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在宋词英译中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1.94 KB
- 文档页数:1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译英翻译中的应用——以朱自清《背影》的英译为例唐军;王燕【摘要】依据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运作过程,评估和分析张培基对朱自清《背影》的英译,进行可以丰富、补充对这一模式认识的实证研究,并对译文质量作出评价。
通过分析和评估,认为《背影》的英译是显性翻译,包含了少量的显性和隐性错误,这些错误不影响文本的主要功能。
总体来说,原文和译文相符程度高,译文的质量很高。
%Based on the theory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TQA) model" of Juliane House and its procedure of operation,this paper applies this process in th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 of Zhang Peiji's translation of "The Sight of Father's Back" by Zhu Ziqing.This application can supplement the demonstration of this model.Through the analysis and assessment,it is pointed that the translation of Zhang Peiji is overt translation with a few overt and covert inappropriateness which have no influence on the entire function of this text.As a whole,the translation corresponds to the source text to a great extent so that the quality of this translation is very high.【期刊名称】《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1(025)006【总页数】7页(P129-135)【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模式运作过程;分析;评估【作者】唐军;王燕【作者单位】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230009;合肥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合肥230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315.9翻译理论研究在20世纪后期突飞猛进,成果斐然。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下人物语言英译比较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将人物语言英译分为五个层次,分别是A、B、C、D和E。
在进行翻译质量评估时,需要根据以下指标来比较英译和中文原文之间的准确度和流畅度。
首先是准确度。
准确度是指英译是否能准确地表达中文原文的意思。
在评估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词汇的准确度。
英译是否能正确地选择合适的词汇来表达中文原文的意思。
其次是语法的准确度。
英译是否能正确地运用英语的语法规则。
再次是结构的准确度。
英译是否能正确地呈现中文原文的句子结构和段落结构。
最后是逻辑的准确度。
英译是否能正确地传达中文原文的逻辑关系和思维方式。
其次是流畅度。
流畅度是指英译是否能以自然而流畅的方式表达中文原文的意思。
在评估期间,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句子的流畅度。
英译是否能以一种流畅的方式组织句子。
其次是篇章的流畅度。
英译是否能以一种流畅的方式组织篇章。
再次是语言的流畅度。
英译是否能以一种流畅的方式运用英语的语言特点。
层次A的英译是最好的,它准确地传达了中文原文的意思,同时以自然而流畅的方式表达了人物的语言。
层次B的英译在准确度上稍有不足,可能存在一些词汇选择不准确、语法错误或句子结构紊乱的问题,但仍然能较好地传达中文原文的意思,并以较为流畅的方式表达人物的语言。
层次C的英译在准确度和流畅度上都有一定的问题,可能存在较多的词汇选择错误、语法错误、句子结构混乱以及篇章组织不当等问题。
层次D和E的英译在准确度和流畅度上都表现不佳,可能存在严重的词汇选择错误、语法错误、句子结构混乱以及篇章组织不当等问题,使得它们难以准确地传达中文原文的意思,并且流畅度非常低。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意准确地理解中文原文的意思,并选用合适的词汇、语法和结构来进行翻译。
还需要注意英语的特点和习惯用法,以确保英译能以流畅的方式表达中文原文的意思。
还需要对翻译进行反复修改和校对,以尽可能提高翻译质量。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可以用来比较人物语言英译的准确度和流畅度,从而评估翻译的质量,并提出改进建议。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下的《背影》英译本翻译质量评估唐文鑫
【期刊名称】《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6(033)006
【摘要】豪斯认为翻译质量评估的关键是对翻译本质的认识,即从原语向目的语转换时要保持语义、语用及语篇“意义”的不变.根据豪斯的评估模式分析,《背影》张培基英译本是显性翻译,含有少量的显性错误和隐性错误,这些错误文本的主要功能影响很小.总体来说,原文和译文相符程度高,译文的质量高.
