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习题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915.00 KB
- 文档页数:3
有机化学第十一章答案【篇一:有机化学第5版习题答案11-12章(李景宁主编)】>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醛、酮。
h3h3ch2cho(1)ch3ch2ch(ch3)2 (3)h2-甲基-3-戊酮e-4-己烯醛h3c-ccch3h(4)h33(5)ohz-3-甲基-2-庚烯-5-炔- 4-酮 3-甲氧基-4-羟基苯甲醛o(10)螺[4,5]癸-8-酮3、将下列各组化合物按羰基活性排序。
(1)a、ch3ch2cho b、phcho c、cl3cchoc>a>boooo(2)a、d>c>b>ab、c、 d、3(3)a、ob、c、oc>b>a5、下列羰基化合物都存在酮-烯醇式互变异构体,请按烯醇式含量大小排列。
ooo(1)ch32ch3oo(2) ch323o(3)ch32co2c2h5(4) ch33coch3(5)ch32h5coch3(4)>(5)>(2)>(3)>(1)6、完成下列反应式(对于有两种产物的请标明主、次产物) cho+h2nchn(亲核加成)(1)(2)hcch+ 2ch2oo+nh2ohhoh2cccch2oh(亲核加成)noh(4)o(亲核加成)cn-h3cocoohoh(5)(8)+och3h3co-(亲核加成,后水解)(迈克尔加成,后羟醛缩合)p381ooo+(9)cho- (迈克尔加成,后羟醛缩合)ch32br(10)ohochchohbrh2coch2h3c2 (与醇加成,生成缩醛)+h2(11)ch33 (见p351)(17)phcho + hcho - phch2oh + hcoo-(歧化反应)o+ ch3co3(18)或用浓硝酸作氧化剂(p356)hoocch2ch2ch2ch2cooh7、鉴别下列化合物。
ooh(3)a、ch3ch2chob、ch33c、ch33d、ch3ch2cl答:1、取上述化合物少量,分别加入naoi,能发生碘仿反应,生成黄色沉淀的是b、c,不发生反应的是a、d;2、在a、d两种化合物中分别加入cuso4的酒石酸钠溶液(斐林试剂),产生红色沉淀的是a,不反应的是d;3、在b、c中分别加入无水氯化锌和浓盐酸的混合液(卢卡试剂),静置后产生沉淀的是c,不反应的是b。
有机化学第⼗⼀章答案教材习题答案1.略。
2.(1)(2S,3S )-2,3-⼆氯丁⼆酸(2)(S )-2-氨基-3-(3,4-⼆羟基苯基)丙酸(3)(2Z,4E )-5-甲基-4-异丙基-6-羟基-2,4-⼰⼆烯酸(4)(R )-2-⼄烯基⼰酸或(R )-2-丁基-3-丁烯酸(5)2-(4-异丁基苯基)丙酸(6)(R )-2-氨基-3巯基丙酸(7)3-氧代五醛酸(8)3,4-⼆甲基⼰⼆酸(9)对苯甲酰基苯⼄酸 3.(1)(2)(3)HOCOOHCOOHHO CH 3Ph HCOOH(4)(5)(6)COOHH OPh C 2H 5 C 2H 5COOCHC 2H 5CH 3H 3CClHCH H(7)(8)COOHCH 3O 2NCOOH Br HH 3CPh OH4.(1)往⾟酸,⼰醛,1-溴丁烷加饱和碳酸氢钠得⽔层和有机层。
⽔层⽤酸酸化得⾟酸;有机层⽤饱和硫酸氢那处理过滤得沉淀并酸化得⼰醛,液相分液得1-溴丁烷。
(2)往苯甲酸,对甲酚,苯甲醚加饱和碳酸氢钠得⽔层和有机层。
⽔层⽤酸酸化得苯甲酸;有机层⽤氢氧化钠处理得有机层含苯甲醚,⽔相⽤酸酸化的对甲酚。
