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颜料》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第4课自制颜料说课(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制颜料的方法;2.掌握自制颜料的技巧;3.创造性地运用自制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二、教学内容1.了解自然界中出现的颜料;2.学习使用天然材料自制颜料;3.运用自制颜料进行创作。
三、教学重难点1.自制颜料的方法;2.自制颜料的质量控制;3.运用自制颜料进行创作的灵活性。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入本课知识点:“我们用什么工具可以画画?”引导学生开始思考,然后介绍本课将学习的内容。
2. 讲解自制颜料的方法(15分钟)(1)观看自然界中常见的颜色:大自然中有许多颜色,如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等等。
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观察与发现。
(2)介绍自制颜料的方法:介绍自制颜料的基本概念,及如何使用天然材料自制颜料。
(3)观察并比较不同颜料的质量:观察不同颜色的自制颜料并比较它们的质量,激发学生探索与创新的能力。
3. 开始实践自制颜料(20分钟)(1)将自制颜料分装到小盒中,以备使用。
(2)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动手制作自己的颜料。
4. 运用自制颜料进行创作(30分钟)(1)自由创作:鼓励学生运用自制的颜料进行自由创作。
可以提供绘画工具(纸、笔、颜料、刷子、海绵等)和一些基本的创作要求,如颜色、形状、图案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展示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2)展示作品:引导学生向同学们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自己创作作品中的自制颜料的运用和表现手法。
5. 总结回顾(10分钟)(1)介绍学习到的知识点,强化学生的记忆,并与学生们分享一些自己制作颜料的经验。
(2)展示出色的绘画作品,并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表扬。
五、教学评价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们能够了解自制颜料的方法,掌握自制颜料的技巧,以及创造性地运用自制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实践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声音等多种方式来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六、拓展延伸1.利用自制颜料绘制四季图;2.制作自己的画板;3.制作自己的颜料。
第4课自制颜料说课(导学案)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的第4课,名为“自制颜料”。
本课是一节基础性的美术课,旨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自然材料制作颜料。
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这门课程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颜料的基本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颜料的基本知识和种类;•知道如何使用自然材料制作颜料。
技能目标•学会用自然材料制作颜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感受美的意义和快乐;•学生通过合作和交流,培养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教学内容本课从两个方面入手,讲解颜料的基本知识和制作自然颜料的技巧。
1.颜料的基本知识–颜料的种类:植物颜料、矿物颜料、动物颜料等;–颜料的颜色和用途;–普通家庭中可以用来制作颜料的原料。
2.制作自然颜料–制作植物颜料:花瓣、树叶、果实等;–制作矿物颜料:沙子、石头、红砖等;–制作动物颜料:虫子等。
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回顾学生对颜色的基本认识。
2.学习新知–教师讲解颜料的基本知识,为学生提供相关知识;–分发颜料制作材料,并介绍如何使用这些材料制作自然颜料;–介绍如何使用自然颜料画出丰富多彩的画作。
3.合作体验–学生分组,互相协作,制作自然颜料;–学生使用自然颜料创作画作,分享制作过程和画作成果。
4.总结归纳–学生讲解所制作的自然颜料和画作;–对学生制作自然颜料的过程和画作的特点做总结。
四、教学方法本课是一门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和合作经验。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我们需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景,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互动探究法:教师只是提供一些基本的知识和指导,帮助学生自己探究和解决问题。
