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经验一览
- 格式:wps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4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6-6)胡经国二、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1、积极探索页岩气开发利用安全监管服务据《重庆日报》报道(20140901),重庆页岩气资源储量居全国前列,大规模开发和利用的条件较好,前景广阔,大有可为。
在今年的页岩气开发利用工作座谈会上,有关专家指出,国家高度重视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明确要求“推进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利用”,将其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中央的重视、关心和支持下,重庆加强与中石化和中石油等的战略合作,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上取得了重大进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特别是中石化公司,在涪陵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实质性突破,标志着该市甚至是全国页岩气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的到来。
下一步,该市将着重做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要重视页岩气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和完善;二要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配套设施建设;三要加大页岩气就地转化利用和产业化力度;四要着力突破核心技术,培育发展与页岩气相关的新兴产业;五要高度重视抓好环保和安全问题;六要切实做好统筹协调和相关服务工作。
今年4月以来,重庆市安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要坚持把页岩气勘探开发利用放在突出位置,合力推进,科学开采,加快页岩气产业化步伐,加快构建中长期能源保障体系,努力把重庆建设成为全国页岩气开发利用示范区和新能源开发利用重要基地”,以及“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强化监管,完善措施,绿色开发,安全开发,促进我市页岩气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要求,认真抓好页岩气开发利用安全生产。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安监局领导多次召开会议反复强调,要把抓好页岩气安全生产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牢固树立生态环保、安全生产和责任担当意识,加强生态环境风险评估,建立环境风险防控技术规范体系,强化风险监管机制,严防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实现页岩气开发利用安全、可控、有序、健康、可持续发展。
要主动与中石化公司密切配合,着力解决安全生产问题。
安监系统要坚决克服过去抓安全生产重监管轻服务的问题,今后要履行好监管和服务两大职能,既要加强页岩气生产的安全监管,又要主动上门听取他们的要求,共同探索页岩气开发利用的安全生产问题。
6000亿立方米,涪陵页岩气田发现的前世与未来文/郭彤楼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世界上页岩气资源的研究与勘探开发都始于美国,目前商业性开发也主要集中在美国和加拿大。
2014年美国页岩气年产量为3637亿m3,大大超过了我国常规天然气的年产量。
我国最早关注页岩气的文章,据笔者所查文献资料是1982年《石油实验地质》第二期上,张义纲发表的《多种天然气资源的勘探》一文。
文中提到“页岩气赋存在有机质十分丰富(含量达4%以上)的暗色页岩中。
这种页岩的特点是层理发育,为富含有机质和富含矿物质的黏土互层,形成数毫米厚的纹层。
所含的气体,一部分是生物气,一部分是热成气,或由二者混合而成。
它们保存在微小的粒间孔隙中或吸附在有机质和黏土矿物上”。
该文还介绍了美国三个泥盆系页岩气的勘探和开发情况,同时提出“在我国以往的勘探中,类似的页岩屡见不鲜,今后应加强研究和勘探”。
此后,也有少量文章提到页岩气,但论述较少,直到2003年,张金川等对“页岩气及其成藏机理”进行了简要介绍,陈建渝等对“美国5个主要产气的页岩层密执安盆地的中-上泥盆统Antrim页岩、阿巴拉契亚盆地的Ohio页岩、依利诺依斯盆地的NewAlbany页岩、FortWorth盆地的Barnett页岩和圣胡安盆地的Lewis页岩”进行了对比介绍。