5.(1)D>B>E>D>C (2)C>D>B>A 6.(1)因为羧酸分⼦间以两个氢键缔合成⼆聚体,且羧酸可以与两分⼦⽔形成氢键故羧酸的熔点⾼、溶解度⼤。
(2)因为邻氯苯甲酸的酸性强于甲酸,⽽苯甲酸的酸性⽐甲酸酸性弱。
(3)在反应体系中加⼊少量与羧酸相应的酰氯即可,因为羧酸的ɑ-氯代是通过相应的酰氯来完成的。
加⼊红磷或三卤化磷的⽬的也是为了将羧酸转变成相应的酰卤。
7.(1)A>B>E>D>C (2)C>D.B>A 8.(1)(2)(3)(4)COOHOOOH OOH 3C CNOHOOH OHO(5)(6)(7)COOHCOOHPh OO PhOO(8)(9)(10)(11)COO OHOCOOH BrOO(12)O Cl9.(1)(2)(3)OO OPh PhOOOO(4)(5)(6)OOOOO10.(1)分别往⼄醇、⼄醛和⼄酸中加饱和碳酸氢钠,有⼆氧化碳⽓体产⽣的是⼄酸,⽆⼆氧化碳⽓体产⽣的是⼄醇和⼄醛;再分别往⼄醇和⼄醛中加2,4-⼆硝基苯肼,有黄⾊沉淀的是⼄醛,⽆现象的是⼄醇。
第十一章酚和醌一、用系统命名法命名下列化合物:1.NO2 OHCH3OH2.3.OHCH3CH34.O2NOHNO5.OHOCH36.C2H5CH3OHSO3HHO7.8.OH9.HOOHOH10.CH3OHCH(CH3)2 11.NO2OH12.CClOO5-硝基-1-萘酚2-氯-9,10-蒽醌二、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1.对硝基苯酚2,对氨基苯酚3,2,4-二氯苯氧乙酸ClClNO 2OH NH 2OHOCH 2COOH4.2,4,6-三溴苯酚 5。
邻羟基苯乙酮 6,邻羟基乙酰苯OHOHBrBrBrCOCH3OHCOCH37, 4-甲基-2,4- 8,1,4-萘醌- 9,2,6-蒽醌二磺酸二叔丁基苯酚 -2-磺酸钠OHCH 3(CH 3)3CC(CH 3)3OOOSO 3NaOSO 3HHSO310.醌氢醌 11,2,2-(4,4‘-二羟基 12,对苯醌单肟苯基)丙烷OOOOHHOHC CH 3CH 3HOONOH三、写出邻甲基苯酚与下列试剂作用的反应式:OHCH 3FeCl 3+OCH 3Fe63-(1)OHCH 3Br 2/H 2O+OHCH 3(2)BrBrOHCH 3NaOH+ONaCH 3(3)OHCH 3CH 3COCl+OCOCH 3CH 3(4)OHCH 3(CH 3CO)2O+OCOCH 3CH 3(5)OHCH 3稀HNO ++OHCH 3(6)NO 2OHCH 3O 2NOHCH 3Cl 2(过量)+(7)OHCH 3ClClOHCH 3浓H 2SO 4+(8)OHCH 33SSO 3HOHCH 3NaOH/(CH 3)2SO +(9)OCH 3CH 3OHCH 3++OHCH 3(10)CH 2OHOHCH 2OHH 3C HCHOH + or OH -四、用化学方法区别下列化合物:OCH3CH 3OHCH 2OH五、分离下列各组化合物: 1,苯和苯酚解:加入氢氧化钠水溶液,分出苯,水相用盐酸酸化,分出苯酚2,环己醇中含有少量苯酚。
第一章绪论问题一部分参考答案μ=0。
1.(1) sp3(2) sp (3) sp2(4) sp (5) sp3(6)sp22. (1),(3),(6)互为同分异构体;(2),(4),(5),(7)互为同分异构体。
3. (1)醇类(2)酚类(3)环烷烃(4)醛类(5)醚类(6)胺类4.π键的成键方式:成键两原子的p轨道沿着与连接两个原子的轴垂直的方向“肩并肩”重叠而形成。
π键特点:①电子云平面对称;②与σ键相比,其轨道重叠程度小,对外暴露的态势大,因而π键的可极化度大,在化学反应中易受到亲电试剂的进攻而发生共价键的异裂;③由于总是与σ键一起形成双键或叁键,所以其成键方式必然限制σ键单键的相对旋转。