3.合作学习法:通过分组合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完成任务的能力。
4.示范讲解法:教师可以在黑板上进行一些简单的颜料制作演示和画作创作演示,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自制颜料教学设计_教学目标:1、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2、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3、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教学重难点: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颜料。
教学过程:一、发现1.观看录像。
情景一:小朋友用凤仙花的花瓣染指甲。
情景二:一个小朋友吃西瓜时西瓜水滴在白色衣服上,衣服被染上了颜色2.小实验。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3.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4.教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制作颜料,板书课题——自制颜料。
二、讨论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三、试验四、交流每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五、展示生活中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做一幅美丽有趣的画。
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课件出示:《拉斯科洞穴壁画》、朱砂矿石——朱砂色颜料——中国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
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1、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画。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教师小结:构图要饱满;设计要新颖;涂胶水要匀;铺色块时材料要密、齐、匀;巧妙运用不同形状的材料。
湘教版三年级美术下册学情分析该年级段学生特别活泼好动,好奇心强,教师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养成教育,循循善诱,结合多环节、多层次的体验、尝试、思维训练等方法来集中注意力。
学生从三年级开始,脱离了之前的以自我为中心看问题的状态,开始了客观观察的美术活动和视知觉思维,对线玉形发生情感,萌发“写实”的要求,但色彩表现为固有色盒象征色彩的使用,绘画具有叙述性,特别崇尚细心与有耐心的绘画技巧,喜欢吸引人的、优美的主题,关注主题的内容,较少注意到所使用的媒材(如工具、材料、组织、形式等)在审美水平、绘画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学习规划盒写实模仿是本年级段学生美术学习的主要特征,也是特定的优劣艺术观盒模仿好与坏的人或事物相联系的形成时期,更重要的是,此阶段也是通过美术活动触发情意表现需求的情感成长、纯艺术审美观的萌芽期。
美术颜料自制教案教案标题:美术颜料自制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美术中常用的颜料类型和特点。
2. 学习如何自制美术颜料。
3. 发挥学生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 不同类型的颜料样品(如水彩颜料、粉彩颜料、油画颜料等)。
2. 各种颜料所需的原料和工具(如颜料颜料粉末、油质、细碎石灰石、调色板、调色刀、画笔等)。
3. 画纸或画布。
4. PPT或课件,用于呈现教学内容和示范步骤。
5. 学生个人工具(如涂料盒、调色板、画笔等)。
教学步骤:1. 引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不同类型的颜料,与学生一起讨论美术中常用的颜料种类和用途,激发学生对颜料制作的兴趣。
2. 讲解颜料类型和特点(10分钟)- 使用PPT或课件向学生介绍常见的美术颜料类型,如水彩颜料、粉彩颜料和油画颜料。
- 详细描述每种颜料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例如水彩颜料易于调色和清洗,而油画颜料具有丰富的色彩和可延展性。
- 强调颜料自制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颜料的成分和特性,并提供更多的艺术创作机会。
3. 展示颜料自制步骤(15分钟)- 使用PPT或课件展示颜料自制的基本步骤和材料需求。
- 解释每个步骤的目的和操作方法:a. 准备不同颜色颜料粉末和调色板。
b. 将颜料粉末与适量的细碎石灰石混合。
c. 添加适量的油质,调色并调整颜料的浓稠度。
d. 将自制颜料放在涂料盒或调色板中备用。
- 示范一两种颜料的自制过程,鼓励学生观察和记录。
4. 学生自制颜料(20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或个人,提供颜料原料和工具让学生自制颜料。
