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煤程控系统的自动配煤功能分析与方案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01.50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PLC的输煤系统自动化控制设计原理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自动化控制系统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输煤系统中,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还能保障生产安全。
本文将介绍基于PLC的输煤系统自动化控制设计原理。
一、PLC概述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领域的数字运算控制器。
它通过编程存储器执行用户编写的程序,对输入/输出信号进行逻辑、定时、计数和算术运算等处理,并通过数字或模拟输出信号控制外部设备的工作。
PLC 具有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易于扩展和维护等优点。
二、输煤系统简介输煤系统主要用于将煤炭从原料仓输送到锅炉,主要包括原煤仓、输送带、破碎机、筛选机、煤仓等设备。
输煤系统的稳定运行对锅炉的燃烧效果和生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三、基于PLC的输煤系统自动化控制设计原理1.输入/输出信号采集PLC需要实时采集输煤系统中的各种输入/输出信号,包括设备运行状态、故障报警、物料浓度、输送带速度等。
这些信号通过传感器、开关等设备传输给PLC,为后续控制提供数据基础。
2.控制逻辑设计根据输煤系统的工艺要求,设计合适的控制逻辑。
以输送带为例,当原煤仓中的煤炭达到一定高度时,PLC会输出信号控制输送带启动,将煤炭输送到煤仓。
同时,PLC会监测输送带运行状态,如发生故障,立即输出报警信号并停止输送带运行,确保生产安全。
3.定时/计数功能PLC具有定时和计数功能,可用于输煤系统中的设备运行时间、物料计数等。
例如,PLC可以监测破碎机的运行时间,当达到设定的运行时间后,自动启动筛选机,实现煤炭的筛选作业。
4.模拟量处理输煤系统中涉及到的物料浓度、输送带速度等参数为模拟量信号,PLC可以通过模拟量输入模块进行采集,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和控制。
例如,PLC可以根据物料浓度实时调整输送带的速度,保证煤炭的正常输送。
5.通信功能现代PLC具有强大的通信功能,可用于实现输煤系统各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远程监控。
锅炉车间输煤机组控制的设计方案1.1锅炉系统概述锅炉是化工、炼油、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作为风机、压缩机、大型泵类的驱动的动力源,又可作为蒸馏、化学反应、干燥和蒸发等过程的热源。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设备的不断革新,作为动力和热源的锅炉,亦向着大容量、高效率发展。
为了确保安全、稳定生产,锅炉设备的控制系统就显得更加重要。
输煤系统是整个系统的第一关。
燃料是工厂安全经济生产,全面完成任务的物质基础,没有了燃料,一切将无从谈起。
燃料费用占成本的75%左右,这就奠定了输煤系统是工厂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环节。
随着能源供需矛盾的发展变化,输煤系统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1.2锅炉输煤研究意义所谓锅炉输煤系统,是指从送煤开始,一直到将合格的煤块送到原煤仓的整个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给煤生产线、选煤、皮带运输系统、破碎[2]与提升、回收系统以及一些辅助生产环节。
本设计中主要研究的是其中的输煤系统部分,即煤块从给煤机传输到原煤仓的过程。
传统的输煤系统是一种基于继电接触器和人工手动方式的半自动化系统。
由于输煤系统现场环境十分恶劣,不仅极大损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由于输煤系统范围大,经常有皮带跑偏、皮带撕裂及落煤管堵塞等等麻烦,大大降低了发电厂的生产效率。
随着发电厂规模的扩大,对煤量的需求大大提高,传统的输煤系统已无法满足发电厂的需要。
随着生产过程的控制规模不断增大,运行参数越来越高,生产设备及其相应的热力设备和系统更加复杂。
输煤系统是热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锅炉车间燃料供应的有力保证。
输煤机组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整个工艺过程的关键因素,而整个输煤过程往往采用远程控制,这就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方法不能得到满意的测控效果。
因此,在输煤系统中往往选择比较有优势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使整个控制过程具有正常运行、事故处理、参数监测、故障报警、装置调控、危险保护等功能。
火电厂输煤程控系统设计作者:张蓓来源:《科技视界》 2012年第30期张蓓(吉林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吉林吉林132021)【摘要】本文介绍了一个常见的输煤程控系统。
