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园绿地的植物配置
- 格式:pdf
- 大小:194.38 KB
- 文档页数:2
猎人角南水滨公园植物配置分析
猎人角南水滨公园的植物配置主要以绿化植物为主,为游客提供美丽的环境。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植物类型和配置:
1. 花草:公园中会种植各种花草,如玫瑰、牡丹、海棠、月季、郁金香、桃花等。
这些花草的绚丽色彩和芳香气息为公园增添了浪漫和美好的氛围。
2. 绿化树木:公园会栽种各种绿化树木,如柳树、杨树、梧桐、法国梧桐等。
这些树木的繁茂枝叶为公园提供了丰富的阴凉和休憩的场所,同时也起到了净化空气的作用。
3. 藤蔓植物:为了增加公园的美观度和自然感,猎人角南水滨公园可能会栽种一些藤蔓植物,如爬山虎、紫藤等。
这些藤蔓植物可以缠绕在建筑物、篱笆或者树木上,增加了绿色植物的密度。
4. 花坛和园林景观:公园中会设置花坛和园林景观,通过不同颜色、形状和高度的植物进行组合,创造出美丽的景致。
例如,多彩的花坛、水池边的草地和岩石花园等。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园的实际植物配置可能根据季节和园林设计的要求有所变化,具体信息可以向公园管理部门或者相关信。
浅析海绵城市中雨水花园的植物配置———以徐州泉润公园中雨水花园设计为例史慧梅[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82]摘要:作为新式雨洪管理措施,海绵城市的理念近年来备受推崇。
雨水花园是海绵城市中景观效果较好的一种形式。
而植物是雨水花园的灵魂,因此,植物的正确选择及合理搭配在雨水花园构建过程中尤为重要。
本文以徐州泉润公园规划设计项目中雨水花园的设计为例,通过阐述雨水花园中植物的作用和选择原则,列举了适合徐州地区雨水花园选择的植物,并对雨水花园植物配置方法进行分析总结,以为苏北地区雨水花园构建提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雨水花园;泉润公园;植物;植物配置中图分类号:TU985.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22)10-0079-030引言随着城市的急速发展,我国原有绿色生态机理不断被破坏,地表径流污染、城市内涝灾害频发。
为此,“海绵城市”的新理念应运而生。
具体而言,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1]。
以更灵活多变的形式,来解决城市一下雨就发生涝害,不下雨干旱连绵的忧人现状。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也指出,未来城市建设应当优先利用雨水花园、生态草沟、下沉绿地等多种生态技术措施,达到合理组织排水的目的。
雨水花园是自然形成的或人工挖掘的浅凹绿地,被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通过植物、土壤的综合作用使雨水得到净化,并使之逐渐渗入土壤,涵养地下水,或补给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城市用水[2]。
广义上来讲,就是凡采用了雨水收集、处理、利用等生态措施,而且也有较好景观效果呈现的绿地建设,都可以归类为雨水花园。
雨水花园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城市“海绵体”形式,也是一种高效、低成本且可持续的雨水利用设施,为最新的城镇化构建提供重要的保护。
1泉润公园项目总体设计概况1.1项目概况泉润公园项目位于江苏省徐州市,基地在泉山区西部区域,徐商公路南侧,三环西路西侧且现状为采煤塌陷地,总面积52.7hm2,水域面积24.5hm2,陆地面积28.2hm2。
基于公园绿化植物配置的探讨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进展,城市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公园为RM群众提供了休闲、巡游、健身及娱乐活动的场所。
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化水平的重要窗口,社会进步与经济进展的重要标志,也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调节城市空气环境质量的功能。
因此,加强城市公园建设,促进公园园林绿化可持续进展,对于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1、公园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1.1生态性公园的植物配置首先要遵循生态的环境造景,保证植物的生命力,展现饱满的生机与舒适的美感。
其次还要遵循植物自身的生态效应,例如空气湿度的增加、有毒气体的汲取、城市热岛效应的降低等,都归功于城市植物的环保调节作用。
