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敌的作用
- 格式:ppt
- 大小:489.50 KB
- 文档页数:19
21种生物防治病虫害的方法1. 发布天敌:引进对特定病虫害的天敌,例如昆虫对昆虫、捕食动物对害虫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传播。
2. 使用生物农药:利用微生物、植物提取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如使用病毒、真菌或细菌制剂。
3. 利用细菌:使用对特定病原体有杀灭作用的细菌,例如使用苏云金杆菌来防治苹果火锈病。
4. 利用真菌:利用具有杀虫或抑制虫卵发育的真菌来控制害虫,如使用白僵菌来防治蚜虫。
5. 利用病毒:使用对特定害虫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病毒来控制病虫害,例如使用苜蓿螟NPV病毒来防治苜蓿螟。
6. 利用寄生虫:使用能寄生在害虫体内并杀死害虫的寄生虫来进行生物防治,例如使用寄生蜂防治毛虫。
7. 利用捕食者:引进对特定害虫有捕食作用的动物,如蚂蚁、蜘蛛、田鸟等,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8. 利用花草植物:种植对害虫有驱避作用的花草植物,如驱避蚜虫的唐菖蒲、驱避白蚕虫的桑树等。
9. 利用植物挥发性物质:使用植物诱导的挥发性物质吸引天敌或对害虫产生驱避作用。
10. 利用种质抵抗性:选育具有抗病虫性的品种或利用遗传工程手段提高植物的抗病虫能力。
11. 早收早播:通过尽早收获或尽早播种,避免病虫害的滋生和传播。
12. 轮作和间种:轮作不同作物,或间种不同作物,以破坏病虫害的生活环境。
13. 混种和套种:混种和套种不同作物,使病虫害难以传播和繁殖。
14. 清除枯萎体和田害体:及时清除病死植株和田害体,以减少病虫害的来源和繁殖源。
15. 病虫害检疫:对于植物和种子的引进,进行检疫和处理,以预防病虫害的传入。
16. 使用捕虫灯和黄板:利用捕虫灯和黄板吸引并捕捉病虫害。
17. 喷施生物制剂:使用含有益菌和抑制病虫害的成分的生物制剂,如生物有机肥料等。
18. 利用植物保护物质:使用具有杀虫或抑制害虫繁殖的植物保护物质,如苏木素、黄蒿素等。
19. 利用化学调节剂:使用具有影响害虫行为、发育或生殖的化学调节剂,如昆虫生长调节剂、昆虫激素类似物等。
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丰富程度和多样性。
作为地球上最为丰富和多样的生物类别之一,昆虫在维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作用,并探讨其重要性。
一、昆虫促进植物传粉和授粉许多植物依赖昆虫进行传粉和授粉,以实现繁殖过程。
蜜蜂、蝴蝶、飞蛾等昆虫通过吸取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将花粉带到其他花朵上,实现植物间的传粉。
这种相互促进的关系对于维持植物的种群稳定和生物多样性至关重要。
二、昆虫分解和循环有机物质昆虫在自然界中扮演着分解有机物质和循环养分的重要角色。
它们通过食用和分解死亡的植物、动物和其他有机物质,将其转化为有机肥料和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养分。
这种循环过程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至关重要。
三、昆虫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昆虫在食物链中处于重要的位置,是许多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
鸟类、蜥蜴、青蛙和哺乳动物等许多物种依赖昆虫作为主要食物来维持其生存和繁殖。
昆虫在食物链中的作用直接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与繁荣。
四、昆虫作为环境指示器由于昆虫对环境的敏感性,它们可以被用作环境质量和生态系统健康的指示器。
某些昆虫物种对特定环境条件具有很高的选择性,它们的分布和种群数量会受到生态系统变化的影响。
通过研究昆虫的种群数量和组成,我们能够了解到生态系统的变化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五、昆虫控制有害物种有些昆虫具有天敌的特性,它们可以帮助控制一些对农业和生态系统造成威胁的有害物种。
例如,蜓蜥可以控制蚂蚁和害虫的数量,而一些寄生蜂和寄生蜇等昆虫则能帮助控制农作物害虫的数量。
通过利用昆虫天敌的作用,我们能够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结起来,昆虫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促进了植物传粉和授粉,分解和循环有机物质,作为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环境指示器,以及控制有害物种。
保护昆虫的多样性和数量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保护植物和动物的多样性至关重要。
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与防治水稻稻飞虱是水稻上的一种重要害虫,在水稻生长期间会大量危害水稻的生长,导致减产甚至死亡。