该系统由卸煤、上煤、储煤、配煤四部分组成。
卸煤部分是输煤系统的首端,其主要作用是完成接收厂外来煤,主要上煤部分是输煤系统的中间环节,其主要作用是完成煤的输送、破碎、除铁、除木、筛分、计量等,主要包括给煤设备、带式传送机、筛碎设备、除铁设备、除木设备、计量设备等;储煤部分是输煤系统的缓冲环节,其主要作用是调节电厂中煤的供需矛盾,主要包括储煤场和各种煤场机械;配煤部分是输煤系统的的末端,其主要作用是把煤按运行要求配入锅炉的原煤斗,主要配煤机械有犁式卸料机、配煤车、可逆配仓皮带机等。
用PLC控制的方式使得这四个部分安全有序的进行。
【关键词】输煤;程控;PLC0 引言火力发电厂设备众多,控制对象的特性复杂,一般无法以整个过程为对象加以控制,而且需要长时间不间断运行,不宜频繁启动停止。
火力发电厂的事故停机常常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而有效的运行优化手段又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火力发电厂生产实时数据量大且密集,运行环境比较恶劣,大多数参数和变量不能直接测量得出[1]。
由此,可以采用有效、适用、先进的自动控制方法,实现设备的安全长期运行、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实现生产过程的实时信息监控及调度。
电厂输煤程控系统设计实际上就是采用PLC作为控制核心,按照步进控制原理, 实现电煤输送子系统间相互协调工作, 高效稳定的完成电煤的输送[2]。
一方面,它可以为电厂管理层的决策提供真实、可靠的实时运行数据,了解机组在一定负荷运转下的燃煤消耗情况,为企业提供科学、准确的经济性指标。
另一方面,它的高可靠性、高实用性和扩展灵活性大大降了工人劳动强度,同时为以后的进一步扩展提供方便。
1系统整体设计整个系统可以分为三层,包括生产管理层(输煤程控室)、现场控制层(PLC控制站)及就地控制层。
内文摘要本设计首先阐述了锅炉自动输煤系统的基本构成及特点,然后通过对基于继电器锅炉输煤系统和基于PLC的锅炉输煤系统对比论证,根据控制要求,本设计采用PLC控制,实现自动化控制。
在硬件方面,本文着重对PLC、继电器、电动机等选型进行了设计,同时给出了各高级单元的使用及设定情况;在软件方面,提供了原理图、接线图和梯形图。
除此之外,也充分考虑了实际应用中的要求,设计时考虑到了成本、功耗、安全性、稳定性、等诸多问题,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用 PLC输煤程控系统,不但实现了设备运行的自动化管理和监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而且改善了工作环境,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和工作效率。
因此PLC电气控制系统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和推广价值。
PLC不仅能实现自动化控制,还具有快速响应,便于维修等诸多特点,比一般的继电器接触器控制系统优越了很多,而且单机运行时都有音响提示,因此安全性也较好,程序设计也不是十分复杂。
关键词:锅炉自动输煤系统;PLC;自动化;可靠性1目录第1章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煤炭行业智能化选煤与配煤方案第1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3)第2章煤炭行业概述 (3)2.1 煤炭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的地位 (3)2.2 煤炭行业发展趋势及挑战 (3)第3章选煤技术概述 (4)3.1 选煤基本概念及分类 (4)3.2 选煤技术发展历程及现状 (5)第4章智能化选煤技术 (6)4.1 智能化选煤技术发展概况 (6)4.1.1 选煤技术的历史演变 (6)4.1.2 智能化选煤技术现状 (6)4.1.3 智能化选煤技术发展趋势 (6)4.2 人工智能在选煤领域的应用 (6)4.2.1 人工神经网络在选煤中的应用 (6)4.2.2 机器学习在选煤中的应用 (7)4.2.3 深度学习在选煤中的应用 (7)4.2.4 无人机和遥感技术在选煤中的应用 (7)4.2.5 大数据技术在选煤中的应用 (7)第5章选煤工艺与设备 (7)5.1 选煤工艺流程及设备配置 (7)5.1.1 选煤工艺流程 (7)5.1.2 设备配置 (8)5.2 智能化选煤设备研发与应用 (8)5.2.1 智能化选煤设备研发 (8)5.2.2 智能化选煤设备应用 (8)第6章配煤技术概述 (9)6.1 配煤基本概念及分类 (9)6.1.1 按照配煤方法分类 (9)6.1.2 按照配煤目的分类 (9)6.2 配煤技术在煤炭行业的应用 (9)6.2.1 动力配煤 (9)6.2.2 炼焦配煤 (9)6.2.3 化工配煤 (10)6.2.4 环保配煤 (10)6.2.5 节能配煤 (10)第7章智能化配煤技术 (10)7.1 智能配煤算法研究 (10)7.1.1 配煤算法概述 (10)7.1.2 基于神经网络的智能配煤算法 (10)7.1.3 基于遗传算法的智能配煤算法 (10)7.1.4 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的智能配煤算法 (10)7.2 智能化配煤系统设计与实现 (11)7.2.1 系统架构设计 (11)7.2.