如今,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快,充分利用植物的功能来调节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是市民倡导建设公园绿化环境的最终目的。
遵循植物和环境的生态原则,合理地对植物品种和搭配进行选择,可以大幅度地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景观构造的美观性,还能节约成本,幸免植物资源的浪费。
在具体的操作中,就是要因地制宜,才得以保证群落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1.2艺术性优秀的植物配置是生态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有些城市公园的植物配置相关建筑艺术、绘画音乐等底蕴较高的艺术价值,建筑文学的艺术气息就要求通过城市公园绿化的植物配置来表达和传承,这就对植物的配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些充满诗情画意的城市,对绿化配置中植物的依赖更明显,通过植物来表达文化内涵,或是将植物拟人化,只为让植物配置中渗透人文意蕴之美。
同时,植物的配置还要遵循形式美的原则。
植物配置的体现形式就是“景”,人们会通过所见所感产生心理反应,因此,掌握植物景观形式美的构成规律,结合其变化、对称、均衡、调和、比例等艺术形式将艺术美展现出来。
1.3功效性在公园植物配置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公园相关的功能和性质。
比如烈士陵园,就需要植物配置营造出庄严肃穆的气息,选择植物时,苍翠挺拔的松柏科植物是理想的选择;而街道绿化的植物配置,其目的是为了给城市庇荫减尘、美化市容,选择枝叶繁茂的树种会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天津市3个公园绿地地被植物调查与分析》天津市三个公园绿地地被植物调查与分析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绿地的建设与维护显得尤为重要。
地被植物作为城市绿地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绿化、美化的功能,还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天津市作为我国的重要城市,其公园绿地的地被植物种类与分布情况,对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通过对天津市三个公园绿地的地被植物进行调查与分析,旨在了解其地被植物的种类、分布及生态功能,为天津市城市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调查地点与方法本次调查选择了天津市内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园绿地,分别为:XX公园、XX广场公园和XX风景区。
调查方法主要包括实地考察、样方调查和文献资料收集。
实地考察主要是对公园绿地的地被植物进行现场观察和记录;样方调查则是按照一定的方法设置样方,对样方内的地被植物进行详细调查;文献资料收集则用于辅助实地调查,提供更多的背景信息和数据支持。
三、调查结果1. 地被植物种类经过调查,天津市这三个公园绿地的地被植物种类丰富,包括草本植物、灌木、藤本植物等。
其中,草本植物占据较大比例,如二月兰、鸢尾、马蹄金等。
灌木类地被植物有海桐、金边黄杨等。
此外,还有一些具有特殊生态功能的植物,如能够吸收有害气体的紫鸭跖草等。
2. 分布情况地被植物的分布受到气候、土壤、光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在XX公园,由于气候湿润,地被植物生长茂盛,以二月兰和鸢尾等喜阴湿的植物为主。
而在XX广场公园,由于光照充足,地被植物以金边黄杨等喜阳的灌木为主。
在XX风景区,由于地形多样,地被植物的种类更加丰富,既有喜阴湿的植物,也有喜阳的植物。
3. 生态功能地被植物在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地被植物能够防止土壤侵蚀,保持水土平衡。
其次,地被植物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净化空气。
此外,地被植物还能为其他生物提供栖息地和食物来源,维护生态平衡。
四、分析讨论通过对天津市三个公园绿地的地被植物进行调查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地区的地被植物种类和分布存在差异,这与气候、土壤、光照等自然条件有关。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分析公园是人们休闲娱乐、观赏自然风景的场所,公园中的植物配置对于增添公园的美观度和生态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下面将对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进行分析。