2007年,中国石油和美国新田公司签署了《威远地区页岩气联合研究》协议,利用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在威远构造上钻探的老井资料,对威远构造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能否形成页岩气藏进行了研究,这应该是中国页岩气发展史上一个重要事件。
中国南方具有寒武系筇竹寺组、志留系龙马溪组两套分布面积大、厚度大、有机质丰富的海相页岩层系,前人在烃源岩与页岩气评价方面做过大量研究,认为其是页岩气勘探最有利的两套地层。
2009年在四川盆地威远构造钻探了我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2010年经加砂压裂后测试获得页岩气每日产出为1.08万m3,证实中国存在页岩气。
探访涪陵页岩气4月13日中午时分,我们从居于重庆东南部的涪陵县城出发,去探访中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
此刻的重庆已经烈日高照,俨然已入夏季,沿着蜿蜒的山路翻越了几座高耸的山顶之后,便来到山坳间的一片开阔之地,鲜红色的井口管道是这里最为醒目的工业存在,与四周山体的黑色岩石形成强烈对比。
这里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岩石面经过长时间风化呈黑色,似烧焦状,“焦石”由此得名。
在重庆话中,“坝”是平地的意思,这里因为地势相对平缓,被当地人称为“焦石坝”。
乌江,清澈透明的水流从贵州省崇山峻岭中自南向北而来,在涪陵与气势磅礴的长江相汇。
正是在这个充满水的灵气的地域内,自夏商时期便有了人类居住的历史。
此前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焦石坝作为涪陵榨菜的主产区而闻名遐迩,在这些工业化装置到来之后,它又被贴上了另一个标签――页岩气“大粮仓”。
涪陵页岩气田首口发现井――焦页1HF井井场便位居于此。
2012年11月28日,焦页1HF井试气成功获得高产工业气流20.3万方。
离焦页1HF井半小时车程的位置,是焦页9号平台所在地。
在这儿,勘探、钻井等过程已经基本完成进入试气阶段。
在焦页1HF井获得重大突破后,耸立的井架和纵横交错的输气管道像棋盘一样散落在川东南地区的山间地头。
今日的焦石坝,正在发生革命性的巨变,而世世代代长在这里的居民,也因为屋前田头的井架和来来往往的橘色工装,生活正在悄然改变。
“功勋井”美国页岩气革命给中国页岩气开发带来了许多借鉴意义。
而与之相比,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地质条件更为复杂,从国外直接引进技术常常“水土不服”。
焦石坝,西、北临长江,南跨乌江,属山地丘陵地貌,构造主体区页岩气层底埋深2250-3500m。
焦石坝地质情况与美国一马平川的大平原相比,情况复杂的多。
即便对于外国石油巨头来说,这也是艰难的挑战。
中国石化在这儿完成了突破。
事实上,对于焦石坝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在近长达60年的勘探研究中,主要进行的是常规天然气勘探研究工作,完成少量的二维地震和构造评价。
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建设水污染防控探索与实践胡德高【摘要】页岩气作为新兴、绿色、清洁能源,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目前国内外页岩气开发情况来看,除开发工艺技术难度大以外,其开发过程中的水污染防控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也是影响页岩气产业发展的当务之急.如何实现经济高效处理页岩气污水和实现水循环利用,对页岩气的长远发展和当地环境保护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结合中国石化涪陵页岩气田环境保护,特别是水污染防控工作实践,从页岩气开采工艺过程出发,对水污染防控措施、污水处理工艺和污水的减量循环利用进行了探讨和研究.%Shale gas, as the newly developing green clean energy, has been gaining an international focus in recent years. The situation of shale gas exploita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showed that, in addition to the great technical difficulty of the exploitation process, challenges that shale gas industry faces were also laying among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nd industrial wastewater disposal issues. In that case, to effectively dispose the remaining liquor and