- 监督和指导学生操作过程,确保他们理解并正确执行每个步骤。
- 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观察。
5. 创作艺术品(25分钟)- 让学生使用自制的颜料在画纸或画布上进行创作。
- 提供鼓励和建议,帮助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 鼓励学生在作品中尝试不同的颜色搭配和技法,体会自制颜料的特殊表现效果。
6. 总结与展示(5分钟)- 邀请学生展示自己的艺术作品,并分享他们使用自制颜料的体验和感受。
自制颜料教案
1. 引言
本教案介绍了如何用简单的材料自制颜料,可以帮助学生了解颜料的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
2. 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生应能: - 了解颜料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 - 自制不同颜色的
颜料 - 发挥学生创造力,制作个性化的颜料
3. 实验材料
•石膏粉
•碳酸钙粉
•食用色素(红、黄、蓝)
•小碗和勺子
•餐巾纸
4. 实验步骤
1.将石膏粉和碳酸钙粉按1:1的比例混合在一个小碗中。
2.慢慢加入适量的水,搅拌至形成糊状物。
3.将糊状物分成几份,放入不同的小碗中。
4.在每个小碗中加入少许食用色素,并搅拌均匀。
5.用餐巾纸吸取一部分颜料,将其放在干净的纸张上晾干。
6.反复进行第5步,直到制作出满意的颜料。
5. 实验注意事项
1.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食用色素溅到衣物和皮肤。
2.可以根据需要调整石膏粉和碳酸钙粉的比例,以及颜料的色调深浅。
3.颜料制作后要放在通风处晾干,以免发霉。
6. 实验结果与分析
通过本实验,学生能够制作出不同颜色的颜料,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进行调配。
通过观察颜料在纸张上的呈色效果,学生可以了解到颜料颜色的混合原理,并培养对色彩的感知能力。
7. 实验小结
通过自制颜料的实验,学生不仅学到了颜料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方法,还培养了实践能力和创造力。
此外,学生还能享受到自己制作颜料的乐趣,感受到实验带来的成就感。
8. 参考资料
无。
自制颜料教学目标:1、欣赏民间匠人以及中国画画家的作品,了解中国传统工艺作品以及绘画中使用的颜料特质。
2、寻找生活中易得的材料和工具,学习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3种颜料,并用于绘画创作。
3、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体验寻找材料的新奇、动手磨制的喜悦,感知创造的乐趣,激发学生关注身边美好事物的愿望。
教学重点:了解人类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传统媒材颜料。
教学难点:掌握颜料的制作方法。
一、激趣导入出示图片1、你在日常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生畅所欲言小结:洒在身上的果汁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小烦恼,同时也启发了我们:果汁可以给物品染色。
2、出示图片:民间染指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生畅所欲言小结:这是一种植物,俗称“指甲草”,学名“凤仙花”。
原来花瓣也可以给物品染色。
我们给这些可以给物品染色的物质称为颜料。
既然大自然给了我们这么多的启发,这节课我们就用大自然中的物品来“自制颜料”(板书课题)。
二、欣赏感受1、出示《芙蓉锦鸡图》《果熟来禽图》提问:在古代没有我们现代科技发达,没有精密配制的化工颜料,古人又是如何画出精美的画作的?学生大胆猜想……提问:从这两幅作品中都看到了什么?你看到了哪些颜色?生讨论后回答。
小结:清淡的芙蓉花,用色鲜明的锦鸡,淡红色的果实,黄绿色的叶子,都是从矿物和植物中提取而来的。
2、出示图片:石青、藤黄从蓝铜矿中提取了石青,黄藤树中提取了藤黄,这些颜料也一直沿用至今。
3、赏析《金秋烁烁》师: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生:(红色)出示图片:朱砂师:画面中沉着的红色主要是朱砂,在中国画中泛指绘画艺术的词语“丹青”中的“丹”的本意就是指朱砂。
也取之于矿物,而矿物制成的颜料含有细微的颗粒,它的质感是厚重的,所以我们看到画中的果实感觉沉甸甸的,也突出了主题——金秋烁烁。
4、欣赏民间艺人手工艺染织作品①出示图片:菘蓝,板蓝,蓼蓝除了画家,我国的少数民族又从大自然中发现了哪些天然颜料呢?②播放视频,了解少数民族染布过程。
三年级下册《自制颜料》学案新湘版课题第4课自制颜料共2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民间匠人以及中国画画家的作品,了解中国传统工艺作品以及绘画使用的颜料材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寻找生活中易得的材料与工具,学习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并用于绘画创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寻找体验材料的新奇、感知创造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掌握颜料的制作方法教法学法观察比较;自主探究、实践练习。
