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智能照明的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233.36 KB
- 文档页数:2
澳大利亚邦奇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智能照明系统是最先进的一种照明控制方式,它采用全数字、模块化、分布式的系统结构,通过五类控制线将系统中的各种控制功能模块及部件连接成一个照明控制网络,它可以作为整个建筑物自动化管理系统(BA系统)的,一个子系统通过网络软件接入BA系统,也能作为独立系统单独运行,在照明控制实现手段上更专业、更灵活,可实现对各种照明灯的调光控制或开关控制,是实现舒适照明的有效手段,也是节能的有效措施。
邦奇电子智能照明控制系统,通常由调光模块、开关模块、控制面板、液晶显示触摸屏、智能传感器、编程插口、时钟管理器、手持式编程器、监控软件(网桥)等部件构成,将上述各种具备独立功能的控制模块或部件用一条五类数据通讯线(四对双绞线)按手牵手菊花链方式连接起来,形成一个Dynet控制网络。
系统的优势体现在:1、可靠性邦奇电子照明控制系统中控制模块的每个功能都独立地贮存于相应的模块中,不因断电而丢失,这也意味着,若某个模块出现故障,只是与该模块相关的功能失效,而不影响网络其它模块的正常运行,从维护的观点来看这种“独立贮存”的概念,既有利于快速故障定位,又提高了大型照明控制系统的“容错”水平。
2、广泛的控制能力邦奇电子照明控制系统除了可以对任何一种类型的电光源进行调光或开关控制外,用户还可在任何区域方便地控制有关的受控对象、包括电动窗帘、音视设备等。
3、设计、安装、布线容易电气工程师只要阅读本公司相关技术资料无需专门培训就能设计大型照明控制系统,安装时只需将“调光/开关”模块取代原有空气开关或其他开关和保险丝,将可编程控制面板取代原有的手动开关,模块与面板之间用五类四对屏蔽数据线实施低压控制联接,即安全,又简化布线工程。
4、系统可扩性好邦奇电子照明控制系统可在任何时候进行扩展,不必更改原有线路,只需将增加的模块用数据线接入原有网络系统便可。
5、系统集成邦奇电子照明控制系统可以与其他自动化设备相联(如:视/听、舞台照明控制、安保和BAS等)提供如下接口:干簧继电器、RS232、RS 485、DMX512。
智慧照明无线控制系统设计方案一、简介智慧照明无线控制系统是一种基于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物联网和云平台的集成,实现对照明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智能管理的系统。
本方案旨在设计一种高效、安全、可靠的智慧照明无线控制系统,提升照明设备的管理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系统组成1.照明设备:包括LED灯具、传感器等。
2.无线通信模块:负责与照明设备进行通信,传输控制指令和数据。
3.网关设备:负责接收来自无线通信模块的数据,将其传输到云平台。
4.云平台:负责接收并处理来自网关设备的数据,提供用户界面和数据分析功能。
5.用户手机APP: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对照明设备进行远程控制和监测。
三、功能设计1.远程控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APP远程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亮度、颜色等参数。
2.场景模式:用户可以预设不同场景模式,如工作模式、休息模式等,系统可以根据不同场景自动调整照明设备的参数。
3.时间控制:用户可以设置照明设备的定时开关。
4.节能模式:系统可以根据传感器数据判断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整照明设备的亮度和开关状态,从而实现节能效果。
5.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照明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提供报表和图表,帮助用户了解能源利用情况,优化照明设备管理。
四、通信协议与安全性设计1.通信协议:系统采用TCP/IP协议进行数据传输,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安全性设计:系统采用数据加密等技术,确保通信过程的安全性,同时对用户数据进行保护,确保用户隐私的安全。
五、系统优势1.高效能源利用:系统通过节能模式和定时控制等功能,可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浪费。
2.方便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照明设备的集中管理和智能控制,方便管理人员对照明设备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
3.数据分析:系统可以对照明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提供报表和图表,帮助用户了解能源利用情况,优化照明设备管理。
4.灵活可扩展: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需求进行灵活组合,满足不同场景的照明需求。