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11)7.2.3 配煤算法模块设计 (11)7.2.4 系统实现与优化 (11)7.2.5 系统测试与评价 (11)第8章数据采集与处理 (11)8.1 选煤与配煤数据采集技术 (11)8.1.1 自动化传感器技术 (11)8.1.2 数据采集系统 (11)8.1.3 无人机与遥感技术 (12)8.2 数据预处理与特征工程 (12)8.2.1 数据清洗 (12)8.2.2 特征提取与选择 (12)8.2.3 特征变换 (12)第9章模型评估与优化 (12)9.1 模型评估指标与方法 (12)9.1.1 评估指标 (13)9.1.2 评估方法 (13)9.2 模型优化策略与应用 (13)9.2.1 数据预处理优化 (13)9.2.2 模型参数调优 (13)9.2.3 模型融合 (14)9.2.4 模型正则化 (14)9.2.5 模型迁移学习 (14)第10章案例分析与前景展望 (14)10.1 智能化选煤与配煤案例分析 (14)10.1.1 案例一:某大型选煤厂智能化改造项目 (14)10.1.2 案例二:基于大数据的配煤方案优化 (14)10.1.3 案例三:智能化选煤与配煤技术在煤炭物流中的应用 (14)10.2 煤炭行业智能化选煤与配煤前景展望 (14)10.2.1 技术发展趋势 (15)10.2.2 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 (15)10.2.3 产业协同发展 (15)10.2.4 国际化发展 (15)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煤炭作为我国主要的能源结构,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297近些年,能源问题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阻碍,煤炭作为应用量最大的能源,市场地位、社会地位非常高,但煤炭利用率低、污染严重等问题依然存在。
洁净煤生产工艺中,配煤是非常重要的控制环节,但由于人工配煤精度低、传统配煤工艺效率差,因此必须要对现有配煤系统进行优化改造。
自动化技术的出现为洗煤厂配煤提供了新的方案,为了能够全面提高配煤质量,积极利用PLC系统优化配煤体系可以有效提高配煤效率、配煤精度,保证洗煤厂运营效益。
下文主要对洗煤厂自动化配煤技术的运用展开分析。
1 洗煤厂自动化配煤技术架构与应用对现有的配煤系统进行自动化改造,目的是为了提升配煤精度、可靠性,实现商品煤质量结构的精细化管控。
1.1 整体架构洗煤厂自动化配煤体系主要包含了交换机、上位机、PLC、灰分仪、皮带秤、传感器、摄像器、温度振动一体化设备。
在集控室设置上位机,负责传感器所采集的信息显示与处理;皮带驱动附件上放置交换机、数据传感器,负责各项数据的采集。
整个自动化系统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应用层、传输层、基础层。
其中,应用层主要包括工控机、视频综合平台、录像机、显示屏等,在集控室中布置,主要负责显示数据、画面切换等功能。
传输层是由光电交换机、数据传感器、光线分线盒等构成,布置在各个配电室中,负责数据信息的传输[1]。
基础层也就是设备层,主要由一体化温度振动采集器和光线摄像器组成,设置在皮带机头和机尾以及皮带驱动滚筒、减速器中,可以采集视频信息、检测振动温度。
自动化配煤系统涉及的设备数量不多,人机交互界面应尽可能显示更加完整的设备参数信息,用户操作中可以总揽全局,避免页面频繁切换遗漏信息。
报警记录、历史信息另建画面,设置翻页浏览形式,采用高容量硬盘,可以存储5年以上的报警信息、历史记录。
1.2 光缆敷设采用24芯光缆组建主干网络,分别布置在集控室、总配电室、筛分配电室、点配电室,山下装车站主要放置24芯、16芯光纤跳线盒,与主干光缆、摄像头、采集仪等连接,同时连接到筛分配电室、集控室间的光电交换机中,通过接口转换、数据分流、网络扩展的形式实现自动化信息传输功能[2]。
一系统设计目标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2×300MW机组扩建工程是湖南省内规模宏大的国家级、现代化的发电厂。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对电厂内输煤系统中的所有所有设施的正常工作情况进行安全高效的监视与管理,建立一套先进的工业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作人员通过工业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对各类设施的工作情况进行实时监控进一步提高工作和管理效应。
本[设计方案书]将针对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2×300MW机组扩建工程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采用能够满足电厂现行管理的需求,同时充分考虑到今后可能的系统扩展需要。
本系统设计采用当今最先进的电子技术和我公司多年来从事监控行业同类工程的丰富经验,系统既反应当今监控系统的水平,又具有发展潜力。
充分保证了整个系统的质量、安全和现行施工及日后维护、系统扩展的方便,系统设计具有针对性且经济合理。
为了满足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2×300MW机组扩建工程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需求,本系统将具有以下特性:1.标准化:所选用的器材及设备均符合监控行业专业产品制造及设计标准。
2.实用性:所提供的器材及设备均能满足电厂特殊环境下进行运行的实际要求。
4.扩展性:所设计的系统能很方便的增加一些新的前端设备和后端处理设备,扩充功能强大、多数扩充设备可即插即用。
为日后的系统的扩容和功能的扩展提供充分的保障。