教师教学活动设计学生学习活动设计一、激趣导入小实验。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将菊花或红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颜料。
二、欣赏讨论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展示各自准备的材料。
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出汁液。
三、自主探究学生在对天然的绘画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通过看教材中制作过程图自学制作方法,自主进入实践操作阶段。
做好后,小组内将做成的颜料放在一块,画出色标,做个小结,看看用什么物体能制作出一些什么样的颜料。
然后四、交流探究小结:制作颜料时要注意,要少放水,否则颜色会很淡。
五、创作表现作业要求:用自己制作的颜料,完成一幅画。
根据所带材料,充分利用它的色彩涂色,自主地进行粘贴画制作。
学生观察白纸上色彩的变化,回答自己发现的情况。
学生讨论。
1、学生了解蜡染和染料提取的方法。
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以小组为单位,利用所带来的材料制作。
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交流评价,共同探讨制作中的问题,总结经验,并将各组制作的颜料彼此交流。
学生按照作业要求进行绘画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
教学反思。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颜料的基本成分和制作方法,掌握不同类型颜料的制作技巧。
2. 技能目标:能够独立完成简单颜料的制作,学会调配颜色,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体验创作的乐趣。
二、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准备1. 材料准备:食盐、淀粉、明矾、水、色素、玻璃杯、搅拌棒、画纸、画笔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教室,清洁的操作台,安全的环境。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颜料知识及基础制作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各种自然颜料(如树叶、花朵的汁液)和成品颜料,引发学生对颜料制作的好奇心。
2. 讲解颜料基础知识- 介绍颜料的成分、分类、用途等基本知识。
- 讲解自制颜料的基本原理和步骤。
3. 演示制作过程- 教师现场演示如何将食盐、淀粉、明矾等材料混合成颜料。
- 强调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比例、溶解度等。
4. 学生实践- 学生分组进行颜料制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 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色素调配颜色,观察颜色变化。
5. 总结反思- 学生分享制作经验,教师点评并总结制作要点。
第二课时:创意颜料应用1. 导入新课- 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展示学生制作的颜料作品。
2. 讲解颜料在艺术创作中的应用- 介绍颜料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应用,如绘画、手工制作等。
3. 创意实践- 学生利用自制的颜料进行绘画或手工制作。
- 教师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4. 展示与评价-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
- 鼓励学生从色彩、创意、技巧等方面进行自我评价。
5. 总结与延伸- 总结本次课程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更多可利用的自然颜料。
-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资料,了解其他类型的自制颜料制作方法。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颜料制作过程中的参与度、动手能力、团队合作精神。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作品创意、色彩搭配、技巧运用等方面。
自制颜料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2.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3.掌握颜料的制作方法和来源。
教学重点:
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教学难点:
掌握颜料的制作方法。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在多媒体课件中展示古时候的壁画,让学生们寻找颜色,思考是用什么上的颜色?