【总页数】3页(P70-72)
【作者】唐文鑫
【作者单位】南京工业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江苏南京2118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9
【相关文献】
1.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译英翻译中的应用——以朱自清《背影》的英译为例[J], 唐军;王燕
2.基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背影》英译本研究 [J], 方雯娟;韩江洪
3.从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看汉英翻译——以《梦》的英译本为例 [J], 曲茹茹
4.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与诗歌翻译质量评估——以《游子吟》的两个英译本为例[J], 向芳
5.从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看汉英翻译——以《梦》的英译本为例 [J], 曲茹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豪斯翻译评估模式的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诊断研究摘要:本研究旨在使用豪斯翻译评估模式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翻译部分进行诊断研究,探讨学生在翻译过程中的表现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翻译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发现学生在翻译中存在词汇选择不当、语法结构错误、句子结构混乱等问题。
建议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培训,提高学生的翻译水平,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豪斯翻译评估模式;大学英语四级;翻译诊断;翻译能力培训引言一、豪斯翻译评估模式简介豪斯翻译评估模式(House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是由尼尔斯·豪斯(Niels House)提出的,是翻译教学和研究中广泛使用的一种翻译评估模式。
该模式将翻译质量评估分为两个层面:形式质量和内容质量。
形式质量主要包括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得体性和流畅性,而内容质量主要包括对原文的理解和转换、译文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使用豪斯翻译评估模式进行翻译评价,能够全面地了解翻译的优劣,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二、研究设计与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际翻译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中的翻译部分进行诊断研究。
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大学生的翻译能力和翻译学习情况的问卷,并邀请了100名大学生进行填写。
我们收集了这些学生在英语四级考试中的翻译作文,进行了实际案例分析。
通过问卷调查,我们可以大致了解学生的翻译水平和学习情况;而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可以具体地观察学生在翻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际案例分析,我们发现学生在翻译中存在词汇选择不当、语法结构错误、句子结构混乱等问题。
具体来看,学生在翻译中经常出现以下问题:一是词汇选择不当,很多学生面对一些生僻词或者短语时,常常选择了不恰当的词汇,导致了翻译的不准确性;二是语法结构错误,学生们在翻译中常常出现了句子成分不对称、时态错误等问题,导致了句子的表达不清晰;三是句子结构混乱,学生们在翻译时没有很好地掌握原文的句子结构,导致了翻译的不连贯性。
《故乡》两个英译本评估:豪斯模式
随着翻译市场的繁荣发展,一本书经常会出现不止一种的翻译版本。
如何甄别这些译本质量的高低,成为越来越多的人思考的问题。
读者们呼吁通过一种公认的模式对译本质量做出客观的评判,这就使得翻译质量评估更具实用意义。
翻译质量评估研究不仅在理论上进一步完善译学理论体系,在实践上也有利于提高翻译质量,规范翻译市场。
在翻译质量评估领域中,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具有不可忽视的贡献。
本研究试从鲁迅短篇小说《故乡》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索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译英当中的可行性、可信性。
首先,本文较为系统地梳理中西翻译评估的发展演变和基本细节。
其次,介绍了豪斯初始模式和修正模式关注的意义、对等和功能等核心概念,分析豪斯模式的理论依据和评估步骤并指出其优点与不足。
再次,运用修正模式从词汇、句法和篇章手段这三个方面对鲁迅短篇小说《故乡》的两个英译本进行比较分析。
最后,得出相对客观的翻译质量评述。
本文从运用豪斯模式对《故乡》两个英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中得出,豪斯模式对汉译英翻译的质量评估具有可操作性、有效性并明确翻译质量评估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读书报告——彭仙一简介在翻译理论建设的过程中,翻译批评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其在借助于翻译理论对译作进行分析的同时,又会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翻译批评即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其中翻译质量评估(即翻译评价)是高度客观化的翻译批评形式,对其的研究,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但总观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西方翻译史,并没有出现完整而系统的质量评估理论,只是零碎的出现在一些翻译家译作的序言,或是附带在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标准的阐释中70年代之后,翻译质量评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是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
