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高中化学竞赛-砷锑铋训练试题+完整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29.50 KB
- 文档页数:7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化学班级姓名学号成绩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共19题;答题纸共2页。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在答题卡上准确填写班级、姓名、学号,贴好条形码。
3.试卷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选择题须用2B 铅笔将选中项涂黑涂满,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命题人:梁改婷乔堃审题人:梁凯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装置或过程能实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B C D风力发电水果电池燃料燃烧电动车充电2.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蒸干后充分灼烧,最终能得到该溶质固体的是A .FeCl 3B .Al 2(SO 4)3C .Na 2SO 3D .NH 4Cl 3.N 2(g)+3H 2(g)2NH 3(g)ΔH <0。
反应达平衡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 2转化率的是①降温②恒压通入惰性气体③增加N 2的浓度④加压A .①④B .①②C .②③D .③④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由水电离的c (H +)=10−12mol/L 的溶液中:Na +、SO 32−、Cl −、K +B .无色溶液中:Na +、K +、Cr 2O 72−、NO 3−C .c (Al 3+)=0.1mol·L −1的溶液中:Na +、SO 42−、K +、HCO 3−D .pH =14的溶液中:K +、ClO −、CO 32−、Cl −5.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相符的是A .自然界正常雨水pH =5.6:H 2O +CO 2H 2CO 3,H 2CO 32H ++CO 32−B .向硫代硫酸钠溶液中加入稀硫酸:S 2O 32−+2H +==SO 2↑+S↓+H 2OC .用饱和Na 2CO 3溶液处理水垢中的CaSO 4:Ca 2++CO32−==CaCO 3↓D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 :CH 4(g)+2O 2(g)==CO 2(g)+2H 2O(g)ΔH =−890.3kJ/mol6.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错误..的是A .相同浓度的HCOONa 和NaF 两溶液,前者的pH 较大,则K a (HCOOH)>K a (HF)B .相同浓度的CH 3COOH 和CH 3COONa 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后pH 约为4.7,则溶液中c (CH 3COO −)>c (Na +)>c (H +)>c (OH −)C .pH =11的氨水加水稀释10倍,所得溶液pH >10D .在1mol·L −1Na 2S 溶液中,c (S 2−)+c (HS −)+c (H 2S)=1mol·L −17.下列实验装置可以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8.北京冬奥会赛区内使用了氢燃料清洁能源车辆,某氢氧燃料电池工作示意图如下。
北京市海淀区北京大学附中【精品】高三化学阶段性测试化学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中国古代炼丹术中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相关记载不绝于书。
下列对炼丹术中相关记载的原理解释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2.下列化学用语不正确的是A.氯化铵的电子式:Cl-B.乙醛的比例模型:O D.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是C.中子数为8 的氧原子是168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葡萄糖作为人类重要能量来源,是由于它在人体的酶催化下发生氧化反应,放出能量B.油脂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是由于它属于天然有机高分子C.生石灰、草木灰等可用于腌制松花蛋,是由于碱性物质能使鸡蛋中蛋白质变性D.植物油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是由于植物油是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成分的甘油酯4.下列各项比较中,一定相等的是A.相同质量的Fe 完全转化为FeCl2和FeCl3 时转移的电子数B.相同质量的苯和乙炔所含的碳原子的数目C.标准状况下的2.24 L HCl 气体和1 L 0.1 mol·L−1盐酸中所含Cl−的数目D.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NH4Cl和(NH4)2Fe(SO4)2溶液中NH+的浓度45.一氧化碳甲烷化反应为:CO(g) + 3H2(g) = CH4(g) + H2O(g)。