DALI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方案一. DALI概述:DALI(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 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是一种两线双向串行数字通信协议,是照明生产厂商因节能的需求,研究和开发出来的数字照明控制通信系统。
DALI通信协议的标准化,加速了群控、智能照明节能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作为照明接口的一个标准协议,DALI以其灵活性和低价格一直受到业界照明设备制造商的青睐。
二.DALI标准化:使用者对照明群控通信协议和设备的兼容性非常关心,欧洲各大电子镇流器生产厂(如Halvar、Hüco、Philips、Osram、Tridonic、Trilux和Vosslohschwabe等)都纷纷加入到DALI标准的制定工作中。
电子控制工作组(ECG、IEC929/EN60929)成立,开始起草照明标准,并形成欧洲标准草案,制定DALI草案后,就成为欧洲电子镇流器标准EN60929的附录E部分的容。
采用DALI以后可使不同照明设备厂家生产的产品(如控制系统、电子镇流器、传感器等产品)无缝地互联,系统连接可靠、方便,从而降低系统的开发、安装、维护费用和风险,扩大产品的适用围。
三、DALI应用场合如下DALI系统连接图所示,DALI的连接硬件包括普通的带DALI功能的电子镇流器、灯、控制器和配线,与普通的灯光硬件连接区别在于,带DALI接口的器件可以直接连接到计算机或主控机,而且每个DALI器件都是可以独立寻址、编程、分组和场景设定。
作为一个数字照明网络,它不仅适用于小型控制系统,对于大型的照明系统安装也是应用自如,如以下场合:1、小型和开放的办公室,用户可自行控制照明;2、会议室和教室,需要不同的照明方案来实现不同类型的用途;3、超市和某些零售店,这些场所的商品销售和布局经常发生改变;4、需要适应时间、事件和功能的酒店大堂和会议室;5、餐馆,需要根据时间来调整照明的场合。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设计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
1.引言:现代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电力消耗持续增长。
照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消耗电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降低电力消耗,减少能源浪费,设计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智能照明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2.系统功能: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根据照明需求智能调节照明亮度。
当光线较暗时自动增加照明亮度,当光线较亮时自动减小照明亮度。
3.系统设计:a.硬件设计:系统硬件包括一个单片机控制模块、光线传感器、执行器(例如LED 灯)、电源模块等。
光线传感器用于检测周围的光线强度。
光线传感器输出的模拟信号连接到单片机的ADC输入端,通过单片机进行读取和转换。
执行器用于调节照明亮度。
在本系统中,以控制LED灯亮度为例。
执行器连接到单片机的PWM输出端,单片机通过改变PWM的占空比来调节LED灯的亮度。
电源模块用于为系统提供电力供应。
b.软件设计:单片机采用嵌入式C语言开发,编写相应的代码实现系统功能。
主要的软件设计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光线检测:通过读取光线传感器的模拟信号,获取光线强度数据。
-亮度控制:根据光线强度数据来判断当前的照明需求,在代码中设置一个阈值,当光线强度低于阈值时增加LED灯亮度,当光线强度高于阈值时降低LED灯亮度。
可以通过改变PWM占空比来实现LED灯的亮度调节。
-系统运行:初始化单片机的外设和寄存器,使用循环来不断读取光线强度和调节LED灯亮度,以实现智能照明控制。
4.系统优势:该智能照明控制系统具有以下优势:-节约能源:根据实际光照需求智能调节亮度,避免了长时间照明亮度过高造成的能源浪费。
-自动化控制:无需人工干预,系统自动根据光线强度调节照明亮度,方便省事。
-节省成本:单片机控制模块的成本相对较低,而且系统的节能效果能够降低电费开支。
5.结论:。
智能LED植物补光灯控制系统设计发布时间:2022-09-16T03:24:23.194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第4期第2月作者:顾立明[导读]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依靠气象农业很难满足人们对植物的需求,所以温室农业才得以启动和迅顾立明杭州罗莱迪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12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依靠气象农业很难满足人们对植物的需求,所以温室农业才得以启动和迅速发展。
但是,自然光强度仍然限制着植物的生长速度。
因此,使用人工光源补充植物的光是人工干预的有效手段。
常见的人造灯光是卤化物灯、白炽灯和荧光灯,它们消耗大量能量,限制了植物光补充的人造灯光的发展。
随着LED技术的发展,环保节能的LED光源迅速进入植物光补充领域,受到国内外众多研究者的青睐。
因此,本文采用LED光源设计了具有频谱结构的智能动态可调光补充系统。
