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工程皮肤的临床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308.42 KB
- 文档页数:4
组织工程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创伤修复一直是医学领域中的重要课题,而组织工程技术则成为了创伤修复的一种新方法。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组织工程技术在创伤修复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组织工程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并介绍几种常见的技术。
一、组织工程技术概述组织工程技术是一种综合利用生物材料、细胞和工程学原理的技术,旨在重建、修复和再生受损或缺失的组织和器官。
它通过培养和植入人工组织工程结构,促进受损组织的再生和修复。
主要包括细胞培养、支架材料和生物材料的选择,以及生物力学和生化环境的优化等方面。
二、组织工程技术在骨折修复中的应用骨折修复是创伤修复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的骨折修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固定不稳定、肌肉和神经损伤等。
而组织工程技术可以通过种植人工骨折修复结构,促进骨细胞的再生和组织的愈合,提高骨折修复效果。
研究者们利用支架材料和生物陶瓷等材料,制造出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人工骨折修复结构,并成功应用于临床。
三、组织工程技术在皮肤修复中的应用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对外界环境的刺激最为敏感,因此在创伤修复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传统的皮肤修复方法有局限性,而组织工程技术可以通过皮肤细胞的培养和植入,实现皮肤的再生和修复。
研究者们将皮肤细胞培养在支架材料上,形成人工皮肤结构,并成功应用于烧伤、创伤等皮肤缺损的修复。
四、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中的应用软骨组织修复是创伤修复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传统的软骨修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如损伤局部肿胀、功能减退等。
而组织工程技术在软骨修复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可以培养和植入软骨细胞,促进软骨的再生和修复。
研究者们利用支架材料和生物材料,制造出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和力学性能的人工软骨结构,并成功应用于软骨缺损的修复。
五、组织工程技术在神经修复中的应用神经损伤是创伤修复中的一种复杂情况。
传统的神经修复方法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恢复速度慢、效果不佳等。
而组织工程技术可以通过培养和植入神经细胞,促进神经的再生和修复。
特应性皮炎的细胞、皮肤模型构建方法研究进展邵钲超,魏明镜,万昊悦,王奕恒,陈文琦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南京210006摘要:特应性皮炎(A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表皮屏障破坏和辅助性T细胞2免疫反应失调被认为在该疾病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
体外疾病模型已成为研究AD越来越流行的方法,最简单的模型是单细胞培养模型,可揭示不同细胞类型在AD病理过程中的参与程度、调节网络和信号通路,有助于理解AD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过程。
二维共培养模型将不同类型的细胞在二维培养基质上共同培养以模拟表皮细胞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
三维模型则提供了更为复杂与真实的生理环境,在三维空间中模仿人类皮肤特征,再现细胞因子与药物在真实皮肤组织中的输送和分布。
随着对神经—免疫—皮肤相互作用在AD炎症反应中作用的认识不断加深,一种芯片上皮肤系统装置正在开发中。
目前还没有一种体外疾病模型能够完全模拟AD的整体特征。
在进行AD相关研究时需要考虑多种可用模型优缺点的平衡。
关键词:特应性皮炎;皮肤模型;细胞模型;芯片上皮肤;人体皮肤等效物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8.028中图分类号:R75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8-0111-05特应性皮炎(AD)是由辅助性T细胞2(Th2)驱动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为充分了解其炎症过程,研究者们常选用小鼠、豚鼠、犬等动物作为实验对象。
目前动物模型的构建方法主要包括自发性AD模型、致敏剂诱导AD模型及基因方法建立AD模型,但都无法避免动物和人类在解剖、生理和免疫系统方面的差异[1-2]。
尽管动物模型能够模拟AD的一些特征如皮肤炎症、角化异常和免疫细胞浸润,但可能无法完全模拟AD的过敏性变态反应的复杂性和慢性过程。
此外,由于药物代谢差异,在动物模型中观察到的药物效果未必能准确预测人体应用效果,导致研究成果的转化性较差。
王晓静,女,河南省洛阳市人,黎族,2012年第四军医大学毕业,博士,主治医师,目前主要从事组织工程再生医学领域及种植体技术的研究。
通讯作者:王晓静,解放军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口腔科,山东省青岛市 266071中图分类号:R3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344 (2017)16-02600-06 稿件接受:2017-05-08Wang Xiao-jing, M.D., Attending physician,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Qingdao First Sanatorium of PLA Navy, Qingdao 26607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ang Xiao-jing, Department of Stomatology, Qingdao First Sanatorium of PLA Navy, Qingdao 26607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组织工程化皮肤:从形态和功能安全替代的前景王晓静1,王国伟2,惠光艳1,赵铱民3 (1解放军海军青岛第一疗养院口腔科,山东省青岛市 266071;2解放军海军第401医院崂山分院口腔科,山东省青岛市 266061;3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陕西省西安市 710032)引用本文:王晓静,王国伟,惠光艳,赵铱民. 组织工程化皮肤:从形态和功能安全替代的前景[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7,21(16): 2600-2605.DOI:10.3969/j.issn.2095-4344.2017.16.024 ORCID: 0000-0001-8771-1099(王晓静)文章快速阅读:文题释义:真皮组织作用:决定了机体皮肤的外观特征,并为皮肤提供了牢固的机械保护作用,真皮在愈合、生长、抗菌和防御外伤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的前沿研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医学界也不断由传统医学向现代医学的转变。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作为一种新型医学技术,日益成为学术界和医学界研究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历程、相关概念和最新研究成果。
