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览中的作用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展览中的作用

作者:蒋靖一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06期

[摘要] 随着遗产概念的不断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也正在日益增加。发扬和认识传承非物质文化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社会应当扩大到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没有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和展览馆有着密切的联系,展览馆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对于展览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做了简要的分析,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做了简单的探讨,希望可以对展览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进程有所帮助。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作用

2007年的5月18日是第29个国际博物馆日,国际博物馆协会将今年5·18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确定为“博物馆和共同的遗产”,确定这样的主题,笔者认为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在宣传博物馆在保护、传承、创造文化遗产中的作用、责任以及与社会的互动和联系,而另一方面也是对博物馆在不同类型的人类共同遗产保护工作中所发挥的作用提出了更明确也是更高的要求。博物馆作为一个专门收藏、研究和展示人类环境见证物的公益机构,对于保护人类共同遗产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遗产概念的不断扩大,博物馆保护的遗产内容也正在日益增加。在今天博物馆的职责不仅局限于保护有形的文化遗产(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还应当扩大到整个的遗产家族,这就包括自然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没有物质形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与博物馆有着密切的联系,博物馆理应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展览馆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展览馆的关系是一个由来已久的论题,这一问题曾经一度被国际展览学界的高度关注。在国际博协为代表的国际博物馆学界在力倡导下,国内外众多的博物馆和文化、艺术方面的学者曾针对“展览馆与无形遗产”这一主题发表了大量的论述。在此笔者通过对前辈学者论述的领会与归纳,将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一论述。

1、展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联系

展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系,首先就表现在概念上的交汇,这个论点可以通过分别详细审读展览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得到证实。

关于展览馆的概念描述很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学界仍有较大的争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将其定义为“被各社区群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

分的各种社会实践、观念表述、表现形式、知识、技能及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和文化场所”。我国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通过对以上两个概念的阅读,我们不难发现其中的联系。展览馆的职能是研究、采集、保存、传播人类和类环境见证物,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与人类(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不论是展览馆还是非物质文化遺产都与人类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也就是说博物馆应当关注人,关注人的生活,关注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博物馆固有职能,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

2、展览藏品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

如前文所述传统的展览学认为物是展览的基础,对于这一点笔者并不持异议。展览的藏品都是具有物质形态,而非物质文化遗产却是没有物质形态文化表现形式,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割裂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展览的联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没有物质形态但有物质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包括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工具、实物、手工艺品、文化场所和对其过程记录的文字、声音、影像资料。这些物质载体与展览藏品之间有着相当大的交集。非物质遗产也有物质性。正如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文化遗产日参观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专题展时所说:“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物质性,要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非物质性和物质性结合在一起。物质性就是文象,非物质性就是文脉。人之文明,无文象不生,无文脉不传。无文象无体,无文脉无魂。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化而文之,两者要很好地结合起来。”

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展览文化的精髓

展览作为一个开放的文化机构,弘扬、传播某一主题文化是展览的必然职能。每一座展览馆都会有需要其整理、发掘、弘扬、传播的主题文化存在,这种主题文化存在于展览馆这一文化空间之内,体现于展览馆的展览陈列中,并将传播到每一位参观者的心里。为了表现这种主题文化和其中蕴含的科学、文化知识,工作者往往会调集大量的文物藏品,制作一定数量的辅助展品,并配套以声光电手段,以便每一位观众都能直观便捷的了解其中的内涵。之所以要下如此之大的心力去表现,正是因为这种文化是活态的文化,并不是一件有形的文物。而这种活态文化的精髓往往就是我们所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在国内直接展示某一项或某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某一项或某几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主题文化的专业展览馆为数不少。国内打的展览馆的建设时间大都在全国大规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与申报之前,在建设之初它们只是为展示某一主题文化而存在,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提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公布,它们原有的主题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成为了它们不变的主题。即使没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概念的提出,它们也会一直从事着遗产的保护工作,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这些展览主题文化的精髓。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展览馆的作用

通过前文的论述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展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体系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可是这支重要力量却又作用何在呢?这就是我们下面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阐示展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如果说准确的界定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地位,给博物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身份上的保障的话,那么明晰的阐示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则是给博物馆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供了方向上的指引。阐示作用与界定地位一样,都是理清展览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关系的重要一环。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纷繁复杂的概念,其中包含的门类繁多,要求展览馆在每一个门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中都发挥同等的作用是不现实的。因此,笔者认为阐示展览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应当依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不同类别,分类展开。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在国际和国内的学界都存在着很大的争议,即使在官方文件中的表述也往往有着较大的区别。所能发挥的具体作用,至今尚没有见到一个完整的描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在此结合一些近年来见诸媒体和文献的相关博物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作经验,针对博物馆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作用作一简要梳理讨论,若能让大家略受启发,笔者之愿足以。

参考文献

[1]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0

[2]陶立番、樱井龙彦:《非物质文化遗产学论集》,学苑出版社,2006.10

[3]苑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教程》,国际亚细亚民俗学会,2006.10

[4]周和平:《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5]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手册》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