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传输系统误码率-
- 格式:docx
- 大小:761.22 KB
- 文档页数:25
通信原理试题库填空题1、 通信是消息传递的全过程,即 信息 的传输与交换。
2、 完成信息传递所需全部设备和传输媒的总和称为 通信系统 。
3、 信道指信号传输的通道,按传输媒介可以分为 有线 和 无线 两类。
4、 数字调制的目的是 把各种数字基带信号转换成适应于数字传输的数字频带信号。
5、 按通信方式不同,通信可以分为单工、半双工 和 双工 通信。
6、 信息是对消息的 不确定性的 定理描述。
7、 频带利用率的单位有 Baud/Hz 和 Bit/s/Hz 。
8、 信息量的单位当对数底为2时为比特,当对数底为10时为 哈特 ,当对数底为e 时为 奈特 。
9、 通信系统最主要的性能指标为 有效性 和 可靠性 。
10、 设英文字母E 出现的概率为0.105,X 出现的概率为0.002。
则E 的信息量为3.25bit ,而X 的信息量为 8.97bit 。
11、 某信息源的符号集由A 、B 、C 、D 和E 组成,设每一符号独立出现,其出现概率分别为1/4,1/8,1/8,3/16和5/16。
则该信息源符号的平均信息量为 2.23bit/符号。
12、 所谓误码率,是指 错误接收的码元数在传送总码元数中所占的比例。
13、 只有 平稳随机过程 才可能具有各态历经性。
14、 在狭义的平稳随机过程中,其n 维的概率分布或n 维的概率密度函数与 时间的起点 无关。
15、高斯过程经过线性系统后的过程为 高斯过程 。
16、高斯过程的随机变量是高斯随机变量,其概率密度函数可表示为 222)(21)(σπσa x e x f --=。
17、但凡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都是均匀分布的噪声,称为 白噪声 。
18、要衡量随机过程任意两个时刻上获得的随机变量的统计相关特性,常用 协相关函数 和相关函数 来表示。
19、随机相位正弦波)sin()(0θξ+=t w t ,其中 0w 为常数,θ是在区间〔0,2π〕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则其自相关函数为:τ0cos 21w 20、随机相位正弦波)sin()(0θξ+=t w t ,其中 0w 为常数,θ是在区间〔0,2π〕上均匀分布的随机变量。
《计算机网络》选择题复习选择题第一章1.早期的计算机网络由()组成系统。
[单选题]A.计算机一通信线路一计算机B. PC一通信线路一PCC.终端一通信线路一终端D.计算机一通信线路一终端(正确答案)2.计算机网络中实现互联的计算机之间是()进行工作的。
[单选题]A.独立(正确答案)B.并行C.相互制约D.串行3.在计算机网络中,其有通信控制功能的计算机是() [单选题]A.通信线路B.终端C.主计算机D.通信控制处理机(正确答案)4.在计算机和远程终端相连时必须有一个接口设备,其作用是进行串行和并行传输的转换,以及进行简单的传输差错控制,该设备是() [单选题]A.调制解调器B.线路控制器C.多重线路控制器(正确答案)D.通信控制处理机5.在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中, ()对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影响最大。
[单选题]A. ARPANet(正确答案)B. OCTOPUSC. DataPACD. Novell6.一座大楼内的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属于() [单选题]A. PANB. LAN(正确答案)C. MAND. WAN7.下面对广域网的作用范围叙述最准确的是() [单选题]A.半径为几千米到几十千米的区域B.半径为几十千米到几百千米的区域C.半径为几百千米到几千千米的区域(正确答案)D.半径为几千千米以上的区域8.计算机网络的目的是() [单选题]A.提高计算机的运行速度,B.连接多台计算机C.共享软、硬件和数据资源(正确答案)D.实现分布处理9.以通信子网为中心的计算机网络被称为() [单选题]A.第1代计算机网络B.第2代计算机网络(正确答案)C.第3代计算机网络D.第4代计算机网络10.图1-18所示的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是() [单选题]A.总线型结构B.环形结构C.网状结构(正确答案)图1-18单项选择题第 10题D.星形结构11.以下不属于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特点的是() [单选题]A.是抽象的功能定义B.是以高度结构化的方式设计的C.是分层结构,是网络各层及其协议的集合D.在分层结构中,上层必须知道下层是怎样实现的(正确答案)12.在OSI参考模型中,同一节点内相邻层次之间通过()来进行通信。
2011年3月三级计算机网络技术真题二、填空题(1)与奔腾处理器竞争的主要是AMD公司的皓龙等处理器。
(2)流媒体将音频、视频及3D等多媒体文件经特殊压缩后传送。
(3)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表示二进制码元传输出错概率的参数是误码率。
(4)在IEEE802参考模型中,MAC层实现介质访问控制功能。
(5)当前广域网采用的拓扑构型多数是网状拓扑。
(6)无线局域网的英文缩写为WLAN 。
(7)网桥是在数据链路层实现网络互联的设备。
(8)CSMA/CD的工作流程为: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止,延迟重发。
(9)Windows 2000 Server的基本管理单位是域。
(10)Linux操作系统由内核、外壳、文件系统和应用程序四部分组成。
(11)一台主机的IP地址为202.93.121.68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
如果该主机需要向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的202.94.121.0网络进行直接广播,那么它应使用的目的IP地址为202.94.121.255 。
(请用点分十进制法表示)(12)RIP协议中表示距离的参数为跳数。
(13)IM地址可分为单播地址、组播地址、任播地址与特殊地址。
(14)FTP支持两种文件传输方式:二进制文件传输和文本文件传输。
(15)在HTML语言中,<IMG>标记用于表示图像。
(16)网络计费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控制和监测网络操作的费用和代价。
(17)网络性能管理的主要目的是维护网络服务质量和网络运营效率。
(18)X.800安全框架主要包括:安全攻击、安全机制和安全服务。
(19)信息完整性的认证方法可采用消息认证码和篡改检测码。
(20)IGMPv2在IGMPv1的基础上添加组成员快速离开机制。
2011年9月计算机网络技术真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1)双路1U服务器的U代表机箱高度的规格。
(2)在扩展ASCII码中,“1”表示为00110001,那么“9”表示为00111001。
国家职业资格认证网络设备调试员〔高级〕认证模拟试题第一局部模拟试题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被传错的( C )。
A.比特数 B.字节数 C.概率 D.速度2.域名解析的两种主要方式为〔 D 〕。
A.直接解析和间接解析 B.直接解析和递归解析C.间接解析和反复解析 D.反复解析和递归解析3.关于网络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选项是( D )。
A.为网络数据交换制定的规制与标准B.由语法、语义与时序三个要素组成C.采用层次构造模型D.语法是对事件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4.以下不属于压缩软件的是( D )。