该系统可以利用相应的传感器采集当前自然光线谱中红蓝光的照度和共混比,并根据植物当前生长周期光谱的需求调整光增益参数,以满足不同植物的照明需求,使植物能够在更好的生长环境中生长。
这将缩短增长阶段,提高经济效益。
本文主要分析了智能LED植物填充光控制系统的设计。
关键词:人工光源;光环境;LED;光电传感器;PWM引言光是植物生命的源泉,植物的选育、生长、开花和果实形成离不开光的参与。
根据研究,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光谱位于380 ~ 760 nm可见光区,主要吸收红蓝光光谱带;同一植物的不同植物和不同生长阶段对红蓝光比有不同的要求;光线不足或过多阻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但是,受自然因素的限制,灯光强度越低,纬度越高。
春冬雨燕影响自然光的光照强度。
1、系统设计该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实时检测环境中红色和蓝色光的强度,并控制LED,结合预设光电参数动态调整光增益值。
该系统可以通过钥匙输入改变输出功率和红蓝光比,并显示当前环境参数和预设参数。
同时,该系统还配备了温度检测功能。
温度过高时,可以启动散热管理系统,有利于系统的长期稳定工作。
一、智能照明控制系统说明1、设计依据l 智能化系统招标书l 《民用电气设计规范》 JGJ/T16-92l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GYJ1253-88l 《民用建筑照明标准规范》 GBJ133-90l 《智能建筑评估标准》 DG/TJ08-602-2001 J10105-20012、设计原则可行性和适应性保证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系统的可适应性实用性和经济性贯彻全面应用,坚持实用、经济的原则先进性和成熟性既要采用先进的理念、技术和方法,又要注意结构、设备的相对成熟。
不但能反映当今的先进水平,而且具有发展潜力,能够适应未来若干年内的发展。
开放性和标准性为了满足所选用的技术和设备的协同运行能力、系统投资的长期效应以及系统功能不断发展的需求。
必须追求系统的开放性和标准性。
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考虑技术新进和开放性的同时,还应从系统结构、技术措施、设备性能、系统管理等方面着手,确保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达到最大的平均无故障时间。
可扩展性和易维护性为了适应系统变化的需要,必须充分考虑以最简洁的方法,最低的投资,实现系统的扩展和维护。
3、方案说明(1)C-Bus系统结构<?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xml:namespace prefix = w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word" />C-Bus系统分为一个主网(Local Network)和数个一级子网(Network),主网与子网之间采用UTP-5线缆连接网络桥。
在设计时,主网和子网都有冗余。
(2)系统功能1. 根据季节、作息时间、照度变化等对照明系统进行自动化管理。
2. 在监控计算机上用图形模拟创新基地内实际照明回路的开关状态,值班人员可根据需要用鼠标点击图形来控制回路的开关。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规范1. 背景智能照明系统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化的设计。
本文档旨在提供智能照明系统设计的规范,以便确保其满足相关要求。
2. 设计要求2.1 功能需求智能照明系统必须满足以下功能需求:- 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或遥控器控制开关、亮度和颜色等功能。
- 必须支持定时开关机、按情景自动调节亮度等自动化功能。
- 必须支持多种光色、颜色温度选择等功能。
- 必须支持基于光传感器的自动光线调节功能。
- 必须具备节能功能,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节能调节。
2.2 性能要求智能照明系统必须满足以下性能要求:- 系统的响应速度应当在1秒以内。
- 亮度和颜色的调节应当平稳自然,不应出现跳变或闪烁。
- 定时功能的精度应当在10分钟以内。
- 光传感器的测量误差应当在5%以内。
3. 设计方案3.1 硬件设计智能照明系统的硬件设计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采用高性能的微处理器,确保响应速度。
- 采用高品质的LED灯珠,确保光线质量。
- 添加光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等必须的传感器,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3.2 软件设计智能照明系统的软件设计应当满足以下要求:- 采用流畅自然的UI设计,保证用户体验。
- 采用可靠的通信协议,保证系统准确交互。
- 采用稳定可靠的算法,确保自动化功能的精准度。
4. 测试要求智能照明系统必须通过以下测试:- 系统稳定性测试,测试系统的抗干扰性和可靠性等。
- 功能测试,测试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
- 性能测试,测试系统的响应速度、精确度等性能指标是否满足要求。
5. 总结智能照明系统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系统,其设计需要保证高品质、高性能、高可靠性。