2.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3.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二、欣赏讨论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三、自主探究
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
四、交流探讨
每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五、总结评价
1.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画。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六、欣赏评析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
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把朱
砂矿石研成粉末获取的。
美术教案自制颜料一、背景介绍美术教学中,颜料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然而,商场上购买的颜料经常昂贵,并且往往包含化学成分,对身体有一定的风险。
自制颜料不仅可以节省开支,还能保证颜料的纯净度和安全性。
本教案将介绍如何自制颜料,并提供一些简单易得的原料。
二、自制颜料的原料准备为了自制颜料,我们需要准备以下原料: - 彩色粉末:可以从自然中获得,如植物、矿物等。
也可以使用食品染料、调味料等代替。
- 粘合剂:可以使用各种粘合剂,如蛋黄、食用胶水、包装胶带等。
- 混合工具:如勺子、容器、搅拌棒等。
三、制作颜料的步骤1.收集彩色粉末:在自然中寻找植物、矿物等,或使用食品染料、调味料等。
2.粉碎彩色物质:将彩色物质放入容器中,使用搅拌棒或其他工具将其粉碎成细小的颗粒。
3.添加粘合剂:将粉末状物质与粘合剂混合。
要根据所选粘合剂的特性,调整粘合剂与粉末的比例,以达到适宜的浓度和流动性。
4.搅拌并混合均匀:使用搅拌棒或勺子,将颜料和粘合剂充分混合,直到颜料呈现出均匀的颜色和质地。
5.测试颜料:将自制颜料涂在试纸、画布或任何纸张上,看看颜料是否达到了所期望的效果和颜色。
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改良。
四、自制颜料的使用建议1.储存颜料:将自制颜料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以防止颜料在空气中干燥。
在储存过程中,颜料可能会发生变化,需要经常检查并添加适量的粘合剂。
2.防护措施:在使用自制颜料时,应注意保护手部、衣物和工作区域,避免颜料弄脏或损坏。
使用手套和围裙等防护装备。
3.清洗工具:使用自制颜料后,应立即清洗混合工具,以防止颜料在工具上干燥并残留。
清洗工具时,可以使用温水和肥皂。
五、实践案例1. 植物颜料制作•准备材料:红薯、碗、搅拌棒、筛子、纸巾。
•制作步骤:–将红薯剥皮并切成小块。
–将红薯块放入碗中,用搅拌棒将其捣碎。
–用筛子过滤得到的红薯汁液,丢弃固体残渣。
–将红薯汁液放置片刻,观察是否有沉淀出现。
–用纸巾吸取沉淀出现的颜色,并晾干。
自制颜料(教学设计)湘美版(2012)美术三年级下册一、教学目标1.了解颜料的类型和用途2.掌握自制颜料的基本方法3.创造有趣的绘画作品二、教学内容1.颜料的分类和用途2.自制粉笔粉末颜料3.自制蜡笔颜料4.自制水彩颜料三、教学过程1.颜料的分类和用途通过介绍颜料的分类和用途,让学生对颜料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自制颜料提供基础知识。
2.自制粉笔粉末颜料(1)准备材料:各种颜色的粉笔,细锉,小勺子,玻璃研钵(2)操作步骤①将所选的粉笔拆开并去掉塑料套②用细锉将粉笔锉成细粉末③将粉末放入玻璃研钵中⑤将混合物放入白纸中晾干,制成颜料(3)注意事项粉笔粉末易扬尘,操作时要注意防护;混合物的比例要控制好,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颜料的质量;制作出的颜料可进行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3.自制蜡笔颜料(1)准备材料:各种颜色的蜡笔,细锉,小勺子,塑料袋(2)操作步骤①将所选的蜡笔拆开并去掉纸套②用细锉将蜡笔刨成小块状③在塑料袋中加水,将蜡笔块放入袋中④将塑料袋封口并摇晃均匀⑤将混合物挤出并晾干,制成颜料(3)注意事项使用塑料袋时要选择具有韧性和耐用的材质;混合的比例和颜色的搭配要协调,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安全,以免蜡笔块和袋子破裂。
4.自制水彩颜料(1)准备材料:各种颜色的水彩颜料,擀面杖,塑料杯,小勺子(2)操作步骤①将所选颜色的水彩颜料挤压在平面上②用擀面杖将水彩颜料擀成薄片状③将薄片状的颜料放入塑料杯中⑤将混合物倒入调色盘中,即可使用(3)注意事项制作水彩颜料需要注意颜料和水的比例以及颜料的稠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在搅拌时要充分搅拌均匀,避免出现颗粒不均或色差的现象;制作完成后可盖上盖子保存,以备下次使用。
四、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在自制颜料的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和安全意识2.检查制作出的颜料质量和颜色是否符合要求3.根据学生制作绘画作品的水平和创造力,进行评分和奖励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颜料制作方法和技巧,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绘画实践,以提升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创造力。
第四课自制颜料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
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过程:
(教师在课前应布置学生在生活周围寻找能制造颜料的植物、泥土等物体,做好上课的准备。
)
一、在生活中你发现这种现象吗?