公园植物配置的种类丰富多样。
公园中一般种植了树木、灌木、花卉等各类植物。
树木可以根据公园的规模和环境特点选择种植,如大叶挺水杨适合河岸和湖泊边种植,金叶槭适合广场和大街种植。
灌木可以起到修剪造型的作用,如常青灌木可以使公园四季常绿,具有欣赏价值。
花卉则能为公园增添色彩和花香,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观赏和拍照。
各类植物的配置组合使公园充满了变化和生机。
公园植物配置能够提供各种生态功能。
公园的植物配置可以改善空气质量。
树木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净化空气。
公园中的植物还可以吸收有害气体和粉尘,减少空气污染。
植物配置还能起到保持土壤、水源的作用。
树木的根系可以防止土壤侵蚀,保持土壤的稳定性。
植物的根系还可以吸收水分,起到调节水分平衡的功能。
公园中的草坪和绿化带还可以过滤雨水中的污染物质,净化水源。
公园中的植物配置还能提供休闲空间和生态保护。
树木多的区域可以提供遮阴,减轻高温对人体的不适,供人们休息和娱乐。
植物还是一些小动物的栖息地,提供了生态保护。
公园植物配置也存在一些问题。
有些公园在植物配置上存在单一性,种植的植物种类过少,缺乏变化和丰富性。
有些植物配置不符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导致植物生长困难,影响了公园的美观度和生态功能。
公园中植物的养护和管理也需要加强,如喷洒农药和施肥频率过高,会对植物和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公园植物配置与生态功能密不可分。
植物配置的多样性和合理性能够增添公园的美观度和吸引力,提供了众多生态功能。
但同时也需要注意植物配置的合理性和养护管理的科学性,以保护环境和植物的生长。
浅谈公园植物配景设计公园植物配景设计是公园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可以美化公园环境,提升公园的景观品质,还可以让游客在赏景之余感受到植物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
下面我们将从植物的选择、布局和搭配三个方面来浅谈公园植物配景设计。
一、植物的选择公园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到气候、土壤和地形等因素,并根据景区的特点和风格进行选择。
比如,在山地公园中应选择耐寒的常绿植物,如松、柏、杉、杜鹃等,其色调应以深绿色为主。
而在湿地公园中应选择耐水的植物,如芦苇、香蒲、菖蒲等,这些植物可以营造出水雾缭绕的意境。
此外,还可以根据公园的主题和功能进行植物选择,比如以草本植物为主的小品公园或以花卉为主的花园等。
二、植物的布局公园植物的布局应遵循自然原则,尽量利用地形、轮廓和灌木等自然元素,让植物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形成自然、舒适的景观。
同时,还可以运用对比、高低起伏、重心的平衡等手法,增强景观的层次感和空间感。
例如,在广场或大草坪上,可以选择高大的乔木或喷泉作为中心,再以灌木丛、花坛、草地等作为配合,使空间更富有变化。
三、植物的搭配公园植物的搭配一定要考虑色彩、形态和品种的协调性,以营造出和谐的整体效果。
例如,同类植物的色调要相近,不同类植物之间的色彩要有明显的对比,并调整植物的高低、大小和形状等细节,使景观更加完美。
同时,不同的植物还有其文化内涵,可以根据公园的主题选择相应的植物,以丰富公园的文化内涵,让游客在欣赏景观之余,感受到植物的生态价值和文化内涵。
总之,公园植物配景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需要考虑到众多因素,如气候、土壤、地形、景区特色等因素,才能设计出优美、和谐、富有内涵的景观。
希望本文能够对公园植物配景设计有所启示。
浅谈公园植物配景设计公园是城市的绿色宝地,也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而公园的植物配景设计,更是公园美化和提升市民体验的重要部分。
在公园植物配景设计中,植物的选择、搭配和布局都有着重要的作用,能够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更加舒适愉悦。
下面将就这一话题进行浅谈。
一、植物的选择公园内的植物选择应当考虑到四季景色的变化,可以根据植物的生长季节,选取不同的植物进行植栽,使得公园四季都能呈现出独特的美丽景象。
春季可以选择樱花、杜鹃花等色彩绚丽的花卉,夏季可以选择风铃草、薰衣草等清新的植物,秋季可以选择枫树、银杏等色彩绚丽的叶片,冬季可以选择梅花、水杉等耐寒的植物。
这样就能够使得公园在不同季节都能呈现出不同的美景,吸引市民前来游玩。