5.经济性:在满足系统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尽可能的降低系统造价。
二系统设计参考标准本设计方案书所使用的主要参考资料与标准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98-94民用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行业标准《GA/T75-9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3.公安部关于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75-94P安全防范工程编制办法》4.GB/1.1-93标准化工作导则、标准编写的标准要求5.国家标准《GB50054-95低压配电设计规范》6.《五金安装技术规范》7.《电缆线路施工规范》8.《主要设备的施工指导手册》9.招标书中对输煤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的总体要求为了切实保证湖南华润电力鲤鱼江有限公司2×300MW机组扩建工程输煤系统工业电视监控系统能够按规划实现,在本[设计方案书]中所使用的技术均经过严格的论证,确保这些技术切实可行。
锅炉车间输煤机组控制的设计方案1.1锅炉系统概述锅炉是化工、炼油、发电等工业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动力设备,它所产生的高压蒸汽,既可作为风机、压缩机、大型泵类的驱动的动力源,又可作为蒸馏、化学反应、干燥和蒸发等过程的热源。
随着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设备的不断革新,作为动力和热源的锅炉,亦向着大容量、高效率发展。
为了确保安全、稳定生产,锅炉设备的控制系统就显得更加重要。
输煤系统是整个系统的第一关。
燃料是工厂安全经济生产,全面完成任务的物质基础,没有了燃料,一切将无从谈起。
燃料费用占成本的75%左右,这就奠定了输煤系统是工厂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生产管理的主要环节。
随着能源供需矛盾的发展变化,输煤系统的地位显得更加重要。
1.2锅炉输煤研究意义所谓锅炉输煤系统,是指从送煤开始,一直到将合格的煤块送到原煤仓的整个工艺过程,它包括以下几个主要环节:给煤生产线、选煤、皮带运输系统、破碎[2]与提升、回收系统以及一些辅助生产环节。
本设计中主要研究的是其中的输煤系统部分,即煤块从给煤机传输到原煤仓的过程。
传统的输煤系统是一种基于继电接触器和人工手动方式的半自动化系统。
由于输煤系统现场环境十分恶劣,不仅极大损害了工人的身体健康,而且由于输煤系统范围大,经常有皮带跑偏、皮带撕裂及落煤管堵塞等等麻烦,大大降低了发电厂的生产效率。
随着发电厂规模的扩大,对煤量的需求大大提高,传统的输煤系统已无法满足发电厂的需要。
随着生产过程的控制规模不断增大,运行参数越来越高,生产设备及其相应的热力设备和系统更加复杂。
输煤系统是热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锅炉车间燃料供应的有力保证。
输煤机组工作效率的提高是整个工艺过程的关键因素,而整个输煤过程往往采用远程控制,这就对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方法不能得到满意的测控效果。
因此,在输煤系统中往往选择比较有优势的PLC(可编程控制器)控制系统,使整个控制过程具有正常运行、事故处理、参数监测、故障报警、装置调控、危险保护等功能。
输煤程控系统功能及组成输煤程控包括的控制内容有自动启停设备(包括皮带机、碎煤机、除铁器、除尘器、挡板等的控制);集中或分别自动卸煤(链斗式卸船机),自动上煤(堆取料机等煤场机械的控制);自动起振消堵;自动除大铁;自动调节给煤量;自动进行入炉煤的采集;自动配煤;自动切换运行方式、自动计量煤量等。
一、输煤程控的主要功能输煤程控的主要功能有:(1)程控启停操作及手动单控操作。
设备在启动前,对要启动的给、输、配煤设备进行选择(包括各交叉点的挡板位置)来决定全系统的启动程序。
再根据选定的程序运行方式,按所发出的启动指令进行启动,在启动前,可通过监视程序流程或模拟屏显示确定程序正确与否,如有误可及时更改。
需要停止设备运行时,将控制开关打在停机的位置。
运行的设备经过一定的延时之后,按顺煤流方向逐一停止。
(2)程序配煤和手动单独操作.通过预先编制的配煤程序,使所有的犁煤器按程序要求抬犁或落犁,依次给需要上煤的煤仓进行配煤。
当遇到机组锅炉检修、输煤设备检修、个别仓停运时,程序控制按照设置的“跳仓”功能自动跳仓,犁煤器将自动抬起、自动停止配煤。
(3)设备状态监视。
对皮带的运行状态进行监视,对原煤仓煤位、犁煤器的状态进行监视,对设备的历史过程进行记载。
(4)故障音响报警。
设备在运行中发生皮带跑偏、落煤管堵煤、煤仓煤位低、皮带撕裂、电动机故障跳闸、现场故障停机时,程控CRT发出故障报警信号,模拟系统图上对应的设备发出故障闪光,同时电笛发出故障音响信号。
二、输煤系统的集中控制程序集中控制是指运行方式选定后,在集控室只发出起、停指令,被选中的设备自动按工艺流程要求成组起停;单独集中控制是指在集控室对设备一对一的远方操作。
对卸煤部分因机械动作程序复杂,又能自成一体,故一般是单独设置控制室控制。
而储煤、上煤和配煤是由输煤集中控制室直接控制,又是输煤程控自动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集中控制包括程序集中控制和单独控制两种。
三、程序运煤和程序配煤程序运煤是指从给煤设备开始到配煤设备为止的输煤设备的程序运行.它是输煤系统的主体,包括了皮带机系统、除尘、除铁、计量系统。