to facilitate water recycling during the shale gas exploration, were substantially important to the sus﹣tainability of shale gas development as well as loc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Combining with the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SINOPEC Fuling shale gas field, the water pollu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sewage treatment process and sewage deduction and recycling during the shale gas exploitation were discussed and studied.【期刊名称】《工业用水与废水》【年(卷),期】2017(048)004【总页数】5页(P39-43)【关键词】涪陵页岩气田;水资源;循环利用;水力压裂液;返排液;水污染防控【作者】胡德高【作者单位】中石化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 重庆 408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741.031页岩气开发具有资源潜力大、开采寿命长和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已成为世界能源研究的热点和突破口[1-2]。
涪陵页岩气田“井工厂”技术I. 引言- 涪陵页岩气田概述- “井工厂”技术的重要性II. “井工厂”技术的原理和适用条件- 技术原理和基本流程- 技术适用条件和局限性III. “井工厂”技术的主要工艺和设备-洗砂器、置换器、清洗器、气药泵等关键设备介绍- 每个设备的功能和作用IV. “井工厂”技术在涪陵页岩气田中的应用实践- 实际推广过程中的工程案例分析- 应用效果评价和经济效益分析V. 结论与展望- 总结“井工厂”技术的优缺点- 展望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注:这是提纲,不是论文。
实际论文中需要对每个章节进行细化,给出具体例子、数据支持等。
I. 引言气田开采技术一直是油气工业中的重要研究领域,页岩气田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气田类型,其采气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和研究。
涪陵页岩气田作为我国页岩气开发的先行者,其“井工厂”技术在破解页岩气井产能低、井网稀疏等工程难题方面受到了广泛赞誉。
本文将介绍涪陵页岩气田“井工厂”技术的原理、适用条件、主要工艺和设备及其在涪陵页岩气田中的应用实践等方面进行阐述。
II. “井工厂”技术的原理和适用条件“井工厂”技术是一种通过在井下设备的组合实现井下多个作业环节的一体化作业的集成技术。
其核心是将清洗、掏沙、杀菌、压裂、静液压裂等井下作业环节集成在同一个装置中,实现一次下井、多次作业。
“井工厂”技术的主要原理是在井口设置装置,通过管道输送液体和气体分别对井底管道进行冲洗或清洗,达到清理管壁上的泥沙、防止管内污染和生物生长等目的。
同时,在井口加装一个气药泵,通过气液混输将石英砂压入井底砂层,增加砂砾嵌入石英砂和砂砾孔隙度,提高油气储存和渗透性。
“井工厂”技术的适用条件包括:(1)工程对象为含油、含气页岩气藏;(2)井壁砂层孔隙度较小,需要通过清洁井壁泥和增加砂砾填充孔隙度进行提高产能;(3)井网稀疏,需要通过一次下井多次作业的集成作业来提高井网利用率;(4)需要对井下环境进行杀菌,避免生物生长导致管路阻塞,影响井的产能。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气油并进”页岩油产量突破2
万吨
涪陵页岩气田复兴区块横跨重庆市梁平、丰都、涪陵等5个区县,是四川盆地侏罗系陆相页岩油气富集的重要区域,该区块初步计算油气资源量超万亿立方米。
复兴区块气井开采时油、水、气同采,开采难度大。
涪陵页岩气田不断升级改造设备,形成了机械清蜡、抽油机排水采气等开采技术,勘探开发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涪陵页岩气田位于重庆市涪陵区,2023年12月开始建设,2023年3月进入商业开发,是川气东送管道重要气源之一,也是我国首个进入商业开发的大型页岩气田,已为长江经济带沿线70多个城市送去了绿色清洁能源。
涪陵页岩气概况涪陵页岩气田开发中的地球物理面临的问题1、概况涪陵地区地处四川盆地和盆边山地过渡地带,境内地势以低山丘陵为主,横跨长江南北、纵贯乌江东西两岸,海拔多在200~800m之间,涪陵地区所处的四川盆地是在一个特提斯构造域内长期发育、不断演进的古生代-中新生代海陆相复杂叠合的盆地,具有早期沉降、晚期隆升、沉降期长、隆升期短等特点。
该地区经历了加里东、海西、印支、燕山和喜山多期构造运动,多期构造运动的叠加改造形成了现今的构造格局。