下图是使用某种催化剂时转化过程中的能量变化(部分物质省略)。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步骤①只有非极性键断裂B.步骤②的原子利用率为100%C.过渡态Ⅱ能量最高,因此其对应的步骤③反应速率最慢D.该方法可以清除剧毒气体CO,从而保护环境6.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84 消毒液(有效成分为NaClO)中加入少量白醋可增强消毒效果:ClO− + CH3COOH = HClO + CH3COO−= CaCO3 + B.用Na2CO3将水垢中的CaSO4 转化为易于除去的CaCO3:CaSO4 + CO2-3SO2-4+ 4H+ = I2 + C.稀硫酸酸化的淀粉−KI 溶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蓝:2I−+ SO2-4SO2 + 2H2OD.用Na2S2O3 做碘量法实验时,溶液pH 不可太低:S2O2-3+ 2H+ = SO2+ S↓ + H2O 7.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A B.B C.C D.D8.四种短周期元素X、Y、Z 和W 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如图所示,原子序数之和为48。
北大附中预科部2023-2024学年度阶段练习化学本试卷共10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N :14O :16Zn :65Ni :59第一部分一、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物质的用途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用NaHCO 3作食品膨松剂B .用暖宝贴(成分:铁粉、水、食盐、活性炭等)供热C.用饱和Na 2CO 3溶液和盐酸处理水垢中的CaSO 4D.用可溶性的铁盐、铝盐作净水剂2.锡(50Sn)与Si 处于同一、主族,由于锡具有一定的抗腐蚀性,镀锡的铁皮常用于制作罐头盒。
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A.原子半径:Sn>Si B.金属性:Rb(铷)>Sn 。
C.Sn 位于第四周期第IVA 族,p 区D.镀锡铁皮的镀层破损后,铁更容易被腐蚀3.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用Na 2S 去除废水中的Hg 2+:Hg 2++S 2-=HgS↓B.用醋酸溶解水垢中的碳酸钙:CaCO 3+2CH 3COOH=Ca 2++2CH 3COO -+CO 2↑+H 2OC.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共热制氯气:MnO 2+4H ++2Cl -ΔMn 2++Cl 2↑+2H 2OD.向明矾[KAl(SO 4)2·12H 2O]溶液滴加Ba(OH)2溶液至SO 24-刚好沉淀完全:Al 3++SO 24-+Ba 2++3OH -=Al(OH)3↓+BaSO 4↓4.A N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 2Cl 与NaOH 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2ANB.密闭容器中23g 2NO 与24N O 的混合气体中氮原子数为0.5AN C.1L 0.11mol L -⋅的3NaHCO 溶液中,3HCO -和23CO -离子数之和为0.1AN D.密闭容器中1mol ()2N g 与3mol ()2H g 反应制备氨气,形成6A N 个N—H 键5.多相催化反应是在催化剂表面通过吸附、解吸过程进行的。
202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北京卷)化学(答案在最后)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我国科研人员利用激光操控方法,从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41Ca原子,实现了对同位素41Ca的灵敏检测。
41Ca的半衰期(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长达10万年,是14C的17倍,可应用于地球科学与考古学。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20Ca钙24s40.08A.41Ca的原子核内有21个中子B.41Ca的半衰期长,说明41Ca难以失去电子C.41Ca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小于14C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D.从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41Ca原子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答案】A【解析】-=,A正确;【详解】A.41Ca的质量数为41,质子数为20,所以中子数为412021B.41Ca的半衰期长短与得失电子能力没有关系,B错误;C.根据题意41Ca衰变一半所需的时间要大于14C衰变半所需的时间,C错误;D.从Ca原子束流中直接俘获41Ca原子的过程没有新物质产生,不属于化学变化,D错误;本题选A。