二、发挥想象你知道古代的绘画和染布颜料是用什么做的吗?
三、植物颜料
在蜡染中经常会从植物的根,茎,叶中提取色素,用于布料的染色。
“青取之于蓝而深于蓝”就是从菘蓝和蓼蓝中提取青色。
至今云南白族地区的明间艺人仍用这种方法来染制印花布。
(欣赏艺术家或民间艺人自己亲手磨制、自制颜料。
)
四、矿物颜料
矿物颜料红色主要为朱砂色,在中国画中泛指绘画艺术的词语“丹青”中的“丹”的本意就是指朱砂。
石青来源于蓝铜矿。
五、你认为这两幅画中的色彩可以从哪些植物中提取?
六、分小组讨论:
如何利用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小小花瓣捣一捣,
零落成泥磨一磨,
纱布借来挤一挤,
自制颜料欢乐多。
七、作业:用自己制作的颜料完成一幅图画。
八、欣赏:达芬奇《最后的晚餐》、法国拉斯科洞穴壁画
小结:你可以用自制颜料染制手帕,或手绘衣物花纹等,美术学习要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去后多尝试。
自制颜料下册教案教案标题:自制颜料下册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自制颜料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习如何使用自制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3. 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自制颜料的原理和方法。
2. 自制颜料的材料和工具准备。
3. 使用自制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1. 自制颜料的配比和调色技巧。
2. 如何运用自制颜料表现画面效果。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自制颜料的材料(如石膏粉、颜料粉、水彩颜料、植物汁液等)、调色盘、画笔、画纸等。
2. 学生准备:铅笔、橡皮擦、水杯、毛巾等。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 教师介绍上节课学习的自制颜料的原理和方法,并复习相关知识点。
2. 引入本节课的主题:自制颜料的应用和创作。
Step 2:知识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自制颜料的配比和调色技巧,介绍不同颜料的特点和用途。
2. 示范如何将不同颜料与介质混合,调出不同的颜色和质感。
Step 3:实践操作(3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自行选择颜料和介质,开始自制颜料。
2. 学生根据自己的创作主题和想法,运用自制颜料进行绘画创作。
3. 教师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提供指导和帮助,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
Step 4:作品展示与讨论(10分钟)1. 学生完成绘画作品后,进行作品展示。
2. 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和讨论作品,分享创作心得和体会。
Step 5: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提出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自制颜料的其他应用领域。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继续尝试自制颜料,并用自制颜料完成一幅绘画作品。
2. 提供参考资料和建议,鼓励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参观艺术展览,了解不同艺术家使用自制颜料的作品。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研究,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自制颜料和绘画技法。
3. 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创作,共同制作一幅大型绘画作品,运用自制颜料进行创作。
三年级美术下册教案-4. 自制颜料1-湘美版教学目标1.认识颜料的种类和用途。
2.了解自制颜料的方法和材料。
3.学习制作柿子饼颜料。
教学重点1.了解颜料的种类和用途。
2.掌握柿子饼颜料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1.学生自行制作颜料时注意颜料的配比和制作过程。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不同颜料的种类和用途,引导学生思考颜色是怎样形成的。
2.通过展示自制颜料的图文或实物,介绍自制颜料的方法和材料。
相关知识讲解1.讲解颜料的种类和用途,引导学生认识不同颜料对于绘画的作用。
2.掌握制作柿子饼颜料的相关知识。
制作柿子饼颜料1.教师介绍制作柿子饼颜料的准备材料和具体步骤。
2.老师给学生分发制作柿子饼颜料的材料和工具,逐步教学制作柿子饼颜料的过程。
3.学生按照老师讲解的步骤自己制作柿子饼颜料,并且互相交流分享制作心得。