涪陵页岩气资源富集,分布面积约7.6万平方公里,地质资源量约12.8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量约2万亿立方米,列全国第3位。
涪陵区拥有典型的优质海相页岩气,主要含气页岩层段为奥陶系五峰组-志留系龙马溪组,截止2105年已上交探明储量3806亿立方米,是全国首个千亿方级整装页岩气田。
江汉油田在涪陵焦石坝区块开展的页岩气开发和产建工作,标志着中国石化非常规天然气勘探开发进入新阶段。
涪陵页岩气田根据开发阶段,分为I期产建区和II产建区,I期产建区焦石坝构造主体区,为断背斜构造,地震资料品质好,构造完整、断裂不发育,页岩气保存条件好,2015年实现产能50亿方。
从开发效果来看一期产建区页岩品质差别不大,但含气量存在明显的分区性,北部构造高部位含气量高,单井平均测试产量超过50万方,南部斜坡、乌江背斜带、东部及西部断裂发育区,含气量明显降低,单井平均测试产量低于10万方。
构造类型、埋深、断裂发育程度、裂缝、地应力以及地层压力不仅造成了含气性的差异,同时影响了压裂改造效果。
II期产建区包含一起产建外围区以及焦石坝南三维区,通过初步评价优选了江东、平桥、白涛、白马、梓里场等五个区块为优先钻探区域,其中江东、及平桥区块完成了部署,目前评建工作已全面展开。
二期产建区地震资料品质普遍低于一期,构造条件复杂、断裂及发育,地应力非均质性强,埋深相对增大,页岩品质及含气性都差于一期主体区。
目前,涪陵页岩气田投产井232口,日产气水平达到1136.8019 万方,累计产气超过70亿方。
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勘探开发建设进展与展望郭旭升;胡德高;舒志国;李宇平;郑爱维;魏祥峰;倪凯;赵培荣【期刊名称】《天然气工业》【年(卷),期】2022(42)8【摘要】2013年9月国家能源局批准设立了“重庆涪陵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示范区于2015年12月建成,经过近10年的开发已成为国内页岩气产量的主要阵地。
为加快我国页岩气理论认识与勘探开发技术集成和突破,有效推动中国海相页岩气的大发展,在对示范区发展建设历程、地质理论认识、工程工艺技术、关键装备进展等内容进行系统地梳理、总结和回顾的基础上,展望了示范区未来的发展方向。
研究结果表明:(1)示范区页岩气勘探开发经历了勘探评价、一、二期建设、立体开发调整三个阶段;(2)创新建立了海相页岩气“二元富集”理论和高效开发气藏工程理论认识;(3)创新形成了页岩气丛式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差异化缝网压裂技术、高效采气集输技术、岩溶山地绿色开发技术等配套技术体系,实现了关键装备和工具国产化;(4)实现了示范区埋深3 500 m以浅超压页岩气藏高效开发,埋深3500~4000m页岩气藏有效开发;(5)示范区未来建设主要包括加快推进深层、常压页岩气发展、持续攻关页岩气提高采收率技术、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现场应用、着力强化绿色示范区建设等方面。
结论认为,该示范区是4个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中最早建成的,示范区取得的成果将继续指导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对推动我国页岩气地质理论和勘探开发技术发展具有示范和指导作用。
【总页数】10页(P14-23)【作者】郭旭升;胡德高;舒志国;李宇平;郑爱维;魏祥峰;倪凯;赵培荣【作者单位】中国石化油田勘探开发事业部;中国石化江汉油田分公司;中国石化勘探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1【相关文献】1.重庆涪陵区大力助推“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2.重庆涪陵区大力助推“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建设3.复杂山地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创新与成效——以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为例4.地质工程一体化在涪陵页岩气示范区立体勘探开发中的应用5.昭通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勘探开发进展及前景展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7-5)胡经国二、重庆页岩气勘探开发进展1、酉阳页岩气勘探开发取得初步成效据报道(20141007),重庆市酉阳县推进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取得初步成效。
一是前期工作取得实效。
编制了《酉阳县页岩气勘探开发规划》,完成酉阳东区块、黔江区块酉阳区域勘探及部市合作项目二维地震现场采集工作和专项地质调查工作;实施地质调查井8口,其中两个区块各1口、部市合作项目6口。
二是勘探工作进展顺利。
完成2口参数井和2口探井布局。