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不正确的是A.22H O 的电子式:B.4CH 分子的球棍模型:C.3+Al 的结构示意图:D.乙炔的结构式:H C C H≡——【答案】A【解析】【详解】A .22H O 是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A 错误;B .4CH 为正四面体形,4CH 分子的球棍模型:,故B 正确;C .Al 的原子序数为13,即3+Al 的结构示意图:,故C 正确;D .乙炔含有碳碳三键,结构式为:H C C H ≡——,故D 正确;故选A 。
3.酸性锌锰干电池的构造示意图如下。
关于该电池及其工作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墨作电池的负极材料B.电池工作时,+4NH 向负极方向移动C.2MnO 发生氧化反应D.锌筒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Zn-2e Zn =【答案】D【解析】【详解】A .酸性锌锰干电池,锌筒为负极,石墨电极为正极,故A 错误;B .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石墨电极)方向移动,故B 错误;C .2MnO 发生得电子的还原反应,故C 错误;D .锌筒为负极,负极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2+Zn-2e Zn =,故D 正确;故选D 。
北大附中预科部2023—2024学年度阶段练习化学本试卷共10页,100分。
考试时长9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Mn55Cu64I127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碘番酸是一种口服造影剂,常用于胆部X-射线检查,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有3种官能团B.分子中仅有1个手性碳原子C.该物质既有酸性又有碱性D.称取amg 口服造影剂,加入试剂将碘元素完全转化为I -,消耗cmLbmol·L -1AgNO 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则样品中碘番酸质量分数为571bca(已知碘番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1)2.下列化学用语或图示表达正确的是A.HClO 的电子式:H :Cl :O :B.乙醛的空间填充模型:C.基态Mn 2+的价电子轨道表示式:D.反式聚异戊二烯的结构简式:3.下列不能..用“分子内基团间相互影响”来解释的是A.苯酚的酸性比乙醇的强B.苯和苯酚发生溴代反应的条件和产物有很大的不同C.甲苯可以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乙烯能发生加成反应,而乙烷不能4.A N 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 2SiO 中含有Si-O 键的数目为2A N B.25℃、101kPa 下,4g212H 中含有的原子数为2AN C.标准状况下,6.72L 2NO 与水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1A N D.25℃时,1.0L pH 13=的()2Ba OH 溶液中含有O H -的数目为0.2A N 5.实验室制备下列气体所选试剂、制备装置及收集方法均正确的是A.AB.BC.CD.D6.室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40体积的SO 2。
用试管收集SO 2后进行如下实验。
最新-全国高中化学竞赛模拟试题五第一题、H2O2是一种绿色氧化剂,应用十分广泛。
1979年化学家将H2O2滴入到SbF5的HF 溶液中,获得了一种白色固体A。
经分析,A的阴离子呈正八面体结构,阳离子与羟胺NH2OH 是等电子体。
1-1 确定A的结构简式。
写出生成A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2 若将H2O2投入到液氨中,可得到白色固体B。
红外光谱显示,固态B存在阴、阳两种离子,其中一种离子呈现正四面体,试确定B的结构简式。
1-3 上述实验事实说明H2O2的什么性质?第二题、1962年英国青年化学家巴特列第一次制得了XePtF6化合物,突破了“惰性元素”的禁区。
此后人们相继合成了氙的系列化合物,以及原子序数较大的稀有气体氪、氡的化合物。
对于原子序数较小的氦、氖尚未制得化合物。
有人从理论上预言了它们的化合物是可以制得的。
不久澳洲国立大学的拉多姆宣布了化学上一奇闻,氦能够与碳结合形成分子。
像CHe x x+不仅存在,而且能够用实验手段观察到,并借助计算机算出了CHe33+、CHe44+的键长分别为:0.1209 nm,0.1212 nm。
2-1 Ne、He的化合物难以合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2 如果CHe33+、CHe44+果真存在的话,请写出它们的立体结构式;2-3 为什么CHe33+的键长比CHe44+短?2-4 写出与CHe33+、CHe44+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或原子团)的名称;2-5 并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第三题、据报道,最近有人第一次人工会成了一种有抗癌活性的化合物Depudecin,这种物质是曾从真菌里分离出来的,其结构简式如下:3-1.试写出这种化合物的分子式。