基于PLC的输煤自动控制系统设计陆大同;杨超;李文芳【摘要】The system is the source of coal into coal bunker pulverized coal which is supplied to the combustion power for use. Design using Siemens CPU315-2DP as main control unit,controlled on all components of the coal handling system,through hardware configuration ET200M distributed I/O site to realize the 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PROFIBUS-DP communication and distributed control for geographical dispersion equipment. In the realization of the system against the coal flow sequence startup,in coal stream order stop,stop interlock failure,severe faults emergency stop,automatic blending function at the same time,solved the problems existed in the system,such as falls coal pipe is easy toplug;convey or belt is easy to tear and the collapse,the conveying belt deviation.%系统是将煤源的煤炭处理成煤粉供给到原煤仓以备燃烧发电使用.设计中采用西门子CPU315-2DP担任主控单元,控制输煤系统的所有组成部分,采用PROFIBUS-DP通信方式通过硬件组态ET200M分布式I/O站点来实现分布式控制系统,分布控制地域分散的各种设备.在实现系统逆煤流顺序启动、顺煤流顺序停止、故障联锁停止、严重故障急停、自动配煤等功能的同时,解决了该类系统存在的落煤管容易堵塞、输送皮带容易撕裂和塌陷、输送皮带跑偏等问题.【期刊名称】《电气传动》【年(卷),期】2017(047)011【总页数】5页(P55-59)【关键词】输煤;西门子PLC;PROFIBUS-DP通信;分布式I/O;自动控制【作者】陆大同;杨超;李文芳【作者单位】百色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广西百色 533000;百色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广西百色 533000;湖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电气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15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M614输煤系统是从卸煤装置起直至把煤运到锅炉房原煤斗的整个生产工艺流程[1]。
焦化智慧配煤系统设计方案设计方案:一、背景介绍:焦化工厂是将煤焦化产物制成高质量焦炭的工艺过程。
而煤的品质对焦化工艺的影响很大,不同煤质的特点和含量对焦炭的质量和产量都有着直接的影响。
因此,智能配煤系统对于优化煤的配比、提高焦炭质量和产量非常重要。
二、系统设计目标:1. 智能化:通过引入先进的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智能化的配煤系统,提高煤的配比精准度和效率。
2. 自动化:减少人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
3. 实时监测:对于煤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反馈煤质的变化情况,使调整更加及时、准确。
4. 提高产能和品质:通过准确的配煤,优化煤质的组成,提高焦炭的质量和产能。
三、系统设计内容:1. 数据采集与监测:设计传感器网络,将各个焦化工序的煤质参数进行实时采集,并传输到数据中心。
2. 数据存储与处理:搭建数据中心,对采集到的煤质参数进行分析和存储,形成历史数据。
3. 智能化算法: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和建模,开发智能化配煤算法。
根据焦炭质量和产能的要求,通过算法计算出最佳的煤质组成。
4. 控制系统:将智能化配煤算法应用在控制系统中,实现自动化控制。
根据焦炭生产的实际需求,自动调整煤的配比。
5. 报警与反馈:当煤质参数超过阈值范围时,系统自动进行报警,并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
6. 可视化界面:设计直观的可视化界面,显示煤质参数的实时变化情况和系统的运行状态,方便操作人员进行监控和调整。
四、技术支持:1. 人工智能技术: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先进技术,对大量的煤质参数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提高配煤精准度和效率。
2. 传感器技术:选择合适的传感器,对煤质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和采集,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3. 数据处理技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采集到的煤质参数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形成有价值的数据,并提供给智能化算法使用。
