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 格式:docx
  • 大小:16.78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

“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数学是一种关于美的学科。完美的圆形、菱角分明的多边形、充满幻想美的数学典故、奇趣无穷的解题思路。都可以让学生感受到美。美具有非常突出的形象性、情感性,能激发小学生的兴趣,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现美,并且让学生感受到美呢?现在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关于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美育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挖掘数学教材,引导孩子发现美

我们的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美育因素。现行的数学教材蕴含着正确的数学学科特点和孩子们身心发展各个阶段特点。把数学的符号美、抽象美以及神秘美统统融入进数学教材中。我们可以通过挖掘教材,引导孩子们发现数学之美。

例如数学教材中随处可见的线条和形状。直线意味着挺拔、刚健,横线意味着平稳、开阔,曲线意味着圆滑、柔美,圆形又具有圆满、流转的美,矩形意味着整齐、对称、棱角分明、正方形又给人和谐、方正的美感等等。我们在引导孩子们学习这些图形时,如果能够让孩子们发现这些看似平平无奇的图形竟然有这样的美感,同时再结合各个图形的形态说出它们的特点、象征意义等,就能让孩子们在学习教材知识的同时发现美、进而受到审美教育。再比如在教授孩子们教材中“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这四种变换时,可以让孩子们鉴赏教材上的优美图案,感受轴对称图形的对称之美,图形经过旋转之后的完满之美,指出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变换组合图形还有很多,让孩子们自主去发现。这样一来,孩子们自然就能感受到组合图形之美。

二、创设数学情境,让孩子感受美

小学各科的教学,都需要开展情境教学,情景教学对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等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比如语文课在每节课开始之前都需要讲小故事或者增加趣味互动来情境导入,数学也是如此。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他们对于学习的渴望和热情。

小学一年级的孩子们由于年龄比较小,对于抽象的知识很难理解,这时候我们就需要充分的发挥美育的作用,化抽象为具象,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知识。比如在学习认识数字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将数字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例如数字1和一根粉笔、数字2和小鸭子、数字3和耳朵等等联系起来,孩子们看到原来数字也可以和日常生活中可爱的小鸭子,自己的小耳朵联系起来,他们自然就会感受到数字的美,这样形象化的视觉体验会激发孩子们积极主动的探究热情,自然就达到了学习的目的。再比如学习轴对称图形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京剧音乐,随后结合课件,展示出一张张拥有对称之美的京剧脸谱,包拯、张飞、曹操、关公等,然后问孩子们你们觉得哪些图形与众不同?学生们都会回答是包拯,因为包拯的面部图案是不对称的。然后我们可以再问孩子们你身边有哪些具有对称之美的图形呢?孩子们会回答剪纸、眼镜等等,这样一来,孩子们就会真正感受到轴对称图形无处不在的美。

三、联系现实生活,让孩子探索美

数学只有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才能使孩子们切实的理解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独立思考与自主探索的能力。因此我们应该从孩子们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有助于孩子们自主探究学习的现实问题,引导孩子们开展观察、思考、猜想、推理、交流、反思,获得从现实生活中探索得到的数学经验,将会比书本知识更让孩子们感到获取知识的喜悦、自主探索的快乐。

如今我们不管买什么东西,基本都是使用网络购物,很少再去实体商店询问价格再购买。但是网络购物的虚拟性导致孩子们无法感知真实的价格数字。在教学“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时。我们就可以让孩子们自主去商店购买学习用品。比如铅笔、圆珠笔、中性笔、橡皮擦、

卷笔刀等等。让孩子们在真实的购物环境里,感受每件商品的价格。看着这些真实的价格数字,我相信孩子们一定有探索的欲望。这时候可以适当地引导孩子们,鼓励孩子们每个人提出一个问题,例如:买到的铅笔和圆珠笔一共多少元?十支圆珠笔一共多少钱?五个卷笔刀比五块橡皮贵多少钱?问题提出了,再鼓励孩子们自主探索解答问题,看看每个文具的标价,然后结合刚才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通过这样的自主探索,孩子们会发现原来我们自己也可以提出数学问题啊!数学也不是那么的难啊,数学还是挺有意思的!通过这样把数学问题生活化,我们培养了孩子们在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增强自主探索知识的欲望。孩子们通过自主探索会发现,原来自己提出问题、自己解决问题的整个探索过程是如此的的有趣!自然会使孩子们爱上数学的美。

四、开展数学活动,让孩子创造美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教学实践表明如果只满足于美的感知和体验,还不足以说明真正完成美育任务。重要的是,需要不失时机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愿望,引导学生进一步创造美,打到以美促智、以美育人的最终目的。

大多数孩子们在现实的数学学习中,都存在着记不住公式、混淆公式用法这样的问题。但是如果这些公式、解法是孩子们自己经过推导然后创造出来的呢?例如:学习解比例时,我们可以先给孩子们找出一些对称的东西。比如剪纸、脸谱等等,让他们自主发现充满对称性的事物是多么的美。等他们发现了这种美,我们再将这种对称之美引入比例的教学中,孩子们经过活动探索会发现原来比例的两外项的积与两内项的积也是对称的,原来比例也拥有对称的美。当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自主创造出这种数学中的对称美,我相信孩子们都知道怎么解比例了。再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学习“梯形的面积”这一课时,我们不把结论直接告诉孩子,而是用事先准备好的纸板让孩子自己进行折叠、裁剪等实践操作活动,还可以告诉孩子们看看谁最后创造出来的图形线条最流畅,形状最优美。带着对美丽图形的追求,我相信孩子们的积极性一定会非常的高。通过这些活动,孩子们就能自主发现计算梯形面积的公式。孩子们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创造性地把生涩难懂的梯形转化成自己熟悉的美丽图形从而推导出公式。我相信自己推导、自己创造出来的知识孩子们一定会记忆更加牢靠,这种创造之美的体验会让孩子们在以后的学习中信心倍增。

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美育、审美情趣的培养,无疑会使学生头脑反映灵敏,身心得到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使孩子们生动、活泼、主动去探索那些看起来高深的数学知识,逐步进入到数学那神秘又美妙的知识殿堂。以上就是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行美育教学的体会和思考,今后我会在教学中继续钻研,努力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蕴含美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