5. (1) (2) (5)易溶于水;(5) (4) (6)难溶于水。
6.C6H67.C3H6F28.问题三参考答案3-1(1) 3,3-二甲基己烷(2) 2,2,4,9-四甲基癸烷3-4 (1) 2,4,4-三甲基-1-戊烯(2) 4,6-二甲基-3-庚烯3-5 2-己烯有顺反异构:3-8 在较高温度和极性溶剂条件下,1,3-戊二烯同溴化氢主要发生1,4加成:习题三参考答案1.(1) 2-甲基-4,5-二乙基庚烷 (2) 3-甲基戊烷 (3) 2,4-二甲基-3-乙基戊烷 (4) (顺)-3-甲基-3-己烯 or Z-3-甲基-3-己烯 (6) (Z)-3,5-二甲基-3-庚烯 (7) 2,3-己二烯 (8) 3-甲基-2-乙基-1-丁烯 (9) 2,5,6-三甲基-3-庚炔 (10)1-丁炔银 (11)3-甲基-1,4-戊二炔 (12) 3-甲基-1-庚烯-5-炔 2.3.4.(Z )-2-戊烯(E )-2-戊烯(Z )-3-甲基-3-己烯 (E )-3-甲基-3-己烯(Z )-3-甲基-4-乙基-3-庚烯 (E )-3-甲基-4-乙基-3-庚烯(Z )-5-甲基-3-乙基-2-己烯 (E )-5-甲基-3-乙基-2-己烯(Z)3-甲基-1,3-戊二烯(E)3-甲基-1,3-戊二烯5.2,3,3-三甲基戊烷2,3-二甲基-3-乙基戊烷2,3-二甲基-1-戊烯6-甲基-5-乙基-2-庚炔二乙基-1-己烯-4-炔6. (1)和(3) (2)和(4) (5)和(6)7.8.1-庚烯2-庚烯3-庚烯2-甲基-1-己烯3-甲基-1-己烯4-甲基-1-己烯5-甲基-1-己烯2-甲基-2-己烯3-甲基-3-己烯2,3-二甲基-1-戊烯2,4-二甲基-1-戊烯3,5-二甲基-1-戊烯3,3-二甲基-1-戊烯2-乙基-1-戊烯3-乙基-1-戊烯2,3-二甲基-2-戊烯2,4-二甲基-2-戊烯 3,4-二甲基-2-戊烯 3-乙基-2-戊烯 3-甲基-2-乙基-1-丁烯9.(1) 官能团位置异构 (2) 顺反异构 (3) 碳胳异构 (4) 官能团异构 (5) 碳胳异构 (6) 碳胳异构 10.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 14H 3011.13. (CH 3)22CH 3 > CH 3CH 3 > C(CH 3)4 > CH 4烷烃的卤代反应机理为自由基取代反应。
第十一章生物无机化学【习题答案】11.1 生物体内含有哪些必需元素?它们在周期表内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解:一般认为,温血动物有26种必需元素,包括10种痕量金属元素:Fe、Cu、Mn、Zn、Co、Mo、Cr、Sn、V、Ni;4种宏量金属元素:Na、K、Ca、Mg;12种非金属元素C、H、O、N、P、S、Cl、I、B、F、Si、Se。
生命必需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绝大部分分布在第一至第四周期,只有Mo、Sn和I 位于第五周期。
11.2 什么叫“离子泵”?叙述在生命体中的作用。
解:“离子泵”是一种酶,其产生主动传递作用,使Na+和K+离子向着高浓度的方向扩散,使细胞膜维持一定的电势差(60~100 mV)。
一般认为,离子泵所需能量源自ATP→ADP→ATP循环。
钠-钾“离子泵”产生的电势差在神经和肌肉细胞中主要负责神经脉冲的传递。
11.3 什么叫作酶?什么叫金属酶?什么叫金属激活酶?举例说明它们的主要区别。
解:酶是一类具有高度专一性、高效率催化作用的蛋白质,是生物体中的催化剂。