4. 控制系统技术:采用先进的控制系统技术,将智能化配煤算法嵌入到控制系统中,实现自动化控制。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自动化配煤装车系统
1.系统概况:自动配煤系统基于在线灰分仪的监测数据(灰分或发热量),通过调节给煤机变频器频率,实现选煤厂配煤过程的自动控制,以提高配煤产品的质量及其稳定率。
主要解决目前乃至长远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同用户对煤炭品种不同的质量要求,杜绝产品质量不合格和产品质量过剩的问题。
随着煤炭市场需求变化,配煤已是煤炭洗选加工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宽煤炭产品品种、满足用户要求,扩大销售市场的必由之路。
因此,利用先进的自动化和信息技术,实现配煤过程的自动控制,不但实现了经济生产的目的。
同时对煤炭选、储、配、装、运等生产和销售全过程进行了实时监控,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达到了安全生产的要求。
2.配煤原理:
根据煤质要求,按照一定比例将2 种或2 种以上煤炭均匀的掺合在一起,以改善煤的物理特性和燃烧性能,通过配煤可生产出多种商品煤,优化产品结构。
依据所配煤的目的和灰份和各煤仓煤的灰份算出各煤种的给煤流量,用开动给煤机的台数进行给煤量的粗调,通过实时监测皮带上配煤比后的灰份和实际灰份与目标灰份进行比较,再由系统计算后控制变频器动作,用变频器进行给煤量的细调,从而使配煤最大限度地接近目标灰份。
3.系统特点:
依据矿区煤炭资源及产品煤要求,确定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追求成本最低,优质煤配比最小,抵制煤配比最大的原则。
采用模糊控制理论,建立动态优化配比软件包,有效地提高配煤效率和精度,而且具有良好的均匀性;。
输煤系统设备自动运行实施方案审批:复核:审核:编制:陕西北元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分公司二〇二一年十二月输煤系统设备自动运行实施方案一、改造原因热电输煤系统现每班有运行岗位人员9名,由手动操作向自动化运行转变,提高设备可靠性,解决人员监盘时间长,注意力不集中导致的各类问题,减低人员操作量避免误操作事故发生。
二、改造目的减少人员现场作业时间,减低人员在粉尘环境下的接触时间,通过技改可减少岗位人员配置,降低公司人员成本。
三、改造方案1、输煤系统监控智能分析1.1建设内容智能分析视频监控系统是一种先进的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融合了视频分析、图像处理、模式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监控场景的高度防护利用视频智能AI分析算法,对皮带监控视频进行实时监控,当皮带出现跑偏、空载、堵煤等异常情况,能够实时进行预警,方便管理人员进行调整。
1.2智能功能应用1.2.1皮带空载自定义划定检测区域(也可默认全画面),检测区域空皮带占比,从而计算出现区域内皮带流量状态是欠载、空载、正常、过载等状态,并且系统支持客户针对不同场景下对皮带流量的要求,自定义皮带检测阀值。
从而实现不同场景,不同部位皮带的流量监测。
并且系统支持当发现空载、欠载或者过载情况下进行告警。
并且支持上报告警至平台及时提醒皮带机操作人对皮带操作进行调整。
1.2.2皮带跑偏皮带跑偏是皮带机运行时可能发生的常见故障,在物料输送过程中会时有发生。
系统通过视频AI+人工智能手段,对视频画面中的皮带及托辊进行智能识别,通过判断检测框中托辊检与皮带的变化以及托辊在画面中的占比面积来判断皮带是否发生偏移。
1.2.3皮带堆料堆料是皮带机在输送物料的过程中,由于大块矸石、大块物料堵塞皮带机机头溜槽而导致的事故。
摄像机安装在皮带机机头正上方,画面检测煤流下料区,系统通过视频AI+人工智能手段,对视频画面中的煤流多边形检测区域进行检测,当发现标定区域中煤炭面积过大,则判断存在堵煤风险或已发生堵煤情况。
火电厂输煤程控系统设计方法分析发表时间:2018-06-22T09:59:23.63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4期作者:郑杰[导读] 摘要:现如今,在我国经济迅速开展的大好局面下,中国电力产业也随之步入一个飞速进步的环节,火电厂的生产规模不断扩张,运作数据愈加复杂,就主辅机与其余对应的热力装置与体系的需求也越加提升。
2.1系统改造原则和应具备的功能根据输煤程控系统的要求和该企业自备电厂的特点,在设计系统方案时在考虑到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易维护性的基础上,还应考虑到它的先进性和经济性的统一。
在改造设计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可靠性输煤体系虽说不是主要的发电装置,但其发电机组的燃料供应,其运作的安全与否,与整个电厂的经济收益以及效益之间密切相关。
所以在输煤程控体系的规划、装置选择、调试运作等各层面,都要求将其安全可靠性放在第一位的位置。
(2)易操作性体系更新升级的一个关键层面就是为了作业人员更便于作业,要求带来一个更好的人机界面,以便运作管理。
(3)易维护性这也是体系能够安全运作的一个重要层面,主要就发生故障之时,其排查工作快捷且简易,不仅如今选取装置也要求考虑到装置的安全性以及发现故障之时便于更换。
(4)先进性选取体系之时要求优先考虑现如今先进的技术工艺,并考虑到其体系的拓展性、开放性与自我提升性能。