A.WinZip B.WinRAR C.PeaZip D.迅雷5.当出现网络故障时,一般应首先检查〔 C 〕。
A.系统病毒 B.路由配置 C.物理连通性 D.主机故障6.通信信道的类型有两类:播送通信信道和(C )。
A.系统信道B.交互信道C.点-点通信信道D.本地系统7.计算机中1MB为〔 C 〕。
A.1024TB B.1024B C.1024KB D.1024GB8.如果将符合10BASE-T 标准的4个HUB连接起来,则在这个局域网中相隔最远的两台计算机之间的最大距离为( D )。
A. 200 米B. 300 米C. 400 米D. 500 米9.计算机病毒,实际上是一种〔 B〕。
A.微生物 B.程序 C.硬件损坏 D.细菌10.在互联网上查询信息最有效的工具是( A )。
A.搜索引擎 B.新闻组 C.管理器 D.浏览器11.( A )是测试网络联接状况以及信息包发送和接收状况非常有用的工具,是网络测试最常用的命令。
A.ping B.ipconfig C.msconfig D.cmd12.下面不是因特网的功能的是 ( A )。
A.编译程序B.电子C.浏览口D.文件传输13.FTP的功能为( C )。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四个阶段: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研究结合,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作好技术准备,奠定理论基础第二阶段(20世纪60年代)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开始,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基础第三阶段(20世纪70年代中期计起)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第四阶段(20世纪90年代起)Internet的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发展2.什么是公用数据网PDN?为什么要发展公用数据网?是指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统一组建和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组建公用数据网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通信条件,它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3.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资源共享的观点: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主要特征: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2)互联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3)互联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4.现代网络结构的特点是什么?大量的微型计算机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而局域网与广域网、广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5.局域网、城域网与广域网的主要特征是什么?局域网:1)覆盖有限的地理范围2)提供高数据传输速率(10Mb/s~10Gb/s)、低误码率的高质量数据传输环境3)一般属于一个单位所有,易于建立、维护与扩展4)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局域网可分为共享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网城域网:1)满足几十公里范围内大量企业、机关、公司的多个局域网互联的需求2)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广域网(也称远程网):1)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覆盖一个国家、地区,或横跨几个洲,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2)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6.根据系统的互联方式,网络多媒体应用系统一般可以分为哪几种基本的结构方式?请列举每一种结构的一种典型的应用实例四种基本的结构方式及应用实例:1)一对一系统:二个终端之间的单独通信实例:视频电话系统2)一对多系统:由一个发送端和多个接受端构成的系统实例:多方接受的网页3)多对一系统:多个发送端通过单播或者多播向多个接受端发送信息实例:投票4)多对多系统:一个组的成员之间可以相互发送信息实例:多媒体会议系统7.网络多媒体的传输有哪几个主要的基本特征?请列举传输连续的音频、视频流所需求的通信带宽数据主要特征:1)高传输带宽要求2)不同类型的数据对传输的要求不同3)传输的连续性与实时性要求4)传输的低时延要求5)传输的同步要求6)网络中的多媒体的多方参与通信的特点8.你是如何理解“网络计算”概念的?请举出移动计算网络、多媒体网络、网络并行计算、网格计算、存储区域网络与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等方面的几个应用实例“网络计算”概念:网络被视为最强有力的超级计算环境,它包含了丰富的计算、数据、存储、传输等各类资源,用户可以在任何地方登录,处理以前不能完成的问题移动计算网络:无线局域网、远程事务处理多媒体网络:视频点播系统、多媒体会议系统网络并行计算:破译密码、发现素数网格计算:桌面超级计算、智能设备存储区域网络:SSP提供的Internet存储服务网络分布式对象计算:??.第二章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1.请举出生活中的一个例子来说明“协议”的基本含义,并举例说明网络协议三要素“语法”、“语义”与“时序”的含义与关系协议是一种通信规则例:信件所用的语言就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交流信息的协议,因为写信前要确定使用中文还是其他语言,否则收信者可能因语言不同而无法阅读三要素:语法:用户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与格式,以及数据出现顺序语义:解释比特流的每一部分含义,规定了需要发出何种控制信息,以及完成的动作和作出的响应时序:对实现顺序的详细说明例:??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1)网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4.如何理解OSI参考模型中的“OSI环境”的概念?“OSI环境”即OSI参考模型所描述的范围,包括联网计算机系统中的应用层到物理层的7层与通信子网,连接结点的物理传输介质不包括在内5.请描述在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计算机网络基础模拟试题与答案一、单选题(共73题,每题1分,共73分)1.以下不属于应用层协议的是()A、SNMPB、RIPC、TELNETD、HTTP正确答案:B2.以下关于数据报传输方式的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数据报方式适用于长报文、会话式通信B、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可以经过不同的传输路径通过通信子网C、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带有目的地址和源地址D、同一报文的不同分组到达目的主机可能出现乱序、重复与丢失现象正确答案:A3.计算机网络的主要目标是______。