本文档提供了设计规范,希望能够帮助相关设计人员,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智能照明系统设计智能照明系统设计1.引言本文档旨在为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提供详细的指导和说明。
智能照明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智能化照明解决方案,通过使用传感器、控制器和通信设备等设备,实现照明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舒适度。
2.设计目标智能照明系统的设计目标主要包括以下方面:2.1 能源节约:通过智能控制和调整照明设备的亮度和灯光亮度,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降低能源消耗。
2.2 舒适性:根据不同的场景需求和用户的偏好,自动调整照明亮度和色温,提供舒适的照明环境。
2.3 故障监测和维护:通过集成的传感器和远程监控系统,实时检测照明设备的状态和故障情况,提供远程维护和故障排除功能。
2.4 安全性:提供安全照明功能,如紧急照明、入侵警报等,保障用户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系统架构智能照明系统的整体架构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模块:3.1.传感器模块:包括光感应器、人体感应器、温湿度传感器等,用于检测环境变化和用户的存在情况。
3.2.控制器模块:通过接收传感器信号,并根据预设的规则和算法,控制照明设备的亮度、色温和开关。
3.3.通信模块:实现与其他系统的数据交互和远程管理,可以支持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等。
3.4.照明设备模块:包括LED灯、照明控制器等,用于提供照明功能。
4.系统功能4.1.自动调光功能:根据光感应器的信号和预设的规则,自动调整灯光亮度,以实现节能和舒适的照明效果。
4.2.定时控制功能:可以根据预设的时间表,自动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和亮度,满足不同场景需求。
4.3.手动控制功能:通过方式App或遥控器等方式,手动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亮度和色温。
4.4.远程监控和管理功能:可以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和管理照明设备,实时获取照明设备的状态和故障信息。
4.5.安全照明功能:在紧急情况下,自动开启应急照明设备,提供足够的照明亮度,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5.系统实施5.1.硬件选型:根据系统需求和性能要求,选择合适的光感应器、人体感应器、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和照明设备。
智慧照明信息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照明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化照明系统,可以实现对照明设备的远程控制、能耗监测和智能化调节等功能。
下面将从系统架构、硬件设备、软件功能等方面介绍智慧照明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设计智慧照明信息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1. 智能照明设备:包括智能灯具和传感器设备,负责接收系统控制指令、感知环境信息并反馈给系统。
2. 网关设备:负责将智能灯具和传感器设备连接到云平台,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数据传输功能。
3. 云平台:负责接收和处理来自网关设备的数据,并提供控制指令和管理功能给用户端。
4. 用户端应用:用户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设备访问云平台,实现对智能照明设备的控制、能耗监测和智能化调节等功能。
二、硬件设备设计1. 智能灯具:采用LED照明技术,具有可调光、可变色温等功能,可通过无线网络连接到网关设备。
2. 传感器设备:包括光线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等,用于感知环境信息,并根据设定的规则触发相应的控制操作。
3. 网关设备:采用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ZigBee等),具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和传输能力,同时支持与智能照明设备和云平台的双向通信。
三、软件功能设计1. 远程控制功能:用户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者电脑登录云平台,实现对智能照明设备的开关、亮度调节、色温调节等操作。
2. 定时控制功能: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设置定时开关灯操作,实现按需照明,节约能源。
3. 能耗监测功能:通过传感器设备和云平台的数据分析功能,实时监测照明设备的能耗情况,并提供相关统计报告和能耗分析,帮助用户合理使用照明设备。