(5)符合总体技术要求输煤体系是所有电厂测控体系当中的子体系,所以在规划与开展之时,要求考虑到总体的技术规格与标准,在组态与装置新房层面要求要精准无误。
2.2系统改造应具备的功能(1)输煤体系当中的关键装置可以实现自动与手动管理,可以依照程序规定的次序开启与关闭装置的运作。
(2)在自动测控的形式当中,就装置可以开展联锁管控。
步入联锁管理形式之后,装置的开启、暂停要求要严格的依照相关的规程开展。
(3)在装置进行开启与暂停之时,各个装置无法一同打开或是暂停,彼此之间要求有对应的时间间隔(启用的时间间隙通常是10秒,停车间隙依照装置不同有10秒 ,20秒 , 30秒,40秒,60秒等),启动间隙的存在是为了确保无煤积压;停车间隔主要就是确保碎煤装置处在空载的状态,各个输煤皮带上没有剩余的煤。
输煤程控系统的自动配煤功能分析与方案设计发表时间:2008-4-7 作者:王建国1,吴建兵2,吕震中1,民学星1摘要:为了提高输煤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水平,有必要进一步研究输煤程控设计方案。
文章介绍了输煤程控系统的现状,分析了自动配煤功能难以实现的原因,阐述了改进的自动配煤设计方案,以某2×330MW 燃煤火力发电厂输煤程控系统的运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文中还提出引言输煤系统为锅炉制粉系统提供燃煤,对机组的安全运行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分散控制系统(DCS)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日趋成熟并得到了广泛地应用,许多电厂的输煤程控系统都采用了DCS或PLC,实现了设备的远方监控、联锁启停以及设备故障时的自动跳闸等功能。
但是,绝大多数电厂的输煤系统仍然不能实现全部工艺流程的程序控制,本文将对输煤程控系统的自动配煤设计进行分析并给出改进的设计方案。
一、输煤系统工艺流程输煤系统一般由储煤、上煤、取煤、掺煤、配煤等工艺流程组成:①储煤流程。
厂外来煤通过输煤系统的输煤皮带输送到煤场。
②上煤流程。
厂外来煤通过输煤皮带直接输送到锅炉制粉系统的原煤仓。
③取煤流程。
将贮藏在煤场的燃煤通过输煤皮带输送到锅炉制粉系统原煤仓。
④掺煤流程。
将厂外来煤和煤场的储备燃煤掺配在一起,输送到锅炉制粉系统的原煤仓。
这样就实现了各种不同煤种的混合掺轧从而适应锅炉的燃烧要求。
⑤配煤流程。
通过犁煤器或卸料器等将输煤皮带上的燃煤卸载下来,分配到锅炉不同的煤仓。
从功能上看,上煤、取煤、掺煤流程都是将原煤输送到锅炉原煤仓,只是源头不同而已。
储煤和配煤流程的作用相对独立,储煤流程就是将外来的煤暂时运送到煤场贮存起来,配煤流程则通过犁煤器的抬落及时合理地将输煤皮带上的原煤分配到各个不同的煤也保证可靠连续地供给锅炉。
二、输煤程控系统的现状输煤程控系统的现状输煤系统有3种控制方式:程序控制、远方软手操作和就地手动操作。
目前,上煤、取煤、掺煤和储煤流程基本能够实现上述3种控制方式。
程控时系统按照逆煤流方向逐级自动启动设备,顺煤流方向逐级停运设备;当设备发生故障时,该设备立即跳闸,并按逆煤流方向逐级联锁跳停其他相关设备,故障点以后的设备仍然维持原来的运行状态。
但是,大部分电厂的配煤流程只能实现后两种控制方式,即远方软手操和就地手动操作,手动配煤需要运行人员在就地不停地监视各个煤仓的煤位情况,通知集控室操作人员控制犁煤器的抬落。
由于输煤现场环境恶劣,手动配煤的安全可靠性低,很容易导致因人为原因而出现堵煤现象,进而引起皮带跳闸、系统停运。
若长时间不能恢复,便可能使机组因燃料不足而降低负荷甚至被迫停运[2]。
所以配煤流程实现程序自动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自动配煤功能没有实现的主要原因是煤仓煤位检测信号不可靠。
煤仓煤位信号是优先配煤和终止配煤的依据,所以煤仓煤位的准确测量是程序自动配煤的关键。
然而,煤位的测量长期以来一直是个难题,它不像液体那样可以通过测量其静压或差压来确定其液位高低。
因为该类容器内一般都存在粉尘污染问题,给料位的检测带来很大的困难。
因此,早期采用的各种接触式料位测量装置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近几年随着检测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新的料位检测装置很多,己经可以有效地解决煤仓煤位的检测问题,使得自动配煤功能的实现成为可能。
自动配煤功能比较复杂,它分顺序配煤、低煤位优先配煤(简称优先配煤)、余煤配煤(简称余煤配)3种方式。
顺序配煤就是从一组煤仓中的第一个煤仓开始按顺序对煤仓逐一进行配煤;优先配煤就是优先给低煤位成的煤仓分配一定数量的煤,然后再返回到顺序配绥式;余煤配就是当所有正常运行的煤仓全部配好后:控制系统发出相应的输煤设备停止指令,让上煤、取煤或掺煤流程正常停止,并将残留在各级输煤皮带上的余煤按顺序平均分配到各个煤仓中,直到余煤分配完毕。
3种方式之间相互贯穿,随时切换。
在顺序配煤期间,系统不仅要有效地控制各仓口犁煤器的抬落,还要实时检测判断各煤仓煤位的高低及煤位检测装置不可靠的影响,同时对出现低煤位的煤仓按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队,以便及时对低煤位煤仓逐一进行优先配煤,优先配煤结束后要保证系统能及时、准确地返回原节点继续进行顺序配煤,这些都是配煤控制方案中的难点。
三、自动配煤功能设计方案以某2×330MW的燃煤发电机组输煤控制系统为例,简单介绍其自动配煤功能的实施方案。
该工程每台机组有5只原煤仓,2台机组共10只原煤仓,输煤系统分为甲、乙两路。
DCS采用上海新华控制工程有限公司的XDPS-400系统。