A、分布处理B、共享软件、硬件和数据资源C、将多台计算机连接起来D、提高计算机可靠性正确答案:B4.以下关于网络的说法错误的是()A、将两台电脑用网线联在一起就是一个网络B、网络按覆盖范围可以分为LAN和WANC、计算机网络有数据通信、资源共享和分布处理等功能D、上网时我们享受的服务不只是眼前的工作站提供的正确答案:A5.在计算机网络中,能将异种网络互连起来,实现不同网络协议相互转换的网络互连设备是_____ ______。
A、路由器B、集线器C、网关D、中继器正确答案:A6.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传输的数据单位分别是()A、包、帧、比特B、报文、帧、比特C、比特、数据块、分组D、比特、包、报文正确答案:A7."连接到Internet的计算机中,必须安装的协议是___ ___。
A、双边协议B、TCP/IP协议C、NetBEUI协议D、SPSS协议"正确答案:B8.WWW服务器是在Internet上使用最为广泛,它采用的是结构 ( )A、服务器/工作站B、B/SC、集中式D、分布式正确答案:B9.两台以太网交换机之间使用了两根5类双绞线相连,要解决其通信问题,避免产生环路问题,需要启用()技术A、源路由网桥B、生成树网桥C、MAC子层网桥D、介质转换网桥正确答案:B10.检查网络联通性的命令是()A、pingB、ipconfigC、routeD、telnet正确答案:A11.以下关于MAC地址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MAC地址的前3个字节是各个厂家从IEEE得来的B、MAC地址一共有6个字节,它们从出厂时就被固化在网卡中C、MAC地址也称做物理地址,或通常所说的计算机的硬件地址D、MAC地址的后3个字节是厂家名称的代号。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考卷(B 卷) (20 年至 20 学年度第 学期 )考试时间 年 月 日 (120 分钟 ) 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教师签名 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 30分) 1、下面哪个不是 ATM 技术的主要特征 _______②________①信元传输 ②面向无连接③统计多路复用 ④服务质量保证2、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定义为网络的_______ ③________ ①拓扑结构 ②开放系统互联模型③体系结构 ④协议集3、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_______② ________①物理层完成比特流的传输②数据链路层用于保证端到端数据的正确传输③网络层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合的传输路径④应用层处于参考模型的最高层4、关于 TCP/IP 参考模型传输层的功能,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 _______③________①传输层可以为应用进程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②传输层可以为应用进程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③传输层可以为应用进程提供数据格式转换服务④传输层可以屏蔽低层数据通信的细节5、在因特网中,地址解析协议 ARP 是用来解析 _______① ________ ① IP 地址与 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 ②MAC 地址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③IP 地址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④端口号与主机名的对应关系6 、速率为 10Gbps 的 Ethernet 发送 1bit 数据需要的时间是 _______③________①1× 10-6 秒 ②1×10-9 秒 ③1×10-10 秒 ④1×10-12秒 7 、以下关于误码率的描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_ ②________ ①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传错的概率②数据传输系统的误码率必须为0 ③在数据传输速率确定后,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越复杂 ④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码元,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计算8 、在总线型局域网中,由于总线作为公共传输介质被多个结点共享,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 ________② _______ ①拥塞 ②冲突 ③交换 ④互联9 、以下关于 Token Bus 局域网特点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________③_______①令牌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帧,用来控制结点对总线的访问权②令牌总线必须周期性地为新结点加入环提供机会③令牌总线不需要进行环维护④令牌总线能够提供优先级服务10、IEEE802.11 使用的传输技术为_______④________①红外、跳频扩频与蓝牙②跳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与蓝牙③红外、直接序列扩频与蓝牙④红外、跳频扩频与直接序列扩频11、在 VLAN 的划分中,不能按照以下哪种方法定义其成员 ________③_______①交换机端口②MAC 地址 ③操作系统类型 ④IP 地址12、以下关于组建一个多集线器 10Mbps 以太网的配置规则,哪个是错误的 _______④ ________ ①可以使用 3 类非屏蔽双绞线②每一段非屏蔽双绞线长度不能超过100 米③多个集线器之间可以堆叠④网络中可以出现环路13、关于网络操作系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_①________①提供防火墙服务②屏蔽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之间的差异③管理网络系统的共享资源④为用户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14、对于 Windows 2000 Server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_③________ ①域是它的基本管理单位②活动目录服务是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③域控制器分为主域控制器和备份域控制器④它不划分全局组和本地组 15、通信线路的带宽是描述通信线路的 ______④ _________ ①纠错能力 ②物理尺寸 ③互联能力 ④传输能力16、在因特网中,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载体是_______④________①集线器 ②交换机 ③路由器 ④主机17、如果借用一个 C 类 IP 地址的 3 位主机号部分划分子网,那么子网屏蔽码应该是 ________②_______①255.255.255.192 ②255.255.255.224 ③255.255.255.240 ④255.255.255.248 