创作实践1.让学生边制作边练习应用自制颜料,在白纸上涂抹、比色,以锻炼学生的颜色搭配能力。
2.老师可以选择一幅图片让学生用制作好的颜料进行复制或者进行创作。
巩固复习1.回顾今天所学知识,询问学生制作柿子饼颜料的具体步骤和流程。
2.收集学生的自制颜料,进行展示和比较,对学生成果进行肯定和评价。
课后作业1.在家中制作柿子饼颜料,将自己制作的颜料带到下一节课,与其他同学分享自己的制作经验和心得。
2.搜集一些著名品牌的颜料或画家用的颜料,介绍其特点和使用方法。
教学反思此次课程引导学生通过实践制作柿子饼颜料,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造力,丰富了学生对于颜料的知识,也增强了学生的交流合作能力。
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学校只有少数材料供学生制作,当学生需要多次练习或者存在操作失误时,会导致制作失败的情况出现,需在后续教学中加以改进。
三年级美术下册导学案-4. 自制颜料1-湘美版一、课程背景本次美术课程是三年级美术下册的第四课,主题为“自制颜料1”。
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了解到颜料的种类、特性,以及自制颜料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颜料的种类及用途;2.了解常见的自制颜料材料;3.学习自制颜料的步骤和方法;4.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先出示一些颜料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思考,让学生了解到颜料的种类及用途,同时为今后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自制颜料的介绍在学生对颜料有了基本的认知后,老师可以开始介绍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自制颜料。
老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可以用来自制颜料。
学生可以说出一些常见的材料,比如:炭粉、花瓣、泥巴等等。
3. 自制颜料的步骤在引导学生了解了自制颜料的概念后,接下来老师开始讲解自制颜料的步骤:第一步,准备材料和工具学生需要准备一些常见的材料和工具,这些材料包括:水、糯米粉、小画笔、颜料调色盘、布等等。
第二步,制作颜料1.将糯米粉和水按1:2的比例混合均匀。
2.将调色盘中需要的颜料数量倒入到混合好的溶液中。
3.搅拌均匀,直到颜料的浓度、颜色达到需求的要求。
第三步,制作配色布和调色盘1.将白布分成四块,用针线在边缘进行缝制,制作成平面的配色布。
2.在调色盘中将不同的颜料分别按照需要的色彩混合。
3.将混合好的颜料倒入到相对应的小盘子或调色盘中。
4. 自制颜料的实际操作在讲解完整个自制颜料的制作过程后,老师可以现场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实际参与到自制颜料的制作过程中,这样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学生的专注度。
5. 创意表现制作好颜料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创意进行表现,可以画一些简单的图案和文字,也可以自由发挥,创作自己的小作品。
老师可以对学生的创意进行一定的指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展现自己的创意。
三年级下美术教学设计-自制颜料-湘美版简介本文介绍了三年级下学期美术教学设计中使用的一种自制颜料,即湘美版的制作方法。
自制颜料的使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发现,在艺术创作中得到更多的乐趣。
制作材料1.粘土2.颜料粉(蓝色、黄色、红色、白色)3.酱油(或红曲米或红酒)4.食盐5.白醋制作过程1.将粘土揉成约2厘米厚的圆盘状,使表面光滑平整,直径约为10厘米。
2.在粘土的中心挖出一个坑,直径约为5厘米,深度约为1厘米。
3.将颜料粉放在坑里,分别放入红、黄、蓝、白四种颜料。
每种颜料按1:1:1:2的比例分别放入。
4.将酱油、食盐、白醋按1:1:2的比例混合,倒入颜料粉中,充分搅拌均匀。
5.用手按压、揉捏、拌和,将颜料和混合液反复搅拌,直到颜料充分吸收混合液,分别制成四种颜色的颜料。
制作注意事项1.在制作前洗手并擦干。
2.切勿将制作工具混杂使用。
3.颜料粉要放在干燥、阴凉处,避免受潮、变质。
4.在调制酱油、食盐、白醋混合液时,要按照1:1:2的比例适量混合,避免出现浪费现象。
5.制成的颜料应放在小容器中密封保存。
教学应用在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亲手制作自己喜欢的颜料。
制作过程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不同颜料的混合比例、颜色搭配等,培养学生的感知和表现能力。