及时对水稻稻飞虱进行科学的防治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生活习性以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帮助农民更好地了解和防治这一害虫。
一、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原因水稻稻飞虱主要由下列因素影响其发生:1. 气候条件:水稻稻飞虱较适应适温度为20-30℃、相对湿度80-90%的环境。
在这种条件下,水稻稻飞虱幼虫的孵化速度较快,成虫寿命长,繁殖力强,利于发生。
2. 植被环境:水稻稻飞虱对水稻的苗期和抽穗期为害最为严重。
水稻生长期环境适宜,水稻生长健康且茂盛,水稻稻飞虱的发生也会增加。
3. 害虫天敌的多少与作用:害虫天敌对水稻稻飞虱的天敌有寄生性天敌和捕食性天敌。
飞虱完全不能抵抗寄生性天敌的幼虫和成虫,因而这是天敌的重要作用。
但由于环境干旱适度,幼虫天敌的寄生率不高,因此这是天敌作用的消极方面。
1. 繁殖能力强:水稻稻飞虱成虫善于繁殖,繁殖速度较快,一年内共有9代,种群倍增迅速。
2. 草食性较强:水稻稻飞虱以水稻为主要食物,较多选择水稻幼苗、嫩叶为食,大量为害水稻,使水稻叶片变黄,减少水稻叶片的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水稻减产甚至死亡。
3. 暗藏性强:水稻稻飞虱常常聚集在水稻叶片的叶肉细胞之间,暗藏在水稻叶片下部,易被人们忽视。
三、水稻稻飞虱的防治措施1. 选用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选择水稻抗病虫害的品种种植,对抗水稻稻飞虱的生长极其重要,能减少水稻稻飞虱的发生数量。
2. 合理施肥灌溉:合理施肥,保证水稻生长环境的适宜,可以增加水稻的抗病虫害的能力,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3. 定期清除虫源:定期清除水稻田间的杂草,及时清理虫源,降低水稻稻飞虱的发生。
4. 合理使用化学农药:针对水稻稻飞虱的发生,可以采用喷洒农药等化学手段进行防治。
但需注意化学农药使用量不能过大,以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5. 加强虫害监测:定期对水稻稻飞虱进行虫害监测,及时发现虫害情况并进行防治。
蚜虫防治措施蚜虫是一种常见的害虫,它们以吸食植物汁液为生,会造成植物生长发育不良、凋零甚至死亡。
因此,及时采取蚜虫防治措施,对于保护农作物的生长和增产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或天敌的作用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在蚜虫防治中,可以利用一些捕食性昆虫、寄生性昆虫和寄生性真菌等进行生物防治。
1.捕食性昆虫:如瓢虫、蚂蚁、蜘蛛等,它们以吃蚜虫为生,是蚜虫的天敌。
可以在农田中引入这些捕食性昆虫,增加它们的数量,以控制蚜虫的繁殖。
2.寄生性昆虫:如寄生蜂、寄生蜇等,它们寄生在蚜虫体内,通过产卵和幼虫的发育,杀死蚜虫。
可以通过引入这些寄生性昆虫来控制蚜虫数量。
3.寄生性真菌:如白僵菌、葡萄孢菌等,这些真菌通过侵染蚜虫体内,杀死蚜虫。
可以采用喷洒真菌孢子的方法,进行蚜虫防治。
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是利用化学药剂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在蚜虫防治中,可以使用一些有效的杀虫剂来进行化学防治。
1.有机磷杀虫剂:如敌敌畏、乐果等,这些杀虫剂可以迅速杀死蚜虫,但对人和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菊酯、氟氯虫脒等,这些杀虫剂对蚜虫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而且对人和环境的污染比较小。
3.杀虫油:如菜油、棉籽油等,这些油类杀虫剂可以通过堵塞蚜虫的气孔来杀死蚜虫,对人和环境的污染较小。
三、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利用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在蚜虫防治中,可以采用以下物理防治措施。
1.高温灭杀:将受害植物放在高温环境下,通过高温杀死蚜虫。
2.抖打:用手轻轻抖动植物枝叶,把蚜虫抖落下来。
3.喷水:用高压水枪将蚜虫冲刷掉。
四、农艺防治农艺防治是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改善生态环境等方法来控制害虫数量的方法。
在蚜虫防治中,可以采用以下农艺防治措施。
1.合理施肥:通过科学施肥,提高植物的养分含量,增强植物抵抗力,降低蚜虫发生率。
2.间作轮作:通过间作轮作,改变种植结构,降低蚜虫的发生率。
3.保持水分:保持土壤湿润,增加植物的水分含量,降低蚜虫的发生率。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1. 捕食者:许多昆虫是其他昆虫、蚂蚁、白蚁、跳蚤和蚊子等生物的天敌,它们控制了害虫的数量,保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2. 污染清除:昆虫能够分解有机物质,包括人类排放的废物和死亡生物组织。