3-2.这个分子的结构里有几个不对称碳原子?请在上面给出的结构式里用*把它们标记出来。
3-3.如果每一个不对称碳原子都可以出现两个光学异构体的话,这种抗癌分子将会有多少种不同的光学异构体?第四题、硼烷化学是二十世纪的产物,由于它有可能作为高能燃料而促使其化学迅速发展,五十年代后,硼烷的立体化学、结构和键合理论有很大发展,已成为现代无机化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024北京北师大附中高三(下)开学考化学本试卷有19道题,共10页。
考试时长90分钟,满分1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N 14 O 16第一部分单选题(共42分)1. 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基态N原子的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35B. 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Cl18C. MgCl2的电子式:D. CO2的空间结构模型:2. 下列物质的颜色变化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A.浓硝酸久置后,显黄色B.将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紫红色褪去C.新制的白色氢氧化亚铁放置在空气中,最终变为红褐色D.向黄色的铬酸钾(K2CrO4)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变为橙红色(Cr2O72-)3. 三氟乙酸乙酯是一种重要的含氟有机中间体,其结构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O和F的第一电离能:O < FC.分子中碳原子有sp2和sp3两种杂化类型D.制备三氟乙酸乙酯的酸和醇均能与Na反应4. 下列物质性质的差异与化学键强弱无关..的是A. 沸点:SiH4 > CH4B. 热稳定性:HF > HClC. 硬度:金刚石 > 单晶硅D. 熔点:NaCl > KCl5.下列方程式与所给事实相符的是A. 实验室制氨气: NH4Cl NH3↑ + HCl↑B. 利用覆铜板制作印刷电路板:Fe + Cu2+ == Fe2+ + CuC. 浓硝酸与铜反应产生红棕色气体:4HNO3(浓) + Cu == Cu(NO3)2 + 2NO2↑ + 2H2OD. 向氯化银浊液中滴加氨水,得到澄清溶液:Ag+ + 2NH3 == [Ag(NH3)2]+6.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7. 利用聚合反应合成的某凝胶被拉伸后可自行恢复,该过程如图所示(表示链延长)。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合成该凝胶的反应为加聚反应B. 该凝胶片段中含有2种官能团C. 该凝胶在碱性条件下可降解为小分子D. 该凝胶的拉伸和恢复与氢键的断裂和形成有关8. 乙烯和氧气在Ag催化下生成环氧乙烷(EO)和乙醛(AA)的机理如下图所示。
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度第二学期零模测试高三年级化学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a 40 Fe 56第一部分本部分共14题,每题3分,共42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一种可吸附甲醇的材料,其化学式为[C (NH 2)3]4[B (OCH 3)4]3Cl ,部分晶体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C (NH 2)3]+为平面结构。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晶体中存在N-H…O 氢键B .基态原子的第一电离能:C<N<OC .基态原子未成对电子数:B<C<OD .晶体中B 、N 和O 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相同2.下列化学用语表述错误的是A .HClO的电子式:B .中子数为10的氧原子: 818OC .NH 3分子的VSEPR 模型:D .基态N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图:3. 下列实验的颜色变化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 .向紫红色的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浓KI 溶液,紫红色变浅 B .向CuSO 4溶液中滴加过量的氨水,溶液变为深蓝色 C .氯水在光照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后,黄绿色消失 D .向橙色的K 2Cr 2O 7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溶液变为黄色4.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淀粉在不同条件下水解D .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在密闭环境下的反应 5. 