18、关于因特网中的主机和路由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________③ _______ ①主机通常需要实现 TCP/IP 协议②主机通常需要实现 IP 协议③路由器必须实现 TCP 协议1④路由器必须实现IP 协议19、因特网用户使用FTP 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③________①发送和接收即时消息②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③上传和下载文件④获取大型主机的数字证书20、关于 WWW服务系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_②________①WWW服务采用服务器/ 客户机工作模式②页面采用HTTP书写而成③客户端应用程序通常称为浏览器④页面到页面的链接信息由URL维持21、因特网用户利用电话网接入ISP 时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 ①_______①进行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变换②同时传输数字信号和语音信号③放大数字信号,中继模拟信号④放大模拟信号,中继数字信号22、上网查询资料时,目前最好用的搜索引擎是________④_______①Lotus ②OmniPage ③IE ④ Google23、在计算机网络中,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使用共同的_______②________①体系结构②网络协议③操作系统④硬件结构24、如果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 1Gbps,那么每 1 秒钟通过该信道传输的比特数最高可以达到 _______ ③________①103②106③109④ 101225、网络协议精确地规定了交换数据的________②_______①格式和结果②格式和时序③结果和时序④格式、结果和时序26、以下关于TCP/IP 传输层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④_________①TCP/IP 传输层定义了 TCP和 UDP两种协议②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③UD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④UDP协议与 TCP协议都能够支持可靠的字节流传输27、IEEE802.11 标准定义了 _______ ①________①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②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规范③光纤局域网技术规范④宽带网络技术规范28、在令牌总线和令牌环局域网中,令牌是用来控制结点对总线的_______④_______ _①传输速率②传输延迟③误码率④访问权29、在交换式局域网中,如果交换机采用直接交换万式,那么帧出错检测任务由_______ ①________①结点主机完成②交换机完成③交换机与结点主机共同完成④高层协议完成30、以下关于虚拟局域网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 ________④ _______①可以用交换端口号定义虚拟局域网②可以用 MAC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③可以用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④可以用主机操作系统类型定义虚拟局域网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 分,共 15 分)(×)1、IEEE802.5 标准定义了 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第三章网络基本概念3.1 计算机网络的形成与发展一、计算机网络发展的四个阶段(1)20世纪50年代(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2)20世纪60年代(ARPANET和分组技术)(3)20世纪70年代中期ISO(4)20世纪90年代(internet与异步传输技术ATM技术)Internet是一个用路由器实现多个广域网和局域网互联的大型国际网NII国家信息基础设施被形象的称为信息高速公路GIIC全球信息基础结构委员会3.2计算机网络定义1、计算机网络定义分三类:广义的观点,资源共享的观点与用户透明性观点资源共享观点能比较准确的描述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特征广义观点定义了计算机通信网络,用户透明观点定义了分布式计算机系统2、资源共享观点将计算机网络定义为“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联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判断计算机是否互联成计算机网络,主要看他们是不是独立的计算机若两台有主从关系,则其中一台不是“自治”的计算机二、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系统的区别1、他们的物理结构相同,分布式系统是一个建立在网络之上的软件系统,这种软件保证了系统高度的一致性与透明性2、计算机网络为分布式系统提供了技术基础,而分布式系统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的高级阶段3.3 计算机网络分类一、网络分类1、根据网络所用传输技术分类:广播式网络,点—点式网络采用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是点-点式网络与广播式网络的重要区别2、根据网络网络覆盖的地理范围分类: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二、广域网(远程网):主要用分组交换技术帧中继(FR):数据出错率高,误码率低的光纤上使用简单协议宽带综合业务数据网B-ISDN用ATM作为他的数据传输技术三、局域网(LAN):增强了资源共享深度,WAN扩大了资源共享范围四、城域网是介于广域网与局域网之间的一种高速网络,他是多个局域网互连。
光纤分布数据接口(FDDI):它是一种以光纤为传输介质的高速主干城域网设计方案:传输介质用光纤交换节点用基于IP交换的高速路由交换机或ATM交换机,在体系结构上用核心交换层、业务汇聚层和接入层三层模式3.4 计算机网络拓扑结构一、计算机网络拓扑的定义计算机网络拓扑是通过网中结点与通信线路之间的几何关系表示网络结构,计算机网络拓扑主要是指通信子网的拓扑结构。
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计算机网络技术练习题一、选择题1.( )是指单位时间内信道传输的信息量。
A.传输速率B.误码率C.频带利用率D.信道容量2.表示数据传输有效性的指标是( )。
A.传输率B.误码率C.频带利用率D.信道容量3.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其含义是( )。
A.Bytes Per SecondB.Band Per SecondC.Bits Per SecondD.Billion Per Second4.在ATM交换技术中,数据是以信元为单位进行传输,每个信元的大小为( )。
A.48字节B.53字节C.1千到数千比特D.53比特5.( )适用于短报文和具有灵活性的报文。
A .信元交换 B. 数据报分组交换 C. 报文交换 D.电路交换6.( )适合大批量数据交换和减轻各站的处理负担。
A信元交换 B 数据报分组交换 C 报文交换 D 虚电路分组交换7.( )适宜于对带宽要求高和对服务质量要求高的应用。
