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自然观
- 格式:ppt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28
自然辩证法简答题4、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
答:当代自然观中的生态自然观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重新认识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对地理环境决定论进行了再评价。
1. 经济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影响劳动生产率的高低、生产部门的布局以及生产和生活方式。
2. 政治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对国家的政体产生明显影响,影响了国家制度是向民主制度发展还是向专制制度发展。
地理环境对战争也存在一定影响。
3. 文化(文明)与地理环境:从历史长度看,地理环境影响了一个国家的文化、文明。
三种文明类型:海洋文明(蓝色文明)、大陆文明(黄色文明)和游牧文明(绿色文明)。
5、科学研究的起点。
答:科学研究的起点:1. 经验论或归纳主义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观点:通过归纳法从观察逐步上升为理论或先有观察后有理论或科学始于观察。
2. 唯理论或演绎主义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观点:从某些公理或假设出发通过演绎法推出结论或科学始于理性(逻辑推理或直觉)。
3. 证伪主义或批判理性主义关于科学研究起点的观点:科学始于问题6、科学问题的来源。
答:1. 产生科学问题的客观因素:1)科学问题产生的内部因素——科学的内在矛盾:●现有理论与实验事实的矛盾——科学发展的主要矛盾。
●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理论中的逻辑矛盾或悖论。
●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如关于光的本性的微粒说和波动说、关于燃烧本质的燃素说和氧化说、关于热的本质的热质说和热之唯动说(分子运动论)之间的矛盾。
2)科学问题产生的外部因素:社会生产和实际生活的需要。
2. 产生科学问题的主观因素——科学问题产生的主观条件,即科学家如何发现和提出一个科学问题。
7、如何正确理解“观察渗透理论” ?P118答:在观察与理论的关系上,存在着两种明显不同的观点,一种是归纳主义者的观点,认为观察独立于理论之外,只有经过纯粹的观察才能进入理论形成的阶段。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观察(事实)渗透理论,认为观察的进行、观察结果的表述和解释都离不开理论,否认存在有纯粹的中性观察。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家,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环境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以及人类与自然界的依存与互动关系。
他认为,自然界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类不能超越自然的边界。
他指出,人类应该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并且要善于利用自然,以满足人类社会的发展需求。
他主张人类不能盲目剥削自然资源,否则将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和人类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环境问题有着深远的启示。
当前,全球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气候变化、物种灭绝、水资源短缺等问题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提醒我们,人类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发展,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
只有保护好自然环境,才能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要认识到,自然资源的利用是有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将导致资源的枯竭和生态的破坏。
我们应当转变发展观念,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也对于我们理解当代城市化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对于自然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城市化的过程往往伴随着土地开发、水资源消耗、空气污染等问题。
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提醒我们,城市化应当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保护好自然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我们应当倡导绿色城市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对于我们理解当代环境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有着重要的启示。
我们需要转变发展观念,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和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中的生态思想及其当代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对自然观的阐述中,提出了许多有关生态的思想。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自然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由许多相互联系的部分组成,并且这些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和联系。
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的生物都是相互依存的,并且它们在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是相对的。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类是自然界中的一部分,并且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经济活动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
因此,人类必须尽力保护和改善自然界的环境,并且要尽力避免破坏自然界的平衡。
当代意义
在当代,随着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滥用,自然界的平衡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在当代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提醒我们,人类必须认识到自身的责任,并且尽力保护和改善自然界的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同时也提醒我们,人类不能单独掌控自然界,而应该尊重自然界的规律和平衡。
因此,人类在
发展经济和文明的同时,必须谨慎对待自然资源,避免对自然界造成过度的破坏。
在当代,我们必须认真学习和总结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并将这些思想贯彻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中。
我们要做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结合,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国际间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的生态问题。
总的来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提醒我们要尊重自然界的平衡和规律,并认真对待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努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1、自然观的含义所谓“自然观",就是人们对自然本性的理性把握和哲学提升,属人类认识的一种形态。
它亦有三层含义:(1)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科学解.即从科学的角度正确回答诸如“自然的本原是什么”,“自然由哪些部分构成以及以何种方式构成”,“自然自身演化和发展的过程和途径是什么”,“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人如何在自然中实现自身的目的”等问题。