朱莉安•豪斯研究广泛,著述颇丰,迄今为止出版了17部专著,130多篇论文, 涵盖的领域包括对比语用学、翻译理论、话语分析等等。
此外,她还是The Translator、Applied等国际学术期刊的编委成员和德国翻译研究会的创办会员。
从其著述来看,她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翻译理论的贡献巨大。
二豪斯模式的核心概念翻译质量评估的关键在于翻译标准的确立,在于对翻译本质的认识。
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
而这里的意义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 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
因此,判断译文质量就要看译文与原文在这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上对等的程度。
豪斯模式涉及的核心概念即:“意义”、“对等”和“功能”。
1意义豪斯认为意义包含语义、语用和语篇三个方面。
语义意义指的是语言符号与它们在现实世界或人们想象的世界中所指的关系;语用意义是连接语言单位和特定环境下语言使用者之间的关系;语篇意义组成文本的构成方式。
不过,由于语言的语篇意义是一种对于语言内部的、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基本的组织意义, (Halliday,1994; 33-36)其作用是辅助前两类意义的实现,可以说是一种言内意义,又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语言的三种元功能,语义意义和语用意义与元功能中的概念意义和人际意义相对应,所以House认为译文质量优劣评判取决于目标文本、语篇的概念、人际意义与原文的概念、人际意义是否对等。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翻译竞赛作品评估中的应用研究
翻译大赛在我国翻译事业的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每年众多的翻译大赛为我国翻译事业的进步挖掘和输送了大批的翻译人才。
在这些翻译比赛中,最权威的当属“韩素音青年翻译奖”。
此奖项在韩素音女士的资助下创立,并延续至今,截止2014年已经成功举办二十五届,是中国翻译界规模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比赛。
朱莉安·豪斯是德国翻译界知名学者,她所著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1977)以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的评估-修订的模式》(1997)在翻译质量评估研究领域引起极大反响。
国内外学者纷纷对该模式进行应用性研究,也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果。
翻译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翻译的目的能否有效实现。
所以应用此理论对大赛参考译文的评估进行深入研究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方面,可以实现对该理论的可行性检验;另一方面,也是对大赛所提供的参考译文的一次检验。
本研究利用豪斯质量评估理论,对从大赛中选取的中英文原文以及译文文本进行情景层面、语篇层面和文本功能的详细理论分析,得出译文质量评估报告。
研究发现豪斯质量评估确实拥有系统而科学的理论支撑,全面而详细的操作步骤以及对文化和语言差别的必要关照。
但同时也有一些缺点,比如参数设置有所重叠,以及操作繁琐导致难以,被广泛应用等。
此外,本次研究还为翻译教学提出了可参考的建议。
作者希望通过本研究使更多人关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研究,以及翻译比赛作品质量的评估研究,以推动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基于豪斯模式的汉英翻译质量评估分析——以张培基《背影》英译本为例作者:仲方方来源:《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0期仲方方(淮阴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江苏淮安 223300)摘要:为了验证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信度和效度,从语场、语旨、语式、体裁4个层面对《背影》英译本的质量展开评估,统计译文与原文的“不匹配”数目,数目越多,质量越差。
评估结果证明,豪斯模式在汉英翻译质量评估中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可信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豪斯评估模式;质量评估;《背影》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216-03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研究的一个重要分支,直到上世纪70年代,才被当作一个独立范畴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
其中,德国著名翻译学家、语言学家朱莉安·豪斯依据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等理论提出的质量评估模式为译学的发展提供了崭新的视角。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包括1977年的初始模式和1997年的修正模式。
初始模式采用“情景—功能”文本分析法来比较译文与原文,评估译文质量。
主要参数分为语言使用者和语言使用两大层面,前者包括地域、社会阶层、所处时代;后者则包括语言媒介、参与程度、社会角色关系、社会态度和领域。
