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型装备制造业
- 格式:ppt
- 大小:4.11 MB
- 文档页数:47
辽宁北方重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简介辽宁北方重工机器制造有限公司是辽宁省高新技术企业、辽宁省、辽阳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通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辽宁省机械行业重点企业,中央国债资金重点支持企业。
公司技术力量雄厚,具有较强的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通过技术积累和与科研院所合作的方式,将国际尖端技术、专利与自身设计开发和制造能力相结合,不断提高产品配套率、系统性和国产化水平,促进产品更新换代,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公司位临辽阳市南部,门前道路为省级公路(辽阳—凤城段),距辽阳火车站5公里,距沈大高速公路辽阳南出口7公里,距本辽辽(本溪—辽阳—辽中)高速公路兰家出口不到2公里;距营口港100公里,大连港300公里;距沈阳桃仙国际机场4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交通运输十分便捷。
公司位居辽宁装备制造业基地的沈阳工业经济区域核心圈,周边配套协作能力强,大型铸钢件、铸铁件、锻件生产及热处理能力居国内领先地位,原材料来源得天独厚,质量好,价格合理,供货期有保障。
公司占地面积近400亩,建筑面积约80000平方米,生产车间16栋,设计最大起重能力500吨。
公司下设办公室、人力资源部、党群部、财务部、生产部、技术部、研发中心、质检部、采购部、销售部等。
公司员工总数1377人,其中技术人员179人,拥有独立研发中心。
拥有成套的、配置齐全的、国内先进的数控立式车床集群、数控落地镗铣床集群、数控龙门镗铣集群、滚齿机集群等大、精、稀生产设备及配套设备、检验检测设备等,核心生产制造能力、极限制造能力位居国内前列,是大型及超大型机器设备的设计、制造、装配、安装、调试即交钥匙工程的总承包商。
公司主导产品三大类:一、大型核心功能部件主要为水电、火电、核电、风电、石化、冶金、矿山、建材、船舶、地铁盾构机、重机等行业提供重大核心功能部件及成套技术装备。
先后为国家重点建设工程提供了大量的关键部件及装备,部分产品替代进口并出口,深获用户好评。
辽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钻石模型分析法律保证。
三、提升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一)加强企业自主创新。
竞争优势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灵魂,能够使企业不断满足和创造市场需求,而技术创新则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支撑和决定因素。
因此,加强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是获得持续竞争力的源泉和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的途径。
应朝着扩大自主创新的开放性,加大科研成功的转化与保护,激发企业自主创新热情的方向不断努力。
(二)形成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的一种新思维方式,也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要求,它可以使成本降低,带来后天的比较优势。
产业集群具有外部经济性、空间交易成本节约、集群内技术创新扩散和专业化地理集聚等作用,使产业集群产生协同效应、外部效应和优化效应,促进装备制造业内部结构升级。
产业集群可以通过降低成本、刺激创新、互相学习、提高效率、加剧竞争来促进集群内部各个企业组织结构、技术结构和空间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
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往往结合了当地的历史背景、资源禀赋、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使依托集群发展形成的装备制造业工业园区具有不易模仿性,从而成为优化装备制造业空间结构的一个重要途径。
(三)政府的支持作用。
政府在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本地企业家的创业和外地企业家的投资创造良好的环境,为外地客户前来采购提供尽可能的便利性;二是创造合理的制度环境,增进厂商之间的信任,丰富本地的社会资本,协调厂商之间的共同行动,催生厂商之间良性的竞争与合作格局;三是提供有效的公共服务,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与升级,如收集行业的市场与技术信息,制定行业标准,强化本地厂商的产品质量意识与管理,建立公共培训机构等。
(四)促进产业链升级。
在制造业升级的过程中,产业链的升级是其核心,因此有必要对产业链进行合理规划从而为进一步的产业升级打下重要基础。
对于装备制造业的上游环节:一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大连高端装备制造业的SWOT分析摘要:高端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在“十二五”期间提出的要重点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我国经济的增长有重要作用,其发展战略一直以来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大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进行SWOT分析,简要分析了大连市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内部优势和外部机会,同时也分析了装备制造业的内部劣势和外部威胁,提出了大连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战略。
关键词:高端装备制造业;SWOT分析;发展战略一、概述高端装备制造业是装备制造业的高端领域。
它是以高新技术为引领、处于价值链高端和产业链核心环节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工业转型升级的引擎。
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关系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对我国国计民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高端装备制造业具有技术密集、附加值高、位于产业链的核心等特点。
大连市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具有一百年多的历史,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骨干装备制造企业。
形成了包括工作母机、零部件、成套设备制造门类较为齐全,基础雄厚,产品具有相当竞争优势的装备制造体系。
大连装备制造业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提供了一大批重大装备。
自2006年以来,大连装备制造产业规模快速扩张,产值年均递增26.8%,利税递增43.8%。
2010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企业数2398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51.2%;完成工业总产值3827.53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9.7%;实现利税总额401.4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4.69%,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748.4亿元,占大连规模以上工业的50.2%,实现出口交货值1181.6亿元,占大连规模以上工业的61.09%。
装备制造业发展速度大大高于大连市GDP和大连制造业整体发展速度。
已经成为大连实力雄厚的第一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对大连而言既是难得发展的机遇,也是一项重大的挑战。
智能制造促进辽宁省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机理和路径研究摘要:进入信息时代,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又一核心动力来源,因此我国下一步的制造业产业结构调整势必需要围绕着智能制造方向展开相关建设。