酉参1井总投资600万元,已完成野外钻探工作,指标显示良好,正开展资源潜力评价。
酉参2井总投资600万元,将于近期开钻。
酉页1井总投资4000万元,于8月20日开钻,是酉阳东区块实施的第一口区域探井。
濯页2井总投资1.3亿元,于7月23日开钻,已钻井970米。
2、涪陵页岩气田首创堵漏技术成功应用据报道(20141008),10月2日,焦页14-1HF井,经过连日来的套管封堵现场施工奋战,试压成功;压力持续稳定在90兆帕,井筒无漏失。
此举标志着新型高效套管堵漏技术-微孔高效套管承压堵漏技术,在涪陵页岩气田首次应用获得成功。
由于页岩气井的特殊性、复杂性,操作上稍有不慎,就容易造成套管丝扣密封不严,加之目前没有专门针对页岩气井标准生产的套管,现场检测条件也有限,自去年以来,焦页5-1HF井、焦页5-2HF井等井,相继出现完井套管漏失现象,成为制约涪陵页岩气田钻井工程进度和质量的一大瓶颈。
同时,由于生产套管漏失,压力无法稳住,给后期的压裂试气、储层改造带来巨大困难。
如使用国外相关堵漏技术处理,不但费用高,且堵漏成功率不高。
为解决这一难题,涪陵页岩气公司,加强对套管堵漏技术的国产化攻关。
与长江大学等高校紧密联系,联合研究。
经过一年来的攻关研究,多次室内、现场试验,终于研制出新型堵漏材料和微孔高效套管承压堵漏技术。
9月20日,焦页14-1HF井完井试压70兆帕无法稳压,试压不合格,经检测是套管漏失。
油"#环%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OF OIL O GAS FIELDS2020年4月Vol.30No.2・1・涪陵页岩气田钻井岩屑资源化利用实践!梅绪东王朝强徐烽淋王丹张春张思兰熊德明刘璞(1.重庆市涪陵页岩气环保研发与技术服务中3".重庆市页'气4发环境保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摘要总结了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初期钻井岩屑采用固化填埋方式处置存在占地面积大且易产生二次污染隐患等问题,因地制宜地探索钻井岩屑的资源化利用。
分析了水基岩屑随钻预处理和油基岩屑热脱附技术,结合钻井岩屑的理化性质,开展了水基岩屑脱水后干渣制路基材料、制砖及水泥窑协同处置,油基岩屑灰渣制混凝土、制砖及水泥窑协同处置的探索和实践,基于环境安全、技术稳定可靠、消纳量大的原则,最终形成了涪陵页岩气田钻井岩屑资源化方案:水基岩屑''随钻预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油基岩屑“热脱附、水泥窑协同处置”,实现了钻井岩屑的资源化综合利用。
关键词涪陵;页岩气;水基岩屑;油基岩屑;资源化DOI:10.3969/j.issn.1005-3158.2020.02.001文章编号: 0引言近年来,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行业发展迅猛,建成了涪陵、长宁-威远和昭通等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实现了储量和产量的突飞猛进,页岩气已成为我国天然气产量的重成部分。
随着页岩气开采行业的发展,也产生了环境问题,如对地下水和地表水、大气、噪声、土壤的环和废水的[12]。
其中,钻井岩屑的处理页岩气开采行业环境保护的重点和%国内外研究学者对油气岩屑的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各油气业因地地开展了探索,逐从的发展囚%涪陵页岩气田位于四川盆地,近表地质条件复杂、生态环、区、土地,生环%与气相比,页岩气钻井数量多,产生大量的岩屑,包括水基岩屑、油基岩屑,,将对当地环境产生不良影响%了涪陵页岩气开发建井固废的,针对开发在的,开展的探索和实践,分析在资源实程中的成效和,以期为区岩屑的有益借鉴%1005-3158(2020)02-0001-05%页岩气钻井岩屑概况及开发初期处置方式1.1页岩气钻井岩屑分类及特点相比于常规天然气开发,页岩气单井产量低、产量递减快,需不断打井来补充产量,从而产生大量的钻井岩屑%据统计,涪陵页岩气田累计371口,平均完钻井深4896+,平均垂深3022+,平均水平段长1537m。
“涪陵样板”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的启示36INTERNATIONAL PETROLEUM ECONOMICS 国际石油经济Vol.27, No.2 2019摘要:从涪陵页岩气开发的成功经验来看,开展精细地质研究落实资源储量、建设勘查开发示范基地推广成功经验、坚持自主创新突破技术瓶颈、创新组织管理构建利益共享机制和落实环保主体责任保护生态环境等,是推动页岩气快速规模化和产业化开发的基础和前提。
长江经济带是我国未来页岩气资源的主力产区,借鉴“涪陵样板”,建议尽早查明长江经济带中下游页岩气资源储量,因地制宜设立勘查示范基地,加强技术攻关,激发市场活力,实现绿色勘查开发,坚持海陆统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