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历程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将细胞、生物材料和生物因子相结合,以外科手术、药物治疗和其他治疗方法为基础,通过细胞培养、生物材料、生物因子等技术手段,创造新的组织、器官和功能,达到治疗、修复和再生损伤组织等目的的一种新型医学技术。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初的皮肤细胞移植试验。
1973年,Schwan和Tombran-Tink首次成功制备了基质细胞。
1980年代,美国骨科学家Einhorn成功试验了多种骨组织自愈的方法。
1990年代,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开始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迅速发展并成熟。
二、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概念与方法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是指将外周血或骨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成熟细胞或细胞系、力学、生物化学和材料学等技术结合起来,利用人体自身细胞修复力,创造新的器官、组织和细胞技术,以改善或重建人体器官系统、延缓或治疗器官衰竭的一种医学技术。
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细胞培养技术与材料制备技术生物材料科学的发展为细胞生长、扩增和分化提供了理论和技术基础。
生物材料的选取和生产以及细胞培养和扩增技术的提高,均是组织工程实现成功和发展所必需的。
2. 动物和体外实验研究组织工程的实验研究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体外实验,即在体外进行的组织工程实验;二是动物实验,即在动物体内进行的组织工程实验。
这些实验可为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3. 活体组织工程技术活体组织工程技术是将细胞和生物材料、生物因子等不同的组织工程技术应用于动物或人体内,以达到再生、修复或重建组织器官的目的。
这种技术突破了传统組織工程為生體外組織,生物工程技術可以進入人體內進行組織修復的限制,提高了治療效果和成功率。
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进展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于高血糖造成神经和血管受损,容易导致足部溃疡、感染、甚至坏疽。
糖尿病足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同时也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了挑战。
近年来,临床研究在糖尿病足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本文将围绕这些方面展开讨论。
一、糖尿病足的预防研究进展糖尿病足的预防工作至关重要,其中包括控制血糖、保持足部卫生、戒烟限酒、定期体检等。
针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临床研究主要聚焦在以下几个方面:1.1 血糖控制对糖尿病足的影响临床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对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推荐,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在7%以下,长期血糖控制的好坏与糖尿病足的发生率和预后密切相关。
1.2 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影响足部护理是糖尿病患者预防糖尿病足的重要手段,通过正确的足部清洁、保持足部皮肤湿润、合理的指甲修剪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1.3 体育锻炼对糖尿病足的影响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改善糖尿病患者的身体代谢状况,提高抵抗力,减少患糖尿病足的风险。
目前,临床研究也在探讨体育锻炼对糖尿病足的预防作用及具体运动处方的制定。
二、糖尿病足的诊断研究进展及时、准确的诊断是治疗糖尿病足的前提,因此糖尿病足的诊断研究也备受关注。
目前,临床研究在糖尿病足的诊断上取得了一些进展:2.1 足底压力测定技术足底压力测定技术可以对糖尿病患者的足底压力进行定量测定,及早发现足部受压情况,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
目前已有临床研究表明,足底压力测定技术能够在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康复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2.2 神经病变的生物标志物神经病变是糖尿病足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诊断神经病变是否存在对于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至关重要。
近年来,一些临床研究发现,特定的生物标志物在糖尿病足神经病变的诊断上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这对于糖尿病足的早期诊断和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汗腺再生的研究进展严重皮肤烧、创伤的治疗目的是加快创面愈合速度和提高创面愈合质量。
目前,加快创面愈合速度的问题已基本得到解决,而人们则越来越重视创面愈合的质量,即如何减少瘢痕和重建皮肤附属器,更好地恢复皮肤功能。
汗腺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汗腺再生的研究进展,主要涉及干细胞和组织工程皮肤方面的内容,现综述如下。
1汗腺概况及功能汗腺是重要的皮肤附属器,分为外泌汗腺和顶浆汗腺,又称为小汗腺和大汗腺。
外泌汗腺可达数百万个,遍布于人体表面,在手掌和脚底处的皮肤处最多[1]。
其导管细直,分泌部较粗,位于真皮层和皮下组织中,呈盘曲状;管腔较小,开口于皮肤表面,分泌以水盐为主要成分的汗液。
顶浆汗腺数量较少,开口于毛囊管,分布于身体多毛的区域,如腋窝和会阴;分泌没有气味却富含多种有机成分的汗液,但可由细菌进一步分解生成散发臭味的混合物,常可在腋臭患者身上发现。
汗腺的主要功能是分泌低渗汗液,并通过其蒸发散热来调节体温,是体温调节的重要结构;排汗的同时可排泄某些代谢终产物和毒素。
汗腺分泌物可湿润手掌和足跖部皮肤,使其抓握力和敏感性增强。
人体排汗功能减弱或丧失,可直接导致体温调节功能障碍体温不断升高,导致高热、中暑、休克甚至死亡,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2干细胞诱导分化为汗腺细胞2.1表皮干细胞与汗腺再生:表皮干细胞是皮肤组织中的特异性干细胞,既能分化为各种表皮细胞,又能分化为各种皮肤附属器[2],是组织工程皮肤理想的种子细胞。
研究汗腺的发生机制并据此诱导表皮干细胞定向分化为汗腺上皮细胞,是汗腺再生的重要途径。
研究证明表皮干细胞有分化为汗腺细胞的潜能[3-4]。
表皮干细胞主要位于表皮基底层和毛囊隆突(bulge)部[2]。
大面积深度皮肤烧伤患者的皮肤及其附属器尽毁,不能提供足够数量的表皮干细胞。
汗腺再生的关键问题是干细胞分化,而干细胞数量不足则是阻碍汗腺再生的重要原因。
为弥补自身表皮干细胞不足,国内外学者纷纷研究开发其他类型的干细胞并取得了较大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