氯碱工业能耗大,通过如图改进的设计可大幅度降低能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电极A 接电源正极,发生氧化反应B. 电极B 的电极反应式为:222H O+2e H +2OH −−↑=C. 应选用阳离子交换膜,在右室获得浓度较高的NaOH 溶液D. 改进设计中通过提高电极B 上反应物的氧化性来降低电解电压,减少能耗 6. 下列有关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用酸性KMnO 4标准液滴定草酸:16H ++52-24C O +2-4MnO = 2Mn 2++8H 2O+10CO 2 ↑ B .用NaClO 溶液吸收少量SO 2: 2ClO - +SO 2+H 2O=2HClO+SO 32-C .向NH 4HCO 3溶液中加入含Mn 2+的溶液生成MnCO 3:Mn 2++HCO -3=MnCO 3↓+ H + D .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 3Ag+4H ++-3NO = 3Ag ++NO↑+2H 2O7.某同学在培养皿上做如下实验(如图所示),a、b、c、d是浸有相关溶液的滤纸。
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年级化学学科期中练习试时间90分钟已知相对原子质量:H1O16C12S32N14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下列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吸热反应的是()A.钠与水反应B.灼热的炭与二氧化碳反应C.与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反应2.能量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关系密切。
下列装置工作时由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是()A B C D天然气燃气灶太阳能电池氢氧燃料电池电解熔融NaCl 3.原电池与电解池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广泛应用。
下列有关判断中错误的是()装置①装置②A.装置①研究的是电解溶液,阴极产物有红色固体析出B.装置②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C.装置②中是正极反应物,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两个装置中涉及的主要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4.下列措施是为了增大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用锌粒代替镁粉制备氢气B.将食物放进冰箱避免变质C.自行车车架镀漆避免生锈D.工业合成氨时加入催化剂5.下列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反应平衡后,加压,颜色加深B.实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22Ba OH8H O⋅4NH Cl2CuCl2MnO()()()22g g gH I2HI+≠C .,工业上将钾蒸气从反应混合体系中分离出来,以制备金属钾D .血红蛋白(Hb )可与氧气结合:,CO 比更易和Hb 结合,当空气中的CO 浓度大时,易造成人体缺氧,严重时导致死亡6.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已略去)不能达到对应实验目的是( )ABCD实验目的铁制品表面镀铜测定锌与稀硫酸反应速率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验证电解饱和食盐水的阳极产物实验装置7.粗铜中含有少量铁、锌、银、金等杂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精炼粗铜制得纯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精铜做阳极,粗铜做阴极B .阴极只能是被还原C.电解时,阳极反应只有D .电解后,可用阳极泥来提炼金、银8.与ICl 的反应机理如下:反应①:;反应②:,其能量曲线如图所示。
2024学年北京市人民大学附属中学化学高二上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室温下,向0.1mol/L醋酸中通入氯化氢气体,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A.pH逐渐减小B.c(H+)增大C.水的电离程度会不断增大D.K w不变2、25℃时,下列事实中能说明HA 为弱电解质的是①NaA溶液的pH>7②用HA溶液做导电实验时灯泡很暗③pH=2的HA溶液稀释至100倍,pH 约为3.1④0.1mol/L的HA溶液的pH=1A.①②③B.②③C.①③④D.①③3、如图所示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是()A.④>②>①>③B.②>①>③>④C.④>②>③>①D.③>②>④>①4、下列数据不一定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是A.活化分子百分数B.化学平衡常数C.弱酸或弱碱的电离平衡常数D.水的离子积常数5、有甲、乙两个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装置中,Zn的质量均减小B.甲、乙装置中,Cu上均有气泡产生C.化学反应速率乙>甲D.甲中H+移向Zn,乙中H+移向Cu6、现有四组液体:①氯化钠溶液和四氯化碳组成的混合液②43%的乙醇溶液③氯化钠和单质溴的水溶液④粗盐溶液中混有泥沙,分离以上各混合液的正确方法依次是A.分液、萃取、蒸馏、结晶B.萃取、蒸馏、分液、结晶C.分液、蒸馏、萃取、过滤D.蒸馏、萃取、分液、过滤7、氢氧化铝可作为治疗某种胃病的内服药,这是利用了氢氧化铝的哪个性质( )A.碱性B.酸性C.两性D.氧化性8、下列用系统命名法命名的有机物名称正确的是()A.2 -甲基--4--乙基戊烷B.3, 4, 4--三甲基己烷C.2, 3 --二甲基--1--戊烯D.2, 2--二甲基-2-丁烯9、如图装置中,U形管内为红墨水,a、b试管内分别盛有食盐水和稀盐酸,各加入生铁块,放置一段时间。