关键词:涪陵样板;页岩气;勘查开发;长江经济带Abstract :From the successful experience of Fuling shale gas E&D, the basis and premise for promoting the rapid scale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shale gas is to conduct the fine geological research for determining resource reserves, establish a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demonstration base for promoting its successful experience, insist on independent innovation for breaking through technical bottlenecks, innovate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for building a benefit sharing mechanism, implementing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and protecting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etc.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is the main production area of shale gas in the future. Based on the experience of Fuling model, it is recommended to identify the reserve of shale gas resources in the middle and downstream areas of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s soon as possible, set up exploration and demonstration bases according to local conditions, strengthen technical research, stimulate marketvitality, realize green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and insist on sea-land over planning to accelerate the new pattern of shale gas E&D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Key words :Fuling model; shale ga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涪陵样板”对加快推进长江经济带页岩气勘查开发新格局的启示吴林强,张涛,徐晶晶,郭洪周,蒋成竹,赵一璇(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The enlightenment of “Fuling model” to the new pattern of shale gas E&D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WU Linqiang, ZHANG Tao, XU Jingjing, GUO Hongzhou, JIANG Chengzhu, ZHAO Yixuan(Development Research Center, China Geological Survey)。
中石化涪陵页岩气勘探开发经验一览 2014年7月8日至10日,中国石化集团提交的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焦页1-焦页3井区五峰组-龙马溪组一段的探明地质储量报告,通过了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储量评审中心石油天然气专业办公室的评审。这是我国诞生的第一个优质大型页岩气田,是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历史上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事件,标志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实现重大突破,提前进入大规模商业性开发阶段。同时,也为中石化在该地区2015年建成50亿立方米产能,2017年建成国内首个100亿立方米产能页岩气田,提供了资源保证。
涪陵页岩气田主体位于重庆市涪陵区焦石坝镇,属山地-丘陵地貌。这次评审通过的探明储量区为涪陵页岩气田焦石坝区块的一部分,探明含气面积106.45平方公里,提交探明地质储量1067.5亿立方米、探明技术可采储量266.88亿立方米、探明经济可采储量134.74亿立方米。随着该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入推进,还将陆续提交页岩气储量。