它们的作用有助于减少污染物的积累,帮助维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3. 传粉服务:大多数花需要昆虫传粉才能完成繁殖。
昆虫通过收集花蜜和花粉来进行传粉,从而帮助植物授粉,促进植物繁殖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作为食物来源:昆虫是许多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包括鸟类、哺乳动物、鱼类等。
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支撑着整个生态系统。
5. 分解者:昆虫在分解有机物上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们能够分解落叶、枯草、木材等有机物,使它们变为肥料,为其他生物提供养分。
总的来说,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控制害虫数量和减少污染到促进植物繁殖和作为食物来源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红火蚁,最壮烈的动物群体【摘要】红火蚁是一种生活在土壤中的昆虫,具有强大的攻击能力和繁殖能力。
它们以群体方式生活,拥有复杂的社会结构,能够对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
红火蚁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也会受到人类干预的影响。
红火蚁拥有强大的生存竞争力,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并保持其种群的稳定。
由于红火蚁的特点和能力,它们在自然界的地位不容忽视,对生态系统和人类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红火蚁、起源、特点、生态习性、攻击方式、繁殖能力、社会结构、生态系统影响、自然界地位、人类干预、生存竞争力1. 引言1.1 红火蚁的起源红火蚁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约5000万年前的古新世,起源于南美洲。
据研究人员的推测,红火蚁的祖先可能是从亚洲迁移到南美洲的,逐渐进化成现在我们所熟知的红火蚁。
红火蚁以其强大的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而闻名,逐渐在南美洲地区扩张并占据了重要地位。
它们的起源并非一帆风顺,经历了数百万年的进化和适应,才形成了如今具有统一社会结构和高度集群性的生物群体。
红火蚁的起源不仅展示了生物进化的奇妙之处,也说明了自然界中生物之间的相互竞争和适应的重要性。
通过对红火蚁起源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物种的特点和生态习性,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1.2 红火蚁的特点1. 体色鲜明:红火蚁通常以鲜艳的红色或橙红色为主,体型较小但十分显眼,易于辨认。
2. 群体有序:红火蚁生活在高度有序的群体中,每只红火蚁都扮演着特定的角色,分工明确,个体之间密切合作。
3. 极具攻击性:红火蚁具有强烈的攻击性,一旦受到威胁或感觉到危险,整个群体将迅速作出反应,集体攻击对方。
4. 繁殖能力强:红火蚁繁殖速度极快,雌蚁能够产下大量卵,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
5. 社会结构复杂:红火蚁的社会结构非常复杂,包括工蚁、兵蚁、雌蚁等不同类型的个体,各自担负着特定的职责。
6. 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红火蚁是一种入侵性物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竞争力强,可能导致其他物种的减少或灭绝。
害虫生物防治复习资料李静老师部分一、名词解释1、害虫生物防治(传统的):利用害虫天敌控制害虫(害螨)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
包括以虫治虫、以微生物治虫、以鸟治虫、以其他动物或植物治虫等。
2、害虫生物防治(扩展后):利用生物有机体或其天然(无毒)产物控制有害物种群的发生、繁殖或减轻其为害的方法。
3、寄生性天敌:有些昆虫一个时期或一生都附着在其他昆虫或动物的体内或体表,并以摄取寄主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活,这样的昆虫叫寄生性昆虫。
4、跟随现象:就单个的生态系统来说,如果天敌的寄主害虫单一,那么该天敌种群的消长,总体上滞后”于寄主害虫之后。
这种现象叫天敌的跟随现象”。
5、单期寄生:寄生昆虫只寄生在其寄主的某一虫期并能完成发育。
6、助迁:从较近的生物环境人为的将害虫天敌进行迁移。
7、移植:本国范围内天敌的异地繁殖。
8、半合成人工饲料:成分多数是纯化学物或是经过提纯的产品,但含有一种或几种未经提纯的粗制物,如叶子粉、酵母等。
9、主要害虫:平衡位置处在经济损害水平EIL以上的害虫。
10、次要害虫:平衡位置经常处在经济阈值以下的,又称为潜在害虫。