学生可以使用制作好的颜料进行各种形态、色彩的创作,从而独立思考、发挥想象力,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在使用颜料进行绘画创作时,可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模仿、变换、创新等方式,提升学生的美感意识和审美水平。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意识。
总结自制颜料作为美术教学的一种手段,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
通过制作过程和使用实践的体验,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色彩的规律和表现方式,更好地掌握绘画技巧和表现方法。
在后续的美术教学中,可以加强综合应用,让学生积极探索、创新发展,体验美的魅力和创造价值。
课题自制颜料授课班级44c、45c 课时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过程与过法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一2种颜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植物的另类用途,注意珍爱植物重难点重点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难点掌握颜料的制作方法教学策教法、学法示范讲解法、合作探究法、观察比较法;自主探究法、实践练习法、作业评价法教材分析本课综合了多个美术学习领域,教学建立在广泛的美术文化背景上,再进行操作实践,从而将所学知识加以强化并加深理解。
注重学生在动手操作中的体验和感受。
12第4课略 课堂组织 形式 课前准备——欣赏探究——实践操作——交流评价——自主制作——欣赏感悟——材料整理——绘画体验——拓展延伸。
教具媒体 应用 布置学生在生活周围寻找能制造颜料的植物及其种子(黑豆、栀子、菜籽等)、矿石、泥土等材料课程资源开发利用Ppt 课件板书设计第4课 自制颜料1. 蜡染2. 颜色的提取方法:捣、磨、筛、挤压等活 动 方 式教学一、激趣导入:1.小实验。
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将栀子或红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2.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3.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颜料。
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将利用自己带过来的材料进行“自制颜料”。
二、欣赏讨论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让学生了解蜡染和染料提取的方法)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出汁液。
三、自主探究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1.学生在对天然的绘画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后,通过看教材中制作过程图自学制作方法,自主进入实践操作阶段。
(从植物中提取颜料可采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3过程过滤出汁液。
从泥土等矿物质中提取颜料可将其碾磨成粉末再加水。
《自制颜料》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文化最早最重要的载体——美术的传统媒材。
过程与方法: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2种颜料。掌握粘贴画的制作方法和
基本技能。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色彩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能用制作颜料的简单方法试着制作1-2种颜料。掌握粘贴画的制
作方法和基本技能。
教学准备:
制作颜料的材料、画笔、纸等。
教学过程:
一、发现
1.观看录像。
2.小实验。请一名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下将菊花在白纸上用力摩擦,发现了什么?
3.讨论:在生活中你还发现过这样的事情吗?
4.教师总结:在大自然中有丰富的材料都可以制作出颜料。
二、讨论
1.欣赏几幅作品和染制的方巾。
2.寻找合适的材料:你从大自然中找来了些什么材料?
3.分小组讨论:如何利用工具将自己带来的材料制作出颜料呢?
4.总结制作方法:用小棒和碗捣汁,用纱布包好或用过滤网挤压过滤出汁液。
三、试验
边制作边用简短的文字填写研究表格。播放轻松欢快的音乐。
四、交流
每组小组长进行汇报总结,讨论解决遇到的困难。
五、展示
1.用自己制作的颜料组内共同完成一幅画。
2.贴在展示板上评一评。
六、拓展
1.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的色彩很漂亮,我们也可以直接利用它们来直接作画。
2.史前艺术家都是用土和矿石制作出颜料画画。
我国古代染色用的染料,大都是以天然矿物或植物染料为主。中国画中的朱砂色颜料是
把朱砂矿石研磨成粉末获取的。