3.1 煤仓料位计的选型与配置在原煤仓料位计的配置上,设计了两类料位计,一类是模拟量式的连续测量装置,采用的是超声波料位计和雷达波料位计,主要用于料位显示。
该类料位计是基于波的反射原理进行工作的,因不直接与被测物质接触,抗污染和干扰性能好,现场实际使用状况比较好。
另一类是开关型料位测量装置,采用的是射频导钠式料位开关,主要用于优先配煤控制。
料位开关又分低料位开关和高料位开关。
低料位开关因为是安装于原煤仓的喉部,喉部较细所以配置一只开关就够了;而高料位开关安装在接近仓口部位,因煤仓口径较大,煤仓四周的料位高低差又很大,所以配置了两只开关,分别安装在同截面圆周相隔180°的两个点上。
3.2 自动配煤控制方案3.2.1 步序控制器(STEP ID=60)算法说明该模块为设备控制算法提供了组级顺控和子组级顺控逻辑的实现方法。
步序逻辑算法可接受上级顺控逻辑或运行人员的启动指令,并将相应设备置为顺控方式。
步序的执行既是条件触发的,同时又是时基的。
若当前步操作成功即反馈信号到达或达到设定时间且无故障信号时,程序自动进行下一步。
顺控逻辑启动后,运行人员可以在任意时刻人工中止程序,或选择跳步、置步。
跳步和置步操作在满足设备安全条件下才被执行。
每个步序逻辑算法实现不超过8步的设备自动步序逻辑操作,通过级联多个步序逻辑模块,可实现更复杂的顺序控制逻辑。
级联时前一个STEP输出END必须与后一个STEP的START连接,除了各步指令由相应STEP输出外,其他所有输出都由第一个STEP输出;同样,各步的反馈、设定时间及限定时间则由相应STEP输人或设置,其他输入由第一个STEP输入。
3.2.2 控制逻辑说明步序控制模块是自动配煤功能的核心模块。
它不仅可以实现顺序配煤,利用其置步控制方式可实现优先配煤功能,而且利用定时器(TIMER ID=56,也称延时模块)的延迟功能及其他条件,还能够同时实现余煤配功能。
由于每个步序模块只能完成8个步序控制,故10个煤仓需要采用两个步序模块用级串方式连接起来,实现自动配煤控制。
自动配煤控制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
当配煤流程选择自动方式,并且末级皮带已经启动时便置位RS触发器,使其输出自动配煤开始信号至步序控制器的启动输入引脚(Start),从而触发系统开始自动配煤,即串联的步序控制模块按顺序从第一个煤仓到最后一个煤仓逐一进行燃煤加载,凡是被设置为检修或被设置为尾仓后面的煤仓则禁止进煤,程序将自动跳过这些煤仓,其他煤仓正常配煤,直到出现高料位信号或到达步序设定时间(1200s)后,转到下一个煤仓进行配煤。
当一个周期执行完毕后,第二个步序控制器的步序输出端(End)输出由"0"变为"1",而该输出同时连接到RS触发器的复位端(R)和两个步序控制器的复位端(Rst),使步序控制器和RS触发器同时被复位,故RS触发器和第二个步序控制器输出端便由"1"变为"0"。
此后,因RS触发器触发端仍然为"1",所以RS触发器再一次发出一个上升沿触发信号(即自动配煤开始信号),从而触发系统进行下一个周期的自动配煤。
如此反复,不停的按照先后顺序对各个煤仓进行燃煤加载,直至所有正常运行的煤仓全部加满后,自动转人余煤配方式。
同时,请求停止相应的上煤、取煤或掺煤流程,将输煤皮带上残余的煤平均分配到各个煤仓中。
余煤配方式下程序按照顺序配煤方式对每个煤仓加载60s,直至输煤皮带上所有煤全部配完为止。
考虑到配煤开始或顺序配煤期间,可能有多个煤仓出现煤位低信号(MCld~MClO d),本方案采用开关首出序号指示模块(FIRST ID=63),将这些信号按其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队,然后发出最先出现低煤位的煤仓序号(端口Y)和优先配煤请求信号(端口D)。
此时,一方面,将这两个信号同时送至无扰切换模块(SFT ID=32)。
无扰切换模块接受到优先配煤请求信号后,立即将输出由增强型模拟软手操器(ES/MAID=77)传输过来的顺序配煤煤仓序号切换为需要优先配煤的煤仓序号,并将该序号作为步序号传给步序控制模块的置步输入端(Tmode),如果是1至8号仓,则对前一个步序控制器置步;若为9或10号仓则将序号减8后对后一个步序控制器置步;另一方面,优先配煤请求信号经过0.5s,延迟后作为步序控制模块的置步允许(Track)信号,触发步序控制模块执行置步控制,从而实现优先配煤功能。
此外,为保证优先配煤结束后,程控系统能及时、准确地返回原节点继续进行顺序配煤,优先配煤请求信号还被立即送给增强模拟软手操器,激发其跟踪记忆功能,将当前执行的步序储存在增强型模拟软手操器的输出端Y 中。
在优先配煤方式下,低煤位信号消失后需持续对该煤仓进行燃煤加载一定时间(初步设定为lomin)后,再转入下一个煤仓,或切换到顺序配煤方式,以防煤位低信号反复出现,配煤方式频繁切换。
四、结束语本文介绍了某2×330MW燃煤火力发电厂输煤程控系统的设计方案。
该系统不仅实现了储煤、上煤、取煤、掺煤、配煤各流程的自动控制,而且能够对各种运行的设备状态数据进行实时采集、动画监控、实时报警以及对历史数据的维护和管理等。
运行结果表明系统设计合理,功能完善,可靠性高,圆满完成了预定的技术指标。
但是,运行过程中,也发现这些需要完善的地方,因此建议如下:(1)建议在配煤监控画面上增加儿个配煤时间设置窗口,包括煤仓低料位信号消失后煤仓持续配煤时间、余煤配各个煤仓每次的配煤时间等,便于运行操作人员根据实际运行状况进行实时修改,更好地适应生产需要。
目前,这些时间参数都是由系统维护工程师在控制软件中进行设置的。
(2)建议能够选购或由传感器生产厂家设计出更为可靠的煤流检测装置,对末级输煤皮带上的煤流进行实时可靠的检测,保证双余的煤一旦全部加载到煤仓后,配煤流程立即结束。
而目前是利用时间来控制的,即进入余煤配600s以后,配煤流程才能结束,往往出现皮带空走,或时间不足少量原煤残留在皮带上的现象。
(3)建议取消料位开一检测装置,全部采用模拟量式的料位检测装置进行测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