评估取决于原文和译文在这8个维度的匹配度,匹配度越高,翻译质量就越高。
随着翻译学的发展,1997年豪斯在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基础上将其原有模式修正如下:该模式采用了经典的韩礼德语域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
如图所示,豪斯在修正模式中新增了“体裁”这一参数。
相对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语域而言,体裁是对文本的深层阐释。
语域只涵盖文本和微观语境的关系,而体裁则将文本和宏观语境联系起来。
基于以上维度,评估者分析原文和译文的文本特征,展示具体文本功能,进而做出质量评估。
修正后的豪斯模式既包括语域分析,也包括语篇上的系统比较,是相对科学、系统、有效的评估模式。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新模式视角下的《劳埃德2017年报》(节选)
汉译实践报告
本次翻译实践项目源文本出自劳埃德银行集团2017年度报告,笔者选取了
该年报中的《董事长致辞》以及《振兴英国》部分进行英译汉翻译实践。
此类文本通常采用隐性翻译策略,不保留源语文化特质,在翻译时对译文进行文化过滤。
由于中英文年报风格有所不同,中文年报通常会以企业为核心,用四字词语、成语以彰显企业强大可靠的形象;行文略显夸张以达到宣传企业的目的;语言官方、正式。
英文年报中则是以股东、客户为中心;内容简明、逻辑性强、行文紧凑且叙述客观。
因此,要做到隐性翻译并非易事。
译后,笔者借助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新模式,对译文从语场、语旨和语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对适用翻译技巧进行了总结。
在语场方面,笔者主要采取了术语的非专业化处理、调整语态和减少子句连接的方法;在语旨方面,笔者主要采取了变换人称、增译的方法;在语式方面,笔者主要采取了变换主语、拆分和代词指明的方法。
除了少量可归入文化过滤现象的错配外,译文基本与原文匹配。
笔者希望通过此次翻译实践提升自身的翻译水平,并为企业年报类的翻译实践总结出有效的翻译技巧,同时笔者也希望本文能对日后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新模式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豪斯模式下Runaway汉译的翻译质量评估翻译对于语种不同的国家之间进行信息传播、文化交流和语际沟通起着重要作用,但并非所有翻译都能胜任这种媒介角色。
评估翻译质量既可以对译文进行评定和筛选,也可以规范翻译行为,提高翻译质量。
对翻译质量评估的研究,能够拓宽和丰富翻译研究领域,是完善译学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许多翻译家和相关学者曾尝试提出不同的准则和模式用以指导翻译质量评估,但总体而言,大多是经验式总结,缺少理论支撑和具体操作方法,还有一些过于复杂,在实际应用中难以操作,因而翻译质量评估时有缺乏系统性和客观性的现象。
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被公认为是翻译质量评估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该模式以系统功能语言学和语用学理论为基础,经过初始模式和修正模式的发展,成为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估模式,但其本身也存在着参数设置过多且部分重合、忽略译者因素等不足。
本文借鉴评价理论,对豪斯模式中语旨层面参数进行了合并、调整,并增加“态度”参数以考察译者对译文的影响;并将该修正模式用于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丽斯·门罗的短篇小说Runaway汉译本《逃离》的翻译质量评估。
通过将原文与译文在语域(包括语场、语旨和语式)、体裁和文本功能层面进行分析和对比,依据两者的匹配度,判断译文质量。
经评估,译文虽与原文在语域层面有不匹配之处,但多数是由英汉差异以及译者选择所致,总体来说,译文保持了原文的功能与风格,翻译质量较高。
鉴于目前对豪斯模式的研究主要在理论方面,本文总结了豪斯模式在实际运用中的障碍,希望能对以后的发展和改进有所启示,并呼吁将该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更多地运用于实践,在评估不同类型文本的过程中调整和完善参数设置,使其更易于操作并能够得到更多的应用。
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研究作者:吕菲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3期在翻译理论建设的过程中,翻译批评始终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其在借助于翻译理论对译作进行分析的同时,又会丰富和发展翻译理论,对翻译实践也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翻译批评即是“依照一定的翻译标准,采用某种论证方法,对一部译作进行分析、评论、评价,或通过比较一部作品的不同译本对翻译中的某种现象做出评论。
”其中翻译质量评估(即翻译评价)是“高度客观化的翻译批评形式”,对其的研究,对翻译学的发展有着理论和实践意义。
但总观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西方翻译史,并没有出现完整而系统的质量评估理论,只是零碎的出现在一些翻译家译作的序言,或是附带在翻译理论家对翻译标准的阐释中。
70年代之后,翻译质量评估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是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在其《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评估——修订的模式》中提出。
本文试对这一模式进行系统的描述,并指出其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模式简述翻译评估的有效性取决于对翻译质量的定义。
对翻译质量的正确认识,才能做出科学的评估。
所以首先要依据一定的翻译理论。
不同的理论会导致不同的翻译质量定义,因而也会产生不同的评估方法。
要评估译文的质量,首先必须弄清什么是翻译。