二、填空1、列举常见的3种寄生性天敌昆虫:1、寄生性膜翅目:①姬蜂总科:姬蜂科、茧蜂科,② 小蜂总科:小蜂科、赤眼蜂、姬小蜂科,③青蜂总科:肿腿蜂科---管氏肿腿蜂、青蜂科;2、寄生性膜翅目:①胡蜂总科:蜾赢科,②蜜蜂总科;3、寄生性双翅目:麻蝇科、寄蝇科;4、其他寄生性昆虫:捻翅目、寄生性鞘翅目、寄生性鳞翅目。
2、列举常见的3种捕食性天敌昆虫:1、蜻蜓目;2、捕食性半翅目:猎蝽科、蝽科、花蝽科;3、脉翅目:草蛉科;4、捕食性鞘翅目:虎甲科、步甲科、瓢甲科、芫菁科;5、捕食性双翅目:食蚜蝇科、盗虻科、虻科、蜂虻科;6、捕食性膜翅目:胡蜂科、蜾赢蜂科、蚁科。
3、农药并不是万能的,长期大面积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分别是①引起害虫抗药性,②杀伤天敌、破坏生态平衡、引起害虫再增猖獗或次要害虫爆发成灾,③污染环境,产生残留问题,④农业成本增加。
萤火虫的作用萤火虫是一种生物中的独特存在,其散发着绿色的微光,如同闪烁的繁星,给夜晚增添了一份神秘和浪漫。
然而,除了美丽的光芒之外,萤火虫还扮演着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角色,对于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起着重要作用。
首先,萤火虫是自然界中重要的控制害虫的天敌之一。
萤火虫的幼虫以昆虫的幼虫和蚜虫等为食,可以有效地控制害虫的繁殖量。
在农田中,它们的出现可以帮助减少农作物的病虫害,降低农药的使用量,减轻农民的经济负担和环境污染。
其次,萤火虫也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食物链环节。
萤火虫的成虫主要以花蜜、露水和植物汁液为食,而它们的幼虫则主要以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如蚯蚓、蜈蚣等。
它们在食物链中扮演着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双重角色,能够帮助维持食物链的平衡,确保生物的多样性。
此外,萤火虫还具有重要的生态指示意义。
它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能够在生态系统受到污染或破坏时提供重要的警示信号。
例如,在水体污染严重的地区,萤火虫的数量和种类通常会明显减少,这可以让我们及时发现环境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此外,萤火虫还具有一定的医疗和科学研究价值。
萤火虫发光的机制被广泛研究,有助于生物发光的机理研究和光学技术的发展。
萤火虫的萤光素也有望应用于草地荧光标记、生物传感器等领域,对于科学研究和医疗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萤火虫种群遭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乱扔垃圾、砍伐森林、过度利用农药等行为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和食物链,导致萤火虫数量减少。
因此,保护萤火虫的生态环境,减少人类对其生息地的破坏,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总之,萤火虫不仅仅是夏夜中美丽的景观,更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在控制害虫、维持食物链、生态指示、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萤火虫的栖息环境,让它们继续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
松毛虫的天敌松毛虫是松树森林中常见的害虫,它们以松树的嫩叶为食,数量庞大,会严重危害松树的生长和健康。
然而,幸运的是,自然界中存在着一些天敌,它们以松毛虫为食,起到了控制害虫数量的重要作用。
1. 松毛虫的天敌之一是蜘蛛。
许多种类的蜘蛛都喜欢捕食松毛虫。
它们利用自己特殊的网来捕捉松毛虫。
当松毛虫爬行时,它们会被蜘蛛网纤细的丝线缠住,无法逃脱。
蜘蛛等待机会,迅速将松毛虫拖入自己的巢穴,并吸食它们的体液。
蜘蛛是松毛虫的重要天敌之一,通过捕食松毛虫调节了害虫的种群数量。
2. 蚂蚁也是松毛虫的天敌之一。
蚂蚁通常居住在松树周围,它们通过追捕并活动单独或组队捕食松毛虫。
蚂蚁会迅速将松毛虫带回巢穴,作为它们的食物来源之一。
蚂蚁以其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勤劳的行动,有效地控制了松毛虫种群的发展。
3. 胡蜂也是松毛虫的天敌之一。
胡蜂是松毛虫的主要捕食者之一,它们以松毛虫为食物来喂养自己的幼虫。
胡蜂通过将松毛虫带回巢穴,并将其注入巢穴,供幼虫以松毛虫体液为食。
胡蜂在一定程度上对松毛虫的数量起到了控制作用。
4. 鸟类也是松毛虫的重要天敌之一。
松树叶子上的松毛虫是鸟类的重要食物来源之一。
松毛虫对于一些鸟类来说是非常美味的食物,它们以肉食为主食,并能迅速消耗掉大量的松毛虫。
鸟类通过捕食松毛虫参与了松毛虫种群数量的调节。
总之,松毛虫的天敌对于控制害虫的数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蜘蛛、蚂蚁、胡蜂以及鸟类等天敌通过捕食松毛虫,有效地减少了害虫的种群数量,保护了松树的健康生长。
然而,在松树森林中,害虫的数量仍然存在很多威胁。
