,口鼻内充 满羊水和黏液,心跳快而弱;严重时犊牛呼吸停止, 黏膜苍白,全身松软,反射消失,摸不到脉搏,只能听 到心跳,呈假死状。出现此种情况时,应及时对犊牛 进行人工呼吸,将其头部放低,后躯抬高,一人握住 犊牛的前腿,前后来回拉动,交替扩展和压迫胸腔, 另一人用纱布或毛巾擦干净犊牛鼻孔及口腔中的黏 液和羊水。进行人工呼吸时要耐心细致,直到犊牛 出现正常呼吸时才可停止。 1.3犊牛脐带的处理 犊牛出生后将其放在干燥的垫草上,如出生后 脐带未断裂,则用消毒过的剪刀在离脐带孔20 ̄25 收稿日期:201O一05—29 李丰清,女,1978年生,本科,技术员。 cm处剪断脐带,然后将脐带内的血污物挤出,在断 口处用碘酒消毒。 I.4犊牛身上黏液的处理 犊牛出生后,让母牛把犊牛身上的黏液自然舔 干,因为母牛的唾液酶和犊牛体表黏液的化学作用, 能起到消毒的目的,其次母牛的舌头与犊牛的皮肤 摩擦,促进了犊牛皮肤的血液循环,起到调节体温的 作用。 I.5卫生管理 (1)犊牛进行人工喂养时应注意哺乳用具的卫 生。每次喂奶完毕后,奶桶、奶壶要及时清洗、晒干, 使用前则用85℃以上的热水或水蒸气消毒。 (2)犊牛的皮肤易被粪便、尘土粘附而形成皮 垢,需要经常刷洗,保持清洁,保证皮肤的温度与散 热,增强血液循环和皮肤的新陈代谢,有利于犊牛生 长发育。
2犊牛的饲养 2.1早喂初乳 母牛产后7 d以内的乳为初乳。初乳营养丰 富,含有多种抵抗疫病的免疫物质,其中蛋白质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