A信元交换 B 数据报分组交换 C 报文交换 D 虚电路分组交换8.在计算机通信中,数据交换形式包含分组交换和电路交换,前者比后者( )。
A 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高B 实时性差,线路利用率高C 实时性好,线路利用率低D 实用性差,线路利用率低9.下列交换方法中,( )的传输延迟最小。
A.报文交换B.电路交换C.分组交换D.数据报分组交换10.在传输数据时,以原封不动的形式把来自终端的信息送入线路称为( )。
A.调制B.基带传输C.频带传输D.解调11.在同一个信道上的同一时刻,能够进行双向数据传送的通信方式是( )。
A.单工B.半双工C.全双工D.自动12.奇偶校验可以检查出( )位出错的情况。
A.1B.2C.8D.1613.通过收音机收听广播电台节目的通信方式是( )。
A 全双工 B半双工 C 单工 D 自动14. 衡量数据传输可靠性的指标是( )。
A 误码率B 频带利用率C 传输速率D 信道容量15. 数据通信中信道传输速率的单位是bps,称为比特率,而每秒钟电位变化的次数被称为( )。
2m误码仪工作原理
2m误码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数字通信系统中误码率的仪器。
它
的工作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步:
1. 信号发送:2m误码仪通过发送预定义的比特序列信号来模
拟数字通信系统中的数据传输。
2. 信号接收:2m误码仪接收由发送端发出的信号,将其转换
为可以进行误码率测量的电信号。
3. 比特同步:接收到的信号通过比特同步电路进行时钟同步,确保正确地识别每个比特的开始和结束。
4. 误码统计:2m误码仪通过比较接收到的信号与预定义的比
特序列,可以计算出每个比特位置上的误码数量。
5. 误码率计算:将误码数量除以发送的总比特数,得到误码率。
一般以每亿比特(bit)的误码数(Error Bits per Hundred Million Bits, EB/HMDB)作为度量单位。
6. 显示结果:2m误码仪会将测量结果通过显示屏或输出接口
展示给用户,以便用户了解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
总的来说,2m误码仪通过发送模拟信号、接收和同步信号、
统计并计算错误比特数,来评估数字通信系统中的误码率。
《网络技术与应用》第一次作业:(本次作业包括教学大纲的1-2章)一、填空题1.从逻辑上看,计算机网络是由通信子网和终端系统组成。
2.通信协议的三要素是语法、语义和同步。
3.按照网络作用范围,计算机网络分为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区域个人网和因特网。
4.在OSI参考模型中,传输的基本单位是帧的层次是数据链路层,该模型的最高层是应用层。
二、单项选择题1.在OSI参考模型中,自下而上第一个提供端到端服务的层次是( C )。
(A)数据链路层(B)网络层(C)传输层(D)应用层2.若网络形状是由站点和连接站点的链路组成的一个闭合环,则称这种拓扑结构为( C )。
(A)星形拓扑(B)总线拓扑(C)环形拓扑(D)树形拓扑3.在OSI参考模型中,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 B )。
(A)数据链路的访问控制和管理(B)透明地传输比特流(C)在物理实体间传送数据帧(D)发送和接收用户数据报文4.下面关于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协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及其部件所应完成的功能的精确定义(B)TCP/IP体系结构中的应用层对应于OSI体系结构中的表示层和应用层(C)网络协议是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和约定(D)网络协议是“水平”的概念5.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网络体系结构中所描述的内容是( A )。
(A)协议内部实现细节(B)网络层次(C)每一层使用协议(D)每层须完成的功能三、综合题1.什么是网络协议?由哪几个基本要素组成?答:协议是指通信双方必须遵循的、控制信息交换的规则的集合,是一套语义和语法规则,用来规定有关功能部件在通信过程中的操作,它定义了数据发送和接收工作中必经的过程。
协议规定了网络中使用的格式、定时方式、顺序和检错。
一般说,一个网络协议主要由语法、语义和同步三个要素组成。
语义:协议的语义是指对构成协议的协议元素含义的解释。
语法:指数据与控制信息的结构或格式。
电子科技大学网络教育考卷(B 卷)(20 年至20 学年度第 学期)考试时间 年 月 日(120分钟) 课程 计算机网络基础 教师签名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下面哪个不是ATM 技术的主要特征_______②________ ①信元传输 ②面向无连接 ③统计多路复用 ④服务质量保证2、人们将网络层次结构模型和各层协议定义为网络的_______③________ ①拓扑结构 ②开放系统互联模型 ③体系结构 ④协议集3、关于网络体系结构,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_______②________ ①物理层完成比特流的传输②数据链路层用于保证端到端数据的正确传输 ③网络层为分组通过通信子网选择适合的传输路径 ④应用层处于参考模型的最高层4、关于TCP/IP 参考模型传输层的功能,以下哪种描述是错误的_______③________ ①传输层可以为应用进程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服务 ②传输层可以为应用进程提供透明的数据传输服务 ③传输层可以为应用进程提供数据格式转换服务 ④传输层可以屏蔽低层数据通信的细节5、在因特网中,地址解析协议ARP 是用来解析_______①________ ①IP 地址与MAC 地址的对应关系 ②MAC 地址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 ③IP 地址与端口号的对应关系 ④端口号与主机名的对应关系6、速率为10Gbps 的Ethernet 发送1bit 数据需要的时间是_______③________ ①1×10-6秒 ②1×10-9秒 ③1×10-10秒 ④1×10-12秒7、以下关于误码率的描述中,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_②________ ①误码率是指二进制码元在数据传输系统中传错的概率 ②数据传输系统的误码率必须为0③在数据传输速率确定后,误码率越低,传输系统设备越复杂 ④如果传输的不是二进制码元,要折合成二进制码元计算8、在总线型局域网中,由于总线作为公共传输介质被多个结点共享,因此在工作过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是________②_______①拥塞 ②冲突 ③交换 ④互联9、以下关于Token Bus 局域网特点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________③_______ ①令牌是一种特殊结构的帧,用来控制结点对总线的访问权 ②令牌总线必须周期性地为新结点加入环提供机会 ③令牌总线不需要进行环维护 ④令牌总线能够提供优先级服务10、IEEE802.11使用的传输技术为_______④________ ①红外、跳频扩频与蓝牙 ②跳频扩频、直接序列扩频与蓝牙 ③红外、直接序列扩频与蓝牙 ④红外、跳频扩频与直接序列扩频11、在VLAN 的划分中,不能按照以下哪种方法定义其成员________③_______ ①交换机端口 ②MAC 地址 ③操作系统类型 ④IP 地址12、以下关于组建一个多集线器10Mbps 以太网的配置规则,哪个是错误的_______④________ ①可以使用3类非屏蔽双绞线②每一段非屏蔽双绞线长度不能超过100米 ③多个集线器之间可以堆叠 ④网络中可以出现环路13、关于网络操作系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_①________ ①提供防火墙服务②屏蔽本地资源与网络资源之间的差异 ③管理网络系统的共享资源 ④为用户提供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14、对于Windows 2000 Server ,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_③________ ①域是它的基本管理单位②活动目录服务是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 ③域控制器分为主域控制器和备份域控制器 ④它不划分全局组和本地组15、通信线路的带宽是描述通信线路的______④_________ ①纠错能力 ②物理尺寸 ③互联能力 ④传输能力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 班号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教学中心_________________……………… …… … … … … …密………………… …… … … … … ……封……………… …… … … …线… … … …… … … ……………………16、在因特网中,信息资源和服务的载体是_______④________①集线器②交换机③路由器④主机17、如果借用一个C类IP地址的3位主机号部分划分子网,那么子网屏蔽码应该是________②_______①255.255.255.192 ②255.255.255.224③255.255.255.240 ④255.255.255.24818、关于因特网中的主机和路由器,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__③_______①主机通常需要实现TCP/IP协议②主机通常需要实现IP协议③路由器必须实现TCP协议④路由器必须实现IP协议19、因特网用户使用FTP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③________①发送和接收即时消息②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③上传和下载文件④获取大型主机的数字证书20、关于WWW服务系统,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_______②________①WWW服务采用服务器/客户机工作模式②页面采用HTTP书写而成③客户端应用程序通常称为浏览器④页面到页面的链接信息由URL维持21、因特网用户利用电话网接入ISP时需要使用调制解调器,其主要作用是________①_______①进行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之间的变换②同时传输数字信号和语音信号③放大数字信号,中继模拟信号④放大模拟信号,中继数字信号22、上网查询资料时,目前最好用的搜索引擎是________④_______①Lotus ②OmniPage ③IE ④Google23、在计算机网络中,联网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必须使用共同的_______②________①体系结构②网络协议③操作系统④硬件结构24、如果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为1Gbps,那么每1秒钟通过该信道传输的比特数最高可以达到_______③________①103②106③109④101225、网络协议精确地规定了交换数据的________②_______①格式和结果②格式和时序③结果和时序④格式、结果和时序26、以下关于TCP/IP传输层协议的描述中,错误的是______④_________①TCP/IP传输层定义了TCP和UDP两种协议②TCP协议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协议③UDP协议是一种面向无连接的协议④UDP协议与TCP协议都能够支持可靠的字节流传输27、IEEE802.11标准定义了_______①________①无线局域网技术规范②电缆调制解调器技术规范③光纤局域网技术规范④宽带网络技术规范28、在令牌总线和令牌环局域网中,令牌是用来控制结点对总线的_______④________①传输速率②传输延迟③误码率④访问权29、在交换式局域网中,如果交换机采用直接交换万式,那么帧出错检测任务由_______①________①结点主机完成②交换机完成③交换机与结点主机共同完成④高层协议完成30、以下关于虚拟局域网的描述中,哪个是错误的________④_______①可以用交换端口号定义虚拟局域网②可以用MAC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③可以用网络层地址定义虚拟局域网④可以用主机操作系统类型定义虚拟局域网二、判断题(正确的划√,错误的划×,每小题1分,共15分)(×)1、IEEE802.5标准定义了CSMA/CD总线介质访问控制子层与物理层规范。
《计算机网络》课程作业参考答案(计算机网络(2),吴功宜)第一章作业参考答案第二章作业参考答案2.计算机网络采用层次结构的模型有什么好处?答:采用层次结构模型的好处有:1)各层之间相互独立2)灵活性好3)各层都可采用最合适的技术来实现,各层实现技术的改变不影响其他层4)易于实现和维护5)有利于促进标准化3.ISO在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什么?答:制定OSI参考模型时对层次划分的主要原则是:1)网络中各结点都具有相同的层次2)不同结点的同等层具有相同的功能3)不同结点的同等层通过协议来实现对等层之间的通信4)同一结点内相邻层之间通过接口通信5)每个层可以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并向其上层提供服务5.请描述OSI参考模型中数据传输的基本过程答:1)应用进程A的数据传送到应用层时,加上应用层控制报头,组织成应用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表示层2)表示层接收后,加上本层控制报头,组织成表示层的服务数据单元,然后传输到会话层。
依此类推,数据传输到传输层3)传输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报文,然后传输到网络层4)网络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报头,构成了分组,然后传输到数据链路层5)数据链路层接收后,加上本层的控制信息,构成了帧,然后传输到物理层6)物理层接收后,以透明比特流的形式通过传输介质传输出去6.试说明报头在网络数据传输中的作用报头包含了控制信息,例如序列号,使得该层以下即使没有维护顺序关系,目标机器的对应层也仍然可以按照正确的顺序递交信息,在有的层上,头部还可以包含信息大小、时间和其他控制字段7.试比较面向连接服务和无连接服务的异同点相同点:1)两者对实现服务的协议的复杂性与传输的可靠性有很大的影响2)在网络数据传输的各层都会涉及这两者的问题不同点:1)面向连接服务的数据传输过程必须经过连接建立、连接维护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而无连接服务不需要2)面向连接服务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各分组不需要携带目的结点的地址,而无连接服务要携带完整的目的结点的地址3)面向连接服务传输的收发数据顺序不变,传输可靠性好,但通信效率不高,而无连接服务目的结点接受数据分组可能乱序、重复与丢失的现象,传输可靠性不好,但通信效率较高9.请比较OSI参考模型与TCP/IP参考模型的异同点相同点:1)都是分层的2)在同层确定协议栈的概念3)以传输层为分界,其上层都是传输服务的用户不同点:1)在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TCP/IP未做规定2)OSI先有分层模型后有协议规范,不偏向任何特定协议,具有通用性,TCP/IP先有协议后有模型,对非TCP/IP网络并不适用3)在通信上,OSI非常重视连接通信,而TCP/IP一开始就重视数据报通信4)在网络互联上,OSI提出以标准的公用数据网为主干网,而TCP/IP专门建立了互联网协议IP,用于各种异构网的互联第三章作业参考答案2.通过比较说明双绞线、同轴电缆与光缆3种常用传输介质的特点。