金属酶是酶中的一类,是以蛋白质大分子为配体的金属配合物。
金属激活酶指需要由金属离子或者金属配合物激活才能实现其催化功能的一类酶。
金属酶和金属激活酶的区别主要在于酶蛋白与金属离子的结合强度不同。
金属酶一般含有化学计量的金属离子作为辅因子,主要含有过渡金属离子Fe、Zn、Cu等,金属离子与蛋白肽链之间的结合牢固。
金属激活酶也需要金属离子的参与才能表现其活性,但金属离子或金属配合物与蛋白肽链结合较弱。
Mg2+是金属激活酶的重要辅因子。
11.4 叙述金属离子在金属酶中的化学作用。
解:金属离子在金属酶中的化学作用包括:(a)路易斯酸作用带正电荷的金属离子通过吸电子效应使底物局部显正电性,使羟基或水分子易于对底物进行亲核攻击,导致底物分子水解。
(b)桥联作用底物与酶蛋白同时结合于金属离子上,金属离子作为桥梁使得底物分子与酶分子更易接近,便于各种酶促反应的进行。
第11章 杂环化合物和生物碱习题参考答案
1. 用系统命名方法命名下列化合物。
(1)2-甲基-5-乙基呋喃 (2)3-甲基吡咯
(3)5-硝基咪唑 (4)2-氨基苯并咪唑
(5)8-羟基喹啉 (6)3-吲哚乙酸
(7)5,6-二甲基苯并噻吩 (8)2-氨基-6-羟基嘌呤
(9)5-甲基-2-羟基嘧啶
2. 写出下列化合物的结构式。
(1) (2) (3)
(4) (5) (6)
(7) (8) (9)
3. 判断化合物中哪些具有芳香性。
(1)、(3)、(5)。
4. 比较下列化合物碱性的强弱。
(1)苄胺 > 氨 > 吡啶 > 苯胺 > 吡咯 (2)
(3)甲胺 > 氨 > 吡啶 > 喹啉 > 苯胺 > 吡咯
5. 用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1)在两者中分别加入浓硫酸,在室温下溶于浓硫酸者为噻吩,不溶者为苯。
(2)在三者中分别加入稀碱液,溶解者为苯酚。然后把不溶的两者中分别加入浓硫酸,溶于浓硫酸者为噻吩,不溶者为
苯。
(3)用浓硫酸浸过的松木片试验两者蒸气,能使松木片变红色者为吡咯,无变化者为四氢吡咯。
6. 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
(1) (2)
(3) (4)
N
H
Br
S
SO3H
O
CHO
N
N
NH
C2H
5
H3C
O
N
H
COOH
O
O
O2NCHO
N
COCH
3
N
H
N
N
H
>>
O
COCH
3
S
SO3H
NCHCH2CH3OHNC
H
,
CHCH
3
N
H
SO3H
(5)
(6)
(7)
(8)
(9)
(10)
7. 合成题。
(1)
(2)
(3)
NMgI,N
H
CH
3
OCHOCl,OCH2OHCl+O
COOHCl
N
C2H
5
,
NC2H
5
NCOOH,NCONHNH
2
SCOCH3,S
CH2CH
3
,
S
CH2CH
3
O
H
N
CH
3
H3C
COOCH
3
COOCH
3
O
+
(CH3CO)2O
BF
3
O
COCH
3
HNO
3
O
COCH3O2N
NaOCl
O
COOHO2N
O
Br2OOOBrMg
Et2O
O
MgBr
+
O
H3O
O
HO
NH+Br2CH3COOHN
H
Br
(4)
8. 结构推断题。
O
CHO
( 1 )
( 2 )
NA,COOHNB,COOHN
C,
COOH
N
D,
COOH
COOH
N
E,
COOH
COOH
孟江平整理
N
CH
3
O
CHO
C2H5O
N
CH
2
N
C
H
2
OH
O
N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