智能制造是利用信息化手段,将新兴数字科技与制造业融合发展,智能化控制生产领域的各个环境,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辽宁省应积极顺应这一趋势,把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作为实现两化深度融合、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战略选择。
基于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智能制造全面赋能传统产业是辽宁省实现制造强省建设目标的重要抓手。
首先分析辽宁省智能制造业的发展现状与挑战,分析智能制造赋能传统产业的内在机理与现存困境,着力分析产业转型所面临的困境,需求点及破题的对策经验,最后从技术突破、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引育等多个维度给出智能制造助力辽宁省传统产业升级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智能制造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经济转型结构升级在传统产业与“大数据”、“云计算”逐步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为了能够实现辽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改善辽宁省制造业发展活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可以以发展智能制造为抓手,从而实质性地改革原有产业模式和创新技术体系。
进入信息时代,世界上主要工业化国家已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科技战略领域来部署。
纵观世界大势,我国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中国制造2025”概念,强调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
辽宁省供给侧结构性矛盾日益深化,建立完备的智能制造生产体系可以有效化解这一难题。
一、辽宁省智能制造发展状况与现存问题分析(一)面临全球经济竞争与买方市场到来的双重压力随着信息技术不断与各行各业进行融合,商品供大于求形成“买方市场”,生产厂家的竞争激烈。
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企业应增加技术创新投入,提高生产人员整体素质,从而降低生产成本以求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位置。
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得益于经济全球化体系的带动,在这一过程中,辽宁省传统制造业转型将不可避免地受到来自国外生产者的冲击。
沈阳装备制造业行业调研报告单位:作者:职务:提要沈阳是以重大成套装备为特色的我国大型装备制造基地,拥有一大批国内同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在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和设备成套方面代表国家先进水平,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基础和骨干。
我国装备制造业中的装备产品共216种,沈阳能够生产172种,占70%以上。
本文通过访谈的方式对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建议和可行的措施,希望能为沈阳的装备制造业发展供献力量。
关键词:沈阳;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目录前言 (1)第一章沈阳装备制造业的基本情况 (2)1.1装备制造行业的定义及分类 (2)1.2沈阳装备制造配套产业现状 (3)1.2.1社会专业化分工水平较低 (3)1.2.2配套企业活力不足 (3)1.2.3产品水平较低,技术结构落后 (4)1.2.4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 (4)第二章沈阳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 (4)2.1沈阳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的基本结构 (5)2.1.1大企业 (6)2.1.2创新基础条件 (7)2.1.3公共管理服务 (7)2.2铁西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调查分析 (7)2.2.1创新意识 (8)2.2.2创新资源 (9)2.2.3合作网络 (9)2.2.4创新活动 (10)2.2.5创新绩效 (10)第三章沈阳装备制造业代工模式 (10)3.1EMS模式 (10)3.2装备制造业价值链特征分析 (11)3.3EMS模式在装备制造业的生存空间 (13)第四章发展沈阳装备制造产业的建议与措施 (14)4.1继续深化装备制造业的结构调整 (14)4.2做好规划引导,发挥产业集聚效应 (14)4.3坚持技术引进、消化与自主创新 (15)4.4提高系统和总成套能力 (15)4.5转变技术创新模式 (15)4.6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 (16)4.7加大政府宏观调控力度 (16)4.8个人结合实际工作的思考 (16)前言2010年5月8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国家新型工业化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工作方案的通知正文:----------------------------------------------------------------------------------------------------------------------------------------------------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工作方案的通知(辽政办发[2002]3号)各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经国务院批准,由外经贸部、中国贸促会、辽宁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沈阳市人民政府和辽宁省贸促会等单位承办的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简称制博会)将于2002年秋季在沈阳市举行。
举办制博会,旨在进一步贯彻实施对外开放战略,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推进国企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国民经济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
办好制博会,对于促进我省的技术引进和机电产品出口,加快老工业基地的改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省政府原则同意《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工作方案》,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招商招展和各项筹备工作,努力把我国首次举办的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办成高水平的大型国际经贸盛会。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02年1月14日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工作方案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对外开放战略,迎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充分利用国家确定沈阳为全国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试点城市的有利时机,扩大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推动老工业基地的改造,促进我国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加快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国际装备制造业博览会将于2002年8月30日至9月5日在沈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这是继深圳“高交会”、北京“国际周”、陕西“农博会”、上海“工博会”之后,第五个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的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