涪陵页岩气田是典型的优质海相页岩气田。气田储层为海相深水陆棚优质泥页岩,厚度大、丰度高、分布稳定、埋深适中,中间无夹层,与常规气藏明显不同,具有典型的页岩气特征,与北美典型海相页岩各项指标相当。
涪陵页岩气田具有“两高”、“两好”的特征。一是地层压力高,天然气组分好。储气层平均埋深2645米,地层压力系数为1.55,气体甲烷含量高达98%,二氧化碳含量低,不含硫化氢,属于中深层、超高压、优质页岩气田。二是气井产量高、试采效果好。试采单井产量高,稳产时间长。截止2014年6月30日,29口试采井合计日产气320万立方米,累计产气6.11亿立方米。其中,第一口探井焦页1HF井按日产6万立方米定产,已稳产一年半,累计产气3769万立方米。 涪陵页岩气田的诞生和规模化开发,给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带来了新的春风,起到了明显的示范效应。进一步表明我国页岩气资源富集条件和页岩含气量与北美相比,我国的页岩气资源潜力和储量毫不逊色。我国已初步掌握了页岩气勘探开发技术,诸如页岩气综合评价技术、水平井钻井技术、分段压裂试气工艺等技术都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甚至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只要我们尊重地质工作规律和经济规律,真正投入力量、务实工作,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一定会相继取得重大突破和发展,由页岩气领跑的我国非常规能源资源大开发时代就在眼前。
涪陵页岩气田诞生的成功经验在于:决策部署到位,注重理论创新,攻关了核心技术 涪陵页岩气田作为我国第一个提交页岩气探明储量并通过国家评审、率先形成产能的大规模气田,走出了一条中国人自主勘探开发页岩气的新路子,为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决策部署到位。中国石化涉足页岩气始于2008年,首先从页岩气基础研究开始。2009年,中国石化集团成立了专门的非常规勘探处,统一组织实施上游页岩油气勘探,并与埃克森美孚、康菲等国际实力雄厚的公司开展页岩气勘探合作。集团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页岩气勘探开发,2011年6月明确提出:中国石化页岩气勘探开发要走在中国前列,要用非常规的思维实现非常规油气的快速发展,并明确了非常规领域会战的部署和目标。在页岩油气勘探开发和研究方面,中石化敢于投入,5年来已投入数十亿元人民币,其所属的上游企业在山东、河南、湖北、四川、贵州、重庆等地完成了40余口页岩油、页岩气井,取得了良好的勘探和研究成果。其中,以焦页1HF井获得商业页岩气为标志,取得了中国页岩气开发历史性突破。
注重理论创新。2009年7月,国土资源部在重庆启动了中国首个页岩气资源项目—“中国重点地区页岩气资源潜力及有利区带优选”项目,吹响了中国页岩气资源勘探开发的号角。中石化在勘探南方分公司成立了页岩气勘探项目部,正式启动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2010年,国土资源部设立“川渝黔鄂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先导试验区”,在以海相地层为主的上扬子川地区,包括四川、重庆、贵州和湖北省(市)的部分地区,面积约20万平方公里,进行先导性试验,中石化承担了其中的“川东南、渝东、鄂西地区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与选区”项目。2011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全国页岩气资源潜力调查评价与有利区优选”项目,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联合成都理工大学、浙江大学、四川省煤田地质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其中之一的“上扬子及滇黔桂地区页岩气资源调查评价与选区”项目。中石化在所承担的国家项目中,认真组织实施,主动配套经费,抽调精兵强将,加强研究,历时数年明确了四川盆地及周缘页岩气主控因素,建立了海相页岩气高产富集理论认识。
通过学习借鉴国外页岩气勘探开发的成功理念和经验,深入研究国内外页岩气井资料,开展扎实的野外调查、分析化验以及老井复查工作,开展页岩气测井模型建立及解释、地震资料综合解释、页岩气富集研究,逐渐摸清了泥页岩发育和展布规律。以页岩厚度、有机质丰度、热演化程度、埋藏深度和硅质矿物含量为主要评价参数,优选出南方海相和四川盆地为页岩气勘探有利区。通过一系列研究和钻探评价认为:川东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有机质丰度高、含气性好,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形成条件。自此,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开始向川东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聚焦,深化涪陵焦石坝页岩气藏地质研究,进一步明确页岩气藏特征和页岩气开发的重点层系作为重点,从找规律入手,优化页岩气微观评价预测,积极开展涪陵页岩气构造特征、层系沉积特征、地化特征研究,在此基础上,2011年9月,在焦石坝部署了焦页1HF井,并获成功。总之,页岩气理论的突破、气藏认识的深化,为抓好开发试验,实现页岩气商业性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