正如卡特福德指出“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就在于寻找等值成分,翻译理论的中心任务就是确立等值成分的性质和条件。
”翻译的本质是对等,但究竟等值的是什么。
豪斯认为:对等并不是形式、句法和词汇上的相似,而功能和语用对等。
豪斯认为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
这里的意义包括三个方面:语义、语用和语篇意义。
基于此,豪斯定义翻译就是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原语文本。
对译文质量的判断,就是要看译文是否在这三种意义上与原文对等。
同时,豪斯认为要实现文本的对等,译文文本应该有一个功能和原文文本的对等。
2018年45期总第433期ENGLISH ON CAMPUS浅谈朱莉安·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应用文/谢江维【摘要】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A Model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和《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修订版本》(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 Model Revisited)为国际翻译批评界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体系。
本文以朱莉安·豪斯(Juliane House)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理论指导,阐述了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在英语翻译中的应用,重点从语义、语用和语篇层面三个层面对原文和译文举例进行对比分析,最后得出评价结果。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应用【Abstract】The book A Model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nd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 Model Revisited of Juliane House provide a complete set of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system for international translation critics. Based theoretically on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evaluation model of Juliane House,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in English translation. The original and the translation text were analyzed on the semantic、pragmatic and textual level to get the assessment result.【Key words】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model; Application【作者简介】谢江维(1992-),女,汉族,四川开江人,四川文理学院党委办公室,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大学英语教学。
对朱莉安·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评估作者:吉奕卫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8期【摘要】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研究的次级学科,但缺乏足够的学术研究。
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为翻译质量的判定提供了系统可行的框架。
但在汉英翻译领域,该模式存在缺陷。
作者通过《诗经·采薇》的汉英翻译对该模式进行检视,并试图为其扩充一个适合评判汉英翻译质量的维度。
【关键词】翻译质量评估;豪斯模式;汉英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8-0199-03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研究的次级学科,但相比翻译理论及翻译史,该领域缺乏足够的学术关注与学术论著。
以往翻译质量的评判标准较主观,如“信达雅”。
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较难对翻译质量做出系统、客观的评判。
随着翻译研究的发展,学者们发展出多种不同的翻译质量评估方法,其中德国学者朱莉安·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尤其值得研究。
在其专著《翻译质量评估模式》(A Model for 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House, 1981)与《翻译质量评估——修订的模式》(Translation Quality Assessment: a Model Revisited)(House, 1997)中,豪斯为翻译质量的评估提供了系统的评判标准及方法。
一、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一)豪斯模式述介要评判翻译质量,首先要明确翻译的本质。
卡特福德(1965)指出“翻译实践的中心问题就在于寻找等值成分”。
豪斯(1997)指出翻译的实质在于“意义”在从一种语言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保持不变,定义翻译就是用语义和语用对等的译语文本代替原语文本。
因此,豪斯认为翻译质量的评判即检视以下八个语境维度匹配与否:所处地域、社会阶层、所处时代、语言媒介、介入程度、社会职能、社会态度及话题范畴。