1.砷是周期表中ⅤA族元素,自然界中主要以硫化物矿存在,例如雌黄(As2S3)。制备砷的单质时,先将雌黄在空气中煅烧生成碎的正三价氧化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砷能被浓热的硫酸氧化成As2O3,化学方程式是 ;As2O3俗称砒霜,是剧毒物质,法庭医学分析上常用马氏试砷法来证明是否砒霜中毒:把试样与锌和硫酸混和,若试样中含有砒霜,则会发生反应生成砷化氢,硫酸锌和水,化学方程式是 ;在无氧条件下,将生成的砷化氢导入热的玻璃营中,在试管加热的部位砷化氢分解形成亮黑色的“砷镜”,化学方程式是 。 2.As2O3俗称砒霜,是一种剧毒的白色粉未状固体,法庭医学分析和卫生防疫分析上为鉴定试样中是否含砒霜,是把样品跟锌、盐酸混和,将产生的气体AsH3导入热的玻璃管,AsH3就会因缺氧而在加热部位分解,由单质砷而集成“砷镜”,“砷镜”能被NaClO溶解而成砷酸H3AsO4,试写出反应式。 3.据报道,2002年某市一辆满载砒霜的大货车翻下山坡,少量砒霜散落河水中。有关部门紧急采取措施。已知砒霜的化学式为:As2O3,剧毒,在低温下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亚砷酸,亚砷酸为三元弱酸。请回答下列问题; (1)有关部门采取措施中加入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是 (写名称);写出与亚砷酸在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古时确定人是否是砒霜中毒死亡,常用马氏试砷法。其原理是在含砒霜的物质中加入Zn和稀H2SO4,得到一种气体A。加热A,在试管中得到砷镜。写出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 、 。 (3)砒霜与面粉、淀粉、味精及小苏打极其相似,容易误食中毒,急救方法之一是,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灌服氢氧化铁胶体或是悬浊液(12%硫酸亚铁溶液与20%氧化镁等量混合)并进行催吐,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或是浊液的反应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经过上述催吐后再进一步药物处理,即可得救。 4.氯化物A为无色液体,将A加入水中加热后冷却有白色固体B生成。向A的水溶液中通入H2S有黄色沉淀C生成,C不溶于盐酸而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向B中加入稀盐酸和锌粉有气体D生成,D与硝酸银作用得到黑色沉淀E和物质B。请写出A、B、C、D、E所代表的物质。 5.化合物A为白色固体,A在水中溶解度较小,但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和浓盐酸。A溶于浓盐酸得到溶液B,向B中通入H2S得到黄色沉淀C,C不溶于盐酸,易溶于氢氧化钠溶液。C溶于硫化钠溶液得到无色溶液D,若将C溶于Na2S2溶液,则得到无色溶液E。向B中滴加溴水,则溴被还原,而B转为无色溶液F,向得到的F的酸性溶液中加入碘化钾淀粉溶液,则溶液变蓝色。请写出A、B、C、D、E、F所代表的物质。 6.化合物A是一种易溶于水的无色液体。当A的水溶液与HNO3共热并加入AgNO3
时,形成白色沉淀B,B溶于氨水形成溶液C,加入HNO3时重新得到沉淀B。如果A的
水溶液通入H2S至饱和,生成黄色沉淀D,D不溶于稀硝酸,但溶于KOH和KHS的混合溶液并得到溶液E。酸化E时又得到沉淀D,D又能溶于KOH和地H2O2的混合溶液,生成溶液F。F用Mg(NO3)2和NH4NO3的混合物处理,形成白色沉淀G。G溶于HAc后用HNO3处理,得到红棕色沉淀H。试确定各字母所代表的物质,并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7.无色晶体A为氯化物,将A溶于稀盐酸得到无色溶液B,向B中加入溴水,溴水褪色并且B转化为无色溶液C。若向B中滴加NaOH溶液得到白色沉淀D,NaOH过量时则D溶解得到无色溶液E。取晶体A放入试管中加水有白色沉淀F生成,再向试管中通入H2S,则白色沉淀F转为橙色沉淀G。请写出A、B、C、D、E、F、G所代表的化合物或离子。 8.某金属的硝酸盐A为无色晶体,将A加入水中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B和清液C,取其清液C与饱和H2S溶液作用产生黑色沉淀D,D不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可溶于盐酸中。向C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E生成,E不溶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向氯化亚锡的强碱性溶液中滴加C,有黑色沉淀F生成。