攻关核心技术。涪陵焦石坝地区地表地质条件复杂,溶洞多、暗河多、裂缝多,浅层气多、地层出水,易发生井漏、井喷,针对涪陵焦石坝地区勘探程度低的情况,开展了包括水平井优快钻井技术、长水平井段压裂试气工程工艺技术以及“井工厂”钻井和交叉压裂的高速高效施工模式的协同攻关,形成了水平井簇射孔、可钻式桥塞分段、电缆泵送桥塞、连续油管钻塞等配套工艺技术。
根据龙马溪组有机质类型好、孔隙发育、含气性好、可压性强的特点,改变了以往压裂的思路和做法,以树状裂缝为出发点,不断探索适合焦石坝地质特点的压裂工艺,压裂排量逐次增大,液量根据井眼规模该大就大,砂比根据地质需要合理增减,形成了“主缝加缝网”的压裂工艺理念和三段式压裂液体系、三组合支撑剂体系,有力提升了压裂质量。其中,焦页12-4HF井成功完成了2130米水平段、26段超大型压裂,创造了国内页岩气水平井井段最长、分段数最多、单井液量最大、单井加砂量最大等新施工纪录。同时,研制并成功应用了抗180摄氏度高温低摩阻强携砂油基钻井液,实现了同一平台两井交叉钻完井作业,具备了“一台六井式”井工厂标准化设计能力,编制了13项页岩气工程技术标准,为页岩气经济、有效开发提供了有力技术保障。
加强国产压裂装备和完井工具的研发制造,页岩气商业开发的装备和工具研发取得重大进展。2013年3月,自主研制的3000型压裂车,代表了压裂装备技术世界先进水平,已在涪陵焦石坝地区批量投入使用。设备各项指标达到设计要求,满足了“连续施工、大负载、长时间”的页岩气压裂需求,技术水平、安全可靠性和自动化水平大幅提升,为深层页岩气开发提供了压裂装备保障。其中,高压系统检测设备、气密封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有效保障了施工生产。自主研发的安全泵送易钻电缆桥塞也已取得成功,并在现场试验中实现了桥塞簇射孔联作工艺,与国外水平相当,具备了工业化应用条件。该项技术彻底打破了国外专业化公司在非常规油气开发领域的技术垄断,有效降低页岩气等非常规油气开发的成本,也为开拓非常规油气市场打造了尖端武器。
在页岩气勘探开发中还注重优化管理模式、最大限度保护环境 优化管理模式。在涪陵页岩气田开发实践中,中石化注重探索建立适合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管理模式。由集团公司油田事业部高效协调,采取会战管理体制和机制,实行重大问题集中决策、统一协调、统一指挥,通过有效组织管理,使自身的各方面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在勘探研究方面,由勘探南方分公司、江汉油田、华东油气分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等单位抽精兵强将组成联合攻关团队承担科研任务,分工明确,责任清晰,成果共享,难题共克,形成了对该区页岩气理论的新认识和开发试验的技术思路,确保了涪陵焦石坝地区勘探开发井成功率100%。
在钻井施工方面,江汉石油工程公司、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等队伍共同开展技术攻关,借鉴国内外成熟经验,摸索钻井新工艺、新流程,在钻进施工中取得了包括防漏失、防井塌等一系列技术突破。在地面工程建设方面,各单位共同研究地面工程建设方案,落实施工进度,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质量要求进行建设,实现了各项工程施工高起点、高水平推进。在试采工程建设方面,江汉油田与江汉石油工程公司、石油工程机械公司、中原石油工程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及相关院校紧密配合,加快工作节奏,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土地征用、工农关系协调、试采方案编制、技术准备等工作,采取边建设边试采方式,实现从测试到投产的无缝衔接。
涪陵页岩气田建设注重引入竞争机制,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将资质高、业绩优、信誉好的队伍引入工区,促进了提速提效,确保开发质量和效益。对申请进入工区页岩气施工的300多家国内外施工单位,通过建立公开、公正、规范的市场运行体系,严格按照“优胜劣汰”原则,对施工队伍整体素质进行审查,采取公开招投标、合同审核等多种措施,为240多家合格施工单位发放市场准入。
强化安全环保。中石化在页岩气开发过程中,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并重的原则,最大限度保护环境。一是水资源合理利用。针对页岩气开发压裂用水量较大的特点,利用当地工业园现有供水设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