*因特网的主要组成:通信线路,路由器,服务器与客户机,信息资源。
*从网络设计者的角度考虑,因特网是一种计算机互联网。
*SNMP是最常用的网络管理协议,它位于TCP/IP参考模型的应用层。
*IP协议服务特性:不可靠的数据投递服务,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尽最大努力投递服务。
*域名解析有两种:递归解析和反复解析。
*IP数据报穿越因特网过程中有可能被分片。
在IP数据报分片以后,通常目的主机负责IP数据报的重组。
*在路由器中,有一些路由表象是由路由器相互发送路由信息自动形成的,这些路由表项被称为动态路由表项。
*路由器是构成因特网的关键设备。
按照OSI参考模型,它工作于网络层。
*UDP可以为其用户提供不可靠的、面向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在文件传输服务中,将文件从服务器传到客户机成为下载文件。
*由于在多媒体网络应用中需要同时传输语音、数字……,因此要求网络传输提供高速度与低延时的服务。
*传输延迟是涉及卫星数据通信系统时需要注意的一个重要参数。
两个地面结点通过卫星转发信号的传输延迟典型值一般取为540ms.*在多媒体信号传输过程中,如果图像与语音没有同步,人物说话的口型与声音就不会温和,观众会感觉很不舒服。
这种音频与视频流之间的相关叫做唇同步。
*网络管理功能: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安全管理。
*网络故障管理的步骤一般为发现故障、判断故障症状、隔离故障、修复故障、记录故障的检修过程及其结果。
*公钥加密算法可用于数据完整性、数据保密性、发送者不可否认和发送者认证。
*公钥密码体制有两种基本的模型,一种是加密模型;另一种是认证模型。
*数字证书要求使用可信的第三方,即证书权威机构,它负责注册证书、分发证书。
*从理论上说,如果知道了加密算法,则采用蛮力攻击方法肯定能够解密出明文。
*为了保障网络安全,防止外部网对内部网的侵犯,一般需要在内部网和外部公关网之间设置防火墙。
*常用的防火墙可以分为:数据包过率和应用网关两大类。
长沙理工大学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
数据传输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 MATLAB 实现及性能分析
123
院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 专 业 通信工程 级 学 号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_ 课程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201 课程设计成绩评定 学 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 专 业 通信工程 班 级 _________________ 学 号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__ 课程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 完成日期 ___________
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评价 评分项目 优 良 中 及格 不及格 课程设计中的创造性成果 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 课程设计完成情况 课程设计动手能力 文字表达 学习态度 规范要求 课程设计论文的质量
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定意见
综合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2017 年1月15日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 数字传输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MATLA实现及性能分析
主要内容: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仿真通信加密系统。 对输入随机数字信号与 m 序列异或运算以实现信号加密,送入含噪信道,在接收端与相同序列再进行 异或运算以解密,改变信道误码率大小,测试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误 码率,分析该种加密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要求: (1) 本设计开发平台为 MATLAB中的Simulink。 (2) 模型设计应该符合工程实际,模块参数设置必须与原理相符合。 (3) 处理结果和分析结论应该一致,而且应符合理论。 (4) 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并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 应当提交的文件: (1)课程设计学年论文。 (2)课程设计附件(主要是模型文件和源程序)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通信工程专业 课程名称通信原理课程设计 学生姓名 时间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18〜20周
指导老师 曹敦 数据传输误码率的MATLAB^现性能分析 学生姓名:席广然 指导老师:曹敦 摘 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运用 MATLAB!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进行数据传输 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仿真。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先根据9级m序列发生器的结构,从Simulink 工具箱中找所需元件,送入含噪信道,改变信道误码率大小,测试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 误码率大小,其中可以通过不断的修改优化得到需要信号,最后通过对输出波形的分析得 出仿真是否成功。
关键词Simulink;数据系统;m序列;误码率 1引言
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运用 MATLAB软件,在Simulink平台下建立仿真模型。实现数据 传输系统的的误码率计算的过程,通过比较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产生的误码率大小, 分析比较,改变参数设置,观察波形变化及误码率大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1.1课程设计的目的 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骨干的专业课,是通信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掌握通信原理课程的知识可使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专业基础,可提高处理通信系统问题能 力和素质。由于通信工程专业理论深、实践性强,做好课程设计,对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知 识、提高其基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本次的课程设计研究的是数据传输的误码率,通过改变噪声方差的大小,测试发送信 号与接收信号的误码率大小,用来理解实际生活的数据传输之间误码率大小的决定条件, 从而在实际中尽量减少误码率的大小。 1.2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