因而正确的自然观首先必须基于具体的科学认知成果才能得以确立,只有从已有的科学理论中加以概括才能得以显现,而不能像黑格尔那样从某种信仰式的抽象原则出发,臆造出自然的本质和联系。
(2)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哲学解.运用已有的科学成果说明自然的本性并不等于这些成果本身,自然观与一般的自然科学理论的区别就在于其立足点、研究方法和最终的结论是哲学的。
亦即对上述问题的整体把握和抽象概括。
自然观昭示给人们的是自然本性的“一般”而非“特殊",是自然本性展示的“全程”而非“局部”,是在对自然本性进行分析、归纳基础上的理性抽象与辩证整合而非细节描述和直观理解,它要用概念逻辑在思维中再现自然的系统本性和辩证规律,从而为人对自然的认识提供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的指导.因而正确的自然观将有助于促进科学的进步和对自然认识的深化。
(3)自然观是对自然的本原、构成、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历史解。
如前所述,自然是历史的,因而自然观就要关心自然的这一历史过程,这不仅要求人们对自然的构成、本原、演化过程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作结构性的剖析,更要关注其发生与发展的历史过程,从动态中体悟其全貌,在发展中领悟其真相,只有达到了历史的认识高度与深度,自然才不是不可思议的、或专跟人作对的怪物。
惟其如此,人作为“宇宙之精灵”才有其真正的现实意义。
2、自然观研究的价值(1)自然观研究是哲学研究的基础。
哲学决不是抽象的概念游戏,辩证法也不是变戏法。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马克思恩格斯是德国哲学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共同创始人之一。
他对于社会和经济问题的研究极具影响力,但较少被人们提及的是他在生态学和自然观方面的理论。
马克思恩格斯对生态学的贡献,以及他的自然观与当代生态保护之间的联系,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论》中提出了多种自然观,其中包括了自然与人类社会关系问题。
他认为,自然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源泉,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的资源和环境。
他强调环境与社会、经济的相互作用关系,并警告人类不能无视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
这些观点与当代的生态学相吻合,强调了人类社会应该与自然和谐共生,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自然环境。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生产力的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他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对环境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他警告说,人类社会必须找到一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以避免对自然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这与当代环境保护的理念相呼应,提醒我们要寻求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保护和维护环境的稳定与健康。
马克思恩格斯还提出了“再生产”概念,指出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的再生产过程会导致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追求无限的利润和增长,不可避免地导致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环境的破坏。
这也与当代社会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反思相符合,提醒我们要建立可持续的经济结构,避免不断增长的需求导致对环境的破坏。
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了人类社会应该与自然建立起和谐共生的关系。
他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目标应该是满足人民的需求,并保护自然环境的稳定与健康。
他批判了资本主义追求无限增长和利润的本质,指出这种本质会导致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破坏。
这给当代社会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思考方向,即人类社会应该建立起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做出符合生态文明的选择。
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生态学和自然观的贡献,为当代生态保护提供了一些重要的启示。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自然观及当代启示引言: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球性的关注焦点。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破坏已经引发了严重的生态危机。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观念,以期获得新的启示和解决环境危机的方法。
本文旨在探讨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及其在当代的启示。
第一部分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1.1 自然观的形成马克思恩格斯在19世纪是资本主义兴起的时期,他们的自然观受到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生产关系和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影响。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的条件,而且人类通过生产活动改变自然,获取生活资料,因此自然是人类社会的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的自然观包括对自然界的分析和对自然界和人类的关系的认识。
他们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物质基础,而人类与自然界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界的认识主要体现在《资本论》中,他们对自然界的分析主要涉及自然资源的生产和利用、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等问题。
1.3 对自然资源的生产和利用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他们强调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提出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观点。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只有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才能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4 对环境污染的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对环境污染的关注主要表现在他们对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的分析中。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他们认为,环境污染会影响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必须采取措施来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
1.5 对生态平衡的重视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然界是一个有机整体,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他们主张人类必须尊重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不能通过盲目开发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而破坏生态平衡,否则会导致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