请写出A、B、C、D、E、F的化学式。 9.2002年,我国南方某省发生了一起严重的“12·11”砒霜泄漏事件。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的俗名,剧毒有关方面采用石灰中和等措施,使被污染的河水含砷量降低到国家允许的标准内,以消除这一事件所造成的危害。 测定砷是利用下述反应:AsO33-+I2+H2O=AsO43-十2I-+2H+ 该反应是可逆的,控制溶液的酸碱性,可以测定不同价态(+3或+5)的砷。 今有一试样,含As2O3与As2O5及其他对测定没有影响的杂质。将此试样用NaOH溶液中和后,在中性溶液中用0.02500mol/L的I2-KI溶液滴定,用去20.00mL。滴定完毕后,使溶液呈酸性,加入过量的KI。由此析出的碘又用0.1500mol/L的Na2S2O3溶液滴定,用去30.00mL。 试计算试样中的As2O3和As2O5的质量(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10.由不纯的Sb2S3试样0.5026g燃烧,把生成的SO2通入FeCl3溶液中,使FeCl3还原为FeCl2,然后用浓度为0.02mol/L的KMnO4溶液滴定FeCl2,计用去KMnO4溶液63.6mL,此试样中Sb2S3的百分含量为 。 11.称取含有Na2S和Sb2S3的试样0.2000g,溶于浓HCl,加热,生成的H2S被50.00mL浓度为0.01000mol/L的酸性碘标准液吸收,此时,H2S被氧化成硫。滴定剩余的碘消耗了0.02000mol/L Na2S2O3标准溶液10.00mL。将除去H2S的试液调为弱碱性,用上述碘标准溶液滴定锑(Sb(Ⅲ)→Sb(Ⅴ)),消耗了10.00mL,写出配平了的有关方程式,计算试样中Na2S和Sb2S3的百分含量。(Na2S和Sb2S3的mol质量分别为78.04、339.7g/mol) 12.砒霜(As4O6)和可溶性砷化物都是剧毒物质,常用来制造杀虫剂、灭鼠药等,人误服0.1g即可致死。常用的有效解毒剂是 ,也可用乙二醇解毒,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3.为配制三氯化锑溶液,取三氯化锑固体少许加2~3mL水溶解,此时却会产生白色沉淀,指出此时溶液的pH值是 (填小于、大于还是等于7);请写出反应方程式;指出应该如何配制三氯化锑溶液 。 14.BiCl3易水解生成BiOCl,试回答: (1)写出水解反应方程式: (2)医药上把BiOCl叫做次氯酸铋,你同意此名称吗? (3)如何配制100mL 0.100mol/L BiCl3溶液?(BiCl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5.34) (4)把适量BiCl3固体置于浓NaCl液,得澄清液,请说出可能的原因。 15.某元素M,有黄色、灰色、黑褐色三种同素异形体;M具有金属性,但性硬而脆;纯M有半导体性质;M不溶于水,但可溶于硝酸;M在自然界中很少发现以单质存在,主要以硫化物矿形式存在;单质M可由其氧化物A用碳还原而得;M及其化合物大都有毒;M的氢化物B易分解,加热至300℃时得M和氢气;M的氧化物A具有两性,可溶于强酸和强碱。 (1)M的元素符号是 ,氧化物A的化学式是 ,氢化物B的化学式是 。 (2)M溶于浓硝酸的化学方程式是 (3)列举一种M的硫化物矿的化学式 (4)写出制备M的化学方程式 (5)写出M的氧化物A溶于强酸和强碱的化学方程式: 、 (6)半导体化合物C可由M和同周期另一元素高温下合成,C是深灰色XY型立方晶体,C的化学式是 。 16.SbCl3和SbF3是常见的两种锑化合物,具有显著的导电性。老将SbCl3加到熔融的LiCl中,发现也能导电。 (1)用化学方程式解释SbCl3导电的原因。 (2)解释SbCl3加到熔融的LiCl中能导电的原因。 (3)若将CCl4与SbF3混合,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对臭氧层有强烈影响的化合物A。经分析,该反应是非氧化还原反应。为减少A对臭氧层的破坏,最近化学家找到了很多催化活性较高的催化剂,使A与水反应,变成对臭氧层影响较小的物质。试写出制备A以及A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评述上述处理A方案的优劣。 (5)SbCl3沸点为233℃,Sb2O3熔点为658℃,沸点为1456℃。常用Sb2O3和有机卤化物作为阻燃剂,其阻燃作用机理可以认为是Sb2O3掺入到含氯有机物(R·HCl)中,受热释放出HCl,并生成SbOCl。而SbOCl的热分解反应,从热重分析图谱中发现它有四个平台,相应于SbOCl分解有四个串联反应,分解成SbCl3和锑的氯氧化物,最后变成Sb2O3。前三个反应在245~565℃下进行,第四个反应在658℃下进行。若第一、第二个和第四个反应的失重率分别为26.34%、8.94%和0,试通过计算写出SbOCl热分解过程的四个化学反应方程式。 17.砷的化合物在农业上有广泛的用途。砒霜是最重要的砷化合物。从熔炼提纯Cu和Pb的烟道灰中,可获得大量的砒霜,它是含As 75.74%的氧化物,它形成分子晶体。马氏试砷法是基于砷化氢在玻璃管中高温分解,产生砷和氢:2AsH3(s)=2As(s)+3H2
(g)。350℃时,反应的速率常数K=0.0143/h,开始时AsH3的压力为0.516atm。
(1)画出砒霜的分子结构图。 (2)砷和硫直接相互反应形成As4S3、As4S4、As2S3和As2S5等硫化物。其中后两个也能用H2S从As(Ⅲ)和As(V)的盐酸溶液中沉淀出来。 ①画出As4S4的分子结构图。 ②写出用砒霜为原料制备As2S3的化学反应式。 (3)砷化氢分解反应为几级反应?16小时后,AsH3的分压为多少? (4)试解释NH3、PH3、AsH3和SbH3中H—X—H之间的键角值分别是107.3°、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