本次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1) 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程设计掌握通信中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能够分析简单通信系统 的性能。 (2) 使学生掌握通信电路的设计方法,能够进行设计简单的通信电路系统。 (3) 了解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4) 与运用学过的MATLAB基本知识,熟悉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 的使用 课程设计中必须遵循下列要求: (1)9级m序列发生器,送入含噪信道,改变信道误码率大小,测试接收信号与发送 信号之间的误码率,分析该种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2)要求编写课程设计论文,正确阐述和分析设计和实验结果。
1.3设计平台 Simulink是MAT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 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 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 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 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 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 Simulink。 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 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 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 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 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 样时间或两种混合的采样时间进行建模,它也支持多速率系统,也就是系统中的不同部分 具有不同的采样速率。为了创建动态系统模型, Simulink提供了一个建立模型方块图的图 形用户接口 (GUI),这个创建过程只需单击和拖动鼠标操作就能完成,它提供了一种更快 捷、直接明了的方式,而且用户可以立即看到系统的仿真结果。 Simulik是MATLAB软件的扩展,它与MATLAB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与用户交互 接口是基于Windows的模型化图形输入,其结果是使得用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系统 模型的构建,而非语言的编程上。 所谓模型化图形输入是指Simulik提供了一些按功能分类的基本的系统模块,用户只 需要知道这些模块的输入输出及模块的功能,而不必考察模块内部是如何实现的,通过对 这些基本模块的调用,再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所需要的系统模型,进而进行仿真与 分析。 2设计原理
2.1 Simulink工作环境 (1)模型库 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simulink并回车,就可进入Simulink模型库
单击工具栏上的 Simulik模块库按功能进行分为以下8类子库:Continuous(连续模块)Discrete (离散模块) Function&Tables (函数和平台模块)Math (数学模块)Nonlinear (非线性模块) Signals&Systems(信号和系统模块)Sinks (接收器模块)Sources (输入源模块)用户可以 根据需要混合使用歌库中的模块来组合系统,也可以封装自己的模块,自定义模块库、从 而实现全图形化仿真。 Simulink模型库中的仿真模块组织成三级树结构Simulink子模型库中包含了 Continous、Discontinus等下一级模型库Continous模型库中又包含了若干模块,可直接加 入仿真模型。
按钮也可进入 图 2.1-1 Simulink 工具箱 (2)设计仿真模型 在MATLAB子窗口或Simulink模型库的菜单栏依次选择 “File ” | “New | ,“即odel”
可生成空白仿真模型窗口
图2.1-2新建仿真模型窗口 (3) 运行仿真 两种方式分别是菜单方式和命令行方式,菜单方式:在菜单栏中依次选择
| "Start"或在工具栏上单击 。命令行方式:输入 “ sim启动仿真进程 比较这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菜单方式的优点在于交互性,通过设置示波器或显示模 块即可在仿真
"Simulatio n" 过程中观察输出信号。命令行方式启动模型后,不能观察仿真进程,但仍可 通过显示模块观察输出,适用于批处理方式。
2.2 m序列产生器 (1)m序列产生器的结构 m序列是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 m序列是带线性反馈的移位寄存 器产生的。 由n级串联的移位寄存器和反馈逻辑线路可组成动态移位寄存器,如果反馈逻辑 电路只由模2和构成,则称为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带线性反馈逻辑的移位寄存器设 定初始状态后,在时钟触发下,每次移位后各级寄存器会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级寄 存器的输出,随着时钟节拍的推移都会产生一个序列,该序列称为移位寄存器序列。 n级线性移位寄存器如图所示:
图2.2 n级线性移位寄存器 (2) m序列产生器的性质 ①均衡性:在m序列中一个周期内“1”的数目比“ 0”的数目多1,这表明, 序列平均值很
小。 (②m序列和其移位后的序列逐位模 2相加,所得的序列还是 m序列,只是相移 不同而已。
③m序列发生器中移位寄存器的各种状态,除全 0状态外,其他状态只在 m序
列中出现1次。 ③m序列发生器中,并不是任何抽头组合都能产生 m序列。
③m序列具有良好的自相关特性,其自相关系数:当j等于0时,p(j)=1;当j 不等于0时,
p(j)=1/N,从m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可以看出 m序列是一个狭义 伪随机码。
2.3 误码率测量 在数字通信中误码率是一项主要的质量指标。在实际测量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 时,一般来说,测量结果与信源送出信号的统计特性有关。通常认为二进制信号中 “ 0”和“1”是以等概率随机出现的。所以测量误码率时最理想的信源是随机序列 发生器,在实际通信中一般都是单程传输信息的,在测量单程数字通信的误码率时, 就不能用随机序列,而是用性能相近的伪随机序列代替它,如下图所示:
图2.3单程测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