公园内的植物选择还需要考虑到植物的观赏性和适应性。
观赏性好的植物能够让人们在欣赏的同时感到愉悦,而适应性好的植物则可以在不同环境下生长,减少植物的死亡率,同时也节约了植物的维护成本。
在公园内的植物选择中,需要综合考虑植物的观赏性和适应性,选择那些既美观又易于栽培的植物进行植栽。
二、植物的搭配植物的搭配是公园植物配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不同的植物搭配在一起,可以产生出不同的美感效果。
在颜色搭配上,可以选择相近或相反的颜色来搭配,比如红色和绿色植物的搭配、蓝色和黄色植物的搭配等,这样可以产生出对比鲜明或和谐统一的美感效果。
在形状搭配上,可以选择不同形态的植物进行搭配,比如高大挺拔的乔木和低矮蔓生的灌木植物进行搭配,或者选择不同形态的树叶进行搭配等,这样可以产生出层次感和动态感,增加了植物组合的美感效果。
在植物的香味搭配上,可以选择散发出不同香味的植物进行搭配,比如选择花香浓郁的植物和草本植物进行搭配,这样可以使得公园内的空气变得清新宜人,增加了市民的游园体验。
植物的搭配要因地制宜,根据公园的自然环境和功能定位,进行合理的搭配,形成具有美感和实用性的植物组合。
三、植物的布局植物的布局是公园植物配景设计中的另一个关键环节。
檗、洒金柏;紫叶系的紫叶小檗;绿叶系的龟甲冬青、云南黄馨,使不同的叶色形成鲜明的对比。
2.2植物园中四季岛区域的植物配置植物园中的四季岛区域在整个园的中央部位,整个岛区域共划分成了不同的季节主题的景观,主要是植物形成的景观,分别为:春岛、夏岛、秋岛、冬岛4个岛屿,重点配置了不同植物景观,使游人不管在任何季节来游玩,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
同时,让植物充分发挥出各自的叶、花果等成长的特点,让游人感受出自然季节的更替变化的植物状态,从而领会到时间的流逝,激发出人们惜时、奋进的正能量。
在4个岛屿的植物种植方式上,主要以自然式的丛林、大面积的片植为主,用同一种类的植物,大体相同规格种植成条带状或满山坡全铺,多见到乔木以20~30株进行成群种植,在开花或者叶色变化时节,让游园者能够形成视觉上的冲击效果,给人以震撼的景观效果[4]。
2.2.1春岛的植物配置。
山坡上的植物种植了较多的小乔木,春季开花的品种如梅、玉兰、桃等,少量丛植金缕梅、深山含笑、榆叶梅等春季的观花乔木,散点种植少量雪松、柳杉作为点缀。
另选用杜鹃、牡丹、锦带花、含笑等春花类灌木和蔓长春、络石、绣线菊等地被植物进行组团式成片种植。
春岛上还设有供游人休憩的亭子,亭子上爬满紫藤,在河边还种有许多不同品种的鸢尾。
2.2.2夏岛的植物配置。
夏岛上种植了紫薇、合欢、苦楝、琼花等夏花树种,另外选用香樟、七叶树等作为配景,现已形成浓郁的荫凉环境。
林下植被有大量的八仙花、蜀葵和醉鱼草等品种,形成林中的缀花景观。
在夏岛中间,大面积片植了木槿花和石蒜,夏、秋季节鲜花不断,形成了夏岛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2.3秋岛的植物配置。
在坡上群植银杏、金钱松、落羽杉、悬铃木、乌桕、重阳木、鸡爪槭、卫矛等秋色叶树种。
到了秋季,色叶树红色、黄色的叶子与常绿的雪松、白皮松、香樟形成鲜明的对比。
同时,秋岛还种植不同观赏特性的植物,有芳香四溢的桂花、花色美艳的木槿和木芙蓉,还有硕果累累的柿树、石榴等等,让游人感受到秋的收获感。
浅谈公园植物配景设计公园植物配景设计是城市公园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合理的植物配景设计能够为公园增添活力和舒适感,吸引游客,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下面从植物的选择、配置和养护等方面浅谈公园植物配景设计。
一、植物的选择公园植物要根据地理位置、气候适应性、土壤环境以及花期等条件进行选择,既要考虑美观性,也要注重生态环境,最好选择本地适宜种植的植物。
在选择植物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考虑:(1)观赏效果:公园植物的观赏效果直接影响游客的体验。
可以选择具有鲜艳花色、独特形态和结构的植物,提高公园的观赏价值。
(2)生态效益:除了观赏效果,公园植物的生态功能也是选择的重要因素。
可以选择具有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吸收噪音、降温等生态功能的植物。
(3)区域特色:公园植物的选择还应考虑地域特色。
可以选择具有当地特色的植物,体现当地文化和自然风貌。
二、植物的配置公园植物配置包括种植密度、植物分布和组合等方面。
首先要保证种植密度合适,不要过于密集或稀疏,保持植物生长良好的条件。
其次,根据公园不同区域的功能需求,合理配置植物,形成丰富的景观空间。
例如,可以在广场、道路等区域种植宽阔的乔木或观赏草坪等,而在花园、湖泊、小广场等区域可以选择灌木、花卉等搭配平整草坪或凹凸起伏的地形。
此外,植物的组合也需要考虑植物之间的协调性和搭配效果。
例如,可以选取花卉、落叶灌木和常绿灌木组合起来,营造出四季花木皆有的景观效果。
三、植物的养护公园植物的养护是公园植物配景设计的重要环节。