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生态平衡,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和研究松毛虫的天敌,寻找更多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同时,加强森林保护意识,减少人为的松树伐木行为,以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人们成为野生动物的好处的证据
作为野生动物,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以下是一些人们成为野生动物的好处的证据:
1. 生态平衡维护:野生动物在食物链中占据重要位置,它们的存在和数量影响着其他生物群体的生存和繁衍。
通过控制繁殖和种群数量,它们在维持生态平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植物传粉与种子扩散:某些野生动物如昆虫和鸟类在寻找食物的过程中传播花粉,促进了植物的授粉和繁殖。
此外,一些动物还帮助植物传播种子,维持植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 害虫控制:一些野生动物如捕食型鸟类、蝙蝠和蜻蜓等在自然界中捕食害虫,起到了天敌的作用。
它们帮助控制农田和森林中的害虫数量,减少对农作物和树木的破坏。
4. 食物资源:野生动物为人类提供丰富的食物资源。
许多种类的鱼类、海鲜、野味等都是人们常见的食物来源。
同时,一些野生动物也被人类养殖和捕捞,用于食品加工和养殖业。
5. 生态旅游和教育:野生动物也成为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吸引着许多人前往欣赏和学习。
通过观察野生动物的行为和栖息地,人们对自然环境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些证据表明,野生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控制害虫、传播植物种子、提供食物资源以及促进生态旅游和教育等方面对人类有着重要的好处。
我们应该保护和尊重野生动物,共同维护自然环境的平衡与健康。
一、实验目的1. 了解天敌昆虫的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
2. 掌握天敌昆虫的捕食行为和繁殖方式。
3. 分析天敌昆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重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天敌昆虫是指能够捕食或寄生其他昆虫的昆虫,它们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平衡作用。
天敌昆虫的捕食行为和繁殖方式对其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通过对天敌昆虫的观察和实验,旨在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和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捕食性天敌昆虫(如蜻蜓、蜘蛛)、寄生性天敌昆虫(如茧蜂、寄蝇)、害虫(如蚜虫、菜青虫)。
2. 实验方法:(1)观察天敌昆虫的形态特征,记录其种类、体型、颜色等。
(2)观察天敌昆虫的捕食行为,记录捕食对象、捕食方式等。
(3)观察天敌昆虫的繁殖方式,记录产卵位置、卵的数量等。
(4)分析天敌昆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效果,比较不同种类天敌昆虫的捕食率和寄生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天敌昆虫的形态特征在实验中观察到的捕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蜻蜓和蜘蛛,寄生性天敌昆虫主要有茧蜂和寄蝇。
捕食性天敌昆虫体型较大,颜色鲜艳,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
寄生性天敌昆虫体型较小,颜色多为黑色或褐色,寄生在害虫体内。
2. 天敌昆虫的捕食行为捕食性天敌昆虫通过迅速捕捉猎物,利用其强大的捕食能力将其消化吸收。
在实验中,蜻蜓和蜘蛛均表现出较强的捕食能力,能够捕食多种害虫。
寄生性天敌昆虫通过在害虫体内产卵,其幼虫在害虫体内生长发育,最终杀死宿主。
3. 天敌昆虫的繁殖方式捕食性天敌昆虫的繁殖方式主要是产卵,将卵产在害虫较多的地方,如叶片、树枝等。
寄生性天敌昆虫的繁殖方式也是产卵,但卵多产在害虫的体内或体表。
4. 天敌昆虫在害虫生物防治中的效果在实验中,我们比较了不同种类天敌昆虫的捕食率和寄生率。
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昆虫的捕食率较高,能够有效控制害虫数量。
寄生性天敌昆虫的寄生率也较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五、实验结论1. 天敌昆虫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平衡作用,是害虫生物防治的重要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