4. 智能化调节功能:根据传感器设备感知到的光线、温度和人体等环境信息,系统可以智能调节照明设备的亮度、色温和开关状态,提供舒适、节能的照明体验。
5. 告警功能: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设备感知到的异常情况(如光线过暗、温度过高等)实时报警,通知用户采取相应措施,确保照明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LED智能照明的电源控制系统设计
智能照明是智能家居的关键之一。
无线电和网络控制可用于通过用户的直接控制,使用专用遥控器或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帮助下或根据一天中的时间自动改变照明水平。
然而,用于
智能照明是智能家居的关键之一。
无线电和网络控制可用于通过用户的直接控制,使用专用遥控器或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帮助下或根据一天中的时间自动改变照明水平。
然而,用于照明的LED功率控制需要特别考虑。
为传统调光控制而开发的电路不能很好地满足固态照明的要求。
安装在家中的大多数调光器都是基于相切电路。
这种类型电路的优点是设计非常简单并且坚固耐用。
该电路通过在交流周期的一部分中简单地切断灯泡的电源来工作,从而降低了提供给灯丝的总电压。
这反过来又降低了灯丝的光输出。
由于灯丝加热和冷却所需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除非可能在调光器的最低设置下,否则这种切换对用户来说并不明显。
然而,对于LED,它具有更短的响应时间,主电源的低开关频率意味着试图使用类似的策略来控制光输出将导致显着的闪烁。
因此,LED 需要专门的电源电路,可以提供更稳定的电压和电流输出,以提供最大限度减少闪烁的功率,同时不会影响效率。
尽管可以通过改变LED来控制LED的亮度。
提供给它们的电流导致在较低电流水平下功率效率下降。
功率LED在最高额定电流下提供最佳效率。
因此,使用脉冲宽度调制(PWM)技术仍然可以最好地获得调光行为,在比传统的基于电源的调光器电路所支持的频率更高的频率下打开和关闭LED。
在PWM-基于功率转换器,反馈到控制器的参考信号用于确定向负载供电的晶体管是应该接通还是断开。
将参考与斜坡发生器产生的周期信号进行比较。
当参考信号高于斜坡时,晶体管导通。
当参考信号低于斜坡时,晶体管关闭。
因此,所传递的积分电流遵循参考信号的分布。
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来控制参考信号并因此操纵功率输出。
对于智能家居使用,电源转换器可以集成额外的输入,根据首选的调光水平调整参考信号。
LED的电源转换器也可以设计用于处理不同的电源类型。
例如,一个简单的改装灯泡,包括LED镇流器,调光控制和智能家庭网络的RF接口,通常可以使用50 Hz/60 Hz电源。
但是,设计用于低压带和总线的灯泡电源转换器需要能够处理直流电源输入。
浪涌电流是LED照明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LED的电源向主电源提供容性负载,这导致当LED作为电容器周围的电容器接通时短时间内吸收大电流的可能性。
因为该电流可能远高于稳态电流,所以当连接到一个电源电路的大量灯被激活时,它可能导致过载问题。
限制启动时的浪涌电流提供了一种与家用电路具有更好兼容性的设计。
功率因数校正(PFC)是电源兼容性方面的进一步考虑因素。
不应允许高效LED调光所需的开关模式技术将额外的谐波驱动到电源上。
对PFC的高效供电和支持的需求导致了Fairchild FL7701等部件的推出。
飞兆半导体FL7701设计用于交流和直流电源,使用从高压电源传输到其低压VCC引脚的纹波电压作为检测手段。
VCC轨道上的纹波使用sigma-delta调制方案来为PWM开关电路提供参考信号。
当施加直流输入时,VCC轨上没有纹波会产生适合于没有PFC的直流模式功率转换的参考信号。
图1:FL7701的框图。
为了支持远程控制,FL7701具有一个模拟输入引脚,通过使用电阻分压器可以支持0 V至10 V的调光控制。
该信号被馈入数字控制器并用于确定数字- 模拟转换器的输出,该转换器向PWM控制电路提供参考信号。
微控制器可用于产生到LED镇流器的输入信号,
可能从RF接口接收其命令。
图2:典型应用中的FL7701。
FL7701采用软启动功能来限制浪涌电流,对PWM电路使用的内部参考电压信号施加延迟,使其从初始启动开始缓慢上升。
恩智浦的SSL4101T Greenchip III +提供了类似的软启动功能。
在此器件上,软启动周期是通过选择外部电阻和电容来确定的。
能够使用传统的三端双向可控硅调光技术,因此支持需要处理混合光源的系统,SSL4101T旨在提供所有功率级别的高效率;使用各种PWM控制技术,以适应转换到所需的输出光级。
该器件从高功率水平的准谐振工作转变为准谐振工作,谷值跳跃到低功率输出电平的降频工作,减少了提供给LED的电流,避免产生镇流器变压器的可听噪声。
图3:SSL4101的框图。
在准谐振模式下,下一个转换器行程在变压器去磁后启动应作为SSL4101T前端电路的一部分提供。
这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因为转换器仅在外部MOSFET两端的电压达到最小值时才会导通。
为了降低在较低负载下的操作频率,准谐振操作变为具有谷值跳跃的不连续模式操作,其中开关频率由于EMI原因而受限制,通常为大约125kHz。
同样,只有当MOSFET两端的电压达到最小值时,外部MOSFET才会导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