植物的养护应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需要进行土质、施肥、浇水、修剪和防治病虫害等工作,保证植物的生长健康。
合理的养护不仅可以延长植物的寿命,也可以增强植物的观赏效果,吸引了游客的眼球。
总之,公园植物配景设计是城市公园整体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物的选择、配置和养护是影响公园植物配景设计效果的重要因素,需要在设计之前仔细考虑和规划。
只有做好公园植物配景设计,才能营造出优美、健康、生态的公园环境,满足人们对城市绿地的需求。
杭州柳浪闻莺公园植物配置及空间分析杭州柳浪闻莺公园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是一座以“柳浪闻莺”为主题的公园,占地面积达16.2万平方米,以柳树、谷雨花、春芽等为主要景观,营造出一片美丽宁静的园林景致。
在植物配置和空间分析方面,公园注重营造一种优美的自然环境,为游客提供一个休闲漫步的场所。
一、植物配置柳浪闻莺公园内的植物种类多样,布局合理,通过对各种植物的精心搭配,打造出了一片绿意盎然的绿色空间,使人们仿佛置身于一片天然氧吧中。
1.主要景观植物公园内种植了大量的柳树,其中以垂柳最为著名。
这些垂柳枝条柔软婆娑,随风摇曳,给人以宁静的美好感受。
春芽、谷雨花等花木也是柳浪闻莺公园的主要景观植物,它们在不同的季节中开放,为园中增添了绚丽多彩的色彩。
2.绿化布局柳浪闻莺公园的绿化布局精心设计,不仅注重植物的种类,更重视植物的分布和园林的整体效果。
高大挺拔的柳树和繁茂的春芽交错在一起,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风景线。
公园内还种植了一些观赏性比较强的灌木和花卉,如石楠、迎春花等,使整个公园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3.水域植被公园中的水域是柳浪闻莺公园的一大特色,其水域植被种类繁多,包括了荷花、芦苇、睡莲等,这些水生植物为公园增添了几分野趣,也为来此观光的游客提供了一种清新怡人的休闲体验。
二、空间分析1.景观空间柳浪闻莺公园的景观空间布局合理,整个公园分为了南北两部分,用一条人工挖掘的小溪将两部分连接在一起。
在公园内,游人可以感受到园林、水面、树木相互交错的美景,尤其是南部地区的水面和北部地区的盆景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2.休闲空间柳浪闻莺公园内的休闲空间充足,有宽敞的草坪、鸟语花香的花园和静谧的水域,游客可以在这里尽情漫步、阅读、休憩,感受大自然的美好风光。
3.游憩空间为了让游客更好地享受到柳浪闻莺公园的美景,公园内设置了一些游憩设施,如长椅、凉亭、观景台等,游客可以坐下休息或者驻足观赏,感受园林的魅力。
4.活动空间柳浪闻莺公园还为游客提供了一些活动设施,如篮球场、健身器材等,这些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多的休闲娱乐选择,丰富了公园的活动空间。
浅谈滨水绿地植物配置植物对水的适应性根据植物与水分的关系,可分为水生、湿生(沼生)、中生、旱生等植物生态类型,它们在外部形态、内部组织结构、抗旱和抗涝能力以及景观表现上都是不同的。
在园林应用方面,水景植物根据其生理特性和观赏习性可以分为水边植物、驳岸植物、水面植物三类,在不同的地域和气候条件下植物的种类又各不相同。
1.水边植物水边植物的作用在于丰富岸边景观视线、增加水面层次、突出自然野趣。
在北方,常植垂柳于水边,或配以碧桃、樱花,或栽几丛月季、蔷薇、迎春、连翘,春花秋叶,韵味无穷。
可用于北方水边栽植的还有旱柳、栾树、枫杨、棣棠,以及一些枝干变化多端的松柏类树木。
南方水边植物的种类更丰富,如水杉、蒲桃、榕树类、羊蹄甲类、木麻黄、椰子、落羽杉、乌桕等,都是很好的水边造景植物。
2.驳岸植物园林水体驳岸的处理形式多样,植物的种植模式也有很多种。
在驳岸植物选择上,除了通过迎春、垂柳、连翘等柔长纤细的枝条来柔化岩石混凝土砖的生硬线条之外,还能在岸边栽植一些花灌木、地被、宿根花卉以及水生花卉如鸢尾、菖蒲等,也可用锦熟黄杨、雀舌黄杨、小叶黄杨、金叶女贞组成图案式的植物景观或剪成不同造型来进行绿化美化。
另外,许多藤本植物都是很好的驳岸绿化材料,如地锦、凌霄等。
3.水面植物水面植物是水体绿化不可缺少的植物材料,可细分为挺水植物、浮水植物、沉水植物等。
水面植物的栽植不宜过密,要与水面的功能分区结合,在有限的空间留出充足的开阔水面展现倒影及水中游鱼。
南北水面植物的差别不是很大,有荷花、睡莲、萍蓬、菖蒲、鸢尾、芦苇、千屈菜等。
漂浮在水面和沉入水中的则以水藻类植物为主,如金鱼藻、狸藻、狐尾藻、欧菱、水马齿、水藓等。
水生植物配置艺术水体的植物配置,主要是通过植物的色彩、线条以及姿态来组景和造景的。
淡绿透明的水色是各种园林景观天然的底色,而水中倒影呈现出另一番意境,情景交融,相映成趣,组成一幅生动的画面。
平面的水通过配置各种树形及线条的植物,形成线条丰富的构图,给人留下深刻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