原译文在此八个维度上越匹配,翻译质量越高。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下人物语言英译比较在国际交流中,语言的传递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文学翻译中,人物语言的准确传达也是翻译质量的重中之重。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是一种被广泛应用的评估翻译质量的方法,下面将利用这种模式来评估几篇人物语言的英译。
1.《红楼梦》中贾母的语言中文原文:“那是因为你们爷儿们出去丢了大名,白叟自然没脸出去了。
”2.《活着》中福贵的语言中文原文:“汉子嘛,能吃苦就是好汉,不吃苦的人,不是没出息,就是不肯吃苦罢了。
”英文翻译:“A man who can endure hardships is a good man. Those who can’t endure hardships are either useless or unwilling to endure hardships.”评估:该翻译在翻译“汉子嘛”时使用了“A man”,符合福贵的性别特征。
在翻译“能吃苦就是好汉”时,使用了“endure hardships is a good man”,传达了福贵认为吃苦是好汉的特征,符合原文的意思。
而在翻译“不是没出息,就是不肯吃苦罢了”时,使用了“are either useless or unwilling to endure hardships”,传达出福贵的态度,翻译得较好。
3.《白夜行》中赤根的语言中文原文:“一个人到最后,就连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到头来都是故意蒙蔽自己。
”评估:该翻译在翻译“到头来都是故意蒙蔽自己”时,使用了“purposely blinds himself”,表达出了赤根的态度,并且使用了“himself”这样的第一人称,符合原文的语气。
但整段翻译存在一些小问题。
首先,翻译中缺失了“一个人”这一拼音dezhong,使得赤根的语言在英译中的重点没有得到很好地传达;其次,在翻译“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时,使用了“does not know what he wants”,而原文涵盖了一个更大的范围,包括了人生选择的方向等,因此翻译得分较低。
系统功能语言学与翻译质量评估模式朱莉安·豪斯提出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为理论依据,建基于原文与译文的比较分析,研究意义重大。
本文首先介绍了该模式的理论基础、构建和评估标准等,并对其进行简评。
标签:翻译质量评估系统功能语言学朱莉安·豪斯社会之所以称为社会,是因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
语言,作为人与人之间交流的主要工具,自然不可避免地承担着一定的功能。
由于全球化这样一个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产生了不同语言的各国之间交流的需要,有了需求便会形成市场,在此潮流的推动下,大量人员开始学习外语,从事外语翻译工作。
任何事物都有优差之别,翻译也不例外。
于是,如何对翻译进行质量评估成为了翻译界研究的核心问题,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并没有出现完整而系统的翻译质量评估理论。
70年代之后,翻译质量评估才被当作一个独立的范畴来研究(蒋甜、李鲁,2008)。
开创者便是朱莉安·豪斯,在其著作《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修订本《翻译质量评估——修订的模式》中,第一个提出完整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
一、系统功能语法视角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对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的研究,在国内有屠国元、王飞虹(2003),司显柱(2005)等学者,他们对该模式进行介绍,并著文评述。
人们使用语言要交际什么,在功能语言学看来,它是一个关于语言概念功能的问题,而所谓语言的概念功能是指人们对世界(包括内心世界)的经验(司显柱,2005a)。
语言交际的意图是什么,为什么交际者要谈论上述内容?交际双方处于何种关系,在功能语言学中,这种反应交际者之间角色关系和对所谈命题价值判断的内容被归纳为语言的人际功能。
另一方面,人们使用的实际存在形式是语篇,而语篇表现在书面的形式,就是文本。
简而言之,语言的语篇功能可以理解为对语言内容的组织和配置。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是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的三种元功能。
而这三种元功能是将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而言的,这三种功能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
豪斯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在宋词英译中的应用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因其完整的参数设置、固定的评估步骤和灵活的评价策略而受到高度评价。
然而,笔者发现该模式的应用范围却不包含诗歌。
关于该模式对诗歌翻译质量评估的适用性和可靠性仍然不太明晰。
虽然豪斯坚称该模式对诗歌同样有效,却没有给出足够的实例证明。
目前国内对于该模式在汉英翻译中的运用研究还不够深入;相关的实证研究特别是诗词翻译的实证研究还有待加强。
为此,本文将运用这一模式来评估《雨霖铃》英译,以期探得该模式在宋词英译质量评估中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本文首先介绍了豪斯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及其相关的理论背景研究。
其次,按照宏观微观、定性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对豪斯的模式进行了再修正和完善,力争在评估中做到主客观的有机统一。
然后,作者运用该模式对许渊冲的译文进行评估和分析。
结果表明,该模式对宋词英译的评估基本上是可靠实用的。
在评估中,笔者发现译者的翻译过程和翻译选择会一定程度上反映在语场、语旨和语式等层面上。
这对于理解译者的翻译过程和提高翻译能力有着一定的帮助。
从大的方面讲,这对于翻译产品质量控制,规范我国翻译市场和促进翻译批评的发展都有着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